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颜断之恨嫁王妃-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雨点从上而下连接成线,又瞬间铺排成片,从幕黑如盖的苍穹上空源源不断地倾泻下来。
  没有丝毫的空隙,没有片刻的停留,漫天遮地的雨水眨眼就在地面上积存起没脚踝的水深,火势顿时被浇灭了。
  念儿站在帐篷内,沐浴着这场淋漓的大雨,眼内晶莹的泪滴蕴满眼眶,顺着纷纷打在脸上的雨点不断滚落下来。
  她很想在这雨中放声大笑一场,却忍不住蹲在地上痛哭起来,“哗啦”作响的雨声淹没了她的哭声。
  天地苍茫,锥心噬骨的痛楚撕裂般的扯痛着她的心,难道这如此广阔的天地间,竟没有她铁念儿的容身之处吗?
  在先后经历火与水的洗礼后,在乱世纷争、心力交瘁的不堪下,念儿在痛哭失声之后倒在了身下的一片水汪中。
  襄阳,霸楚的都城,一家名为“往驻”的客栈。
  客栈的老板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女子,半老徐娘,却是满身风韵犹存,生意做得十分兴隆。
  “二德子——”老板娘唤一位活计,“你去看看二楼什锦房的那位客人醒了没?若是醒了,便把早饭端上去!”
  二德子是这家“往驻”客栈唯一的活计,手脚伶俐,嘴巴很甜,他吆喝着应了一句:“好勒,这就去!”
  端着食盒往楼上走,蹑手蹑脚地到了什锦房的门外,二德子敲了敲门,没听见有人应声,他推开房门轻轻走了进去,“客官——”
  听见卧房里一声极轻微的吟叹,接着有人从床上坐了起来,问道:“谁?”
  二德子紧走几步到了卧室外面,紧贴着门外的纱帘站着,回道:“客官,该用早饭了!”
  纱帘一挑,卧室内出来一位女子,她定定地看着二德子,诧异地问:“这是什么地方?你是谁?”
  二德子被问得一愣,敢情这位住店的客人连这里是哪都不知道呢。
  嘴角一瞥,心道:定是不出门的大家小姐落了难,这些女子若论见识都赶不上掌柜的一个指头。
  抬头向上一瞟,登时傻了眼,这女子简直美得不像话,因为才睡醒所以腮边还带着桃色的红晕,鬓角蓬乱却更显得妩媚诱人,二德子赶紧低头,嘴中叽里咕噜地嘀咕了几句。
  这位住在什锦客房的神秘客人是老板娘在头天夜里接待的,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来历,此刻见是如此美貌的女子,不免心旌摇动。
  “姑娘,这是‘往驻’客栈啊,您是头天夜里来投宿的,不会睡醒一觉就记不起来了吧?”
  二德子提醒道。
  “‘往助客栈’,是绥远县城里吗?”
  “哎呦,姑娘说的绥远县城那是边境地区,我们这里是都城襄阳,八竿子也挨不上的地方!”二德子快言快语,对这住店的姑娘说的话感觉到稀奇。
  话说,此刻苏醒过来的姑娘正是念儿。
  “都城?襄阳?”
  念儿心中疑惑,她怎么突然就到了霸楚都城了,真是奇怪的很。
  “姑娘快用饭吧?你要是还有什么问题就问我们老板娘,我还要招呼别的客人,就不伺候您了!”二德子急匆匆退出什锦客房,出了门听见心口“咚咚”乱跳,心道:这种客人还是少见为好,见了就容易生出不安分的心思,一边想着一边一溜烟地跑下楼梯。
  客房内,念儿打开食盒,看见几样清新爽口的小菜、一碗紫薯粥和两块玫瑰饼。心下先不管那么多,将盒中食物端了出来。
  刚刚撂下碗筷,门口有人推门而入。
  “姑娘,这饭菜可合口味?”客栈老板娘笑吟吟地走进来,“我是这家客栈的老板,你可以叫我凤娘。”
  “饭菜很好,我正有事要问凤娘,望你实言告知。”念儿也不客套,直接发话。
  凤娘点头,“你问吧!”
