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前沿阵地的一个指挥所里,沙兹利身穿迷彩服,精力充沛,他首先命 

令阿里德上校:“让指挥部立即通知各指挥官,说我的指挥位置已移至这里。” 

然后他一面听一位少校营长的战情报告,一面举起望远镜从瞭望孔中观察前 

方的战况。他清晰地看到,一百名士兵乘坐装有发动机的小橡皮艇已经冲到 

东岸,士兵们跃上沙滩,一面射击压制以色列士兵的抵抗,一面挖掘掩体。 

他的士兵没有一个退后一步,他们顶住了。 

     战报雪片似的传递过来。而此时沿苏伊士运河172.5公里的两岸已经成 

为一条火练。 

     战斗进行得比较顺利,但在沙兹利中将的心中总觉得这不是自己原来所 

预想的情景。“以色列人为什么没有强烈的对抗?他们的大炮呢?他们的坦 

克呢?……”一连串的问号使他再也想不下去了,他必须尽快回到指挥部里, 

从总部那里了解以色列入的全面动向。 

     其实,在战争开始后的几分钟,设在特拉维夫的以军参谋部就收到了埃 

及突然进攻的报告,此时的总参谋长大卫·埃扎拉中将正苦干这天是赎罪日, 

政府首脑和阁员们以及一些高级将领正在家中过节,一时无法找人商讨出一 

个全面的对抗措施,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命令前线部队尽其所能全力抗击埃 

及的进攻,阻止埃军的进攻速度。 

     沙兹利中将回到指挥部后,很快从总部那里得到了以军的全面动向情 


… Page 389…

报,而前线部队也不断送来以色列军队顽强抵抗的消息,他的心沉重起来, 

他站在一张地图前凝视着,眉宇间透出几分焦虑。尽管指挥部里人声嗓杂, 

电波声和远处传来的大炮声、飞机声响成一片,但他似乎毫无觉察,他要作 

出新的决定:“阿利德上校,请你记下我的命令,迅速下达前线部队,命令 

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使用一切手段,部队必须在2时30分前全面突破运河防 

线。” 

     上校复诵完将军的命令后说:“将军,现在离开2时30分还不足15分 

钟,是否……”中将有些急躁地面对上校说:“上校,你该知道兵贵神速的 

道理,难道我们要让以色列人把我们的士兵赶下运河里吗?现在过不去,那 

么我们就永远也别想再过运河了。”中将在说完最后两句话时,声音里带着 

一丝悲愤。 

     沙兹利中将的命令,画出了一幅壮观的战争画卷。 

     数十架苏制直升飞机不断往返飞越运河水面,把一批批埃及士兵运过河 

去,士兵不等飞机着落就从3米高处跳下地面。 

     140人组成的化学部队携带着火焰喷射器和炸药包投入了战斗。 

     1500门不同口径的大炮把上万吨的炮弹不断倾泻到运河东岸的狭长地 

带上。 

     成千上万的埃及士兵在爆炸声和喊叫杀声中突然出现在以色列的战壕边 

沿,出现在他们的头顶上。被火焰烧着的以色列士兵鬼哭狼嚎,他们带着满 

身的大火到处乱窜,有的在地下翻滚一阵便不动了。 

      “轰!轰”埃及雨点般的炮弹在运河东岸不断卷起沙土,黄色尘埃像云 

雾停留在空中,越积越厚,几分钟后,东岸形成了一道人造的烟幕。 

     以色列的炮兵再也看不见两岸埃及的阵地,也分辨不清埃及先头部队的 

登陆地点在哪里,大炮全不起作用了。躲在防线沙堡后的以色列步兵此时也 

找不准射击的目标。尽管以色列总部命令前沿部队要不惜代价收复滩头阵 

地,但是已为时过晚,埃及的炮火太猛烈了。惊慌失措的以色列士兵很快举 

手投降了。他们成了阿拉伯军队的第一批战俘。 

     在指挥部里,沙兹利依然站在作战地图前,用粗粗的彩笔沿着运河东岸 

的曲线,画上埃及军队前进的箭头。他的眼角闪出一点晶莹的光亮,回想起 

6年前的屈辱年代,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 

     当埃及人欢呼着胜利的时刻,以色列入第一次品尝到了失败的苦涩,他 

们失去了几十年来3次战胜阿拉伯人时的骄傲和威风,但以色列电台在战争 

进入第3天的中午时说:“战争决定性的阶段尚未开始……” 

     以后的战争确实又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变化,但那已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史 

上的另外一页了。 

                                                                     (戎林) 


