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梦同人)梦探红楼-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接着,王夫人也来了。看到贾宝玉半身有血渍渗出,顿时哭得泪落如雨。贾母也看得老泪纵横,发狠似地对探春道:“三丫头,叫你太太收拾东西,咱们娘儿几个带了宝玉便回金陵过活,也省去在这里受气的份儿。”
    贾政急忙强笑道:“母亲请别生气,儿子一时气急,才下了重手,下回再不敢了,母亲息怒。”
    贾母看着宝玉,又看向探春,一把搂住了她:“三丫头,你若托生为男儿,你父亲也不必时时看宝玉不顺眼了。我上辈子作了什么孽,这几个孙子没一个争气的。珠儿略争气些,却没这寿命!”一边说着,一边又滚下泪来。
    探春虽然与贾府没有什么感情,但贾宝玉与她相处的时间最久,看到这番凄惨的模样儿,也不由得懊悔。若是前世看红楼的时候用一点心,这场风波完全可以避免得了。唉,书到用时,方恨迟啊!
    贾宝玉早就说不出话来,贾母看他凄惨,更是把贾政好一顿骂。别看贾政在外面威风八面,可在贾母面前,却只得唯唯诺诺,赔尽了小心。
    “祖母,二哥伤得重,赶紧让他回房,也找个太医来瞧瞧,别伤了筋动了骨。”
    “对,对!”贾母回过神来,急忙吩咐人去抬了春凳,看着贾宝玉痛得说不出话,又伤起心来。探春免不得从旁又劝解一番,总是“家和万事兴”的意思,母子两个闹脾气不要紧,没得害她们这些做小辈的也不得快活。
    贾母只是气极攻心,才对贾政说了重话。这会儿探春送了梯子过来,自然也不与素来疼爱的儿子为难,板着脸赶人:“如今还不去办你的事,杵在这里做什么!”
    贾政忙低声应了,想要去内室,又拉不下面子,只得怏怏去了。
    贾府里的“凤凰”受了伤,怡红院看望的人川流不息。连薛蟠得了信,也随着薛宝钗来看过几回。众星捧月之下,贾宝玉的伤好得很快。探春也不去凑这热闹,只是烦恼在贾宝玉伤好之前,怕是没有什么机会出府了。
    翠墨忧愁:“这伤怕是要养上个多月才好,咱们可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了呗!”探春也无法可施,唯寄希望于宁府办个什么赏花会什么的。可如今又不是春季,似乎也没有什么花可赏。
    唉,她不过想赚一点银子,怎么就这样的难啊!
    贾宝玉这一挨打,倒让王夫人对探春彻底地放了心,觉得她奋不顾身地护着儿子,可见是真拿自己当母亲的。言里话外,对她便深为看重,这算不算是因祸得福?
    继讨好了贾母之后,又获得了王夫人的欢心。有这两位当权派庇护,她在贾府的日子便会好过得多。
    王夫人倒是拿她当女儿疼了,另一位亲生的娘,却又不痛快。探春想着赵姨娘的态度,忍不住脑仁子发疼。想着去劝慰几句,便硬着头皮往赵姨娘的住处走去。
    贾环眼尖,还没等探春走过去,便跑了出来,喜孜孜问:“三姐,今儿可有什么稀奇玩意儿带来给我?”
