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咸阳宫里,秦王皱着眉头在看今年的税粮统计报告。

    “今年比去年少了六十万石的粮食,这是怎么回事?”秦王不悦地说道。

    本来秦国损失的粮草就多,自己这才决定休养生息几年。哪想到,今年的粮草也不多。秦王知道干旱对今年收成的影响,但没料到会如此之大!

    丞相魏冉觉得很冤枉,但对秦王的不满他也只能解释道:“王上!巴蜀两郡今年的水灾很是厉害!关内又是大旱!在却人手的情况下,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是不容易了!”

    秦王知道遇到了许多困难,刚才自己不过是发泄一下而已。怕魏冉觉得自己是在质疑他的尽职,秦王缓和了下自己的语气,言道:“丞相,今年的收成很不好啊!真不知道,我大秦何时可以恢复国力!”

    魏冉很快原谅了秦王,或者说,他刚才根本就没有计较,反而安慰道:“臣派出了密探,发现无论是韩、赵、魏也好,还是燕、齐、楚也好,他们六国的收成也是不好的!相比而言,因为我们地处上游,收益还更好些。”

    秦王点了点头,如果不是自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哪里会有这样的困境。如今秦国元气大伤,休养生息还不知道会是几年。

    “齐国那边有没有新的动向?”

    面对秦王的疑问,魏冉回答地很是谨慎。他知道,秦王肯定是想知道伐楚的准备工作。

    斟酌了下语句,魏冉开口了,言道:“回禀王上。如今大雪封路,加上收成不好。齐国的准备工作很不充分。至于魏国,还不知道我们秦国是幕后的主使。想必来年,齐国就会联系魏国,制造和楚国的摩擦。到时候就是我们秦国的机会。”

    “嗯!记住提醒齐国,他们切不可操之过急。步步为营,方是王道!”秦王嘱咐道。

    魏冉心中暗暗记了下来。按照当初的计划,齐国负责拉拢魏国,慢慢蚕食楚国。今天十里地明日五里地,楚国地大物博不会肉疼。这样的情况维持一二年之后,楚国就会慢慢将仇恨目标转向齐国、魏国,主力也会北上。这个时候秦国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举攻克郢都甚至俘虏楚王,楚王自然国灭。

    秦王很是满意魏冉的谦恭态度。如今宣太后已经彻底放权,在整整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从没有召见大臣,包括他的弟弟——秦国丞相魏冉。这样的态度让秦王品尝了权力的味道,虽然秦国深处险境,秦王却觉得很满足。自己终于有机会大展宏图!习惯于隐忍不发的秦王故意将元气大伤的秦国姿态摆的更低,关外的六国在危机面前尚且不能团结一致,自己这一放低姿态。他们更会无法无天。如果他们分崩离析,秦王不介意提前教训一下他们。

    “楚国那边。左徒黄歇可是连续访问了韩国、燕国,丞相以为楚国是有什么目的?”秦王问道。

    对于下一个对手——楚国,秦王可是也很重视。不过,这次楚国使团的踪迹太过难寻,就连黑冰台都是好不容易追踪到,更遑论楚国使团的真正出使目的。秦国自然没有掌握。眼下也只能闭门造车,分析一二。

    “臣以为,楚国多半是向韩国、燕国求援去了吧!毕竟楚国西邻我大秦,东挨齐国。如今韩、赵、魏、燕四国联盟声震天下,楚国若想保存自己。依附四国联盟是最好的选择。”

    秦王听后却是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如果真是这样,魏国何必反水呢!四国联盟表面风光,实际上却是以利益聚集在一起。既然可以为利益而合作,当然也可以为利益而分手!

    他将自己所了解的信息点拨了下魏冉,说道:“燕国使者可是没有去大梁,也没有去邯郸。如果真要结盟求援,应该去邯郸,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王上的意思的?”魏冉小心翼翼地问道。

    如果按照秦王的说法,楚国的动向可是非同寻常,这里面值得琢磨的东西可就多了。最初秦国得到楚国的消息是这样的,楚王派左徒黄歇为使,前去邯郸,目的不详。

    在从邯郸回来后,黄歇紧接着一路去了新郑、蓟城,偏偏没有去大梁。难道楚国和魏国有嫌隙?为什么黄歇要来回颠簸?

    将这两件事串联起来,其中的集中可能就呼之欲出了。最可能的是楚国求援,邯郸方面不同意。黄歇无奈返回,在楚王的命令下,黄歇改变策略,先顺道去新郑游说,然后再去蓟城游说。最终的目的多半是达到了。至于绕过魏国,怕是觉得魏国和赵国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毕竟,燕国是赵国的姻亲,韩国也能和赵王扯上关系。

    “依照寡人的推测,楚国怕是要加入到联盟了。”秦王语出惊人道。

    魏冉心中大惊,脸色却是波澜不惊。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么山东六国除了墙头草齐国,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势力。到时候,秦国只能仰望视之。不过,魏冉随即想到,这件事多半不会是真的,不然魏国怎么没有通风报信呢!