… Page 390…

                                贝卡大空战 



     黎巴嫩境内邻近叙利亚的一条山谷,名叫贝卡谷地,自从第四次中东战 

争以来,这里已经成为最新式的苏制防空导弹萨姆一6的重要基地。 

     萨姆一6是一种灵活的防空武器,射程为30公里,瞄准器自动搜索敌机, 

两个雷达向导弹发射系统的电子计算机提供目标的定向波束,电子计算机在 

几分之一秒内就可以计算出飞机的高度、航向、速度,并操纵导弹发射,连 

超音速飞机也逃不脱它的打击。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萨姆一6曾经发挥巨 

大的威力,一度将以色列飞机赶出天空。那时阿拉伯国家的孩子都会唱:“苏 

联的萨姆升天,山姆叔导弹落地……”以色列不得不派出突击队,从地面摧 

毁萨姆一6导弹基地,才重新取得制主权。 

     1981年,叙利亚将大量萨姆一6导弹部署在黎巴嫩的贝卡谷地,因为这 

里是以色列飞机入侵阿拉伯国家的必经之地。以色列立即做出反应,杨言要 

摧毁这些导弹。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虽然没有去过贝卡谷地,可是他仔细研 

究过有关资料,并旦逐渐酝酿成熟了一个作战方案。为了这个方案的成功实 

施,以色列已经无数次模拟了对“贝卡谷地”进行的出击。 

     然而叙利亚人却不知道这一点。他们仍沉醉在萨姆一6曾经发挥出来的 

无比威力之中。 

     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驻英国大使在伦敦遇刺,凶手自称是巴勒斯坦 

解放组织的人。 

     一场大战迫在眉睫。6月4日,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约见苏联大使,要求 

苏联在驻黎叙军受到攻击时,根据“叙苏友好条约”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苏 

方明确表示,“叙苏友好条约”只对叙利亚本土安全承担义务,在黎巴嫩发 

生的战争,不属于条约范围内处理的问题。 

     这一情况立刻被以色列所掌握。以色列当即玩弄外交手腕,多次向叙利 

亚传话,表示只要叙利亚不参战,以色列绝不会主动攻击叙军。美军也应以 

色列的要求通知叙利亚,不要干涉以色列在黎巴嫩的事情,以军不会伤害在 

黎的叙军。 

     叙利亚政府陷入了犹豫。 

     6月6日,以色列军队大举入侵黎巴嫩。叙利亚虽然也向贝卡谷地增加 

了军队和导弹,但却没有认真做好参战的准备。因为政府并没有下定同以色 

列决一死战的决心,还在打患得患失的小算盘:参战吧,叙利亚并没有必胜 

的把握,弄不好反而惹火烧身;不参战呢,以军侵黎,确实威胁到叙利亚的 

安全,况且,那么多叙利亚正规军驻扎在黎巴嫩境内,仅仅是做摆设的吗? 

然而,就在叙利亚政府的犹豫之中,它已经丧失了现代化战争中最宝贵的因 

素——时间,失去了有利的战机。 

     以色列才不像叙利亚这样优柔寡断。摧毁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在它是蓄 

谋已久的,一旦时机成熟,它决不会为任何承诺所约束。尽管叙利亚并未干 

涉它的侵黎行动,6月9日,以色列还是背信弃义,向贝卡各地发起了突然 

袭击。 

     以色列投入战斗的是美制F—15、F—16战斗机。这两种战斗机是70年 

代美国为了争夺新的空中优势而研制出来的,其速度和火力都超过阿拉伯各 

国配备的苏制米格一21、米格一23战斗机。一年以前,在震惊世界的炸毁 

伊拉克巴格达核反应堆的行动中,这两种飞机充分显示了它们的优越性。而 


… Page 391…

驾驶这些飞机的以色列飞行员,号称以色列军队的“天之骄子”,无不具有 

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一次,以色列又打破了战争史上突然袭击多在星期天和凌晨进行的惯 

