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衙内的幸福生活-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恩浩荡,百姓归心啊!

    其次还要把大名府知府梁世杰加进来,这次行动也要有梁世杰的一份功劳。

    在官场摸爬滚打数十年的高俅深知不能贪功,有功劳要大家均沾,如此才能和谐相处。

    梁世杰是蔡京的女婿,把梁世杰加进来就是送给蔡京一份人情,日后蔡京定然会有所报答,这就是官场上的人情往来。

    还有童贯和杨戬,安插在辽国上京城的密探就是童贯的手下,而高强是杨戬的手下,在向皇帝赵佶汇报的时候一定要提起皇城司密探在其中起到的至关紧要的作用。

    最后还要把赵明诚的英勇事迹稍微点一下,既然握着赵明诚的把柄,那就不介意送他一份功劳,也算是向东宫太子府示好。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强调皇帝陛下在其中起到的指导作用,就算大家都知道皇帝赵佶昏庸无道,可该说的奉承话一定要说,否则很可能会功亏一篑,还被皇帝记恨在心。

    高强听了这一番分析,顿时觉得自己在大名府没有理会梁世杰的做法是多么的肤浅,这是多么好攀交情的机会啊,只能说官场的水太深,他还需要继续学习,也只有高俅这种官场的老油条,才能考虑的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吃独食是要惹众怒的。

    两人又反复敲定其中的细节,才算是结束了这次密议。

    第二日,高俅和高强进宫面圣。

    过程很简单,他早已打好了腹稿,哪些该详细说,哪些该大略一提,都是定下来的,他还和小密探马政对了口供,有马政在一旁补充自己在辽国人手中受到的严刑拷打,整件事就清晰明了了。

    皇帝赵佶和朝中大臣不由得放下心来,至少不用怕辽国使团来东京城对质了。

    朝堂上的氛围顿时活跃起来,赵佶嘉奖了高强和马政几句,蔡京等人也很满意,知道高强懂事,不介意多说他几句好话,什么年少有为,国家栋梁之类的,反正是花花轿子众人抬,互相帮衬嘛。

    下了朝堂,高强看到了赵良嗣,这位使团的正使早已安全回到了东京城,而且因为保护了宋国和金国的谈判文书没有落到辽国人手中,得到了皇帝赵佶的奖赏。

    赵良嗣见到高强的时候嘘寒问暖,热情的不得了,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好像当初那个坑队友的人根本不是他一样。

    高强早知此人是奸猾之辈,也不在意,只在心中提防着,脸上却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就是官场!

    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太尉府,享受着难得的清闲。

    从五月底离开东京城到如今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经历了生死逃亡,诸般艰险,能够回到家中,躺在床上,很是难得。

    “那位媚娘妹妹已经安顿好了。”张贞娘走过来,坐在床沿上,低声说道。

    “那就好,别让人去打搅她。”高强沉声道。

    萧媚娘的身份毕竟有些特殊,还是不要接触太多人的好,否则极容易引起外交纷争。

    张贞娘答应下来,又交待了几句易安楼的事情,高强把她拉入怀里,翻身压在身下。

    不一会,他发觉张贞娘今晚似乎主动了许多,这难道就是小别胜新婚么?

    ;

第一百零三章 家庭主妇向职业女性的转变() 
自从在梁山来人之前说出自己已经死了之后,张贞娘就觉得浑身一阵轻松,像是放下心里的一块石头一样。

    她当初嫁入太尉府的确是被逼的,抱着自我牺牲的心态过日子,不大过问太尉府里的是是非非,只是按部就班的生活着,既没有出格的举动,也不曾真正的融入。

    然而人心都是活的,除非是真的心如死灰,否则总会对周遭的事物有所感触,在不经意间改变着她的想法。

    特别是最近这两个月,她管理易安楼,和李清照在一起,不自觉的受到李清照的影响。

    李清照的诗词虽然是婉约派,但性格中却有着独立的意识,为人爽快,不拘小节,这便是文人的疏朗狂放,也是这个时代的士大夫精神。

    张贞娘以往的生活圈子太过狭窄,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女子一样,操持家务,侍候丈夫,仅此而已。

    相对而言,李清照和李诗诗的生活更为多姿多彩,让她在羡慕的同时,也有些向往。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就是从家庭主妇向着职业女性的转变,至少是有了转变的意识,她的眼界不同了,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了。

    张贞娘如何看不出梁山上来的小喽啰眼神中的那种轻蔑,无非是嫌弃她又嫁人罢了,如果她还是以前的那个家庭主妇,就算对上梁山有所顾忌,也会写封信告诫林冲要小心吴用。

    可她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家庭主妇了,她除了考虑上梁山会不会给林冲带来伤害外,还要思考自己的立场,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一旦自我意识觉醒,那么女人就不再是男人的附属物,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至少在精神上获得了独立。

    她在想到梁山上自己能做什么?

