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媒体圈生死斗-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一次次地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一次次名落孙山。最后,张衡和姜月分手,然后火速搭上附近某城中村党支部书记的女儿。其实,是分手前搭上的,还是分手后好上的,已很难说。
  “我不甘心。”姜月说。
  “以前,她是你们的小三,现在你是他们的小三,也算是报仇雪恨,一了百了。”大建想把气氛弄得轻松点。
  “我不是小三,他就是我男朋友,我们是被拆散的,我要是转正了,我们就不会分手。”姜月不服气。
  “好,那你就抓紧时间多看书,你们不是又要考试了。赶紧转正,赶紧正大光明地好。”一看姜月还纠结于谁是第三者,大建赶紧转话题。
  “值得吗?”睡前,林秋问,姜月眼圈一红。值得你抛弃自尊的男人,不会让你丢掉自尊。这道理姜月不是不懂,就是“身不由己”。

第四章


 四
  林秋认为大暖说得对,如果老朱只是心血来潮,想走个竞聘的形式,她何必陪衬演戏。单位里,郑琳的谱儿越来越大,似乎“主任”一职已经是囊中之物。林秋想,必是内定好了,要不谱儿都摆起来了万一“失蹄”,怎么收场。
  中午,大暖来林秋单位约午饭。她穿了条浅白贴身牛仔裤,上身着无袖丝绸衬衣,白中带点粉,外面套了件彩虹条的罩衫,头发松松垮垮在脑后一扎,墨镜推到额前,轻车熟路地来到林秋身后。
  美女大暖正在走蜜运,想让林秋给点意见。追大暖的人一直不少,但能入大小姐法眼的少中又少。见到大暖的新男友大江之前,林秋还是有点想象的,见面后,林秋开始不说话。
  “说说吧。”大江的凯美瑞消失在拐角后,大暖用胳膊肘顶了林秋一下。
  “听过小白兔的故事吗?”林秋说。
  “没听过,小白兔遇到大灰狼?”大暖笑着问。
  “小熊问小白兔你掉毛吗,小白兔说不掉,然后小熊用小白兔擦了擦屁股。”林秋说。
  “讨厌。”心思玲珑的大暖瞬间领会了精神。
  “你怎么想的?他1米8多,200多斤吧?你这小个,有90斤吗?你倆一块坐沙发,就不怕他一屁股下去找不着你?”林秋说。
  “我就喜欢胖的,有安全感。”大暖嬉皮笑脸。
  其实,林秋对大江也不反感。那男人笑起来一脸憨厚,看起来很好相处。但是她总觉得大暖和大江之间少点什么。
  晚上,林秋和大建吃饭,说起白天的见面。“我总觉得他们不是一类人,属于不同物种。”林秋说。
  “挑花眼了。”大建向来言简意赅。
  饭后,大建陪林秋看了会电视剧,然后林秋上床看书睡觉,大建到阳台抽烟、洗漱。凌晨3点,林秋被尿憋醒,习惯性一摸,床空了半边。到客厅一看,大建开着小台灯在做报表。
  婚前大建跳槽到一家台企,薪水可观,节假日也有加班费,但公司等级分明、管理严格,什么事情都要表格汇报。大建在单位负责厂房建设,白天在工地看项目,晚上看图纸、做表格。
  看着大建熬夜加班,林秋心里又酸又暖。
  姜月晚上从张衡家出来,到底还是让人看到了。张衡住的是单位家属楼,楼上楼下都是眼睛。张衡新女友的妈妈,城中村党支书的太太,在一个社区诊所当大夫,托人捎话给姜月的直属领导,说:她女儿是千娇百宠养大的,平时半点委屈都不让受的。
  姜月听出主任话中有话,镇定地做完手里的事,坐电梯到办公楼的最顶层。
  春天的临江市,已绽放出夏天的模样,屋里,阳光透过玻璃窗晒在身上暖洋洋的,推开门却风声猎猎,透着一股寒。这也是正是姜月眼里的临江。她心里冰冷冰冷的。
