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泻ε碌牡览怼�
两位总兵都主张出城迎敌,如果能打败了扬州军,则左少帅必能扬名天下。
这句话让左梦庚心动不已,如今城中有四万多人,而据从池州逃回来的士兵说,扬州军也不过二三万人,并没有发现他们在扬州城下使用的震天雷和那个令人恐怖的怪车。
对震天雷和怪车的消息,左梦庚反复进行了核实,找了十几个逃回的士兵询问,确信这些扬州军没有那些装备。
左梦庚实在按捺不住为大清建功立业的雄心,作出了最终决定,那就是出城迎敌。
飞奔而来的斥侯带来的消息让扬州军的将领们大喜过望,左梦庚带着部队出城朝扬州军迎上来了。
第一百零六章 血战安庆()
清晨的老峰镇外到处都扬州军做饭飘起的烟雾,江面上已经传来了隆隆的炮声,大家都知道,这是扬州水师同左军的水师已经开始接战了。
扬州军的士兵们都很自觉地吃了个半饱,大战在即,吃得太饱会直接影响作战行动的,这点在训练时都已经反复强调过了。
罗剑站在一个高坡上,举着手里的望远镜看着安庆方向,清晨极好的能见度让十几里外的安庆城清晰可见,从安庆城出来的人马还在往城外继续走着,看着无数飘扬着的旗帜,罗剑心里顿时有些紧张。
这种冷兵器的大规模两军直接厮杀,罗剑以前还真没见过,前几次的战斗都是依靠先进的装备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对手,这次根本没有动用这些装备,战斗会打成什么样子,罗剑心里也没底。
一旁的黄得功却毫无在乎,反倒十分兴奋,对罗剑说道:“左梦庚这小子肯定是被猪油蒙了心,不知道我扬州军的厉害,竟敢出城跟我们野战,这次一定不能让这小子跑了!”
“老黄,这战斗你来负责指挥,对这种厮杀我是外行,我和我的卫队你就当成是预备队就行了,如果真的有危急,我们就上!”
罗剑这话并不是胡乱吹牛,大都督卫队二百人全是清一色的骑兵,都是几个师长千挑万选出来的,每人兜里揣着三枚手雷。
黄得功没有推辞,接过了战场指挥权,迅速开始了排兵布阵。
翁之棋坚决要求占据中军的位置,说昨天铜陵之战五师没捞到油水,好事不能让李成栋一人占尽了,黄得功看见自己的小舅子战意高昂,同意了他的请求。
这让李成栋极为不满,认为黄得功是在以权谋私,说如果是大都督亲自指挥,一定会让他的二师打主力,黄得功不为所动,气得李成栋说即使二师在侧翼,也不会输给五师。
黄得功指挥着三个师以品字形朝前缓慢推进着,一千多骑兵在两侧牵着马跟在后面。
罗剑在高坡上看到对面来的左梦庚部离扬州军只有二里多路了。
黄得功也看得清楚,命令部队停了下来,三个师都摆了战斗阵形。
罗剑根本看不懂黄得功所摆的阵形,旁边的护卫告诉他,这种阵形是当年戚大帅传下来的,靠的就是发挥每个小集体的作用,而每个小集体形成的合力会不断的蚕食对方的军队。
这让罗剑觉得军制改革会不会对战斗力造成负面影响,但将领们没有人跟他反映过此类问题,估计影响不大。
两军渐渐地接近了,没有单个的将领出阵交战,首先响起的火铳让战场上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烟雾,烟雾中不断飞出的箭矢让双方都有士卒倒下。
远程打击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两军很快战到了一起,罗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最先接敌的是五师,刚开始的乱战并没有持续很久,很快五师的士兵们在各级军官的喊叫声中,逐渐又形成了象二师攻打铜陵左军时的尖刀,随着一把把尖刀的形成,左军开始被分割成一块块,多的有几千人,小的只有几十人。
罗剑吃惊地看到二师有两个团竟慢慢脱离了战场,正要问怎么回事,旁边的护卫告诉他,这是要抄左军的后路。
罗剑见战场上正在激烈的厮杀着,见这四千多人撤了出来,心里颇为担心。
骑兵已经上了马,一千多骑兵分成两队也从左右两翼包抄了过去。
