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就可以在那蜀国大营之中来去自如,走的时候还谈笑风生。
就算是告诉了他们,在这秭归城里扎营,每天要向山庄缴纳一千两白银,但那一万多蜀国军士,楞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如此说来,这个到秭归城取回五千两银子租金的事,根本没有什么危险,只是李部长刚上任,抽不出身来,所以发布的一个特殊任务?”
“也不尽然,李部长毕竟以前就是那秭归城的守将,胆识气度都不是常人能够拥有的,那蜀国将领不敢动他,并不意味着不敢动一个无名之辈,所以,这任务中说的可能会丢掉性命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从这个任务的奖励来看,我估计还有其它的含义,而且还有隐藏的任务和奖励,这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其中有什么玄机。”
那青年听了这中年人的话,脑子里瞬间闪过了好几个念头,不断地权衡着利弊,这任务,接?还是不接?
PS:如此高温的天气,能够完成这章,我要感谢两个人。一个叫威利斯?开利,1876年11月26日出生,美国人。他发明了空调;另一个叫后羿,他在十几万年前,干掉了9个太阳……
;
第一三四章 赌上一个明天()
这到秭归城收租的任务,如果奖励结果改为无论任务完不完得成,接受任务的人都可以成为成员的话,相信那些年龄偏大的人就是爬也要爬到秭归城去,只给子孙后代谋一个好前程。
但这样做的话,就失去了魏民生设计这种选择人才方式的初衷。
看看现实世界中“阴个利息”关于“脱不脱欧”的公投,这种全民参与的方式虽然看来很“明主”,但并不是人都可以预见到自己的选择可能造成的后果的。
所以魏民生努力地想营造一种全新的决策方式,就是目前在山庄里进行的联名表决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不懂的别乱说话,也别瞎掺和明白人来进行充分的辩论分得清楚是非的人和有远见的人来作出决定,而不是靠摇旗呐喊的人多还是人少。
山庄的大门是随时打开的,如果你觉得大家争得有意思,那么就要自己努力,多学习一些知识,通过考核成为山庄的成员,才有参与的资格。
李严负责的这个外贸部有它的特殊性,工作就是解决华夏国国民与相邻国家之间出现的问题,在华夏国的名声没有响彻九州大地的时候,这些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是存在一些隐患的。
因为在这个信息传递速度十分缓慢的世界,想要建立华夏国国民不容侵犯的威名,是非常困难的,毕竟这世上识字的人不多,很多事情都是靠的口口相传,总不成让魏民生用汽油把这世界里的每一个城池都烧上一遍,然后告诉大家,这火就是华夏国放的,惹到了华夏国的国民就是这个下场。
打下一个世界容易,一个世界难。
魏民生看到了历史上太多的教训,用武力建立的国家,必将被武力所摧毁,这是逃不开的因果。
所以,魏民生想试试用融合的方式来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因果逃不开,我就种一个善因,如果仍然结出了恶果,至少可以证明一件事,要么因果循环的天道轮回是错误的,要么自己种下的所谓善因,站在人道的角度来看,实质是为恶。
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老百姓可不想一个不可预料的结果担上生命的风险,而且依附在山庄的这一段日子里,日子过得虽然并不富足,却是这辈子最安逸的时光。
不用为吃穿折腰,不用被恶人所迫,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样的日子还不满足,是会折寿的。
那个青年人叫王文清,才刚满十八岁,原本是夷陵郡的一个军户,父母早亡,有两个很要好的发小,一个叫杨兴帮,一个叫周金财,家庭景况都差不多,只是年龄要小一岁。
因今年收成不太好,但官府的地租却一分不能少。按照三人的收成,交了地租几乎就没有什么余粮,绝对是熬不过漫长的冬天的。
三人争辩了几句,却引来一顿暴打,情急之下误伤了军中的一个校尉,迫不得已只得背井离乡,另谋生路。
出了这个事,吴国是待不下去了,听说蜀国虽然道路艰难,但粮食却很富足,遂混入一个商队准备到蜀国去谋生。
谁料刚离开夷陵不久,就遇上了一伙强盗。
按照商队的说法,这龙洞湾的强盗很好应付,只要你给了买路钱,他们是很讲道理的。
