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越评水浒-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的是什么主意,就直接由军师下令了?〗
  且说济州府尹点差团练使①黄安并本府捕盗官一员,带领一千余人,拘集本处船只,就石碣村湖荡调拨,分开船只,作两路来取泊子。
  团练使黄安带领人马上船,摇旗呐喊,杀奔金沙滩来。看看渐近滩头,只听得水面上呜呜咽咽吹了起来。黄安说:“这吹的不是画角么?快把船湾住!”停船一看,见水面上远远地三只船划过来。看那船,每只上只有五个人,四个人摇着双橹,船头上站着一个人。头戴绛红巾,身上都是一样的红罗绣袄,手里各拿着留客住。三只船上的人都一般打扮。士兵中有认得的,就对黄安说:“这三只船头上的三个人:一个是阮小二,一个是阮小五,一个是阮小七。”黄安说:“你们众人给我一齐并力向前,捉拿这三个人!”两边有四五十只船一齐呐喊,杀上前去。那三只船唿哨了一声,一齐都回去了。黄团练把手中枪一举,叫着说:“大家只顾杀这贼!我自有重赏!”
  ① 团练使——首置于唐代中叶,在不设节度使的地区置都团练使、团练使,掌管本区各州军事。宋代的团练使是武将的兼衔,官阶高于刺史,低于防御使。
  那三只船在前面走,背后官军的船上用箭射去。那三阮等人从船舱里各拿起一片牛皮来遮那箭矢。后面的船只只顾赶。赶不过二三里水港,黄安背后一只小船飞也似划来禀报说:“不要赶了!我们那一条条杀进去的船只,都被他们杀下水里去,把船都夺走了!”黄安问:“是怎么着了那厮的手的?”小船上人回答说:“我们的船正划着,见远远地有两只船划来,每只船上各有五个人。我们并力划去赶他,赶不过四五里水面,四下里小港中钻出七八只小船来。船上弩箭似飞蝗一般射来!我们急忙回船,来到一个狭窄的港口,见岸上大约有二三十个人,两头牵一条大篾索,横截在水面上。正要上前砍那篾索,又被岸上的灰瓶、石子如雨点一般打来。我们只得弃了船只,下水逃命。我们逃了出来,到了旱路边,那岸上的人马都不见了;马也被他们牵去了;看马的军人都被杀死在水里。我们到芦花荡边找到了这只小船儿,赶紧来禀报团练。”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九回(3)
黄安听了,叫苦不迭;就把白旗招动,下令众船不要去赶,都返回来。众船刚刚拨转船头,还没行动,见背后那三只船又引着十几条船,每船上都只有三五个人,摇着红旗,吹着唿哨,飞也似赶来。黄安正要把船摆开迎敌,听见芦苇丛中炮响。黄安一看,四下里都是红旗,慌了手脚。后面赶来的船上叫着说:“黄安留下了首级再回去!”黄安把船尽力摇过芦苇岸边,却见两边小港里又钻出四五十只小船来,船上的弩箭像雨点一般射来。黄安就箭林里夺路逃出来,只剩下三四只小船了。黄安忙跳进快船内,回头一看,见后面的人一个个都“扑通扑通”地跳下水里去了。有连船被拖去的,大半都被杀死。黄安驾着小快船正走,见芦花荡边一只船上站着刘唐,一挠钩搭住黄安的船,“托”地跳过来,一把拦腰提住,喝一声:“不要挣扎!”那些军人能识水的,水里被箭射死;不敢下水的,就船里都活捉了。
  黄安被刘唐扯到岸边,上了岸。晁盖和公孙胜,远远地在山边骑着马,挺着刀,引五六十人、,二三十匹马,齐来接应。一行人生擒活捉了一二百人。夺的船只尽数都收在南水寨里安顿了。大小头领一齐都到山寨。晁盖下了马,来到聚义厅上坐定。众头领各去了戎装军器,团团坐下。把那黄安绑在将军柱①上,〖如果宋江在场,又要亲解其缚,劝他投降当土匪了。〗取过金银缎匹,赏了小喽啰。经过检点,共夺得六百多匹好马,这是林冲的功劳。东港是杜迁、宋万的功劳;西港是阮氏三雄的功劳;捉住黄安,是刘唐的功劳。
  ① 将军柱——行刑的时候捆绑囚犯的木桩。
  众头领大喜,杀牛宰猪,山寨里大办宴会。自酝的好酒,水泊里出的新鲜莲藕和鲜鱼,山南树上时新的桃、杏、梅、李、枇杷、山枣、柿、栗之类,〖这是什么季节?“树上时新的果子”,居然夏、秋两季的都有!〗自养的鸡、猪、鹅、鸭等品物,不必细说。众头领只顾庆贺。新到山寨,得获全胜,非同小可!