  “我是如何入住在你这家客栈的?”念儿问。
  凤娘笑了笑,说道:“这个说起来我也奇怪。我昨天夜里起来夜巡,结果发现你一个人躺在我客栈门外的台阶上,睡得昏沉沉的。你身边有一包银子,还有一张纸,上面写着:有钱住店!看见有客人,我不能往外撵不是,所以,我就把你搀进客房里了。”
  啊?!
  听见自己是昏睡在了这家客栈的门外,念儿更感到纳闷,她原本是在大雨中昏倒在张敞的骑兵营里,怎么突然又到了襄阳的这家客栈了?
  凤娘也说不出什么,念儿便不再问她了。
  “凤娘,还有一事我想向你打听一下,王宫中今日可传出什么圣旨吗?”
  “圣旨?”凤娘眨巴着眼,突然一拍脑袋说道:“有啊,有圣旨!我也是刚刚才听店里的客人说的,今早太子殿下颁布旨意,说罗茈国的静和公主在绥远县内因仆从纵火被活活烧死了,太子深感悲痛,要捉拿那纵火的仆从呢,现在都贴了皇榜悬赏了。”
  “烧死了?”念儿喃喃自语,大火中烧死的是那个伺候自己的婆子,而静和公主还没有死,大概霸楚太子会很失望吧?
  “凤娘——”念儿轻轻拉过凤娘的衣袖,小声道:“你去揭了那皇榜,就说你找到了纵火的仆从了!”
  凤娘闻听,将头摇得象拨浪鼓一样,“这可开不得玩笑的呦,皇榜可不能随便乱揭的!”
  “没关系,我让你去就定是有线索,你去就是,官兵若来了,你便让他们来找我,赏钱由你领!”
  念儿拍了拍衣衫,脸上轻松的表情让凤娘半信半疑,“姑娘,你若真有线索,凤娘我可真去揭榜了?”
  念儿淡笑着点头。





    正文 第十五章  巧计揭榜

“往驻”客栈座落在襄阳南北贯穿的中心轴线上,位置偏南一些,虽然地方不算太大,但因为老板凤娘为人爽快、泼辣,在方圆几里内的客栈中独树一帜,有一些慕名来投店的客人,但因为附近客栈很多,所以并不十分挣钱,只能勉强维持上生活。
  不过,最近的几天,出入往驻客栈的人多了起来,因为凤娘在客栈住店的大堂外面单设了一处讲台,还请了一位说书先生到此说书。
  这说书先生是附近远近闻名的,经常被请到附近的茶楼酒肆去,其说唱功夫堪称一流。不过,更让人感到新奇的是,这位说书先生说的并不是《封神榜》、《武林奇侠传》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而是一段别人从未讲过的新书。这新书的故事曲折而离奇、惊险而刺激,听得所有人屏气凝神,大气也不敢出。
  “诸位看官听真,话说这送亲的喜船行至一处骇人的峡谷,只见惊涛骇浪拍卷着巨石,满船的水手都被水浪打翻在地。那船长心中暗叫不好,努力掌舵稳住船身,可水流湍急,冲得船头七摇八晃,哪里还稳得住?眼看着船头迎面朝那露出水面的陡峭巨石撞去,霎时喜船就被撞出了一个巨大的漏洞,‘咕隆隆’冰凉的水倒灌进来,船上之人纷纷跳水逃生,哪里还管得了远嫁的新娘呢?”说书先生顿住话头,眼望着底下坐满的客人卖起了关子。
  “那新嫁娘怎样?”下面有人等不及地询问。
  “是呀,新娘可是送命了?怪可怜见的!”有人惋惜地附和着。
  说书先生将醒木往桌案上一拍,收住了故事:“诸位要知那新娘子是死是活,明日再来听不迟!”
  众人一听,又要到明日再来听了,急切中都面露遗憾,更有心急的客人抓着说书先生的衣袖不走,非要知道那新娘子是被救了还是死了?
