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昭烈帝-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战过后,张飞一举成名,徐州扬州各地无不传扬他的勇猛无敌。

    消息传到兖州北部,正在与吕布苦战不休的兖州牧曹操不由得心情大好,命人设下酒宴,召集起文武群臣,庆贺这来之不易的好消息。

    吕布不过是一介流寇,之所以能够牢牢占据着兖州南部,不光是依靠一部分兖州世家,以及陈留太守张邈的支持,很大程度上,袁术在背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员和物资,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

    如今袁术自己遭遇重创,可想而知的是,他会把淮南地区的产出用于恢复军力,对吕布的支持必然会大不如前。

    这是曹操赶走吕布,收复兖州的大好机会!

    曹操慷慨陈词,回顾了最近两年时间里,己方众人的坚持以及取得的成果,并且展望未来,定下了接下来的战略目标,引来阵阵欢呼声。

    然后,就是喝酒的时候了。

    酒不是好酒,菜也不是好菜,堂中热烈的气氛却是什么美酒佳肴也换不来的,众人欢声不断,频频举杯,为来之不易的转机而振奋。

    酒到酣处,夏侯惇脱下缀有两个补丁的内衣,将精壮的上身袒露出来,给其他同僚展示起自己肩背上新增的厚实老茧。

    之前为了渡过难关,曹操鼓励麾下军民展开屯田,积极互助,促进农业生产,身为曹操麾下第一大将,夏侯惇毅然身先士卒,带着自己的直属部队挖土、挑土、造堤、修渠,硬生生将数万亩靠天吃饭的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双肩和脊背上的厚厚一层老茧,在夏侯惇自己看来,与战场上收获的伤痕一样,都是足以夸耀的勋章。

    “元让,辛苦你了。”曹操重重地拍着夏侯惇厚实的肩膀,为他端起一杯清酒,用以感谢这位好兄弟的付出和坚持。

    夏侯惇接过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有老大哥带头,在其他各地屯田的将领们也纷纷亮出身躯和手上的各种伤疤和老茧,说来可笑,他们这些人大都出身不低,人生的前二三十年基本没做过低贱的农活,可是这两年形式所迫,他们硬是把往日里根本不会正眼去瞧的事情做了个遍,心境大有不同。

    对于黎民百姓的艰辛,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由曹操亲手斟酒然后满饮而尽。

    看着这些与自己同甘共苦,不离不弃的好战友,曹操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大概是年初的时候,河北流传着一首诗,说是刘玄德写来给幼子启蒙的,诸位可曾听过啊?”又喝了几杯酒后,曹操面色泛红,聊起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文学话题。

    众人齐齐摇头。

    他们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家主公是个好卖弄的性子,在这种场合下更是如此,就算是听过类似的轶事,此时也应该装作不知道才好。

    “都没听过?也是,诸位忙于公事,哪有闲暇来打听这些,就连我,也是从商队口中听来的。”曹操见没人知道,不由得得意地笑了起来,摇头晃脑地吟起了那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好诗,真是好诗!”别人还没开口,坐在左手边的夏侯渊便主动站起身来大声叫道,引来众人一阵窃笑。

    这夏侯渊自幼喜好练武,弓马娴熟,偏偏对读书写字没什么兴趣,斗大的字都认不得一箩筐,再加上性情急躁,做事只凭一腔血勇,在曹操一方内部享有“白地将军”的美名。

    白地二字用两千年后的语言来说,差不多就是白痴,二货一类。

    众人齐齐发笑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你一个文盲也来评论别人的诗,也不怕传出去被人笑掉大牙。

    “笑什么?你们都笑什么?”夏侯渊恼羞成怒,额头上青筋暴起,冲着旁人吼叫起来,瞧那架势俨然是要用老拳来捍卫尊严了。

    “妙才不要动怒,你来说说,这诗好在哪里?”曹操跟夏侯渊情如兄弟又是连襟,此时见他动怒,连忙出来打圆场。

    夏侯渊稍稍平复心情,粗声粗气地说道:“这首诗简单,好懂,就是寻常百姓都听得明白是什么意思,讲得又是劝人向善,比起那些兮啊哉的,简直是强到天上了。”

    “说得好,简单易懂,劝人向善,依我看来,作诗著文,正当如此!”曹操也重重一拍案桌,对夏侯渊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在座之人不乏文采飞扬之士,平日里也多有诗作,方才在听曹操吟诗的时候,也有不少人露出了细微的不屑之意,就是因为这首诗太俗,太朴,根本没什么值得称赞的。