    想到这里,魏冉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秦王没有因魏冉不同意自己的看法不悦,反而赞赏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魏王此人乃是为利益不顾信义!如果利益足够大的话,他们把我们卖了都有可能!刚才的也只是寡人的一个推测!至于究竟是不是,等一段时间就知道了。”

    秦王说的风淡云轻,魏冉心中却有些着急。如果魏国背叛了秦国,那山东的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齐国也是墙头草的类型,等联盟一忽悠,天下都会成为秦国的敌人。没有十几年的瓦解,秦国怕是没机会走出关内一步。

    “王上!如果魏国背叛了我们大秦,我们大秦应该如何应对?”

    没想到,秦王却是笑了,言道:“你可是寡人的丞相,统领百官。这件事你问寡人,寡人还真不知道如何回复你!”

    魏冉知道自己情急之下有些失言,惭愧道:“臣失言王上责罚。”

    秦王狡黠地一笑,说道:“那寡人就罚你给寡人想出一个方法来,如果魏国叛我大秦,楚国也和三晋、燕国狼狈为奸,寡人当如何处理?”

    魏冉略一沉吟,正色言道:“有两个计划!第一个是以逸待劳,闭关死守。此乃下计!”

    秦王点头称是,一味地死守是没有出路的。但这样却是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最安全。

    “另外一计,臣以为乃是上计。那就是趁着联军没有攻进来,主动出击,各个击破!不必全歼主力,主要能将其打通就好!人人都是趋利避害,大国也不例外!只要他们重新怕了我们,那破坏他们的联盟就会易如反掌!”丞相魏冉笑道。(……)

第一百八十五章 函谷关() 
秦国,上郡,鄜县。

    此时,洛水东畔的这个小城还不是那么出名。在史书上也仅仅留下语焉不详的聊聊几句记载。但不可否认的是,鄜县这个地方曾经是秦、赵、魏三大强国捉对厮杀的分界点。

    鄜县的东北乃是定阳,本属于赵国。鄜县本身则是属于秦国,却在魏文侯时为名将吴起所夺,置地西河郡,繁华一时。但是如昙花般,魏国的统治匆匆而去。秦国卷土重来,不仅夺回了鄜县,还将定阳纳入秦国上郡的范围。

    鄜县人以为,这下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日子了。无论鄜县属于秦国也好,魏国也好,只要能让百姓们耕种田地,能让大家吃得饱,那就心满意足了。秦国这么强大,开疆扩土数千里,想来应该没有别人敢撩拨秦国的胡须。

    只不过,这一次鄜县人猜错了,秦国和山东六国的战火重燃。这一次,烧到了鄜县。一场厮杀过去,鄜县仅有的一千秦军全军覆灭!和定阳一样,这一次六国联军没打算留活口。依照老秦人的性格,也没有人会投降。

    洛水河畔,廉颇志得意满地望着夕阳渐渐落下。浩浩的洛水折射出金灿灿的颜色,波光粼粼,透过这些光,廉颇好像看到了前面一条金灿灿的大道在等着自己去踩踏。对,就是踩踏!廉颇的底气来源于后方十六万秣马厉兵的大军!

    仔细算来,数百年来,好像还从来没有一支六国的大军踏进关内!战国这个时代,山东六国跟秦国有关的的战事,都是发生在函谷关以东。在许多老秦人看来,只有关内的秦人才算是老秦人!关外的那些秦人虽然也打着和自己一样的旗。但终究对秦国没有那么高的认同感!他们的待遇和自己可以一样,但脊梁却比自己直!

    一路潜行半个月,赵、燕、齐三国大军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对于行军路线,廉颇、荣蚠、田单有着不同的理解!就田单看来,齐国是非自愿地被胁迫进来,当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避开秦军偷偷过洛水自然最好!因此建议在河西郡渡河!

    荣蚠则是强烈的反对,由河西郡渡河的话,距离秦国咸阳实在太近了。秦国再傻也不会忽略这段河段的防御。由上郡则不然,洛水这么长,秦国不可能面面俱到,在上郡三国联军遇到的阻力应该小之由小。如果真说麻烦的事情,不过是要拿下洛水河畔的几个小城,稳固一下后路。

    廉颇则是装起了和事佬,燕齐两国本来就不对付。更何况。齐国的主将田单,是将燕国从云端拉下到泥土里的罪人。两个人几乎无时无刻互相提防,逮着机会就逞些口舌之力!

