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手翻史书-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在新史中却对冯道极力贬损,认为他没有人臣之伦、廉耻之心,称“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这就是作家的角度。试想,如果五代时每一朝灭亡,其朝中的士人就全部自杀或归隐,那么,五朝更替之后,到宋朝还能留下读书种子吗?天下百姓又由谁来治理呢?
  再如,旧史载有五代的典章制度。欧阳修纂新史,则认为五代是乱世,没有什么制度可以借鉴,于是全部删除。其实,宋代的典章制度,有很多地方参照了五代的东西,或者借鉴了那时的教训。将其一概摒弃,等于腰斩了从唐到宋之间的沿革过程,有违史德。欧阳修的《梁太祖论》,称自己承认梁太祖朱温的朝代是正统,不是向着他,而是为了昭彰其罪恶的事实——欧阳修能受得了朱温这样的恶棍而加以实录,就不能忍受五代时的制度而加以实录吗?
  又如,旧史把五个朝代分开记述,而新史却把它们打成一片,并将人物分门别类,归纳成若干类传。如,《一行传》记载有节操的人,《伶官传》记载因为戏唱得好而做官的人,《义儿传》记载因为做人养子而建立事业的人(唐末晋王李克用选择武士如李嗣源、李嗣昭、李存孝等为养子,任为将校,号称“义儿军”),《宦者传》记载宦官阉竖在五代的情况等。这是新史比旧史更科学严密的地方。 txt小说上传分享

欧阳修的“秀才说到兵”(3)
客观地说,《新唐书》并不是实录,而是根据北宋高层的需要弄出来的一部“君子小人斗争史”。《旧唐书》里很多真实的细节,到欧、宋这里全部被过滤掉了。比如,“旧唐”记载魏征善于“纵横术”,而“新唐”为了表现魏征只是愚忠的孤臣,没有处世技巧的成分,干脆把这点删去——欧阳修的思辨方向,确实与孔子相类,都主张把片面的历史事实,作为自己政治主张的图解,不能佐证自己观点的,则“弃之不著”。
  关键是,这样写出来的史书,不是治病的良药,而是兴奋剂,是摇头丸。
  其实,欧阳修的见识并不深湛,而其言辞又因文章之利流行当时。他的东西好读,但是不可用。
  《新五代史》表现了谁的教训
  《旧唐书》和《旧五代史》,都是有严重瑕疵的史书,其突出表现,就是过于注重史料,而没有找出这两个时代的内在规律,不能解释唐朝由治到乱,和五代迟迟不能重建帝国朝仪的历史教训。
  《新唐书》和《新五代史》都是应该修的,欧阳修等也注意到了旧史的问题所在。但是,他们想把《春秋》的路子放在这两部史书上,以“大义”“王道”为出发点去解读纷繁复杂的帝国时代,结论必然是表层的,主观的,唱高调的,理想化的。
  比如,薛居正说五代的纷至而亡是“天命”使然,而欧阳修却说“不对”,他们的灭亡不是天命,而在“人事”。但,那“人事”又是什么呢?他也说不清楚,只能就事论事。
  熟读《新唐书》《新五代史》的宋神宗锐意改革,一味冒进。但是,当他向王安石推荐《新五代史》的时候,王安石很不客气地说:我没有细看这部书,我一翻开,看到满纸“呜呼”,就搁下了。言外之意是:这书里边的高调,并不实用。
  在欧阳修这样的“准史家”看来,做君主的,只要按时上朝、穿点粗布衣服、吃点粗粮、不看戏、不打猎、不过多赏赐后宫、不给太监好脸色、不时关心一下民间疾苦、案子涉及权贵的时候不偏袒他们;做臣子的,只要敢说话、不怕死、不贪污、不拍脑门、心里想着皇上,这就够了。
  那么,天下就没有治不好的。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切都是表象。作表面文章而不肯改革根本,结果就是一代一代重蹈同样的教训。到清朝时,道光皇帝的勤政节俭,不逊于雍正,国家不是照样败落下去了吗?
