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火十四年:越南战争启示录-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所有对外援助额的1/5。滚滚而来的美援当然使吴庭艳一家中饱私囊,政府中的大小官员也趁机大发横财,小小的南越政府的外汇储备甚至不亚于英国!
  美国通过训练南越军队和输送大量美元,使得吴庭艳政权在最初几年能够立住脚跟,同时,美国也借此控制了南越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权力,彻底取代了法国。
  美国和吴庭艳似乎进入了蜜月期,但事实并非如此单纯。美国尽管财大气粗,对吴庭艳的要求也不是有求必应。为此,艾森豪威尔政府和吴庭艳之间发生了几乎是持续不断的争执,特别是在南越政府扩军规模问题上出现了裂痕。
  1957年5月8日的清晨,吴庭艳的专机缓缓降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际机场。
  在驻越大使柯林斯的陪同下,衣着光鲜的吴庭艳走下扶梯,开始了他对美国的第一次”国事访问“。当吴庭艳看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国务卿杜勒斯竟然都屈尊前来机场迎接他时,愈加显得得意忘形了。身材高大的艾森豪威尔与这位小个子”总统“热情地拥抱,并且向这位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亚洲*者展示了他迷人的露齿微笑。
  直到在会谈中触及扩军问题之前,双方的心情都不错。吴庭艳应邀到美国国会的一次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在这次会议上,艾森豪威尔鼓吹:”捍卫自由、捍卫美国,我们必须付出代价。这一代价将以多种形式呈观,并将达及许多地方。越南目前还不能自行提供求生存所需的军事力量,越南目前需要军事上的和经济上的帮助。“然而,当吴庭艳向美国提出扩军17万的要求时,艾森豪威尔马上换了一副面孔,教训吴庭艳说:”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将带来严重的政治和经济问题。虽然美国希望尽全力帮助朋友,但必须记住:我们承担了许多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我们承担了从韩国到北约的巨大责任,我们能够提供的援助量不是无限制的。“艾森豪威尔的不满是有原因的。美国军方一开始将南越政府军的数额限制在万人,但遭到了吴庭艳的强烈反对,他提出的数字是15万人。达不到这个数量既无法在盟军支援前抵挡北方进攻,也无力绥靖南方。经过吴庭艳支持者的游说,美国军政当局勉强同意了15万人的数字,但吴庭艳却得陇望蜀,胃口又扩大到了17万人,这下子彻底惹毛了美国佬,杜勒斯主持下的国务院态度强硬——最多15万,多一个人都不行。

美国伸手扶植南越(14)
吴庭艳碰了一鼻子灰,气氛虽然不免尴尬,但双方都未因此而不欢而散,最终还是发表了会谈公报。艾森豪威尔用一大堆陈词滥调恭维吴庭艳,称从1954年7月执政以来,”越南共和国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信誓旦旦地保证:”美国愿意继续向越南共和国提供有效的援助。“公报的最后,艾森豪威尔总统和吴庭艳表示了两国政府力争取世界的自由和独立而紧密合作的愿望和决心。
  冠冕堂皇的公报掩盖不了吴庭艳一脸的失望,内心中的不满和郁闷正在生根发芽。他隐隐觉得,美国人的承诺是靠不住的,说不定哪天自己就会像一块用旧的抹布一样被无情抛弃。无论如何,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要保住自己的位子,还得靠家族统治,而且要无情地施展铁腕手段消灭南方的共产党和一切反对自己的人。
  美国人很高兴地看到,”*“成为吴庭艳政权的第一要务,并被明文写进了南越政权的”宪法“中。日内瓦会议结束后,越南南方的抗战骨干约有1万人左右留在南方,归越南劳动党南部区委领导,活动于金瓯半岛和越柬边界沼泽地区。其任务是从事和平的*,进行宣传活动,以争取赢得《日内瓦协议》规定的1956年全越选举的胜利。
  为了拔掉这些眼中钉,美国军援顾问团和兰斯代尔小组为吴庭艳拟订了一项”平定“解放区的计划,1954年底,由吴庭艳当作”国家安全行动指令“加以发布。次年初,吴庭艳令军队在金瓯半岛采取军事行动,很快就控制了南方几乎所有解放区。美国军援顾问团团长威廉斯还毫无人性地向吴庭艳强调:必须像消灭害虫那样消灭越盟骨干,或抓或杀,决不能让其逃脱。在残酷*下,南方抗战队伍被迫拿起武器,化整为零进行游击战。
