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毅的命令得到了贯彻执行,经段忠实派人带兵去接后,第一天就有六百多室韦人的小孩们前来,但是吉时未到,学堂并没有开门。门前已是人山人海,数百小孩将这条丈来宽的街道挤了个水泄不通,好在有士兵维持秩序,也不至于出乱子。
片刻之后,学员差不多到齐,一通鼓乐后,庄毅作为学堂院长,亲自扶梯而上,到原来的右边宅院门头上揭掉了新牌匾上的红绸,显出“柳城书院”四个大字。
这时大门徐徐开启,两名士兵抬着一块有支脚的大木牌从内出来,竖放在了大门右边,上面贴了白纸黑字的招生简章。一群小孩们好奇地围上前去,却一个个大字不识,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
庄毅、段忠实随即站在门前台阶上陆续发表了讲话,这才正式开门,放小孩们进入学堂。当然新入学的学员,还需要一个个进行登记备案,定十岁以下分为幼年班,十岁到十五岁的分为少年班。而所授课目分为两科,文学和数学,这是庄毅决定下来的。
学员太多,是没法全聚在一间教室授课的,这得分开来,一间教室坐五十名学员就满了,好在房屋是足够的,但师资力量奇缺,于是府衙的全部文案书吏都充当了书院教员。
但就算这样也还是不够,但是没关系,初级只要能识字算数就可以,军官们也可以当教员。尤其是叠秀寨出来的那一批二十多名军官,这下子人手完全够了。
庄毅自为院长,兼主要授数学,元敬思及一些数学不错的为助教;段忠实为副院长,兼主授文学,祖向荣为助教。至于张宜泰,他已经管了一大摊子事,而且驻地在城北百余里外,是无法来回跑的。不过庄毅已经决定自己先带一段时间,待来年转交给张宜泰来管书院的事。
第一二六章 据为己有()
头几天一直在广泛招生中,全城遍贴通告,学员也越来越多。五天之后,城内城外各里坊乡村也有人送小孩前来,总人数达到近七百学员,但这五天里,几乎全部是在教识字课。庄毅由得段忠实他们去折腾,自己关起门来撰写不同于这个时代的课本。
这个时候庄毅有点发愁,汉语拼音这个挺不错,可提高扫盲识字效率,但要不要拿出来呢?还有繁体字笔画繁多,写起来很费劲,要不要改用简体字?还有标点符号……还有阿拉伯数字,以及加减乘除的各种符号和算式,但是……这个要全部拿出来,会真的吓着人呐!
吓着人没关系,顶多被惊为天人,当活神仙了!可是他们真的能接受么?这个才是大问题啊!没关系……杜甫的诗说得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就一步一步来,先把文学语法的汉语拼音拿出来,数学的阿拉伯数字,及简化一二三四五数字拿出来就行了。
对了,还有算盘,这东西简直比后世的计算机还高科技啊,什么的原子弹,整个图纸设计计算数据就曾用这个算盘算出来了。
其实唐代的数据计算方式仍是算筹和珠算,也就是分别用多根绳子,都串着十颗珠子,分别代表个十百千万。这样已经有点算盘计算方式的稚形了。但到宋代才出现算盘,明嘉靖年间才得以全面广泛地运用。
想到就开始做,纸面上的东西对于庄毅来说,那是很简单的,但是要做个算盘,那也不难。庄毅找来一名木匠,画了一草图给他,然后又找到前衙里吏员们日常算数的算珠,拿给了木匠,一天之后,算盘完工了。
这种是大算盘,也就是一共十三梁,每梁七珠,共九十一珠的那种。当然也可以有小的,但那种是不能广泛适用的。
嗯……现在得好好想个托词,解释这些神奇东西的来源了……有一天,我认识了一位大食商人,他给我看了一样古怪东西,还告诉我,他们那里是这样算数的……然后又告诉我,拜占庭人的文字是这样的,但是还有一种古老的读法,他们已经不用了。
当庄毅屁颠屁颠地将他的新知识和算盘拿给段忠实看,并讲解了这些东西的运用方法后,段忠实很快学会了算盘,但是对于阿接伯数字和汉语拼音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
庄毅顿时有些抓狂,气急败坏地大吼:“这么高明,这么先进的知识,你凭什么就认为不好呢,给我说出个理由来,不然我就强制推行……”
“这个字母是你自己说的,都是别人弃而不用的东西,怎能上街的不要,下街的一搂呢?而且这个算学的东西还是大食人的,不过算数确实精到,看在他也是学了我们的计算方法,这什么的算盘可以接受,这个什么的拼音,那是绝对的不行,否则,你我就等着被人指着脊梁骨骂吧!”段忠实如是说道。
“那你说……这拼音是不是很合用?”
