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华夏山庄的人不喜欢吃油渣,多熬些油出来也不算浪费,这次咱就忍了。
可最后这些熬出来的油也没有厨房,而是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大桶大桶的猪油被倒进了一个大锅里,然后旁边的人一会儿从这个桶里倒一些白色的东西在锅里,一会儿又从另一个桶里倒一些白色的东西进去,还有一个人在旁边不停地搅拌。
这是在干什么?难道是一道特殊的菜?可什么菜需要放如此多的油啊?这华夏山庄的人吃东西也太奢侈了点吧,这一锅菜用的油够我们几家人吃好几年的吧。
没有过多久,锅里的东西就变成了糊状,然后被倒入一个一个的盒子里,刮去面上多余的糊状物之后,就这样码在了一边。
而锅底下剩下的一些东西被倒入了另一个大桶里面,几个人正在对这些东西进行过滤,把里面的渣子去掉,剩下的东西倒入另外一个桶里面,加入了一些水一样的东西,然后装到一个个的小瓶子里。
镜头又转到另一边一堆码得高高的盒子上面,几个人正把一些淡黄色的方块从盒子里面取出来,然后装到另外的盒子里面。
一些眼尖的看了出来,发出一声惊呼:“天啊!这不是他们华夏山庄的人经常用来洗手的东西吗?没想到竟然是用油做出来的,简直是太神奇了。
用这东西洗手,手上再多的油污都会洗得干干净净,闻起来还有一些香香的味道,医有以毒攻毒,难道这就是以油祛油吗?”
听了这些人的话,旁边的人再一次被憋出了内伤,这华夏山庄的人怎么可以这样,我们一年辛苦都换不回来多少的东西竟然用来洗手。
另一个想了半天的人说:“那个小瓶子不是只有那几个可以上天的人才有的吗?听说天上风大,最开始的时候那几个人手上脸上都被风吹开了口子,然后用这小瓶子里的东西擦了几次之后,那些口子竟然就不见了,真的是非常神奇。”
旁边听到的人再次无语,不过这次心里要好受些,毕竟这小瓶子里的东西也算得上是一种“神药”了,用了这么多的猪油,总算是捣鼓出了一点有用的东西。
;
第一八七章 天堂 四()
镜头再一次转到了一个异常干净整洁的地方,洁白如玉的地板光亮得可以映出人的影子,墙壁上竟然也看不到一丝油污。
一眼望去,这里的空间竟然好像比这个电影院还要大,靠墙两排和中间对着的两排全是一种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灶。
随着镜头的推移,同样外形的灶,一些灶膛里面冒出的火焰有两三尺高;一些灶膛里面的火焰虽然不高,那呼呼作响的气势和颜色表明这火焰绝非寻常;还有一些灶膛里面的火焰又非常温顺,就那样静静地舔着锅底。
这灶也没有看见有人添柴,竟然就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火焰的大小,难道这就是传说中老君炼丹用的三昧真火?
每个灶前面都有一个穿着白色罩衣、戴着白色帽子的人,随便估计一下,这些同样穿着的人竟然有上百人,只是这些衣服上为什么没有画上一个太极图呢?
如果每个人的衣服上画上一个太极图的话,说他们在炼丹绝对没有一个不相信的,难道这些只是还没有入流的炼丹学徒,修为还没有达到能够炼丹的境界,所以衣服上不能够打上太极图的标记?
镜头停在了一个“炼丹学徒”的面前,那个“炼丹学徒”一手拿着一个小小的锅一样的东西,但这锅明显没有平时大家用的锅重,而且还有一个长长的手柄。
只是那锅里的东西分明就是先前那些人采摘下来的蔬菜瓜果和各种肉食,这么大的排场竟然只是在做菜肴?
电影院里的观众再次集体无语中……
看着那些白衣人一只手把锅里面的菜抛来抛去,好几次看着就要掉出去了,结果手上的锅一推,这些菜又老老实实地回到了锅里。
还有几个竟然一只手抛着菜,眼睛和另一只手却落在旁边装着不同东西的碗上面。
这些明显是碗的东西竟然白得像玉一样,每一个的大小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看不出一点杂色。
镜头拉远的时候,发现每个做菜的人旁边都有这样几排“玉碗”,“玉碗”里面装着不同颜色和形状的东西,听那电影旁边的声音说这是做菜用的调料。
大家心里现在已经连“天”都叫不出来了,成百上千一模一样的“玉碗”竟然只是用来盛放做菜肴的调料,这是什么排场,天上的神仙过的日子也不过如此吧?