    这就是家庭主妇和职业女性的区别。

    家庭主妇考虑事情更多的是从整个家庭的角度看待问题,职业女性更多的是考虑自身,这不是说职业女性更加自私,而是一个自我价值能否实现的问题,或者说两者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当然在大宋朝讨论这个问题太过超前了。

    总之,张贞娘正处在职业女性的萌芽阶段,她或许还不明白自己心态的变化,但内心深处已经做出了选择。

    她到梁山上做山贼的家眷,还是以往那种家庭主妇的身份,不可能让她参与山寨的管理,这毕竟是个男权的时代,林冲也不会让她到山下的酒店抛头露面。

    这也是张贞娘拒绝上梁山的一个原因。

    她有了自我的意识,有了独立的思考。

    既然在林冲和高强之间做出了选择,那么她对高强的心态也发生了细微的改变,如今高强是她的丈夫,她不由得代入了妻子的角色,在床上主动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说明她内心里想要和高强进行交流,不只是语言上的,还有身体上的。

    高强察觉到张贞娘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好事,是他愿意看到的,身体和心灵的交融才能迸发出激/情,才能真正体验到欢/好的乐趣,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了张贞娘的变化,看来这两个月发生了不少事情。

    他只好找人打听,张贞娘的贴身丫鬟锦儿自然不会出卖主人,那么只有找具有争宠意识的潘金莲了。

    潘金莲进入太尉府后一直谨小慎微,和其他妾室处好关系,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如今她已经成功融入了高强的后/宫之中,因为和张贞娘的遭遇类似,有共同的语言,得到了张贞娘的接纳。

    根据潘金莲所说,前几日张贞娘回过一次娘家,回来后情绪有了很大的波动。

    高强又找人查证了一番,那几日的确有生面孔打听张家的事情,听口音是山东人,不过已经离开了。

    这是林冲派来的人?

    他用这个信息诈了小丫鬟锦儿一次,锦儿以为高强知道了实情,为了替张贞娘辩护,就把当时的情形说了出来。

    如此一来,高强便大概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也算是放下心来。

    至于张贞娘喜欢到易安楼去做事,这也没什么,作为穿越者,他对职业女性没什么偏见,反而觉得工作中的女人更有魅力些,特别是一身职业装的那种办公室女秘书,更是让人想入非非。

    或者应该设计出学生服、女仆服、空姐服、护士服等等,然后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

    高强不由得幻想起来,在他心目中潘金莲就是个很好的实验对象。

    这种事情以后可以慢慢来,他眼下还有要紧的事情做,皇帝赵佶把和辽国使团谈判的事情交给了主客司,他要参与其中。

    因为辽国来的是位皇子,那么宋国也要派出相应等级的人物来主持谈判,最具有竞争力的莫过于东宫太子赵桓和三皇子嘉王赵楷了。

    至于那位二皇子赵柽,死的比较早,就不做数了。

    原本和辽国人谈判是一个烫手山芋,太子赵桓和嘉王赵楷都不愿意接手,他们清楚辽国人手中有宋国使团的人质,和辽国人谈判就是不断地道歉和受辱的过程,作为皇子,身份高贵,怎么受得了这种屈辱。

    可随着高强的归来,风向转变了,辽国人手里没有了人质和证据。

    这样和辽国人谈判才有成就感,若是能压制住辽国的皇子,那就是宋国外交上的一次重大胜利,是能够刷声望的事情,是一份耀眼的功绩。

    于是这个主持谈判的工作从烫手山芋变成了香饽饽,两人抢着来做。

    最终在蔡京的建议下,嘉王赵楷得到了这次机会,毕竟太子赵桓的身份要比耶律宁尊贵些,两者的身份不对等。

    当然这只是托词罢了,谁都知道蔡京支持赵楷,这种好事怎么会让给太子赵桓。

    嘉王赵楷今年十五岁,和皇帝赵佶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或者说他在刻意的模仿赵佶,赵佶喜欢书法和绘画,他就专心学习书法和绘画,赵佶喜欢玩乐享受,他也不务正业,赵佶喜欢美女,他身边美婢歌姬环绕。

    他把皇帝赵佶那种艺术家的派头和气质学的惟妙惟肖,可是说就是赵佶的翻版,正因为如此,他才能获得皇帝赵佶的喜爱,蔡京等人的支持。

    可以想见,如果让他当上皇帝,肯定又是一个昏君。

    ;

第一百零四章 皇二代() 
三日后,辽国皇子耶律宁来到了东京城。

    此时的耶律宁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意气风发,他心中笼罩着一团乌云,他觉得黄龙府的失败一直困扰着他,这才导致出使的不顺利。

    宋国使团的人质被山贼救走也就罢了,可在大名府的时候连唯一的供词也被偷走了,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么?

