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昭烈帝-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藩王,跟各郡国的王爷是一个级别的。

    如今大汉王朝分崩离析,诸侯互不统属,相互征战不休,朝廷那边是指望不上,想要安抚倭国这种藩属,也就只能以幽州牧刘备的名义来做。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与周边藩国和亲,双方都要遵循身份对等原则,也就是说你出一个王室成员,我出一个王室成员,这样才行。

    甘宁算是什么身份,他能配得上倭国国王吗?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无须拘泥于那些陈腐条规。”郑玄毫不犹豫,理所应当地答道。

    在幽州这边,传统的规矩就是一张纸,想遵守就遵守,不想遵守的时候顺手就能撕了,刘备这些年来不知道打破了多少旧规矩,也没见到什么天崩地裂彗星出现的凶兆,反倒是让人们的生活轻松了许多,郑玄虽是大儒却不迂腐,这种变化是他喜闻乐见的。

    再说了,现在的客观情况就是甘宁和那个什么什么国的女王两情相悦,不畏生死,跨越万里海疆地过来了,此等行径足见心迹,这个节骨眼上谁要是跳出来反对,那就真是太不近人情了。

    真把甘宁这个无法无天的前水贼头子惹急了,谁能担得起责任。

    所以郑玄决定,全力支持!

    卢植长长松了一口气,又把视线转向蔡邕。

    “我也觉得挺好。”蔡邕本就是个豁达的性子,之前都能把视若珍宝的闺女嫁给赵云那个被传统士大夫瞧不上眼的草民武夫,现在更是一切都看得开了,老先生答了一句之后又把视线转向甘宁,“世人怎么说你不用管,老夫会亲自为此事作传,哪个不服就来找老夫论理。”

    见师父和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这样给自己撑腰,甘宁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忙双膝跪倒,对三位长者依次行礼。

    他原本也很担心自己这门亲事得不到主流的承认,这才装傻充愣,希望用自曝隐私的方式来逼迫刘备等人同意。

    谁曾想非但刘备坚决站在他一边,直接给封了个征夷大将军,就连恩师卢植和郑玄、蔡邕两位老先生都没有反对。

    甘宁觉得,自己真是太幸福了。

    “过两天为兄摆一桌家宴,你把女王带过来,让几位老先生也见见新妇。”刘备呵呵笑着,对甘宁亲切地说道。

    众人均是一愣,这婚还没结呢,名不正言不顺的,凭什么让人家倭国女王过来吃饭?

    就是寻常人家的姑娘,也没有说在结婚之前就跑到男方家里跟长辈见面的吧?

    再说了,人家可是来了一个使节团,其他人叫不叫?如何瞒着他们?

    就连卢植都觉得此举有些荒唐,低声说道:“如此唐突,恐怕不太妥当吧。”

    “怕什么,别让外人知道就行了呗。”刘备一拍桌子,指着那群满脸好奇的年轻家伙们说道:“不许透露出去啊,这事就咱们这些人知道,一旦泄露出去,我可要找你们麻烦的。”

    “不敢不敢。”众人连忙摆手。

    “那就没什么好顾虑的,明天我就让刘政过来,带着难升米他们去右北平转转,过上个把月时间,咱们就把什么都做成了。”刘备下定主意,豪气干云地说道。

第489章 永为大汉藩属() 
几名邪马台国大臣听说能见识到各种新奇事物,喜不自胜地乘坐马车去了右北平,看着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右北平太守刘政也向刘备告别,但就在想要离开的时候,刘备却出声叫住了他。

    “使君还有什么事情要吩咐的?”刘政有些奇怪,他这几年时间勤勤恳恳,将偌大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各项事务都上了正轨,难道刘备觉得不太满意,又有了其他的计划?

    “兄长在右北平主政数年,上至文武官员,下至黎民黔首,无不对兄长心悦诚服,小弟也时有耳闻。”刘备笑着说道,他与刘政说起来都是孝景皇帝之后,中山靖王玄孙,算辈分还是同辈,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以兄长相称,“小弟是担心,兄长政绩斐然却无法升迁,心中或许会有些不快。”

    按照过去的惯例,刘政在地方上当了好几年的两千石官员,政绩极为不俗,还是宗室,早在几年前就该公车入京,担任九卿级别的高官了。

    可自从董卓乱政,幽州跟朝廷之间的联系断绝以来,包括刘政在内的所有幽州官员都没了升迁的希望,唯一的机会就是辅佐刘备一步步高升,水涨船高,让他们也升上去。

    刘政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只见他微微一笑,随意地摆了摆手,“我老了,也没那么多的追求,能在右北平造福一方百姓就已经心满意足,其他的东西我不去想,使君也无须多虑,这样就好。”