再过了一会,罗剑也看明白了,左军人数虽多,但已经乱了阵形,被扬州军逐步切割成几大块,黄得功正在组织人马进行逐个歼灭。
没有一个俘虏,这种冷兵器的战场上,放下武器只能是个死,看着漫山遍野倒地的士卒,罗剑只觉得这冷兵器的战争实在是残酷无比。
混乱中竟有一队大约一千多左军士兵朝罗剑所在的高地冲了过来,正在指挥战斗的黄得功看见了,并没有在意,大都督的二百护卫可不是吃素的。
离得还有五百多米时,护卫的骑兵将领向罗剑在马上一举手里的马刀,说道:“大都督,我们去灭了他们。”
留下十几人护卫在罗剑身边,骑兵将领带着一百多骑兵从坡上冲下去。
这一千多左军士兵可能只是慌不择路,并不是冲着罗剑来的,一见骑兵冲下来了,立刻四散而逃,骑兵们举着马刀,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不过几分钟时间,这一千多左军只剩下二三百人四散而逃。
骑兵将领并没有追得很远,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护卫大都督,不是战场杀敌,很快骑兵们回到了坡上,罗剑一问,竟一骑未损。
被二千多家丁团团围在中间的左梦庚现在肠子都悔青了,他根本没想到扬州军战斗力会这么强,这一个个尖刀一样的战斗集体,把左军直接冲击得七零八落,根本没法组织象样的战斗。
他让人赶紧去找高进库和郝效忠两位总兵,混乱之极战场上哪里还找得到,左梦庚决定赶快撤兵。
李成栋派了两个团去抄左军的后路,自己领着几十个亲兵如入无人之境,提着大刀左砍右杀,真是杀得痛快淋漓。
看到前面有一名左军将领骑在马上领着人朝战场外面跑,李成栋拔马追了上去一看,竟是熟人郝效忠。
“郝效忠,你这个王八蛋!好好的汉人不做,非要去给鞑子当狗,今天老子非要活劈了你不可!”
李成栋说着提着手里长刀拍马就扑了上去。
郝效忠仓皇逃窜中顾不上答话,拔马就跑,被李成栋的亲兵给拦住了,李成栋冲上前一刀就劈了过去。
郝效忠举起手里的长刀一挡,李成栋却中途变劈为扫,一刀正拍在郝效忠的上身,顿时把他拍下马来。
“把他绑起来!”李成栋吼道。
两个亲兵下马踢开了郝效忠手边的长刀,想找绳子来绑,这战场上哪里找得到。
李成栋一看,拍马上前一刀就劈了下去,郝效忠的脖子上飚出一道血剑,顿时了账。
已经杀得两眼血红的李成栋看了一眼战场,见一大群左军护着一个将领正要逃离战场,一拍马嘴里喊着:“弟兄们,跟我杀了左梦庚这王八蛋!”直接冲着左梦庚的亲兵卫队冲去。
左梦庚的家丁卫队却远非普通的左军可比,其中骑兵就有三四百人,见扬州军围了上来,一个个都是死战不退,其单兵战斗力竟不比扬州军稍差。
眼看这两千多人马就要逃离战场,前面包抄的两个团已经赶了上来。
见退路已经被堵死的左梦庚也拼了命,带着家丁队伍左冲右突,扬州军的伤亡开始剧增。
站在高坡的罗剑看得真切,见扬州军士兵一个个倒下,心里顿时大急,对身边的骑兵将领吼道:“你们快去增援,不要心疼手雷,把他们给我炸趴下!”
已经亲自开始厮杀的黄得功看见大都督的卫队冲下了山坡,心里明白了罗剑的用意,等卫队的骑兵冲到二三百米左右的距离时,大声吼道:“扬州军速退!”
军令很快就传了出去,战场上传来了阵阵速退的喊声,正在厮杀的扬州军如潮水般朝后退去。
转眼间一百多枚手雷朝着猥集成一团的左军飞了过去,骑兵们扔出手雷后都是一拉缰绳,马儿跑了一个大大的弧圈,从左军边上飞驰而去。
片刻之后,一阵激烈的爆炸声响了起来,左军阵中顿时人仰马翻。
缩在阵后的左梦庚听见爆炸声,吓得魂飞魄散,竟直接从马上跳下来趴到了地上。
黄得功把握战机极为精准,手雷刚一扔出去,就听他猛喊:“冲啊!”自己拍马带头冲了上去。
已经被炸得晕头转向的左军再无斗志,纷纷跪在地上举起了双手,黄得功拍马上前大声吼道:“左梦庚在哪里?”
跪在地上的左军士兵用手指着自己的侧后方,黄得功领着十几个骑兵上前一看,二三十个亲兵正团团围在左梦庚的周围,挺着手里的刀看着围上来的扬州军。
黄得功一招手,后面上来一个骑兵举起手里的手雷就要冲他们扔过去,左梦庚看得真切,吓得大喊:“不要扔震天雷,我们投降!”
