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火十四年:越南战争启示录-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约翰逊飞离越南的专机上,《星期六晚邮报》的一名记者问他是不是真那样想,约翰逊却略显尴尬地回答说:”去你的,老兄,我们在那儿再没有别的人了。“吴庭艳的态度给美国政界的出兵舆论泼了盆冷水,肯尼迪又想到了惨遭失败的猪湾登陆,不由得对出兵心生犹豫,他曾对希尔斯曼私下里说:”猪湾教了我许多事情,其一是不可相信将军们或中央情报局;其二是,如果美国人民不想动用美国军队去除掉一个离我们的海岸只有九十英里的共产党体制国家,我又怎么能要求他们动用部队去除掉一个九千英里以外的共产党体制国家呢?“拉开战争帷幕尽管美国出兵南越暂时搁置下来了。然而,源源不断的军事援助仍然涌向吴庭艳政权,一场秘而不宣的”特种战争“也开始在越南南方拉开帷幕。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特种作战难救傀儡(5)
月15日,肯尼迪总统已下令把10名”反游击战专家“派到越南南方。实际上,这批专家就是肯尼迪青睐有加的”绿色贝雷帽“——驻在冲绳(专门训练特种部队的基地)的”第1特种部队“军人。6月11日,以威廉斯少校为首的第一批”反游击战专家“到达西贡。
  月中旬,一个以斯坦福研究所研究主任斯特利为首的特别财政代表团被派往西贡,主要任务是具体落实对吴庭艳政权的军事援助。结果斯特利回到美国后,居然越俎代庖,向肯尼迪提出了一个包括许多建议的报告,即”斯特利计划“。
  这个由戴眼镜的书呆子们制定的计划雄心勃勃,连五角大楼的将军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斯特利计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8个月内”平定“越南南方,并建立基层组织,第二阶段:恢复经济,扩充南越军队,并且在越南北方加紧进行破坏工作;第三阶段:发展越南南方经济和进攻越南北方。
  其中,斯特利认为第一个阶段”极端重要“,建议到1961年底,把南越正规部队从15万人增至17万人;把保安团从6。8万人增加到10万人,并将其改变为正规军;把警察部队从4。5万人增加到9万人;把乡村的民卫队增加到必要的数量;把农民集中到”稠密区“和”战略村“;从临时军事分界线起,沿着越老边界和越柬边界建立”无人区“;在湄公河三角洲增建l00个”稠密区“,同”战略村“相互交错在一起,以便把越南南方的100万农民集中起来;增加对吴庭艳的援助,以实现上述计划。
  荒谬的是,这个纸上谈兵的”斯特利计划“居然在肯尼迪那里大受青睐。出于对斯坦福专家的极度迷信,肯尼迪对该计划照单全收,当年就向吴庭艳政权提供了4亿美元的援助,美军的高级将领不断前去越南南方”考察“,一批批规模较小但精锐善战的”特种部队“也进入南越,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其他战争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到越南南方。
  吴庭艳政权和美国一唱一和,宣布越南南方处于”紧急状态“,并大力扩编武装力量,加强军备工作,召集预备役军人入伍,延长服役期限,强迫青年学生进入预备役军官学校或提前进行入伍登记,对职员和妇女实行”军事化“。
  然而,1961年雨季结束前后(即9、10月间),南越局势出现了不利于美吴的重大变化。解放武装力量对政府部队的攻击急剧增多。据美国军援顾问团统计,1月至8月这种攻击大致为每月100多次,歼敌每月600人左右,但9月份的攻击达440次,歼敌1,300多人,10月歼敌数则上升到1,400人。与此同时,解放武装力量对南越军的攻击再也不是过去的小打小闹,而是成营成团的大规模进攻。9月初,首次着统一军装的两个营的解放武装力量攻占了昆嵩以北约50公里的两个敌军据点。10余天后,湄公河三角洲北侧的福盛成了被解放武装力量攻占的第一个省会,约有3个营参加了这次进攻。美吴方面惊恐地发现,民解正规部队武器优良,兵员众多,战斗大胆果断,行动组织严密。在湄公河三角洲之外,南越北部和中部成了解放武装力量新的重要战区,中部高原甚至开始成为主要战区。那里的地理条件更适合较大规模的部队作战。与此相关,北越对南方革命的援助亦在加强。据美吴方面估计,1961年的”渗透者“比前两年增加了近40%,其中大部分进入中部高原。这一切使军援顾问团团长麦加尔惊呼:”越共“正试图进入推翻西贡政权的最后阶段。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特种作战难救傀儡(6)