  二楼的凤娘看着底下热热闹闹的人群和一脸满足的说书先生,笑得十分开怀,扭回头对念儿说道:“念儿姑娘,你这办法果然奏效,你是从哪里听来的这段故事,连说书先生看了都觉得十分新奇,把我这店里的生意都带火了。”
  念儿笑着回答:“道听途说而已,全是大家爱听个新鲜!”
  说书先生的这段新嫁娘大难不死、千里寻夫的故事着实让客栈里的客人们听得过瘾,三天过后,当说书先生讲完最后一节,便问客栈中所有听书的人:“诸位可知,那千里寻夫的新娘子到底是谁?”
  底下的人纷纷摇头,嚷道:“到底是谁呀?”
  说书先生摇头晃脑地吟唱起来:“她就是静和公主,公主从罗茈远嫁到霸楚和亲,历经几次性命攸关却大难不死,如今已来到襄阳城中。”
  说书先生如此一说,底下的人如同开了锅似的议论起来。
  “太子殿下的皇榜上不是说公主已经死了吗?原来死的是那名仆从,不是公主啊?!”
  “对啊,对啊,公主既然来到襄阳城,为何不进皇宫去呢?太子殿下还张榜要捉拿纵火元凶呢?”
  “静和公主大仁大义,是二殿下的福气。”
  “我早听说静和公主貌美如花,若是能亲自见上一面就好了。”
  ……
  就在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的时候,说书先生又说了话:“大家若想见到静和公主也不难,只要把我讲的故事传遍襄阳城,我相信公主定会在都城现身!”
  短短几天功夫,静和公主孤身千里到霸楚寻夫的事迹不胫而走,由于说书先生连续不断的讲述,“往驻”客栈周围,甚至连老幼妇孺都讲得出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
  几乎所有的都城百姓都已知晓,静和公主就在襄阳城,静和公主来寻凰斐二殿下了。
  这么好的公主,这么仁义、有气节的公主让百姓们心存了许多的向往和同情,静和公主千金之躯,为了远嫁和亲,竟然在途中屡次遭遇不测,若是能在襄阳城找到公主,对于二殿下凰斐将是一件多么美满的婚姻啊!
  路上的行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那些在街上独行的女子,仿佛每一个孤身上街的女子都可能成为静和公主。
  在这样的氛围中,凤娘终于走上大街,揭了一张寻找纵火凶犯的皇榜,她拿着皇榜大声向周围围观的百姓喊道:
  “大家都知道静和公主没有死,我告诉你们,公主就住在我的往驻客栈里,说书先生说的故事都是公主写出来的,都是公主亲身经历的事情,大家跟我到客栈去就明白了!”
  王宫的士兵扭住凤娘,抓住她的头发,不让她胡说八道,可他们却挡不住周围越来越多的百姓们的主动跟随。
  客栈门口早已是里三层外三层,围着许多百姓和周围的店主,大家都想看看,罗茈的静和公主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
  往驻客栈的客人们都被轰了出去,整个店里清清静静的,门口守着两名兵卒,不让外面的人涌进店里。
  另有一名兵卒扭住凤娘进了客栈,“若是你再胡说八道,小心被太子殿下抓起来扔进苦囚牢里。”
  “我这里可没有纵火犯,我这里住的是公主,你爱信不信?”凤娘仍旧大嗓门地嚷着,“公主,你快出来吧,皇宫里的士兵在这里!”
  念儿着了一件大红的嫁衣,一条栩栩如生的金凤映出五彩斑斓的光辉,这件日夜赶工制出来的衣裳虽然做工不太精致,可上面的一针一线都是念儿亲自绣上去的,衣服是按照罗茈国的宫廷样式裁制,凤娘也帮了许多忙。
  从房间内走出来,一步步下了台阶,念儿神情肃穆,举止投足都显出了特有的尊贵之气。头上梳着九凤朝阳的发髻,耳上缀着奇巧的东珠明坠,摇动着款款身形到了那名士卒面前。
  “放了她。本殿是静和,麻烦你回去禀明太子殿下,公主已到襄阳城,请他派人迎接!”