“嗯……合用是合用,但是不能因为合用,就据为已有……”
“那不就得了,难道说我们的知识流出去了,别人就没有据为已有。我来给你算下,天宝年间的怛罗斯一役,我们大唐的造纸术、制弩术都被大食人学去了;还有贞观年间的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带去了多少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还有渤海人、新罗人、南诏人、倭人、这一个个从唐大或明或暗,或偷或抢,学去了多少知识和技术,难道人家没有据为已有?所以这个不要去计较,只要合用就拿来用。”
“行行行……某说不过你,去将张妙康请回来,就看看他怎么说……”段忠实无奈地说道。
“要是他答应采用呢?”
“他一人答应不算,最好等朱利民回来,大家商议一下,若府衙全体官吏们都同意,那就可以用了。”
“不行……等利民先生回来,黄花菜都凉了,还用个什么用?就请妙康先生回来,要不我们一起去,看他怎么说?如何?”
“那……好吧!”段忠实终于被逼的没了脾气,只得同意了下来。
于时,二人带着几名亲卫,快马赶到城北百余里外的一处工地上,这座军堡已快完工了,此时正在修建城垛和角楼、箭塔和城门楼什么的。找到张宜泰时,他正在军堡两里外一处砖瓦窑上,这里是挖取粘土,用模子制成砖坯,然后装窑烧制成城砖和盖房的大青瓦。
见庄毅和段忠实风法仆仆地赶来,张宜泰有点惊讶地问道:“哎呀……军使!正和!你们怎么有空来这里?正好……再有个十来天,两座军堡就要完工了,咱们合计一下,给这两座军堡取个名。”
“行……北面那山是什么山来着,就以山命名好了,东面三十里那座军堡附近有什么山,照样取名得了。”庄毅随口答道。
“这北面的山叫黑山,山脚下的河谷地到枯水的季节就可以通行大军,这军堡拦住谷口,叫黑山堡倒也合适;东面那座军堡处在洼地入口处,那儿叫黄草岗,难道称为黄草堡,不顺口……”张宜泰摇摇头道。
“那儿是安化县的屏障,有武力才能保证安全,就叫武安堡吧!”庄毅想了想说道。
“这个不名称不错,可以用了!”
“好了……现在说正事,我们来找你呢,是因为这个……”庄毅随即从亲卫手里接过包袱,取出算盘放在张宜泰面前,随即又拿出自己的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手写本,递给张宜泰。
在庄毅和段忠实的解说指点下,张宜泰很快也学会了阿拉伯数字和算盘运用,顿时兴致勃勃的反复演算,终于确定,这个确实好用。然后学到汉语拼音,这个颇费了一番功夫,还是弄明白了。
庄毅故意阻止了段忠实开口反对,然后说了自己的想法,问张宜泰的意见,不想张宜泰居然毫不犹豫表示同意。
理由是营州久经动乱,要想治理好,就该吐故纳新,用新方法、新知识、新思想来治理,这样才能长治久安。不过一想也就明白了,张宜泰是兼职郎中,凡事更讲究实用,对新的东西并不拒绝,非常的乐于接受。
第一二七章 营州士绅()
这下子段忠实急了,他从前虽只是个小吏,但跟这时代的读书人没什么两样,多少还带点书生气,甚至有那么一点点的保守。这时就像红了眼的公鸡,立即与张宜泰展开了辩论。
但张宜泰比他的学识只高不低,反而力压他一头,辩得他无可反驳。这下子段忠实也气又怒,脸红脖子粗地一甩袖子,就这么气呼呼地跑了。
庄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帮腔的,自然是保持着中立,在一边看两人咬文嚼字,不时来段文言文,听得津津有味。见段忠实跑了,也不理会,反而与张宜泰继续说着一些算盘的加减乘除用法。有了张宜泰的支持,庄毅又悄然争取到了祖向荣和元敬思的同意,随即在早上衙参之际,拿出了这些新东西,经过半天激烈的争吵后,终于一致通过。
随后让木匠大量赶制算盘,用于府衙办公。当然,这么先进的东西,也是可以作为商品出售的,但目前还在试制阶段,只为内部人员所用。经过连续几天的教学,让一众府衙官吏全都学会了,再推广给柳城书院的学生们,这让段忠实气得几天不肯来府衙办公,也不肯去书院授课。
这天早上,段忠实还是没来,庄毅见派人催促无效,处理完公事后,干脆亲自去他家里请。于是……又是一番唇枪舌战,段忠实这才耸拉着脑袋跟着出门,二人一起边走边谈向书院走去,数名亲卫牵马在后跟随。
走过一条街道路口,忽听得有人呼喊,庄毅转头见李从业从对面街口跑了过来,不由笑道:“是你……不是和你说么了么,你们为何没去府衙报到?”