却没有料到因为前段时间魏民生的华夏山庄把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几乎都吸纳一空,龙洞湾的龙啸天这段日子接连跑了十几个村子,结果是一粒粮食都没有捞到,见到的村子早已是空无一人。
眼看天气已经转凉了,寨子里的存粮根本无法满足四百多盗众过冬的需要,只得在四处要道广撒人手,手段也就激烈了些。
如果没有捞到足够的粮食或财物,这个寒冷的冬天命都不一定保得住,还谈什么道义。
王文清三个由于没有货物的拖累,眼见形势不对,趁乱跑进了山林里,侥幸逃得了性命。
而那商队却落得个人财两空,全被那伙强盗带走了,财物不用说,处理权已经全归了强盗,到时可以到夷陵郡或其他地方换成粮食。那商队的几十人估计不是被抓去做杂役,就是当了肉票,估计要让他们家人再出点血才有命在。
王文清三个待强盗走后,才小心翼翼地爬了出来,饥肠辘辘地走了三天半的山路,终于在乐天溪边被那些修建水道的人发现,并带到了山庄外面的树屋招待所里。
当他们听说在这里干活的,上等的白米干饭可以随便吃的时候,愣是半天没有回过神来,互相掐了几下才明白这是真的。
要知道他们这些军户,辛苦一年种出的粮食,收成好的时候,缴纳了地租税赋之后,自己剩下的平均一个人只有不到四百斤粮食,在购买一些油、盐、衣服等日常物品还要用掉一部分,所以一年到头总有一两个月是要靠吃野菜才能够熬得过来的。
但如果遇上收成不好的时候,就不是吃几个月的野菜就能解决得了的了,家里人多有点余粮的,省一省也熬得过来,但没有余粮的,就只能从草根树皮上想办法了。
像这种给干活的下人吃上等的白米干饭的地方,王文清三个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就算是那些当兵卖命的,好像都还没有如此好的待遇。
王文清三人草草的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让别人带自己登记后就随着大家一起干活,至少可以混个饭饱。
山庄里的那些神奇的东西到是不少,但王文清三个初来乍到,加上不清楚这山庄与吴国的关系,自己三人犯了事逃到这里,也不敢随意打听,每天只是埋头干活、吃饭和睡觉。
还没有干上几天,就遇上山庄开大会,王文清三个第一次看到那么高大的山门,还有那闪着寒光的铁丝网,心里害怕,就站在离谷口较近的地方,万一有什么事可以跑得更快,所以就没有听清楚那投影屏幕上的。
经过大家的解释,王文清现在终于有些明白了,也对山庄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这山庄的主人如此强悍,面对上万蜀国军士都毫意,看来,自己三人也只有加入山庄,成为山庄的成员,才能够不惧夷陵那个小小的校尉。
原以为跟着商队就可以顺利地到达蜀国,却没想到才走几十里路,就遇上了山匪,差点把性命给交待了,如今是前途渺茫,退路没有,绝境之中竟然遇到这样一个机会,绝对是值得用性命去赌一赌的。
;
第一三五章 隐藏任务()
王文清看着屏幕上方那个红色的任务,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走了上去,对任务解说员何茂说:“何大哥,我可以接那个红色的任务吗?”
何茂看了看王文清,说:“你知道那个任务失败可能的代价吗?”
王文清点了点头,说:“我知道,现在能不能告诉我那个隐藏的任务完成条件和额外的奖励?”
何茂说:“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有你确定接下这个任务,然后李部长会亲自给你对这个任务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果你确定要把这个任务接下来,那么我就要向李部长汇报了。”
王文清肯定地说:“我确定接下这个任务。”
何茂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就把屏幕上的那个红色的特殊任务进行了接受任务的处理,把王文清安排到拍卖场旁边办公区的一个单间里面,然后用对讲机把这件事告知了李严。
李严接到通知后,非常高兴,按照魏民生的说法,如果这个任务完成得好的话,这些人就是自己今后的班底,所以对于这第一个可能的部下,心情又有所不同。
李严坐着王武顺的三轮车来到了拍卖场,在何茂的带领下找到了王文清所待的单间。
在李严推开房门的时候,王文清条件反射性地站了起来,低着头局促地站到墙边。
李严走到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坐下,打量了一下王文清,说:“是你接的那个收租的任务吗?”