    可是听夏侯渊这么一说,曹操这么一评,他们便忍不住重新回味起这首小诗。

    然后他们就发现,自己就算是用尽华美的辞藻,也未必能涵盖这简简单单二十个字中描述的场景,蕴含的深意。

    确实是有独到之处。

    “当年一首侠客行,让玄德成为天下有名的大家,如今他的文字洗尽铅华,立意却更高了,来日若是能把酒言欢,我一定要劝他多作几首好诗流传于世!”曹操摇着头,满怀感慨地说道。

    曹操不知道的是,除了这首诗之外,河北大地还流传着另一首姊妹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第669章 让() 
张飞在战场上拼杀,陈登则是在后方开战了舆论攻势,不断为刘备造势,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徐州民众就都知道了发生在淮水两岸的战事。

    当然,他们只知道在袁术大军压境,徐州危如累卵之时,是刘使君派了麾下军队千里驰援,使自己免遭战火侵扰。

    却不知道张飞的部队早已占据琅琊、东海等地,令陶谦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在陈登和徐州商会的大肆宣传之下,数百万民众渐渐接受了这样的思想:

    刘使君的部队骁勇善战,如果由他来保护徐州子民,前两年曹操在徐州烧杀劫掠、屠城、建京观、使得泗水为止不流的惨剧就再也不会发生了。

    刘使君爱民如子,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设施,幽州自古被称为贫瘠之地,如今已经成为天下首屈一指的富饶之地,如果请他入主徐州,凭借土地和人口的雄厚基础,过不了几年,大家就都能过上好日子。

    另外,据小道消息披露,现在的徐州牧陶谦陶恭祖年事已高,加之重病缠身,早已心生退意,想要归隐田园,安享天伦之乐,只是怜惜徐州子民无人庇佑,这才硬撑着履职。

    如今刘使君击退入侵的袁术大军,陶使君觉得他正是那个可以接替自己执掌徐州的人,已经派出使者,邀请刘使君前来郯县,商议退位让贤的事了。

    类似的言论愈演愈烈,渐渐的,就连徐州的高层人物,也对刘备即将应邀前来徐州,与陶谦商讨相关事宜的传闻了解得七七八八,各自动起了心思。

    今日天气晴朗,陶谦难得地走出了长期养病的静室,在种满奇花异草的后院内赏起了花,在他身旁,陶商神色惴惴,讲述着近日里听说的各种传闻。

    “外面都是这样说的?”陶谦饶有兴趣地欣赏着面前的浅黄色小花,有一句没一句地回应着陶商的话头。

    “正是如此。”陶商答道:“依孩儿之见,父亲应该发布辟谣公文,驳斥这种无稽之谈。”

    “为父自己也有这念头,也给刘玄德写了亲笔信,怎么就是无稽之谈了?”陶谦失笑着摇了摇头,神色中满是宽慰和轻松。

    陶商急了,“当时是袁术大军压境,故而不得不出此下策,如今外敌已除”

    “闭嘴!”陶谦脸上隐隐露出不悦之色,语气也变得有些严厉了。

    自家儿子不过中人之姿,志大而才疏,成不了什么气候,这是陶谦早在十余年前就下了定论的,然而,在出镇徐州之后,陶谦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了儿子不少做事的机会。

    结果一模一样,陶商不行。

    为了保住陶家血脉和富贵,陶谦可谓是费尽了心思,当初与袁绍和袁术暗通款曲,正是指望着攀附上有希望在乱世中脱颖而出的强人,让子孙搭个顺风船。

    谁曾想,袁绍败亡,袁术被逐离中原,反倒是不被自己看好的刘备刘玄德声势日盛,占尽了河北和青州不算,还把半个徐州都纳入囊中。

    如今看来,转投刘备阵营,用徐州换陶家的富贵,应该是最合理的选择。

    可是陶商还做着子承父业的美梦,这让陶谦不禁有些恼火。

    权势谁不喜欢?

    可你也得有本事喜欢啊!

    董卓、袁绍都是一时雄才,甚至江东那几位也都声名在外,现在坟头上的草都快有人高了。

    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别说没有与人争雄的本事,就是本事稍稍差一点,搞不好都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陶谦知道自己活不了几年了,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子孙找一棵大树,不要在黄泉路上走着走着,身后就被子孙们追上来了。

    “老夫心意已决,要将徐州大位出让,你就不要痴心妄想了。”陶谦扔下一句话,颤颤巍巍地返回后堂,只留下陶商站在那里,心中满是怅然。

    ******

    冀州,邺城。

    听说徐州有急报传来,刘备就带着两名弟子匆匆向邺城赶去,结果一路上好消息接踵而来,等他们返回邺城,张飞已经大显神威,将袁术打得仓皇逃窜,缩在扬州不敢动弹了。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听了汇报之后,刘备呵呵笑道:“翼德就是那阜山上的雄鹰,日后必将展翅高飞,扬名天下!”