    探春看他穿着半旧的皮蛋青箭袖,外面罩着件排穗褂子,也有七分袖。想到贾宝玉素来一身光鲜,心里便有了些想法。那天贾母哭诉的时候,也只提到了贾珠。那与贾珠同龄的贾玥,竟似从没有存在过似的。
    她摸着贾环的头微笑,拿出从贾宝玉那里讨来的一方小砚。本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她不过图个新鲜,便要了来赏玩。贾环却当宝贝似地收了起来,一手拉住她往屋里走。
    赵姨娘正在纳鞋底,一边的炕上堆着些零碎的绸缎湾头,也难得有两块成样儿的。心里便有些气恼,那些好看的鞋面儿,怕是又给了那马道婆之流。有心把月例银子分出一半来,又怕她全添了香油钱,倒还不如放自个儿的手里。
    说了两句闲话,赵姨娘也没甚好话,阴阳怪气得厉害。幸得贾环对她依恋甚深,陪在她的身边,才不至于母女俩相对无言。干巴巴地又说了几句,赵姨娘说两句,总免不了夹刺带棒。饶是探春有心里准备,也觉得受不了,终于抬脚走人。回头看时,却见赵姨娘早停了针线,正坐在窗口看呢!不由得鼻子一酸,险些儿掉下泪来。
    这侧室,是万万做不得的!否则,她的后半生便跟赵姨娘似的,天天活在怨忿里,这趟穿越不是白穿了吗?哪怕不能像她的穿越前辈们活出精彩,至少也得活得舒心吧?
    水溶,水溶,终究我们是有缘无份。哪怕退而求其次,不求一生一世一双人,至少也不能沦为侧室小星,受大妇欺凌。
    怏怏地走回秋爽斋,翠墨便迎了上来,悄悄回话:“姑娘,王爷派人送了两个食盒,瞧那样子倒是做得精巧,想必是姑娘爱吃的。”
    正文 第五十八章 怀揣巨款
    探春吃了一惊,才刚想着要忘了水溶,这人便又阴魂不散地跟了出来。想到要与他从此一刀两断,再不复见,又觉心痛如铰,恨不能大哭一场。
    翠墨看她变了脸色,只当她怕旁人看见,忙笑着安慰;“姑娘放心,王爷行事十分稳妥,我在后门悄悄提了进来,并无他人瞧见。王爷穿着青衣小帽,怪好笑的。我告诉她姑娘大好了,他才松口气,吩咐我好好服侍,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差人告诉他一声儿,他立时就想法儿送来。其实,王爷心上顶着紧姑娘的。当年郡主落难的时候,也没见郡王这么的紧张过呢!”
    其实探春也没有什么大病,不过染了风寒,在现代就是感冒,丢两颗阿斯匹林、快克之类的西药就搞定了。这时代没有什么特效药,所以倒连着咳了好几天。不管怎么说,有人巴巴地送个食盒过来,还是让她感动的。到底是美女沾光,有人送礼物,虽然这礼物也不值什么钱,总是他的心意。
    进了房间,探春把侍书打发出去,打开食盒。一盒菱粉糕,一是鸡油卷儿,一个个糕点安静地躺在盒底,十分精巧可爱,想是王府厨师的作品,外面是做不到如此精致的。
    明明没有结果,又何必……
    拈了一个,满口余香,可探春却是满心的苦涩,竟是越吃越不是滋味。吃了一半,再也吃不下去,眼泪爬了满脸。怕被人看见,只得轻轻拭去,强作欢颜,让翠墨进来,把剩下的糕点拿出去与侍书分食。
    要忘记水溶,原不是容易的事。更何况,还有个贾宝玉,时不时地提醒着探春。盗版小说是没心思写下去了,只能天天临帖子。每天入睡前,都觉得手腕子酸得抬不起来。
    终于觑了机会溜出去了一趟,冷子印见了她,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姑娘可总算来了,正要跟姑娘结算《射雕英雄传》的赢利呢!这里是五百两银票,按咱们说好的,五五分账。”
    探春意外地问:“不是只印了一百套吗?”
    “后来又加印了,因京城里印刷一时不便,我前阵儿便去了山西道,又印了五百套回来。一套卖二两银子,总共卖了一千二百两银子。扣除人工和印刷费用,净赚了一千两,还供不应求呢!《神雕侠侣》一口气便印了五百套,也卖得差不多了。这次两套书再一起加印,还能再挣些。”
    拿着手里的银票,探春还不敢置信。一本书就净赚了五百两?而且还有后续收益……那上百本书写下来,自己不是可以当个小富婆了吗?