  太委屈。谁不是爹妈的心肝宝贝?难道就因为是临时工,家里没钱没关系就低人一等了?事业单位最喜欢看人下菜碟,一个办公室里三个临时工,姜月最忙。她一个人负责办公室和两个部长办公室三个房间的卫生。单位明明8点半上班,姜月每天6点半就要去单位,然后打扫卫生、给主任打热水、领报纸。逢年过节,她也总被安排值班。
  “别人有的是背景,我有的是背影。”有一次,实在是忙晕了,姜月找到林秋,大哭一场。
  林秋是外地人,在临江也没背景,但她不受气。林秋毕业经招聘和大暖一起进入临江电视台,第一个片子已经技压群雄。林秋片子的第一稿出来后,制片主任就跟别人显摆手下的这个新人。片子出来后,林秋稳稳坐正栏目组编导位置。一批新人拼命地主动打扫卫生,给老员工端茶倒水、捏肩捶背时,林秋总是安然自若地坐在自己座位上。
  很多职场新鲜人都把主动打扫卫生、跑腿买饭当成晋身之梯,以表现自己的勤劳勇敢、平易近人。林秋不是这样的人,如果事情是做出来让人看的,就太没意思了。她值日的时候不偷懒,平时也绝不和其他新人抢活干。
  但林秋还是不喜欢电视台。
  “你是怎么进来的?”到电视台报到第一天,同事们最先问的不是她的名字、大学,而是这句话。和栏目组同事因为工作衔接发生摩擦,老员工站在那个同事的旁边指着林秋鼻子说,你就应该让着她。潜台词是,她是走台长的关系进来的,你算什么。
  林秋当场冷笑。
  人善被人欺,但当你理直气壮、摆明姿态、拉好架势的时候,先生怯意的反而是他们。谁都会拣软柿子捏,知道了你是茅坑的石头后,谁还会故意沾一身臭?这一战后,明枪是少了,暗箭就更多了,尤其是后来台里确立了林秋第一编导的位置后。
  “你都不知道你多招人恨。”当时还是外景小记者的大暖说。相比于他们这些辛辛苦苦、营营役役的人,林秋的不卑不亢一帆风顺太招眼了,他们自然也非常看不过眼。
  老友大暖曾说林秋“古板”、“迂腐”、“不变通”,事实也如此。
  林秋是一个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的人。工作是工作,工作上的很多摩擦或者冲撞都可以不去计较,不放心上,但工作之外她不受气,不拍领导马屁,不欺负新人。
  这些都是林秋从父母身上学的。父母教育子女,说多少都不如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来得入骨入心。林秋记得,小时候她爸入党,其实就是走个形式,但她爸不,每天早上5点起来背党章;林秋她妈职称考试,40多岁的人哪能记住那么多,阿姨们都做小抄,林秋妈不,坦然地走上考场。林秋爸妈的这些行为对林秋影响很大,她当时有多自豪,现在就有多坚定。
  在临江台,同样的工作量,正式工四五千,临时工一两千,还要提防各式各样的人。林秋越干越觉得没意思。工作的第三年,黄海网临江站建站,林秋跟朱长江聊了聊,就过了档。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连夜赶科场。正当林秋准备跳槽,原来可有可无、被人支使得团团转的外景小主持张大暖终于抓住栏目改版的机会,一跃成为品牌栏目主持人,且广受认可。
  Youdeserveit!知道大暖拿下冷暖人生栏目主播后,林秋来了句总结。临江台主持人不少,漂亮主持人更是多如牛毛,多是播音或艺术专业,一张漂亮脸蛋鲜嫩可人,但真要端起知性范来,还得肚里有货。新栏目上线时,台里所有的主持人试镜,大暖成功上位,节目开播后,大暖一举成名,顺便转了正。
  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问题是,当机会到来的时候,你准备好了吗?即使现在贵为名主播,大暖依然每天早上听广播、练发音、学仪态。
  其实,六年中,姜月也不是没有机会,但慌慌张张的感情,不思进取的态度,使得她一次次与机会失之交臂。