镜头再次转到一个白衣人的面前,看样子这道菜肴已经快要做好了,因为锅的旁边多了一个“玉盘”,材质看起来与那装调料的“玉碗”一模一样。
果然和大家猜想的一样,那个白衣人把锅里的菜肴抛了几下,熟练地装进了“玉盘”之中。
旁边一个白衣人递来一口干净的锅,把那个用过的锅和做好的菜肴一起拿走了。
做菜的那个白衣人刚把干净的锅里面放上一些油,另一个白衣人又递过来一个浑身锃亮的小盆,小盆里面分门别类地装着一些做菜的材料,仔细一看分明就是先前那个菜肴里面用到的东西,每种材料都已经被洗净切好,只需要按不同的顺序下锅就行。
看了一圈下来,不服气不行啊,这华夏山庄真是把一切都做到了极致,连做菜的都真正的只管做菜,锅都不用洗,每做完一道菜自然就有人给他们换上一口洗得干干净净的锅不说,连做菜需要的材料配伍竟然都有人给他准备的好好的,而且好像每个人就只管做一样菜肴,难怪每个人做菜的手法都是那样的娴熟。
如此说来,这镜头里所能看到的地方,上百人同时不停地做不同的菜肴,究竟是要准备多少人的吃食啊?
镜头又转到了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面到没有那么多的白衣人,只有两三个人不知道在那里做什么,但里面靠墙的地方一个挨一个地放着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上面还斜放着一个一个的圆桶。
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斜放着的圆桶旁边又没有人,居然能够自己在那里不急不缓地转动着,里面好像还装着东西,因为圆桶敞开的桶口还在缓缓地冒着白烟。
直到镜头转到那三个白衣人面前的时候,大家才发现,那三个人正在把一些熬得红红的汤汁、切好的排骨和一些黄黄的小方块装到一个圆桶里,然后在旁边用手指按了几下,那个圆桶就自己转动了起来。
镜头又慢慢地从这些圆桶敞开的桶口一路看了过去,发现里面全是不同颜色、不同作料的吃食,这么多的圆桶,竟然还是做的吃的。
里面不停地冒着热气,但却没有看到火在什么地方,虽然同样是“煮”,这些圆桶里面的东西显然没有那么普通,因为,那里面的东西在随着圆桶翻动的时候,眼尖的人已经发现了许多明显是调味的东西,除了一两种名贵的香料之外,更多的是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东西。
;
第一八八章 天堂 五()
就在大家还在感叹华夏山庄食不厌精的时候,两个白衣人推着一个小车向着镜头走了过来,小车上面还放着一个锃亮的大铁桶。
这大铁桶咋这么熟悉呢?……啊!想起来了,这不就是李家农庄里装稀饭和米汤的大铁桶吗?
说来也奇怪,这大铁桶看起来桶壁很厚,但却一点也不重,甚至比木桶都还要轻,更神奇的是,这桶竟然可以做到外冷内热,用它装的吃食,一两个时辰都不会凉。
这时,一个白衣人把那个大铁桶放在倾斜着的桶口下面,另一个人在旁边按了几下,那个转动着的桶竟然自己倒了过来,把桶里面做好的吃食一股脑儿地倒进了小车上的铁桶里。
这两个白衣人把小车上的铁桶盖上盖子后,推着小车出去了,原来那三个人中的一个就过来把这个桶里面的残渣清理了一下,用水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准备着下一道菜肴的原料……
镜头又跟上了先前那个载着铁桶的小车,然后来到了另一个地方。
这里面摆放着上百张的桌椅,中间有些桌椅边已经坐满了人。
还有一些人一人端着一个上面有几个凹坑的铁盘子,排着队从一排铁柜子边走过,不时地在那里选着些什么。
电影院里的一些人急得脑袋左右摇晃,希望从那些人群的空隙中看出点什么来,但那屏幕上却没有一丝变化,就像是被人施了什么魔法似的,想让你看什么你就只能看什么,不让你看的不管你站在什么地方都看不见。
镜头跟着那个小车,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来到了那排铁柜子边,只见那铁柜子上面放着的原来就是先前那些转动的铁桶里面做出来的东西。
但这里放的种类明显就要比那做出来的东西要少得多,只有不到双手之数,而且里面的肉食要明显少得多,大多是蔬菜,就算有肉也只是一些小小的肉粒。
外面排着队的人就是在这些菜肴里面选择自己东西,一点一点地装在那个形状有点奇怪的铁盘子里。
这个时候大家好像明白了那个铁盘子里那些凹坑的作用了,原来是用来分门别类盛放吃食的地方。
镜头跟着一些选好了菜肴的人,来到了另一排铁柜子的前面,这个柜子里面放着用“玉盘”盛放的不同菜肴。
这里面的菜肴明显以荤菜为主,不同的盘子边上还写着一些和手上的纸条上面差不多的符。
和先前那排铁柜子不同的是,这个铁柜子的四周好像隔着一层什么东西似的,外面的人是无法直接接触到里面的菜肴的。
那些第一次到李家庄的人心里一惊,难道这是水晶?可这世上有如此巨大的水晶吗?