    虽然表面上廉颇是公正无私,但时不时的廉颇却会偏袒燕国,田单对此只能无言地抗议。现在廉颇是主将,算上燕国,拥兵的数量是四倍多。因此无论是将实力还是将名分或者民主,齐国的田单只有吃亏的份。

    就像是决定从河西郡出兵还是从上郡出兵。赵国和燕国都选择上郡,齐国坚持河西郡根本就变得毫无意义。现在。田单是开始庆幸自己的选择,看来赵国是真的不能指望了。如果秦国表现出足够强的实力和态度,自己不介意阴一下燕、赵,前提是有机会又不暴露。

    四月初六,晴天,宜动刀兵。十六万大军有条不紊地按照事先划分的渡口开始强渡洛水。过了洛水就是白翟地。也就是如今的黄陵县。传言称黄帝的陵寝就在此地,所以后来改称黄陵。

    对于后世的这些事情,廉颇等人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他们清楚的是洛水对岸就是曾经白狄民族的聚居区,只要踏上了对岸。自己就是创造了历史!

    因此,率先渡河的是赵军的斥候,半个时辰后,斥候回复城方圆三十里内没有发现陷阱。廉颇这才不疾不徐地带着大军渡河到了对岸!

    正如廉颇所预料的那样,方圆数十里根本就没有秦军主力的影子。看来,秦军应该是把主力放在了咸阳附近。廉颇暗暗想到。

    与此同时,数百里外的函谷关,紧闭的城门在近一个月来第一次打开了。吱嘎作响的门轴发出沉重的声音,未等城门完全打开,一支黑衣黑甲的秦国骑兵就冲了出来。

    隆隆的铁骑踏出巨大的声响,昭示着自己的存在。原本温热的阳光似乎在这股铁流之下颤栗,温暖不复存在!

    “风!风!大风!”秦国骑兵恣意地吼叫着,喊声响彻天地。原本在不远处巡逻的百十名魏国斥候,在大门打开的第一瞬间就选择了远离!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极其正确的,憋屈了许久的秦国铁骑们,很快发现不远处的仇敌,也看到了他们逃离的身影。

    为首的一名秦军校尉冷冷一笑,对身旁的一名二五百主说道:“带上你的人,把他们全杀了!”

    “喏!”脸上一道恐怖伤疤的二五百主高高举起手中的青铜剑,兴奋地大叫道:“儿郎们!跟我来!”

    全力奔驰的大军如同一条势不可挡的洪流,从高处看,随着一声令下,洪流里分出了一股细小的支流,往东面疾驰而去,而主干却是一路往北,马不停蹄!

    亡命逃亡的魏军斥候们只恨不得插上两个翅膀或者多两条腿,秦军的速度太快了,而己方因为马力的关系渐渐被迫近!等到了一箭之地,秦军的人数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后方射来的利箭编织成了箭雨,将原本密集的魏军方阵削去了一层又一层!杀戮,残忍的杀戮。魏军完全没有的还手之力,眼见逃脱不了秦军的追逐,魏军的伯长干脆带领军队调转了马头,向秦军发起了决死的冲锋!

    铁与铁之间的碰撞,血肉与血肉间的碰撞,没有的花招。完全是以力对力。一轮冲锋过去,不到百人的魏军斥候就全军覆灭!但至少,临死前他们翻起了小小的浪花——十多名秦军死亡,二十多人受伤。

    解决了这支魏军斥候后,这支秦国千人队就满载而归了。对的人来说,这只不过是开胃小菜而已。充满荣誉心的老秦人从出函谷关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那种责任——以鲜血来洗刷屈辱。三十万枉死的秦军在等着他们报仇雪恨!

    只是,这支秦军千人队没有发现,在回去的路上,一个小树林里,一双仇恨的眼睛死死盯着越来越远的秦军。他是这支斥候队里唯一的幸存者,如果不是伯长掩护,将其推下马,自己恐怕也难逃一死。的人都死了,只有他活着。年轻的斥候满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复仇,复仇!血债血偿!!!!!

    韩国,新郑。

    韩王然望着蒙骜寄来的亲笔信,得意地笑了。虽然出了些差错,但阴差阳串下,自己的计划还是可以顺利地实施。想必这个时候,赵国、燕国、齐国的大军已经渡过洛水,在秦国关内纵横了吧!还有秦国。函谷关的大军肯定会骚扰河东郡,甚至全力反扑也说不定!至于峣关那个方向。除了强攻自己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当然,刘邦的方法不错,只不过,自己暂时还不想用而已!毕竟,现在拿下秦国对韩国的好处可是没有那么大!韩王然要的不是瓜分秦国,而是全部吃下秦国!