第五章


 五
  下周临江要开文博会,市里开了调度会,老朱回来后指示全力做好报道工作。缺少采访经验的郑琳有点慌,杜梅把她叫过去讨论了很久,然后出来叫全体采编开会。
  会上,郑琳又照着纸念,杜梅在一旁做着补充。林秋无聊地玩着圆珠笔。分工太笼统,干起来会出问题。但是交给她的采访任务很简单。林秋不准备发言,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她知道多说无益,做好安排的报道就可以了。
  “竞聘不报名吗?”老朱经过林秋座位的时候,简单地问了句。林秋没有报名,她觉得杜梅已经捋顺了上下级关系,她又何必插一杠子。
  “你还没报名?”大卓问,
  “没,现在不挺好?”林秋笑。
  “报吧,为了我们。”大卓做了个鬼脸。
  “试试去吧。要是竞聘不成功,来我这。”林秋去征求老马意见。老马网站的办公室刚装修好,桌椅崭新,几个实习生在电脑上卖力地敲着字。
  虽然年纪差不了多少,林秋把老马当作师傅。老马大学毕业后在临江晚报干了六年多,然后被老朱挖角至黄海网。可惜精于业务的人未必精于人事,交手几年,被职场新鲜人杜梅轻松斩于马下。这次出走,导火线是老朱举荐杜梅做了内容总监。“当年我干记者的时候,她还在上高中呢!”委身杜梅手下,技术问题和面子问题都无法解决,老马一纸辞呈解决了尴尬。据说老朱没有挽留。
  晚上大江正式见“家长”,一圈朋友分别引见了,以后就算熟人了。大江硕大的屁股抬起、坐下、抬起、坐下,脸上堆满维尼熊见到蜂蜜的笑容,憨厚,又带着点讨好。
  因为心里有事,吃饭的时候林秋有点心不在焉。付钱的时候,大江抢着买单。土豪就是不一样,大江身上不带钱包,车上放一个小牛皮公事包,下车从包里抓起一把钱往兜里一塞。买单的时候随手一掏就是一叠“毛爷爷”,霸气。
  “你觉得他怎么样?”回家后,林秋问大建。
  “人挺好的。”大建说。女人看女人都刻薄,男人看男人多少会嘴下留情。
  “我觉得他配不上大暖。”林秋说。
  “什么配不配得上。男的有钱,女的有貌,一个有经济基础,一个有社会地位,挺好。”大建说。
  “大江家里哪算有钱,他爸就是一包工头,碰上好时候起家了。要是真有能耐,早改行干别的去了。再说了,他大学都没上,临江电大毕业,你看这一晚上,咱们说那么多话,他啥也不说就知道笑和买单。大暖是个对生活要求特别高的人,和他在一起能有什么共同语言?”林秋连珠炮似地说。
  大暖和大江在一起的确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但他们约会时都不说话——他们看电影。
  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时间还早,大暖和大江沿着海边栈道散步。
  “我觉得李安真是一个天才。”大暖说,大江笑而不语。
  “其实没看懂,但是心里觉得很平静,画面很美。”大暖说,大江笑而不语。
  “你看懂了吗?”大暖问,大江摇摇头,还是笑而不语,手却慢慢伸了过来,寻找着大暖的手指。大暖感到手心一阵温热,她搂着大江那长满了黑毛的胖胳膊,依偎着他肥硕的身躯,心里充满了满足。
  “你看,他多好,多稳重。”当晚,大暖在电话里跟林秋汇报他们的约会情况。“难道这就是爱吗?”林秋很无奈,电波那头的浓情蜜意满得都快溢出来。
  林秋突然想起,有一次和大暖逛大润发,大暖忽然停下,拉林秋藏到货架后面。一个穿着浅咖色休闲裤的男人一边挑选瓷器,一边和旁边的女人说话。那个女人怀孕了,身形粗壮,但能看出,即使没怀孕,也不是很漂亮。
  “如果是你,我和那个女人,你会选谁?”大暖问。
  “你。”林秋说。
  大暖对林秋的回答很满意,但还是轻轻叹了口气,说,“她爸是组织部的。”
  那个男人,林秋听大暖提过。“我怕他不会喜欢我。”在喜欢的人面前,精于算计的大暖开始变得谦卑。她说,他出身好,又稳重,有学识而不盛气凌人,待人礼貌而没有距离感。林秋相信他一定能感受到大暖的好感,但是他并无所动,听从家里的安排,和那个女人相亲结婚。
  事后,林秋跟大建说,他们逛街的时候,她看那个女人眼神温柔,面相圆润,看起来就有福气。而大暖,她的人生是一部战斗史。她一路拜高踩低走到现在,看人时眼神中不自觉地带着防备和冷漠。对大暖来说,小到每天的穿衣打扮,大到每个节目每场主持,都要与人比,与人争。在这场战斗中,她不但要赢,还要赢得漂亮。与这样的女人谈恋爱,需要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而现在,大暖主动放低了身段,她不要对手,她只要温暖怀抱。
  

