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筮感慨道:“然而刚不可持久,对士卒来说,赏赐再重,终有用完之时。唯有以土地、爵位赏赐军功,士卒方能如秦国一般卖命。”

    “你的意思是王上想学商鞅变法?”张平大惊失色。

    自己不过是以为韩王过高地提高士卒待遇会惹得宗贵不满,从没敢想这一切不过是一个韩王的一个试探。

    陈筮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我所料不错,应该是了。不过圣心难测,也未可知。丞相可曾注意,颍川学院允许百家设堂开讲,法家、道家、儒家、墨家、兵家、纵横家等前段时间曾举行过一场大辩论,辩题就是当今之世,何道可以霸天下?”

    张平点点头,当时自己也跟着韩王去参加了。不过,因为那时颍川学院建立没多久,并没有很出名的人物参加辩论。不过,体现韩国对学院的重视,韩王依然前去。期间,韩王然嗤之以鼻,唯有听到法家的言论时,王上两眼大放异彩。

    “当时王上曾经感慨说,申不害变法只可使韩国一时之强,但无法一世之强。随后遥望西方,连说可惜,可惜。”

    张平有些明白了,申不害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其进行的变法也是韩国仅有的一次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几乎和申不害变法同时进行,但结果就是秦国越战越强,韩国越战越弱。如果不是韩王然一系列奇谋,韩国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困守上党、颍川两郡。

    “如果王上真要效仿秦国进行商鞅变法,我一定全力阻止之!”张平一脸坚定地说道。

    “丞相何必阻止呢?”陈筮玩味地说道。

    “韩国若是以商鞅之法图强,必成为又一个暴秦。秦国尚有崤、函之险,我韩国却是地处四战之地,到时诸国来攻,为之奈何?况且商鞅的结局忠信伯又不是不知,贵族反对,君臣不和,一个不慎,内忧外患之下,韩国的大好局面就白白断送了,轻则重创,重则宗庙不保!”张平着急地说道。

    “如果王上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呢?丞相还会反对吗?”陈筮问道。

    张平愣住了,如果韩王然可以做到,那自己好像也没有反对的理由。自己不过是求稳,如果韩国真像秦国那样可以强盛起来,那自己应该才对。

    “秦法严苛,苛政猛于虎!”张平言不由衷的说道。

    “王上乃当今少有的明君,想必他有了计较吧!”陈筮似是自言自语,又似在对张平说道。

    王宫别院,韩王然望着眼前年轻的御史大夫“张禄”笑了,说道:“寡人明曰就要启程前往邯郸了,先生可欲一同随行?”

    “张禄”抬头望了眼北方的天色,若有所指地说道:“王上,前方的路不好走啊!王上确定要一路往北吗?”

    韩王然不以为意,手指北方,慨然道:“然也!”

    史载,高祖元年丁酉月,王驾北往邯郸,与赵、魏、燕三国会盟,御史大夫范睢从之。(。)

第一百三十六章 赵国态度() 
ps:

    陪着老板跑了一天,抱歉。明天三更!

    暮春三月的邯郸,柳絮纷飞,春意正是盎然时。天地间的一抹抹新绿,散发着勃勃生机,给这世界带来无限的希望。因为韩国王位的变动,燕国也是刚刚加入联盟,所以,韩、魏、赵、燕四国决定于邯郸举行这次会盟,以壮联盟声势。

    平原君府上,赵胜正和平阳君赵豹交谈甚欢。

    “王兄,此次韩、魏、燕三国来朝,实乃我赵国的大事。遥想当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之霸业也不过如此。你说,我们会不会因此名垂青史?”生性耿直、年轻气盛的赵豹率先问道。

    赵胜呵呵一笑,自己这个弟弟想得太过简单了。不过自己当年如他这般青葱岁月时,也是胸无城府。当下赵胜也不点破,只是言道:“春秋五霸霸则霸矣,然不能一统天下。数十年后,谁人会记得他们当时的风光?与四夷来服相比,追亡逐北,毁人宗庙,岂不快哉?”

    赵豹听得有些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问道:“快则快矣,不过当今诸国,要么与我赵国友好,要么远隔千里,哪里那么容易毁家灭国?依我看,这样子也挺不错。眼下我们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睥睨天下,一怒而天下惊!”

    赵胜听后为之一哂,“各国各行其是,战乱不休,结束当今乱局的唯一途径就是将天下并为一国。我赵国乃三晋之首,北方霸主,责任重大啊!”

    赵豹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自己原本以为赵国的最大敌人就是秦国,听平原君这么一说,秦、韩、魏、齐、楚、燕都是自己的敌人啊!不过,秦国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都没有灭亡一个国家,只是不断扩土开疆,看来统一天下任重而道远啊!

