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酵蚯鼐苄勾笳忌戏纾

    “将军!他们不过是占据了地利而已!如果堂堂野战的话,他们一定不是我们老秦人的对手!”有秦军都尉安慰道。

    “是啊!将军!只要破开他们的拒马阵,战车一上去碾压,韩军肯定会溃不成军!末将到时候第一个带兵将他们杀个一干二净!以消心头之恨!”

    说到韩军的拒马阵,秦军都尉们明显很是愤怒,但又偏偏无可奈何。想要破韩军的拒马阵。先要躲过韩军弩箭营的箭雨,然后还要面对拒马阵里面的韩军。韩军那么狡猾,把拒马埋得那么深,秦军根本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去挖拒马!这哪里是拒马啊!根本就是一座简易但坚固的城墙!

    “更可恨的是韩军居然把我们的将士挂在拒马上当肉盾!士可杀不可辱!”一名秦军校尉咬牙切齿道。

    刚才就是自己领兵攻打拒马阵,却无功而返!在他看来,马革裹尸还。大丈夫战死沙场乃是一名军人最好的归宿!但窝窝囊囊地死在自己人手上,对士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平心而论,如果绑在拒马上面的是自己或者自己的至亲,自己该是什么样的反应!对于李瑶的军令,他没办法拒绝!毕竟。如果就这百余名秦军就放弃进攻,以后的战事也不用打了!

    刚才秦军的损失之所以那么大,一方面是韩军的拒马阵厉害,另一方面也是受被万箭穿心的袍泽尸体刺激的,秦军要么过于愤怒失了分寸,要么伤心过度!战力也就因此打了折扣!

    就在秦军上下商议如何应对韩军的拒马阵的时候,一名斥候神色惶恐地走了进来!李瑶第一时间发现了斥候的不对,不悦地说道:“发生什么了!慌慌张张的,还是不是我们老秦人了!”

    斥候吞了吞口水,咬着牙说道:“将军!对面那些韩狗又把我们的将士挂到了拒马上!这次更多,有两百多人!韩狗们还说,他们那里多的是!这些人是生还是死,全都由将军决定!”

    众人听后惊了!什么?!在韩军手上的秦军俘虏不止一百人?!!原本大家还以为俘虏就百余人呢!看来,情况肯定不止于此!

    弓箭营都尉当即就急了!刚才自己迫于形势,不得已答应主将李瑶的要求!如果待会李瑶还是狠下心来,要自己指挥手下放箭射杀袍泽,那自己可就约束不了手下了!

    不顾好友眼神的劝阻,弓箭营都尉言辞恳切地说道:“将军!韩狗那边还不知道有多少我军的俘虏!再这么打下去,我军士气肯定重创!到时候……”

    李瑶脸立即阴了下来,死死盯住了说话的弓箭手都尉。弓箭手都尉心下一横,毫不畏惧地迎着李瑶的目光回望过去,抱拳说道:“将军你也看到了!韩狗们把我们的将士绑在拒马上!我军若想闯过去,就一定要弓箭营掩护射击!就算我们箭一支也不射到将士们身上!但跟上的步卒和韩狗短兵相接的时候,一定会顾忌那些活着的袍泽,士气是一方面,真正交手的时候,韩狗们可以肆无忌惮,我们却是束手束脚,这仗真没法打啊!”

    李瑶把目光转向步卒校尉,校尉脸色苦涩一笑,点头承认。刚才他亲自带兵去攻打拒马阵,说起来自己最有发言权。想到那些悲惨命运的秦军俘虏,校尉完全把自己的个人得失置之脑后,实话实说道:“将军!确实如此!刚才只是一百人,现在韩狗拿出了两百人,后续还不知道多少人,您也看到我们越打越少,再这么下去,军心只会越来越动摇!到时候,韩军若是全力反击的话,我们拿什么来抵挡?拿不下对方,又怎么救下桓将军他们?!”

    ps:

    下一章大家明早订阅吧,虽然我会十二点上传!如果自动订阅的朋友,记得刷新一下,因为两点左右我会修改。

第七章 韩国的底气() 
眼见李瑶皱眉不语,其余的都尉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大骂韩狗没有人性,不讲道义,为自己的袍泽死得憋屈而愤怒、伤心。

    李瑶的副将嬴武适时地出声说道:“将军!我想韩军这么做肯定是想打击我军的士气,另一方面未尝不是权宜之计。情报说,韩军一日之间连下焦县、陕县,然后才是曲沃。两县距离曲沃百里有余,韩军又是在次日拿下曲沃。想必韩军应该不会留什么俘虏。俘虏最有可能来源于曲沃,因此,韩军手头上的俘虏数量绝对不会超过两千之数!”