    “谁说不是呢,千里奔袭,一万对二十万,三战三捷,就是古代那些名将也不过如此。”郭嘉同样心情大好,手里拿着陶谦的亲笔信不住翻来覆去地看,“如今陶恭祖想要让出徐州牧之位,邀请使君前去一叙,不知使君意下如何?”

    “不去,推让几次再说。”刘备悠哉悠哉地靠在椅背上,懒洋洋地说道:“徐州我是肯定要,能兵不血刃更好,但姿态总是要做的嘛,总不能让人说刘玄德摆出了仗义相助的架势,实际是急着谋夺徐州吧。”

    “那我就回信推掉?”郭嘉问道。

    刘备摇摇头,“还是我亲自写信推辞吧,陶谦想笑就让他笑去。”

    经过这几年的苦练不辍,刘备的书法水平已经被卢植盖棺定论为无药可救,老先生都不再强求了,刘备自己也认命了,索性破罐破摔,写字更加随心所欲,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了。

    半个月后,冀州牧刘备刘玄德的回信内容就传遍了徐州各地。

    在这封信里,刘备深情回顾了当年在徐州的见闻、与徐州各地英才的交往,以及与陶谦的忘年之交、深厚情谊。

    然而,刘备身为汉臣,不敢把如此位高权重的官职私相授予,还是婉拒了陶谦出让徐州牧的请求。

    “这刘玄德,真是要做足姿态才肯接手徐州吗?”陶谦收到回信之后哑然失笑,当即铺纸研墨,再次写下一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

    又一个月后,刘备第二次婉拒了陶谦的请求。

    “刘使君说了,他身为汉室宗亲,保土守疆,不让窃据高位的奸贼祸害大汉子民乃是义不容辞,不管当不当徐州牧,都会让自己的军队帮助徐州民众安居乐业。”

    坊间地头处处流传着类似的话,令民众们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刘备的声望越发高涨。

    很快,陶谦的第三封信启程出发,朝着邺城方向而去。

第670章 往() 
所谓事不过三,见到这第三封信后,刘备终于认真起来,商议起前往徐州之事。

    书房之中,刘备、沮授、郭嘉等人围坐在宽大的木桌周围,桌子正中是一尊小小的黄铜香炉,内里插着三根檀香,伴着袅袅青烟,众人有说有笑,时而端起面前的茶杯品一口香茗,气氛轻松愉快。

    “如今陶恭祖病重,袁公路败归扬州,曹孟德与吕布打得不可开交,正是我方取徐州的大好时机,机不可失,还望使君当机立断。”沮授是坚定的取徐州派,此时更是急不可耐,希望刘备即刻动身,接过徐州牧的权柄。

    “使君万金之躯,不可轻易前往他人领地,还是由我前去,探明陶恭祖的近况和心意更好。”郭嘉同样希望刘备尽快拿下徐州,将势力范围推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但他以己推人,还是不敢相信陶谦的诚意。

    沮授皱起眉头,对郭嘉的谨慎有些不满,“陶恭祖久有声望,岂是说一套做一套,用徐州为饵坑害使君?”

    “陶恭祖没有这种想法,其他人未必没有,公与兄,你这人就是太正直,把别人想得太好了。”郭嘉冷笑起来,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沮授气哼哼地转过头去,内心深处却不得不承认,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最终,众人达成一致,由郭嘉代替刘备前去徐州与陶谦接洽,对外则封锁消息,不让人知道这件偷梁换柱的事。

    没过几天,在五百名卫士的护送下,几辆马车离开邺城,向东南方缓缓驶去。

    这些卫士都是跟随刘备多年,一直负责他的出行安全,这几辆马车也是州府专用,车厢上镶嵌有特殊徽章的,一路行来,所有人都以为,刘使君真的接受了陶谦的邀请,前往徐州交接去了。

    刘备前去徐州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半个月后,郭嘉一行抵达平原郡内的黄河渡口,准备进入青州。

    看着脚下奔腾汹涌的滔滔黄河,郭嘉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

    “太史子义那边有回信了吗?”郭嘉语气平静地问道。

    “回军师的话,高唐、漯阴直到济南国,一切准备就绪。”在郭嘉对面,一名中等身材的卫士抱拳答道。

    郭嘉点点头,“好,我们渡河。”