    赵胜何尝不知这件事的艰难。但眼下赵国好不容易将秦国拉到了同一起跑线,无论如何,这个机会不可放过。

    “王兄,你说我们四国联盟声势如此之强。是不是可以趁势覆灭秦、楚、齐三国啊?依我看,秦国最强,消灭了秦国我们赵国就是天下第一强国!”灵光一闪的赵豹口吐妙招。

    “难!难!难!”赵胜一连说了三个难,叹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使消灭了秦国,我们损失肯定非一般的大。到时候让齐国、楚国摘桃子,渔翁得利,得不偿失啊!攻打齐国、楚国一样的道理,秦国肯定偷着乐。王弟可别忘了,我赵国眼下的军力不过是比韩、魏、燕多出三分之一而已。”

    “那既不攻楚、齐。也不打秦国,这次结盟做什么?就因为韩国新王刚刚登基,燕国要加进来?”赵豹疑惑地问道。

    “你不觉得韩、魏、燕三国太强了点吗?树大招风,喧宾夺主,这对我们赵国的统一大业恨不利啊!”赵胜回答地有些奇怪。

    赵豹暗自点头。尤其是韩国,风头太盛,每次大战都能捞一郡,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实力大增。

    “王兄的意思是让他们抵御秦国,与秦国斗个两败俱伤?”赵豹大胆猜测道。

    “其实不用我们挑拨,魏国堵住了函谷关。韩国堵住了武关。秦军以后想出关内实在是难之又难了,要想开疆扩土,只能是攻打打韩、魏两国!”

    “那燕国呢?”赵豹有些困惑。

    “这不是有齐国吗?灭国之耻齐王可是一直铭记于心呢!”平原君回答地有些不以为然。

    “那这次会盟是?”赵豹感觉自己已经知道为什么要举行这次会盟了。

    “警告秦国秦国安分一点。王弟你要知道,秦国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弱。楚国曾经这么以为,结果下场就是夷陵再次被烧。损兵三万。”

    赵豹郑重地点了点头。

    蔺相如府上,闻名遐迩的“将相和”两人正觥筹交错,不亦乐甚。

    “廉将军,这次王上罚你三年俸禄,你可别放在心上啊!”蔺相如意有所指地说道。

    “岂敢岂敢!这次兵败我身负重责。能脱得大险,全赖乎上卿啊!上卿!”说完,廉颇将樽中酒一饮而尽。

    蔺相如略微一抿,笑吟吟说道:“此次韩国大放异彩,秦军的一半伤亡都是韩军造成的。如今韩国已经据有南阳,我三晋从此有了一块袭扰秦国的前进基地,当真可喜可贺。将军以为灭秦时刻成熟了吗?”

    廉颇略一沉吟,随即摇了摇头,说道:“若要毁灭秦国关中根基,非六十万兵力不可。前番魏国、韩国为保已占据的土地,自是卖命。如今要其付出巨大的伤亡,韩、魏必然不肯,更遑论燕国了。齐国、楚国在休养生息,肯定不会参与进来。如此又成了我赵国与秦国的对决,实在不划算啊!”

    “是啊!我也是这么对王上说的,这才好不容易才打消了王上灭秦的决心。秦国绝不是一两场大战就可覆灭的,商鞅变法已经百年,秦军若是守土,士气必旺。哀兵必胜啊!”

    廉颇点了点头,说道:“如今对赵国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坐观成败。将魏国、韩国推向抗秦的第一线,我们只需稍加支援即可。秦国如今东进已经无力,我们是不是可以经略齐国了呢?”

    廉颇旧话重提,当初秦国把楚国作为对手,赵国把齐国作为对手,结果就是秦国一路势如破竹,白起以五万之兵水淹火烧,歼灭超过四十万的楚军主力,楚国自此一蹶不振;赵国则是进展缓慢,与齐国的战局一再焦灼。

    “这件事需从长计议,不过我还是赞成将军观点的。秦国的危险既然不再存在,那不如联合燕国经略齐国。将军也知道,如今朝廷分为两派,一派希望休养生息,一派希望经略齐国。平原君希望休养生息,他说话的份量可是重得很,王上也因此一直没有下最后的决心。”

    “上卿何必焦急,一切顺从自然吧!我相信,即使王上想要休养生息,也不一定能实现。北方的胡族可是很不安分,而且还有半个雁门郡、太原郡在秦军手中,想打仗,多的是!”廉颇开导道。

    蔺相如满怀心事地点了点头,廉颇这种武夫是知道这身后更多的弯弯道道的,与之说之无益。

    邯郸,国尉府。

    因为伐燕一役表现出色,赵奢已经脱下了田部吏征收赋税的官员的衣服,换上了一身戎装。这次的经历让喜读兵书的赵奢确定,自己最原来是指挥大军纵横捭阖。大丈夫当如是也!

