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阿瞒出道-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这十四岁的小皇帝性成熟的不晚,大有其老爸汉灵帝遗风。

  小皇帝刘辩下台了,更小的皇帝刘协上台了,史称汉献帝。这个帝号也谥得够损的,摆明了讽刺人家把帝位献出去么,至于献给谁,那时候连八卦高手也是算不出的,献给的人竟是目前绝不起眼的典军校尉曹操的儿子。

  废帝后,董卓也把自己升了一级,封自己为相国,郿侯。并且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当官不忘孝顺,又封自己的老娘为池阳君,以嘉奖老娘的教子有方。

  有一招董相国大概是向小布什总统学的,就是“民主阵营”的萝卜加大棒政策。

  大棒:派自己的西凉铁骑,搜捕恐怖分子,遇到百姓们成集设会,那就算民主联军走了大运,马上包围,彻底剿灭,人头一律割下,挂在洛阳城头震慑那几个无赖国家。

  萝卜:一、委托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负责组织新一届民主政府——这两个人可是士大夫的代表,看,咱说话算数,还政于你们自己的民选政府了吧?

  二、亲自带领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俱带锧诣阙上书”,要求给窦武、陈蕃和党人们平反。

  这里所说的锧,是刑具,轻易可动不得,只有在极刑中才会使用。把它带上,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董卓连命都可以不要,也要还党人一个清白。这事由董卓亲自来做,颇有些像现在互联网上的恶搞。谁不知道董卓把持朝政,废立的事情都做得出来,给党人平反也只是动动口的事情。之所以要把动静闹得这么大,无非就是要把文章做足,让地球人都知道,民主国家与专制政权一样可以精诚合作的。

  三、征辟名士:此次受到征辟的名士应为数不少,像郑玄、荀爽、申屠А⒉嚏摺⒊录汀⒑凇⒅L⒑物J等人都名列其中,阶级异己分子袁绍的挚友何颙也被董卓委以重任,出任相府长史,虽然长史的秩级不高,但却是董卓府上的总管,被视作“毗佐三台,助成鼎味”,是非府主的亲信不得担任的职务。

  四、京官外任: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骑都尉张邈为陈留太守,孔伷为豫州刺史,张咨为南阳太守。另外,尚书郎许靖也在外任之列,安排去做巴郡太守,但是没有成行,留京做了御史中丞。这位许靖,是著名的人才专家,他堂弟就是给予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语的名士许劭。

  五、升曹操为骁骑校尉。这可是一个掌握京师军权的实缺,充分表明了董卓对曹操的无比信任。

  这两手就令洛阳所有的官员都变成了利比亚的卡扎菲了吗?NO,有一个人就是硬脖子,他要给董卓拍板砖,效仿起了本·拉登,给民主卫士董相国来了个洛阳版“”。

  这个人就是越骑校尉伍孚,他内着小铠,在朝服内暗藏佩刀,去见董卓。在伍孚告辞之时,董卓送至门口,伍孚突然拔出佩刀直刺董卓。董卓出身行伍,身手也颇为敏捷,遭遇突变,也能避开这致命的一击,伍孚则被董卓手下拿下。董卓对此大为不解,问伍孚:“你想造反不成?”伍孚怒答:“你我并非君臣,何言造反?你乱国篡主,罪大恶极,今日诛杀你这恶贼,恨不得将你车裂于市朝以谢天下。”

  还有一个人也不买老董同志的账,这个人就是本书的主人公、被董卓重用为骁骑校尉的曹操,这曹操居然对董相国的刻意栽培毫不领情,对紧跟董核心的辉煌前途不抱希望,他也步了袁绍的后尘,挂冠而去,临行前还恶毒地散布对政府的不满言论,狂妄叫嚣要回到老家发动群众武装闹革命,阴谋推翻新一届领导班子,实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是可忍孰不可忍!

  针对曹操的追捕行动立即展开,通缉令紧急发往全国,哪怕你躲在巴基斯坦边境山区部落,也要坚决搜出来,让你受到正义的审判!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曹操又能逃往何处?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 (36)
还是要先说点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因为这与我们下面要讲到的故事息息相关,让俺先说完天下大势再来专心追寻曹操的逃亡之路。

  董卓主政,朝中的士子豪强逃亡的不仅是袁绍、曹操二人,袁绍的兄弟袁术也趁机溜走,文武百官炒董相国鱿鱼的有近三成左右。

  大批员工纷纷跳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老板不怎么的。

  董卓这个老板的工作作风都在那儿明摆着呢,上欺天子,下残百姓,给这样的老板打工,将来还能跟着发财?小老鼠给猫当保安——搭进自己是早晚的事!所以,这些“小老鼠们”分成了三类:一类继续做发财梦,二类没联系好接受单位暂时先凑合着;三类干脆砸掉自己的铁饭碗,提前下海了。