  1955年7月,吴庭艳开始了大规模的”除共运动“,强迫农民告发他们中的共产党人和”亲共分子“。被告发者或遭处决,或被长期监禁,或被关进集中营:南越政府在1956年宣称,已有万~2万人被关进集中营,有万人向政府”投诚“。
  1956年1月,吴庭艳发布了第六号政令,宣布凡对”国防和公安“有危险的人物,经行政部门决定即可拘押、放逐、软禁或管制。这不仅使政治集中营合法化,而且扩大了*范围。”*“*运动由此升级,吴庭艳政府在南方各省不断进行所谓”诉共“、”灭共“战役,装备精良的正规军挥舞着美式枪炮对赤手空拳的南越*人士和共产党人进行血腥”扫荡“,获得了惊人的”战绩“:
  从1956年1月1日到5月31日,在南部乌明地区进行了所谓的”阮惠战役“,造成681人死亡,63人受伤,1;005人被捕。
  从1955年6月14日到1957年2月24日,在同塔梅、美、永隆、芹苴、蓄臻等地进行所谓的”瑞玉侯战役“,致使441人死亡,2;117人被捕。
  从1956年7月17日到1957年12月15日,在南方东面各省进行所谓的”张进宝战役“,酿成102人死亡,882人被捕。
  准军事部队——公安、警察、保安团和自卫队也积极配合军队进行”诉共“战役,共逮捕了6万多人。
  除了光明正大地进行”诉共“、”灭共“战役外,吴庭艳政府还采用集体屠杀、严刑拷打、暗杀等手段,残酷地*共产党人、前抗法人员和南方爱国者,犯下了无数的罪行。许多寺庙、教堂、学校和旧碉堡都成了关押和拷打人的地方。南越政府军的一名高级军官曾回顾说,吴庭艳授权各省省长不经审讯、甚至不需警察检案即可处决共产党嫌疑犯,这实际上鼓励了滥捕滥杀。在建和省有一名地方警察头子毫无证据地把1;200名农民当作*关押起来,借此大肆敲诈。在安川省,某次历时5星期的告发运动竟查出近5万名”赤色分子“,其中大多数都是安分守己、与世无争的农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美国伸手扶植南越(15)
更为骇人听闻的是,1958年12月1日,在关押着6;000名*的富利集中营(距西贡33公里),南越当局采取在饭里投毒的方式,一次就毒死了1;000名*,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正如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所说,吴庭艳的”除共“令”打开了暴力的潘朵拉之盒,允许那些有枪的越南人对手无寸铁者施行恐怖“。
  1959年5月,吴庭艳颁布了10号法令,规定:任何人、凡犯有或企图犯有侵犯”国家安全“罪,或者凡属旨在帮助或犯下此等罪行的组织,一经被控,即由特别军事法庭在3天内判处死刑,不得上诉。该法令一颁布,立即导致了更大的政治*浪潮。到1961年底,南越各监狱囚禁的*爆满,竟达15万人。
  很多与共产党毫无瓜葛的自由主义者也起来反对吴庭艳的*政策。1960年4月,18名曾任过高级职务的不同政见者发表致吴庭艳的公开信,谴责政府专制、*和剥夺公民权,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吴庭艳的反应是:将这些人称为共产党者或机会主义者,统统抓起来投进了监狱。
  政府还命令街坊邻里间成立”家庭联组“,鼓励居民相互监视和向警察告密。在吴庭艳这个”天主教的老古板“统治下,连市民的日常娱乐和私生活也遭到种种专横无理的管制。根据政府发布的”保护道德法“,禁跳任何舞蹈,禁唱柔情歌曲,禁止打拳斗牛,离婚需经总统吴庭艳批淮,更荒谬的是,避孕而不悔改者也要依法坐5年班房。
  由于”南越实际上是美国智慧的产物“,美国对吴庭艳的*运动基本上是视而不见。驻西贡的美国官员和顾问不是对此保持缄默,就是赞扬吴的”坚强领导“。美国一向自诩”自由*圣地“,当时在南越扶持的就是这样一个扼杀自由和*的政府。吴庭艳坐在火山口上而不自知,他实行的白色恐怖政策正在引发空前的反抗,幕后的美国注定要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代价。
  开辟”胡志明小道“日内瓦会议结束后,越南南方的抗战骨干大都随人民军部队北撤,但仍有1万人左右留下,由黎笋和范雄任正副书记的劳动党南部区委领导。据美国军援顾问团估计,他们有能力在南方进行相当广泛的游击战,有能力迅速壮大武装力量和政治组织,使西贡政权无法控制大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然而,根据劳动党中央的指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能从事”和平的*“——公开的或秘密的宣传工作、群众团体工作和对敌方机构的渗透工作,目标是争取1956年全越选举的胜利。与此同时,若干小规模的武装队伍被保留下来,但奉命尽可能避免与西贡军队冲突,并将活动区域限制在偏远的金瓯半岛和越柬边界沼泽地区——同塔梅平原。