听到他的喊声,亲兵们纷纷扔掉手里武器跪在了地上。
黄得功拍马上了一个高地,扫视着整个战场,见左军还有三四人千已经逃离战场,朝着安庆城方向跑去。
黄得功一拍马,嘴里喊着“都跟我追!”
这三四千人并没有逃脱,扬州军的一千多骑兵已经绕到了他们的前面,拦住了他们回城的道路。
总兵高进库正在这三四千左军中,这家伙在马上一看,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知道已经无路可逃,干脆下马让士卒们放下了武器投降了。
罗剑用望远镜看得真切,放下望远镜一看手表,整个战斗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已经上午十点多了。
拔马下了高坡,罗剑带着卫队走进了战场,一路上小心地绕着满地的尸体,有些倒地的左军士卒并没有死去,不少人还躺在地上哀嚎着,罗剑知道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等待他们的只有死去。
黄得功和几个师长已经迎了上来,李成栋一边拍过来,一边还大叫着,“痛快!真是痛快!”
“你别在那儿干嚎了!赶快组织部队打扫战场,这满地的尸体必须尽快深挖掩埋!我军受伤的士兵必须全力救治!”
听到罗剑的骂声,李成栋赶紧收敛下来,转身组织部队去了。
罗剑和黄得功带着骑兵和两个团穿过整个战场直接奔安庆城而去,看着黄得功满身的血迹,罗剑知道这场战斗并不轻松。
安庆的城门大开着,城里少量留守的左军早已经逃得不知去向,等罗剑和黄得功等人到了江边时,黄蜚已经领着水师等候多时了。
黄蜚解决左军的几千水师确实没费多少功夫,这些左军的水师的船只有些根本连战船都不是,大都是抢的商船,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黄蜚不到半个小时就包围了左军水师,左军很快就投降了,战舰没有缴获几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却缴获了二千多艘。
拿下左军水师的黄蜚听了郑成功的建议,派了二千人马上岸堵住了左军西逃的道路,结果终于被他们拦住了几百逃出城的左军人马,也是没有战斗直接投降了,黄澍竟然也在其中。
罗剑感到高兴的是,这安庆城中囤积着左军的大量粮草,左良玉和左梦庚父子搜刮的金银财宝也大多留了下来。
等其他的部队打扫完了战场,到了安庆城外面驻扎下来的时候,罗剑这才召集各级军官统计战果。
四万五千多左军基本被全歼,逃脱的据黄得功估计不足二千人,俘虏了五千多人。
罗剑对左军的被歼灭心里觉得十分痛快,这左军的军纪之差,当属整个明军之最,以前左军所到之处,有时比清兵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等各部的伤亡情况报上来时,罗剑顿时沉默了下来。
第一百零七章 伤亡与反思()
这场战斗扬州军三个师一共伤亡了五千多人,牺牲的达三千人,五师伤亡最重,达到了近三千人。
听到这数字,罗剑觉得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部队在安庆休整了两天,罗剑命令在安庆各府县尽可能地搜集药材,对受伤的士兵进行救治,但是炎热的天气和落后的医疗,还是让受伤较重的士兵陆续牺牲了五百多人。
尽管罗剑认为伤亡太大,但黄得功等将领认为这是一场大胜,扬州军总算以较小的代价解决了左梦庚部,如今南京和扬州西面的威胁总算解除了。
搜集到的民船和缴获左军水军的船只已经押运着缴获的粮草和金银回扬州去了。
罗剑决定把伤亡惨重的五师留在安庆驻守,要求翁之棋就地招兵扩充部队,务必尽快恢复五师的战斗力。
听到罗剑做出这个决定,黄得功把小舅子翁之棋喊到一边交待了很久,归根结底一个意思:“在扬州怎么干的,在安庆还得怎么干,要是出了差池,即便大都督不收拾你,可别怪老黄到时要大义灭亲!”