  提前下海的这部分人又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像后世陶渊明一样,回家侍弄菊花去吧;另一部分投亲奔友,联系单位,另求发展;剩下的就是像袁氏兄弟及曹操这样的了:武装割据,自己当家做主人。

  袁术去了南阳,去策反做了太守的张咨,两人是一块同过窗的老同学;袁绍去的是冀州,韩馥在那里做刺史,那是一块扛过枪的老战友;曹操也没回老家谯县,而是准备去投奔在陈留做太守的张邈。

  三个人把社会上的四大铁哥们儿占了三项,就剩下一起分过赃的没找到。

  注意,三个人三个方向:袁绍去的是北方,冀州是当时有中国的粮仓之称;袁术下的是南方,南阳是控制京师洛阳与江南稻米运输的水陆命脉;曹操奔的是东方,兖州、陈留一带人口密集而贫困,人穷爱造反,地穷易招兵。

  是不是三个人商量好的俺没考证出来,这三大州三面包围洛阳是明显的,奸诈而富有作战经验的董卓当然不会注意不到这种战略态势。

  董卓现在有点顾不上这三个方向,他的眼盯的是他的老家,西方。

  别忘了,现在的凉州还有一个手握重兵的左将军皇甫嵩呢。

  皇甫嵩在军事上是个帅级人才,身经百战,败绩甚少,战功卓著,威震华夏,且治军有方,士卒爱戴,现在手握着董卓原来的全部西凉精兵,他对朝中政局的态度决定董氏政权的存亡。这一话题容俺以后细讲。

  再就是京城内现仍在坚守工作岗位的文武大员,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身边的敌人更加危险,是谁不好说,但有一点董卓是肯定的:脑后长有反骨的官员仍存在于宫廷内!

  领袖高瞻远瞩,事实也是如此,那主动投靠的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还真是和董卓玩无间道,采取的是“曲线救国”的老套路。

  大量的事实证明:常常是对你过于友好的人别有用心。

  在对袁绍明目张胆对抗中央的问题处理上,就可以看此二人的用心,他们这样给董卓建议:“袁氏是政治世家,在东汉政坛上有影响,您要是把袁绍逼急了,他起兵造反,那可是一呼百应。不如既往不咎,让他在外面做个官,安抚为上。”

  董相国虚怀若谷,纳谏如流,接受了这个正确建议:不仅让袁绍在冀州境内有了身份,做了渤海太守不算,还封了邟乡侯。高明!

  但对于已经没有了后台的曹操来说,董卓就没有这么大肚量了。现在曹操的老爸曹嵩已经退休了,退休门前车马稀,连开茶馆的老板娘阿庆嫂都懂得人一走茶就凉,董卓及朝臣们焉能不知道这点基本常识,谁会理睬失权失势的人?

  现在的曹操已具备了一切从重从严的标准和条件,通缉令已经发到了###县,而###县又是曹操逃亡的必由之道,大网早已架好,就等曹操这只惊弓之鸟撞进网来。

  曹操这次逃亡事先并无准备,一接到董卓所发的骁骑校尉任命,丝毫没有犹豫便仓皇而逃。他清楚,董卓的官做不得,只要一上任,自己这半世清白就算完了,染缸里啥时也倒不出白布来,将来自己会百口莫辩,如果自己被天下人当成了欺君贼董卓的铁杆,就等于政治生命到此结束。

  朝局还会进一步恶化,这一点曹操看得一清二楚,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去陈留,密友张邈现为陈留太守,定会助我募兵起事,到那时曹某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举国讨贼,靖难有日,天下英雄虽众,独占鰲头者非操又谁?建功立业,扬名立万,当在今日也!

  当下仅带了两名贴己亲随,飞马出南门,绕道东行而去。

  时重阳已过,秋风乍冷,满目稼禾零落,路少行人。曹操悲愤难舒,盲目疾奔于前,惊恐犹追于后,夕阳似染,却羞枯叶遍赤;逝水如泣,更碎残云乱纷。几声孤雁凄淚,尤增路人苍凉。

  暮色渐浓,曲径无尽。座下战马蹄声渐稀,饥渴已不仅于人,马儿也盼主人能体贴驮载之苦:我要吃饭,我要喝水,我要休息。

  遥望远方,稀疏的枣林遮不住隐约的灯光,显是有人家晚炊。曹操细察四周景物,猛得想起一事,转身招呼随从,一声长笑:

  “天不灭曹!吾等有救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 (37)
中国有句极宽人心的老话:“天无绝人之路。”据说我国的自杀率远远低于比我们富裕的日本,大概就是老祖宗传下来这句话的缘故吧。

  曹操三人既担心后面追来的西凉骑兵,又担心前面受到各类检查站的盘查,内心毫无逃出的喜悦,反而时刻感觉四周隐藏着无数大网在等着自己。虽巧施声南击东之计,但人家也不是傻帽一个,如果径沿弓弦迎头一兜,我曹操岂不成了网中的北京板鸭,有翅也难飞了!

