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过来。为首的那架轰炸机猛转90度,另一架轰炸机直奔海岸飞去。 

     兰菲尔发现,在追上轰炸机之前,零式机一定会俯冲下来截住他和巴伯, 

他猛拉驾驶杆,用机关炮对准为首的一架零式机。在敌机俯冲过来的一瞬间, 

兰菲尔用机关炮打掉了这架零式机的一个机翼。敌机起火,拉着浓烟,歪歪 

扭扭地栽了下去,不见了。 

     当兰菲尔爬高迎战零式机的一刹那,他丢掉了轰炸机的目标。兰菲尔重 

新折回头来,寻找那架向岛上飞去的轰炸机。猛然间,他看见一群飞机搅在 


… Page 371…

一起,正在进行一场恶战。兰菲尔果断地向轰炸机俯冲,几乎快要碰到树梢 

才拉平,然后冲向敌机。当零式战斗机向兰菲尔冲来时,他只是飞快地扫了 

一眼,目光却死死地盯着前面的轰炸机。轰炸机全身墨绿色,比树叶的颜色 

还深,擦得锃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兰菲尔几乎是成直角朝轰炸机猛烈开炮。轰炸机右引擎窜出了油烟,右 

翼起火。这时两架零式机扑了过来,炮弹打在兰菲尔的机头前,轰炸机尾炮 

开火了,但在兰菲尔刚刚进入它的火炮射程时,它的右翼又被兰菲尔打掉了, 

一头栽进丛林,爆炸了。 

     兰菲尔贴着丛林一掠而过,离树梢只有三四米的高度。他发现自己的机 

速已降到了352公里,零式机就紧逼在两边。 

     他打开无线电,进行今天的第一次呼叫:“米歇尔,能看见我吗?” 

     米歇尔向下张望,不见兰菲尔的影子:“你在哪儿?” 

      “鬼知道在哪!我击落了一架轰炸机。米歇尔,你看到吗?它正在燃烧。” 

     米歇尔看到了丛林中升起一道浓烟,烈火熊熊。他回答说:“我看到了 

浓烟,大火。” 

     第二轰架炸机发狂似的进行躲避,宇垣缠惊恐万状。他紧贴着弦宵向外 

张望,当他看到山本司令的座机在丛林上方,带着浓烟和烈焰,向南缓缓飞 

行时,他吓呆了。 

     美国闪电飞机的炮弹从宇垣缠的轰炸机旁擦过,林信一驾机曲折飞行, 

躲避米歇尔踞高临下的炮火。这时宇垣缠略微镇静了一些,等待飞机拉高, 

希望能再看到山本的座机,祈望山本绝境产生。当他的飞机突然转向后,看 

到丛林里冒起冲天大火和黑烟时,不禁痛心疾首,潸然泪下。 

     这时米歇尔操机转了个弯,朝宇垣缠的轰炸机俯冲过去,机关炮猛烈地 

射击。宇垣缠感到自己的座机在颤抖,飞机的左右两边先后被击中,整个飞 

机被炮弹打得冬冬响,并开始急剧摇晃起来。 

     美机群上下夹攻,紧追不放,一起朝轰炸机开火,轰炸机的机枪已无还 

手之力。突然间,一发炮弹撕开了轰炸机的右翼,林信一操纵驾驶杆,企图 

在海上紧急迫降,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轰炸机一头栽进大海里…… 

     宇垣缠没有死,他和北村、林信一侥幸从机舱里钻了出来,在海上漂泊 

得救。 

     空中伏击战彻底结束后,美军16架闪电式战斗机沿着海岸线编组,飞了 

大约半分多钟,胜利返航了。 

     生活在布干维尔岛荒山野林中的村民们目睹山本一行的悲惨结局。轰炸 

机被击中起火后,机身像醉汉似的撞在一棵巨大的树干上,栽到地上爆炸了, 

燃烧的碎片飞到几百米以外,油烟在密林上方滚滚翻腾。 

     轰炸机的机壳被打得百孔千疮,但仍旧能认得出是山本的座机,机号是 

 “232”。两具尸休是在飞机爆炸之前被甩出飞机的,其是一具模样还能认得 

出,他就是山本,戴着白手套的手还握着军刀…… 

                                                                     (凌林) 


… Page 372…

                                “霸王”行动 



     1944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意大利政府已经 

向盟军投降,墨索里尼被处死;日本海空军在太平洋连遭失败,陆军深陷于 

中国大陆不能自拔;在苏德战场,苏军发动了大规模战略进攻,德国军队一 

再溃退,希特勒不得不把两线兵力和大量预备队调往东线,阻止苏军的推进。 

在西欧各国,大规模反法西斯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反抗法西斯占领军,仅法 

国就有50万人投入战斗。在地中海和大西洋,盟军正控制了那里的海上通 

道。所有这些,都为盟军在西欧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德黑兰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确定,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总意图是: 