  正饮酒间,小喽啰来报说:“山下朱头领派人到寨。”晁盖叫来,问有什么事情。小喽啰说:“朱头领探听到一起客商,共有几十人联结一起,今晚要从旱路经过,特来报知。”晁盖说:“正没金帛使用。〖生辰纲的十万贯,都用完了?〗谁领人去走一遭儿?”三阮说:“我弟兄们去!”晁盖说:“好兄弟!小心在意,快去快回。”三阮下厅去换了衣裳,挎了腰刀,拿了朴刀、挡叉、留客住,点起一百多人,上厅来别了头领,下山在金沙滩坐船到朱贵酒店里去了。晁盖恐怕三阮担负不下,又命刘唐点起一百多人下山去接应,吩咐说:“只可善取金帛财物,〖什么叫“善取”?真是强盗逻辑!你把商人的货物金银都劫走了,他不也是一个死么?你杀的和他自己寻死,有什么不一样?〗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刘唐去了。直到三更还不见回报,晁盖又派杜迁、宋万引五十多人下山接应。
  晁盖与吴用、公孙胜、林冲饮酒直到天明,小喽啰来禀报说:“亏得朱头领!得了二十多辆车子的金银财帛和四五十匹驴骡头口!”晁盖问:“不曾杀人么?”小喽啰回答说:“那些客人见我们的势头猛烈,都撇下车子、头口、行李,逃命去了,并不曾伤害他一个。”晁盖大喜:“我们从今以后,切不可伤害人。”〖做了强盗,还讲仁义,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取一锭白银,赏了小喽啰。〖对禀报消息的小喽啰,为什么要重赏?〗叫抬了酒果下山去,一直接到金沙滩上,见众头领尽把车辆扛上岸来,再叫撑船去载头口马匹。众头领大喜。把盏道贺,又叫人去请朱贵上山来赴宴。晁盖等众头领都上山到大寨聚义厅上,簸箕掌,栲栳圈儿①坐定;叫小喽啰把财物抬过来,在厅上一包包打开,把彩帛衣服堆在一边儿,行货等物堆在一边儿,金银宝贝堆在正面;叫掌库的小头目,每一样取一半儿收贮进库,听候支用;剩下一半儿分做两份儿,厅上十一位头领均分一份儿,山上山下众人均分一份儿;〖也就是说,十一个人分一份儿,六七百个人分另一份儿。〗把抓到的军健脸上都刺了字号,选壮健的分拨去各寨喂马砍柴,软弱的各处看车切草。黄安锁在后寨监房内。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九回(4)
 ① 簸箕掌、栲栳圈儿——指人坐成马蹄形或圆圈形。簸箕是撮粮食或垃圾的工具;栲栳是柳条编的容器,也叫“笆斗”。
  晁盖说:“我们初到山寨,当初只指望逃灾避难,投托王伦帐下做个小头目。感谢林教头贤弟推让我为尊,不想一连得了两场喜事:第一,赢了官军,收了许多人马船只,捉了黄安,第二,又得了这样多的财物金银。这不全是托众兄弟的才能?”众头领说:“都是托大哥哥的福荫,才能得彩。”晁盖和吴用说:“俺们弟兄七人的性命,都出于宋押司、朱都头两个。古人说:‘知恩不报,非君子也。’今天的富贵安乐从哪里来?早晚拿些金银,派人到郓城县走一遭儿。这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再有白胜,如今还陷在济州大牢里,我们必须去救他出来。”〖晁盖对于出卖自己的白胜,没作“叛徒”处理,没派人去暗杀,就算很不错的了;还能够想到要去救他,的确比某些邪教的教主或帮派的帮主要强得多。〗吴用说:“兄长不必忧心,小生自有策划。宋押司是个讲仁义的人,并不指望我们酬谢。虽然如此,礼不可缺,早晚等山寨上略为安定一些了,必派一个兄弟去。白胜的事儿,可以叫陌生人拿钱去那里买上嘱下,只要对他松宽了,就可以想办法脱身。我们先要商量屯粮造船,制办军器,安排寨栅城垣,添造房屋,整顿衣袍铠甲,打造刀枪弓箭,准备迎敌官军。”晁盖说:“既然如此,全仗军师妙策。”吴用当即调拨众头领,分头去办,不在话下。
  且不说梁山泊自从晁盖上山,好生兴旺。却说济州府太守见黄安手下逃回的军人细说梁山泊杀死官军、生擒黄安一事;又说梁山泊好汉十分英雄了得,无人能近,难以收捕;而且水路难认,港汊多而杂,因此不能取胜。府尹听了,连连叫苦,对太师府干办说:“何涛先折了许多人马,独自一个逃得性命回来,还被割了两个耳朵,回家歇息,至今未愈;去的五百人,没一个回来,〖应该是一千人:五百“刑警”之外,又加五百“国军”。〗因此又差团练使黄安和本府捕盗官,带领军兵前去追捕,也都失陷。黄安已经被活捉上山,杀死官军不知其数,又不能取胜,怎么办哪!”