  任何人都知道是非之地不可久留,怎奈人虽有志马却无力,要想学红一军团夜奔二百四十里飞夺泸定桥,实是有心无力。

  正惶恐之间,忽然想起有一位父亲的挚友家居此地,自己曾随老爸来过数次,此人姓吕名伯奢,为人忠实仗义,在《三国演义》中此人独占鳌头——为全书中独一无二之双字名闱。

  那微露灯光之处,不正是这位仁伯之居所么?当下心中大喜,招呼二个亲随照顾坐骑,自己上前叫门。

  圣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吕伯奢一家具有农村人特有的诚厚淳朴,一见故交之子不期而至,喜出望外,忙杀鸡宰猪,殷勤招待这位身为国家干部的贵宾。

  俺现在正赶写一个电影文学剧本,以下的故事干脆用电影文学剧本的形式讲给大家。一共有三个版本,大家乐意选哪一个作拍摄脚本自便,别忘了开机时请俺到场剪彩就行。

  一

  '乡村农舍,曹操与陈宫正在敲门,曹操、陈宫疲乏的身躯后面跟着他们的坐骑。'

  曹操:这位吕伯伯是我父亲的老朋友了,从小把我当他的亲儿子看待,绝对是安全的。

  陈宫:明公真是名不虚传,走到哪里都有熟人啊。

  '开门声;吕伯奢的儿子吕五憨厚略带迫切。'

  吕五:谁呀?是后庄的小凤吧?哥正想妹子呢。

  [吕五的面孔由乐转惊继而转惊而喜。'

  吕五:是曹哥呀,哪阵风把您给吹来啦!爹——娘——俺那当官的曹哥来了。

  二

  '吕伯奢家客厅。吕伯奢居下作陪,(古时候主位在八仙桌下首,与今人正相反)曹操、陈宫端坐于八仙桌上首,吕伯奢的儿子吕大、吕二、吕三、吕四、吕五两边作陪。'

  (正好八个人,一边俩,导演:俺编的周到不?)

  (注:那时候据说还没发明出八仙桌,不要紧,现在的观众谁懂得这个?容易糊弄得很。)

  (又注:导演:真遇上个内行拍砖,你让他骂俺,现在都时兴找骂,越挨骂越出名。)

  '八张人脸,表情不一。'

  吕伯奢:听说大侄子最近进步挺快呀,升了骁骑校尉了?赶明儿让你这几个不争气的兄弟都和你干去,看看能混上个非农业户口不?大侄子放心,别怕花钱,你大爷我是个明白人,现在办事哪有不花两个的?

  '曹操欲言,陈宫摇摇头不让他说出逃亡实情。'

  '吕大媳妇拿酒葫芦进来。'

  (注:此角色最好能找个盘靓点的青春型女演员,对后面的剧情发展有利,观众容易产生同情心。)

  吕大媳妇:爹,咱家的酒没了。

  吕伯奢:大侄子你先浅喝着,我去镇上打葫芦酒就回来,今天你大爷我舍命陪君子,咱们不喝趴下不算完。

  曹操:都不是外人,伯父自便。

  吕大:曹哥,咱俩划两拳。

  三

  吕伯奢骑驴远去的背影。

  四

  '客厅继续喝酒;曹操与吕大划拳行令,热闹非凡;陈宫逐渐不安;吕家其余四兄弟起哄;女仆进来。'

  (称呼啥都行,导演有决定权,不就是个农村丫环吗?长得漂亮的来演少收她点钱就是了——俺向制片人建议。)

  女仆:大哥,你出来一会儿,有点事。

  吕大:真扫兴!你们先陪曹哥喝着,我去去就来。

  '女仆、吕大先后出客厅。曹操与吕家其余四兄弟继续相互劝酒;曹操看来有些不安;陈宫向四兄弟敬酒。'

  曹操:你们先玩着,我去下洗手间。

  吕二:我带哥哥去。

  曹操:不用客气,我和在自己家一样,知道地方。

  '曹操出门,其余人继续。'

  五

  '以下为蒙太奇画面(摄制组谁不懂可以查阅电影大词典):曹操警惕的脸。吕大色迷迷的脸。女仆微嗔的脸。客厅陈宫不安的脸。曹操在侧耳倾听。'

  六

  '近景:曹操在后院厨房外。厨房内传出男女声。'

