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卦帝刘封-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平椅?好,幼安果然才思敏捷,此名最为贴切,就叫太平椅”。

    刘封也不禁吃惊。

    这管老帅哥,确实有才,这个名字还真不错。

    “幼安先生真大才也,丰想了几天,也没想好出个好名字。先生片刻之间,就想出如此美妙的名字,真不愧先生大名”。

    “太白不必客气,你能做出太平椅,才令人惊叹。太白稍候,待我回去写了出来给你,也算为你出一份力”。

    这个老帅哥,我正想求你呢,没想到你自己主动了。

    不一会儿,管宁拿着“太平椅”几个大字出来,刘封恭敬接过,小心收了起来。

    又说了几句,刘封便留下那四张椅子,车队出了大院,向襄平城浩浩荡荡而去。

第59章 送礼的艺术() 
贾同理的铺子,不仅仅是襄平城里最大的铺子,还是距离辽东郡公廨最大的铺子。

    从这里北走二十多丈,就是公廨。有一条大路直通过去。从这里就可以看见公廨的大门。

    公廨是辽东的政治中心,后面就是辽东最大的军营,这一带就是辽东达官贵人和高级军官们的聚集地,所以,贾同理的铺子也就位于襄平城的高档社区。

    这一带有很多铺子,因此也就是襄平城的商业中心。襄平城的商业中心,就是辽东的商业中心。

    商人们地位虽然低,但并不代表商业的地位低。

    事实上,现在的士族大家和达官贵人,有很多人家都在经商,只是他们自己不公开出面,用自己的家人或者下人出面,他们在背后操纵。

    公开的场合做官,暗地里经商,玩儿的是政商通吃的路子。

    贾同理的铺子,背后的老板就是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

    刘封选择把太平椅放在这里首发上市,就是为了拉近跟公孙恭的关系。

    他不指望从中得到格外的好处,至少不至于受到公孙恭的打压。能够获取正常的利润就行。

    昨天贾同理被刘封邀请到田庄去,考察太平椅的情况,商定了价格和今后独家供货的约定,所以,进城之后的第一站,就是贾同理的铺子。

    四十把太平椅,整齐地在铺子前面摆成四排,何均瑶就坐在前面中间的一把椅子上。

    贾同理一挥手,鼓手抡起鼓槌,开始击鼓,随着鼓声响起,更多的行人被吸引过来,见到了这些椅子,立刻就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纷纷询问。

    何均瑶和铺子里的伙计们,不断地回答人们的询问,更多的人,开始坐到椅子上,体验这个新鲜东西。

    管宁题写的字,则被置于最为明显的地方,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围观。

    很快,就开始有人购买。

    “太白,看来这四十把太平椅,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抢购一空。今后能不能多做一些,我怕不够卖啊”。

    “墨鱼,你昨天也看见了,我就能做出这么多,这不全都给你了么”?

    “太白,咱们可是说好了,你的太平椅,只能给我一家,可不许再给别人”。

    “墨鱼放心,既然答应了你,便无反悔之理。不过,若是别人也做出了这样的物件,我可就管不了了”。

    “这倒也是,见太平椅卖得如此之好,很快就会有人跟着模仿”。

    “无妨,届时我自有办法应对,就叫他们出来模仿,用不了多久,我便会打败他们,令他们怯而退让”。

    “太白何时到公廨去”?

    “不急,吉时未到,稍待片刻”。

    “今日各郡县的官人们,齐聚公廨,今日献上太平椅,正其时也”。

    两人聊了一会儿,刘封挥手,何照和陈氏兄弟赶上牛车,向辽东郡公廨走去。

    车上拉着八把太平椅,这是准备送给公孙康,公孙恭和王伦三人的。

    其中公孙康四把,公孙恭和王伦每人两把,跟管宁和王烈的标准相同。

    刚到公廨大门口,就见一群官员从公廨里面走出来,公孙康、公孙恭、王伦走在前面最中间,其他人簇拥在左右。

    选在这个时候送来,是刘封精心考虑的结果。

    当着全辽东文武大员的面儿,这就是给公孙康一个脸面,再加上管宁的题字和命名,更是给公孙康脸上贴金。

    公孙康自然不差钱儿,送给他金子什么的宝贝,他都不感到奇怪,也不一定稀罕。用这一招,既要高明得多,既省钱,又有体面,可能获得更大的回报。

    刘封上前,跟王伦说了两句,王伦转身跟公孙康嘀咕了几句话,公孙康走了过来。

    “太白,听说你要送给我几样特别的物件?究竟是什么物件?我跟你说啊,新鲜的东西我见得多了,若是你的东西没有什么稀奇的,我可不要”。

    “明公,我这几样,定是没见过的。”