第六章


 六
  林秋到底报了名。
  竞聘那天,网站全体员工集合,竞聘者做自我介绍和工作计划。竞聘前,朱长江欢欣鼓舞地讲了话,说这是活跃网站气氛,承续总部轮岗竞聘的光荣传统,最大限度地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每个职位的竞聘者发言后,全体员工现场投票,当场唱票,宣布结果。
  林秋20票。郑琳4票。朱长江当场宣布林秋任采编部主任,由于岗位空置,林秋即时上任。大卓等几个同事喜形于色,林秋心里也很高兴,想老朱这次还成,没暗箱。
  回到座位上,林秋还没来得及喝口水,郑琳不声不响地把文博会的资料送了过来。林秋一看,顿时头大。一个周的展会,每天在不同场地都有一系列的展览和活动,但是郑琳的采访计划中没有各个活动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没有活动时间表及流程,没有记者的详细分工,甚至没有专题提纲。
  林秋知道郑琳有情绪。位高者不与位低者置气。
  林秋道谢,然后开工。
  这一做就做到晚上8点,林秋将文博会的专题报道提纲、报道重点及各活动联系人和跟进记者,用QQ离线发给采编部每个人,并电话确认。林秋想了想,把采访安排给朱长江和杜梅分别传了份。朱长江回复“挺好”,杜梅回复“好的”。
  结束手头的工作后,林秋简单地整理了下凌乱的办公桌。好事传千里,尽管她一散会就干活,来不及声张,媒体圈的同行已纷纷通过QQ、短信和电话发来贺电,林秋谦虚地表示“是自己运气好”。
  晚上,林秋喜气洋洋地回家,大建加班还没回来。林秋在楼下饭店打包了两道菜,倒盘子后放锅里捂着。9点多,大建回家。天天在工地上晒,大建的脸色越发地黑。林秋赶紧把菜端了出来。告诉他自己竞聘失败。“平头百姓挺好,天塌了也砸不着。”大建回答得轻描淡写,嘴角似乎还有偷笑。林秋一看不对劲,赶紧实话实说,并且强调,看郑琳和杜梅的态度,自己以后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你这个人真是,你不说不报名吗?这不是把自己放火上烤吗?”大建眼睛一瞪,竟然生气了。
  “可是人家都选我。”林秋不服气。
  “你的脾气自己没数吗?找个地方安安分分地干着就行了。”大建说。
  “我的同事都看好你媳妇。”林秋说。
  “是。那是因为我媳妇出事了不用他们养。”大建说。
  一盆凉水迎头浇下,林秋满腔的喜悦迅速转化成一腔愤怒,声音也高了八度。“好。我不工作,你养我,你像人家一月万儿八千,我就辞职在家给你生孩子。”大建一看惹了马蜂窝,赶紧闷头吃菜。大建不说话,林秋更上火,把筷子一扔,自己到卧室上网。
  大建很少跟人争吵。他的人生经验是,也许吵架也是一种沟通方式,但到最后总会变成发泄和人身攻击,所以能免则免,尤其是两口子之间。
  林秋这边战火纷飞,大暖那边捷报频传,见家长一役取得了全面胜利。大江父母启动了最高接待规格,见面时,只要大暖一起话头,大江妈妈就接上话,大江妈妈说什么,大暖都夸好。两边都有心迎合对方,怎么能不相见欢。
  眼瞅着大暖这边井冈山会师,很快就要取得长征的最后胜利了。一心和姜月心里开始着急。一心的男朋友是个博士,名下有两个公司,离婚后房子给了前妻,和一心在林秋家的小区租了房。张博士工作应酬特别多,每天早上9点上班,凌晨一两点回家。林秋两口子和张博士一心吃过几次饭,都是张博士在上星酒店摆宴。“太破费了,”有次大建说。“没事,他们单位跟这酒店有协议。”一心说。
  张博士的座驾是个辉腾,工作时间由司机接送,平时就停在小区院里。林秋头发长见识少,有次跟一心说,给你家老张换换车吧,那么大一博士开一破桑塔纳,你自己开一凯越好意思吗?后来一次吃饭,张博士亲自开车来接,一开车门林秋傻了眼,车后座前的仪表复杂得跟航空舱似的,一个个按钮放着红光——原来这个“破桑塔纳”值好几百万。
  一心烦恼的是,张博士从来没跟她谈过结婚的事。
  一心上学时成绩一般,借着音乐特长生身份,在南方一所音乐院校学声乐。在暑假回临江的飞机上认识了出差公干的张博士。张博士离婚已久,正是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自在人。那时候的一心,正值青春年华,1米7的个儿,瓜子脸,身体饱满得像一只新鲜的桃子,让人垂涎欲滴。
  青春美貌又单纯无知,对某些男人来说,这就是完美女人。40岁的张博士也正逢事业的上升期,周身散发出成功男人的成熟韵味。一来二去,一心就被张博士收了。大学毕业后,张博士安排一心进了临江一所高职干内勤。认识林秋的时候,一心还是个比较安分的、缺勤率较高的上班族。
  一心衣锦还乡后,据说以前的同班同学都非常郁闷。林秋也问自己,自己用功念书是为了什么?这个社会对女人太残酷,再努力、再有本事不及一个漂亮脸蛋。这一点,林秋的感触尤其深,因为杜梅也有一个漂亮脸蛋。
  

第七章


 七
  毕竟是新婚小两口,林秋很快忘记了头天晚上的争吵,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似的一头扎到工作中,人手不够的时候,她挂着采访证上现场采访,回来审稿子、写评论、编发专题。郑琳彻底退出了文博会报道组,上班坐电脑前,下班拎包就走,林秋知道她有情绪,也不好硬派活,只好把她分内的活接过来,自己编发。
  一连一个周,林秋和记者们每天加班到晚上7点,一起吃个晚饭,再写稿审稿到11点。第二天一早又赶赴现场。只有文博会的报道倒还好,关键是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