铁柜的旁边站着两个白衣人,面前还有一个发着绿光的小盒子,这不就是农庄外面登记的那个东西吗?
只见镜头前面这个人用手指在那发着绿光的地方一按,一个白衣人看了一下旁边另一个和那学堂里面差不多的黑框,然后直接从旁边的铁柜子里取了一盘菜肴端了出来,递给了先前用手指按了那个小盒子的人。
原来这里面的菜肴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取用的啊,有些搞不清楚的是,那个取菜的人只是用手指按了一下那个奇怪的小盒子而已,也没有说什么话,那个白衣人凭什么就知道他想要吃什么菜呢?
这个时候,那个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说话的人又发出了声音,对这里的情况进行了一些说明。
原来这是华夏山庄里面成员用餐的地方,对于华夏山庄的成员来说,饭和素菜是的,但荤菜需要预订,刚才那个人取走的就是他预订的菜肴,这是要按照情况付出一定的华夏币的。
那个人走到另外几个人旁边坐下的时候,抬起头来对着镜头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大家顿时呆住了,这不是先前那个镜头中在分割猪肉的秭归屠夫刘老三吗?旁边坐着的不就是他的儿子刘富贵吗?
这些杀猪的下人也能够吃上这些精美的吃食?还有后边那个正在吃饭的好像是先前那个在屠宰场里冲洗地面的老人吧?
一些人回想起了先前在屠宰场里看到的画面,不禁在心底发出感叹:这华夏山庄对下人可真好,连一个扫地的老人都能够吃上这样好的吃食,这才是真正的“天堂”啊。
哪怕是在那华夏山庄里扫一下地,那日子也不是这夷陵城里的达官贵人们能够比得上的。
自己这前半辈子真的是白活了,但下半辈子一定要努力成为华夏山庄的人,自己不行就儿女上。
反正华夏山庄又没有规定女子不能学习,万一家里哪个有读书的命,通过了华夏山庄的考核,只要能够成为华夏山庄的什么成员,一家人就可以跟着享福了。
;
第一八九章 开荒任务()
一个时辰的电影终于结束了,哪怕屏幕上的运动的画面已经全部消失,只剩下一块不知道是什么的静止图案,这些观众还在那里呆呆地坐着,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这些不是华夏山庄成员的人,每个人都只有一个时辰观看的特权,如果以后还想再看的话,就只有到华夏山庄山谷外的工地上或者是缴纳华夏币才行了。
但按照目前华夏币在这李家农庄的紧俏程度来看,是没有几个普通百姓舍得用来看这神奇的电影的,因为和参加农庄里学堂学习相比,好像学习才是更的事。
只要学习并通过了华夏山庄的考核,成为山庄成员之后,这电影再神奇,还不是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也许是想满足观众心底那一丝期盼,屏幕上再次弹出了一个画面,一个人就像是趴在屏幕上一样,巨大的半身影像占据了大半个屏幕,然后对着这些观众发布了一个在秭归码头附近开荒的任务。
这个任务也是才定下来的,由于冬季的来临,以及山庄周围附庸人口的增多,造成用电用气的地方增加,华夏山庄的燃料仅凭那木材加工场的边角余料已经远远不够了。
单元手下的那些人马刨出来的树根一时半会儿又没法干透,粉碎起来也比较费力,直接用作燃料又不易引燃。
这些问题通过各种渠道最终汇总到了国资部的小宝那里,魏民生也没有直接干预,只是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既然成立了几个基本的部门,确定了解决问题的相关机制,也给予了一些权限,那么对于这些简单的问题还是得让他们自己想想办法,总不能魏民生像个奶爸一样,事事都要自己参与决定。
魏民生需要的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而不只是按照自己制定的发展规划做事的人,所以,魏民生故意在华夏山庄设定了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规定,就是想看看在华夏立国之后,这些用跨越千年的知识强行提升起来的成员们,能否做出自身的突破,跳出自己的思维框架来综合思考问题。