  太守正怀着鬼胎,没个办法,只见承局来报说:“东门接官亭上有新官到来,飞报到此。”太守慌忙上马,来到东门外接官亭上;望见尘土起处,新官已经到亭前下马。府尹接上亭子,相见过了,那新官取出中书省更替文书来交给府尹。太守看了,随即和新官到州衙里交割牌印①和一应府库钱粮等项。当下安排宴席管待新官,旧太守细说梁山泊贼盗势力浩大,杀死多少官军一节。说罢,新官吓得面如土色,心中思忖:“蔡太师拿这件勾当抬举我,原来却是这样的地面,这样的府份!……又没强兵猛将,怎么收捕得了这伙儿强人?倘或这厮们来城里借粮,可怎么办?……”〖蔡京委任的这个新太守,难道一点儿都不知道梁山泊的情况?那么蔡京挑选此人,是仅仅为了革除办事不力的前任,还是借重新太守的办事能干?还是仅仅安插一个自己的亲信?〗
   ① 交割牌印——古代授官,赐给印绶(绶是一种彩色丝带,用来系印的)给个人(职务印,如相印、将军印),官员总是把印挂在身上(所以叫做“佩印”)。到了唐代,开始用“官署印”(公章),把印装在匣内,放在官员的内室(所以官员的夫人叫做“掌印夫人”)。另外制一牌,由吏员掌管。“印出而牌入,牌出而印入。”也就是说:印章的使用,职责分明。这个“公章”,由任职者一届届传用。新老官员交接班,叫做“交割牌印”,同时要把牌和印交给下一任官员。
  旧官太守第二天收拾了衣装行李,〖当年的官员下任,接到命令,当天就能交割完毕,第二天就能动身离开任所?这样的速度,只怕现在的任何一个官员,都做不到!〗自回东京听罪,不在话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九回(5)
且说新府尹到任之后,调来一员镇守济州的军官,当即招军买马,集草屯粮,招募悍勇民夫,智谋贤士,准备收捕梁山泊好汉。一面申呈中书省,转行公文给附近州郡,一起并力剿捕;一面自行下文书到所属州县,知会收剿,并令属县着力守御本境,这个都不在话下。
  且说本州孔目差人持公文到下面所属郓城县,知会守御本境,防备梁山泊贼人。郓城县知县看了公文,叫宋江叠成文案,通知各乡村,共同守备。宋江见了公文,心里寻思:“想不到晁盖等众人竟做下这样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了许多官军人马,还把黄安活捉上山。这样大的罪,是要灭九族①的!虽然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从法度上说却饶不得,〖宋江究竟是押司,还是懂得法律的。〗倘若有疏失,可怎么办?”心中烦闷,吩咐贴书后司张文远把文书立成文案,发到各乡各保去。
  ① 灭九族——封建时代,不是一人犯罪一人当,而是一人犯罪,株连九族。但是对于什么叫做“九族”,历代的定义不一。一般指本身上数四代、下数四代,即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和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共九代人。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能同时拥有上下各四代亲属,因此“诛九族”的刑法,不可能真正达到“九族”。汉法最重,一人犯罪,要株连“父党四、母党三、妻党二”,其实也只是“三族”。
  宋江走出县衙来,信步走不到二三十步,只听得背后有人叫“押司”。宋江转回头来一看,原来是做媒的王婆,引着一个婆子,对她说:“你有缘,做好事的押司来了!”宋江转身来问:“有什么话说?”王婆拦住,指着那婆子对宋江说:“押司,她这一家儿不是这里人,是从东京来的嫡亲三口儿。夫主阎公,有个女儿叫婆惜①。那阎公平素是个好唱的人,自小教得他那女儿婆惜也会唱诸般耍令。今年才一十八岁,颇有些颜色。三口儿来山东投奔一个官人不着,流落在郓城县。不想这里的人不爱风流宴乐,因此不能过活,如今暂时在这县后一个僻静巷内住着。昨天他的家公害时疫死了,这阎婆没钱发送,没了办法,央及老身做媒。我说:‘这样时节,哪里有这样恰好的事情?’又没地方借,正在这里走投无路呢,见押司打从这里过,因此老身和这阎婆赶来。望押司可怜可怜她,作成一具棺材!”宋江说:“原来这样。你们两个跟我来,去巷口酒店里借笔砚写个帖子给你,去县东街陈三郎家取具棺材。”宋江又问:“你有盘缠使用么?”阎婆回答说:“实不瞒押司说,棺材尚且没有,哪儿来的盘缠?”宋江说:“我再给你十两银子做盘缠。”阎婆说:“你就是重生的父母,再生的爹娘!来日我们母女做驴做马报答押司!”宋江说:“不要这样说。”随即取出一锭银子递给阎婆,自己回下处去了。
