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昭烈帝-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府是一座城、乃至一个地区的权力中心,也是昭示统治权的象征,即便朝廷的使团身份尊崇,那也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这些军阀地头蛇才是弘农的主人。

    可要是把县府腾出来让给对方入驻,在外界看来,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弘农的权利。

    “那就请御使屈尊,在老夫家中入住?”段煨的语气依然很平淡,“正好老夫在城北还有一处小院,带着家人搬过去住也行。”

    “不可不可。”众人再次出言反对。

    这种近距离接触朝廷来人,借机溜须拍马施以贿赂的好事,怎能让你段煨独占?

    要么大家都沾好处,要么就都别沾。

    经过一番扯皮,最终,众人还是同意了段煨最初的意见:

    请朝廷使节入驻县府。

    商议妥当之后,诸将各回各家,各自打起了算盘,同时尽其所能地派出人手,打探前来弘农的朝廷特使究竟是何许人也,来这里究竟有何用意。

    十几名先期抵达传达消息、并暂时在破破烂烂的客舍之中歇息的朝廷中人自然就成了香饽饽,短短半天时间,就被十几拨人上门拜访,弄得不堪其扰。

    最后,这些朝廷中人发了一顿脾气,并轮值在外守卫,严禁任何人前来打扰,这才得到了片刻的安宁。

    天色渐晚,一名军士端着餐盘进到馆舍深处某间不甚大的屋子内,放下饭菜,向为首之人汇报起这半天时间里过来送拜帖、塞钱的事情。

    “段忠明有没有派人过来?”或许是因为天气仍然寒冷,这名为首之人身上还穿着厚厚的皮裘,大大的风帽将他的上半张脸都遮住了。

    “有名有姓的将领之中,只有这位段老将军安分守己,据说在忙着清扫县府,等着御使入住呢。”军士嘻嘻笑道:“只是他们谁都不知道,都督已经进到城中,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呢。”

    “行了,下去吧,给弟兄们提醒一下,馆舍破败,睡觉的时候都把厚衣服穿上,不要冻坏了。”

    片刻之后,屋内只剩下了这名微服入城的都督。

    看着仍在冒着热气的饭菜,他摘下兜帽,露出一张清瘦的脸庞,慢条斯理地品尝起来。

    此人正是当今天子刘备最为宠信的旧部、新任司州都督、凉州三明之首段颎的孙子,段浩。

    ******

    段煨的动作很快,一个下午加一个通宵之后,县府内外就变得焕然一新,城中主道被黄土覆盖压实还泼上了水,城中民众也得到了通知,各自打扫大小道路,自家院落,欢欣鼓舞地等待朝廷御使的到来。

    然而,两天时间过去了,说好的御使车队却仍然停留在陕县没有动弹,反倒是先行到来的十几名军士不怎么消停,三五成群地游逛在城中各处,每到一处都跟民众聊得热火朝天。

    而他们聊的内容都是些气候、田地、水利、人口之类的话题,从关心的方向来看,这些人不像是军士,倒像是地方官员一般。

    在此期间,诸将也有命人乔装打扮,主动搭讪,试图打听出御使的姓名来历、个人喜好等消息,但这些人嘴很严,想说的不遮掩,不想说的却是一个字都不往外吐。

    诸将派去陕县的探子也都无功而返,御使此次前来,带着近千名精锐士卒,一到陕县就接管了当地城防,这些探子们甚至连进城的机会都没有,就灰溜溜地赶了回来。

    “朝廷到底是什么意思?”几乎所有人都心中不安,不住地思索着这个问题。

第806章() 
“故破羌将军段颎,垂发服戎,为国戍边,功成皓首,劳苦功高,后虽有罪,然历事二主,勋烈独昭,今授段煨破羌将军,望汝继承尔兄余烈,不负此职。

    ”

    弘农城,县府之中,朝廷的御使端正地站在上首,抑扬顿挫地朗声宣读着圣旨,在他对面,关中诸将跪成几排,脸上表情各异。

    段煨跪在最前,双手紧握成拳,肩头不住地耸动,脸上已经满是泪水。

    十九年了。

    距离族兄段颎获罪下狱,饮鸩自杀,妻离子散,已经是十九个年头过去了!

