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半天豪格才看清楚里面的情形,殿中只有三人。皇帝福临浑身颤抖地坐在椅上,旁边是皇太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在殿中,还立着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老亲王也是一脸的苍白。
“臣豪格,拜见陛下,拜见皇太后,甲胄在身,不能全礼,还请恕罪。”话虽这么说,豪格却高昂着头颅,面上没有丝毫的恭敬之意,依旧一步一步朝前走去,每一步走踏得极稳。
却见,他所经过之处留下一串红色的脚印。
原来,太和殿外已经杀成了人间地狱,血流成河,豪格的双脚已经被人血沁得透了。
“哇!”突然间,龙椅上的皇帝大声哭起来:“别过来,别过来,不要杀朕,朕想活……呜呜……”
这突如其来的哭声让所有人都是一呆,殿中的剑拔弩张的气氛也缓了缓。
听到儿子的哭声,皇太后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她一把抱住儿子,对豪格叫道:“豪格,你究竟想干什么,陛下毕竟是你的亲弟弟啊!你不是想做皇帝吗,这个位置给你就是了。陛下会下个圣旨将皇位禅让给你的。”
“哈哈,哈哈!”豪格大声的狂笑起来,良久不息。
济尔哈朗怒道:“豪格你笑什么,没错,今天是你胜利了,你要做皇帝说就是了,又何必做出这种样子?这么人都死在你手上,我爱新觉罗家多少人人头落地,都是因为你。难道你真要置陛下于死地吗,咱们爱新觉罗家的人啊,对自己的亲人怎么那么残忍啊,苍天啊我家究竟做错了什么,你要这么对我们?”
说着话,眼泪滚滚而下。
“禅让,禅让,你们真以为我豪格就为了这?你们也太小看我豪格了。”
豪格又是悲愤,又是痛心,话中满满全是恶意的讽刺。
济尔哈朗:“不是为了皇位,又是什么?”
1379。第1379章 维持
豪格又是悲愤,又是痛心,话中满满全是恶意的讽刺。
济尔哈朗:“不是为了皇位,又是什么?”
“某今日带兵进宫是想劝谏陛下收回迁都奉天的成命。”豪格朗声道:“某今日是为民请命而来的,我建州百姓的全副家当都在这北京城里。如果迁都奉天,回辽东,多少百姓将老破家,多少百姓要颠沛流离死在这漫漫长路上。你们真以为我豪格就为自己的皇位,不不不,你们太小看我了。”
“是啊,是啊,咱们爱新觉罗家的人都是这样,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仿佛这天下间所有的一切都理所应该是咱们的私产,想要就要,想丢就丢,反正就是一句话,一个命令的事情。可是你们想过普通百姓没有,没有了他们,爱新觉罗家又算得了什么。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建州者,建州人的建州。”
“从现在起,这规矩这制度要改一改。咱们建州的前程,不应该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也不能由王公议政大臣会议说了,应该由全体建州人说了算。”
“你们大概以为我豪格今天进宫是为了自己,错,错了。你们也就这点见识,焉能识得我豪格的志向?”
声音远远次传了出去,清晰地传到外面的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突然,有一个普通士兵流着泪,颤着身体高声喊:“豪格万岁!”
“豪格,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
豪格张开双臂,闭上双眼,口中喃喃道:“听吧,听吧,这才是我建州人的声音,只有聆听他们真正的呼声,你才能做他们的皇帝。是否住在这紫禁城中,又有什么要紧。没有百姓的真心拥戴,即便你坐在这龙椅上又算个什么?”
他猛地睁开眼睛,指着龙椅上的皇帝:“福临,我的兄弟,你要记得这一点。你能够坐在这里,没有任何法统上的依据。”
说完,他大部走出太和殿,高声喊:“图鲁什?”
图鲁什站了出来:“末将在。”
“我命令你,立即带着军队关闭九门,铲除多尔衮及其党羽!”
“遵命!”