    “兄长高风亮节,实为我辈楷模。”见刘政自己想得通透,刘备也不再多言,只是微笑着送他离去。

    走了碍事的,卑弥呼彻底没了顾虑,她换下红白相间的裙装,穿上甘宁特意买来的高档女装,束起及肩长发,将自己打扮成一名普通的幽州贵妇,每天跟着甘宁走街串巷,领略着迥异于倭国的奇妙景象。

    美食、衣物、化妆品,和所有女人一样,卑弥呼尽情地采购着各种商品,神秘贵妇的传说迅速在蓟城商家之间传播开来。

    刘备提议的家宴盛大召开,并圆满结束,几位老先生对貌美端庄,极尽谨小慎微的倭国女王十分满意,以张宁为首的夫人团则是展现了她们的友善,让卑弥呼之前的忐忑不安全部消融在微笑之中。

    众人得知卑弥呼今年只有二十一岁之后也没有太多惊叹,毕竟大汉王朝都经历了许多少年天子,倭国出个年轻女王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

    但卑弥呼说出她的经历之后,却让人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慨叹,这位女子实在是不容易。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倭国始终处于分崩离析的战乱之中,国不成国,家不成家,所有人都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惧之中,传说中可以沟通鬼神的巫女们则是被多方势力争夺,作为巫女家族的一员,卑弥呼的整个少年时代都被人争来抢去,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沟通鬼神的巫女,倒是我家夫人的同行,是吗,小天师?”刘备坏笑着碰了碰张宁的胳膊肘,压低声音问道,随后就被一顿隐蔽的龙爪手弄得呲牙咧嘴。

    而在另一边,卑弥呼的讲述还在继续。

    或许是近百年的战乱让所有人都不堪重负,渴求和平到来,恰逢邪马台国国王身故,于是以该国百姓为首,三十多个周边小国联合起来,推举“周游”列国,为人们治疗疾病,祈求安康的巫女卑弥呼为王,国家大事则是由之前的贵族难升米主持。

    为防止贵族们心怀不满,对自己施加暗害,卑弥呼住在高台之上,生活杂事都交给千余名侍婢去做,极少出现在外人面前,唯一能够接近她的男人则是她的亲生兄弟,也就是这次使团中的次使都市牛利,这个孩子对卑弥呼忠心耿耿,被委以送饭传话的“重任”。

    “那个都市牛利是你家兄弟?”甘宁眼睛瞪得溜圆,“之前他阻碍我见你,还被我揍了几次。”

    卑弥呼闻言一愣,无语地望向这个鲁莽的男人。

    “嗨,姐夫揍妻弟那是天经地义,以后别揍了就好。”刘备随口打着圆场,可是糜贞充满杀气的目光逼视过来,让他也觉得如坐针毡,连忙转移话题,“对了,殿下是怎么跟这个蠢家伙、那什么的?”

    “这个我来讲,她一个女人家说不清楚。”一提到这个话题,甘宁顿时来了兴致,眉飞色舞地讲述起来。

    当日里被狗奴国的军队围攻营地,甘宁来了火气,把那群不知死活的家伙给砍了个七零八落,结果他觉得还不解气,又带着人一路追杀,把正在围攻邪马台国的狗奴大军主力也给痛殴了一顿。

    汉军将士勇猛无畏的英姿让狗奴大军闻风丧胆,也让邪马台国震撼莫名,急忙派出使者前来接洽,当他们道明身份之后,邪马台国上下更是大喜过望,卑弥呼亲自前来犒军,也不知是一见钟情还是两见钟情,反正一来二去就到了一起。

    对于这个解释,众人还是比较信服的。

    倭国一穷二白,就连完整衣裳都是贵族才有的稀罕物,食物更是匮乏,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倭国人普遍身材矮小,气质也好不到哪里去,汉军将士落在他们眼里,个个都是了不得的美男子,像甘宁这等身材高大,充满男性阳刚气质的杰出人物,即便在数千万汉朝人里面都是上上等,跟倭国土著一相比,更是有如天神一般。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看惯了矮小猥琐的倭国男人,再见到相貌出众,气质独特的甘宁,卑弥呼若是再不动心,那刘备就要怀疑她的眼睛和脑袋有没有出问题了。

    “咳,这个卑、卑姑娘,你的汉话是跟谁学的?”眼见气氛越发融洽,卢植也不绷着脸了,但老先生刚一开口,却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对方,只能硬着头皮把卑弥呼叫成卑姑娘,对她询问起来。

    或许是之前被甘宁提醒过,卑弥呼对卢植是格外敬重,对老先生的文化,她先是躬身一礼,然后才解释道,原来之前她周游列国(也就是九州岛),曾经在吴人遗民的土地上生活过几年,这几个月来又跟甘宁学了不少。

    “怪不得。”卢植赞许地点了点头,这卑弥呼虽然说话还带有浓浓的异域口音,但基本上都能让人听懂,对于化外之民来说实属难得。

    “晚辈仰慕大汉已久,愿与甘将军一道,平定倭国战乱,永为大汉藩属。”卑弥呼再度躬身,满怀诚恳地说道。

第490章 徐州() 
听到卑弥呼的话语之后,卢植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由衷的微笑,连连点头不止,可是这番举动落在另两位老先生眼里,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

    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的所谓“国君”,值得如此高兴吗?