    探春其实并不贪心,也不想成就一番事业。只要在被迫远嫁之前,能够顺利跑路,有银子买吃买喝,不至于饿死街头,也就够了。
    所以,她也没想去查账什么的,能够有这么多的收益,于她而言,已是心满意足。
    “姑娘,不知道是否还有新作么?”冷子印满怀希冀地问。
    “正在写……”探春有点不好意思,最近一段时间,她和翠墨两个士气低迷,《笑傲江湖》进展甚缓。不过,这次带回银票,恐怕翠墨又会疯狂地来个废寝忘食,进度便快了。
    况且,半夏和当归天资不错,不单是练了字,有时候还能出些主意。四个人齐心合力,用不了一个月,这部书稿便可完工。
    探春在心里思想了一会儿,便嫣然一笑:“冷掌柜的请放心,待那两套书卖得差不多,新的那一部也能完稿,不至于青黄不接。”
    “那就好。”冷子印欣然点头。这些书的赢利虽然不错,但还不是他热心的原因。除开水溶的暗中照拂,这些书的热销,让他的书铺名声大振,字画生意也好了不止一倍。因此,他对探春的殷勤,完全是发自内心。
    探春把《笑傲江湖》讲了一个大概,当然多留了个心眼儿,有些精彩的段子并没有说。饶是如此,也听得冷子印两眼放光。
    “这故事好,一准比那两本还卖得火。如今可不能再在封面上印个佚名儿,姑娘倒不妨起个号,听起来雅致些的,往后叫起来也响亮。”
    探春笑道:“那就叫金庸吧!”
    冷子印细细地问了两个字,探春又后悔起来。她以后再盗版梁羽生古龙的,难道也延用金大侠的大名不成?
    “这个名字倒也使得……”
    “不成,这个字笔划有些烦,一般市井中人还认不大出,不如另取一个,叫蕉下客罢了。”探春急忙补救,想也不想就拿出红楼里原该属于她的那个别号。
    “这三个字好,读起来也别有韵味。”冷子印啧啧称赞,“下一版印刷的时候,就把这三个字印上去。往后,蕉下客这三字,便是咱们的招牌儿了。”
    面对光辉灿烂的远景,探春憧憬之余,也不免心虚胆怯,硬着头皮又应承了两句,不敢耽搁,揣着平生第二笔“巨款”,连脚步也平白地轻快了许多。
    果然,翠墨得知探春竟然分得五百两银子,热情空前高涨。刚接手的绣活儿才做一半便束之高阁,继续完成《笑傲江湖》的大业。再加上半夏和当归初学有成,对探春派给她们的活儿,用十二分的热情去完成,进度便陡然加快了一倍。
    “你们都疯魔了不成?”侍书无奈地看着手里翠墨还没有完成的绣活,哭笑不得。虽然探春这里的人是补齐了,可补了也等于没补,一下子去掉了三个……好在探春不是个挑剔的主儿,什么事只要差不多就行,剩下来的人倒也没有真的增加多少工作量。
    翠墨理直气壮:“侍书姐姐,你想想啊,我们三个人不过三两个月的功夫,就能挣上五百两银子。若是拿着这银子买绣活,可不知能买上多少件儿了,把阖府上下全打点好也尽够的。”
    探春点头赞同:“不错,就是这个理儿。”
    侍书嘀咕:“在这府里头要吃的有吃的,要用的有用的,那些银子……”
    虽然很想高风亮节一番,但想到那五百两银子,探春不吃不喝也得等上大半年,气便弱了下来。况且,探春也没个生母替她筹办婚事,嫁妆还得自己留些东西压压箱底儿。
    正文 第五十九章 海棠诗社
    “现下儿当然不愁,但往后就难说了。这人啊,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哪怕想要骑鹤下扬州,也得腰里缠着银子呢!”探春老气横秋地有感而发,是因为她能“预见”贾府的没落。
