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手翻史书-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记载,当时与会42人中,有11人各赋诗两首,有15人各成诗一首,时年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
  于是就有了《兰亭集序》
  什么是“序”?出一本书,一本集子,都要写一篇文章,说明出书的因由和甘苦,再拔高一下“意义”,是为序。同样,兰亭雅集去了那么多高人名士,都是自视很高的人,不能白白串联吟诗这一把,于是,大家推自视最高的书圣上去为合集写这篇序,做个纪念。可是王羲之提起笔来,能写什么呢?
  写写国家将兴盛,北伐将成功,黎民将有安定富庶的生活,还是兰亭诸公将来都有好的出路?又实在写不出。
  他只好讲生死,讲参悟,写了非常个人化的一篇序文。此文处处落笔,都想写出点“意义”,但是却捕不出什么意义,想抒发,话未说完却又不得不回来。于是,文章系之于感慨,行之于迷惘,而收之于云烟。
  但也正是他这种心态,笔随意走,使得这篇书法暗合了“绵郁守拙”的最高境界,古今临摹书圣此作者,大概都有这种即时的感会——正如文中说的“幽情”。
  什么是幽情?就是那种很复杂的、说不出的情感。
  从文章本身看,这篇序的意境递进很不连贯。诗文有句无篇,是两晋南朝之人容易犯的一个通病——那时的文言文章还远没有后来唐宋时期的成熟。
  在东晋士林之中,王羲之为世所重,并不是因为他的政绩和文辞,而是因为他的书法实在好得前无古人。一个人的字有名以后,会有个副作用,就是会经常有大人物给你写信,而且文末还多有“盼回信”“待高论”之类的字样。所以,王氏得意之余,也常自诩“能为言辞”(自夸理论水平很高)。其实,书圣作到王羲之这个份上,就算他写句骂人的脏话,也会有人淘去收藏,精心装裱并悬而挂之的。
  王羲之的“言辞”因此传世的有很多,但与其同时人的文章细比,王氏的文法、思维水平都实在没有什么特出之处。
  后人不察这里边的曲折,又觉得《兰亭集序》的味道实在有些奇怪,于是就断章取义“找优点”。比如说,序里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话,就拔高说,王氏是在指斥当时玄学的“虚妄的人生观”,而“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好像王氏是个很崇实而且唯物的实干家。事实上,王羲之一家世代信奉五斗米教(即后来的道教)。永和十二年,王羲之被本家王述排挤,辞去官位,从此赋闲,与道士许迈一起修炼,服食丹药,在江南各地神出鬼没,直到59岁去世。而五斗米教的基本教义“长生久视”,就是鼓吹长生不老的。王氏在《兰亭集序》里,其实正是这一层意思的俗语流露:谁说活得长活得短都一样?长命百岁才是最重要的!
  王氏之子王凝之,更痴迷于五斗米教。后来当孙恩起义,攻打会稽时,王凝之不修战备,进入“靖室”祷告,出来对诸将说:“我已经搬来神兵破贼了!”于是,在敌兵来时不设防备,王凝之被杀。
  兰亭雅集之后3年,桓温收复洛阳,上表要求朝廷迁都(其实是怀着跟当初董卓迁都长安一样的目的)。朝廷并不就范。桓温恼火,与朝廷激烈交涉,曾私下对亲信说:实在不能流芳后世,至少我们也要遗臭万年!但,桓温及时早逝,没有能够实现篡位的梦想。他的理想,后来由其幼子桓玄实现了。而北方的氐族苻氏也越来越强,到苻坚时重用王猛等,一举扫平了北方。
  兰亭雅集之后30年,苻坚南下。当时的东晋朝廷由谢安掌权,打赢淝水之战,又帮东晋挽回了三十多年的气数。谢安也是参加过兰亭雅集的。桓温死后,谢氏牵头重建了有战斗力的“北府军”作为朝廷的直属武装,因而,淝水之战中,谢安虽然在家里下棋,却是胸有成竹,不必再像30年前那样的硬充风雅了。
  

陶令不知何处去(1)
——桃花源里有怎样的玄机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里都选的古文名篇。其取人之处,即在于它真真假假地描写了一个叫做“世外桃源”的地方,因此成为古今中外的文人、驴友与玩家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所在。
  一般人往往忽略的是,在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期到刘宋初期,类似“桃花源”那样的地方,其实是有很多的原型的,在当时也根本不是什么稀奇事物。
  也就是说:桃源并不远。人就在桃源,桃源怎么会远呢?