  女仆:大哥咋像个馋猫呀,先别猴急,快说说怎么拾掇它。

  吕大:我不猴急你又该生气了,那还不容易办它?按住它,捆起来,一刀宰了不就妥了。

  '曹操大惊,跷脚回客厅。'

  七

  '曹操向陈宫耳语。吕家四兄弟已醉得东倒西歪。'

  曹操:先下手为强,动手吧。

  陈宫:咱们是不是谨慎一点?等吕老伯回来。

  曹操:还什么老伯?等那老狗领人回来逮住咱们领赏?待会儿我装醉舞刀,咱们一起动手。

  八

  曹操正舞刀。陈宫紧握剑的手略微颤抖。客厅里只有吕五看曹操舞刀。曹操便舞刀靠近吕五。其余三吕已醉;曹操突然砍翻吕五,陈宫拔剑刺死吕二。二人刀砍剑刺,客厅内血肉翻飞。

  刀剑撞击声、桌椅翻倒声、人临死呻吟声交杂在一起。

  九

  '曹操、陈宫追杀全院妇人,踢开后院厨房门,砍死正搂抱在一起的吕大、女仆。搜索全院,院内已无活口。'

  十

  '厨房后一只捆好的猪。曹操与陈宫面面相觑。'

  陈宫:孟德,误会他们了,错杀好人了!

  曹操:唉,怨我莽撞,还不快走,等着人来抓我们吗?

  十一

  '曹操、陈宫骑马正奔。吕伯奢骑毛驴,背酒葫芦迎面走来。'

  吕伯奢:大侄子怎么走了?离镇上太远,怪老汉来迟了。

  曹操:这位陈县令有了点急事,不走不行了。

  吕伯奢:你看看,这是怎么说?哪能这么急着就走呀,我让家里人把猪都给杀了呀。

  曹操:实在对不住了,下次来了保证住上几天,拜拜。

  '吕伯奢手提酒葫芦愣在驴上。曹操策马走了几步,突然想起了什么,勒马而回。'

  吕伯奢:(大喜)大侄子,你不走了?

  曹操:小侄我想起了一点要紧的事(靠近吕伯奢)。

  '曹操的面部表情显得很神秘。'

  吕伯奢:大侄子你就说吧,这几里路都没人,你喊也不会有人听见。

  曹操:哎?那边不是有人来了吗?(吕伯奢转头看时,曹操挥刀砍死吕伯奢)

  '曹操狰狞的脸。吕伯奢流血的脖子。陈宫惊讶的面孔。'

  陈宫:真没想到,你曹操是这么个人啊!

  曹操:宁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

  '陈宫惊愕、若思。曹操毫无愧疚。'

  '暮色苍茫,秋叶纷乱,残月初上,薄雾渐浓。'

  '曹操、陈宫各骑一马,分别于一岔路,没有告别,没有叹息。'

  ——本集剧终。

  这是甲版本,取材于《三国演义》,下面还有两个版本,请正在备战高考的同学打起精神来,耐心读完。

  来年的高考作文题,据小道消息说就从俺这三个版本中选择,终身大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 (38)
别怪俺在故事形式上变了卦,写完上一个版本才发现:要用同一种表达方式描述同一个故事而又不雷同相当不容易。

  曹操屠吕伯奢一家的说法主要情节都差不多,(留意“屠”这个字眼,以后的各篇文中这个字要出现的极频繁。)也就是说大家对发生了这么一件事的争议不大,只是对屠杀的起因各有说辞。

  那咱就换一种叙述形式,既让大家看得明白,又不至于倒了大家的胃口。俺用讲童话故事的形式来讲述下面的版本。

  猎豹——由曹操扮演,不过现在这是一只正被草原之王狮子董卓追捕的丧家猎豹,很可怜的。

  小毭羚——由吕伯奢一家扮演,有可能这几个业余演员演这个角色不太合适,先凑合着吧,没当过官的小民百姓与小毭羚的处境也差不到哪儿去,曹操眼下不也是个票友吗?

  猎豹不愿意跟着狮子干坏事,于是就带着几个捕猎的帮手澳洲土狗——由曹操的随从扮演——逃到了草原深处,在饥寒交迫的时刻,他想起了这附近还住着爸爸最好的老朋友毭羚伯伯吕伯奢一家。猎豹曹操说:走,找毭羚伯伯要点吃的去。

  于是,猎豹和几只土狗就来到了毭羚家里。

  可是毭羚伯伯不在家,因为听说伊利、蒙牛两个牛妈妈因为争着卖牛奶吵架了,他赶去劝架了。

  毭羚伯伯是草原上的调解委员会主任,他不能辜负草原小动物选民的信任,再说,全家的小毭羚们也指望着牛妈妈们供应的牛奶呀,光吃中国的传统食品,据营养专家们说会营养不良的,也不知道中国的一代又一代孩子是怎么活过来的。

  所以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