    顿了顿,嬴武笃定地说道:“韩军既不想分兵看护俘虏,又不想为俘虏浪费粮食,这才出此下策!”

    一名秦军校尉不悦地说道:“嬴副将这是为韩狗说好话?”其余的秦军都尉们也是面色不悦,对方的答复。

    嬴武知道自己稍微回答不慎就会惹怒众将,但还是直言其说道:“韩国现在可以提倡以法立国,以孝治国,以礼教化万民!这种对待俘虏的态度传扬出去,怕是对韩王然的名声不利?”

    李瑶止住了就要发作的众人,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副将的意思是?”

    嬴武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将军!我们何不向暴鸢那边提出请求,用些粮草来交换战俘呢!”

    “赎回俘虏?!”李瑶觉得嬴武的想法有些可笑。现在两军正在厮杀,恨不得将对方全歼而后快,对方怎么会同意把战俘还给自己呢!除非自己把函谷关拱手相让!还有一定的可能!韩军现在怕是在偷着乐吧!拿数百名秦军俘虏就让自己投鼠忌

    但很快,李瑶就明白了嬴武的真正想法。

    旬阳县城里,李牧望着秦军“硕果仅存”的县丞一言不发。这让旬阳县丞心里面很是慌张。自己当初可是第一批带人投降的,韩国不会卸磨杀驴吧!那可就惨了!

    其实李牧心里面只是好奇,这得多么的八面玲珑,才能在秦、楚两国轮番的统治下活得如此滋润。县丞名叫李哲,早在公元前306年秦国治下。他就担任县内的小吏。第二年秦国将旬阳还给楚国,身为“前朝旧人”的李哲不仅保住了职位,还获得了提升。等到了公元前280年,楚国因战败割让旬阳给秦国的时候。他已经荣升为县丞。秦人的到来依然没有夺取他县丞的职位,反而予以保留。直至到今天,算起来,他已经当了17年的县丞!

    副将、羽林军校尉韩腾也就是原本史书上灭掉韩国的内史腾也很是好奇对方保命、保富贵的手段,但他也明白军情急迫,李牧找这个本地人前来,主要是想问询子午道的事情。于是开口说道:“你若是肯真心归顺我韩国,我家王上也不会亏待于你!说不定你这县丞可以一直坐下去!”

    故旬阳县丞忙不迭地点头称是,心里腹诽道:“反正归顺谁不是归顺!哪天楚国或者秦国打过来,我一样归顺!”

    李牧看到对方的反应后。知道这样的场景怕是出现了许多次了。不过,自己也不指望他能真心归顺,能帮着稳定民心就算大功一件。这样土生土长的“地头蛇”用处还是颇大的。想让对方说实话,利诱根本没必要,威胁效果反而更好!

    于是李牧面无表情地说道:“本将问你。这旬阳北面的子午道可还在用?”

    李哲老老实实地回道:“回禀将军,依然可用!但子午栈道狭窄,又年久失修,怕是容不得大军通行!”

    李牧问起子午道的情况,李哲的第一反应就是韩军莫非是想借助子午道偷袭咸阳。毕竟穿过子午道就是咸阳的近郊………蓝田,又因为子午道不是官道,秦军怕是不怎么重视。韩军果真偷袭的话。秦国肯定会中计!

    “这和自己的情报相同!不过,自己还要派兵查等确定子午道不可能成为秦军偷袭汉中的要道后,自己留下数千大军镇守即可。”李牧暗暗想道。

    “下去吧!如果你表现好的话,本将不介意给你一个县丞的职位。”

    “谢将军!”李哲大喜,管他韩军什么目的,只要自己的荣华富贵保住了。那比什么都。

    不过半日的功夫,韩军的斥候就探明了子午道的情况。正如李哲所说,子午道眼前勉强可用,小型的商队通过是没问题,但绝对允许不了大军通行。甚至连稍微大一点的商队都不愿意冒险从此入咸阳。

    “传令下去!五千大军驻守旬阳,戒备子午道。其余大军明日一早出发,不得耽误!”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李牧沉声吩咐道。

    “喏!”副将韩腾正色回道。

    稍微一顿,韩腾一本正经地说道:“将军!末将请求自带一万羽林军先发,奇袭紫阳县。”

    李牧想了想,前方的道路好走了许多。大军逆流而上的速度,肯定不及羽林军。既然如此,不如放开羽林军的手脚,反正紫阳县民不过七八千户,兵不到三千而已。即使韩腾奇袭失败,也能封锁住自己到来的消息。

    “本将准了!”李牧笑呵呵地说道,韩腾大喜,但李牧又加了一句:“好钢用在刀刃上!你们羽林军可是全军精锐中的精锐,若是伤亡太大的话,即使胜利了,本将也轻易饶你不得!”