    “好啊,今日这么多人在场,就让众人都看看,评说一番”。

    “好,便请明公鉴赏”。

    刘封打了个手势,何照和陈氏兄弟,就从车上搬下了太平椅,解开了上面蒙着的红布。

    “哦?太白,这是何物,还真就没见过”。

    “这就是椅子,幼安先生已经命名为太平椅,请明公坐上去试试”。

    “哦?幼安先生命名了?这倒是要好好试试”。

    公孙康坐到椅子上,脸上立刻鲜活起来。

    “来来来,你们也都坐着试试,很是有趣啊”。

    公孙康一发话,众人就纷纷坐到椅子上,议论纷纷,啧啧称奇。

    “做出来的不多,就送给明公四把,都尉两把,长史两把,还望明公笑纳。另外还做了一些,就在贾同理的铺子出卖,花了不少钱,总是要把本钱收回来,还望明公原谅”。

    “哈哈哈,太白客气了,总不能叫你赔钱嘛。好,这个礼物我喜欢,收下了,只是没想到,太白竟然有这等奇思妙想”。

    “唉,不瞒明公说,这个想法,在我心里盘算已久,丰曾经到中原和江南,原本打算在那里做出来,但是那里动荡不安,始终难以如愿。只有到了辽东这太平之地,才能做了出来,遂了心愿。说起来还要感谢明公呢”。

    公孙康看了刘封一会儿,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拍拍刘封的肩膀。

    “太白有心了,知恩图报,难得难得。若是都象太白这样,我辽东何愁不兴?”

    “明公谬赞了,明公公务繁忙,丰不敢打扰,心意已到,就此告辞”。

    “好,太白暂且回去,哪日得空,我到你那里看看”。

    “谢明公,丰随时恭候”。

    见好就收,刘封就带着几人离开,回到铺子前面。

    众人散去,公廨门前剩下公孙康和王伦两人。

    其他的椅子已经搬了进去,只留下两把,一人坐了一把。

    “你如何看待此人”?

    公孙康虽然没有提名,王伦也知道指的是刘封。

    “此人有鬼神不测之机,夺天地造化之功。既精于易数,又善于实务。刚来不久就在这里置下田庄,如今又开办产业,看来真的不是江东一路人,有志于在我辽东久留。若能为我所用,必为大才”。

    “过些时日到他那里走走,顺便去拜访一下彦方和幼安先生”。

    “好,我去知会他一声”。

    “不用知会,就你我两人前去,看看他那里究竟如何”。

第60章 团队雏形() 
王伦的结论,正是刘封今天送礼的目的。

    此前跟公孙康和王伦的交往,基本上都是通过管宁和王烈的渠道进行的,以比较便宜的价格把田庄卖给他,看的也是两人的面子。

    今后的事情很多,不可能事事都去找两人,所以刘封必须建立跟两人直接交往和对话的渠道。

    今天送礼的举动,就是建立这个渠道的开始。

    通过这个举动,除了还个人情之外,还是表示对公孙康在辽东权威的承认,同时也是间接地表达自己将在辽东长久待下去的决心。

    做这些的目的,一是减少公孙康对自己的猜忌,二是渐渐走进他的核心圈子里面。

    今年公孙康将会对高句丽、鲜卑、乌桓用兵,随后将在乐浪郡以南,新设带方郡。

    刘封的目标,就是将来新设的带方郡。

    在襄平的田庄和产业,只是用来获取公孙康信任的一个筹码,将来真正的目标,其实在带方郡。

    那里远离辽东的政治军事中心,离开公孙氏的眼皮底下,才能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必要的时候,甚至实行武装割据,然后再图谋整个辽东。

    不到两个时辰,除了留下一把做样品,所有的太平椅就都卖了出去。

    仍然还有闻讯而来的人不断地打听。

    贾同理兴奋地接待来人,一边解释一边留下来人的姓名地址,这就算是预约排队,承诺等新货出来再卖给他们。

    刘封一行人首战告捷,兴匆匆地往回走。

    “庄主,今日如此顺利,大伙儿这些天都很辛苦,晚上是否庆祝一下”?