    至于如何吃掉秦国。韩王然心里已经有了主张,现在要做的就是一步步按照既定的计划慢慢实现。

    “传太尉暴鸢、卫尉李牧觐见!”韩王然向身旁的宦者令吩咐道。

    “喏!”宦者令领命而去。

    现在的人都知道,韩国如今有三个大将,一个是老将暴鸢,两个是新宠——郎中令蒙骜。卫尉李牧。他们的下面就是卫云、魏辙一干将领。

    解决了这支魏军斥候后,这支秦国千人队就满载而归了。对的人来说,这只不过是开胃小菜而已。充满荣誉心的老秦人从出函谷关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那种责任——以鲜血来洗刷屈辱。三十万枉死的秦军在等着他们报仇雪恨!

    只是,这支秦军千人队没有发现,在回去的路上,一个小树林里,一双仇恨的眼睛死死盯着越来越远的秦军。他是这支斥候队里唯一的幸存者,如果不是伯长掩护,将其推下马,自己恐怕也难逃一死。的人都死了,只有他活着。年轻的斥候满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复仇,复仇!血债血偿!!!!!

    韩国,新郑。

    韩王然望着蒙骜寄来的亲笔信,得意地笑了。虽然出了些差错,但阴差阳串下,自己的计划还是可以顺利地实施。想必这个时候,赵国、燕国、齐国的大军已经渡过洛水,在秦国关内纵横了吧!还有秦国,函谷关的大军肯定会骚扰河东郡,甚至全力反扑也说不定!至于峣关那个方向,除了强攻自己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当然,刘邦的方法不错,只不过,自己暂时还不想用而已!毕竟,现在拿下秦国对韩国的好处可是没有那么大!韩王然要的不是瓜分秦国,而是全部吃下秦国!

    至于如何吃掉秦国,韩王然心里已经有了主张,现在要做的就是一步步按照既定的计划慢慢实现。

    “传太尉暴鸢、卫尉李牧觐见!”韩王然向身旁的宦者令吩咐道。

    “喏!”宦者令领命而去。

    现在的人都知道,韩国如今有三个大将,一个是老将暴鸢,两个是新宠——郎中令蒙骜,卫尉李牧。他们的下面就是卫云、魏辙一干将领。(……)

第一百八十六章 计定汉中() 
暴鸢和李牧迅速对望了一眼,皆是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渴望之情。军人征战沙场,扬名立万乃大丈夫所为。韩王然想要的可是汉中啊!两人很清楚,拿下了汉中就相当于拿下了巴蜀两郡。

    毕竟,八年前秦王才在蜀郡设置郡守。之前,秦王连续设立了三任蜀侯,第一任被秦国封的丞相所杀,后两任对秦国不敬,被废。别看现在蜀郡很是平静,但只要韩国可以占据葭萌县,将秦国在蜀郡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影响力抹杀掉。蜀郡必定大乱!

    至于巴郡,因为秦国在这里施行的是羁縻政策——也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如今秦国还保留着巴郡蛮夷君长的侯位,但限定每代巴侯都要娶秦国宗室女为妻。秦国妄图以这种政策培养一批亲秦的势力,以掌控巴郡。

    只不过,这样的前提是建立在秦国具有强大的威慑力的前提下,随着秦国的大败,秦国渐渐发现巴郡出现了一股自立的势力。之前有蜀郡兵马的威压,巴郡还不敢过于造次!但如果这个时候巴郡发现,蜀郡乱了的话,那巴郡肯定也会谋求独立!

    但巴蜀两郡内斗得差不多,韩国再出大军,来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随后抚慰之,巴蜀两郡拿下话下。

    暴鸢、李牧深知,想要拿下汉中郡还是有些难度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道路不便,汉中东西长约千里,大军从南阳出发的话,没有半个月的行军是万万抵达不到南郑的。这里面的变数太大。

    其次,就是秦国虽然四面危机,有些自顾不暇的样子。但一旦得知汉中危机的话。一定会派遣大军入汉中。韩军拿下汉中后,必须迅速封锁关内入汉中的要道,建立起层层要塞。其中,最好一次就打痛秦军,打怕秦军。不然,拿下汉中后。韩军就要面临源源不断的秦军。

    由关中通往汉中、巴蜀,主要的道路有三条。其中一条为褒斜道,北起眉县的斜谷口,南至南郑的褒谷口,长约五百多里。栈道沿着渭水支流斜水,及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成的一条谷道修建。这条栈道开凿得最早,规模最大,乃是如今一条沟通秦国关内和汉中、巴蜀的最主要通道。当初司马错伐蜀就是经由此道,实乃南北兵家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