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昭烈帝-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仆延摇了摇头表示不认可。“辽东是什么样子,你们不知道,我和大首领是知道的,他们只有八九万人,加上迁徙过去的十几万老弱病残,根本没什么威胁,若不是辽东郡有个叫徐荣的都尉很厉害,并且我们担心公孙瓒会发怒,恐怕早就发兵,将那里的汉人都变成我们的奴隶了。”

    “你的意思就是说辽东根本没有实力来援助白马将军,那这几万人和船队是凭空冒出来的吗?”寇娄敦没好气地嘟囔了一句,然后缩起肩膀坐下,时至今日,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只能期盼地看着丘力居,希望这个东部乌桓大首领做出正确的决断。

    丘力居长叹一声,他现在有些后悔了,后悔没有继续忍耐下去等待更好的时机,后悔过早地跟随张纯和张举举起反旗,后悔轻信了张纯的鬼话,说什么汉人王朝已经腐朽不堪,根本没有力量来管幽州。

    自从举起叛旗,遭遇到的所有汉人军队,其表现出来的实力都极其强横,远远超乎乌桓人的想像。

    即使是丘力居设下毒计,舍弃渔阳,用寇娄敦部族一万多人的性命为诱饵,诱使白马义从进入十万乌桓骑兵的包围圈,即使乌桓人顶着巨大的伤亡,差一点就能把这支始终威慑着乌桓各部落的强悍部队完全歼灭。

    但是,面对后续的汉军部队,乌桓人仍然是没有正面对抗的能力和勇气,只能一退再退,被对手牢牢掌控着主动权。

    “去找汉军的统帅,求和吧,希望他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好说话。”丘力居最终下了决心,求和,继续给汉人朝廷当孙子,再忍几年。

    他人生的前四十年都在忍耐和等待中度过,不介意再等几年。

    虽然心中早有预感,但其余乌桓首领们还是有些不甘心,他们都望向了寇娄敦,想知道这人会做什么表态。

    寇娄敦统领的渔阳乌桓这次损失最为惨重,对汉人可以说是恨之入骨,他环视一圈,嘴唇动了几下,但最终还是无力地垂下了脑袋,低沉的话语声缓缓传入众人的耳中。

    “求和吧,我看清了,分裂的乌桓人永远不会是汉人的对手,我的部落愿意与大首领的合并,从此就是一家人。”

    “寇娄敦老弟,你可不要灰心,相信我,我们只要继续养精蓄锐,终有一天会为你的部落报仇,把汉人都变成我们的奴隶。”丘力居心中大喜,求和决定带来的屈辱感也不翼而飞,他快步来到寇娄敦,面前亲切地拍着对方的肩膀,另一手放在自己胸前,郑重地宣誓道。

    其余首领见损失最大,伤亡最惨重的寇娄敦都这样说了,便纷纷点头附和,他们一向是在汉朝和鲜卑中间摇摆不定,从中获取最大的好处,根本不在乎这种虚名堂。

    等个几年,若是汉家朝廷真的衰弱到不行,再反叛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就是乌桓人的求生之道。

    丘力居此时志得意满,又恢复了那个叱咤风云的大首领姿态,他傲然站在营帐中心,高声说道:“汉人不可能永远强盛下去,这几十年来大家也看到了,他们正在一天天变得软弱,我们乌桓人只要万众一心,就一定能获得翻身的机会。”

    一天之后,乌桓人的使者就出现在了刘备的中军大帐。

    “你是来求和的,还是来求救的?”刘备看着这个被揍得鼻青脸肿,几乎看不清本来样貌的乌桓青年,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丘力居派出的这名使者是乌桓贵族,中原话说得流利,只是他一向桀骜不驯,虽然打着求和的旗号,却拒不配合汉军士卒例行的搜身检查,还骂骂咧咧地想要动手。

    只是很不幸的,今天巡逻的是太史慈,经过太史慈的耐心劝说和谆谆教诲,这名乌桓使者被感化得胖了不止三圈,全身的骨头都像是要断了,性情也变得不再暴躁。

    如今他跪在刘备面前的,温顺得就像是一只接受了洗礼的小绵羊。

    “回大人的话,小的是乌桓丘力居大人派来,请求大汉原谅的使者。”一听刘备开口,这名使者连忙五体投地,谦恭地回答他的问话。

    刘备忍不住向太史慈投去赞赏的目光,这人热爱教育事业,尤其热爱教育胡人,就应该在边疆地区发挥特长才对。

    “丘力居犯下弥天大罪,现在轻描淡写就想把事情了结了?”刘备索性摆足了架势,拿腔拿调地打起了官腔。

    “大人明鉴,举起反旗对抗朝廷的是张纯和张举两名贼子,我们乌桓人是受到他们的蒙蔽,还望朝廷宽宏大量,只诛首恶。”这名使者按照来时丘力居的指示,把所有的黑锅都扔给张纯张举,并且希望用这两个人的脑袋来平息汉人的怒火。