……
大和殿中,皇太后布木布泰紧紧地捏着右手,嘴唇和脸一样白:“玄武门……这是我大清的玄武门之变啊……”
济尔哈朗气得大叫:“叛贼,逆臣。”
但这又有什么用,豪格如今不但手握建州所有的军队,还受到了整个八旗中下层的拥戴。天时、地利、人和尽在其手。实力比他被圈禁之前更加强大,加之刚才又将整个皇族几乎是连根拔起,放眼整个建州,已经无人是他的抗手。
在这种绝对的实力之前,他们已经兴不起抵抗的念头。
只要豪格愿意,他现在就可以直接坐在皇位上。之所以没有这么做,还不是因为明军已经快要打到城下,豪格没有工夫搭理他们。
毕竟,新君登基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一旦豪格解除了明军的威胁,就会回来,举行一场轰轰烈烈的禅让大典,正如他刚才所说,他要的是法统。要的是所有子民都心甘情愿地匍匐在他面前,三呼万岁。
看着飞扬跋扈而去的豪格,看着他用粘满人血的双脚在地面上留下的那一串血脚印,皇太后一身都冷透了。建州人讲究以力为尊,奉行的是丛林法则,豪格今天举兵就压在他头上的所有人屠戮一空,从建州人的政治正确上来说…得国极正。
“哇!”福临又哭了起来。
皇太后大怒,她最见不得自己儿子软弱的模样,猛地抬起手。
但看到他满是眼泪的小脸蛋,手却垂了下去。
……
西山大营进京之后,通州大营也随即发动,京城戒严。
军队围住多尔衮王府,将府中一百余口屠戮一空。
当夜,正蓝旗军队大索多尔衮党羽,毫不留情地斩杀干净。
一夜动乱,满城都是冲天火光。
死于这一场变乱的王公贵族各部大臣有两百余人,代善、多尔衮、博洛、阿拜、阿巴泰、苏克萨哈、揭必隆、阿敏、费古扬、汤古代、塔拜……加上先帝黄台吉、被皇太极诛杀的莽古尔泰、死在扬州战场的多铎、阿济格,老汉王的十六个儿如今只剩楮英、巴布海、费杨果三人,整个宗室几乎红了眼的正蓝旗士卒和愤怒的百姓一扫而空。
豪格也没想到这场兵变会扩大成如今这种规模,简直就是一场大清洗了。
他也不断下命让部下恢复秩序,可随着加入其中的百姓越来越多,又如何遏制得住。
这种所谓的群众运动一旦发动,什么时候结束,根本就不是任何人所能控制的。
豪格并不知道,这其中也有北京交通站的功劳,那些探子们混进乱民之中不住煽风点火,将混乱不断地扩大下去,最后终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好在杀了一整夜,到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大家总算是累了饿了,到豪格派出传令兵到处喊话,让大家到城外集结准备用饭时,大家这才背着硕大的包袱,揣着金银出了城。
这一场混乱才算是停息了。
军队是需要用金钱和杀戮来维系的机器,不能杀戮和抢劫敌人,那么就先拿自己人充饥吧!
出发吧,如果不能击退明朝的北伐大军,即便我豪格掌握了整个建州,并没有任何用处。
这才是登上皇位之前最大的,最后的考验。
*****************************************************
“这个郑森搞什么,怎么不等后继跟进诸军,就自行其是……说不好郑芝龙还真去了镇海军夺了他儿子的兵权,就好象当初山……”孙元话还没有说完,就发现自己失言了,用眼角瞟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刘春,硬生生将“山东军”三个字吞回肚子里去了。
自从发现镇海军突然出动,离开保定朝北京开拔之后,孙元再也坐不住了,忙派罗如意带着自己的信件火速去追镇海军,一边调动兵马向北移动。
可惜大军出动实在太麻烦,走了五日,即便再提速,孙元的中军行辕也只堪堪进入保定府地界,驻扎在深泽县。这个时候,还是有好消息传来,高杰在汤问行的骑兵军的配合之下,拿下了真定这个战略要点。至此,整个真定府光复,被纳入孙元的版图之内。
1380。第1380章 最后一次军议(一)
秦军在经过瓜洲之战之后,算是打出来了,战斗力提升得极快,重建之后,人马达到七千,勉强算得上一支可用之兵。
与此同时,山东军也靠过来了,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岛津联队和高丽营。另外,宁乡军的伟字营和金雕军也过来同主力汇合。
至此,整个北伐大军总算完成了从开拔到长途行军,再到集结的过程,除了镇海军。屈指算了,大家这一路作战、行军花了将近一个半月。
孙元心中感叹:这冷兵器战争真是麻烦啊,如果换成现代,依靠隆海线、京广线,几天就能打到北京城下。
各军主力战兵,加上辅兵、夫子、战马、骡、驴,每日所吃的粮食,简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这些都不能全靠后方运输,大多数时候都要从地方上购买、赊欠或者提前征收未来的赋税。听黄佑说,宁乡军还好些,山东军和秦军这一路所提前预支的赋税已经收到五年之后。
这些窟窿都需要孙元去填。
大军过处,不但地方上的钱粮被征调一空,就连地上的草、老百姓家的门板、烧柴,野外的树木都被扫荡得干净,当真是寸草不成。
北方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本就贫困到极点,此番北伐,更是耗尽了北地的最后一丝元气。
孙元知道,如果这一战拿不下北京,江北三镇只怕在未来几年再没有气力打下去了。搞不好还真要同建奴划江而治……所以,此战必胜,没有退路。
真到那个时候,在座诸人都要成为民族的罪人了。
当然,孙元对这一战也是胜券在握。开玩笑,扬州之战那么多建奴他都拿下了,还惧区区一个正蓝旗?