“家家都说到了,本来是要去的,但杨主簿说要择个日子,大家一起请庄军使在城内酒楼聚聚,可庄军使在开设书院,恐没时间见我们,恰好我家阿兄两天前从新罗回来了,这事就拖着了。今天大家都来了,就在那边,正要去府衙求见军使呢!”李从业手指街道对面道。
庄毅随他手指方向看去,果然见街道那边站着一群人,正向这边观望,略略沉吟片刻,便明白过来。这些人恐怕不是求官那么简单,可能还有一些涉及到田地及行商的事。
“这样吧!前面好像有一家酒肆,一起去那里座座,有什么要说的,先说清楚了好……”
“那好啊……请军使稍等,我去请他们过来!”
李从业说完,转身飞快地跑回街道对面去知会了一声,那群人便跟着一起过来了,纷纷上前向庄毅行礼。
“某家李从佑,原来在营州柳城军中任步军都虞候,辞官两年多了,最近从新罗回来,听说营州转归卢龙,特来见过庄军使!”一名年约三十来岁,身材高大的黑脸汉子走在前面,抱拳行礼道。
“某家杨德寿,原本在府衙任主簿,奈何年老体衰,那乌重礼又百般刁难,也辞去职务两三年了。如今庄军使初上任正是用人之际,又清户理民,垦荒屯田,皆是善政,若用得上我等微末小吏,则愿为军使效劳。”杨德寿也跟着上前道,随即又为庄毅介绍了仆达、叶添龙、梅少白等几名小吏。
“好了好了……去前面酒楼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庄毅笑着邀请道。
众人当即一起去了城南的柳城酒楼,此时并不是用膳的时候,便随意点了一些糕点、果脯及茶水,颇为随意地聊了起来。果然如庄毅所料,最终话题还是转到营州以后的治理政策上来。
户口已经初步清理一遍,谁家有多少田产,只需查一下户籍名册,庄毅就知道了,但是这方面的事,他暂时还不想理会。而且营州只缺人,最不缺的就是土地,小户人家也都有地可种。但是税收,今后是一定要恢复的,这个肯定收不起来多少。
重要的是商税,而营州的一些大户和官吏都有参与行商,事实上就是走私。这一点,今后绝对行不通,所有的商业活动,必须要纳入到府衙正常的治理体系中来。当然,庄毅暂时还没有出台正式的政令声明,不过也在准备了。
庄毅与段忠实二人好言安抚了众人一番,便让他们自明日起到府衙上任,职务暂时只能是录事或书吏等,都跟着段忠实一起到书院授课或学习。至于李从佑兄弟二人,则安排为军职,毕竟他们都是武人。
十来天后,天气又再变冷,在一场冬雨后不久,第一声小雪终于下下来了。好在城北的黑山堡和武安堡已在下雪前几天里相继完工,但军堡里的各顶军用设施还没配齐,庄毅便暂时各调一百士兵进驻,直到明年开春再增加人手。
冬天来临,政务也相对减少了,吏员们没什么事做,每天早上到府衙报个到,然后去柳城书院里授课,到天黑时分,再送学员们出城,然后安排以大带小,让他们自己回家,一切都走上了正轨,井井有条。
政事减少了,但是武备却不能松驰,开始加强了训练。首先是军制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编制,庄毅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采用“二五制”。其实“三三制”,他也是想过的,但是太硬性,有点死板了,在这个时代那是要吃大亏的。
想想看,十二人一班,三十六人一排,一百零八人一连,三百二十四人一营,而营作为最基本的独立作战单位,比这个时代一营五百人少了近两百人,完全就是劣势,而且自己的士兵并不是扛枪推大炮作战的,这样肯定是很容易吃败仗的。
但这个时代的军制也不大好,编制太大了,即五营两千五百人一个军,十军两万五千人一个厢,左右两厢合为一个集团军五万人,这就显得粗疏不够精到了。这种厢军制度,完全是由藩镇手中演化而来的战时编制,虽然也有一定的好处,可依据不同的作战环境,随时作出合理兵力调配。
第一二八章 混一整编()
厢军制度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作为左右厢的主将,通常称为都指挥使,或直接称“厢主”,他们的兵权也太大,这样作为一个集团军主帅,随时都有可能被架空,军事指令的下达,非常依赖于左右厢主。
庄毅不打算采用这种厢军制度,他可不想自己有一天,被下属取而代之。看看河朔三镇,杀将逐帅简直是家常便饭,一代代的节帅都是依靠手中的武力,勾结前节度使身边的都押衙,从而让牙兵作为内应,干掉节帅而自称留后,然后朝庭鞭长莫及,只得顺水推舟了。于是,久而久之,便顺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先做一个节度使?那太也小看庄毅的心思了,中原那种节度使有什么玩头,给他个节度使,他也未必有兴趣。
他要的是一支强军!一支有纪律、有思想、有灵魂、有信仰,能打胜仗的强军!