    “阿翁,阿翁,你又输了!”一个年幼的孩童兴奋地叫道。

    赵奢无奈地摇了摇头,自己的这个儿子真是天才,自己每次谈战阵布设之道,从来难不倒他,不过严父慈母,赵奢还是板起脸说道:“括儿,用兵之道,存乎一心,随机应变、灵活变通才是取胜之道。照搬兵书是最下乘的,知道吗?”

    “阿翁,孩儿知道了。”年幼的赵括嘟着嘴,显然,没得到赵奢的表扬心里很不开心。不过随即脸色一喜,言道:“阿翁,做人要诚信哦!刚才打赌你输了,等四国结盟的时候你要带我进去看看,这么宏大的场面,我可不想错过!”

    “好!好!我哪次说话不算数了。带你去就是了。”赵奢一脸无奈地说道。大不了自己到时候让赵括扮作自己的亲卫,反正他个头高,可以蒙混过去。

    想到朝廷对接下来如何做的纷争不断,赵奢随口问道:“如今我赵国连却强秦,扩儿以为我赵国接下来当如何自处?是攻秦还是怎么说?”

    “答对了有奖励吗?”赵括一句话就让赵奢哭笑不得。

    “没有!”赵奢板着脸说道。

    眼见赵奢露出不悦的神色,赵奢小声嘟囔道:“那阿翁总该告诉括儿朝臣们的意见吧!括儿还是一个小孩,哪里知道大人们的心思。”

    “平原君希望大止干戈,休养生息;蔺上卿希望攻略齐国,大体上如此。”赵奢开口说道。

    “王上呢?”赵括追问道。

    “王上正因此烦恼呢!”赵奢言简意赅地回道。

    “阿翁,孩儿觉得的不是赵国接下来该怎么做,而是王上会选择怎么做。”赵奢“老气横秋”地说道。

    “哼!你这个臭小子,你说王上该怎么做?”赵奢也不介意,只是好奇赵括会做出怎样的回答。

    “王上不做决定已经是最好的决定啊!”赵括语出惊人。

    “你什么意思?”一时之间,赵奢惊了,不明其意。

    “以前孩儿听阿翁说,王上对蔺上卿如何言听计从,这次没有听就已经很明显了。因此王上多半是想修养生息吧!毕竟眼下半个雁门、太原郡还在秦国手中呢,这两个地方还没收回,王上哪有心情去打齐国!”赵括信誓旦旦地说道,一副一切都在他掌握的表情。

    “那王上怎么会犹豫不决?”赵奢乍听此言,觉得有些趣味,于是考校道。

    “这个我哪知道,我就是一个小孩儿。阿翁要想知道怎么回事,就得问王上的妃子了,反正我不知道。”说完,赵括径自跑开了。

    “妃子?”留在原地的赵奢若有所悟。

第一百三十七章 燕赵和亲() 
ps:

    计划发生变化,老板走得晚了,分身乏术。先赶一章,稍后送上。

    邯郸,赵王宫。赵王正对一脸不悦的王后好言相劝。

    “王后,寡人是真的心疼婉儿。你怎么就不能相信寡人呢?”赵王神情无奈地说道。

    “哼!你要是真心疼婉儿,怎么还会想把她嫁到蓟城那么远的地方?”赵王后摆过头去,不理会赵王。

    赵王一脸的着急,辩解说:“我这是为她好啊!等她嫁给燕王,她就是王后,生的子子孙孙都是燕王。这多好啊!”

    赵王后抽噎着回道:“让她嫁在邯郸不就好了吗?荣华富贵我们都可以给她。真嫁到蓟城,远隔千里的,我们母女俩怕是就再也没机会相见了。别人欺负了婉儿谁去帮他讨公道,有你这么狠心的父王吗?”

    赵王讨好道:“谁敢欺负寡人的女儿,寡人就抽他的皮拔他的筋。王后放心,燕王是绝对不会欺负我们婉儿的。”

    “真的?”

    赵王眼见有戏,当即信誓旦旦地保证道:“寡人保证!王后又不是不知道,燕王初登王位,就向我赵国求亲,我们若是断了他的念头,燕国难免生出嫌隙。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况且燕王英俊貌美,待人和善,不算辜负我们的婉儿!”

    “王上不是已经和韩魏燕结盟了吗?怎么还会有嫌隙呢?”王后有些难以理解地问道。

    “邻里之间的关系还有亲疏远近,更别论国与国了。眼下我大赵是和韩、魏、燕三国结盟不假,但说不好哪一天这个盟约就散了。燕国乃是我赵国近邻,若是燕国能世代亲近我赵国,我赵国可安心一路向西或者向南经略,霸业可期啊!”

