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将准了!”李牧笑呵呵地说道,韩腾大喜,但李牧又加了一句:“好钢用在刀刃上!你们羽林军可是全军精锐中的精锐。若是伤亡太大的话,即使胜利了,本将也轻易饶你不得!”

    “喏!”韩腾大声保证道。只要能够带兵出去,比什么都。至于各种条件。先答应下来再说。

    秦国,峣关。

    “六国联军”攻城已经整整十余日,每一日里,双方的伤亡都在四位数以上。峣关就像海岸边的礁石,“六国联军”如同一波又一波的海浪!虽然海浪声势浩大,可以漫过礁石,淹没礁石,占领礁石,但就是无法击碎礁石,征服礁石。每一次。六国联军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留下满地的死尸。

    双方在战斗中斗得有些麻木,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活着的人,醒来用过早饭。就是提着利剑或戟或弩,奔向未知命运的战场!

    韩国重分发挥了他们“劲韩”的作用,强大的攻城器械生生扭转了局势。如果不是韩军的压制,韩、魏、楚联军一定会付出更惨重的伤亡数字。

    截至到目前,秦军战死者过万人,与之对应的是韩军战死者六千,魏军战死者八千。楚军战死者六千,合计两万余人。

    对于“六国联军”的疯狂,王翦很是诧异,如果再这么下去,再过一个月,秦国屯驻在蓝田、峣关的秦国官兵怕是要全部战死沙场了。但六国一定也会得到数倍于己的损失。到头来,两败俱伤,大伤元气。

    咸阳方面,一直很关心三线的占据。北线方面,廉颇邀约白起一战后。赵国铁骑名扬天下。双方各自出动五万兵力于两营之间鏖战,白起的大范围穿插包抄战术为廉颇识破,双方僵持不下。秦军一万锐士冲阵,赵军不敌,千钧一发之际,万余赵国铁骑打破包围圈,赵军方能缓缓而退。

    此战,秦军战死一万五千余人,赵军数量更多些,足有一万八千人。双方算是斗了一个旗鼓相当。因害怕后路被断,廉颇领军沿着洛水缓缓南移大军。在频阳县东北七十里处,“六国联军”被白起大军坚决地挡了下来。

    两军自此陷入小规模战事当中。白起打着切断“六国联军”补给的想法,第一时间切断了“六国联军”的粮道。

    东线战事,李瑶大军抵达函谷关后,桓齮即命副将领兵两万前来支援河东战场。同时,将函谷关的守卫工作交给了远道而来的李瑶。

    四月十一日,辛桓衍领军两万抵达渑池,发现渑池已为死城,大怒。遇秦军斥候八十余人,悉斩之,于河水南岸垒成“京关”,恐吓对岸的桓齮万余骑兵。

    四月十二日,桓齮发现一夜未归的斥候丧命于辛桓衍之手,大怒。领兵绕道陕县,过河水,夜袭之。魏军假装不敌,退往河水北岸。

    四月十三日,秦、魏两军大小交战不下十余次,秦军伤亡两千余人,魏军伤亡三千五百余人。直至天色大黑,两军乃罢战。

    四月十四日、十五日,因之。两军伤亡数字倍涨。秦军战死者愈四千人,魏军伤亡过六千。魏军且战且退,过吴县而不入。

    四月十六日,安邑方面派遣两万大军前来支援辛桓衍,桓齮担心寡不敌众,乃退!

    四月十八日,桓齮副将领兵两万抵达吴县,桓齮底气充分,乃发兵围安邑。

    魏国,河东郡,安邑。

    辛桓衍望着城下得意洋洋的秦军,露出了一抹得逞的笑容。自己没想到,无意识地一个举动居然就成功把函谷关的“主力”军队“勾引”了过来。说起来,自己还真得好好谢谢副将孔尚,他的做法彻底激怒了秦国,秦军才如此失去理智地来追杀自己吧!

    “将军!城下的秦军足有两万五千余人!我们是不是通知韩军那边收网了?”副将孔尚小心翼翼地说道。

    辛桓衍点了点头,心情大好地说道:“差不多了!一路上我军歼灭的秦军超过五千人!函谷关本就三万大军,估计现在也就剩下两三千!”

    辛桓衍现在当然还不知道,现在的函谷关守将是李瑶,他的手下更是有三万大军!如果他知道了这个消息,怕就是另一番表情了。

    “那末将现在就去准备!”孔尚恭敬地回道。

    “好!现在安邑还有大军四万大军!留下五千大军守城,其余三万五千都带出去吧!”

    “那守将的人选?”孔尚问道。

    “就给魏郡尉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他带兵留守吧!”辛桓衍想了想,说道。

    “末将明白了!”