  1955年8月,尽管吴庭艳已在大肆清剿和*前南方革命者,并且拒绝举行关于全越选举的筹备性协商,劳动党二届八中全会仍决定在南方继续现行路线,争取和平统一。翌年,全越选举未能举行,劳动党在南方的目标落空。美国有关部门纷纷预测,这很可能导致南方出现广泛的游击战争,甚至促使北越大规模”南侵“。然而,此种局势没有出现。
  总之,温和与克制是当时劳动党南方政策的特征。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显示了维护南越”*“国家的决心。在南方发动武装斗争可能导致美国的军事干涉,从而危及北方。苏联的态度对劳动党尤其不利。早在1956年春,苏共中央党刊就以比较隐晦的方式把南越当作合法的独立国家。1957年1月,正痴迷于同艾森豪威尔搞”缓和“的赫鲁晓夫公开建议北越和南越作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同时加入联合国。据称,胡志明对”老大哥“的做法既惊讶、又愤怒,当然也无可奈何。

美国伸手扶植南越(16)
为集中力量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为将来的对美对吴斗争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胡志明和劳动党中央确认北方的巩固和强大是党的头号任务,是最终实现祖国统一的首要条件,而这就”需要和平“。 为了做南方广大党员的工作,胡志明指示黎笋发表长篇文章《南方革命的道路》,强调南方革命暂时只能依靠和平手段进行。不过,吴庭艳的残暴统治使劳动党的主张在事实上难以实行。于是,和平的*几乎只能限于和平的”外交斗争“。自1957年7月起,越南*共和国政府多次致函吴庭艳,建议举行北南会晤,讨论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及相互共同裁军。所有这些呼吁都未得到吴的理睬。
  对越南来说,1959年和1960年是至关重要的转折年代。在这两年里,劳动党中央逐渐放弃了温和路线,转而大力支持和领导南方的武装斗争。人们所称的第二次印度*战争或越南战争由此开始。
  在劳动党中央内部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是一些前南方抗战领导人(包括黎笋、阮志清、范雄和黎德寿)。南方的”白色恐怖“和革命力量遭受的严重破坏使他们有了新看法。1956年间黎笋在南部区委会议上表示,党在南方的*将来可能不得不由武装斗争来支持,现在必须开始为之作准备。有迹象显示胡志明可能已开始赞同黎笋等人的观点。1957年,他非正式地卸去党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让黎笋代理。
  到1959年,随着南方局势的急剧恶化,劳动党中央终于对现行路线作了一些正式修改。是年1月,劳动党二届十五中全会召开。据20世纪70年代河内出版的党史称,”南方革命领导人“在会上强调,南方革命不能背离暴力革命的普遍规律。经过激烈的辩论,全会决定:*是主要的斗争方式,但它在”适当程度上“应由武装斗争来补充;在南方建立若干武装单位,用以保护党在那里的生存并辅以*。总之,中央委员会认可了已在南方兴起的武装斗争,同时又试图对其发展加以限制。 就在这次全会上,成立了北方人员和人民解放武装力量后勤供应协会。同时,还成立了指挥与控制机构,作为越南*共和国国会再统一委员会的一部分,后来这一机构成为有名的南越中央办公室。在内部大家都清楚这一指挥机构就是559战线(即长山通道部队,亦称559司令部)。在这个战线下,有3个以成立日期命名的”59大队“。他们通过海上、陆上和老挝等各种渠道专门负责后勤供应任务。最重要的是559大队(1959年5月建立的),它通过胡志明小道向南方运送物资;由海军少将陈文江领导的759大队(1959年7月成立)专门负责海上运输,这一大队后来成为海运司令部;接着成立了959大队,专门负责老挝北部巴特寮的运输指挥。越南官方历史是这样记述559战线情况的:”559成了基本的主要后方供给战线。它以最高的效率从北方和友好国家把物质、技术、人员运送到前线,把友好代表团送到战场。559成了主力部队到前线的跳板,它在我国的历史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就是西方媒体所谓的”胡志明小道“,而越南称之为”中央走廊“,在越南战争期间,人们只知道它是越、老边界和越、柬边界崇山密林中的一条运输线。这条小道的起始、长度以及具体路线外界谁也说不清。战争中,美国人曾花了很大代价寻找这条小道的具体位置,妄图卡住北越对南越的人员、物资供应,但直到他们从越南撤出以失败告终,也未能弄清这条小道的真实面貌和奥秘之处。   559部队把从老挝东部的赛富良山脉(长山山脉)这个世界上最荒凉的地带和难以穿越的密林一线的道路、小道、小溪、河流都充分地利用起来,形成了一个连贯的通道。起初胡志明小道是由100条道路组成的,每条道路设有一个站,站与站之间的距离以时间计算,每行走一天到一个站。后来,这些站合并成了12个,每个站都拥有完善的设备,都设置在较隐蔽不易被敌人发现的丛林里。 。。