  东晋时,中原一片混战,世家大族及作为其家产的农奴纷纷南下,在江南新垦植的地方圈地,建立新的庄园。晋的皇族司马氏在南方推举司马睿建立东晋以后,皇帝手里一没有大军,二没有钱粮,三没有人才,所以,只好与士族门第“共天下”。除了皇上姓司马之外,小朝廷里的显要职位和东晋境内很多战略要地的军政长官,其实都归士族门阀之间协商分配。
  如此,则东晋的政治大局实际是一种“大贵族代理政治”,皇权是很弱的。在东晋境内,除了贵族们着力经营的肥沃庄园,皇帝的官吏能够管辖的范围和力度都很小。如果,皇帝的威权与国是能够下达到每个乡村聚落,则皇帝将有基础建立直属于自己的强大军队和赋税进项,并用进项培植、招徕人才,皇权就会坐大,门阀的日子那时候恐怕将不好过了。所以,东晋皇室在立国的100多年中,一直想实现自专的军队和赋税系统,但是又一直招致来自士族势力的掣肘。
  这就给老百姓提供了开辟“乐土”的空间和必要。
  西汉末年开始,很多中原百姓成群结伙,逃进南方的深山老林,自给自足,这是当时社会的一大现象。扑现在看东汉末的人口资料,常看到“人口锐减”这个词,其实这些“锐减”的人口,多数不是死亡,而是跑路了。跑到哪里去了呢?比较多的是去巴蜀、荆州、瓯越、武夷等这几个方向。他们到达南方后,多选择闭塞、险要的山林深处,开辟平地而居。其中发展得比较大的聚落,以乡党为核心,选出首领,称为坞主。坞主选精壮组成私人武装,在聚落周围修筑壁垒,这就形成了坞壁或坞堡。这种坞壁的结局,或是被朝廷招安,或是被贵族武装攻灭,或是继续独立下去,成为土豪。
  晋宋时,皇帝从贵族那里得不到钱粮人力,所以对细民的征求徭税都非常重。史载,当时贫者不复堪命,很多逃亡入“蛮”,成了山民甚至山越。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主角渔夫从武陵的某个小渔汊子出发了。
  让我们跟在渔夫的背后,把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提到的细节放大,来看看真实版的《桃花源记》是怎么回事——
  武陵是当时荆州的一块很大的半开发地区,境内地形复杂。为什么这位武陵渔夫要驾船“缘溪行”,往上游的深山老林里去呢?小河沟才被叫做“溪”。渔人捕鱼,不往水阔鱼多的地方去,而要顺着小河沟逆流而上,这种行为本身就很蹊跷。是因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吗?不是。他肯定是在溪水里发现了什么异常的东西——当时的朝廷,对于当时的逃户聚落,是悬赏诛求的,渔夫到上游去冒险,当然有他的目的。再联系后文渔人出了桃源的所作所为,更是理当如此。
  文中说桃花源的入口在什么地方呢?在一处不显眼的山洞洞口,洞外还有一条可走船的溪水。这就有意思了:如果桃花源里的居民真地一直与外界“塞绝”,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用巨石把“极狭才通人”的洞口封死?很显然,桃花源里的居民,跟外界一直是有交通和往来的,甚至可能有买卖。
  渔夫眼中的桃花源里又是什么情景呢?跟外边没什么区别,只是更富足些。陶渊明特意强调了一句:“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里边的人,穿着竟和外边一样!如果他们在这里真是“避秦时乱”而“不复出焉”,那么,这里又该会是什么穿戴风俗?而外通的洞口就在那里,又怎么能称为“绝境”呢?
  如果陶渊明真要把桃源塑造成一个脱离王道的乐土,那他为什么还要用心强调这个细节呢?