面对解放武装力量的日益强大,西贡军队则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日益无能、保守、惧战、缺乏可靠情报等,使80%以上的政府军龟缩在城镇之中,拱手将主动权让给了对手。大多数官兵畏敌如虎,对军内的*、不公正极度失望,士气日益低落。由吴氏亲信担任的各省省长控制了军队的大部分,他们精于敛财,对军事一窍不通。显然,若无美国的进一步干涉,西贡政权很可能在一两年内土崩瓦解。
  在此情况下,先前沉寂下去的派遣美军的呼声重新死灰复燃。
  月10日,副国务卿帮办亚力克西斯·约翰逊向总统建议,要求把打败”越共“当作美国在南越的目标,为此大约需要3个师的美国部队。次日,麦克纳马拉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在3个师(约4万人)之外增加了12。8万人,认为还必须估计到对付北越和中国大规模出兵的需要。与此同时,国防部代理助理部长威廉·邦迪也要求向南越派遣美国战斗部队。这位后来成为侵越战争重要设计师之一的人物当时向麦克纳马拉强调,除非美国迅速出兵,否则就难以阻止”越共“取得最后胜利,甚至就是迅速出兵,美国仍有30%的可能重蹈法国1954年的覆辙,因此必须尽快动手。
  另一方面,局势的急转直下让隐居在独立宫的那位”东南亚的丘吉尔“也坐不住了。9月29日,他召见美国大使诺尔汀,一改反对美越双边军事同盟和美军进入南越的否定态度,郑重其事地提议订立双边防务条约,希望美国加强在南越的军事存在,包括大幅度增加各类军事顾问和派遣一些战术空军中队。
  半个月后,见美国毫无反应,性急的吴庭艳只好通过总统府部长,进一步向诺尔汀提出派遣美国战斗部队进入南越。他说,这些部队可作为美国力量的象征驻扎在北纬17度线附近和中部高原,主要的作用是摆摆样子,使那些地方的南越政府军部队腾出手来同民解作战。
  月11日,肯尼迪决定派泰勒和罗斯托等人去南越进一步了解大规模军事干涉的可能性。事实上没出发前这两位代表的倾向性就很明显,泰勒一直大力鼓吹美军应准备打”灌木林火战争“,而”反叛乱专家“罗斯托则是行政当局内近来积极要求出兵南越的头号人物之一。
  七天之后,泰勒调查团到达西贡,他们发现反复无常的吴庭艳对引进美国战斗部队的态度又有了变化。他现在只强调签订双边军事同盟,并要求美国增加军援,提供一些战术空军中队和直升机连等支援部队,但只字不提美国地面战斗部队。美国人并没有上钩,肯尼迪压根就不愿考虑签约,他早就担心,如果订立军事同盟,可能会导致吴庭艳将来把战争责任推给美国。
  考虑到吴庭艳的态度,泰勒等人绞尽脑汁,去寻找另一种迂回的方式,来实现把地面作战部队派到南越的目的。恰好在此时,湄公河三角洲发生了大水灾,泰勒等人和驻西贡使馆、军援顾问团商议后认为,美国可以救灾为幌子派遣地面作战部队,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吴庭艳对此”完全同意“,于是泰勒赶紧给肯尼迪发电报,建议以水灾救援队的名义向南越派遣地面作战部队8,000人,他强调,这支部队的真正使命是确立美国的军事存在,以便向吴庭艳表明美国决心和他一起同共产党人一决雌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特种作战难救傀儡(7)
一星期后,老谋深算的泰勒为了打消白宫的疑虑,在回国途中又从菲律宾致电肯尼迪,在电报中他想当然地认为越南的地形和朝鲜差不多,而美军已经证明可以在朝鲜顶住共产党军队排山倒海的进攻,而北越的力量和能力显然不能与在朝鲜遇到的挑战相提并论,既然在朝鲜都挺过来了,小小北越又何足挂齿?他最后下结论说:
  ”由南越而陷入一场大规模亚洲战争的风险固然存在,但并非大得给人以深刻印象。北越极易受到常规轰炸的损害,这是个应当在外交上充分利用的弱点,以便使河内认识到必须放弃南越。北越和*都将面临严重的后勤困难,这些困难我们固然也有,但绝没有那么大。完全不用害怕共产党大军大举进攻南越及其邻国,在我们的空军被允许放手轰炸后勤目标的情况下尤其如此。最后,中国的饥荒将使那里的共产党领导人不得不在一段时间内避免军事冒险。“然而,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二战老将泰勒这一次是完全失策了,虽然他隐约意识到美军进入南越的前景并非很乐观,但仍然严重低估了越南(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和能力,自以为是地把越南当作朝鲜,他虽然热衷于鼓吹”灌木林火战争“,但实际上仍迷信常规战争,执着地坚信美国凭借精良武器和技术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根本就没搞明白即将到来的越南战争的性质。