    他这些年来低调做人,对谁都是唯唯诺诺,只盼着能够用忠诚和顺从感动执政者,帮段颎洗刷罪名,让离散于边境的段氏家眷得以返还故乡。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天子换了一个又一个,权臣换了一波又一波,然而这些人都忙着争权夺利,根本没精力顾及一个尸骨都化成了泥土的老臣,对于段煨的哀求也是随便搪塞几句就过去了。

    十几年一晃而过,段煨一度感觉到了绝望,认为自己已经看不到那一天到来了。

    然而,今日御使抵达弘农,在馆舍稍作停留之后,便前来县府宣读圣旨,宣布对众将的任命,而他段煨的大名就堂而皇之地位列第一个。

    更重要的是,朝廷并没有忘记段颎的功劳,还特意把破羌将军这个职位赐予了他。

    破羌将军不是朝廷常备的官职,而是羌乱爆发之时,由某些地方大员兼任,最早一任破羌将军要追溯到先汉宣帝年间的酒泉太守辛武贤,段颎接任此职的时候也是挂着并州刺史的名头,说起来并不是特别辉煌的官职。

    可这段经历对于段颎来说,无疑是他一生之中的最高峰:一百八十多场战斗、三万多个先零羌杂种的首级、四十二万头牲畜的缴获、四百多名忠勇将士的牺牲。

    这一串串数字,都是伟大的注脚,记载着段颎的不世功业。

    段颎后来历任侍中、河南尹、司隶校尉等官职,都伴随着他攀附宦官王甫的经历,在段家人眼中不是光荣,而是耻辱,真正让段煨感到骄傲和喜悦的,还是这个破羌将军。

    “臣段煨愿为大汉天下呕心沥血、虽粉身碎骨不易其志,如有违背,天人共戮!”段煨哭着听完了圣旨的全部内容,然后抬起头来,声音嘶哑地发起了毒誓。

    段煨是高兴了,但他身后的诸位将领就没那么好的脸色,几个实力较强的将领面色铁青,手背上青筋暴起,只是看着堂中两行全副武装的高大武士才不敢发作。

    他们之前可都被李傕郭汜授予过将军称号,虽然都是杂号将军,但那也是将军!

    如今新天子一登基,又把自己这些铲除了逆贼李傕郭汜,立下大功的功臣们给贬成了校尉价格。

    这种折辱,谁能忍受?

    负责宣读圣旨的御使并不在乎面前众人的反应,自顾自地读完,俯身将圣旨递入段煨仍在颤抖的双手之中,然后转身,再次拿出一份圣旨。

    这一道圣旨的内容就更令人惊讶了。

    鉴于近年羌乱频发,朝廷决定,将司隶校尉部的左冯翊、右扶风、河东、弘农四郡分割出来单独设立雍州,然而这个新设立的州的最高执政官不叫刺史也不叫州牧,而是叫“都督”这个奇怪的名字。

    其实叫什么名字无所谓,大家都知道这是本州最大的官就好了,最让人惊讶的是,这位都督居然也姓段。

    在众将惊疑不定的目光注视下,新的雍州都督迈着大步走入堂中,昂然站立于所有人面前,段煨从听到这个名字就呼吸急促,此时看到进来的人,身体更是抖得像是筛糠一般。

    这个段浩,是他族兄段颎的亲孙子,当年还被他教着识字!

    “雍州乃是拱卫京师之屏障,责任重大,还望诸位多多用心。”段浩脸色平静,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便让众人起身离去,唯独把段煨留下了。

    片刻之后,堂中只剩下两位姓段的,这时候段煨才鼓足勇气,颤声叫出了对方的名字。

    “叔祖,孩儿回来了。”段浩的声音有些颤抖。

    段煨眼中再一次涌出热泪。

    当年段颎在狱中服毒自杀,他的家眷被发配到北疆,由于畏惧被牵连,位于武威姑臧的段家其他族人也不敢前去探望,段煨那时候还只是个低级军官,同样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是听说尚书卢植怜惜,庇护了被发配的段家族人。

    如今见到这个侄孙安然无恙,还被朝廷委任为执掌一州的大员,段煨心中欢喜至极,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元嗣,当年黄巾乱起,老夫听说你被子干先生招入军中效力,之后再打探就没了你的消息,老夫还以为、以为”段煨上前两步,紧紧握住段浩的双手。

    “承蒙子干先生器重,将孩儿派到当今天子麾下,之后到了辽东,便又偷偷把家人都接了过去。”段浩擦了一把眼泪,开始讲述起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听说自家侄孙攀上当今天子刘备这棵大树,十几年来又勤勤恳恳为他做事,一步步爬上高位,如今又被任命为一州都督,段煨听得是连连点头,不住嘴地慨叹先祖在天有灵,天子宅心仁厚,言语之中几乎要把刘备夸成神了。

    段浩耐心地听着叔祖絮絮叨叨地念叨着这些年来的艰辛,直到段煨说得累了,这才开口说起这次前来雍州的任务。

    雍州以长安为核心地区,自从羌乱重新爆发之后,就变得萧条了许多,董卓、李傕郭汜等人乱政以来,更是将这里弄得乌烟瘴气,民众纷纷逃散他乡,曾经的帝王乡也变成了荒凉之地。