    一定是宋国人干的。

    他在心中做出了判断,可却没有证据。

    当时他的门外有四名亲兵守卫,这些亲兵都是很早就跟随他的老人,不可能背叛,那么一定是宋国人用了什么手段迷惑了他们,耶律宁也听说过迷香之类的江湖手段,可那些守卫都没有发觉异常,这让耶律宁有些抓狂。

    他找到大名府知府梁世杰,要梁世杰封锁大名府,查找丢失的物品。

    耶律宁也知道这件事恐怕梁世杰也有份,根本查不出什么结果,这些宋国人摆明了耍手段,卑鄙之极,他应该更为小心一些,不过悔之晚矣,如今只能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

    在大名府耽搁了两日,他带队继续朝着东京城进发。

    他曾想过就此返回辽国,反正手里什么筹码都没有了,怎么和宋国人谈判,可要是就这么回去,他能够想象到将面临的情况,他会成为皇族的耻辱,整个国家的笑柄,被冷藏起来,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既然没有回头路可走,那就只有走下去了。

    耶律宁鼓励自己要拿出上国皇子的气度来,宋国不过是一个积弱已久的小国,如何敢和辽国抗衡,只要能够敲诈到一批军饷,那也算是完成这次出使的目的了,回到辽国也不至于被人耻笑。

    我可能是最为悲催的辽国皇子。

    耶律宁如此想到。

    同样是皇二代,宋国的嘉王赵楷则心情舒畅,他在东京城外迎接辽国皇子耶律宁,展现了良好的风度和教养,这是他第一次代表宋国出现在公共场合,意义重大。

    东宫太子赵桓已经能协助皇帝赵佶处理国家政务了,他也不能落后。

    他不是皇帝赵佶的长子,母亲也不是皇后,没有被立为太子,这是他的弱势,可他不能就此放弃,他还有父皇的喜爱和朝中大臣的支持。

    他要不断的刷存在感和声望值,争取上位,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把辽国使团安排在了都亭驿,这是专供辽国使团入住的国营性宾馆,其余如礼宾院接待吐蕃和西夏的使臣,怀远驿接待海南诸国,及龟兹、大食等国,同文馆接待高丽国。

    这些宾馆都属于鸿胪寺的下属部门。

    其实所谓的主持谈判只是露个脸而已,具体的谈判不需要赵楷的参与,自然有其他大臣接手,而赵楷的主要工作就是陪着耶律宁吃喝玩乐。

    心情略显激动的赵楷邀请手下幕僚和主客司官员一起聚一聚,相当于工作餐,反正是国营性质的宾馆,国家的东西不吃白不吃,而且这里的酒菜待遇要比外边的酒楼好的多,这就是国家公务员的隐藏福利了。

    赵楷对高强格外的亲切,言语中暗示不断。

    太尉高俅在朝中也是一方势力,一直没有什么倾向性,只跟着皇帝赵佶走,是值得拉拢的对象,而高强也开始出现在朝中大臣的视线中,特别是经过这次出使金国之后,俨然成了一颗即将冉冉升起的政界新星。

    嘉王赵楷拉拢高强,不仅是因为高强的潜力,更是看重了他背后的高俅。

    不过赵楷那种皇二代高高在上的神情刺激了高强,似乎他能赏识高强是一种莫大的荣耀,高强就该死心塌地,感激涕零才对。

    这些皇二代的自我感觉还真是良好。

    拜托,我才是穿越者好吧。

    就算要投资也该是太子赵桓或者九皇子赵构,赵桓至少还坐过两年的皇帝,而赵构就是南宋的开国皇帝,投资赵构可以保证下半生的荣华富贵,你赵楷算什么,如果不是来到这个时代,他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高强还没有接触过太子赵桓,而赵构如今才八岁,如果这些皇二代都是这种德性,那大宋朝的灭亡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蔡京等人看好嘉王赵楷,但高强却暗中警惕,不愿意掺和进去,因为他知道蔡京的图谋最终会失败。