例,它选择的既不是星期天,也不是早晨,而是星期三的下午。这个时间, 

往往是防守者戒备心理渐渐松懈的时刻。但是,贝卡各地萨姆…6导弹基地的 

警惕性并没有放松,整个阵地上像死一样的寂静,而这种寂静本身就充满了 

杀机。所有的导弹都威严地对着以色列飞机可能出现的方向,各种人员都在 

自己的岗位上严阵以待,一双双眼睛严密地监视着天空。 

     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阵嗡嗡的响声,由小变大,由远而近。凄厉的战 

斗警报拉响了,回音在山谷里激荡。位于谷地中央一座小山上的指令中心立 

即进入临战状态。终于,叙利亚军人都看见了,从白雪皑皑的山头上飞越而 

来的是以色列飞机。 

     指挥员冷静地下达了命令:“雷达开机!”雷达是萨姆…6的眼睛,只要 

眼睛捕捉住目标,敌机就休想跑道。 

     以色列飞机进入了导弹射程,萨姆…6导弹相继发射,山谷里红光闪闪, 

空中的飞机接二连三地被击中、坠毁,叙军阵地上一片欢腾:萨姆…6,你果 

然名不虚传!然而就在这时,有几个叙利亚士兵发现,坠落下来的飞机竟是 

用塑料制作的,而且既没有见到飞行员跳伞,也不见他们的尸体,士兵们忙 

将这个怪异现象报告指令中心。指挥官这才明白中了以色列的诡计,心中叫 

苦不迭,连忙下令关闭雷达。 

     可是,一切都晚了。以色列空军已经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原来,叙利亚人看到的以色列飞机,实际上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的、无 

人驾驶的诱饵飞机。以色列入企图利用它们来引诱敌人发射导弹。叙利亚人 

果然上当。看见飞机就应打开雷达,这是导弹兵的基本常识;然而正是由于 

这个常识,使叙利亚人犯下了不可挽救的错误。当叙利亚人为打下假飞机欢 

呼的时候,在距离贝卡谷地相当遥远的地中海上,几架以色列的E—2C型“鹰 

眼”预警与战斗控制飞机,已经将萨姆—6导弹雷达的无线电电波频率和导 

弹指令发射频率接收并迅速运算来,通知已在空中的以色列战斗机。有了这 

些频率数据,拥有激光制导装置的以色列空对地导弹和高爆炸弹就能沿着萨 

姆—6导弹的雷达波柬准确地攻击目标。 

     以色列人实在太狡猾了。 

     现在,尽管真正的战斗还没开始,但主动权已毫无疑问地掌握在以色列 

入手中了:叙军如关闭雷达,以军的下F—16就可以从容地轰炸导弹基地; 

叙军如打开雷达,以色列飞机上的激光制导导弹和高爆炸弹便能沿着雷达波 

束准确地摧毁萨姆—6导弹。在这场现代化的电子战中,叙利亚人可以说败 

局已定。 

     叙利亚空军得知以色列飞机突袭贝卡谷地的消息,当即从国内各机场紧 

急起飞,赶在贝卡各地。然而,以色列的“鹰眼”立刻牢牢地捕捉住了这些 

信息,几秒钟内,电子计算机已将叙军升空飞机的距离、高度、方位、速度 

和其它资料计算出来。通知了以色列战斗机。F一15马上丢掉副油箱,迅速 

爬高,抢占有利位置,准备空中格斗。 

     与此同时,在距离贝卡谷地40公里的地方,一架F…16向贝卡导弹阵地 

的指令中心发射了两枚“百舌鸟”导弹。指令中心一被摧毁,萨姆…6导弹便 

成了瞎子。数十架 F…16恶狼一般向导弹基地猛扑,它们顺着阳光做低空进 


… Page 392…

入,使叙利亚人无法看清它们。喷气机大声吼叫着,爆炸声在山谷中隆隆回 

响,片刻之间,贝卡的群山已变得伤痕累累。第一攻击波刚过,叙利亚人连 

气还没来得及喘,第二攻击波已紧接着来到了,而担任第三攻击波的黑压压 

的机群已出现在天边…… 

     贝卡谷地变成了血与火的海洋。叙利亚的20个萨姆…6导弹连全部淹没 

在这片海洋中。以色列的轰炸仅仅持续了6分钟,而叙利亚人引以为自豪的 

萨姆…6导弹,就连一枚也不再存在了。 

     轰炸结束时,空战正激烈。叙利亚出动了60架米格飞机。 

     以色列飞机则有90架。150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在天空混战一场,加 

上双方不断发射的导弹,使得空中乱成一团,根本无法辨认谁是谁。叙利亚 

的高射炮兵只好保持沉默,他们无法保证不会误伤自己的飞机。 

     在现代化空战中要想取胜。有两个重要条件,首先是飞行员的素质,其 

次是优良的武器。以色列在这两个方面都占了上风。以色列参加这次空战的 

飞行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受过美式训练,在空中有灵活处置的主动权; 

而叙利亚飞行员则是按苏联规范训练出来的,较多地依赖于地面指挥所的指 

挥,可是在如此大规模的空战中,地面指挥根本无法控制空中行动,加上以 

色列针对叙利亚空军的这一弱点,运用了电子干扰战术,使得叙利亚战斗机 

几乎得不到地面的指令。 

     美国战斗机本已比苏联战斗机优越一些,但以色列还不满足,又运用自 

己的技术力量加以改良,使它更占优势。一架F …15迎着米格…23飞来,由 

于米格机上的空对空导弹是寻热导弹,需要对着敌机的尾喷管发射,所以叙 

利亚飞行员猛拉机头,企图绕到敌机背后开火;然而,以色列的“响尾蛇” 