  下面更明显了:桃源中人见到渔夫(生面孔),“大惊”(立刻明白了他的来意,而且怀疑他背后还有人,甚至官方的军队),“问所从来”(揣测他背后还有没有人),“便要还家”(马上把他看起来了),“设酒杀鸡作食”(稳住他,灌迷汤),“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明明有村,头领却端着不出来,小民的智慧就是这样),“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就都是忽悠了——“无论魏晋”,怎么还能穿着当时的衣服,能用当时的口音说话?强调自己是“避秦时乱”来的,意在暗示自己不是归本朝管。其实,他们如果是秦时就在桃花源里住,到太元年间已经有600多年,就算当初只有几户,根据马尔萨斯的人口计算公式推算,这时也定然繁衍成老大一个镇店了,那么,这片土地又该有多大?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陶令不知何处去(2)
接下来双方都装糊涂,渔夫给他们讲“外边的故事”;村民们装傻,也跟着“感叹”。
  渔夫为什么装傻?因为他知道得太多了,随时可能被灭口。接下来几天,村民轮流请他到自己家里招待,可以推测,就在同时,桃源里的头领们一定在讨论:这个鬼头鬼脑的家伙是不是官府派来的探子,有没有必要干掉他。
  过了几天,没什么动静,大家心一软,而且怕渔夫的家属把他失踪的事告官,于是才把他放还了,但临走时还是向他申明:“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个渔夫一脱离险境,马上原形毕露:“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此处全用短句,以强调渔夫行动的迅速、坚决。他没有回家,而是直奔官府,由此也可以反证扑前文关于渔人“缘溪行”别有用心的文字。
  太守非常重视此事,“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马上就派人出发了,可是一回去渔夫就发现:自己的记号已经被破坏了,去桃源的路被隔绝,“遂迷,不复得路”——怎么回事?一定是渔夫从洞口出来,背后就有人跟着他,见到记号就给破坏掉了,就像阿里巴巴对付四十大盗那样的手段。
  最后提到的南阳刘子骥,是个名声不错的人,听说这个案子,准备前往探险,还没找出什么成果呢,不久便生病死了,所以,“后遂无问津者”,那往后就没有提出去找桃花源的人了。
  “遂”表示动作的先行后继,在此处隐含了因果关系的意味。奇怪,为什么是“因果关系”?刘先生死了,应该由更多的人站出来,完成他未竟的遗愿,加倍地去寻找这块世外桃源才对啊?原来,刘子骥是有身份的人,他的探险队不比渔夫那样单枪匹马,所以,要是他找到桃花源,那里边的人恐怕就要在劫难逃了。所以,很有可能,这位多事的刘先生不是善终,这里也许是作者加的一个隐语。
  为什么桃源中的人要除掉他?渔夫和刘子骥的背后就是官府,官府到来就意味着苛政,苛政猛于虎也,杀他就意味着打虎!在当时,常有这样的失踪案例,某个“采樵深入无穷山”的探子,往往突然就失踪了,原因正在这里。
  还有一个细节,《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诗”里明明说:“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衣服都是古时的穿法,但“记”里面就变成了相反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表述,可见,陶渊明作《桃花源记》实际上并不纯然如大路上说的那样是“塑造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而是要记述一个社会现实:晋末,大量的人口苦于赋税徭役,成团躲起来,在影子经济的地下社会里生活。最终,东晋朝廷的基础日益衰微,终于被门阀士族赶下了台。
  这实在是一个朝代无奈的教训。
  让我们回到《桃花源记》的第一个字:“晋”。为什么他要突出这个“晋”字?正因为陶渊明写“桃花源”的时候,已经不是晋朝,而是刘裕篡位,建立刘宋之后了。王羲之写《兰亭集序》,开篇是“永和九年”,而没有写成“晋永和九年”,就是因为《兰亭集序》是在晋朝时写的,他们的身世与情感不一样。
  陶渊明是东晋初平民宰相陶侃的曾孙,世代享受恩荫,但他本人又因为想归隐,而跟朝廷闹得很不愉快——其实,晋朝后来还是很给他面子的,曾经召他回去做官,但他不干。所以,陶渊明内心中对晋朝既愤懑,又怀念。刘宋建立后,当大将檀道济曾来探问这位文豪,看他对新朝的意思的时候,陶渊明的表现和多数前朝遗老一样,他说:我老了,你回去吧。
  陶渊明能去哪里呢?既不愿侍奉刘宋新朝,也去不了半隐半“匪”的流民坞堡,他只好结庐在“人境”,悠然盼南山了。
  所以,陶渊明写《桃花源诗》,写的是自己对于“乐土”的向往,语调也是钦慕的;但落到《桃花源记》时,对前朝的复杂情感不时流露,对桃花源的记述也就不那么单纯了。“记”在“诗”前,或者说,正是因为有了《桃花源记》中的复杂感情,才会有接下来的《桃花源诗》中的钦佩和向往。
  这是两篇作品中间产生错位的原因所在。
  无独有偶,1933年,一个叫詹姆斯?希尔顿的人在英国出版了一本小说叫《消失的地平线》,写雪域高原上也有这么一片遁世之所,叫做香格里拉。那里有辽阔的草原,绿色的森林,虽然外面的大千世界人来人往,可那里面的人却是五湖四海,儿女情长。那里与世无争,返老还童,遍地黄金,治病不用花钱。
  在那个欧洲人抛弃责任感,崇尚以和为贵,良知迷惘的绥靖年代,面对纳粹势力的磨刀霍霍,欧洲人希望可以有超自然的“世界中心”的力量,化解欧洲文明的不治之症。纵使文明将致沦丧,也有一艘挪亚方舟可供前往。于是,小说里的那个“香格里拉”打动了无数的西方读者。
  那么,小说里的香格里拉究竟是否真正存在呢?当然不存在。二战最终还是越来越临近了,小说末尾的年代,即老实提到:中国正在遭到日寇的侵略。
  从这个意义上说,《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是比香格里拉更切实的存在。后来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还处处有桃花源的影子。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东边牧马,西边放羊(1)
——从《木兰诗》的时代说起
  中学课文里选的民歌《木兰诗》,很多人成年后仍能背诵,可是细勘诗句,却总感觉味道很怪。
  因为,这是一首很杂糅的诗歌,诗句的后面似乎藏着不同时代的迥异声音。南北朝时代落日的余晖,令木兰从军征战的故事,留下长长短短的暗影,一直投射到当代人的书卷旁边。
  《木兰诗》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产物?