黄得功不肯就此回到扬州,还想领兵向桐城方向继续进军,他的意图是从桐城、舒城、合肥方向攻击前进,占领合肥后回师庐州,然后再从庐州上船回扬州。
罗剑听了这个建议也是颇为心动,这一路上清兵的防守极为薄弱,要想完成战役目标并不是很难。
但是冷静思考之下,罗剑还是没有采纳黄得功的建议。
首先是这些地盘拿下之后,必须有人防守,而扬州的三个师都是机动作战力量,如今留下五师防守安庆,已是迫不得已,其他再也抽不出队伍来防守新占领的地盘了。
其次还是炎热的天气丝毫未减,部队离开长江边上,没有了水师运送粮草,其辎重必然携带极多,行军速度必然大减,这样一来,要达成这个战役目标所花费的时间也会大大增加。
安庆城外的一战对罗剑的影响极大,尽管经过强化训练后的扬州军战斗力超过同时代的一般军队,但巨大的伤亡还是让罗剑不能承受。
算算离开扬州的时间,已经十几天过去了,担心扬州方向形势有变,罗剑决定明天启程回扬州。
同军官们商量很久,罗剑决定留下四师一个团从陆路返回,一来可消灭左军的溃兵,二来也可沿途招兵。
坐在船头,罗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思路是不是出了偏差。
因为手头上有着相对完善的技术资料,罗剑和刘为民都是想着尽可能直接制造超出这个时代的先进装备,但一片空白的工业基础,让这一切都变得无比艰难。
尽管现在已经拼凑出了一些火炮,但这些火炮的质量到底如何,没有经过大强度战斗的检验,罗剑心里也没底。
这次与左部的一战尽管大获全胜,也达成了战役目标,但罗剑仍然觉得心里堵得慌。
左部的战斗力并不是很强,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就是这样的军队都让自己一战损失这么大,在接下与精锐清兵的对抗中,如果再发生类似的战斗,恐怕扬州军的损失就难以让人承受了。
让罗剑犹感后怕的是,如果左梦庚不是出城迎战,是依托城墙防守,攻城战会打成什么样子,伤亡又会如何,罗剑简直不敢想了。
心里着急的罗剑没有随水师舰队一起回去,而是让黄蜚安排了几艘快船,带着护卫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赶到了瓜州。
在瓜州上了岸,罗剑直接朝刘为民的办公室去了。
“首长,你怎么到这儿来了?”一如既往地忙碌着,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图纸和资料,光着膀子的刘为民从椅子上跳了下来。
看着罗剑脸色不太好,刘为民上前关心地问道:“首长,这一仗不是大获全胜了吗?你咋情绪有些不对呢?”
安庆一战的消息早就有快马报到了扬州,大获全胜的消息让扬州上下一片乐观,史可法和任民育已经做好了迎接凯旋之师的准备。
“仗是打胜了,但伤亡太大了,我们承受不起啊!”罗剑把伤亡数字告诉了小刘,小刘顿时沉默了下来,从口袋里摸出半包烟来,拿一支递给了罗剑。
“首长,你坐吧,我给你倒杯水。”小刘拉过一把椅子,给罗剑倒了一杯水。
罗剑走到门口对外面的卫兵说道:“不要放任何人进来!”说完顺手把门给关上了。
“首长,我觉得倒也不必太过担心,这次我们是进攻作战,伤亡大些也是可以理解,接下来我们以防守为主要目的,伤亡就会减下来的。”
刘为民小心地安慰着罗剑,走上前用手里的打火机帮罗剑把烟给点上了。
“小刘,你仔细研究过明军以前的鸟枪和火铳没有?”罗剑没有接小刘的话。
“这个倒没有,以前都觉得这些东西根本不管用,也没太在意。”小刘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米尼枪你知道吗?”罗剑问道。
“知道啊,是一种前装枪,也是使用黑ho药的,射速极慢的。”小刘有些不太在意。
“但是它射程远,威力比鸟枪和火铳要大得多,装填也比鸟枪和火铳要快。”罗剑提醒道。
“首长,你的意思是咱们先把尼米枪弄出来?”小刘有些疑惑地问道。
“不弄这玩意儿,现在九五步枪你能造得出来不?”罗剑笑着说道。
“首长,等我想想…”小刘抓着脑袋沉思了好一会儿。
“燧发枪,弹簧钢片,尼米弹…”刘为民自言自语地地说着。
“行!首长,这玩意儿要弄出来不太费劲,只是枪管的制作会有些慢,小口径的无缝钢管卡住了,以现在的技术还弄不出来,只能依靠老办法,不过咱们又弄出了一些原始的机床,速度也比以前要快很多。”
刘为民有些兴奋地一股脑说着,边说边拿起桌上的资料翻看着。
“火炮现在有多少门了?”罗剑问道。
“二十四门了,这东西简陋,只要弄出钢管来,其他的东西全是手工,有了原始机床,倒也不是太难。炮弹的生产有些慢,目前只有一千多发炮弹,还是加班加点弄出来的。”
“对了,首长,我把**的钝化问题给解决了,这引信已经弄出来了。”
“哦,这可是好消息,够用吗?”
“够用了,我找了十几个人天天制硝酸,又让与玻璃厂专门弄了一批玻璃缸,效率增加不少,只弄炮弹的引信绝对是够了。”
“炮弹要全力生产,接下来的战斗要想大量减少伤亡,这火炮必须发挥大作用啊。对了,阎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