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宫女-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薇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柔止这么一嘟嚷,才抬起头恍惚地问:“啊?柔止,你说什么?”

    ※※※※

    明瑟掏出银两,从小贩手中接过两个一模一样的胭脂扣,正要转身朝两个姑娘走去,忽然,‘噼啪”一声,一道绚烂的烟火在东边的夜空中猛然炸响。烟火若菊绽放,瞬间又如雨而下,明瑟目光怔怔地望着那簇转瞬即逝的烟火,顷刻间,心里升起一阵莫可名状的失落——

    烟花扣,胭脂扣,这东西本就是男女之间曲折而牵绊的感情象征。现在,面对这样的感情牵绊,柔止不甘屈居为‘妾’,最终是选择了‘自我’,而他呢?他又将带着怎样的遗憾,度过这漫长的一生呢?

    明瑟苦涩地摇了摇头,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胭脂扣,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情不自禁从怀中取出一张纸签。

    签上纹有桃花,几行墨黑的字迹行云连绵,上面写了一行小诗。明瑟对着纸签出了会儿神,随后,他将纸签轻轻折叠好,又轻轻放入其中一枚胭脂扣里。

    一个左,一个右,明瑟低下头,重重捏了下两只手心的胭脂扣,这才朝柔止和采薇所站的地方走去。

    “薛内人,柔止姑娘呢?”周围人山人海,也越来越拥挤,明瑟好容易挤过人流,举目四望,却不见了柔止的身影。

    采薇环顾左右,一惊,吓得花容失色,“糟了,大人,柔止她肯定是被人群挤散了!”

    明瑟连连举目四周,只见眼前灯火流离,人潮涌动,怎么也看不见柔止的身影。他心中一紧,暗叫一声糟糕,于是,情急之下,忙不迭地右手的胭脂扣胡乱递给采薇,“薛内人,你和醉墨好好站在这里等我,不要乱动,我这就去找她。”说着,猛地拨开人群,四处寻找柔止。

    采薇怔怔地接过胭脂扣,望着明瑟迅速消失在人群的背影,焦急担忧地喊道:“大人,您一定要找到柔止啊!”

    ※※※※

    柔止一个人惊慌无措地穿梭在人山人海的夜市和街头。

    她被挤散了!

    刚才摊边一只金笼的蝈蝈在脆声鸣唱,她一时好奇,便情不自禁走了过去,不料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她被越挤越远,最后,挤到一个地方回过头一看,她再也看不见采薇和明瑟等人了。柔止到处找,大声地喊,不料越走越远,越走越混乱。现在,她已经不知道置身于哪条街、那条巷了?

    “采薇——”

    “明大人——”

    人群擦肩而过,摊挡热气氤氲,此起彼伏的喧嚣湮没了柔止大声的呼喊,她着急的仰脖环顾整条大街,然而,影影绰绰的灯光下,除了无数张陌生的面孔恍如群魔在眼前乱舞,她丝毫看不见采薇和明瑟半点的人影儿!

    怎么办?怎么忙?柔止的心如急鼓乱撞,她从未出过宫门一步,现在置身于这样陌生而拥挤的地方,自己到底该怎么办呢?怎么才能找到他们?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就这样一条街又一条街地乱穿,柔止走啊走,怎么都走不到三个人刚才所停留的地方。正不停寻望,就在这时,几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不知从哪个街角跑了过来,一走到柔止跟前就围着她不放,“姐姐,你可怜可怜我们,可怜可怜我们吧,我们已经有几天没吃东西了!”柔止被他们拽得无奈,心中又急,只得说了声:“好好好,你们等等我,姐姐马上就给你们。”

    然而,就在柔止正要掏出袖袋中的几个铜子儿,递给这些小乞丐时,耳边“啪”的一声,一簇美丽的烟火再次腾空升了起来。烟火明亮亮一晃,柔止本能地抬起头来,而就这么一抬头,顷刻间,一个飘逸修隽、鹤立鸡群的背影攸然撞入自己的眼帘。

    柔止拍了拍胸口,立即松了口气,于是,匆忙将铜板递给乞丐后,她迅速拨开人群,朝那背影挤了过去。

    “明大人…”

    男子缓缓回过头来,倒背着手,表情疑惑地上下打量她一眼。

    “对不起,我…我认错人了。”结结巴巴地说完,柔止忙不迭地背转过身,装作不认识地拔腿就跑。

    “站住!”

    一声清喝,柔止无奈地停了脚步,看来,他是认得自己的呢!于是,心中叹了口气,只得硬着头皮转过身去,很是机灵地朝对方微笑着行了个万福礼:

    “奴婢不知主子在此,请主子恕奴婢失礼之罪!”
第36章 故人
    刘子毓着一件紫貂大氅,绣滚蟒金边,腰缠玉带,清俊的五官掩映在满街的华灯之下,恍如玉石般冷冽透明。柔止半躬着身子,迟迟得不到他应声,半响,才听耳边悠悠响起一道朗朗的男音:

    “嗬,真是行啊,现如今这宫中的规矩是越来越好了,区区一名宫女,居然都可以这样目无法纪、藐视宫规偷溜出宫了,说吧,看见了我,为什么要逃?”