空对主导弹已经过改良,可以迎头向敌机发射,结果米格机正好把肚皮亮给 

了敌人,以色列飞行员轻而易举地击中了它。一架F …16在完成轰炸任务后 

加速返航时,发现已被敌机咬上了,先进的自动报警装置立刻将这个情况报 

告了飞行员;当叙利亚飞行员发射导弹时,以色列飞行员立刻放出一颗燃烧 

火箭,它发出的强大热流,顿时将叙利亚的寻热导弹吸引了过去,F一16得 

以安全返航…… 

     空战的结果,叙利亚损失20架飞机,以色列连一架都没损失。以色列入 

自己都对这个胜利感到吃惊! 

     6月10日,叙利亚再次从国内将萨拇一6导弹运到贝卡谷地。以色列又 

去轰炸。第二次空战也随之爆发。这一次的战斗结果令全世界大惊失色:叙 

利亚出动的50架战斗机全部被击落,而以色列战斗机又一次毫无损伤! 

     惨烈的贝卡谷地大空战结束了。贝卡谷地渐渐恢复了宁静。飞机消失了, 

萨姆…6消失了,雷达站也消失了。唯有飞机残骸冒出的缕缕黑烟在微风中飘 

荡,好像在叙说这个惨烈故事的结局。 

                                                                     (雪冰) 


… Page 393…

                                血战贝鲁特 



     1982年6月3日晚上,以色列驻英国大使在伦敦遇刺,凶手自称是巴勒 

斯坦解放组织的人。 

     这实际上等于宣布一场战争的开始。 

     第二天,星期五,以色列内阁举行秘密会议,会议一直延续到6月5日, 

最终作出的决定是:批准国防部长沙龙的战争计戈。 

     以色列总理贝京问沙龙:“你需要多少时间准备?” 

     沙龙冷冷地笑了。他没有回答。因为,他早已将一切准备就绪。自七十 

年代以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逐渐在黎巴嫩建立了巩固的基地,组织了强有 

力的军队,并且不断向以色列发动攻击。沙龙早就计划进军黎巴嫩,赶走巴 

勒斯坦解放组织。为此他进行了大量认真细致的战争准备工作,他甚至冒着 

生命危险,在1981年1月,化装潜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整整两天,几乎走遍 

了整个城市,对每一条街道、每一个重要建筑物都做了细致观察。这在世界 

战争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6月6日是星期天。这天清晨,驻扎在以色列和黎巴嫩边境的联合国维 

持和平部队司令官卡拉汉少将,照例进行他的和平巡视。他在不久曾得到过 

情报,说以色列可能会入侵黎巴嫩。然而凭他老练的职业军人的眼光,竟一 

点也没发现以色列军队有任何调动和备战的迹象,直到此刻,黎、以边境仍 

是一派和平气氛,按他的经验,战争绝不可能在短期内爆发。因为立体化的 

现代战争,准备工作是大量而艰巨的。 

     可是,当卡拉汉将军走进以色列军前线总部时,本能的军人嗅觉使他觉 

察到了某种突如其来的变故:更令他吃惊的是,以军总参谋长埃坦将军居然 

正在这里!一个可怕的字眼立刻闪现在他的脑中——战争!他问埃坦:“你 

来这儿干什么?” 

     埃坦冷峻地宣布:“再过28分钟,以色列国防军将进入黎巴嫩。” 

     卡拉汉心里充满了被欺骗的愤怒,他脸色发白,高声地说:“我是联合 

国军的司令官,我不允许你们这样做!” 

     埃坦冷笑道:“我们以色列人做事,从不需要任何人批准!” 

     无可奈何的卡拉汉将军,垂头丧气地站在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哨所 

外,望着以色列军队潮水般地向北涌去。他低估了沙龙组织和隐蔽部队的能 

力,沙龙早就在以、黎边境的加利利群山中集结了大量军队,保密工作极为 

出色。此刻,装甲车、卡车、坦克、半履带运兵车、通信车、补给车、救护 

车和射程达130公里的自行火炮,源源不断地驶进黎巴嫩。从早到晚,整整 

一天还没过完。沙龙坐在草绿色的敞篷吉普车上,风驰电掣般向北飞奔,沿 

途不断受到以色列士兵的欢呼。中午,他同士兵们一块吃饭,饭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