在法国西北部登陆,夺占登陆地点和港口,保障主力登陆和后勤供应,然后 

发动攻势占领法国西北部地区,并与法国南部的登陆部队配合,向德国内地 

进攻,协同苏军最后战胜德国法西斯。 

     当时,在法国西北部有三处比较合适的登陆地点,原为康斯坦丁半岛、 

诺曼底和加来地区,经过反复推敲比较,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召集三军参谋 

长会议选定登陆地点在诺曼底。为了确保这次行动成功,盟军进行了大量周 

密的准备工作。其实,应该说准备工作是自从德黑兰三巨头会议以后就开始 

进行了,正式任命艾森豪威尔为西北欧盟军远征军总司令,英国空军上将泰 

德为副总司令,负责研究和制定登陆作战计划,筹集兵员和各种军事物资, 

到1944年6月,英美盟军已调集作战部队约80多个师,各类飞机1.3万多 

架,战舰连同各种运输船6千多艘,陆海空三军官兵加上基地和后勤人员合 

计287万多人。 

     同时,他们对德军海岸防御情况也作了大量侦察和了解,防守这一带海 

峡的是隆美尔元帅统辖下的39个师,其中19个师防守加来海峡,是整个大 

西洋防线的重点;12个师防守诺曼底到布列塔尼一带;1个独立军守卫荷兰; 

另有4个坦克师准备用来保护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在盟军海军的连续打击 

下,德国海上力量也严重削弱,在英吉利海峡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战舰和潜艇, 

不足以对盟军强大的进攻构成威胁。 

     发动进攻之前,为了迷惑敌人,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制造了许多假 

象,使德国人认为盟军可能从加来海岸登陆。希特勒果然上了当,将原先已 

经布防严密的加来地区进一步加固,相比之下,诺曼底地区的海防工事则薄 

弱得多了。 

     盟军原定进攻的日期是6月5日,但因这一天风浪太大,云雾遮天,丘 

吉尔和艾森豪威尔临时决定行动推迟一天。 

     6月6日凌晨,天气转好,正在涨潮,大规模的进攻行动开始了。美英 

盟军2395架运输机和847架滑翔机从英国20个机场同时起飞,载着3个伞 

兵师向南疾飞,到诺曼底海岸防线后面的指定地区空降着陆。黎明时分,英 

国皇家空军的1136架飞机对勒阿佛尔和瑟堡之间事先选定的敌军10个海岸 

碉堡投下大量炸弹。天亮以后,美国第八航空队1083架轰炸机在部队登陆前 

半小时,对德军海岸防御工事又进行了一次密集轰炸。然后,盟军各类飞机 

同时出击,轰炸海岸目标和内陆敌军炮兵阵地。太阳升起之后,盟军海军战 

舰开始猛轰沿海敌军阵地。一连数小时,炮火连天,山摇地动。 

     进攻部队由运输舰送到离海岸约10英里的海面,改乘大型登陆艇和小型 

攻击艇。小艇在前,直冲滩头;运载坦克、大炮和工程设备的大型登陆艇紧 


… Page 373…

随其后,向海岸敌防御工事发起猛烈的进攻。 

     6月6日这一天,盟军空军共出动1.46万架次,大约10个师部队连同 

坦克等武器已经上了岸,后续部队源源而来,不断扩大战果。午夜空降的三 

个伞兵师在卡昂城和卡朗坦附近着陆,从德军防御部队的后面发起攻击。至 

此,“霸王”作战行动获得成功,希特勒大肆吹嘘的“大西洋壁垒”已被突 

破,为摧毁西线德军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到6月13日,已有32.6万多人和5.4万辆军车通过海滩运到岸上, 

几个滩头连成一条降线了,德国空军和海军几乎全部被击垮,主动权已经完 

全掌握在盟军手中。德国纳粹将领们完全慌了手脚,隆美尔和伦斯德不得不 

将这一严重后果告诉他们的元首,并希望能跟希特勒谈一谈战争形势,隆美 

尔认为战争已经到了应该结束的时候了,再打下去,德国将会遭受更大的灾 

难。希特勒这时已经愤怒得几乎要发疯了,冷冷地打断他的话:“你不用为 

战争的未来发展操心,还是为你自己受到进攻的防线操操心吧?” 