    刘备转过头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卢植,老先生面无表情,只当和自己无关。

    “张纯和张举被你们抓起来了?为什么没有押送过来?”刘备继续问道。

    这名使者连忙解释起来,“那两名贼子带了党羽躲在肥如,只要朝廷宽恕乌桓人,我们立刻发兵,将他们带到大人面前。”

    “宽恕你们,说得倒是轻巧,你们害死了白马将军公孙瓒,朝廷闻讯大怒,派遣他的恩师前来报仇,你觉得杀害朝廷命官是什么罪过?”刘备指了指卢植,对这个使者说道。

    “啊?白马将军死了?”乌桓使者就像是捡到了财宝一样,咧着嘴刚要笑,却突然想到场合不对,连忙硬生生将笑脸变成个无比扭曲的哭丧脸,可是眼中仍然是掩饰不住的狂喜,“丘力居大人说了,我们乌桓人和汉人一直是好兄弟,兄弟犯了错,教训教训之后,还是一家人。”

    刘备冷笑几声,伸出三根手指,对这名侍者说道:“回去告诉丘力居,不要说那些没用的谎话,本官有三个要求,他能做到,我就放过你们,让你们安安稳稳地过冬,要是做不到,本官大军所到之处,鸡犬不留。”

第166章 大局为重() 
“那个汉人将领真是这样说的?”丘力居脸色铁青,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使者不敢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第一,张纯张举是罪恶滔天的叛贼,现在躲在了乌桓人的地盘里面,本官要捉拿他们回去禀告朝廷,你回去告诉丘力居,把这两个叛贼及其党羽捆了交给我;”

    “第二,朝廷当初征发了三千乌桓突骑,这些人半路逃回了乌桓部落,按照大汉律法,逃兵都要处死,本官体谅你们是同族不好下手,所以还是让丘力居把这三千人捆了交给我;”

    “第三,嗯,本官还没想好,如果丘力居有什么让本官消气的好主意,让他无须禀报,只管去做。”

    丘力居气得笑了起来,他甚至都能想象得出来,刘备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是怎样一副丑恶嘴脸。

    自家首领愤怒扭曲的表情落在使者眼里,让这个倒霉蛋除了害怕之外,心中更是多了几分屈辱。

    为了防止这个看起来愣头愣脑的乌桓小子出错,确保他能够一字一句地把话传回丘力居的耳朵,刘备专门指派了张飞做他的老师,张飞的教育风格相当有特点,一个字背错就打一拳,一遍背不会就打一顿。

    在张老师的耐心指导下,这名乌桓学生旧肿未去,新肿又起,付出不少努力之后,终于将这段话倒背如流,成功出师。

    “有一句话明明是那个黑脸恶霸记错了,结果还是我挨打,他还理直气壮地说是我背了太多次,把他的思路给搅混了。”一想起来在汉营的悲惨遭遇,这名使者就忍不住地想要流泪,天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遭受这样无情的对待。

    死一般的沉寂之后,苏仆延咽了咽口水,涩声说道:“这个刘备根本就不想谈和,他就是在羞辱我们。”

    是啊,如果按照刘备的要求去做,不等汉人来攻打,乌桓人自己就要造反,把这些首领们推翻了。

    那三千名乌桓突骑可是各部族最精锐的战士,把他们捆了交给汉人,开什么玩笑?

    “这个人和公孙瓒一样,不,他甚至比公孙瓒还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正率领着十几万流民前去辽东,我只是说了一句乌桓人好客,你们知道他说什么?”自从知道对手是刘备之后,两三年前那次在濡水边上的会面,就清晰地浮上了他的脑海。“他说辽西是汉人的地方,我们乌桓人才是客人。”

    现在回想起来,丘力居突然明白了,那时候他在刘备眼里看到的是什么。

    那是毫不掩饰的敌意,还有高高在上的傲慢,属于汉人的,特有的傲慢。

    乌桓首领们都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他们虽然没有接触过刘备,但是,是从这些话语里,任何人都能感受到刘备的意思,他是不准备善罢甘休的。

    更何况使者还带回来一个重要的消息:白马将军公孙瓒,死了。

    乌桓人向天神祈求了不知道多少次,只求天神显灵,让公孙瓒这个拦路虎早点死掉,但此时得知公孙瓒的死讯,这些乌桓首领们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死了个公孙瓒,来了个官位更高、兵马更多、更凶狠、更不讲道理的他的师弟,早知道这样,他们还不如就老老实实的,跟公孙瓒和平相处呢。

    寇娄敦思索良久,开口说道:“汉人不准备放过我们,那我们该怎么办,继续在这里僵持吗?”