    他们却不知道,卢植和刘备、甘宁这师徒三人,图谋的却是倭国那储量巨大、且容易开采的金银铜矿。

    一番宴饮,宾主相宜,各自尽兴而归,甘宁和卑弥呼借口不胜酒力,在州府的客房下榻,刘备是个爱热闹的人,而且他看甘宁似乎是有话想说,自然也就应允了。

    让几位夫人和未来的夫人们自己去忙,刘备与甘宁二人则是来到书房,秉烛夜谈起来。

    “卑弥呼对我说过,那个难升米是旧国君的亲信,一向有自立之心,不可不防。”

    “使团里面有几个难升米的人?”

    “大概有六七个。”

    “一共十个人,除了卑弥呼姐弟俩和难升米自己,意思其他全是难升米的亲信?”

    “差不多吧。”

    “那就都弄死得了,我再给你安排几个得力人手,把邪马台国的内政外交撑起来,一定要把所有的权柄掌握在我们手里。”

    烛火摇曳,短短几句话,就已经决定了数名使节团成员的命运。

    刘备端起洁白如玉的瓷杯,轻轻嘬饮了一口浓茶,继续说道:“你这个征夷大将军主要负责军务,但绝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倭国,懂吗?”

    “倭国穷乡僻壤,值得我们用心的只有矿藏和人力,这些师兄都说过,小弟也牢记在心。”甘宁连连点头。

    “我们的根基是在大汉,如今袁绍的地盘被进一步压缩,已难有所作为,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一定还会联合其他势力,给我军带来麻烦,其中青州臧洪和上党张扬位于双方势力之间,必定会偏向某方以图自保。”刘备的书桌上永远摆放着地图,此时他连说带比划,给甘宁上起了课。

    甘宁听着听着,突然冷不丁地将手指向青州南边,“徐州糜家几年来不断积蓄力量,又有翼德和几位师弟坐镇,实力极为不俗,琅琊的臧霸臧宣高也早已倒向我方,不如让他们从南面进攻青州,我军从平原方向进攻,以水师作为辅助,令臧洪首尾难顾,一举夺了青州。”

    刘备摇摇头,“青州无险可守,臧洪胸无大志,只要我军击败袁绍,青徐两州传檄可定,提前占了反而要分兵把守,没什么实际的好处。眼下的重中之重,还是图谋并州和冀州,打通与中原、关中和江汉的道路。”

    “师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虽然刘备说得振振有词,但甘宁却不认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张翼德和糜子仲这种人才放到任何一家诸侯都会被委以重任,臧宣高那些人也是一样,他们追随师兄是为了建功立业的,师兄在别处接连用兵,将士多有功勋,就连小弟都能扬威异域,久而久之,他们心中难免会有所不满。”

    刘备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直以来,他都秉承着天下一盘棋的思路,各路人马有主攻、有辅助、有伏笔、有暗棋,各有各的分工,之所以把张飞这个绝对忠诚也绝对能干的核心部下放在徐州,也正是为了在两淮地区保有军事力量的存在,同时插下一根毒刺,只要时机成熟,无论袁绍、陶谦或是曹操,都会被他来一记狠狠的背刺。

    为了这个目的,张飞等人远赴徐州,在那里一待就是两年,期间任劳任怨,不断招兵买马,积极发展力量,成为中原之路断绝之后,幽州主要的情报来源。

    可刘备一直没有想过,这些人待在徐州,眼里看着旧日同僚建功立业、加官进爵,他们心中是什么滋味。

    那可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思想的人,不是电脑游戏里面无喜无忧,只要定期赏赐,就能确保忠诚度一百的npc。

    “兴霸,你说的确实有理,是愚兄疏忽了。”刘备沉思半晌,认可了甘宁的说法,抬起头来诚恳地说道。

    甘宁笑了起来。

    方才所说之事,一方面是为坐镇徐州的张飞等人抱打不平,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小小的私心。