王文清听何茂说过这李严是外贸部的部长,主管华夏山庄一切对外事宜,而且以前是秭归城的守将,还从其他人的口中听说过他的传奇,突然就见到了这样一个“大官”,口齿都有些不太灵活了。
嚅呐着说:“正……正是小人接的任务。”
李严也明显看出了王文清有些不知所措,在面对那些“大人物”的时候,这些寻常百姓能够做到没有跪下去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事了,想自己以前也是这样过来的,所以就了一下自己说话的语气,很随意地说:“别那么紧张,为山庄做事不要畏手畏脚的,有什么话直接说就可以了。”
听着李严随意的语气,王文清心里的紧张也渐渐缓解了下来,抬头看了一下李严,脸上没有那些小吏一样凶神恶煞的样子,眼神里也是一团和气,遂大着胆子说:“李……李部长,在下有一个问题十分不解,不知大人能否给在下解惑?”
“说。”
“大人发布的这个任务,是要去收取五千两白银,这么多的白银一个人是肯定搬不动的,不知是否还有协助之人。”
李严听了这话一愣,当时和魏民生发布这个任务的时候,初衷是想以这个理由找那蜀国将领的麻烦。
行军打仗的时候粮草是最的,而且又是先头部队,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带的银两的,如果那蜀将拿不出这五千两白银,就可以提出以人抵租或者为魏民生修码头抵租的条件。
就算是他们万一拿出了五千两白银的话,也会要求他们预交后面五天的租金,反正就是要找蜀军的麻烦。
如果他们答应为自己修码头的话,反正魏民生也不会亏点什么,那秭归城就暂时当成码头工程的工棚吧。
如果他们不答应的话,咱就从扣人扣船开始,不服你就和我开战。
一旦挑起了战争,那就更好办了,到那时,投降的全部弄来修码头,还可以向那蜀王要战争赔款,如果赔不起的话就割地给人。
几个人想的都是那蜀将不给租金可能发生的情况,却把这个问题给疏忽了。
想了想魏民生和自己说的话,既然主公给了自己发布特殊任务的权力,只要有利于事情的发展,那自己灵活处理就是。
于是对王文清说:“你觉得需要多少人才够?”
王文清想了一下说:“至少要三人,还要有接应的船只。”
李严说:“接应的船只我们准备,你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我还有两个兄弟,从小一起长大的,有他们一起应该可以了。就是不知道这个任务还有一个隐藏的任务完成条件和额外的奖励是什么?我好跟他们商量。”
李严看了一下王文清,说:“从何茂登记的信息来看,你叫王文清是吧,其实,这个收取五千两白银的任务只是一个由头,如果他们真的给了银子,你们把这些银子取了回来,也只是获得一个外围成员名额的奖励。
这个隐藏的任务完成条件是激起那秭归蜀将的怒火,最好是引起战争。”
王文清的下巴都快掉了下来:“在万军之中激起蜀将的怒火,还要引起战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也不尽然,我华夏山庄的人在地方受到了伤害,施害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你如果选择了这个隐藏任务,只管放心去做,万一受伤了我们山庄让他们按受伤的程度赔给你银子就是,在我们的底线上,赔到你满意为止。”
“可是万一不小心玩死了怎么办?”
“你们是代表华夏山庄去做事的,如果你们不小心玩死了,你们的直系亲属直接成为山庄的成员,就算是一辈子不做事,我们山庄养着就是。这就是完成隐藏任务的奖励,其实,也算是一种补偿。”
“可我们三人父母早亡,现在都是单身,没有直系亲属啊。”
“父母双亡?这个问题还不好办了,那你们想要什么补偿?”
“大人,我们三个情同兄弟,万一我回不来了,可不可以把这个成为成员的机会让给他们?”