    “奴婢、奴婢不是逃,是万万没想到主子会在这里,真的以为是认错了人”柔止心虚地嗫嚅道。

    刘子毓轻眯起眼,表情显是不信。柔止急忙提裙跪了下来:“奴婢失礼,请殿下恕罪,可、可奴婢真不是故意要跑的,真的…”越说越小声,说到最后自己也难圆其说,刘子毓扫了她一眼:“起来吧,这里是京城,不是皇宫,别动不动就跪来跪去,看着烦人。”

    “谢殿下。”

    柔止依言站了起来,刘子毓转过头,目光淡淡地打量着满城的灯火,眉毛一扬,饶有兴趣地问:“你刚才分明在叫明大人,看来,你是把我当成了他呢,我问你,是哪一个明大人啊?”

    柔止错愕地抬起头,不知该怎么回答。

    刘子毓低眉敛眼,冷笑了声:“如果我猜得没错,应该是工部的左侍郎明瑟明大人,说不定还是他带你出来的,是不是?嗯?”

    柔止无法辩驳,只得垂首道:“是。”

    刘子毓斜瞄她一眼,不再说什么,微微勾动唇角,步履缓缓地继续踱步行走。柔止无奈,只得恭恭敬敬尾随在刘子毓身后,心中七上八下,好不着急。

    自己走散了,这会儿明瑟和采薇他们还不定怎么找她呢?而我又该找个什么借口才能,摆脱这冷面冷心的煞神爷呢?哎…

    这时,伴着一阵滴水般轻盈的琵琶声,有女子柔美婉转的歌喉充斥于灯火如幻的繁华大街: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刘子毓停住了脚步,忽然不走了,柔止目光好奇地看着他,一直殷勤跟在他身后的冯公公也走了过,“主子,怎么了?怎么不走了?”

    刘子毓朝冯公公扬了扬手,示意他别说话。

    “乍见春初,数声啼鸟,转眼春将老,长亭道,天边芳草,只有归时好…”

    歌声清丽婉转,柔情款款,就像一阵绵绵的微风吹进人的心坎里。刘子毓听着听着,忽然轻轻抬起头来。

    只有归时好…

    只有归时好…

    渐渐地,刘子毓神情开始飘忽起来,他注视着潮水般涌动的人群,漫长的视野顷刻闪现出两种久远却又清新的画面:一种是女孩桃花般的红唇折射在晶莹的阳光下,另一种则是大片大片的樱桃林和着女孩的笑声飘扬在微风中。两种画面交替转换,时分时合,渐渐地,他的唇角微微翘起,浮出一种别人从未见过的沉醉和温柔。

    柔止看得傻了,冯德誉小心地唤了一声:“主子?”

    刘子毓一愣,这才拉回心神,回头笑问:“哦,德誉,你知道这首曲子的词牌名是什么吗?”

    冯德誉愣怔地摇了摇头:“奴才不知。”

    “你呢?”他又将柔和的目光挪向柔止。柔止又仔细凝听了片刻,半晌,才轻轻地抬起头道:“回主子,如果奴婢记得没错…这首曲子应该叫做‘点绛唇’。”

    “是啊,点绛唇……”

    刘子毓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柔止看着他那阴晴不定的表情,心中迷惑,只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时,三个人已经停在一座雕栏画槛、气派程亮的重檐坊楼前,冯公公抬头望了望上面的匾额,回头朝刘子毓低声问道:“主子,还是这里吗?您现在就要进去吗?”

    刘子毓回过身扫了远处攒动的人群一眼,这才冷笑道:“呵,德誉啊,告诉你说吧,不选择这么个好地方,那个人又怎么回去向他们的主子交待呢?走吧,都说这‘北地的胭脂,南地的金粉’,这京都的凤阁鸾楼也是出了名的好,如果今夜都不来这里快活快活的话,那岂不是太叫她失望了!”说着,哈哈笑了两声,姿态翩翩地负手而去。

    其实,早在当今皇帝即位之初,他就敕令整个京城建造倚红、春风、暗香等十几家名楼以容纳各种歌舞官妓,以招揽天下商贾之用。而这些青楼里的女子们,不论技艺还是相貌,都是一个塞一个的好。当然,名气如此之大,若想要得到她们的眷顾,那可都不是普通人能预约到的!

