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天书-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瑶点点头,林栋有这个信心,她自然也不会去泼冷水。

    况且,自从认识林栋以来,他所说的哪一件事情,不是匪夷所思,却又一件件最后都办成了?

    和会议室相隔三个房间的另外一个办公室里,山河在公司的总经理何万春正听着秘书的报告。

    “那两位客人还在会议室里等着,没有丝毫的不满。”秘书说道:“我加了两次水,对方就是第一次的时候问了我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按您说的,今天不确定后,他们便不再多说话,一个在看杂志,一个在思索着什么,态度很平静。”

    “你确定这两个都是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何万春五十地岁左右,看那板直的腰杆和整齐的寸头,军人作风犹存。

    如果换以前,他会直接出去和两个人商谈,谈得拢就合作,谈不拢就散去,没什么好说的。

    但这些年的经历让他明白,既然进入到了这一行,生意不是这么做的。

    既然要想把这些优秀的故事、战争影片推向互联网并被网民们所接受,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从网络的实际发出,而不是只看这些来谈判的人所出示的价钱和开的条件,要看他们把这些影片和版权拿出去干什么!

    是的,版权!

    山河在公司的确是有着相当的军方背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不仅拥有着为数可观的战争影片的数字发行权,还拥有不少这类影片的版权。

    和现在很多网络作品的版权在个人手里不同,当时的很多影片的版权,都是在集体手里——那时候创作这一类作品,大都是集体作品,而且是任务性质的,最终出来的作品,大都是某一个集体所有。而现在,很多作品的版权,已经转到了山河在公司手头上。

    “的确。按他们报的年龄和经历,都是今年才毕业的大学生。”秘书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很细致的说道:“而且是一家大公司的高层,其中一个还是公司的老总。”

    “刚毕业就有一家大公司……不简单啊!”何万春在这个位子上已经好几年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刚从部队里出来的一根筋的楞头青了。

    如果放在以前,一听到这样的来历,他第一印象,就会猜,肯定是某个二代,是家里出钱让他们做成了这样的公司,属于那种靠父母成长起来的人。

    但在这个位置上,经历的多了,见的多了,自然也明白,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真的自带光环出现的。在大学里就创业,不依靠父母就能够在毕业时拥有自己的产业。

    这在以前他们那个时代,大学毕业就按部就搬上班的年代完全不同的,他也知道了,以前自己不理解,那叫代沟。

    所以,当秘书说完对两个人的简单了解后,何万春并没有立刻下结论,他看了看表,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站了起来,笑着说道:“这半个小时足够了。咱们也不能让小朋友等的时间太长,不然显得咱们太没礼貌了!”

    秘书一边跟着他走一边笑着说道:“这一招也挺管用的,至少今年就这样,已经‘等’走了五六拨没有诚意的人了。”

    何万春叹口气说道:“这也没办法,如果这一点等待的耐心都没有,那我就只能认为,他们找咱们合作,想拿去版权,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等机会圈钱,而不是像我们办公司的目的一样,把这些经典作为教育和鼓舞大家的作品,长久的传播下去……”

    两个人走到会议室门口,便不再说话,何万春推开门,先一步走了进去。

    他不是那种等着秘书开门的领导。那种事情,他看着难受。

    看到何万春出现,原本正和姬瑶小声说话的林栋笑了一下,站了起来,主动说道:“何总,你好!”

    姬瑶也跟着站了起来,笑着面对两位山河在公司的人。

    看着两个年轻男孩女孩没有丝毫的不满,何万春心头突然升起一丝歉意,相比而言,这两个孩子,和自己的儿子差不多大,自己的儿子现在应该也在部队里正顶着烈日训练呢吧?

    “不好意思,让两位久等了!”何万春拉开椅子坐在林栋的对面,很坦诚的说道:“两位请坐。”

    “没什么,”林栋坐下来,和姬瑶对视了一眼,然后转向何万春说道:“和那些经典相比,我们这点儿等待时间真不算什么。况且,要真的能够把这些经典搬上互联网,并且能够让广大网友们接受,这点耐心恐怕还是不够的,何总,相信我们,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这是你们的真心话?”林栋的话一下子引起了何万春的共鸣,他下意识问道:“真是这样想的?”