    魏国,焦县。

    焦县与陕县紧邻,乃是出函谷关后的第二座城邑。只要拿下焦县,秦国如今屯驻在吴县的大军就面临着后路被断的危险。秦军可能的活动范围将仅仅剩下渑池至首山、河水以北的小片区域。如果想要逃脱被歼灭的命运的话,只能崤山。

    此刻,暴鸢的大军就将这个民不过五千户,军不过两千的小城包围得严严实实。自己带兵一路潜行,过樵水,入焦县。手头上的三万大军是暴鸢的底气,对于眼前的这个小县,暴鸢的兴趣实在不怎么大。

    他感兴趣的其实是身后百余里的函谷关,拿下焦县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吞并陕县,剩下的是曲沃。这样的话,秦军将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路,他们的要么是函谷关冒险而出的援兵…这是自己的期望,要么就是投降!

    给十多分钟修改过来,大家请刷新,已经订阅的

    这样的话,秦军将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路,他们的要么是函谷关冒险而出的援兵…这是自己的期望,要么就是投降!

    辛桓衍点了点头,心情大好地说道:“差不多了!一路上我军歼灭的秦军超过五千人!函谷关本就三万大军,估计现在也就剩下两三千!”

    辛桓衍现在当然还不知道,现在的函谷关守将是李瑶,他的手下更是有三万大军!如果他知道了这个消息,怕就是另一番表情了。

    “那末将现在就去准备!”孔尚恭敬地回道。

    “好!现在安邑还有大军四万大军!留下五千大军守城,其余三万五千都带出去吧!”

    “那守将的人选?”孔尚问道。

    “就给魏郡尉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他带兵留守吧!”辛桓衍想了想,说道。

    “末将明白了!”

    魏国,焦县。

    焦县与陕县紧邻,乃是出函谷关后的第二座城邑。只要拿下焦县,秦国如今屯驻在吴县的大军就面临着后路被断的危险。秦军可能的活动范围将仅仅剩下渑池至首山、河水以北的小片区域。如果想要逃脱被歼灭的命运的话,只能崤山。

    此刻,暴鸢的大军就将这个民不过五千户,军不过两千的小城包围得严严实实。自己带兵一路潜行,过樵水,入焦县。手头上的三万大军是暴鸢的底气,对于眼前的这个小县,暴鸢的兴趣实在不怎么大。

    他感兴趣的其实是身后百余里的函谷关,拿下焦县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吞并陕县,剩下的是曲沃。这样的话,秦军将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路,他们的要么是函谷关冒险而出的援兵…这是自己的期望,要么就是投降!

第六章 李瑶的窘境() 
公元前269年,四月三十日,曲沃。

    函谷关的秦军,在得知桓齮大军后路被断的第一时间,即发兵两万攻打曲沃,主将李瑶亲自领军。

    也许是怕重蹈覆辙,秦军这次很是谨慎,足足留下了一万大军留守。秦国这些年在韩国身上吃得亏太多了,尤其这次领军的是对方的太尉暴鸢,由不得秦国不谨慎。如果大军主力尽出,一直在宜阳方向做出前出姿势的韩军说不定会强攻函谷关。李瑶可不想自己没救下桓齮大军,反而把自己搭进去。

    暴鸢这次没有玩什么阴谋诡计。反正陕县、焦县城池极小,在破坏了两县的城墙之后,暴鸢干脆将手下两万六千大军全都摆在曲沃一线。至于损失的那四千大军换来了近七千秦军的战死,值了。

    两军列于阵前,李瑶原本是很佩服韩军的勇气的,但看到韩军的拒马阵后,包括李瑶在内的两万秦军全都怒了。

    在曲沃时,韩军俘虏了一千多名秦军,在此之前,的韩军校尉对此争执不休。有人建议直接杀了,震慑秦国;有人建议充作奴隶,苦役,韩国现在正在热火朝天地搞建设,正需要青壮男子。暴鸢对此都是笑而不语。野王之战时,秦国驱赶百姓攻城,这样的惨剧可是历历在目。大战在即,自己不好好利用就是对不起那些死去的韩国百姓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己不过是现学现用罢了!

    暴鸢下令将这些秦军俘虏分为十组,每次拉出去一组,绑在拒马阵的最前面,充当肉盾。你们秦军不是斗志昂扬吗,你们的秦军不是靠箭阵名扬天下吗?那我倒要看看,面对自己的袍泽,你们下不下得了手!只要你们敢下手,第一个死的肯定就是你们的袍泽!

    这样的主意是恶毒了些。既能杀了俘虏,还不担负杀俘的恶名,就是残忍了一些。不过,慈不掌兵!胜利。暴鸢可以付出代价!况且,韩王然也说了,史书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靠和对方相差无几的兵力死拼,韩国还没有这样的觉悟,更何况是魏国!