    数日后,“刘备”一行抵达青州高唐县,令所有人都预料不到的是,迎接他们的不是当地官员,而是数百名埋伏在一处要道的贼寇。

    击退贼寇之后,“刘备”一行不敢久留,连夜赶往漯阴,结果在距离漯阴数十里外的驿站留宿,又遭遇了一场无名大火,整座驿站被烧成了白地。

    消息传出,全州震动,青州都督太史慈勃然大怒,严令彻查此事,在整个青州境内拉网清查,号称不放过任何心存歹意之人。

    据坊间传闻,是一些被剥夺了土地和产业的豪强心怀不满,勾结泰山贼寇策划了这几桩谋杀,一时间济南、齐国等地人人自危,豪强们在太史慈的府邸门口排起了长龙,极力证明自己的清白。

    然而他们表忠心的举动并没有什么卵用,太史慈一纸令下,数千铁骑封锁了临淄等大城,几乎同时,那些经过多方收集,早就在太史慈书案上待了很久的罪证被公之于众,新一轮抄家灭门开始了。

    “经过这么一闹,青州之地的世家豪强削减了七八成,很难再合起伙来阻碍我们的发展计划了。”州府之中,几场暗杀袭击的受害者郭嘉笑意晏晏,与太史慈有说有笑地聊着,“使君说了,他能帮的都帮了,再拿不出什么政绩,子义兄就别在地方上任职了,老老实实去练兵吧。”

    “没问题!”太史慈眉开眼笑地应答道。

    之前刘备将青州委托给太史慈,除了看重他的用兵才能和本地人出身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史慈决心打击垄断青州土地,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夺人口的豪强。

    可惜事与愿违,太史慈打仗是一把好手,对付世家豪强却不擅长,就任青州都督之后,被各种阳奉阴违和软钉子弄得施展不开拳脚,有心杀人立威,本地豪强在明面上又表现得服服帖帖,让他找茬都难。

    若不是郭嘉自导自演这么一出戏,估计太史慈还要头疼好久呢。

    在临淄城中略做盘桓,给太史慈出了不少主意之后,郭嘉觉得自己肚子里面快要溢出的坏水终于下去了不少,这才心满意足地与太史慈告别,重新踏上前往徐州的道路。

    不等郭嘉进入徐州地界,青州发生的事情就早已传遍了东海和下邳等地,令陶谦在内的官员和地方豪强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沿途布置人手,迎接“刘使君”一行。

    八月初四,徐州从事陈登受州牧陶谦之托,在青徐交界的琅琊国迎到了远道而来的“刘使君”,此后一路畅通无阻,顺利抵达郯县。

    得到刘使君大驾光临的消息之后,郯县民众欣喜若狂,自发组织起来,出城十里,候在道路两旁,向“刘使君”的车队高声欢呼,希望刘使君接下徐州牧之重任,带领自己过上太平安稳的生活。

    “元龙兄真是厉害,短短数月,便可将民情舆论操纵于鼓掌之中,为使君造下如此声势,令小弟佩服得五体投地。”郭嘉微微挑起遮挡视线的车窗竹帘,看着外面热情的民众,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坐在对面的陈登拱手笑道。

    “雕虫小技而已,比不上奉孝你的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陈登心中颇为自得,但面对代表刘备而来,深受刘备器重,又是初次见面的郭嘉,他还是保持着基本的矜持。

    “不知陶恭祖出让徐州牧,究竟是出于真心,还是仅仅为了拉拢强援?”郭嘉又客套了几句,然后收敛面容,正色询问道。

    “正是摸不清他的心思,我才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徐州各地造势,宣扬陶使君的高风亮节啊。”陈登轻笑起来。

    经过这么一番造势,全徐州都知道了陶谦出让徐州之事,不管陶谦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他都已经无法控制局势发展了。

    刘备入主徐州已是定局。

第671章 诱() 
州府之中早已设下宴席,不仅徐州各方头面人物齐集于此,就连久未出现在人前的徐州牧陶谦也身着华服,满面红光地高坐在主位。

    与一脸轻松的陶谦相比,本地世家豪强的代表们却是神色各异,不住地交头接耳,似乎有别的心思。

    其实这也是难免,作为天下十三州之中,难得地没怎么被黄巾之乱和之后诸侯战乱侵扰的一方乐土,徐州本地世家对外来的兵头有着发自内心的抵触。

    他们不喜欢高高在上的袁绍;不喜欢好大喜功的袁术;不喜欢杀人盈野的曹操;不喜欢薄情寡义的吕布;不喜欢打出去,向天下人展示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