  司马光与王安石是政敌,但也不满意《新唐书》《新五代史》。他作《资治通鉴》,是专门给皇上看的政治分析史,里边采用的材料,以《旧唐书》《旧五代史》为准。
  但,《资治通鉴》出来的时候,北宋的大厦已经失去了重心。宋朝人从建立典章制度,到帝王的执政风格,一味与唐、五代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干什么,我们就不干什么。
  于是,宋朝没有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却亡于外敌入侵、奸相用事。
  中国士大夫史家的见识,长时间停留在一念兴邦、一念亡国的层面上,这篇《伶官传序》就是如此。后来都到明朝了,方孝孺写《深虑论》也还是未能跳出这个浅表的小圈子。
  一个不能正视历史的朝代,能有什么进步,更遑论作为?宋朝褒贬唐人,却始终不能比唐人有出息,正是因为这个。现代人研究唐史,也多采“旧唐”,而在比较唐宋两朝的时候,则拿出“新唐”,就是因为宋人是五十步笑百步。从他们“总结唐朝教训”的思维方式里,后人能够看出很多宋朝人积贫累弱的自身原因。
  所以,一代代皇帝与大臣,把这样的教训死记硬背,最终也不能有《大宪章》这样的东西出来。那么,国体的嬗变和现代化的开启,就永远不可能来临。北宋那么多的高人大士,明争暗斗了一百多年,始终没有能够拿出一点可以延兴国祚的章程来,始终受辱于他们眼中的“鞑虏”,最终更沦亡于自己的“蟋蟀宰相”。这,不是必然的吗?
  欧阳修作这部《新五代史》,开始是想继承《春秋》的精神,以笔为旗,褒贬古人,达到“令乱臣贼子惧”的效果,其中论赞的成分非常多,因此,王安石说他“满纸呜呼”——欧阳修很自然地重走了范晔“菲薄古人”的老路之后,发现自己的路很难走通。范晔批评东汉,是因为东汉确实是一个病态的王朝;欧阳修批评五代,而五代的出现却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其终结自有它的规律所在。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北宋是秀才的时代,五代是兵的时代。欧阳修站在秀才的视角,看五代的军阀混战,当然感到不可理喻。帝王将相眼中的盛世,只是老百姓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帝王将相眼中的乱世,只是老百姓想要做稳奴隶而不能的时代。
  他们的呜呼哀哉,老百姓一点也不会感到共鸣,因为那不过是兔死狐悲。
   txt小说上传分享

蜀汉有双隐形的翅膀(1)
——《出师表》背后的恩恩怨怨
  蜀汉丞相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专制时代“贤臣”的标志性人物。他的一篇《出师表》写得声如金石,感人肺腑,是一个很重要的缘起。
  后世读书人把此表奉为圭臬,其最主要的原因却还不是诸葛亮文笔优美,或他此后取得过军事政治上巨大的成功,而是他竟然可以这么写,竟然有这样的话语权,一个臣子可以对一个君主以如此真诚的、教诲的语气说话。而且,孔明说出了历代的士人所欲言而不能言、不敢言、不尽言的东西,这又正是普天下把“为帝王师”当成最高理想的读书人所梦寐以求的境遇。
  虚君无为,忠臣用命。这种无形的特质,使得蜀汉这个在当时的三国中最弱小、偏僻的国家,在经济上落后,军事上又没有获得战争利益的状况下,能够立国几十年不灭——翻开历史记载,几乎在这同时,曹魏被权臣篡窃了,东吴被孙权自己虚耗了。看看在魏、吴的两位诸葛亮的本家的下场:族弟诸葛诞在曹魏,为了维护曹氏、反对司马氏而兴兵败亡,被灭三族;侄子诸葛恪更惨,作为吴国的重臣而遭谋害,也被灭三族。
  蜀汉这种特质,在《出师表》的行文中透露得淋漓尽致,所以它是一篇多层意味的,文意非常复杂的文字,是忠臣的自白书,也是老臣的牢骚书,同时又是权臣的政略书。下面,扑就从这三个方面,结合当时的史实,加以分析。
  忠臣的自白书
  龙战与野,其道穷也。止戈为武,有凤来仪。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在西方,古代战争主要是流贵族的血,而在中国,古代战争主要是流老百姓的血。好战者自亡,强国之正道,在于不战而胜。
  既然穷兵黩武不是强国正道,所以历代上《出师表》,一定要首先申明出征的理由。
  蜀汉的出征理由是什么呢?孔明说得非常清楚:不是我要拥兵自重,而是要完成先帝的遗愿,要光复汉室——包括此前平定南中,也一样是基于“光复”的国策。
  后人透过《三国演义》看《出师表》,往往曲解诸葛亮的真意。《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里病态地拔高孔明的智商,到了“多智而近妖”的程度(主要是毛本《三国》),好像诸葛亮太厉害,不北伐,不打别人,实在是浪费资源、明珠投暗、暴殄天物、美妇偏伴浊夫眠。
  还有人说,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功高震主,控制军队,将来自己当皇帝。
  其实,如果北伐成功了(希望极其渺茫),那么诸葛亮受九锡,封王是有可能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因为曹魏强大,蜀汉弱小,加上北伐远征军的补给根本上不去,北伐是没有多少成功可能的。何况蜀汉与孙吴的联盟,只不过是一种战略媾和,名为“平分天下”,实则互相戒备。从刘备败归白帝,直到蜀汉灭亡,蜀汉都在对吴前线设置重兵,修筑工事。蜀汉亡后,果然有吴国来攻,幸好有得力边将防御,才使江州百姓免受兵燹之祸。
  在这种环境下,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很难打破的。蜀汉作为其中最弱小的一方,更难成功。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北伐呢?