    “喏!”韩腾大声保证道。只要能够带兵出去,比什么都。至于各种条件,先答应下来再说。

    秦国,峣关。

    “六国联军”攻城已经整整十余日,每一日里,双方的伤亡都在四位数以上。峣关就像海岸边的礁石,“六国联军”如同一波又一波的海浪!虽然海浪声势浩大,可以漫过礁石,淹没礁石,占领礁石,但就是无法击碎礁石,征服礁石。每一次,六国联军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留下满地的死尸。

    双方在战斗中斗得有些麻木。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活着的人,醒来用过早饭,就是提着利剑或戟或弩。奔向未知命运的战场!

    韩国重分发挥了他们“劲韩”的作用,强大的攻城器械生生扭转了局势。如果不是韩军的压制,韩、魏、楚联军一定会付出更惨重的伤亡数字。

    截至到目前,秦军战死者过万人,与之对应的是韩军战死者六千,魏军战死者八千,楚军战死者六千,合计两万余人。

    对于“六国联军”的疯狂,王翦很是诧异,如果再这么下去。再过一个月,秦国屯驻在蓝田、峣关的秦国官兵怕是要全部战死沙场了。但六国一定也会得到数倍于己的损失,到头来,两败俱伤,大伤元气。

    咸阳方面。一直很关心三线的占据。北线方面,廉颇邀约白起一战后,赵国铁骑名扬天下。双方各自出动五万兵力于两营之间鏖战,白起的大范围穿插包抄战术为廉颇识破,双方僵持不下。秦军一万锐士冲阵,赵军不敌,千钧一发之际。万余赵国铁骑打破包围圈,赵军方能缓缓而退。

    此战,秦军战死一万五千余人,赵军数量更多些,足有一万八千人。双方算是斗了一个旗鼓相当。因害怕后路被断,廉颇领军沿着洛水缓缓南移大军。在频阳县东北七十里处。“六国联军”被白起大军坚决地挡了下来。

    两军自此陷入小规模战事当中。白起打着切断“六国联军”补给的想法,第一时间切断了“六国联军”的粮道。

    东线战事,李瑶大军抵达函谷关后,桓齮即命副将领兵两万前来支援河东战场。同时,将函谷关的守卫工作交给了远道而来的李瑶。

    四月十八日。辛桓衍领军两万抵达渑池,发现渑池已为死城,大怒。遇秦军斥候八十余人,悉斩之,于河水南岸垒成“京关”,恐吓对岸的桓齮万余骑兵。

    四月十九日,桓齮发现一夜未归的斥候丧命于辛桓衍之手,大怒。领兵绕道陕县,过河水,夜袭之。魏军假装不敌,退往河水北岸。

    四月二十日,秦、魏两军大小交战不下十余次,秦军伤亡两千余人,魏军伤亡三千五百余人。直至天色大黑,两军乃罢战。

    四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因之。两军伤亡数字倍涨。秦军战死者愈四千人,魏军伤亡过六千。魏军且战且退,过吴县而不入。

    四月二十四日,安邑方面派遣两万大军前来支援辛桓衍,桓齮担心寡不敌众,乃退!

    四月二十五日,桓齮副将领兵两万抵达吴县,桓齮底气充分,乃发兵围安邑。

    魏国,河东郡,安邑。

    辛桓衍望着城下得意洋洋的秦军,露出了一抹得逞的笑容。自己没想到,无意识地一个举动居然就成功把函谷关的“主力”军队“勾引”了过来。说起来,自己还真得好好谢谢副将孔尚,他的做法彻底激怒了秦国,秦军才如此失去理智地来追杀自己吧!

    “将军!城下的秦军足有两万五千余人!我们是不是通知韩军那边收网了?”副将孔尚小心翼翼地说道。

    辛桓衍点了点头,心情大好地说道:“差不多了!一路上我军歼灭的秦军超过五千人!函谷关本就三万大军,估计现在也就剩下两三千!”

    辛桓衍现在当然还不知道,现在的函谷关守将是李瑶,他的手下更是有三万大军!如果他知道了这个消息,怕就是另一番表情了。

    “那末将现在就去准备!”孔尚恭敬地回道。

    “好!现在安邑还有大军四万大军!留下五千大军守城,其余三万五千都带出去吧!”

    “那守将的人选?”孔尚问道。

    “就给魏郡尉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他带兵留守吧!”辛桓衍想了想,说道。

    “末将明白了!”