当然,这种强军就像倾国佳人一样,可遇而不可求。
那么,倾国佳人是什么样呢?她未必是多么的美艳无双,也未必是多么的风姿妖娆。但是,只有懂的人,才会懂!
而强军呢,只要有心,一点点地做起来,谁说得不到呢?你若不知道,是因为你没到境界,那只是一层窗户纸而已。
庄毅当然懂得这些,所以,他一直是能拖就拖,并不急着整军,但现在是冬季,正是冬练三九的好时机,一旦等到明年开春,谁知道会不会有战事呢。而且他还有一套制度需要时间来整合,然后施行下去,那就是监军制度。
而这个时代军中的“虞候”,实际就有那么一点监军的意思,却是从营一级开始的,庄毅需要把这个监军的根基扎得更深,监军监到都一级军官,还要扩大其权限,这样才能把这个制度完善起来。
这样便形成,都级有正副训导,营级废除了原来的营虞候,改设营监事。每营直管下属都级十名训导,这些训导和监事的职能,主要是对都级以下各班军官的任命进行审核和批复上报,对上级制定颁发的军法条例,督促并实际执行,对官兵日常军纪教化和军事责任教化。
但兵贵精而不贵多,庄毅便是想走精兵路线的,否则,整个营州再征三五千兵,也不是问题。这样留守在外的驻军,像叠秀寨、白狼山的守捉驻军军官一时不能调回,便只能行文通知他们自行整军。但燕郡、汝罗等近处的军官还能赶来,就先将手头的军队整合了再说。
结合这个时代的军制,庄毅全面地进行了优化改良,取消伍长一级编制,以十人为最基本作战单位。原有的低阶官职基本保留,到营以上单位则有很大的变动。
定十人为班,设正副班长;五十人一队,设正副队正;百人一都,设正副都头,正副训导;五百人一营,设正副校尉,正副营监事;千人一团,设正副团都尉,正副团参议。
更高层编制是五千人一旅,万人一师,万人以上作为一个方面军,还可以万人为独立作战单位,设立一到五万不等的集团军。相应的职务和散官,当然也一次设定齐全,只待以后扩军升级,便可应用。
这天庄毅在城内校场集结柳城驻军,一共是三千一百人,先选取年轻的精锐士兵,将亲卫队扩编为一个都,以边武为都头,散秩为从八品上御侮校尉;史大力为副都头,从八品下御侮副尉。
另从原亲卫队里提升两名能力不错的伙长,即人称何大的何正源为训导,从八品下御侮副尉;石英良为副训导,正九品上仁勇校尉。这一百亲卫庄毅亲自带领,并当作专业的斥候来单独训练。
接下来举行大比武,余下的各营头全部打散其原有编制,全部重洗混编,不管原来是何出身,也不管是哪个部族来的,只比武力高低,看擅长什么兵器和技能,再综合个人能力,及有无出色战功,则相应地将步骑精锐集中混编,总共重编六营三个团。
一团下辖第一、二两营,以史大忠为团都尉,散秩为从七品上翊麾校尉;沙固为副尉,从七品下翊麾副尉;梅图为监事,从七品下翊麾副尉;康正和改名为康正明后,又调回军中,出任正八品上宣节校尉、副监事。
二团下辖三、四营,以霞越为团都尉,从七品上翊麾校尉,兼为斥候骑术教头,并培养新的驯鹰士兵;伊拉为副尉,从七品下翊麾副尉;元志用为监事,从七品下翊麾副尉;安怀信为副监事,正八品上宣节校尉。
三团下辖五、六营,以蒲奴为团都尉,从七品上翊麾校尉;涅里果为副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