    这或许就是后来蔡京等人没有落到好下场的原因所在,站错了队伍就会遭到大清洗。

    他心中这么想,嘴上却在敷衍赵楷,保持着不冷不热的态度。

    这也是太尉府的态度,太尉高俅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左右逢源,待价而沽。

    在这个小型的聚餐会上,高强还看到了朱勔,就是那个祸害江南百姓,最终被罢免的贪官,看来朱勔是攀上嘉王赵楷了。

    朱勔被皇帝赵佶罢免了官职,随后押解到了东京城,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既没有把他关押在开封府衙,也没有在大理寺受审,更没有定下什么罪名,反而是自由自在,每日里吃喝玩乐,在东京城活得很是滋润。

    对他而言,就像是来东京城度假一般。

    高强倒是听说过不少朱勔在东京城的传闻。

    据说当初朱勔被押解到东京城的时候,他让手下带了大批的金银财宝,明目张胆的给朝中大臣挨家挨户的送过去,谁不收贿赂就是和他作对,就是陷害他的幕后黑手,收了贿赂就要帮他求情说话,气焰十分嚣张。

    这才是真正的土豪!

    而且朱勔正积极的谋求重返江南,继续为祸百姓,毕竟那里才是他的老巢,他的势力都在那里,不过风声还没有过去,他只能暂时忍耐,正好趁这个空闲时间结交朝中的大臣和皇子们。

    太子赵桓是朱勔的对头,那么他就只能结交嘉王赵楷了,赵楷能把他带在身边,足见对他的重视,视他为心腹之人。

    朱勔在百姓面前残暴,在大臣面前嚣张,但在皇上和皇子面前却异常的温顺,就像是豢养的宠物一样。

    他看到高强朝他望过来,便端起酒杯,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

    ;

第一百零五章 扯淡的功力天下第一() 
和辽国使团的谈判正式开始。

    耶律宁一口咬定宋国企图秘密和金国结盟,这违背了宋国和辽国之间签署的条约。

    这个条约叫做《澶渊之盟》。

    当时辽国的萧太后和皇帝举全国之力,亲率大军杀入宋国境内,妄图一举侵吞宋国,宋国满朝文武官员都劝说皇帝陛下迁都南逃,唯有丞相寇准力排众议,提议让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和辽国大军决一死战。

    最终两国大军在澶州对峙。

    两方征战多场,僵持不下,但辽军深入宋境,粮草不足,打不起持久战,若是能坚持下去,辽国定然会撤军,可宋国皇帝害怕打仗,手下大臣也畏惧辽国,这才有了《澶渊之盟》的签订。

    盟约规定,宋辽两国为兄弟之邦,世代友好;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互不侵犯;宋国每年要给辽国供给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充作军费补偿;双方在边境开设榷场,展开互市贸易。

    耶律宁认为宋国显然违反了两国达成的友好协议,金国是辽国的敌人,宋国应该和辽国站在同一战线上。

    宋国大臣先是驳斥了宋国和金国结盟的谣传,认为那是无稽之谈,然后就辽国和金国之间的战争表示关切,觉得两国应该开展沟通对话,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武力不是解决争端的唯一手段,谈判才是正确的出路。

    耶律宁让宋国把赵明诚找出来对质,宋国则说赵明诚正在四处游山玩水,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来个查无此人。

    辽国皇子最终拿出了杀手锏。

    我大辽国兵强马壮,消灭金国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你们这么不给我面子,咱们以后还能不能愉快的外交了?你们不怕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么?

    这摆明了是以势压人。

    推诿扯皮是外交中的常用手段,不过最终还是要看谁的拳头大。

    这让宋国大臣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这就是弱国无外交,他们的确承担不起辽国的怒火,只能继续拖延下去,等待辽国和金国战争的结果。

    高强虽然对这种扯皮的事情丝毫没有兴趣,但却不得不参加,因为他现在是主客司的员外郎了,相当于主客司的副司长,是从六品的官职。

    没错,他因为这次出使金国有功升官了。

    皇帝陛下一高兴,升官还不是小意思,这也是丞相蔡京的回报,蔡京权倾朝野,官员任免都要经过他的认可。

    他现在过着白天陪着耶律宁闲扯,晚上回到太尉府还要和萧媚娘交流一番,把白天从耶律宁那里得到的压力,晚上在萧媚娘身上释放出来,这也算是一种平衡。

    萧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