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狂野大唐-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团下辖五、六营,以蒲奴为团都尉,从七品上翊麾校尉;涅里果为副尉,从七品下翊麾副尉;高弘勋为监事,从七品下翊麾副尉;李从佑为副监事,正八品上宣节校尉。

    霞越和高弘勋调回后,燕郡和汝罗两处守捉由其原来的副手驻防,待来年开春后再换防。这三千人作为精锐战兵初步编定,主将大多是奚人,而监军则用了自己人,其下营级军官,则大多是叠秀寨及白狼里出来的人,其中宋柳、宋谊、南昌、高保奴等人都被任为营校尉,连新近加入的李从业,并无丝毫战功,也被用为都头。

    作为精锐战兵,其实还需要编入一定数量的辅兵,但这三千兵基本全是青壮,当辅兵未免可惜,只能以后再编入,或者再整编了。

    其中更有过半的中下级军官,并不识字,很不称职,但武力和能力又都非常出色,只好先勉强用上。这是个问题,庄毅当然有解决办法,完成整编后,便加强训练,另开设了一个军官教导营。

    从此,不管什么天气,每天上午出操训练,全军士兵们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早上长跑、走正步、站军姿,然后是演练军阵,并训练单兵作战技巧,以及对各项武器的运用。而下午士兵们值守、休息,从班长到都尉,全军所有军官,皆须到城内校场的教导营,接受庄毅亲自授课培训。所授课目内容,先是讲各级军官的职权范围、军事思想、日常纪律,待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军官后,再逐步加强,这时就涉及到兵种配置,天文地理、行军布阵等重要的东西了。

    一帮军官们开始叫苦不迭,可又不想失去这来之不易的官职,只是依令勉强参加,可到后来所讲的东西,渐渐让他们有了兴趣,终于积极起来。

第一二九章 冬练三九(上)() 
光启元年十一月下旬,这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第一场小雪尚未融化殆尽,第二场雪又接踵而来。小冰河气候使得降雨量减少,气温降低,造成中原地区大面积旱灾,又有秦宗权在作乱,粮食价比黄金,庶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然而动乱仍在继续,大宦官田令孜命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及邠宁节度使朱玫会合鄜、延、灵、夏之师讨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王重荣又召来太原李克用的沙陀军为援,河中、太原之师与田令孜为代表的禁军在长安以东的沙苑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关中、中原都在乱,但这些与庄毅没什么关系。

    民间老者常言:下雪暖,化雪寒。的确,下雪的天气其实并不冷,所以,冬训大练兵照常进行。

    校场是经过扩建了的,沙地上的积雪已被士兵们清扫干净,只是有些潮湿,三千兵披甲列阵而站,黑压压一大片壮观之极。唯一扎眼的是,服色制式不统一,有的里面穿了羊皮袄,有的穿了厚麻衣,显得有点乱糟糟。

    这是没办法的事,士兵们的冬衣,都是城北室韦妇女们做的,当然做得不会好。上次李匡俦前来,只带了少量的唐军制式红色军服,庄毅暂时还不打算批量做这种,而且没有合适的裁缝师傅,等来年去幽州府库要一批来,省事得多。

    庄毅今天没有骑马,他是座着马车来的,车里还有艾兰公主和赵秋灵。她们在家闲着无事,便央求跟来,想看庄毅怎么练兵。

    其实赵秋灵对军事没什么兴趣,但是艾兰是个活泼开朗又好动的人,尽管已有了五个多月的身孕,仍想要来看热闹,她也就跟着来了。

    庄毅将她们一一扶下马车,带到校阅台上,边武从马车上搬来一张矮榻,放在校阅台上靠后位置,笑嘻嘻地招呼道:“二位师母请坐!”

    庄毅接口笑骂道:“臭小子!让你去书院,你不去……自个儿一边练功去,继续扎马步、弓步,拔刀五千次!不得偷懒!”

