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芷祺突然说着,突然低下螓首,一脸的凄苦。
“我的书房藏书三千,那天在书房里,只有你看到我将那张名单夹入《诗经》,放到了书房角落的夹层之中。”
“父皇派人去取名单的时候,三千藏书一册都没有动,只拿了夹层《诗经》中的那页名单,而且连夹层都没有破坏,不是熟悉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告诉我,除了你之外,还有谁做得到,又有谁知道那张名单在那里。”
李亨闭上眼睛道。
杜芷祺浑身一震,顿时说不出话来。她哪里会知道,圣皇派出的人会笨到连翻都不翻,直接去取那张名单。
“殿下,我什么都不知道,肯定是有人在诬陷我!”
杜芷祺脸色凄苦,腾地一下跪在了地上。
“这个女人,都到这个时候了,都要死鸭子嘴硬!”
李静忠紧紧地握着拳头,心中气得要死。
“你不承认没有关系,告诉我,你姐姐给你的信在哪里?这么短的时间,你应该还带在身上吧!”
李亨的声音突然飘入耳中,杜芷祺浑身一颤,一张绝美的脸庞顿时变得煞白,毫无血色。
家姐来信,母亲重病,这只是她临时想出来的借口,又哪里有书信可言。即便想写,也根本来不及。
“哼,聪明反被聪明误,现在你还有何话可说!”
李静忠也反应过来,阵阵冷笑道。
还是五殿下反应快,一下子就抓住了她谎言中的破绽。
“是三皇子派你过来的,对吗?”
李亨道。
“殿下既然认定是芷祺干的,芷祺也无话可说,要杀要剐,皆由殿下处置!”
杜芷祺跪在地上咬牙道,索性双手垂下,束手待毙。
“你起来吧,不要跪在我面前!”
李亨失望的闭上了眼睛。
“我们的情分到此为止,从此之后,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所有一切都当做一场梦吧,我只当我看错了人,你走吧!”
杜芷祺跪在地上,身躯一颤,脸色确是比刚才更白了。
“殿下!”
李静忠大急,李亨的反应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的,他本来以为李亨至少也会把她抓起来,但是没想到居然就这样放过了她。
“静叔,不用多说了,一切我自有主张!”
李亨伸出一只手拦住了李静忠,神情、语气竟是让人不容置疑,李静忠一呆,顿时说不出话来。
跟随李亨这么久,他这还是第一次在李亨身上感受到这种上位者的威严和气度。
“殿下成长了!”
李静忠心中突然升起一种明悟,霎时不再多言,往后退了下来。
相比起一个女人,李亨在这件事情中获得的教训和成长才显得更加的弥足珍贵。
从这一点来说,这件事情或许并不见得是坏事。
“看来,侯爷早就预料到这一幕了!”
李静忠想起几天前王冲曾经说过,无论五皇子做出什么决定都绝对不要阻拦,突然明白了什么。
“殿下,我知道说什么都迟了,殿下的恩情芷祺今生无以为报,我会一直铭记在心的。芷祺告辞!”
杜芷祺说着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没有再回到马车,而是和李亨擦肩而过,径直朝宫门走去。
一直到她消失,整个过程,李亨都双眼紧闭,始终没有回过头。只是当最后一扇宫门打开,轰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李亨身躯才猛烈的颤抖了一下。
李静忠冷眼旁观,也忍不住叹息一声。一直到最后,李亨都还是心生不忍,下不了手。
“殿下,这次真的要谢谢王公子,如果不是他,恐怕我们到现在都还蒙在鼓里,不知道那个女子是其他皇子派来的奸细。若非王公子警觉,事先安排,只怕真的危险了,三皇子他们十有八九已经得手了。”
李静忠一脸后怕道。
他只知道皇子贪恋美色,所以才找了王冲来劝李亨。但是没有想到,少年侯比他的警觉性还要高,一眼就识破了杜芷祺。
最开始的时候,五殿下死都不相信,但是当他按照王冲说的,提前离开说去见夫子,一切顿时展露无疑。
坦白说,当在书房夹缝里看到杜芷祺的所作所为,就连一开始对他起了戒备的李静忠都吓了一跳。
书房中的那个杜芷祺,敏捷、利索,机警,和她平时表现出来的娴静、端庄截然不同。
“嗯。”
李亨点了点头,抬起头,目中波动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和平静。无论是出宫,回宫,见夫子,还是留名单,甚至包括主动找人伪装自己的笔迹,以及与边将来往的……
这一切,都是王冲的意思。
到了最后,不但自己安全无事,反而是三皇子李琚进了宗人府,甚至自己也因为对不太受重视的秘天监的情况了如指掌,使得父皇龙颜大悦,赢得了父皇的青睐和宠幸,这是李亨一开始所想不到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读多少书,武功练到多少级都达不到的。
不过仔细想想,这一路过来,其实凶险重重,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惊险无比。
“告诉少年侯,多谢他提醒。我欠他一个人情。另外,通知杜鸿渐、魏少游他们,就说我要见他们。现在假名单的的事情刚刚过去,就算我和杜鸿渐他们来往,也绝对没有人敢说什么。”
“另外,这段时间我要安心听课和练功,没有事情不要来打扰我。”
李亨道,眼中透出一种往日的刚毅和睿智。
“是,殿下!”