    “那当然了!”

    ps:感谢书友guosf85的赞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不知不觉之间,马上就要vip章节满五百章了,不知道现在大神之光还能不能领到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章 做艺术要走心!

    会议室里只余下了何万春和林栋的声音。

    坐在林栋的右侧,姬瑶微微转过一点头,看着林栋的侧脸。

    这个男孩的成长过程,可以说用神奇一词描述,一点儿也不夸张。从一年多前的那一次图书馆事件开始,林栋便正式的走入到了姬瑶的视野,而且变得越来越清晰,从泯然于众人,到最后成了自己的男朋友,他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不仅能够和自己的关系变得亲近,而且能够让自己的家人、亲戚,他自己身边的朋友,都能够感觉到那种神奇的魅力。

    变化好大!

    林栋仿佛知道姬瑶在看自己,他扭头冲姬瑶笑笑,然后继续对何万春说道: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如同陈年的好酒一样,历久弥香,不会因为时间的洗礼而褪色,反倒会散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酒如此,歌如此,而经典的影视节目,同样如此。”

    何万春已经平静下来,刚才林栋的话,未免有先声夺人的气势,但何万春毕竟是久经商场的人了,这人这么说,指不定也是瞄准了自己的胃口来的,如果只有这几句话在理,那也不过是绣花枕头而已。

    要看看他接下来说什么,才是正理。

    “打个比方,”林栋没去猜何万春的心路历史,而是继续自己的话题:“上个世纪拍出来的四大名著,哪一部不是经典?如果论特效,论光影效果,论投资,现在的很多三流影视剧都能把它们甩出八条街去。然而,真要论影视效果,论在观众心目中的影响力,这些片子虽然被翻拍了那么多遍,但后面的有哪个比得上最开始的那几部?”

    “的确。”何万春点点头。

    他们这个年代的人,乃至后面二三十年的人,可以说八五年以前出生的很多人,都是看着这些片子长大、成人、工作、变老的。

    真的论起效果,现在随便的一个仙侠剧,都能够甩出当时的《西游记》好几条街,毕竟那个时候拍《西游记》,资金是个大困难,特效更加简单,而且很多演员还是临时找的。甚至其中的编曲,几乎是全部一个人写的……想一想,如果现在有这么一部大戏,那得多少人抢着其中的角色、编曲、特效工作、化妆、道具……

    但是,就那么一部即使在当时,条件也算是相当艰苦的情况下拍出来的片子,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经典,影响了好几代人,并且出口到了周边好多国家,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神剧了。

    后来网上经常流传的关于那一部《西游记》与后面几部的剧照的对比,网友们皆称,第一部里的神仙才是神仙,菩萨才是菩萨,猴哥才是猴哥,后面几部,唐僧都是武僧了,一个人能打遍众妖,猴哥成了面瘫,没有一点表情,嫦娥不是从天上来的,是从天上人间来的,而妖怪都和国际接轨了,不是半兽人就是德鲁伊……

    虽然这些描写有些夸张,但是真正的代表了大家的观点。

    所以林栋才会有此一说。

    “那你说,为什么它们能成为经典?”光拿网上的评论来忽悠自己可不行,何万春突然问道:“你是怎么看的?”

    “无它,唯用心去演,去拍,去化妆,去做造型。”林栋很郑重的说道:“那个时候,无论是拍战争片还是拍四大名著,就算是业余演员,拍这些角色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成就这个角色,把这个角色的真正内涵演出来。所以,用句现在流行的话说,他们的表演是在走心,而现在的很多演员,那是在走钱!”

    “噗!”姬瑶没想到林栋这么损,这话说的,真有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感觉。

    不过想想,也是有道理的。

    现在的很多影视剧,精品不多,粗制滥造的不少。

    在现在的场合拍古装剧,说实话,要不穿帮很难,这一点观众们倒也不苛求,但至少得对历史尊重一点儿吧?为了所谓的让观众好懂,把清朝的东西搞到明朝,把宋朝的东西代入到唐代,把原本昏庸的皇帝说的英明神武,把历史的走向归结于后宫的干政……

    历史,被改的乱七八糟,剧方往往还洋洋得意,说是历史本来就是人书写的……

    我呸!