    “不,我们撤吧,汉人既然花了这么长时间都不肯退兵,也不打算跟我们谈和,那这个刘备就不会犯下轻兵冒进的错误,再在这里也是没有用的。我们走,去辽东攻打他的大本营,汉人用了三五万人马在这里,他们不可能再有多少兵力守护辽东了。”

    既然求和的幻想破灭了,那丘力居也不再婆婆妈妈,他在右北平和辽西消耗了无数的粮草,若是不能去辽东劫掠一番来弥补损失,按照乌桓人的强盗性格会心疼死的。

    乌桓人动作很快,就在当天,趁着夜色的掩护,他们便做好了准备,借助天上星斗的指引向东撤退而去。

    在丘力居的安排下,乌桓人将己方动态遮蔽得很好,太史慈又带着骑兵出门游荡了好几天,都没有发现他们的端倪。

    直到濡水东岸的乌桓人少了一半,剩下的人马也收拾好营帐,有条不紊地相互掩护着远去的时候,汉军才如梦方醒。

    “启禀使君,乌桓人跑了!”太史慈高声喊叫着,一头撞进刘备的中军大帐。

    刘备早有预料,如今秋收都已经结束,再过一两个月冬天就要来临,乌桓人不可能继续坚持下去,他思索片刻,对太史慈吩咐起来:“子义,不要放松戒备,带着你的骑兵把整个濡水以东都给我梳一遍,不许有潜藏的胡人。还有,那天的乌桓使者说漏了嘴,张纯张举现在在孤竹城北面的肥如,去看看,有机会的话我们就把他一锅端掉!。”

    “属下领命!”

    “翼德,你和汉升率领前军,尽快抵达我们预定的地点驻扎下来,寻找适合建城的位置。”刘备继续下令。

    张飞和黄忠齐齐站起,抱拳领命而去。

    五万大军不可能长期处于野战状态,必须有一个个据点来安置,而从蓟城向东直到燕山,近五百里的广阔土地全是平原,根本没有阻挡骑兵前进的天堑。

    为了更好地防守这一片资源丰富且战略意义重要的土地,在燕山和渤海之间,也就是后世山海关的位置修建关城是最有效,也最节约兵力的举措。

    “小凡,你去兴霸那里,派船通知辽东那边的关太守,乌桓主力过去了,让所有人提高戒备。”刘备又思索片刻,对着跪坐在最下首的一名青年说道。

    这人是巴郡水贼团的一员,自幼跟随甘宁,他姓谭,没有大名,只有个小名叫小凡,虽然是水贼出身却不爱打架,反而钓得一手好鱼,白瞎了那一身腱子肉。

    谭小凡性情敦厚不爱说话,办事十分可靠,所以甘宁把他留在刘备身边当个跑腿的,这次去海边港口报信,正是谭小凡的特长。

    接下来又是一番任命,众人纷纷领命离去,奔赴各自的岗位,帐内又只剩下刘备和卢植师徒二人。

    到这时候,刘备才松了一口气,轻声对卢植说道:“先生,这边没什么大事了,你还是去蓟城坐镇吧,城里怎么也比这野地里整天睡帐篷要好。”

    卢植抿着嘴点了点头,学生担心自己这把老骨头经不住风霜也是一番好意,他自然不会矫情,“那老夫明天就动身,哦对了,找几个跟随伯珪一起突围的白马义从将士跟我一起吧,虽然找不到他的尸首,但老夫还是想去大概的地方看看,要不然心里总是难受。”

    想起公孙瓒,刘备的眼眶也不由得红了,“先生只管放心,学生会安排好的,其实我不是不想给师兄报仇,可要是把乌桓人逼到绝路,他们不管不顾地四处流窜起来,我们手头这点人马还真的堵不住,到时候整个幽州就乱套了,所以学生再急再恨,也只能以大局为重。”

    “老夫知道,都是大局,当初广宗城下我不也是一样强忍着攻城的念头,选择了最稳妥的进攻方式吗?”卢植站起身来摆了摆手,神情萧瑟地向外走去,快走到帐门口的时候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着刘备。“这边忙完了就把宁丫头接过来吧,你也该成婚了。”

    “全听先生的。”刘备深深一躬到地。

第167章 幽州安危() 
中平三年春,渔阳大豪张纯、张举,勾结乌桓丘力居等作乱,设伏击杀幽州中郎将公孙瓒,时辽东太守刘备率军渡海,与叛军相持于右北平、辽西二郡。

    至秋,贼人粮草不济,乃退。

    “写得太简略了。”刘备直起身来,有些不满地看着案桌上墨迹淋漓的白纸,“算了,就当做个笔记,以后找个文化人,把我们这些事迹都写成回忆录。”