    在他看来,三韩和倭国都是不堪一击的渣渣,就算平定十次百次都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想要扬名天下,还是得参与中原这边的战斗,徐州与幽州本土并不相连,唯一的交通方式就是海运,若是徐州那边燃起战火,他的水师部队就可以在实战中演练各种战法,同时让天下人都知道甘宁甘兴霸的大名了。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甘宁高高兴兴地告辞离开,准备去客房歇息,刘备却没了睡意,举着蜡烛在高大的木头架子上找到徐州方面传回的情报,仔细翻阅起来。

    东海糜家原本就财力雄厚,后来又成为幽州商会在大汉东南疆域的总代理,金钱滚滚而来。有了海量的财富支持,张飞的数千精兵作为后盾,糜竺一改往日里的低调隐忍,他扩建庄园,广纳流民,并打着刘备的旗号赈济周边百姓,为夺取徐州做起了准备。

    对于这些举动,徐州刺史陶谦自然是心中不满,几次派人前去朐县训斥,并企图出兵荡平糜家,但屯驻琅琊的臧霸对他不理不睬,徐州本地最大的豪强下邳陈家也含糊其辞,始终不表明态度,让陶谦有心无力。

    刘备又翻来一叠军情汇报,这是张飞那边送回来的,他只对刘备负责,这些情报就连糜竺也无权查阅,都是绝密级别。

    “八千精锐,足以在淮北横行,再加上臧霸的部队,就算陶谦倾尽全力也难以撼动。”刘备一边翻阅一边计算,最终确定了张飞手中的核心部队数量,心中更有把握。

    能被张飞认可,那就是货真价实的精锐之师,除此之外,糜竺手里还有两万多名男性流民,这些人平日里务工务农,若是遇见战事,也能作为民夫,担起运输辎重粮草的重任。

    磨剑数年,也该到出鞘的时候了。

第491章 镇远() 
获得了长辈们的认可,甘宁的婚事也顺理成章地举办了,只是由于他们身份特殊,不宜大张旗鼓,所以也只是在幽州商会最大的一处会馆之内举行了一场喜宴,邀请亲近之人前来参加而已。

    但是,甘宁的身份决定了他的喜事不可能低调:卢植的弟子、刘备的师弟、海上商旅的守护神、倭国将来的执政者。

    这些身份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足以让人们趋之若鹜,更别说汇聚在同一个人身上了。

    幽州商会的成员们是最热情的,他们财大气粗,又跟甘宁有业务上的合作关系,一车车礼物就跟不要钱一样送到了会场。

    只是他们不知道,甘宁早就跟刘备商量好,外人送的所有礼物都归入公库,折合成金钱之后,九成以甘宁夫妻的名义捐献给幽州各地的托育院和学馆,剩下一成则是留给卑弥呼,让她不至于白结一次婚。

    至于内部人员,卢植送了一对玉佩,郑玄送了一套说文解字,蔡邕财大气粗,送的则是幽州今年唯一一张甲等琴。

    其他人各有各的礼品,刘备作为压轴,带来的却是个五尺多长的匣子,还用细麻布裹得严严实实。

    “刘使君,人家送来礼物都要在众人面前显露一番,你这裹得严严实实却是为何啊?”程曦作为会馆主人,主动凑到刘备身边询问起来。

    “你们都炫耀完了?”刘备呵呵一笑,缓缓站起身来,慢条斯理地一层层揭开麻布,露出一个黄梨木打造,造型却极为简单的木匣。

    刘备右手轻轻用力,只听得“咔哒”一声清响,铜制搭钮应声而开,他伸手一捞,随即单手高高举起一柄长剑,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结婚送剑,这是什么意思?

    “此剑名曰镇远,愿我兴霸贤弟执此宝剑出镇倭国,将大汉之荣光洒遍远方!”刘备手持剑柄,高声道出剑名,满座宾客轰然叫好,巨大的声浪几乎要掀翻房顶。

    所有人都来了兴致,纷纷凑到近前,想要亲眼目睹宝剑的锋芒,刘备索性抽剑出鞘,将其摆放在宽阔的剑匣之上,让众人依次观看。

    只见这柄宝剑的剑鞘与剑柄都是青铜铸就,通体遍布云纹,显得极为古拙,剑身则是由百炼精钢打造,寒光熠熠,一看就是锋锐无匹。

    在平坦的剑脊之上,赫然镌刻着“镇远”两个篆字,字体凹陷,并被涂成朱红色,这颜料也不知是何种材料制成,竟可以随着视线角度的转变而变化光泽,恍惚之间,仿佛鲜血涌动,令人惊叹不已。

    最后,甘宁大步来到刘备面前,双手接过宝剑,随即转过身去将其高举过头,用尽全身力气怒声吼道:“汉家荣光,永镇彼方!”

    一片欢呼声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