    “好,你就去多买些酒菜,今晚饮酒以庆祝”。

    “是,我这就去”。

    何照颠儿颠儿地赶着一台牛车,直奔集市去了。

    回到庄子,王木匠和周木匠立刻迎了上来。

    “卖得如何”?

    王木匠拉住陈大狗,急切地问道。

    “这个,这个么”。

    “怎么了,难道没卖出去”?

    王木匠和周木匠急了。

    “哦,全都卖了出去,还有许多人等着要买呢”。

    “哎哟,可吓死我了,还以为没卖出去呢,这下可好了”。

    回到屋里坐定,刘封叫来了王木匠和周木匠。

    “今日太平椅都卖出去了,不久之后,就会有不少人模仿,到时候椅子多了,我们如何处置”?

    刘封先抛出了问题。

    “这是我们的首创,谁要是跟着学,到时候就找上门去,不让他们干”。

    “若是人家就要干呢”?

    “那就打上门去”。

    周木匠脾气火爆,出了个昏招。

    “若是公孙太守家的庄子,或者右安先生家的庄子要干,也打上门去”?

    “这个这个就不敢打了”。

    小样儿,你还知道不敢打?真要去打,分分秒秒你小命就没了。

    “做生意,要讲究和气生财。打打杀杀的,那不跟强盗一样了”?

    “庄主,你有何办法”?

    刘封拿出了几张图样,在案上摊开。

    “你们都过来看看,这些是新图样。这个是桌子,比太平椅高上一些,把酒肉饭菜放到这个桌子上,将来坐在椅子上,是不是就能在桌子上吃饭饮酒了?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谈笑风生,是不是其乐融融啊”?

    “或者是我们在一起饮酒,是不是就不用再把小案子拼在一起了?买桌子的时候,是不是就把太平椅一起买了”?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又是一个新物件啊”。

    何照恍然大悟,拍了一下大腿。

    “不仅仅是桌子,单就太平椅而论,也不一定总是这个样子。你们看这个,这叫扶手太平椅,在两边加上扶手,坐的时候把手放在扶手上,不就更加舒服了么”?

    “还有,大人坐了椅子,孩童就不坐椅子了么?这个椅子太高,孩童坐着不便,为何不做得小一些,叫孩童也能做呢”?

    “我就说这些,你们就按照我说的这样路子,想想究竟怎样能把咱们的做的更好,更便宜,卖的更好,一人至少想出一条来,说错了无妨,只管大胆地说”。

    很多东西,只靠灌输没有用。刘封就是要通过制作椅子这些训练,让他们养成分工协作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叫他们积极思考,锻炼开放式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从而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积累处理复杂事物的经验。

    这些能力一旦养成,不仅可以用于手工业和商业上,还可以用在军事和行政管理上。

    这些人是自己亲手训练培养出来的,利益和前途捆绑在一起,忠诚度自然就高。

    这就是自己团队的雏形。将来就要靠着这些人来打天下。

    “若是城里多了,可以到乡下去卖”。

    王木匠提出了一招。

    “嗯,不错,这是个办法”。

    “襄平有了太平椅,外地还没有,可以到外地去卖”。

    陈二狗也出了一招。

    “还可以到港口,卖给那些藩国客商,到边市卖给胡商”。

    一时间,众人纷纷提出自己的办法。

    “主公,我倒是想了一个不同的法子”。

    陈大狗一直没有说话,此时突然发言。

    “哦,大狗有什么好办法”?

    “咱们的太平椅是头一家,今日又送给了彦方先生,幼安先生,太守,长史,他们都用咱们的椅子,咱们的椅子是不是就是最好的?今后再用些好木料,价钱贵一些,咱们一把椅子就能赚上别人两把椅子的钱”。

    “幼安先生给咱们题字,不如就把‘太平椅’几个字刻在桌椅上,叫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咱家的。要不就烙上去也行”。

    “不妨在城里城外立上几块牌子,请个画匠,把椅子和幼安先生的字都画上去,别人一看见,就知道咱家的椅子最好”。

    陈大狗一番话,叫刘封简直有些震惊。

    谁说古人傻?谁说平民百姓笨?纯粹是胡说八道。

    这一番思路,既有广告意识,又有品牌意识,还有差别化战略,简直就是个营销高手啊。

    陈大狗,行,没白跟我这么长时间,将来大有前途。仅仅是这一番见识,就比许多大人物高多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是没有人才,只是不善于发现而已。