    林栋略有些激动:“艺术,特别是影剧类比较直观的艺术节目,本应该引导着观众向正确的方向,思想积极,有学习借鉴的地方,有能让人看了发人深省的地方,就比如以前的经典《三国演义》,严格按照原著,很多地位半文半白。这也没有多少观众说看不懂,倒是引发了很多人学习古文热。

    但是,现在的很多片子呢,恨不能把观众想成白痴,怎么庸俗怎么来,直接把观众的道德水准线引到了低谷……这样的片子,还是少拍为妙!”

    何万春对林栋的话深有同感。

    他的使命,不就是把这些经典的片子推向现在的网友,让青少年们直观的感受到以前的老前辈们,是怎么为了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吗?

    但是,看着林栋的姬瑶年轻的面庞,何万春微微摇了摇头:“你的话很实在,也很有道理。你们的来意我也知道了,但是,你们的公司,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我表示怀疑,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光要把这些经典改编成数字影视节目,那花费可就不小,而且工程量巨大。何况……”

    林栋笑了:“何总,这事情对你们来说,可能比较麻烦,而对我们来说,却是小事一件。我知道我们年轻,在很多人眼里,那就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所以,今天我要向你演示一下,看看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情况。”

    说着,林栋从旁边取出一个箱子来,边打开边说道:“我们已经把《亮剑》这样优秀的电视剧引到了我们的虚拟网络平台里,前段时间,我们把这部电视剧给改编好了,今天我们就请您来看看这电视剧改成虚拟现实技术播放形式的效果,如果您满意,那这件事您再好好考虑一下!”

    说着,他便从箱子里取出一个飞狼头盔出来。

    这是最新款的。

    对于新生事物,何万春并不抵触,在林栋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戴好了头盔,然后便按林栋所说的,打开了头盔的开关,眼前一亮,然后,他便陷了进去……

    会议室里,林栋和姬瑶静静的等着何万春。(未完待续。)

第六百十一章 效果,不错!

    何万春是当过兵的,而且是上过战场的。

    虽然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他还小,但后来两山轮战,他作为原兰州军区某红军师的侦察兵,还是参加过战斗的。

    作为上过战场的老兵,何万春是幸运的,战场没有夺走他的生命,也没有让他受伤,他也没有同大多数战友那样从战场回来后不久就复员回家——他因为在战场上表现突出,越境侦察时发现了越军的一个团属炮兵阵地,一个营指挥所,并抓回一个活的舌头,荣立二等功,提干了。

    后来,当何万春再去看自己的那些战友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已经找不到了——或者因为回乡后脾气出了问题,打架伤人被关,或精神抑郁进了精神病院。那个时候,何万春已经知道,这些战友们和自己一样,得了战争综合症。

    这玩意儿,即便在当时华夏的军校里,也是个稀罕词儿,华夏改革开放之初,被封锁了那么多年,很多方面都落后了,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治疗手段和条件,所以那一批上过战场的人,战后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慢慢融入到社会之中。

    再后来,何万春看到了女作家顺子写的《一本打开的日记》,这里面记载的,就是当时他们师在两山轮战时的情形——当然,以何万春这个当事人来看,其惨烈程度还差的远。

    所以,后来无论是看战争片,还是从内部看到关于西方在伊拉克、叙利亚挑起的战争,以及俄罗斯对于车臣等共和国的战争纪录片,何万春都不曾动容——和自己经历的那些战争片段相比,这些纪录片最多只是小儿科而已。

    然而,今天戴上头盔的时候,何万春便感觉到了不同,当《亮剑》的片子开放的时候,何万春觉得自己此时已经不再是一个站在影片外面的旁观者,观影人,而像是一个游走在战场里的幽灵,战争的每一个片段他都在经历,子弹穿梭、弹片横飞、军刀闪烁……

    那一篷篷鲜血穿过他的身体,洒向大地,断肢残体就在眼前飞过,枪炮刺耳的鸣萧声和士兵的惨叫声混杂在他的耳边,让何万春真切的感受到了战场的气息……自己是穿越回到了抗日战场上了吗?