  当时蜀汉的战争理念是:三国如果和平发展,曹魏的国力增长速度,会远远超过吴、蜀两方,越不战,实力对比越有利于曹魏;开战越早,反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这就跟投资买股票买房子,要买涨不买跌是一样的心态。诸葛亮和姜维,都是这种观点的坚持者。费祎并不同意姜维的观点,曾经加以掣肘,但费猝逝,姜维遂得以继续用兵。
  同时,诸葛亮也希望通过对曹魏用兵,而促使其内部发生变乱。这样,蜀汉才有趁机取得中原的可能。从后来曹魏被司马氏篡夺的过程看,蜀吴的连续用兵,导致曹氏失去了对军队的绝对控制,确实构成了曹魏在三国中最先被架空、颠覆的主要外因。
  此外,《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裴注之中,收录了一篇署名是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其中回答了一些对他的北伐有所质疑的问题,也可以证明蜀汉的北伐,有一些必然的缘由。
  原来,先主刘备创业时,走南闯北,聚集了一批猛将精兵,到南征孟获之后,这些精锐逐渐凋零老朽。诸葛亮的意思是,与其养着他们,看着他们老去,不如发挥其余热,带他们去打曹魏。《后出师表》云:“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嗨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蜀汉有双隐形的翅膀(2)
蜀汉立国,凭借蜀道天险,不用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也能守土无虞。后来几次曹魏攻打蜀汉的劳而无功,印证了诸葛亮的这一判断。到司马炎时,钟会、邓艾平蜀,姜维扼守剑阁,钟会大军始终无法攻克,眼看准备撤退,如果不是天才加亡命的邓艾取道阴平奇袭江油、成都侥幸得手,蜀汉将再次逃过一劫。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迹:自己的领兵出征,是“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是“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换句话说,是作为他丞相分内的责任。
  老臣的牢骚书
  《出师表》不仅表达了“忠”的意思,而且也渗透了很多牢骚的成分在其中。作为托孤老臣,诸葛亮这样铺陈自己的“悲苦”,是要取得皇帝以及群臣的体谅。
  在《出师表》的后半段,诸葛亮铺陈了自己出仕的轨迹,表明自己一片苦衷:都是为了你们刘家。看他怎么说的——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诸葛亮不是布衣。这个在说《三顾茅庐》的时候,扑会摆得很明白:诸葛亮是名门之后,在荆州已经经营了很深厚的人脉,是荆州青年士人中的佼佼者之一。诸葛亮这样说的目的,一是要表明自己没有野心(“不求闻达于诸侯”),二是强调自己本来与刘氏没有利益的瓜葛。“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句话说明,自己为刘家效力,都是来自先帝刘备的一片诚意,而非自己主动投机到刘备帐下。历史上有记载显示,是诸葛亮首先主动与刘备接触的,二人谈得投机,遂成君臣“鱼水”之谊。诸葛亮在表文中,其实也并没有说谁先访问谁,而是强调了刘备对自己有“三顾”之礼。换句话说,诸葛亮去拜谒刘备的次数可能更多,但那是很平常的事情,毕竟当时刘备的社会身份与声望远远高于诸葛亮,这些事没有铺陈的必要。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说的是,刘备被曹操击败,派诸葛亮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的事情。这强调的是,自己为刘氏效命21年,安富尊荣的好日子并没有享受几天,从一开始,就在危机中殚精竭虑:诸葛亮把他从草庐出山到上表北伐之间全算在“二十有一年”里了,这是着实强调自己的悲苦。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谨慎”作为托孤的关键词,是照应前面强调的“蜀汉立国于忧患”的意思。