所以,在小宝的主持下,山庄的人集思广益,在内部的网络上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在权衡利弊后,通过投票选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最终的方案是,参照魏民生的码头修建规划,把码头周围的土地都开发出来,用于码头相关设施的建设,开荒时割下的那些杂草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干透,用来作燃料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
山庄到夷陵城的那条官道两边也是杂草丛生,视线很不开阔,人多的时候走起来特别不方便,所以那两边一米范围内的杂草也要清除掉,那些杂草也要全部运回来作为燃料。
这一点大家开始还有些争论,因为山庄附近就有的杂草,那些官道上的杂草还要运回来的话太费劳力了。
但经过网络上的争论后,一些人提出如果这些杂草就这样堆在路边的话,草堆里容易隐藏毒蛇之类的东西,可能危及行人的安全,而且这些堆在野地里的杂草不太容易干燥,腐烂后发出的味道也不好闻,所以还是运回来烧了为好,毕竟这草木灰也是上好的天然钾肥。
有了一些种植知识的人毕竟也知道了钾肥对作物的作用,所以本着绝不浪费的原则坚持着自己的选择。
虽然有些波折,但最终投票时还是通过了这个决定,因为凡是对农作物有好处的事,这些原来只能在土里刨食的平民都是的态度。
还有山庄内部,由于成员增长速度较慢,而且各个岗位都缺人的情况下,目前开发出来的土地也只有三四个山坡而已。
如果这些人把前两个地方的杂草都清除了以后,通过观察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就可以登记后临时山庄最里面,把山顶平原周围的杂草都清理掉。
来年全部种上麦子、玉米、红薯等高产的作物,逐渐把土地养熟,为今后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毕竟目前山庄里的粮食大多都是魏民生直接从现实世界里购买的,这些成员虽然不是很清楚这些粮食的来源,但不管怎么说心里都有些不太踏实,还是自己种出来的东西看着更实在。
像那些大棚里种出来的蔬菜瓜果,大家就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想吃什么自己种就行,而像大米、小麦、玉米等东西,自己没有种出来的时候,就显得格外珍贵。
现在山庄的人还比较少,靠庄主接济还没有什么,难道今后山庄的人口发展到十万、百万的时候,还要靠庄主接济吗?
再说了,大家都知道这华夏庄主的来历非常神秘,万一真像一些人猜想的那样,庄主只是到这里修养一段时间的话,说不定哪天就弃大家而去,到时候总不可能每天都只吃蔬菜瓜果这些东西吧?
所以还是早作打算为妙,如果把这山谷周围的荒地都开发出来的话,按照这些作物的产量,足以满足数万人的吃食需求。
;
第一九零章 立国之本()
其实,大家还有一个心思没有直接说出来,那就是前段时间有一些风声,庄主准备建立华夏国。
这山上的平原目前是山庄控制下发展最好的地方,防御手段也是冠绝天下,作为国都那是再好不过了。
虽然这个平原看起来作为国都的话有点小,但目前整个华夏国控制的范围也不算大,相比之下还是非常合适的。
而且,不管今后华夏国会怎样发展,这里毕竟是崛起之地,称之为未来华夏国的圣地也不为过。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这个山上的平原迟早是要进行开发的,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些荒地开发出来。
总不成到时候华夏国立国的时候,国都周围全是一片荒芜吧,那样不是给华夏国丢脸吗?
所以,在一些华夏山庄成员的推动下,放宽了非山庄成员山庄内部做事的条件,准备尽快把那些小山坡打整出来,至少周围是粮食比周围是杂草看起来更像一个国家都城的样子。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的就是要有足够的土地、人口和税赋收入,这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
虽然目前这华夏山庄拥有的地盘只有秭归这一县之地,连以前三国争霸时期最小的一个诸侯国所拥有的地盘都远远地不如,但大家却丝毫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目前华夏山庄掌控的土地与历史上存在的国家相比的确太少,但拥有土地的最终目的是产出足够国人消耗的粮食,土地的多少只是国力的表像,最终决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