    “师傅!我想练枪!”边武说道,现在马步、弓步已经难不倒他了,转而对庄毅的枪法起了兴趣。

    身后两女不知道马步和弓步是什么样,但是拔刀五千次听懂了,嘴巴顿时张成了O形。

    “就你这个头,这身板,还想练枪……先把基本功练扎实了再说。”庄毅厉声喝道。

    边武满不情愿地讪讪一笑,转身一跃下台,飞快地跑了。

    庄毅看着台下整齐排列的六个大方块,一股成就自豪感油然而生。大半年过去,他终于成了一方大军头,但手里满打满算就只有四千五百兵而已,还当不得大用。

    不过若是练好了,战力也是很可观的。而且,他只把这三千兵当作以后扩军的种子,所以要求是相当的严格。

    “立正!”“稍息!”庄毅脸色严厉起来,大声喝道。

    士兵们整齐划一的动作,让庄毅感觉很满意,后面的艾兰和赵秋灵却是看的眼花缭乱,嘴巴再次张成了O形。

    抬头看看那面碧眼金雕的平辽军大旗,庄毅开口道:“关于纪律,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今天就不说了。看到那面平辽军大旗了吧,这就是我们的军旗,它不是你的,也不是你的……而是我们的!可是……平辽军由我建立,我就是这支军队的主人!你们可以称我为军使,也可以称我为军主!我只需要你们的忠诚,但教你们的,绝对是你们所想像不到的本事,那就是让你们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庄毅接着道:“在我的军队里,刀、枪、弓箭、骑马,是每个士兵必修的技能,以后,我还会教你们更多。你们大多数人曾随我上过战场,打败过契丹人,但你们以为……你很厉害了么?在我的眼里,你们还只是一群新兵蛋子。说到这里不禁有人要问:上次在牙帐也是练兵,为什么不是这么练的?”

    “是啊!你上次为何不这么练兵,果然是藏了一手,是不是?”艾兰在后面接口问道。

    这里是校场,带女人来本就不合适,庄毅没有理她,对士兵们说道:“一是因为时间不够;二是因为,那些人不是我的兵,我无权要求他们标新立异。但你们不一样,你们就是我的兵,尽管其中有很多奚人,事实上,你们的奚王,也就是我的丈人,已经默许了,你们从此跟着我,不用再回去,有不愿意的,现在可以站出来。”

    这个借兵的事,吐勒斯心里有数,所以事到临头,他又反悔了,原本说好的五千兵变成了三千兵。其实艾兰心里也是明白的,而且她还从中出力不少,并最终促成了此事。但庄毅现在这么明明白白地说出来,让她感觉很不爽,顿时脸色就冷了下来。

    女人的心思总是这么敏感,甚至是多疑,艾兰现在就是这样,她忽然觉得,也许就是为了这三千兵,庄毅才娶自己。她不由扪心自问:如果我不是奚王公主呢,这家伙会娶我么?

    台下的奚人士兵们楞住了,然后起了一阵骚动,互相交头接耳,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过去,庄毅没有理会,但台下的士兵们,也没有站出来的。

    庄毅不由大松了一口气,这件事终究是应该说明白的,否则奚人士兵们不能安心。不过看现在的情形,这些“借”来的奚人士兵们,已对现在的身份有了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草原上,只有战时,他们才是士兵或者军官,平时只是牧民。但现在,营州是他们打下来的,在他们的参与建设治理下,眼看一天比一天更好,而他们中的不少人,都立下了战功,升成了军官,而且这里当兵就是当兵,不管其他的事。

    若再回到草原上,现在的身份地位和待遇全都没有了,仍然只是一个牧民,他们怎能舍得下。

    “报告!我们既然是军使的兵了,那我们的家人以后是迁过来呢,还是留在牙帐?”一名奚人小军官上前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所任何职?”

    “卑下是三团六营二十七都都头加岱……”

    “嗯……你所问的,也是大家所担心的吧!我告诉你们,在不久的将来,你们的家人都可以迁过来,至少,我可以保证,你们跟着我,会更有前途!你叫加岱是吧,现在回自己的位置,继续接受训练。”

第一三零章 冬练三九(下)() 
庄毅又严肃地下令说:“接下来,我要让你们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稍息!”“立正!”“向左转!”“向右转!”

    跨立!蹲下!起立!原地坐!散开!列阵!以某某军官为中心,立刻集合!跑步走!行军小跑!敬礼!军歌。

    的确是生不如死,动作很简单,但却是枯燥乏味之极,更让人痛苦的是,一次次地重复着军令。

    枯燥的训练一开始,艾兰与赵秋灵很快就没兴趣看下去了,庄毅只好让她们自己回去。

    这时候,艾兰开始板着脸发脾气,使小性子了,她要庄毅扶她上车,要庄毅亲自送她。

    这让赵秋灵看着都好笑,又有些幸灾乐祸,她也想看庄毅会怎么做,可是很快就失望了,甚至有点羡慕嫉妒恨。自己明明是先嫁过来的,可是怎么就没怀上呢?