    韩军校尉高高高兴兴地按照暴鸢的要求,拉出去了百余名秦军,像是挂腊肠一样,将他们挂在了拒马上面。甚至很是细心地用破布堵住了百余名秦军的觜,就怕他们的哀嚎声动摇后面秦军俘虏的军心、士气。

    虽然眼前的肉盾不多,但这百余人都是活生生的生命。是自己的袍泽。排在最前面的弓箭手犹豫了,弓箭营的都尉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李瑶。李瑶听后脸色铁青,站上指挥车,发现确实如此。

    但李瑶只是犹豫了片刻,就冷血地说道:“不管他们!放箭!”

    弓箭营的都尉哪里会想到李瑶会这样答复。当即愣住了。自己跟着李瑶许多年,李瑶一向爱惜手下的士卒!诧异之后,都尉就是争辩,完全不顾秦军的尊卑观念,抗议道:“将军!那里是我们的兄弟啊!一百多人!”

    李瑶虎目一瞪,怒喝道:“一百多人?!!你哪次打仗手下没死过一百多人!啊!死在你手上的又有多少人?”

    都尉还是不服气,争辩道:“将军!那不一样!”都尉觉得。如果是陷入绝境,寡不敌众,只要是堂堂一战,死在敌人手里,那毫不可惜。但死在自己人手里,那该多么憋屈!他们都是大秦的铁血男儿。要堂堂正正地死,而不是被捆成一个肉粽一样,被自己人的箭万箭穿心!

    李瑶脸色沉了下来,冷冷说道:“他们本就是该死之人!莫非他们,这仗就不打了!下去!命令你的手下放箭!不然。死得就是你!”

    面对李瑶威胁的话语,秦军都尉双目顿时红了,眼看无法劝阻,都尉憋着一肚子火气回到了弓箭营!将主将李瑶的命令传递给手下的军官。

    “都尉!不能放箭啊!那里面都是陕、焦、曲沃的袍泽,许多都是兄弟们的乡亲甚至亲人!这样会激起兵变的!”几个五百主、二五百主神色紧张地急急说道。

    都尉怒睁着血红的眼睛,泪水有些泛滥,吼道:“这是将军的命令!是军令!军令你们懂不懂!抗命者杀无赦!不是他们死就是你们死!滚!都给我滚回你们的地方去!不然就给我军法从事!”

    李瑶派来的数十名执法军纪的秦军面无表情地把手放到了剑柄上,大有对方一旦抗命就就地格杀的架势!几个五百主,二五百主不再说话,含着热泪退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放箭!”弓箭营的都尉用变了腔调的声音怒吼道。

    自己这一生下了无数这样的命令,但没有一条像今天这般憋屈、委屈。他甚至希望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对面百余名袍泽活命的可能,但可惜,没有。

    一道密集的箭雨从秦军方阵这边升起,几息之间就抵达对面的韩军拒马阵。百余名毫无阻挡的秦军眨眼就被射成了刺猬,他们在箭雨中不甘地挣扎着、闷哼着,但这丝毫挽救不了他们既定的命运。

    压制韩军同样闻名天下的弩箭营的反击,李瑶派出了六千弓箭手,分为三个梯队层层射击!一波又一波的箭雨飞向韩军,有的射在拒马上面,有些通过缝隙射到了韩军的方阵里。“嗡嗡”的箭声不绝如缕,躲在拒马阵后的韩军弩箭营丝毫不落在下风,双方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一边硬抗着对方的箭雨,一边向对方射出要命的箭雨。

    趁着这个空隙,秦军的步卒结成方阵,在身后弓箭手的掩护下,坚定而迅速地杀向了韩军。他们嘶吼着,死死盯住拒马阵后的韩军。将俘虏当作肉盾的做法已经彻底激怒了秦军,秦军现在只想着把对面的韩军撕成肉片以消心头之恨。

    韩军毕竟占据数量上的优势。趁着冲锋的秦军挡住身后弓箭营的视线,一直潜藏在大盾后面的弩箭手开始发威了。他们刁钻而精准的射术帮助他们如同一台机器一般,一一射杀冲到近前的秦军。而且,这支韩王然寄予厚望的军中精英,专门射杀那些价值大的人物比如,伍长、什长。这是一个军队最基层的指挥,少了他们。再名将也无法将自己的战略意图施展下去。

    冲到近前的秦军分成两拨,一拨负责抵挡韩军的反扑,一波负责砍断拒马的绳索,只要搬开拒马。秦军有百分百的信心战胜对面的韩军。

    暴鸢望着将手上一半军力压上的秦军,自信满满地说道:“弓箭手退下!步卒上,弩箭手配合,把秦军给我挤出去!”