  月3日,肯尼迪批准了泰勒的建议,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派遣美国武装直升机部队和提供大量轻型飞机,使西贡政府军具有最佳机动进攻能力;二是增加在南越的特种部队人员,与南越的陆军别动部队共同行动阻止北越部队的”渗透“;三是急剧增加美国军事顾问,大幅度提升顾问的职权,使他们能够积极指导和间接控制南越的各类武装力量;四是改变美国军援顾问团的名称、组织与性质,使之成为一个准战区司令部。他们认为,这些步骤意味着在战争中的美国与南越”从顾问转向伙伴关系“的根本变化。
  ”斯特利—泰勒计划“的制定,尤其是泰勒调查团的建议,特别是到底派不派战斗部队的问题,在美国行政当局内引起了不同的反应。肯尼迪的私人顾问、政治及军事顾问、他的大使和前线总司令、国务院官员、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等对此争执不休。
  五角大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完全赞成向南越派遣地面作战部队,但还觉得泰勒的建议过于保守。8,000名美军不足以维持西贡政权。麦克纳马拉说,在最坏的(即北越和中国公开出兵)情况下,需投入美国地面作战部队22万人。
  腊斯克和他在国务院的顾问们则反对向南越派遣美国地面作战部队。问题的关键是,吴庭艳政权是否准备采取必要的改良措施,使其政权值得支持。否则,美国地面作战部队也不可能扭转南越的局势。
  当然,美国当局中也不乏头脑清醒的有识之士,尽管他们的声音极其微弱。副国务卿乔治·鲍尔曾提醒肯尼迪,加深介入越南问题的程度将导致部署数以万计的美国部队,结果将一发不可收拾。肯尼迪听完鲍尔的话哈哈大笑,告诉他说:”乔治,你被认为是城里最聪明的人之一,然而你却比地狱中的人更荒唐。你说的那种情况绝不会发生。“鲍尔还提出了拉中国一起政治解决越南问题的方案。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特种作战难救傀儡(8)
肯尼迪面对几种对立的意见,首先完全拒绝了政治解决的方案,认为在老挝之后再在越南尝试政治解决,只会铸成美国的软弱形象,成为毛泽东所称的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并使得美国在柏林和老挝问题上无法以实力为后盾同共产党人打交道。
  最后,肯尼迪在详细研究了麦克纳马拉、腊斯克的备忘录之后,定下了暂时不出动地面作战部队干涉越南的决心,确立了美国今后的对越政策:用美军战斗部队以外的军事干涉手段,特别是美国支援部队和数量急剧增加的军事顾问直接帮助西贡政权作战,争取打败乃至消灭解放阵线武装力量。
  尽管没有出动战斗部队,这仍然是美国对越南干涉的重大升级,也是导致美国在越南越陷越深乃至无法自拔的一个重要步骤。美国在越南开始大力推行”特种战争“,实际上就是一场由美国出钱、出枪、出顾问和南越政府军打头阵的”反叛乱“、”反游击战“的非正义战争。
  年一开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就开始贯彻肯尼迪的越南政策。
  作为特种战争的指挥部,2月6日,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担任司令的美国军事援助司令部在西贡正式成立,这一司令部的目标极为冠冕堂皇:”协助越南政府及其军队打败由外部指使和支援的共产党颠覆和侵略,并使南越获得独立,能在安全环境中行使其职权。“事实上,对南越独立的最大威胁来自这个司令部本身,军援司令部不仅居于”美国军事顾问团“之上,甚至还超越南越政权的”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之上,成了侵越美军和南越政府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
  麦克纳马拉还跑到越南与吴庭艳进行了一次会面,在位于独立宫的总统办公室里开了几次冗长的会议。