  木兰为什么姓花?
  她的家乡究竟在哪里?
  《木兰诗》的自相矛盾
  翻开《木兰诗》的原文,可见到里边的时代符号错综纠缠,这里先列几个关键词出来——
  机杼:木兰在家里织布,后文还有“出郭相扶将”,说明木兰的家是在城市范围内的。这个关键词说明木兰家过着汉人的生产方式,至少是汉化的鲜卑人。
  昨夜:这个有意思了,为什么朝廷要在夜间把出征名册通知到户呢?按照我们的生活常识,不应该是白天张大榜公布吗?这恐怕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遗习了。北方部落,白天出去放牧,夜里才回到部落,所以大事军务,都在夜间通告到户。北魏鲜卑人入中原不久,还应该保持着这一遗习。
  军书:即兵册。北朝时,世兵制过渡到府兵制,军户、士家世代出兵员,父退子继,户口也与民户不同,平时生产、训练,战时出征。北朝和隋初时,这样的家庭,社会地位低于民户,但高于奴婢。隋炀帝时,军户编入民籍,差别消失。
  可汗…天子:诗句里边上一句“可汗”(“可汗大点兵”),下一句“天子”(“归来见天子”),指的都是同一人,就是皇帝,游牧民族称其为“可汗”,汉族称其为“天子”。这样混乱的称呼,应当是因为北魏孝文帝开始强制汉化,不说汉语就不许当公务员,而民间赶紧改口,但改口不久,时时仍要冒出一点“口音”的缘故。据考,一直到隋代,有些鲜卑族的军户还是时有口音的。
  市鞍马:这一段非常奇异。木兰去搜街,买了一大堆装备回来。怪了,为国出征,难道要自带装备?唐代以前,世兵或府兵由国家提供装备、补给,而从唐代起,府兵要自带装备、补给,所以,这一段的描写背景不会早于唐代初期。至于里边东南西北各买一样的写法,叫做互文,形容木兰搜街,跑了很大一圈,很认真地置办装备,为后文木兰能够作战立功进行铺垫。拿到现在,就像老人磨叽月光族的句法:“一天也不懂过日子,今天上五爱买双鞋,明天搁中街买个包儿,后天上网买套衣服,就知道刷卡……”(编者注:五爱市场为沈阳的服装织纺批发集散地,中街则是沈阳著名的商业步行街。)
  十二:文中三次出现十二,军书是十二卷,策勋是十二转,出征居然也是十二年。这显然是约数。古人习惯以虚数入诗,如三、九、十、十二、千、万等,但十二用得这样频繁,说明隋唐之际,十二是比较被习惯入诗的一个流行的数字。
  黑山:不是辽宁的黑山。有考据称,这里的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百里。
  燕山:也不是北京的燕山,而是“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杀虎山”和“燕然山”一代,都是北魏与柔然间大战的著名战场。
  策勋:隋开皇初年,采后周之制,置上柱国以下十一等,以酬勋劳。“十二级”的戎勋制度确立于唐高祖武德七年。这又是唐朝时候的事情了。
  花黄:即额黄、眉间黄。这种妆扮起源于北周。原来,北周宣帝宇文斌禁止天下妇女施粉黛,除了嫔妃宫女,都得“黄眉墨妆”。这说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