等到各军完成集结,孙元决定最后招集诸镇诸军的总兵官们讨论目前的形势,制订下一步作战计划。
已经进入保定地区,如果建奴不逃,甚至主动出城野战,短则六七日,长则十天,两国大军就要开始接触。这么多人马,彼此之间的呼应协调都是大问题。
一说起镇海提前发动这件事,高杰和刘春都不以为然,他们都不不觉得郑成功在北伐全盘战局上有什么分量,也就孙元高看他一眼。对二人来说,尤其是对高杰而言,郑大木也就是个小字辈儿,不值一提。
孙元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刘春却是面无表情,浑不在意。名声这种东西对刘春来说已经不要紧了,反正他也没有什么名誉可言。如今的他是铁了心跟着孙元走,反正有孙元再也没人敢拿刘家的家事废话。
高杰听到这里,冷笑道:“就算是郑一官亲自坐镇镇海军又如何?不过是两个结果,一,建奴出征。在座诸位都是打老了仗的人,建奴老鞑子的厉害你们也都清楚。也不怕揭自己的短,当初咱们遇到了正宗东北大兵,那可是一溃如注。我秦军一路败逃,从陕西到河北再到河南,最后逃到江淮才算是喘了一口气。山东军更是一箭未发,直接溜到了淮海安。说句不客气的话,这几年咱们打了这么多仗,部队被战火锤炼过,又重新整编,比起往日也不知道强上多少。可就算现在遇到正蓝旗,搞不好一样要败。这一战,还得靠曹国公挑大梁。镇海军自成军以来也就打过大胜关一战,据说还打得很难看,险些连关口都丢了。碰到建奴,嘿嘿,只怕真要吃一场空前败仗了。”
他一说,刘春就点了点头:“兴平侯说得是。”
大帐中,岛津一夫和李举,也只有附和的份儿。
这次战前会议,孙元只请了这四人,手下的大将因为品级不够,都没能出席。至于监军汤于文,如今宿醉未醒正在帐中睡觉,他就是个摆设,也没人搭理。
没等高杰说完,刘春继续插嘴:“其二,假设建奴放弃北京,举国逃回辽东。镇海军或许还真要拣个大便宜,先进北京城,夺得北伐最大的功劳。嘿,到时候,郑一官暴得大名,被朝廷封王,咱们几十万大军,都要给他做陪衬了。”
高杰眼睛中有凶光一闪,淡淡道:“他敢,一个福建子,到了陆地上还真当他是当初那个海上龙王?这北地可是咱们的,还轮不到他郑一官。想摘桃子,得问我秦军答应不答应?打建奴我高杰或许还不成,但收拾那老海盗还是很轻松的。”
岛津一夫:“高侯说得没错,到时候我等把他给宰了就是了。”
“说得好。”刘春冷笑:“郑一官说不好还真的想当王,在这世上,有曹国公在,他配吗?就算他占了北京,真惹恼了老子,大不了再打一次北京,把他的狗头给揪下来。郑一官这才是麻雀吃豌豆,嘴巴打屁股小,想吞下整个北京,想封王,也不想想自己又没有那样的好胃口?”
李举也一拱手:“只要曹国公一声令下,我朝鲜营自己就能把镇海军给灭了。”
他的口气不小,众人都是一脸的不信。朝鲜营最大的问题是喜欢说大话吹牛皮。吹到最后,好象他们比宁乡军还能打了。
最近一段时间,李亲王已经有走火入魔的架势,成天在军营里同人辩论,说什么辽东自古就是他们高丽人的领土。而朝鲜人的发源地乃是黄河流域和江浙地区,如此算来,这里也算是他们的领土。
最后将大家都弄恼了,反问,我宁乡军若是收复了北京,是不是也要将这中原大地拱手让给亲王?