第61章 江东的消息() 
跟刘封田庄里的热闹景象相比,江东一行人这里就要冷清的多。

    虽然公孙康还继续供给他们住宿饮食,但他们的地位一直未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辽东的其他人对他们也越来越冷淡。

    自从刘封搬走之后,就一直也没有再回到驿馆。

    孙尚香和徐舞蝶也始终没有到田庄去,倒是甘宁和苏飞两人,呆着无聊,时常到刘封这里饮酒,抒发自己的无聊和寂寞。

    二月初二,终于等回了虞重,带来了孙权的消息。

    孙权决定,答应公孙康的条件,孙尚香他们留在辽东,听候公孙康的调遣,帮助他平定周边。

    随着天气变暖,积雪融化,辽东对周边用兵的准备,也加快了节奏。

    孙尚香和鲁肃听了虞重的介绍,又看了孙权和周瑜的信,久久不语。

    “郡主有何主意”?

    鲁肃问道。

    “还能有何主意?哥哥已经定了下来,也就只好如此了。子敬去跟甘宁说说吧,看看他有什么主意,明日就去见公孙康”。

    鲁肃和虞重出去,就剩下了孙尚香和徐舞蝶。

    “郡主,我刚才卜了一卦,此事大凶。跟刘封此前所得一致”。

    “嫂嫂,不要再提刘封好吗?他此刻已经跟我们无任何关系,没见到他跟辽东人打得火热么”?

    对于刘封,孙尚香现在的感情很复杂。

    从内心讲,她不愿意刘封离开他们,但也知道,自己现在无力挽留刘封。

    刘封离开了,这是无奈的事情。如果刘封回到江东,甚至回到刘备那里,她都能理解。唯独留在辽东,就在她眼皮底下,跟辽东人打得火热,叫她难以接受。

    “要不到刘封那里,问问他如何处置此事”?

    “此前他不是早就说过了么?再问他也是那些话,况且哥哥如今已经定下了,再问又有何用”?

    “我总觉得公孙康没安好心。若是有意结盟,何必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定是想叫我们替他出力,然后借刀杀人,置我于死地”。

    “虽然如此,我们还有选择么?但愿他能遵守自己的诺言”。

    “不如我们直接返回江东,尽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徐舞蝶说完,自己都觉得这个想法好笑。

    “已经晚了,一是就这样回去,无法跟哥哥交代。二是公孙康也不会轻易让我们走”。

    不一会儿,鲁肃和甘宁过来,加上孙尚香,三人就一起去见公孙康。呈上孙权的书信,说明了留下来的意图,公孙康显得很高兴。当场决定,江东军队参加即将开始的对周边部落的战争,拨付粮草,并且答应,从此江东可以从辽东购买战马等物质。

    回来之后,鲁肃非常高兴,觉得此战之后,结盟大事可成。

    甘宁是武将,对此不知可否,唯有孙尚香和徐舞蝶闷闷不乐。

    甘宁回到营寨,找上苏飞,到集市上买了酒肉,就到了刘封的田庄。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本能地就这样做了。

    刘封见两人来了,也非常高兴,于是就一起喝酒。

    辽东地方,冬天将近半年是冬天。冬季是农闲季节,无事可做的时候,人们大多就在家里喝酒作乐。

    此时饮酒之风盛行,辽东安享太平,百姓生活较中原和江南比较富裕。受了这种风气影响,刘封也时常饮酒。

    不过他喝的不多,酒的度数也不高,就当啤酒喝了。

    “二位为何闷闷不乐,可有什么心事”?

    “唉,今日虞重回来,主公答应了公孙康的结盟要求,过些日子就要出兵,怕是再难跟太白一起喝酒了”。

    刘封虽然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此时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感到有些吃惊。

    “按说我如今已是辽东人,不该说这个话。但我们相交匪浅,还是要提醒二位兄长。我还是以前的说法,此事是个陷阱,不过是公孙康的诡计而已”。

    “为今之计,不是结盟,而是如何抽身离去,设法自保。否则,将来死无葬身之地”。

    “主公之意已决,我等又有何办法”?

    甘宁喝了一口酒。

    “太白足智多谋,临事每每都有预见。你我都不是外人,还请太白给谋划个计策出来”。

    苏飞在江东一直不得志,在公事上很少发言,平常也少言寡语。只有在跟刘封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敞开心扉,吐露真言。

    “若想脱身,倒也不是全无机会”。

    “有何机会?太白快说”。

    苏飞显得亟不可待。

    “假借出兵之时,化整为零,秘密潜回海上。到了海上,公孙康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