    “霸业,霸业,王上眼中就只有霸业吗?”赵王后一脸的哀怨。

    赵王哪受得了这样的眼光,只能好言相劝道:“霸业自然。婉儿的幸福也,这不是两全齐美嘛。”

    “妾身不过是一妇道人家,但凭王上做主就是。只是这几日你得叫我好好陪着婉儿。”

    “一定!一定!”赵王慌不迭地答应下来。

    随即,赵王言道:“那王后是不是该和寡人一起去见见太后老人家了?”

    “嗯。”

    仁寿宫。赵太后一脸慈祥地出口问道:“怎么?王上终于下定决心了?”

    “回母后,王儿已经决定了,答应燕王的请求,将公主嫁给燕王。”赵王恭恭敬敬地回道。

    “王上就这么一个公主,当真舍得?王后,你也舍得?”

    赵王和王后四目相对,同时朝赵太后点了点头。

    赵太后起身站了起来,颇为欣喜地说道:“老婆子也是这个意思,眼下能全力拉拢住燕国是再好不过的了。我大赵只有后方稳住了,才谈得上争霸天下。王上。下一步赵国该往哪处走,王上可有定论啊?”

    “回母后,王儿左思右想,还是决定休养生息!”赵王回答地很是坚定。

    “哦?王上就不想收回秦军攻占的雁门、太原两郡了吗?”

    “秦军占据的半个雁门、半个太原都是地广人稀的地方,失去就失去吧!我大赵虽然已经成山东六国的执牛耳者。但这次元气大伤,只能先歇息几年。不过,母后放心,用不了几年,这些失地寡人都会夺回来的。眼下燕国是铁了心要追随我们,秦国的进军中原的大门又被韩魏霸占了,他们早晚必有一战。等秦国被削弱得差不多了。我们再找秦国算账不迟。”

    很快,争吵了半个多月的赵国终于达成了共识,休干止戈,不再妄动刀兵。同时,赵国宣布择其良日,将公主嫁给燕王。

    还在路上的韩国求婚使者当即改道去了蓟城。这也是丞相张平的备选方案。若是不能和赵国联姻,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和燕国联姻了。

    蓟城,年轻的燕王望着韩使递上来的国书,笑了。不过笑容一闪而过。燕王随即正色对韩使言道:“烦请贵使告诉韩王一声,寡人明日即会启程前往邯郸,到时,寡人将把自己的决定告之韩王。”

    “如此,臣就先行告退了。”韩使缓缓退了出去。

    燕王宫里,刚刚春游回来的公主姬淼不顾满头大汗,直接跑到了燕王身边,叫道:“王兄,你今天不跟我出去玩实在太可惜了。我可是打到了两只兔子,一只给你炖汤,另外一只嘛,本公主就留着自己享用了。”

    燕王满是和蔼地笑道:“别整天跟我没大没小的,知道的明白你是公主,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哪来跑来的疯丫头呢!”

    “疯丫头就疯丫头,有什么不好的。”姬淼嘴角一扬,不屑地说道。随即眼睛一转,扮出了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说道:“王兄,听说你明天就要出发去邯郸了?”

    “是啊!”燕王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淼儿一个人在蓟城好无聊的,王兄你就带上淼儿嘛。这次盛会百年难遇,王兄肯定不忍心丢下淼儿的,对不对?”

    “嗯!说的好像蛮有道理。”燕王做沉思状,言道:“只是……”

    “只是什么?”姬淼迫不及待地问道。

    “只是这次说什么也得带上你啊!”燕王终于道出了最后的一番话。

    “我就知道,王兄对我最好了!”姬淼开心地说道。

    燕王呵呵一笑,“你先别高兴得太早!我带你去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姬淼眼睛一闪一闪地问道。

    “韩王向我提亲来了,想娶一位燕国公主当王后。”燕王回答得言简意赅。

    “啊!什么?”姬淼听后大惊失色,随即坚决地说道:“不嫁,不嫁!”

    燕王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妹妹的性子,也不着恼,只是开导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也总不能一直留在我身边吧!”

    姬淼可怜兮兮地说道:“可是你让我嫁给一个素昧平生的人,他什么为人,什么样貌,我统统不知,一点感情基础都没有。这样的日子怎么会幸福嘛。”

    “小妹,感情的可以培养的。再说了,王兄也没命令你一定要嫁给韩王啊!这次你正好跟着王兄前去走走,你要是相中了呢,我就应下这件事。你要是没看中呢,我替你推了这件事也没什么。只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总会是要嫁人的。选一个如意郎君没那么容易,更何况你这公主的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