    刚一进入大堂,柔止一眼就瞧见了高高的楼台上,一名穿着红衣的绝艳女子正翘足坐于椅上,眼如秋波,膝上斜架着个四弦琵琶,纤指徐徐拨动琴弦,朱唇一启一动,轻颦浅笑间,说不出的妩媚动人。

    看来,那曲《点绛唇》便是她唱的。

    柔止正一瞬不瞬地看着女子,忽然,世故的老鸨一眼瞅见了他们三人,急忙甩着丝帕蝴蝶儿似地迎了过来,“哟,刘公子,您可是好久没来了哟,快进来坐,进来坐,刘公子,我给你说啊,自你走后,咱们香兰姑娘可是一个客人也没接过哟…”末了,又笑盈盈地回过头朝楼上的女子挥着丝帕喊道:“喂,闺女儿,我说你别弹了,别弹了,快快快,瞧谁来了,赶紧好茶好点,下来好生伺候着。”

    柔止大吃一惊,她万万想不到,眼前这权利窝中出身的堂堂皇子,未来的储君,不但出宫逛窑子,而且还是这里的常客!

    就在震惊意外之时,那名弹琴唱曲儿的姑娘已经袅袅婷婷地下了楼,行至众人面前的时候,刘子毓打量着她笑笑:“有些时日不见,香兰姑娘真是越长越漂亮了,听妈妈说,自我走后,你就再也没有接过客,这是真的吗?”

    香兰脸上一红,含羞带怯正欲说些什么,刘子毓又凑近了她,很是蛊惑地低语:“香兰啊,实话说吧,有些时日不见,我可是时常惦记着你啊,我就常常纳闷了,这倚红楼色艺双绝的当红姑娘那么多,怎么偏偏就你这么让我惦记呢?快说,你到底给本公子种了什么蛊,竟让我对你如此念念不忘呢?嗯?”末了,又勾起她胸前的一缕青丝,拿在鼻端深深地嗅了嗅。“痴情蛊!痴情蛊!”早就猜出刘子毓身份老鸨朱口细牙,在旁笑得合不拢嘴:“啧啧,这就是缘分吶!其实咱们的香兰也是天天都在挂念着刘公子,香兰,你说是不是?是不是啊?”

    柔止的脸刷地红了起来,天哪,这个成王殿下几时…几时变成这样?是自己看花了眼,还是在做梦?身子一颤,只觉周身的鸡皮疙瘩都快掉了下来!

    “刘公子,难得您如此惦记香兰,甚至上元之夜还不忘来这里走一遭,您这番抬爱和垂怜,香兰实在受宠若惊啊…”香兰抚了抚粉白的面颊,朝刘子毓不好意思笑了起来,这么冷的天,她竟然穿着一身绯红色的夹纱丝罗,柔止心中暗想,此女虽算不上绝色,却比宫中任何一个女人来得风韵,而且外加一副天生清丽的嗓子,当真算是一个色艺双全的尤物了,只是,这就是三皇子光顾这里的原因吗?

    可惜,柔止只猜对了一半。

    两人调了会儿情,老道的妈妈见眼色走后,香兰眉眼含笑,将几个人一起带上了二楼。柔止也跟着去了,刚至二楼,只见长长的回廊下,一盏盏绯红色的纱灯次第垂挂,朦胧的光晕和着扑鼻的熏香,给人一种无尽的旖旎和暧昧之感。当行至一间颇为精致的客房时,香兰忽然在门前停了下来,她颇为端庄地转过身,朝刘子毓行了一礼后,恭恭敬敬道:

    “成王殿下,李先生早就在里边儿等候公子多时了,您请进吧。”

    刘子毓负手点了点头,见她张嘴欲言,像要说些什么,又道:“你父亲的案子本王会着人好好提审的,现在你暂且在这里委屈忍耐忍耐,等查清楚之后,本王会给你一个交代的。退下吧。”

    “是,奴婢谢过三殿下。奴婢这就告退。”

    香兰这才躬着身子退下了,柔止注视着她纤细的背影,疑惑地想,既然这个成王殿下到了这温柔之乡,却为什么又不寻欢作乐,而是要约什么李先生呢?

    李先生?先生?想到了什么似,柔止吃惊偏过头,一双狐疑的眼睛在刘子毓的五官上扫来扫去。

    “主子,您看,这名宫女,这名宫女…”

    这时,一声尖细的嗓音打断了柔止的遐想,柔止忙不迭地转过身,撞见的,正好是冯公公狐疑提防的目光。柔止赶紧垂下头,随后,耳边传来刘子毓淡淡地声音:“有什么好防的,一起进来吧。”

    可笑的是,柔止一颗脑袋又想歪了。

    刚转过一架大理石屏风,柔止入眼便看见一名文士正盘腿坐于一个红漆的檀木炕桌旁。文士一身青衣,手拈黑子,微微闪动的水晶珠帘遮挡了他的大半个侧面,她看不清他的样貌,只隐约瞧见他的身前摆了一个杀得难分难解的棋局。
第37章 蹈光
    “素闻先生‘琴棋书画骑剑射’样样技绝,既然碰巧先生独自对弈,不如本王来陪你下完这盘棋局如何?”