    虽说读过书,会写字,但刘备还是不怎么习惯这个时代的毛笔,勉强写了几十个字,就占满了整张纸的空间,他索性放下笔,缓步走出营帐,向东眺望而去。

    根据前军传回的信息,乌桓人已经逃过了辽西走廊,向北部的柳城、阳乐方向移动,张飞等人正驻扎在阴山南麓,派出工匠勘察地势和土壤材质,推算筑城规模,所需人手及时间长短。

    只要卡住辽西走廊,然后把卢龙塞那边封堵起来,再组建一支千余人的骑兵部队往来巡逻,防止小股胡人流窜进来,整个右北平和辽西郡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可以大规模招徕流民垦荒,开采矿产了。

    不知不觉,刘备已经漫步走出大营,来到了广阔的原野之上,太史慈担心意外,早就跟了过来,为了不打扰刘备思绪,特意跟在他身后几步。

    “玄德,冬天快来了。”此时,太史慈打破了沉寂的气氛,开口说道。

    刘备脚步微微一停,“是啊,冬天快来了,转眼之间,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耗费了半年时间,却连一点斩获都没有,真是让人不甘心。”

    半年时间说起来轻巧,但对于置身其中的人来说,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可是不小的煎熬,刘备也就是仗着辽东那边有张焕等人坐镇,否则的话,不要说幽州百姓受难,就是整个北方遭受兵灾,他也只能灰溜溜地跑回辽东,稳住自己两年的心血。

    能够拥有一群忠心耿耿,肝胆相照的朋友,兄弟,真好。

    太史慈又沉默片刻,然后有些为难地说道:“士卒们多有思乡之情,如今胡人已经被我们赶走,山海关那边地势险要,只需要几千名士卒驻守就足够了,其他人是不是可以?”

    “还说什么士卒思乡,我看是你思念老夫人和家中娇妻了吧。”刘备失笑起来,对着满面通红的太史慈调笑了几句,可是说着说着,他自己心中却怎么也忍不住的,浮现出一位女子的身影。

    那是张宁。

    从辽东带来的信件,他总是怎么也看不够,有时候夜不能寐,还要翻身起来,借着昏暗的灯火,一遍遍地欣赏那明显有些笨拙的笔画,然后才能安心入眠。

    谁还没个牵挂的人呢。

    刘备轻不可闻地叹息一声,思索片刻之后说道:“子义,你回去让各部司马梳理一下,军中士卒,凡是家有父母妻儿在辽东的,优先回乡探亲。那些没什么牵挂的,也询问他们的意象,若是愿意跟随你驻守辽西的就留下,官府优先给他们提供住房、耕地和耕牛。”

    “知道了。”太史慈笑着应道。

    阳乐被乌桓人占着,而且那边太偏,不适合做郡城,西部四城之中,令支城内有公孙家族一手遮天,并且过于接近边境,肥如和临渝也是一样,不是可以大施拳脚的好地方。

    就在前些天,乌桓人退去之后,刘备等人反复斟酌,决定将孤竹城重新修缮,作为辽西郡的新郡城,孤竹城位于濡水和卢水的交汇处,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是个开展农业的好地方。

    并且这里南通渤海,东扼山海关,北据令支、肥如,向西可以直达土垠城,交通极其便利,有利于总揽全局。

    “幽州还有百余万流民聚集,能招揽过来多少,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刘备笑呵呵地对太史慈说道。

    太史慈同样开怀大笑,“给我三年时间,辽西一定会变成比肩辽东的富庶之地。”

    就在刘备和太史慈二人并肩而坐,畅想未来的时候,几匹骏马远远出现在地平线上,向这边高速本来,掀起阵阵尘烟。

    “什么情况?”太史慈霍然站起,他眼力极好,认得出其中几人是自己麾下的斥候。

    这些斥候都是弓马娴熟,胆大包天的好汉子,平日里遭遇乌桓骑兵都不见他们这样慌张,一定是出大事了。

    与此同时,汉军大营中也发现了远处的不平静,马上又有十几名骑兵冲出营门,远远迎了过去。

    “我们过去看看。”刘备脸上的表情也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快步向西边走去,太史慈连忙跟上。

    怕不是又有人搞叛乱了吧?

    片刻之后,几名斥候簇拥着一名大汉匆匆而来,和刘备二人碰了个照面,太史慈连忙上前几步,护在刘备身前,警惕地看着对方。

    “这位就是你要见的新任幽州刺史刘玄德。”一名斥候见了刘备,连忙对那大汉说道。

    这名大汉见刘备和太史慈都是器宇轩昂之人,心中顿生敬重,双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