李静忠心中大喜。这么久了,五殿下一直和杜芷祺缠在一起,废荒功课和武功。
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李亨提出要主动学习功课和练功。
而且,经历这件事情,李亨明显成熟了许多,已经懂得借这个机会拉拢杜鸿渐、魏少游他们了。
这是以前的李亨所不会的。
“奴才这就去办!”
李静忠喜滋滋,很快离开。
……
宫门外,一道人影从皇宫中走了出来。站在茫茫的,人流汹涌,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杜芷祺终于回过头看了一眼身后巍然的金黄色宫墙。
没有了其他人在场,那一刹,杜芷祺有些伤感,有些迷茫,但很快一切就消失了,融入人流之中,辨别了一个方向,杜芷祺很快离开。
“侯爷,真的就这么放她走吗?”
在距离不远的一座酒楼,老鹰和王冲并肩而立,看着杜芷祺离开的方向,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两面三刀,还试图对五皇子李亨下手,这样的女人,按他的意见根本不能留,这是养虎为患。
“即然五皇子都不愿意杀她,放她活着离开皇宫,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动手呢?”
王冲凭栏眺望,淡淡道,神情倒是颇为的平静:
“而且,木非草木,孰能无情。她虽然是别人派的间谍,但是这么久的时间朝夕相处,未必就对五皇子没有丝毫的感情。说不定,她已经受到了惩罚,又何必我们动手?”
老鹰眼中闪过一丝诧然,似懂非懂。
“好,不管这些了。五殿子的事情已经结束,我们也该忙我们的了。”
王冲笑了笑,很快离开了酒楼。
第六百九十一章 元书荣()
在王家的府邸深处,王冲终于见到了自己期待的那个人。这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文士,穿着一身白色的衣袍,五柳长须,气质文文弱弱,看起来风吹就倒。
“见过侯爷!”
看到王冲和老鹰一起走进来,中年文士连忙躬下身来,战战兢兢的行了一礼,连大气都不敢喘,眼睛也一直看着地面。
很显然,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名声显赫,位高爵隆的天子门生,大唐少年侯会召见自己一个默默无闻,无足轻重的教书先生。
“侯爷,我们按照侯爷的吩咐,搜遍了整个京师,最后,在一个不起眼的道观里才找到了他,那个时候他已经背着行李准备远足了。只要我们再迟一点点,他就已经出发了。”
卫国,卫武在一旁道。
很显然,两人也不知道为什么王冲会让他们满城的搜寻这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年人,而且还花了这么大的时间和精力。
王冲没有理会卫国和卫武,他从踏入大门的那一刻起,目光就一直停留在那名中年文士身上。
“想不到真的能够找到他。”
王冲目光雪亮,心中兴奋不已。
虽然眼前的中年文士看起来默默无闻,但是在另外一个领域,却是声名赫赫。王冲很少有崇拜的人,但是眼前的中年文士绝对属于其中之一。
“你就是元书荣?”
王冲一脸期待道。
“小人正是。能得侯爷相召,小人三生有幸!只是不知道侯爷召见小人到底是什么事?”
元书荣一脸的诚惶诚恐,这还是他第一见到这种级别的“大人物”,心里很是不安。
“哈哈哈,真的是他!”