    这次刘备任命段浩到雍州,一方面是感激这位老兄弟十几年来的付出,另一方面,则是想要利用他无比丰富的收拢流民、屯田垦荒的经验,来让曾经养育了两个帝国的渭水河谷重新焕发生机。

    “叔祖与诸将麾下兵士过于多了,最好是精简到一万到八千兵力,其余老弱病残就让他们解甲归田吧。”段浩最后说道:“这种事情,还要叔祖助我。”

第807章 九卿的诱惑() 
和煦的春风拂面而来,本该令人心旷神怡,然而,站在偶有绿芽钻出的山脊上,马腾的脸上仍然布满了忧色。

    负手迎风,眺望着远山和蜿蜒曲折的黄河,马腾也仿佛与高山融为一体,变成一座雕塑。

    数十步外,马铁反复地踱着步子,时不时抬头看上几眼。

    “父亲还是下不了决心?”

    正午时分,马超从山下策马而来,但他也害怕会影响到父亲思考问题,不到山脚就翻身下马,徒步走到马铁身边,压低声音问道。

    “不知道,从清晨到现在,一动不动。”马铁同样压低了声音。

    “唉!”马超一屁股坐在地下,重重叹息了一声。

    自从去年响应段煨的号召,起兵攻打李傕郭汜,马家就一直没顺过。

    明明已经把李傕郭汜堵截在陈仓城下,并且在会战中重创了贼首李傕,谁知道候选梁兴等八部众又反水了,帮着李傕郭汜来打自己,恶战是一场接着一场,双方都损失惨重。

    经过几个月的苦战,好容易把李傕和郭汜都给杀了,结果还被段煨捡了便宜,拿着两个贼子的脑袋去向朝廷请功,连飞熊军的残部都被段煨收拢了八成,马腾和韩遂是什么都没捞到,还把自己的家底给损失了不少。

    更让人生气的是,大战过后,韩遂利用自己的手腕和口才,迅速与败退回凉州的八部众达成和解,一众人等勾结起来,反倒把马腾的部众给孤立了。

    朝廷的援军屯驻陈仓,一步都不肯前进,段煨为首的关中诸将也折返回了弘农,只留下马腾军孤零零地待在凉州,面对跟敌人相互勾结且对自己不怀好意的“老朋友”韩遂等人,形势极为不利。

    终于,新皇登基,天下大吉,马腾等人翘首企盼的封赏也到了,然而,看着这姗姗来迟的诏书,包括马腾父子在内的所有人又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朝廷以马腾兴师讨逆有功,封其为卫尉,在讨伐李傕郭汜之战中骁勇过人,屡立战功的庞德庞令明也被封为奉车都尉,刚满二十岁的马铁和尚未成年的马休二人则被征召入太学。

    卫尉是九卿之一,担负宫城卫戍的责任,货真价实的两千石高官;奉车都尉则是比两千石,负责掌管天子车马,也是一个热门的职位,能够把这样的位置交给马腾和他的下属,可以说刘备已经表现出了相当的诚意。

    但是有一个问题摆在众人面前——

    不管是卫尉、奉车都尉这些,都要去洛阳赴任,也就是说,马腾等人想当官,就要离开自己的老巢。

    至于他的军队,朝廷也有安排,马腾长子马超被封为偏将军,代替马腾统领部队,驻地则被安排在由陈仓北上进入凉州的咽喉要道汧县。

    对于这样的任命,马腾一家是有喜有忧,能够洗刷贼名,被朝廷封赏,担任两千石级别的高官,对平民出身,还当了这么多年叛军的马腾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事。

    然而马腾害怕。

    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己这样的边地军阀,能够被朝廷看在眼里的,就只有麾下的军队了。

    自己父子前去洛阳,名为高官,实际上就是朝廷手中的人质,用来威胁留驻凉州的长子马超不要轻举妄动的。

    可问题的关键就是马超。

    所谓知子莫若父,养了儿子二十来年,马腾对马超的性子可以说是了解得不能再了解了,在他看来,这个长子志向远大,而且天性凉薄,不是个能为了家族而做出牺牲的人。

    如果自己进京,被人捏在手里,当成威胁的工具,一旦真有什么事情发生,只怕马超会毫不犹豫地起兵作乱,甚至会先发制人。

    到那时候,自己和马铁、马休,以及其他进京的家人一起,就都要没命了。

    “太早了,实在是太早了。”马腾看着远处窃窃私语的两个儿子,心中不禁暗自叹息起来,“若是再晚十年就好了。”

    再晚几年,马休马铁年龄大些,他再培养培养,给这两个儿子树立军中威信,那时候朝廷再征召入京的话,就能把马超带着一起去,让两个野心没那么大的儿子统领部众,不管是马休还是马铁,都比马超来得让人放心。

    如今马超才刚刚二十二岁,别说野心什么的,让他统领全军,他能经得起韩遂的算计吗?