美国伸手扶植南越(17)
559部队辖有交通联络团及警卫、通讯、工兵、运输队,并特别配备了中国援助的”凤凰“和”永久“牌加重自行车、大象、骡马、小推车等运输工具。人员全部着老挝巴特寮部队的军装,部队驻地和单位番号多以XX生产基地或XX工地来命名。这支神秘的部队刚开始只有几百人,后来增加到50;000人。另外还有越南人民军工程兵50;000人和越南人民军步兵及防空兵12;000人保卫小道。据美国人估计,在战争中,大约有100万人从胡志明小道通过,其中1/3的人都是有去无回、死在战场上。对此,美国人也不由不惊叹:”著名的胡志明小道(早先叫长山路)的作用是人类忍耐力、顽强精神和组织能力的感人的范例。“1959年6月10日,北越首次通过胡志明小道向南方运送物资。每个运输人员携带4枝步枪或一个重约20公斤的弹药箱。运输人员翻山越岭进入老挝境内的锅柄地区,穿过热带丛林中的小道,然后又翻山进入南越,把物资送到南方人民武装力量手中。随着越战不断升级,这条举世闻名的小道逐渐成为美越双方争斗的焦点,将在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劳动党十五中全会对武装斗争的认可之后,久受束缚的南方革命潮流倾泻而出,一发而不可收。1959年秋冬两季,南方许多地方爆发了起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广南起义和槟起义。在广南,南方北部地区党委经长达一年多的准备,于8月底发动农民起义,并迅速将其转变为武装革命。到年底,建立起一个包括近50个村落的牢固的根据地。在槟,女英雄阮氏定领导地方干部和群众,于1960年1月中旬揭竿而起,夺取了10 0多个军事岗哨和据点,然后在政府军大力*的情况下退往沼泽地带进行游击战。
  同样从1959年秋天开始,南方革命武装积极进攻西贡政府军。据美国官员报告,7月至9月以前,政府军一般只受数人组成的武装小组的骚扰,而这以后,频繁地遭到排以上部队的攻击。革命武装所表现的自信和大胆被认为是此类行动的一大特征。
  9月底,1个营的南方革命武装成功地伏击了政府军两个连,缴获其大部分武器。翌年1月底,另1个营的南方革命武装歼灭了政府军一个团部。7月8日,政府军的主要战略基地之一边和也遭到袭击,美军顾问团有一名美军军官和一名士兵被打死,还有一名军官受伤。这是美军在越南战争中第一起伤亡事件。
  革命武装在游击战中迅速壮大。据美吴方面估计,其在1959年9月不足2;000人,1960年开始增至约3;500人,年底则暴增至约1万人。
  1960年9月5日至10日,越南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河内举行。这次大会是劳动党在南方问题上最终放弃温和路线的标志。大会根据中央委员会的报告通过决议,将南方解放和北方建设置于同等地位,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把后者当作压倒一切的任务。决议还为南方斗争确定了革命性的目标:
  ”南方革命的支接任务是实现全民团结,与侵略性的和好战的美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推翻美帝走狗吴庭艳集团的*统治,在越向南方建立一个民族*联合政府,赢得民族独立和实现祖国的重新统一。“像在20年前建立越盟那样,劳动党决议要求在南方建立一个反对美吴统治的”民族统一阵线“。它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集合所有爱国人士,不分其阶级、阶层、政党、民族和信仰,为解放南方、统一祖国而奋斗。在组织上,大会通过了两个保证前南方抗战领导人在决策中起更大作用的决定。首先,黎笋被认可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其次,设立8人中央书记处,黎笋、阮志清、范雄和黎德寿为其中的南方政治局成员。 txt小说上传分享

美国伸手扶植南越(18)
1961年1月,按照三大决议精神,劳动党中央政治局重新确定了*与武装斗争的关系。它指示南方党组织:就全局而言,加强*的同时必须加强武装斗争,使之直接达到与前者同等的水平;就不同地区而言,在丛林和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