  那士卒见了念儿这说话、做事的姿态,丝毫也不敢怀疑她的身份,更不敢抓了她回去,当下松开了抓着凤娘的两手,呆滞地僵在原地。
  “还不快去,难道还要我当面展示父王的国书吗?”念儿叱道。
  四名兵卒面面相觑之后不敢不遵从,狼狈地离开了客栈,赶回王宫报信。
  念儿一身嫁衣站在客栈门口,以一副红纱覆住自己的面容亲自向襄阳的百姓们致谢。





    正文 第十六章  静和入宫

念儿站在“往驻”客栈门前,惹得周围围观的百姓们惊叹不已,瞧她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中透出了万种风情,即便瞧不见整个面容,可那种倾国倾城之态仍然难掩分毫。
  凤娘站在念儿身旁,俨然成了半个保镖兼发言人。“好了好了,都散了吧。”见人群久久不散,甚至还有不断向内里涌的势头,凤娘赶紧扎着双手轰赶,同时准备将店门暂时关上。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人猛地跳将出来,手中执一根三尺宽背砍刀劈头就朝念儿的头上打来,口中嚷道:“祸国妖女拿命来!”
  凤娘吓得一下子蹲在地上、闭上眼,心道不知是何方太岁竟然连公主也敢杀?
  念儿站得位置在门侧,离得人群稍远,那人的动作不算太快,心惊之余她将一侧店门用力掩上,那半边门正好完全挡住了自己的身子。
  只听“当”一声,砍刀打在了门板上,立刻深嵌了进去,门外持刀之人忙用力拖拽。趁这个功夫,念儿急忙催促凤娘,“凤娘快快把关门!”
  凤娘见那人一击不中,念儿的性命堪忧,若是静和公主死在她这里,她有十条命也赔不起!于是,顾不得害怕,赶紧匆匆将店门插上。
  二德子闻听动静不对,也从后堂跑进来,拉着店里的几张条桌将两扇店门堵上。
  门外那持刀的此刻不肯罢休,用力地砸着门,又将刀尖伸进门缝里向外拨拉插栓,二德子见状则在一边使劲拽着。
  “哎呦,我的娘,这是得罪哪路神仙了?青天白日的就敢行凶砍人?”二德子是男人,毕竟胆子大些,见外面乱哄哄都是人,便大嗓门朝着门外喊话。
  “不得了,有人要刺杀静和公主,快抓住他!”凤娘也学着喊起来。
  他俩这一通嚷嚷,门外围观的人中略有些身手的便一呼啦上前来,将那持刀的刺客制服住了。那人衣着普通,身材壮硕,面相陌生,说话的口音也不似襄阳城的人。
  几个人将他捉拿住之后,被拢着双手、按住脑袋的他还不断叨念着要将静和公主杀死才罢休,惹得周围众人纷纷恼怒,你一拳我一脚地将他一阵胖揍。
  待到众人制服了那名刺客,人群外皇宫的卫队已经赶到了,宣旨的太监领着内廷四名侍卫分开人群走到店门前,对着店门高声颂道:
  “太子殿下喜闻静和公主到了襄阳,一路劳顿且多受惊扰,特派内廷侍卫前来迎接公主,请公主随我等回宫!”
  喊了一遍之后,门内没什么动静,那太监便又喊了一遍。眼前的门稍微打开了一条缝隙,凤娘伸头看了看外面,将头又缩了回去。“的确是来接你的,公主!”
  念儿随即打开门,大大方方地接了太监手中的旨意,扬声说道:“公公来的真是巧,若是早来一会子便能看见公开行刺本殿的杀手了,只可惜那人愚笨了些,否则公公就要带着念儿的尸身回王宫了。”
  闻听有刺客,那太监立刻向念儿赔笑点头,道:“公主说哪里话,公主殿下福大命大,在霸楚都城有太子和二殿下保护,怎么会有如此的事情发生呢!”