    恍惚间,何万春一个利索的卧倒,将自己隐藏在了一个刚被打死的日本兵跟前,伸手就去拿他手里的那支三八大盖,然而,自己的手穿过了那支枪,却什么也没摸到……

    哦……原来——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

    尽管刚一开始,战争场面只有一小段,却让何万春有灵魂分裂的感觉,但随即头盔里仿佛有一股东西在镇压着他的思绪,让他能够平静的看着整个战斗场景结束,转入到了另一个场景,而不再受战场的影响……

    带着农民式狡猾的李云龙,忠心而又身手敏捷的魏和尚,思想政治坚定,却又有着神枪手技能的赵刚……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眼前晃动着,这个时候,何万春已经记起了,自己还是戴着头盔看电视,然而,他却又在思索,这种“看法”,是不是太过于逼真了?

    然而,很快他就没时间去想那么多了。

    林栋给他头盔里拷贝的是《亮剑》的精华版,是很多内容的缩略,当看到李云龙向伤愈回来的赵刚报怨自己丢了一个兄弟,一个媳妇,还被撸了职务的时候,李云龙哭了,何万春感觉到自己的眼睛也湿润了。

    是啊,这才是活生生的抗日英雄,他们也是有血有肉,如果不是因为被别人欺负到头上,他们也不会想着去当兵打仗保家卫国,而上战场就有牺牲,当时日本准备了多年,其国力、军力都比华夏强,战场上自然有优势,抗日战争打的惨烈,绝对不是现在的那些神剧描写的那么轻松……

    当最后,影片结束的时候,一段话外音带着一串文字出现在了何万春的面前:“抗日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到1945年9月日本关东军向华夏投降,其中局部战争和全面战争历时14年,中华同胞伤亡3500余万,……”

    一串串数据,真实的反映了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华夏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其中不仅有被日本抢走的各种战略资源、文物、贵金属,还有苏联出兵东北后直接从东北掠夺走的本应属于华夏的各种工业设备等等。

    把这些写出来……

    何万春脑子里隐隐有点明白,不过还是没完全想透。

    取下头盔,看着林栋和姬瑶两双眼睛略有些紧张的看着自己,何万春轻轻的揉了揉眼睛,感慨的说道:“做的真好!如果你们都能把这些经典影片做成这种效果,那合作肯定没问题!”

    林栋点点头:“这个问题不大……那些经典虽然拍摄效果上可能比《亮剑》差点儿,但改编上难度不大。”

    “我有一个要求,”何万春想起刚才看到的那些数据,“每一部类似的战争片里,最好都有一些介绍,直观一些。”

    “您就是不说,我们也会加的。”林栋笑了,“只有这样,才能让看这些影片的人,真切的感受到,我们的前辈是经历了怎么样的血与火的战争,才为我们赢得了现在这样的美好生活!”

    何万春没想到林栋他们早就有此想法,连连点头:“那就好那就好啊!”他拍了拍这个头盔,感慨的说道:“你们的这个头盔做的精妙啊!刚才看那个战争场面,我是真的深有感触,几乎就要当真的,当时那个激动啊……还好这个头盔好像带着某种功能,让我的情绪平复下来……”

    他话没说完,看着林栋,有所猜测。

    林栋点点头:“这也正是我们头盔的一个隐藏功能,平复使用者的情绪只是其中一个小的作用,更重要的作用,是在于当使用者和程序互动时,能够保证使用者的脑波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而不至于出现一些意外……比如脑波滞留的问题。”

    这玩意儿说的就有些专业了,不过何万春知道这是人家专门做好防备的,心里也就放心了,他摆了摆手:“我听不懂那些,但是如果你们都能把影片搞成这样,那么,咱们现在就可以商量一下,合作的事情了!”

    林栋一听这话,扭头和姬瑶对视一眼,两个人都笑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十二章 桃子?

    和山河在公司谈妥了合作意向,在商谈好细节方面的事项后,两家公司很快就签订了合同。

    山河在公司向长缨集团提供其影片库内998部优秀国产影片和25部连续剧,长缨集团有数字放映和改编权,但改编过的版本必须由山河在公司审核后才能放在虚拟平台上供用户点播。

    用户点播所花费的费用,山河在与长缨集团以2:3的比例分成。合同期限为十年,十年后长缨集团如果想继续续约,将有优先权。

    搞定了山河在公司,林栋和姬瑶两个人又先后去了八一、长春、天山、京城、峨嵋等老牌电影片厂,把一些其他类的优秀影片的虚拟影视播放权给买了下来,其中既有传统的优秀影片,同样也有现代的优秀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