    令旗挥舞之下,只有六千步卒、两千弩箭手拒马阵,仔细看时,他们的比其余的韩军都娇小一些,如果再听听他们的言语,甚至有人会立即判断出这些肯定是南阳的军队。八千大军对付九千多秦军,韩军的信心。暴鸢的信心可不是一般地多。

    两军很快短兵相接,你砍我杀,互不相让。每个人一边递出自己手中的武器,一边用手中的圆盾挡住对方可能的反击。但拒马阵里实在太狭小了,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这里考校的不是绝对的武技,而是胆量和狠劲。看着袍泽一个个被砍成了肉酱,倒在血泊里,即使再文雅的士卒也激起了火气,厮杀,厮杀,要么杀死对方。要么被对方杀死!

    小巧的弩箭成了最有力的杀气。两军的距离之近,韩军手中的弩箭往往透体而过,如同一个个杀人机器,只要被瞄准的秦军,无不是命丧当场!尤其是韩军弩箭手有意识地猎杀秦军的伍长、什长,这给秦军造成了更大的困扰。

    但秦军毫不退却。反而发起一波比一波凶猛的攻势。南北长两里,东西宽二十步的拒马阵里全都是人,一个倒下,迅速有另一个补上来。争抢一两步的阵地,秦韩两军往往用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人命来填!

    鏖战了小半个时辰。原本人数占优的秦军反而渐渐落在了下风。拒马阵的高度让高达的秦军很是难受,对面娇小的韩军游刃有余地在拒马阵里穿行,而己方却会时不时碰到拒马。这还是其次,韩军明显在拒马阵里专门演练过,配合娴熟,而原本配合默契,应该占据上风的秦军反而受限于地势,武艺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后面的秦军源源不断地而来,但每次拒马阵后前进的速度就大大减缓了。韩军的反击顽强而有利,即使秦军拼着巨大的代价拿下几块阵地,但往往因为后援不及时,前后衔接不上,很快被韩军挤了出来!

    李瑶望着局势,心里面很是不甘。韩军的拒马高度太高了,完全可以挡住己方车兵的突袭,骑兵如果不计伤亡的话,倒是可以冲冲,但手下不过三百骑兵而已!对方的拒马阵太厚,怕是牺牲了的骑兵也只能冲下一半!

    “退兵!”李瑶下达了最后的命令。自己必须考虑伤亡,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还是不要正面强攻吧!

    呜呜的角吹响,原本和韩军混战在一起的秦军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一边极力摆脱和韩军的纠缠,一边互相掩护着后撤。暴鸢当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一个机会,当即派弓箭手上前,用一波又一波的箭雨“欢送”秦军!

    不到一个时辰的鏖战,秦军就伤亡了超过五千人,战死者超过三千,与之相比,韩军伤亡不过两千上下,可谓少之又少。

    喧嚣的战场终于平静下来,两军鏖战过的地方已经变成了血红色的土地,想必来年的庄稼一定会疯长!趁着这个间隙,暴鸢和李瑶也知道了自己的伤亡情况,大概知道了对方的伤亡情况。

    韩军雀跃欢呼,不可一世的秦军又一次战败在韩军的脚下,秦军现在也就一万五千名可战之兵罢了,己方却是有两万多呢!如果不是想保存实力,同时锤炼队伍里不少的新兵,暴鸢早就领兵压上去了!

    李瑶面色极其不好地召集了军中都尉以上的的军官。这样的战果让李瑶很不满意,鏖战不到一个时辰,己方的两万大军就损失了四千多的可战之兵,更的是一点进展也没有………拒马阵还是在韩军的手中,己方仍然不能逼迫对方退兵。

    “将军!对方本来就占据数量上的优势,我们不能再力拼了!这样的情况再持续几次。我们就要打没了!即使大败了对方,我们也剩不下多少人!”一名都尉苦苦劝道。

    李瑶心里面苦涩一笑,如果暴鸢轻敌,和自己堂堂一战的话。而不是采取现在的守势,那自己可以很有信心。但现在嘛,唉!桓齮的大军一定是要救的,自己不能力拼又能如何!

    另一名都尉也是附合道:“将军!韩军明显是想保存实力!依照韩军锱铢必较的个性,这次援救魏国,一定是打着什么主意!我们是要救桓将军他们,但不能把我们自己搭进去啊!”

    “是啊!将军!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几名都尉纷纷劝道。

    李瑶深深地叹了口气,怅然说道:“我对不住桓齮,对不住各位啊!暴鸢这个人我低估了,能不计较自己的声誉。阻挡住我大秦军队前进不得!暴鸢还是有些本事的!”

    众人心里默默赞同,暴鸢当初领兵五万救援魏国大梁,被两万秦军大败之,这才过了五年,对方就可以领兵不到三万。和两万秦军周旋,还大占上风!

    “将军!他们不过是占据了地利而已!如果堂堂野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