  给这位美国国防部长印象最深的是天花板上吊着嗡嗡作响的电扇,房沿上伸出金光灿灿的飞檐,除此之外,麦克纳马拉认为吴庭艳”是个不解之谜“,”显得专制*、多疑多虑、吞吞吐吐,并高高凌驾于人民之上。我实在无法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对于吴廷儒那位野心勃勃的妻子,麦克纳马拉认为她”聪明、坚强、漂亮“,”但也凶暴残忍、诡计多端——简直就是一个十足的巫婆。“站在坚决*的立场上,麦克纳马拉认为自己别无选择——只能与吴庭艳并肩作战。
  为了将美国国防部的意志贯彻到前方去,麦克纳马拉一会儿在西贡,一会儿在檀香山,没完没了地开会,试图将一团乱麻般的南越形势理出一个头绪。美国的军政大员们只好跟在这位精力旺盛的国防部长屁股后头,在漫长的旅途中奔波,在冗长的会议上争论不休。
  按照计划,美国公开和隐蔽地从海上和空中、从美国本土以及关岛和日本冲绳的美军基地向越南南方运送军事人员。美军在南越的兵力到1962年7月增加到8,500人,到11月增加到1。1万人,到1963年1月26日则增加到1。2万人。其中,包括陆军4,500人(主要是特种部队和突击队),海军和海军陆战队1,500人,空军6,000人。
  美国派到越南南方的军事人员占据了许多重要的据点。从196l年以来,美国的军事人员先后占据了新山一、边和空军基地,朔庄和波来古基地,岘港、归仁、芽庄军港等。美国军事人员在占据上述基地的同时,还建立了作战指挥部,并在许多地方建立营房和仓库,这意味着他们在为进一步扩大武装干涉创造条件。。 最好的txt下载网

特种作战难救傀儡(9)
美国还积极扩充南越政府军,并给予大量武器装备。美国直接训练和装备了7个拉迪族连,使他们成为脱离南越政府军的独立行动的力量。美国建立了3个山地训练中心,由美国特种部队军官手把手地教南越官兵打山地战。美国还要求南越政府军大力扩充正规部队、民卫队和保安队。到1964年,南越政府军猛增到38万,正规部队约21万。
  美国还要求南越军的军事指挥系统按照美军形式进行了改组,成立了联合参谋部、陆军司令部、别动队司令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特种部队司令部。南越政府军的作战,由美国军授司令部统一负责战场的策划、指挥和后勤支援。美国还派出大批顾问和特种部队人员深入到南越政府军的连、排一级加强控制,并派驻1个空军师,直接参加作战。
  年5月6日,在第8次檀香山会议上,美国军政当局的头头们再次重申”美国的政策是向越南和它的政府提供全面支持来反对越共“,决定大举军援南越。会后,潮水般的坦克、水陆车辆、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火炮、步枪、弹药和其他军事装备源源不断地涌向南越政府军。连原本没几条破船的南越江河舰队都得到了4艘驱逐舰、5艘小型驱逐舰和3艘坦克登陆艇、500艘登陆艇,摇身一变成了小有实力的地区海军。
  美国在西贡建立军事援助司令部以后,随着美国军事人员和武器装备的源源运进,一场由美国出钱出枪、由美国顾问指挥西贡军队进行的不宣而战的”特种战争“在南方大举展开。 南方遍地烽火在整个1962年,美军及南越政府军频繁发动了一系列”扫荡“,如1962年3月23日发动的”日出“战役,扫荡西贡以北6个省。在同一时期,还”扫荡“了同塔梅平原。由美国直升机运送的8个连队”扫荡“了广平省平山地区。在富安进行了有10个营兵力参加的”海燕“战役。与此同时,南部省成为不断进行大规模战役的战场,陆续进行了”平西“战役、”晨星“战役、”美德必胜“战役等。其他零星的小规模扫荡更是数不胜数。哈金斯将军本人曾经承认,美军及南越政府军进行的”扫荡“次数为一年前的3倍。
  美国军政官员还向吴庭艳大力推荐”战略村“计划,企图在农村推行绥靖政策。美国副国务卿鲍尔曾经谈到一个计划,提出:”把游击队渗入比较严重的地区再划分为较小的区。主要的村庄要用有刺的铁丝和望塔围起来,进村的人受到仔细的盘查,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放弃共产党股匪活动猖獗的稀散的村庄和地区,把其中的居民迁入中心营。“美国助理国务卿希尔斯曼在一个关于南越的报告中指出:战略村的目的之一是控制人和供应物资的来往。颁发了身份证,实行了宵禁……这个计划要求在现有村庄周围布设刺铁丝、望塔、充满竹钉和陷阱的壕沟。
  吴庭艳很愉快地接受了美国人的建议,于1962年4月,通过南越所谓的”国民议会“决定把建立”战略村“作为”国策“,成立吴庭儒为首的”战略村特别委员会“,成员包括国防部长、内政部长、公民事务部部长、治安局局长、心理作战局局长等。在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