  ① 婆惜——是古代妓女最常用的名字。宋人孟###的《东京梦华录》中提到徐婆惜和李师师齐名;元人黄雪蓑的《青楼集》中提到:陈婆惜善弹唱,声遏行云;刘婆惜滑稽歌舞,迥出其流。可见婆惜这个名字,是宋元时代妓院中比较常见的名字。
  且说这婆子拿了帖子到县东街陈三郎家取了一具棺材,回家发送了阎公,还剩下五六两银子,娘儿两个拿来做盘缠,不在话下。
  一天,那阎婆来谢宋江,见他下处没有一个妇人家,〖没有妇人,可见男仆和马夫,还是有的。〗回来就问王婆:“宋押司下处不见一个妇人面,他可曾有娘子没有?”王婆说:“只听说宋押司家住在宋家村,却不曾听见说他有娘子。他在这县里做押司,只是客居。常常见他散施棺材药饵,极肯济人贫苦。敢情怕是没有娘子。”阎婆说:“我这女儿长得好模样,又会唱曲儿,懂得诸般耍笑。从小儿在东京的时候,常去行院①人家串,〖到行院人家“串”,一个姑娘家,去妓院串什么?去认姐妹?说得好听点儿是去“卖唱”,实际上就是一个妓女。〗哪个行院不爱他!有几个上厅行首②要问我过房③了几次,我不肯。只因为我们两口儿没人养老,因此不过房给她。没想到今天倒苦了她了!我前天去谢宋押司,见他下处没娘子;因此,央你给我对宋押司说:他如果要讨人④,我情愿把婆惜给他。我前天得你作成,亏了宋押司救济,没什么可以报答他的,就和他做个亲眷来往吧。”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九回(6)
①  行院——妓院。
  ② 上厅行首——“行首”是“行院中的魁首”,也就是妓院中最红的妓女,是对妓女的尊称,相当于“花魁娘子”。“上厅行首”,就是妓女中最最走红的前面几名。一说指“官妓”。
  ③ 过房——吴语方言,指过继或者认干亲。妓院妓女的“过房”,疑是一种人口买卖。
  ④ 讨人——在《水浒传》中,“讨”字有“买”或“租”的意思。“人”字在这里实际上就是“小妾”、“外室”的意思。因为宋江虽然没有妻子,但是双方地位的悬殊,阎婆仍不敢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所以这里特别用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字眼儿:“人”。
  王婆听了这话,第二天见了宋江,详详细细说了这件事儿。宋江开头不肯;怎当得这婆子撮合山的媒婆嘴撺掇,宋江依允了,〖这就是宋江的假仁假义。如果你真的不想有个“外室”,人家还真跑到你的家里来不成?从书中看,宋江也没再给阎婆银子,实际上等于白要了阎婆惜的身子。〗就在县西巷内租了一座楼房,置办些家伙什物,安顿了阎婆惜娘儿两个在那里居住。不到半月时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绫罗。又过了几天,连那婆子也有许多头面衣服。真是养得婆惜丰衣足食!〖再次怀疑宋江的经济来源!〗
  开头一段时间,宋江夜夜和婆惜一处歇宿,后来就渐渐地去得少了。这是为什么?原来宋江是个好汉,〖好汉的标准之一,就是不爱女色。所以后文宋江以此为理由批判矮脚虎王英。〗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这阎婆惜水也似后生,还只有十###岁,正在妙龄,因此,宋江并不中那婆娘的心意。〖其实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宋江的模样儿长得不中看,又黑又矮,也许还不会在女孩儿面前陪小心。〗
  一天,宋江不该带着后司贴书张文远,一起到阎婆惜家吃酒。〖注意:这里不说是“宋江的外家”,而说“阎婆惜家”。〗这张文远是宋江的同房押司,叫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平素只爱去三瓦两舍①飘蓬浮荡,学得一身风流;更兼他品竹调丝,没有不会的。这婆惜是个酒色娼妓,一见张三,心里就喜欢,倒有意看上他了。那张三也是个酒色之徒,这种事儿,怎么不晓得?见这婆娘眉来眼去,十分有情,就记在心里。往后凡是宋江不在的时候,这张三就去阎婆惜那里,假意儿只说去找宋江。那婆娘就留住吃茶,言来语去,终于成了那事儿。〖施耐庵在写阎婆惜和张文远通奸一节,特别爱惜笔墨,整个过程,只用了寥寥数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