  “那——静和就仰仗太子和二殿下了。”念儿说着弯下腰,扯着裙角下了门前的台阶,将一只手搭在了传旨太监的手上,向王宫来迎接她的那顶紫红色的轿子走去。
  太监扭头大声训斥身边的侍从:“混蛋!都城重地,天子脚下,有人公开行刺,这还了得,还不速将他拿了,交给太子殿下处置!”
  两名侍卫早已从周围百姓的手中将那名被打得口鼻不断向外冒血的刺客抓了过来,用随身带的汗巾子绑住了他的双手。
  迎接公主的宫廷软轿一路直接向北穿行,从崇禧门进了皇宫。
  凰王与太子凰胤就在钟萃宫内的甘霖殿内等待公主入宫,同在殿上迎接的还有朝中的几名重臣,左相、右相、太傅、礼部官员等人。
  此时的时辰已将近巳时三刻,按照两国邦交的礼节,尧王本应率所有朝臣出皇宫的乾清门迎接静和,因静和是带着尧王亲笔的国书来霸楚,又将嫡亲的女儿远嫁,作为接亲的霸楚国是不能马虎了事的。
  霸楚现在这么做,很显然并未十分重视这次的公主和亲,只不过处于礼仪,不得不装装样子,做些表面功夫罢了。
  念儿孤身一人,缓缓走近钟萃宫,那身她为自己制作的大红嫁衣在毫无喜庆气氛的甘霖殿上显出些须自嘲的讽刺。
  “罗茈国静和公主奉父王之命到霸楚国和亲,特来拜见凰王,望凰王千秋万岁。”
  念儿到了殿前,见上面坐着两个人,中间一个年岁很大,面色黑黄,透着几分病态。右后侧坐着一人虎目圆睁,一双如钩的视线紧盯在自己身上,脸上的神情并不友好。想来,这就是凰王和太子凰胤了吧。
  “静和参见太子殿下!”
  凰王摆手,喉咙中发出浑浊而低沉的声音:“公主远来辛苦,不必多礼,赐座!”
  甘霖殿的侍候太监搬了一把椅子放在了旁边,未等念儿坐下,只听太子凰胤道:“公主可将尧王的国书呈给父王!”
  念儿将怀中用黄色绸巾和黑色油布包裹着的尧王亲笔国书用心打开,双手呈上。
  凰胤走下来,拿着国书扫了几眼,然后递给了自己的父王。
  这时,甘霖殿上的几名朝臣都过来参见静和公主,念儿一一还礼。
  一番礼仪客套之后,几位大臣都退出了甘霖殿。尧王浑身倦怠,对着凰胤道:“太子,安排静和公主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务必细心布置,不得失礼!”
  “是!父王放心,儿臣自有分寸!”凰胤低头送走了凰王,扭转身一直紧紧盯着念儿。
  “公主此番到霸楚听说途中凶险非常,真是难为静和公主,居然对我王弟如此用心!”凰胤阴阳怪气,说的话却是十分不中听。
  “静和承蒙太子殿下关照,才能安全抵达襄阳城,这是二殿下之福,也是静和之幸!”念儿沉声回答,话说得滴水不漏,在有心人耳中自然听得明白。
  “不过,此番怕要让公主失望了!”凰胤定睛看着念儿,浓眉微耸,露出冷冷的笑,“我王弟凰斐在宫外拜师学艺未归,公主也许要在王宫中空等数月!”
  “不知二殿下何时学艺归来?”念儿没想到,这个霸楚的二皇子凰斐居然到宫外学艺去了,那霸楚还提什么和亲,从这一点也能看出霸楚对于议和完全没有诚意。
  “我王弟是闲散之人,当初说要学艺三年回来,眼瞅着已经过去两年了,不过,他若是知道公主来到了王宫,也许能提前回来!”
  “那也无妨,静和等二殿下回来便是!静和在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