    魏国,焦县。

    焦县与陕县紧邻,距离函谷关大概有一百二十里,乃是出函谷关后东行的第三座城邑。只要拿下焦县,秦国如今屯驻在吴县的大军就面临着后路被断的危险。秦军可能的活动范围将仅仅剩下渑池至首山、河水以北的小片区域。如果想要逃脱被歼灭的命运的话,只能崤山。

    此刻,暴鸢的大军就将这个民不过五千户,军不过两千的小城包围得严严实实。自己带兵一路潜行,过樵水,入焦县。手头上的三万大军是暴鸢的底气,对于眼前的这个小县,暴鸢的兴趣实在不怎么大。

    他感兴趣的其实是身后百余里的函谷关,拿下焦县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吞并陕县,剩下的是曲沃。这样的话,秦军将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路,他们的要么是函谷关冒险而出的援兵…这是自己的期望,要么就是投降!

    四月二十四日,没有征召,一直隐忍不动、明哲保身的韩国突然派出以太尉暴鸢为主将,卫尉李牧为“副将”的大阵仗,领兵三万援救魏国。

    仅有两千守军的焦县,抵抗了不过半个时辰就城破人亡。韩军鱼贯而入,迅速占领秦国这个拿下不过一个月的小县。当天下午,相隔二十里的陕县失守,三千秦军战死!

    韩国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震惊四方。四月二十五日,暴鸢令战败投降的秦军炸开曲沃城门,一夜之间,函谷关以东的曲沃重镇失守。兵力不足但仍有三千大军的秦军,战死者过半,投降者近半,仅有百余人向西逃窜,欲入函谷关,但被早有准备的韩军斥候一一猎杀!

    魏国,大梁。

    上大夫段干崇在将韩国的条件告诉给魏王的时候,魏王心里面还是有些不情愿的!毕竟,渑池已经遭受了战火,秦军还不知道将渑池祸害成什么模样。偃城和召陵则不同,地处韩、楚两国交接,相当繁华。而且,渑池只有百里之地,如果把茂密、荒无人烟的山区算进去,偃城和召陵就有两百里的地了。仔细算起来,自己确实吃亏了。

    不过,韩国肯定不是什么傻瓜,不然韩王然也不会提出这样的出兵条件了。反正处于西南角落,防守不利,在信陵君魏无忌投桃报李的赞同下,魏王有些心痛地答应了。段干崇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第八章 汉中局势() 
ps:发现打击盗版的一个好主意了,乱传文字再修改!订阅的刷新就能看到修改后的,盗版的没法刷新,哈哈!

    是的,魏王有些犹豫了,早知道函谷关是块硬骨头,魏国就不打函谷关的主意了。老老实实地守住河东郡不就好了嘛!最多虎躯一震,把进犯的秦军胖揍一番!现在可好!函谷关的守军也不知道有多少!魏国有些进退不得!

    上大夫段干崇第一时间发现了魏王的后悔之意,他可是联合韩国密谋函谷关的发起者!魏王若是罢手了,秋后算账找的第一个人肯定是自己!不行,不能让魏王犹豫,要让他坚定地在“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

    “王上!臣听说,原本的函谷关守将桓齮已经被辛将军包围在吴县,继任的函谷关守将乃是李瑶,援救桓齮,也被暴太尉的大军围困在距离函谷关不到五十里的地方!这可是两位函谷关的主将啊!”段干崇大声提醒道。

    丫的,两任主将都被韩、魏两国的大军包饺子了,秦国目前在函谷关的驻军得知后一定惶恐不安,这个时候不加把劲一鼓作气拿下函谷关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怕自己的提示还不够清楚,段干崇又分析道:“王上!桓齮大军后路被断,这件事的影响力如此之大,身为秦军中杰出青年将领的李瑶不可能不知道!打通归路,援救桓齮这么大的事情!令人费解的是李瑶居然只带了两万大军!如果臣是李瑶,怎么也会带出去一大半的军队!”

    魏王一愣,旋即恍然大悟道:“爱卿的意思是说秦军现在在函谷关的人手不足?”

    段干崇心里狂喜,魏王总算是明白了。赞许地点了点头,段干崇说道:“如今函谷关的秦军绝对不超过一万之数。甚至可能只有数千人驻守!臣建议,立即增兵,帮助辛将军早日拿下桓齮大军。兵贵神速,等我们和韩军汇合,秦国即使想派大军从咸阳增援也来不及了。”

    魏王心里盘算了下,现在桓齮手下足足有两万大军。这比自己早先的预料多出了五千!辛桓衍那边想要拿下秦军,还是很吃力。韩军那边一定要稳住,不然,图谋函谷关一事多半会功亏一篑。

    “信陵君,这件事你怎么看?”魏王决定先征求一下丞相的意见。

    对于魏王这种既想占便宜又怕吃亏,瞻前顾后的作风,信陵君已经见怪不怪了。表面看起来,韩、魏两国现在是大占上风,但迟迟不把上风转化成胜利。风险只会越来越大。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因此信陵君站出来附和道:“臣也建议增兵!按照现在的战局来看,五万足以应付突发战事!”

    “五万!”魏王沉吟了下,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