    冯公公打起珠帘,刘子毓背着手笑盈盈走了进去。文士急忙从炕上站了起来,拱手笑道:“棋道之上在下只是略懂皮毛,‘绝技’二字愧不敢当,不过,殿下既然有兴,在下岂有不从之理?”说着,又是爽朗一笑,做了‘请’的手势。

    刘子毓一笑,撩衫落座。一旁的冯公公瞪了柔止一眼,“傻愣在这里干什么?还不沏茶去,真是一点儿规矩的都不懂的丫头!”

    “是。”柔止福了福身,好奇地瞄了文士一眼,听话地转身去了。

    刘子毓拈起盒中一颗白子,低头端详着棋盘,摇了摇头:“卧龙升天?先生如此开局,本该几十手便能确定胜负,但看这棋形,白子黑子已然相互成势,乱作一团,看样子不好收官啊!”

    “殿下英明,现如今的棋形是,白子被封锁,从这里反刺一角出去,黑子得不偿失,只能从这里切断…”

    “不行,切断不一定能吃掉这几个子,部分地盘反而受损变弱……”

    两人声音的逐渐模糊了,柔止撩开珠帘,已经退到外面的小间。这是一个陈设精美却又开阔的小敞厅,柔止轻轻抬起头,打量四周,只见锦毡铺地,熏香弥漫,几套相同的紫檀桌椅很是整齐地摆放在中间,其中一横案上雅致地放了套白瓷茶具,而它的旁边,一只小铜壶正架上红泥炉上‘兹兹’待沸。

    柔止顺手拿起桌上一把小团扇,对着火炉熟练地扇了起来。炭火暖晕,火光映着她洁白的脸,她秀气的眉毛一皱,心中又恼火地叹了起来:哎,真是好巧不巧,怎么偏偏遇上这个成王殿下呀!现在也不知道采薇和明大人在哪儿了?该是怎么担心着急?对了,他们会不会以为自己遇见了什么坏人?

    正想得出神,又被珠帘所隔断的里间一道对话打断:

    “李先生,你说,这棋道是这样,国道也是如此,其实本王倒很想听听,如今这天下的形势,又是什么个‘道’法?”

    “殿下,难道你不觉得天下之势便如这棋局吗?”

    这是那名文士的声音,柔止轻轻偏过头,见灯花闪跃,文士轻落下一子,若有所思道:“现在的天下,看似太平,实则危机四伏、隐患重生,党争、**,内有明万两大权奸把持朝政、外有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落虎视眈眈,而且河工、水患、漕运都是将来要面对的一大堆问题…”

    “听先生如此说来,本王接手的,可是一推烂摊子了,只是…又如何才能在这些乱局中理下一点头绪呢?”

    “呵,这个殿下倒不必担心…”文士又落下一子,续道:“当今陛下优柔寡断,以为深谙平衡之术便能稳固朝廷,掣肘两党,殊不知,这样的策略,只能纵容党争之祸,影响国家运作,让科道失去应有的监察功能,导致国运日益衰微。而殿下就很不同了…”

    “哦?先生何以正要说?”

    “俗话说,这弈棋亦如弈人,除了知人善用外,魄力与手腕也是一代英主必不可缺的素养。而在下方才观殿下棋路,殿下的棋大气磅礴、杀伐决断可见一斑。将来的天下,有望矣…”

    柔止轻轻转过身,又轻轻点了点头,眸中露出一抹赞叹之意——

    所谓‘内有乾坤、深藏不露’便是如此吧?别看这个三殿下素来不动声色,对什么都一副冷冷淡淡的样子,实际上,其胸中山川之高、丘壑之深,谁又能看得出、猜得透呢?

    正胡乱想着,铜壶里的水已经冒着热气滚沸了起来。柔止急忙放下团扇,站起身,点香、涤器、注水投茶,最后,终于沏好了这壶碧螺春时,她才端着托盘撩帘走了过去,跪下道:

    “殿下请用茶,先生请用茶。”

    刘子毓依旧端详着棋盘,冯公公将茶盏端至面前,他看也不看一眼地就接了过来。轮到那名文士时,他的目光先是在柔止脸上落了片刻,随后,微微一笑,也接了过来:“谢姑娘。”

    “先生客气。”柔止礼貌地摇头笑笑,躬身退下。

    然而,正要转过身时,那名文士忽然在她身后说了声:“姑娘,这茶道上讲,品茶之时理当‘清、和、寂、敬’,可在下想问一句,若遇故人重逢,恩人就出现在自己面前时,这又该拿什么样的心情来品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