    庄毅有点莫明其妙,他要练兵,哪里肯送,而且这里是校场,一点庄严肃穆的气氛都被破坏了。不过看艾兰怀孕了,只得忍一忍,哀叹道:“唉……家有河东狮啊!怀孕的女人,脾气就是大……”

    干脆上前一把将艾兰打横抱起塞进了马车,艾兰却趁机狠狠揪住了他耳朵,娇嗔道:“说!若没有这三千兵,你是不是就不娶我了?”

    “怎么会呐!能娶到娘子这样的好女人,也是我人生一大幸事啊!别闹了!快放手……我还得练兵呢!”

    “下次说话小心点,今天就放过你,不用你送了!去练你的大头兵吧!”艾兰得意地笑道。

    庄毅跳下马车,见赵秋灵还在一边眼巴巴地等着,又要如法施为。这么多士兵在一边看着,赵秋灵却是害羞,脸都红到脖子,笑着跑开了。庄毅不由分说冲上前,一把横抱了起来,惹得士兵们一阵哄笑。

    送走了二位夫人,训练继续,接下来是负重越野!

    庄毅亲自带领士兵们一路奔跑着出了校场,从东门出城,又从西门进城,回到校场,接着开始训练并传授各种武器的使用。这一点上,士兵们大多都熟悉了,其中很多都是老兵,需要教授的不多。

    另外就是骑兵,要练成骑兵,先要练成合格的步兵。但对于奚人士兵们来说,他们从小就是骑兵,却不是步兵,所以,在步兵阵列的训练上,是需要加强的。以后再选取精锐,作为骑兵来进行强化式的训练。

    上午的训练,庄毅是不会每天都来的,但下午的军官培训授课,他是每天都到场,从不缺席。在一支军队中,军官就是主心骨,是脊梁,是灵魂。有高素质的军官,才能有高素质的军队,这一点非常重要。

    毕竟,日常与士兵们打交道的都是基层军官,但庄毅才不会仿效那些名将,天天吃住在军营,与士兵们混在一起,虽然他也知道那样做的好处和目的,可他的事情太多。

    经过半个多月的基本培训,现在的课程需要升级,这天下午的授课,与往常就有些不同了。

    授课的地方是校场外一个四面劣土为墙的大草棚子,这里原来是马厩,不过现在马厩已经迁到城外了,这房子经过清理打扫干净,还是不错的。三个团足有七百多军官,一般的房子可容不下这么多人同时开课。

    “军使到!”庄毅怀抱一大叠案卷走进课堂的时候,门外值守的士兵便喊了起来。

    “全体起立!敬礼!”一团都尉史大忠,兼任军官教导营营长,这时大喝道。

    七百多人“呼”地一声,同时站了起来,举手齐眉。庄毅面带微笑,满意地点点头,也举手还礼。

    “军歌!风雨里练就了硬功……”史大忠又喝道,并带头唱了起来。

    “风雨里练就了硬功,雄鹰才能搏击长空。对抗中积累双全智勇,精兵才能打的赢,才能称雄;

    风雨里练就了硬功,雄鹰才能搏击长空,对抗中积累双全智勇,精兵才能打的赢,才能称雄。

    战争是流血的训练,训练是不流血的战争。

    背负着帝国和人民的新使命,将士们时刻、时刻……听候、听候……沙场点兵……”

    庄毅也跟着唱完,神情刹那间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春热血、沙场练兵的年代。

    “恭候军使授课!”

    这声大喊将庄毅的思绪拉了回来,他脸色一板,大声道:“原地坐!”

    大方块瞬间矮了下去,军官们腰背挺得笔直,成排坐在木板拼搭起来的案桌后,铺开了纸笔。

    “现在开始讲课!这半月以来,你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多数人已经能识字过千,数数一万,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本算法,以及我军的编制、职位,对应的散职官阶,军纪军规等等。但这还远远不够,我需要你们能自己熟读各种兵法典籍,并在将来的实战中学习,融会贯通,成长为真正的将军,甚至是统帅!”

    “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军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又需要学习些什么呢?这些东西,有李从佑李副监事送来的《李卫公问对》及《太白阴经》,还有我凭记忆写下来的《孙子兵法》,这三本书里都很全面的提到了。从今天起,你们需要抄写并熟读这三本书,我将以此为课本,为你们讲课。每半个月考核一次,有不过关的,降职!甚至撤职!作为一名军官,我不需要你有多么的勇武,但你必须有知识,有能力!”

    “今天先从《太白阴经》人谋上,天无阴阳篇开始,这篇天无阴阳,只是一些理论,并没有说具体的天文知识,那么,我来为你们补齐……”

    以庄毅对天文知识及气候环境的了解,讲这种基本课,当然是毫不费力的,却是让一众军官们大开眼界。

    原来,我们是住在一个大球上,太阳离我们很远,月亮是因为这样才阴晴圆缺,天晴、下雨、阴天、下雪下冰雹,干旱水灾,都是这么形成的。可是,这倒底是不是真的呢?好像……还真是的啊!