     此后不久,在东普鲁士的希特勒大本营里发生了一起刺杀希特勒的未遂 

行动,以冯·施道芬堡上校为首的一批德国高级军官约200多人被处死。隆 

美尔元帅的参谋长斯派达尔将军是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希特勒置将领们的 

意见与国家利益于不顾,顽固地准备一拼到底,终于导致了他最后的灭亡。 

     到7月中旬,登陆的盟军已达到30个师,德军集结的27个师伤亡人数 

已达16万人,7月18日,英军前线司令蒙哥马利将军决定以三个军的兵力 

向敌人发动总进攻。在行动开始以前,先由空军作了一番更大规模的轰炸, 

德国空军完全无法出来阻挡。当天英军占领了冈城。同时美军也胜利攻克圣 

洛。 

     7月25日,布莱德雷将军从圣洛对德军发动玫势,盟军出动2500架飞 

机,对敌人一个长约7英里,宽约2英里的阵地投弹4000吨。接着,美第一 

集团军派出6个师发起强攻,在敌人的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布莱德雷迅速 

扩大战果,把第一集团军的四个军全部投入战斗,第七和第八军在不到一周 

年就前进了30英里,占领了阿佛朗什,迫使德军向东南方向退缩。这时希特 

勒及其最高统帅部终于看清诺曼底战役是盟军的主要行动,便急令加来地区 

的第十五集团军驰援诺曼底阵地,但为时已晚,加之交通不便,行动缓慢, 

收效甚微。 

     同时,布莱德雷又同蒙哥马利商定,英国、加拿大和波兰军队从冈城南 

下,向法莱斯推进,准备包围德军。8月16日,加、波军队占领了法莱斯。 

19日,这个钳形攻势完成,形成一个口袋,包围德军8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 

师,毙敌一万,俘敌5万。艾森豪威尔后来回忆说:“在这个包围圈封闭后 

的48小时内,有人领我步行通过这个地区,那里的景象只有伟大的诗人但丁 

才能形容。你完全可以在死尸和烂肉堆上一气走几百码而踩不着别的东西。” 

     盟军自诺曼底登陆以来,势不可挡,德军节节败退,希特勒面临着法国 

和比利时的丢失和东方战场的强大攻势。盟军和苏军互相配合,以压倒优势 

的兵力向德国本土步步进逼。 

     8月中旬,苏联红军打到东普鲁士边境,在波罗的海附近包围了德军50 

个师,深入到芬兰的维堡,消灭了德中央集团军。而且在六个星期内、在这 

条战线上推进了400英里,到达维斯杜拉河,与华沙隔河相望。同时在南线, 

从8月20日开始发动新攻势,月底就占领了罗马尼亚和供给德军汽油的唯一 

重要来源普洛耶什特油田。8月26日,保加尼亚正式退出战争,德军开始从 


… Page 374…

那里仓惶撤退。9月间,芬兰也退出战争,并向拒绝撤离其领土的德军开火。 

     在这期间,西欧战场上,由巴顿将军指挥的第三军团横扫法国全境,并 

解放了巴黎,巴黎的解放标志着诺曼底战役的胜利结束。从6月6日起到8 

月底,德军高级指挥官中有三个陆军元帅和一个集团军司令被撤职或被打 

伤,20个师长以上军官被击毙或被俘。西线德军损失近50万人,盟军共缴 

获或击毁敌人坦克1300辆,军车2万辆,各种火炮约2千门。至此,西线战 

事告一段落,虽然仍有小规模战斗,但希特勒的失败已经被注定了。 

                                                                     (华炳) 


… Page 375…

                          “神风特攻队”的覆灭 



     1944年秋,美国麦克阿瑟率领西南太平洋部队北上猛攻,尼米兹指挥太 

平洋舰队向西横扫。两支劲旅成钳形攻势,似猛虎下山,迅速逼进日军占领 

的太平洋战略要地菲律宾。 

     日本大本营见状惊恐万分,于四面楚歌、走投无路之中,决心不顾血本, 

孤注一掷,背水一战。于是,战云又笼罩在菲律宾南北一千海里的洋面,弥 

漫在星罗棋布的大约7千个岛屿上空。1944年10月22日,美军大出日军预 

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非律宾群岛中南部那个面积不大、默默无闻的 

莱特岛大举登陆。日美双方在菲律宾辽阔的海域里激烈争夺,殊死拼杀,从 

而爆发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莱特湾大海战。 

     莱特湾大海战创造了几项世界记录:海域广——东西600海里,南北2000 

海里;时间长——实战时间3昼夜半;规模大——双方总计参加作战的舰艇 

达293艘,飞机1196架;战场多——共计有6个主要战场。 

     同时,此役首开大规模“神风特攻”自杀作战的恶端。 

     10月25日上午,正当莱特湾大海战处于炽热化的时候,由托马斯·斯 

普拉格海军少将指挥的“塔菲一号”在萨马南部海面出乎意外地遭到了日本 

自杀飞机的攻击。 

     7时45分,美护航航空母舰“桑加门”号的瞭望员发现南部3000米上 

空有4架行踪可疑的日机在云层里隐蔽地穿行,当飞至航空母舰上空时,其 

中3架突然垂直俯冲下来。第一架如同自天而降的一块陨石似地落在“圣梯” 