不谨慎,蜀汉很可能很快崩盘,换句话说,形势非常严峻,所以我不得不出来替你理政,因为我谨慎,而你刘禅还太嫩。另外,这也有强调自己无甚野心的色彩。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讲自己的这一番艰难苦干,加上马上就要开始的北伐,都是为了报恩,在按先帝的既定方针办事。史载,诸葛亮的身体素质很不好,虽然身高八尺,但经常生病,中年时身体就已经基本垮掉了,儿子也只有诸葛瞻一个。《演义》中,骂他的人说他是“诸葛村夫”,其实应该是“诸葛病夫”;“武乡侯骂死王朗”一段,诸葛亮比王朗小那么多,诸葛亮却坐车(相当于现在的轮椅),王朗还能骑马。《演义》中的记载,都是依据于史实中诸葛亮的体质孱弱这一点生发的。诸葛亮强调自己“深入不毛”,也是铺陈自己的劳苦。
  通过讲点旧事,发点牢骚,叙说一下自己的悲苦,诸葛亮要让天下人明白:北伐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刘家的事业。
  平心而论,刘氏待诸葛亮及其家族也是非常优抚的。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后来做了驸马、卫将军,与老爸同样位极人臣。很多好事,虽然不是诸葛瞻做的,也算在他头上,给他添彩。
  诸葛亮为什么要进行忠臣的自白,发老臣的牢骚呢?其实,《出师表》的这两部分不是给刘禅看的,而是给蜀汉内部反对北伐的人看,比如李严、谯周等人,这些人都是蜀汉政权中 “本土派”的发言人。所谓“本土派”指的是益州出身的大臣和将领,诸葛亮重用的,则大多是荆州人。刘备伐吴,以益州将士为主力,结果几乎全军覆没,益州出身的高层人物(主要在军队方面),一下子损失不少,百姓更是多有破家之痛,所以本土派的态度基本都是反战的。谯周曾专门写《仇国论》反对北伐。诸葛亮强调“先帝之殊遇”和自己的“职分”,正是要压倒反对派的舆论:你们反对我,就是反对先帝立国的国策,我自己作为一个老病号,还要不得不出去砍人,你们再把词锋落在我头上,就太没有道理了。

蜀汉有双隐形的翅膀(3)
权臣的政略书
  诸葛亮是在建兴五年上这篇《出师表》的。这时候,汉昭烈帝刘备已经死去五年了,而孔明在表文的统共631字中,提“先帝”有十三处,“臣”字自称(加上结尾省略处)一共也是十三处,“陛下”则只有七处。而且对陛下也都是教诲口吻。
  权臣的气势展露无遗。
  有人问:上《出师表》时,已经21岁的刘禅并不是昏君,诸葛亮难道不该归政吗?
  从《出师表》的主要内容看,当时的“归政”时机远未成熟。“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这讲出了一个实情:刘禅在刘备留下的这些先朝老臣中,是没有威望和不受信重的。他们之于先帝是报恩,而对于你刘禅只是连带的忠诚。
  当年,刘备入蜀,为了安抚益州本土派,任用了其中的谯周、尹默、来敏、郤正等人为太子刘禅的亲信与师傅,意思就是将来刘禅登基,将主要使用本土派掌权。刘备更娶了益州豪族吴氏的女子为皇后。作为交易,本土派容忍荆州派先在蜀汉掌权。可是,刘备没有想到自己“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只好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是“荆州派”的代表人物,李严则是“荆州派”与“本土派”之间的骑墙派,后来被诸葛亮排挤掉了。诸葛亮虽然也重用过杨洪这样出身本土派的人,但在实权位置上,他任用的几乎都是荆州派。
  看看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不久开府理政(实际就是摄政)的班底:董和(董允为其子)、郭攸之、刘巴、马谡、陈震、吕乂、廖立、魏延、杨仪、霍峻、王连、向朗、向宠、蒋琬、费祎、邓芝、董厥、樊建……这些人都是“荆州派”。他后来着重提拔的姜维也不是益州人。
  再看看当时朝廷中的“本土派”:彭羕(此人才华出众、锋芒毕露,后来被诸葛亮干掉)、李严(荆州出身,在益州出仕)、张裔、杨洪(最先主动投靠诸葛亮后成为其亲信)、费诗、杜微、周群、杜琼、孟光、来敏、尹默、谯周、郤正、李恢、吕凯、马忠、王平、张嶷、张翼……这些人几乎没有一个能够进入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