这才让李举住了嘴。
坐在孙元身边的黄佑拿高杰和刘春两个总兵官,拿李举李亲王没有办法,可训斥岛津一夫这个老鬼子还是可以的。他将脸一板,呵斥道:“岛津你说什么话,镇海军怎么说都是我大明朝的军队,此刻他们正在前线与敌浴血奋战,忠心可鉴天日。你怎么反要将刀子对着自己的友军,有力气朝建奴使去。荒唐!”
岛津一夫额角出汗,连声道:“是是是,黄先生说得是。”他实在太矮,在一众大汉中瞬间就被淹没了,没办法,只能站着同大家说话。即便如此,也仅仅和坐在一边的高杰平齐。被黄友一通呵斥,看起来楚楚可怜。
1381。第1381章 最后一次军议(二)
高杰也冷冷道:“封王,封王……还真有人将这东西当回事。当年,我秦军在北地也算是最精锐的军队,若我也投降建奴做汉奸,一个王爵也是能到手的。不过,真做了汉奸,被封他娘一个怀顺王,恭顺王劳什子,有脸吗?将来死了,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祖宗?”
“说句实在话,当年咱们拥戴福藩登基的时候,如果想,将军队在留都城外一摆,异姓王就到手了。只不过,这玩意儿实在没什么意义,也就哄哄郑一官那个土包子而已。”
听他这么说,众人又都是点头。
傅山哈一笑:“兴平侯,你还真是小看郑芝龙郑总兵官了。或许一个王爵真不算什么,可大家别忘记了,一旦拿下北京,郑一官将城门一关,满城财富可都是他的来。建奴抢劫整个北方,也不知道积攒了多少财富,这次如果仓皇北逃,不可能都带走的。”
他不着痕迹地开始挑拨。
“丝!”大家都抽了一口冷气。
高、刘二人可都是贪婪成性的大军阀,当初秦军和山东军逃蹿到江淮地区之后可是连百姓都抢的。一想到北京满城的财富都有可能落到镇海军之手,两人眼睛里凶光更盛。
这次北伐,孙元可是对他们有过承诺的…一旦拿下北京,府库中的钱粮和八旗的土地宅子归宁乡军。至于没收的建州王公贵族、普通兵丁和百姓的财物则分该秦军和山东军,以为犒赏…一句话概括:建奴朝廷的公家的财产属于孙元,至于建州人的私产则归友军。
虽说建奴公家的财富绝对是一笔巨大的数字,大约计算了一下,占所有缴获的七成。可宁乡军是北伐的主力,理应拿大份。
剩余三成虽然不多,可也很多。别忘记了,满城中可有七万建州人,将之搜刮一空,足够大伙吃个饱饭。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傅山这一句话成功地激起了众怒,特别是岛津一夫和李举,更是气得眼睛发红。高杰和刘春二人的愤怒仅仅贪婪,这二人得了钱可是有大用的。
李亲王需要招兵买马复国,岛津一夫也想横扫九州岛,在宁乡海军的扶持下上洛做幕府大将军,这一切都需要用钱。
这些,就连一想风度偏偏的李举也气愤地一拍桌子,骂道:“郑一官何德何能有此非分之想,必诛之!”
岛津一夫:“干掉这个老不死的。”
高杰和刘春互相看了一眼,都同时点头:“该杀!”
孙元吃了一惊奇,他万万没想到这次战前会议竟然演变成对镇海军的声讨,感觉事态已经有些不受控制了,轻轻咳嗽一声。
众人这才乖乖住口。
黄佑这才道:“镇海军突然发动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都一无所知,郑一官是否夺了郑森的军权,咱们都一无所知,现在就喊打喊杀,岂不荒谬?或许这事有其他缘故,君侯已经派人去镇海军,等他回来不就清楚了。咱们今天是商议如何进军北京,别的事情就不要说了。”
大家都同时一拱手:“是,黄先生说得是。”众人心中都怀着不可对人说的心思,以曹国公的性情和如今的军势,一旦拿下北京,估计他老人家是绝对不会吐出来的。如此一来,朝廷迁回京城一事也肯定搞不成。说不好,宁乡军就会同朝廷翻脸。
真到那个时候,曹国公说不定会做皇帝。自北京被李自成拿下,建奴入关。明朝威望低到不能再低,不信去问问这地的百姓,谁还拿南京弘光小政权,拿大明朝当回事。
秦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这鹿,朱家人是丢了,就算找回来,也养不活。
一到那个时候,黄先生说不定就是新朝的首辅,倒是不好得罪。
傅山应该是次辅,不过,这个老狐狸实在让人看不透,鬼知道将来他会干什么?
孙元道:“战场上的事情要因地而变,因时而变,不可一成不变。本来,当初咱们从扬州出征的时候说好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