“这个任务的奖励是主公亲自定下的,不容更改。这样吧,到时我给主公请示一下,万一他不同意,我还可以把他们收为我的部下,这样就不会违背主公定下的规矩了。”
王文清得到了李严肯定的回答,激动地跪在地上,重重地嗑了一个头,说:“谢大人恩准。”
李严又给王文清交待了一些细节问题,以及需要掌握的火候,能保住性命完成任务最好,就看这王文清几人能够做到哪个程度了。
PS:再一次回顾以前写的东西,别人把重力灯都做了出来,我都有些心痒,想利用“人力发电机”的构思做一个野外生存“”,只要人活着,电就不会断。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好梦又有些犹豫……
;
第一三六章 兴帮破疑()
王文清把自己接了一个特殊任务的事给杨兴帮和周金财两个说了,两人一听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都极力想阻止王文清做这。。lā●⌒了吗,要是我们受了伤,只要他们认可,我们可以漫天要价。拼着性命受一场苦,至少还得给咱们拼一点家底吧。
再说了,按照你说的,那李部长曾经两人赤手空拳到那秭归城里走了一遭,也没见那蜀国将领迸出个屁来,想来也是对这华夏山庄背后的势力有些忌惮。
既然这李部长有如此能耐,为何他不亲自去催租?
说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这华夏山庄是不是已经准备好打这秭归城里蜀国兵马的主意了,只是因为以前把收租金的话给撂出去了,现在不好反悔,如果让李部长出马,起不到挑事的作用,所以搞出来这个任务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来打前站,目的就是要在秭归城里搅起风浪。
你看那李部长给我们的任务完成时间,是在太阳落山之前,只有大半天的时间,分明是不给他们准备的时间。
而且,你看他们定下的租金是一天一千两银子,银子如此贵重的物品,怎么可能随军携带,这摆明了就是想要为难那蜀将的。
如不出我所料,只要我们一进秭归城,山庄的人就会做好一切准备,如果我们不能在约定的时间完成任务,他们绝对会以此为由头对蜀军开战,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会用什么方式来让蜀军屈服,但肯定有必胜的把握。
所以,我们此次秭归之行也并不是那么麻烦,现在反而觉得该如何把事情弄大才是最的事。
清哥,顺着这个路子想来,那李部长给你的任务也还有些可疑,他给你说的如果他们给不起银子,就用给山庄干活来抵帐,可五千两银子至少可以换五千石黄米,就算是按照山庄里的工资,一个人也要四天左右才有一石大米的收入。
而且,他们在秭归城多待一天,就多一千两银子,抵够这一千两银子,至少也要四千人一天的工资收入,加上以前的五千两银子,就算是那一万多人都到山庄干活,要想还清租金至少都要五天以上。
我想来想去,总觉得这里面有些不大对劲,那庄主和李部长好像故意设了一个套,甚至这五千两银子都是一个幌子,目的就是想要这些人帮山庄做事一样,难道他们打的是这些当兵的主意?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现在要担心的是那秭归城的蜀国将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不给我们落下口实啊。”
王文清虽然是接任务的人,而且也对相关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却没有想到杨兴帮居然从这些细节上看出了这么多的东西。
如果真是是他分析的那样,这根本就是一个天大的馅饼掉在了自己三人的头上,此去秭归尽管挑事,自己三人受的苦都是可以用银子来计算的。
经过杨兴帮的分析,王文清三人对此行的目的基本达成了共识,放下了心中的包袱,想起出发时李部长说的话:无论如何不能弱了山庄的气势。
三人摸了摸身上崭新的衣服,不由自主地挺了挺胸膛,虽然衣服的样式还有一些不习惯,但这毕竟代表的是华夏山庄的身份,这就是自己的依仗,这就是自己的靠山。
想通了其中关节的王文清等人根本没有对小船进行的掩饰,小船还没有靠近秭归城外的码头,就被蜀国的水军发现了。
在离水军大营一箭之地,王文清让小船停了下来,拿出李严交给他的一个白色的东西,听李严说这个东西可以把自己说话的声音扩大十倍。
王文清按照李严所教的,打开了扩音器的开关,简单吹了一口气,发觉没有什么问题,然后对着蜀国水军的大营大声说道:“蜀国的军士们听着,我奉华夏山庄庄主之命,前来收取租金,不知各位准备得如何?”
王文清那通过扩音器说出的话声如洪钟,整个水军大营都听得清清楚楚,那蜀国水军将领陈式正在船上,在对王文清能够发出如此之大的声音惊疑不定,急忙传令让自己的手下不得轻举妄动,然后自己到秭归城里找冯习和张南商量对策。
冯习和张南听了陈式带来的话,也是半天说不出话来,前几天就已经派出一支人马把这里遇到的情况送到了蜀王那里,但现在都还没有回音,也不知现在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