号航空母舰舰尾,该舰猝不及防,“轰”地一声巨响,日机撞中飞行甲板, 

引起了大爆炸,甲板上翻卷起一条8米长的裂口。其余两架在俯冲坠落时被 

舰面炮火击毁。那架一直在空中盘旋的日机,亦被防空炮火击中,但它却奇 

迹般地拖着一条长长的黑色烟带,箭一般地向“苏万尼”号护航航空母舰撞 

去。自杀攻击非常成功,“苏万尼”号舰体被撞中,受伤极重。 

    将近上午11点,“塔菲三号”的4艘护航航空母舰也遭到6架自杀飞机 

的攻击。日机冒着凶猛的舰面炮火,流星一般地直坠而下,有两架在空中被 

击毁,一架在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空剧烈爆炸。其余3架有2架撞中“卡里 

宁湾”号,造成严重破损;1架击中“圣洛”号飞行甲板,引起连续的骇人 

大爆炸,甲板被炸开,燃油四溢,大火冲天。这是莱特湾大海战中,日本人 

的“神风特攻队”最初对美舰进行自杀性攻击的情况。 

     日机在攻击中同目标同归于尽,在太平洋战争中屡见不鲜。在战争的第 

一天——偷袭珍珠港的战斗中,饭田房太朗中尉就驾机撞击美军机场机库。 

以后效尤者层出不穷。但是,大规模、有组织地出现,则始于莱特湾大海战。 

    在“捷号作战”中,为挽回败局,挫败美军反攻锋芒,日本大本营特别 

重视此种肉弹攻击方式。起初意欲募集亡命之徒,予以特殊待遇,编为正式 

部队。但鉴于此种方式太露骨,日军有关首脑便假惺惺地说:“委由各勇士 

自行决定为宜。”于是决定:凡志愿特攻之义烈将士,以个人资格配属于作 

战部队,临时编为特攻队,以攻击美军舰船。 

     1944年10月17日,日本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大西海军中将到达菲律宾, 

这个心毒手狠的法西斯分子,曾参与策划偷袭珍珠港的阴谋,被称为日本海 

军航空界的“瑰宝”。面对帝国节节败退、全线崩溃的危局,大西认为只有 

孤注一掷,拼死一搏。10月19日深夜,大西在马尼拉近郊的克拉克机场召 


… Page 376…

集第一航空航队的精华第201航空队开会,组织了“驾机撞舰”的特别攻击 

队,取名为“神风特攻队”。这伙法西斯分子歇斯底里地叫嚣:“在这非凡 

的时代,不能不掀起一阵神风。” 

      “神风”的典故源于公元十三世纪末,元世祖忽必烈两次率舰攻打日本 

九州,皆遭遇台风,船毁人亡,大败而归的故事。历来崇尚神灵的日本国民 

开始把这两次葬元军入鱼腹,救日本子瞬间的暴风称之为“神风”。眼下, 

日本法西斯已气息奄奄,危在旦夕,自然又幻想乞求天助神佑了。“神风特 

攻”是日本法西斯濒临灭亡时的一个产物,是进行垂死挣扎的一种形式,是 

一种绝望的工具,是他们即将走向毁灭的一个预兆。 

     这种自杀飞机,实际上是由人驾驶的可以追踪目标进行攻击的“炸弹”。 

机上装载烈性炸药1000公斤,置飞行员座舱之前,一旦发现美舰,就连人带 

机撞下去,其机头触及坚硬之物立即发生剧烈爆炸。 

     在自杀机队起飞前,其情形十分凄枪。一位飞行大尉曾回忆当时的情形 

说:“吃的都是嫩竹叶所包的饭团,添以战时所吃的粗菜,吃后又将自己的 

姓名、遗物写于身畔所带的包袱上……在指挥所前集合完毕后,又在指挥官 

面前写下绝命书,在额上系紧帕子,因无钱的关系,只得用向医务室讨来的 

绷带权充帕子。”另一位飞行军官回忆说:“飞行员多为18至25岁的日本 

青年……听说在出发作一去不复返的飞行之前,可与女子相处3个月。此种 

肉飞弹队的飞行员,在出发前被闭于机内,出发时也不携带阶落伞。飞机起 

飞后,降落轮即行脱落,飞行员只可俯冲目标身死,不能再行着落,否则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