这一刻,王冲心中确定无疑,名字叫做元书荣,而且还留着五柳长须,眼前这位,和自己在传说中听闻的样子一模一样,绝对就是那位“元夫子”无疑。
在大唐,出于对夷狄的蔑视,很少有人去学番人的语言,所以王冲会说身毒语、乌斯藏语才会让那么多人感到震惊。
甚至连大钦若赞和火树归藏都感到不可思议。
但是,王冲却不会这么想,“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要想战胜夷狄,就必须去学习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虚实,而不是排斥他们,蔽塞自己的耳目。
——这是教会王冲身毒语和乌斯藏语的一位老者说的,而这句话就是出自眼前的元书荣。
虽然在朝廷上面和权贵之中,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元书荣,但是只要是和西域有关的,特别是在京城的教书先生中,以及西域的丝绸商里,这个元书荣却是大名鼎鼎。
不只是因为他会二十三种语言,精通突厥语,乌斯藏语、蒙舍诏语、高句丽语、大食语、条支语、以及西域诸国的语言,更因为他在教书方面拥有极其强大的天赋。
他教过老人、小孩、道士、尼姑、妇人、卖货郎、屠夫……,几乎每个人都从他那里学会了一两种语言,而且只需要一两个月就可以了。
后世几乎所有最厉害的语言大师,都是出自他的门下,包括教会王冲身毒语和乌斯藏语的那位老者。
只不过,这位元夫子只在京中待了几年,就去了西域,据说最后死在了那里。
王冲当时听说的时候也是相当的惋惜,如果大唐能够早一点重视这位元夫子,能够多了解一点周边的诸国,能够对正在崛起的大食、条支多一点正视,或许一切都会截然不同。
要对大唐周边的诸强多一点了解,就必须有大量懂得对方语言的人才,特别是那种懂得教导的人才,而元夫子就是这样的人。
只要给他一点帮助,给他一个舞台,他绝对能够培养出大量的人才,辅助大唐去了解周边的所有国度。
不过王冲搜遍整个京师,到处找他,还不仅仅是为了这个,因为在王冲的内心深处还有一个更加庞大的计划:
从秦汉时期的汉武大帝,一直到现在的大唐,西域分分合合,得得失失,总是处在反复的占领和失去之中,而对于中土,西域诸国却始终没有太多的感情。
而要解决所有的这一切,避免这种不断占领与失去的循环,关键就在于语言。因为语言不通,所以缺乏沟通,没有了解,自然也谈不上感情。
但是如果双方从上至下,从高层的将领到底层的士兵,都能够自由的交流,那么一切就会截然不同。
如果了解了中土是个什么样的中土,大唐是个什么样的大唐,西域人对于中土的感情就会截然不同。
而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去教大唐人西域的语言,而是去教西域人大唐的语言,这样才能一劳永逸。
——但首先,必须要懂得西域语言的人去教。
而元书荣就是王冲找到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人物。
“夫子,是王冲唐突了,不过冒昧问一句,夫子真的会二十三种诸番的语言吗?”
王冲道。
元书荣闻言,眼中忍不住闪过一丝诧异的神色。他确实会不少语言,不过就算他身边的人都恐怕不知道他会二十三种,眼前这位名声显赫的大老爷又是怎么知道的?而且还是这种小事。
“正是。”
元书荣虽然心中诧异,但回答一点都不敢怠慢。
“不知道夫子是怎么学会这么多语言的?”
王冲微笑道,眼神越发的柔和了。
“这,小人年轻的时候,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再加上家境还算富有,所以有一段时间曾经放浪不羁,深入西域,身毒、大食、条支游历了一番,学会了他们的语言。”
元书荣道。
“你还去过大食?”
王冲有些吃惊。
“正是,曾经在那里小住过一段时间。”
“多久?”
“大概两年。”
元书荣脸色微红。
看着元书荣的反应,王冲心中若有所思,这一位年轻的时候,游历四方,抵达大食,恐怕不止是小住一段那么简单。
“也就是说,你对大食应该非常了解?”