    马腾的眼神和表情反复变幻,最终,他还是做出了决定。

    赌一把。

    心思既定,马腾顿觉心中轻松,迈开腿就朝着两个儿子那边走去,不料站得太久,双腿麻木,刚走一步就觉得腿脚不听使唤,险些一个跟头栽倒在地。

    “父亲!”

    “父亲!”

    马超和马铁异口同声地惊呼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马腾身边将他搀扶起来。

    “不妨事,只是站得久了。”马腾呵呵笑道,然后抬起手,重重地拍了拍马超的肩膀,“孟起,日后你统领全军,一定要稳重再稳重,切不可这样大惊小怪。”

    “父亲,你这是”马超一愣,随即脸上露出喜色,“父亲应下了朝廷的任命?”

    马腾点点头,“我等马氏子孙乃是名将之后,一向忠君为国,如今新皇登基,委以重任,为父岂能拒绝征召?”

    马超和马铁二人对视一眼,脸上都有些发烫。

    他们一家子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不假,但这个一向忠君为国,实在是跟马腾、马超这些人扯不上半点关系。

    盘踞凉州说忠义,忠君爱国当叛军?

    马腾看着两个儿子的表情,自己脸上也是觉得有些火辣辣的,连忙咳嗽两声,豪气干云地向前走去。

    “走,回城。”

    父子三人带着在山下等候多时卫士们策马而行,一路返回城中,他麾下的将领们听了马腾的话,面色都是有些复杂。

    将军真要入京当大官了,自己这些人还要留在凉州。

    同时,也有不少人注视着庞德,眼神中满是羡慕和嫉妒。

    “洛阳城中的那位天子是怎么听说庞德的,居然特意点名,要让他一起进京,还当什么奉车都尉?”几乎所有人心中都疑惑不已。

第808章 如何是好() 
不管下面人怎么说,怎么想,马腾都不管不顾,径自让家眷收拾细软,准备前往洛阳了。

    马腾早已打定主意,去到洛阳之后就韬光隐晦,尽力讨好朝中大员,尽量让自己安稳度过晚年,天子给他封了个卫尉的官职不假,但双方都知道,天子不会对马腾这个贼头子有什么信任度,更不会放心让他掌管禁卫,所谓卫尉,不过是个吃饷的闲置,摆在那里给外人看的。

    去洛阳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别人不假,但即便如此,马腾也宁愿相信那个素未谋面的天子,而不是跟自己称兄道弟十几年,却想方设法坑害自己,甚至杀害了自己妻子的韩遂。

    韩遂,韩文约。

    这是个毒蛇一样的家伙。

    边章、北宫伯玉这些人一个个被推上凉州叛军首领之位,又一个个地被杀害,而韩遂这个实质上的老大,却一直藏在幕后,操纵着半个凉州。

    如今韩遂又跟八部众结盟,实力远胜马腾,他若是继续待在凉州,只怕也会像那些老熟人一样,脑袋被挂在金城的城头上吧。

    还是离开这穷山恶水的好。

    马腾这边整装待发,远在更西边的韩遂,同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朝廷封赏马腾,自然也没有忘记韩遂这个凉州大佬,大鸿胪,掌诸归义蛮夷,九卿之一的两千石高位,就堂而皇之地摆在他的面前。

    按照朝廷那边的说法,韩遂闻名于凉州,在汉人和羌人两个群体里都有极高的声望,若是能够大鸿胪一职,让汉人和羌人和平共处,解决延绵百年,对两族民众都造成极大伤害的羌乱,这功绩甚至不亚于当年的凉州三明。

    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甚至跟威震边疆的凉州三明相提并论,换了其他人被如此赞誉,只怕是要乐得鼻子冒泡。

    但韩遂不同,他可是纵横凉州近二十年的叛军大佬,当今凉州最有权势的人,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情没经历过,什么话没听过?

    他心里清楚得很,若是自己没有掌握着凉州境内最强大的势力,就是有再大的本事,朝廷也不会高看两眼。

    一旦扔下军队,去了洛阳,哼哼,就不是这个话了。

    什么大鸿胪,什么九卿,不过是给外人看的。

    可这毕竟是朝廷主动伸手,给自己许了个两千石的高官职位,韩遂要说不动心,那绝对是自欺欺人。

    并且,这一次若是拒绝了朝廷的善意,很可能就意味着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那位新登基的天子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