    接下来的课程是地无险阻篇,人无勇怯篇……需要军官们学会测量绘制地图,并制作沙盘;熟谙天下各地的人情风俗,并如何激励军心等等。

第一三一章 冬去春来() 
庄毅每天日复一日地练兵、授课,在这种忙碌中,日子过的飞快,光启元年就这么悄然不觉地过去了。但寒冷的辽东,冬天也是非常的漫长,除夕、烧灯节已相继过去半个多月,已是二月初的天气,仍然是天寒地冻,雨雪不停。

    烧灯节,也就是元宵节,节后,府衙恢复了办公,柳城书院又重新开学了,庄毅也再恢复了练兵、给军官培训授课。同时,新的一年开始,他还有更多的事要做。

    按他与一众下属官吏拟定的《平辽军五年发展纲要》,开年之后,就要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修路筑城,先是在城北建安化县城,规划设置乡村,安置室韦人。

    其次是在汝罗守捉西南五十里的荒原上,修筑汝罗县城,然后再修一条从安化县到柳城,再南下汝罗县城的官道。等这一步完工,再修一条从汝罗县直通榆关的官道,这样就通过辽西走廊,将辽东与幽州连接起来。

    直到二月底,天气才有转暖的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野外大地上的冰雪融化殆尽,地里的麦草探出了嫩绿的尖角,田间地头的溪流欢快地流淌。但是,地上表面是消冻了,半尺厚的土壤以下,全是坚实的冻土层,筑城施工,显然还不到时候,不过准备工作可以先做起来。

    这是一个春日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庄毅便急急地起来了,开始他每天的必修课。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十天不练手生,十天不唱口生!这句话绝对是真的,作为一个武人,当然是拳不离手了。

    自住进营州府衙后宅,庄毅便让人在后花园西北角处,清理出一块约两三亩地大小的小校场。场一角落的凉棚里,架了几只沙袋,又在棚外埋设了梅花桩,这都是用来练拳的。

    梅花桩的布桩方式讲究上应天象,下合地时,中合节气,布桩方式有北斗桩、天罡桩、繁星桩等多种。但庄毅是布的是约两人高的八卦桩,桩与桩的位置间距是有规律的,前后为三尺;恰好是一个弓步的距离;左右为一尺五,这非常容易移步换位。

    练习时步法一定要稳健,否则是会掉下去的,只要逐步适应,并彻底地熟悉了这种严格的步法定型,那自可如履平地,与人对敌时也可做到游刃有余。

    庄毅现在就是脚踏八卦桩,先扎马步,弓步,再练梅花拳,不过这身体还是没原来的强悍,练习的时日也还短,出拳的速度并不敢放快了,只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均速,先适应步法。

    练完拳后,接着练五虎断门刀法,再练大枪,从五虎断门枪到**大枪,现在已经能够得心应手了,日渐纯熟了。练完这些后,开始练习骑射,练马上枪法和用刀,最后收势回房沐浴,换身衣服去用过早膳,再到前衙办公。

    营州府衙,端本正源堂上,一众官吏们早早地赶来签到,只等军使庄毅升堂。

    “怎么还没来……正和!你叫个人去催一催吧!”张宜泰见众人都等的有些急了,一个个都看着他,便开口对段忠实道。

    “这大冷的天,谁不想多睡一会儿,这真是不像话了!我去看看……”段忠实呼地一声站了起来,起身就向侧门走去。

    这时,门外的衙役高喊道:“军使到!”

    就见庄毅快步走了进来,升堂就坐,一众官吏上前来见礼,寒暄了一番后,庄毅随即取出事先准备好的案卷,开口道:“之前已与诸位议定,并勘测了地形,图纸也已经绘好了。开年便大规模征调青壮,分作三组同时动工。第一组由正和先生率部份青壮,负责修建安化县城;第二组由杨德寿负责修通安化县城到汝罗县城之间的路;第三组由张妙康先生负责,我将亲自监督,修筑汝罗县城,以及汝罗县城以南的海湾盐场。”

    “这样整个营州的青壮都要动员起来,以及三千士兵,也轮流调一些来帮忙,最迟六月之前必须全部完工。诸位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么?”庄毅问道。

    “我们的人手本就不够用,所有吏员都调去了,那柳城书院如何维持?”段忠实问道。

    “你这一组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