王冲道。
“小人略有一些了解。”
元书荣怔了怔,看着眼前年轻的少年侯,恍惚间有些明白他的意图了:
“大食和我们中土截然不同,他们疆域庞大,恐怕,恐怕和我们大唐也差不多。”
“差不多?你是想说比我们大唐还要庞大吧。”
王冲道。
元书荣身躯微震,看着王冲,眼中终于难掩惊讶。在大唐,人人都认为大唐是天下最庞大的国家,对于大食的印象,也停留在和高句丽差不多的小国这种印象上。
连鸿胪寺的人都尚且如此,更别说是其他人。他敢说大食的领土和中土差不多,已经是很胆大了,但是没有想到,王冲居然直接说出,大食的领土比大唐还要大。
这样的权贵,元书荣还是第一次遇到。他突然感觉有些看不懂眼前的年轻人了。
“元夫子,既然你去过大食那就更好了,告诉我,你对大食以及大食人是怎样的印象,你觉得他们和大唐比如何?”
没等元夫子深入思考,王冲立即开口道。
“这……”
“不要顾忌,我想听听你真实的想法。”
“那恕小人斗胆妄言了。京中的人只知道西域的胡商,面相和善,善于经商,看起来极好相处,但事实上,真正的大食人极其的凶猛、彪悍。都说乌斯藏人是天生的战士,但是就算是乌斯藏人,和他们相比都要远远逊之。”
元书荣低着头,说出来的第一句话就听得旁边的老鹰神色剧震,只有王冲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太大的意外。
“大食人悍不畏死,不止和外人是如此,就连他们自己人也是如此。我曾经有幸见过他们自己人内部的一场战争,所有人前仆后继,没有一个后退的,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
“大食人重视武器、盔甲、还有战马,胜过一切的财富,所以大食人的武器锻造极其的发达,——这一点,京师的人都知道。不过小人以为,大食人最出名的还不是他们的武器,而是他们的战马。”
“小人在大食的时候,曾经近距离见过他们的战马,足有一人多高,极其的高大健硕,而且他们的冲击力和爆发力也很强,这一点,不管是乌斯藏人的青稞马还是突厥人的战马都远远无法与之相比。”
“不过小人在大食游历的时候,感觉最不安的还是大食人的思想。他们虽然很多人压根没有去过大唐,但是就连普通人都知道中土大唐的存在,而且朝野上下毫不掩饰对大唐的觊觎。”
“小人在他们市井中的时候曾经听过,他们的君主曾经当着满朝大臣的面说过,谁如果能征服东方,征服大唐,就封谁做中土的皇帝。”
轰隆!
一石激起千层浪,听到元书荣的话,不管王冲还是老鹰都是浑身一颤,露出极其震撼的神色。
在中土,圣皇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大食皇帝这番话,分明就是对于圣皇以及整个中土最大的侮辱和蔑视。
当年因为一匹汗血宝马,汉武大帝和大宛之间就爆发了一场远途的战争,而大食皇帝的这番话如果流传出去,将足以引发东西方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
第六百九十二章 怛罗斯的信息!()
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书荣,你不要胡说!大食的皇帝怎么可能说出这种话?市井流言,你也能当成真的吗?要是流传出去,你知不知道会惹起多大的祸患?”
老鹰突然厉声道。
元书荣神色一窒,知道失言,立即闭口不说。
“够了!老鹰,他说的是真的!”
王冲伸手拦住了老鹰。
诸胡异番,所有大唐周边的国度,所有的君主,不管他们的内心对大唐有多么的不逊,有多么的憎恨,都不可能敢挡着满朝群臣的面,说出这种话。
因为这将是灾祸之源。
而且,这种话确实会引发两个国度之间的激烈战事,并非不是小事。不过王冲却知道,大食的皇帝恐怕还真的说出过这翻话。
和大唐周边的国家不同,大食距离中土极其遥远,中间隔着万里之遥,以及诸多的国度。而且大食侵略性极强,至诞生之始,就不断的向着四面八方扩展、杀戮、征伐。
大食在这一代能够拥有这么庞大的国土面积,绝不是它们一开始就有这么庞大,而是不断扩张,吞并的结果。从这一点来说,大食皇帝会说出这种觊觎中土的话来,王冲一点都不奇怪。
事实上,大食人已经在向大唐伸出爪牙了。
听到王冲的话,元书荣抬起头,投过去感激的一瞥。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年轻的“少年侯”给他的感觉,和他的权贵王侯完全不同。
“元夫子,继续说。”
王冲抬了抬手,继续道:
“朝廷现在很需要一些对于大食了解的人,但是真正去过大食的人却寥寥无几,自然也问不出什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