    翠墨却会错了意,立刻接过话头:“可不是吗?眼看姑娘一年大似一年,在这个府里到底不是嫡出的姑娘,日后嫁妆也有限,还得咱们自个儿打算。”
    探春愕然,她考虑得……没这么长远。
    但显然,这个理由说服了侍书,她立刻闭上了嘴,心甘情愿地穿起了绣针:“还是翠墨想得周到,也不必到外边买绣活,虽然我的手艺比不上你,但也能勉强拿得出手,平日少顽耍一会子也就是了。”
    尽管是个现代人,说到自己的终身大事,终究还是有点羞涩,探春虽然心底里一万个反对这个说法,却没好意思说出来。于是,翠墨和侍书便华丽丽地误会了,各司其职得不亦乐乎。
    探春每天的工作,只是口述两到三章的大意,再由翠墨润色,半夏和当归二人轮流抄写。每写完一章,再由探春修改。这么一来,她便剩不下什么事,俨然成了秋爽斋最闲的一个人。
    恰好西廊下五嫂子的独子贾芸拍贾宝玉的马屁,特意送了两盆白海棠给他。贾宝玉一时兴起兄友妹爱之念,一盆送给黛玉,一盆便送给了探春。
    探春笑道:“二哥,这贾芸与我们来往并不多,怎么忽然念着你,竟巴巴儿地送了两盆花?这秋海棠虽不甚稀奇,倒也难得他有心,正应着这景儿。”
    “还不是大观园揽事儿的时候,他央了我去跟琏二哥说情,揽了个活儿做,这次是特来谢我的。”
    “怪道呢……”探春恍然大悟,“可惜我是个女孩儿家,若身为男孩,让二哥去说说情什么的,哪怕揽个种树的活儿,这里面也有不少油水。”
    贾宝玉失笑:“咱们的日子可好过,又不用花费什么,每月还有月例银子。说起来,这芸哥儿也真是怪可怜儿的,好的活计都给了贾蔷、贾芹他们,就只剩下一两宗。他是咱们荣府的旁支,父亲又早已亡故,就那么一点儿家产,也被他舅舅给占了。”
    “不过,这人求到你门前,倒也会钻营了。”探春笑笑,对这位主动“勾搭”上了小红的男配角,倒并没有什么恶感。只是才展开海棠上的信,头一句便是“父亲大人钧鉴”,立马把她雷得不轻。
    抬头看向贾宝玉,似乎贾芸比他还要大上两三岁罢?这家伙的脸皮子,可也真够……厚的。
    “父亲大人……这要让人瞧见,怕不笑喷了。”探春摇头,继续往下看去。
    贾宝玉好笑地解释:“其实不过是玩笑话,平时也不怎么见,只隐约在祭祖的时候见过,。那日便随意搭了几句,在凤姐姐那里随口那么一说,谁知这小子竟然真叫我做‘父亲’!既然他叫得,为什么我就不能应得?按着辈份,他也该叫我宝叔,父亲跟叔叔是平辈儿,我也没占他多少便宜。”
    “这话也是。反正你们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探春忍着笑,继续看信。也不知道他哪里找来的俏皮话,难为他写了满满两张纸。贾芸的字看来也下过功夫,四平八稳,很能拿得出手。虽不讲究韵脚,但言语风趣,看得探春捧腹大笑。
    探春把那封信看完,心里一动:“二哥,你如今也不得出府,不如咱们起个诗社,把咱们大观园里会吟诗的姐妹们都召了来,定期聚着,大家也附庸风雅一回。”
    贾宝玉本是喜欢热闹的,伤势稍复,却被拘在府里不准外出,正没处找乐子呢,闻言大喜:“果然是三妹妹的主意好,咱们写个帖子,正儿八经地把她们给邀来,方见郑重。只是既起了社,却得起个名儿。”
    “既因海棠而起,便称海棠诗社,如何?”探春的目光扫过那盆海棠,随口应道。
    “如此更好,日后咱们的诗社出了名,这也是一个典故了。再弄个海棠诗抄,管让人对咱们刮目相看。”
    “只是闺阁里的玩物,咱们几斤几两,还想着出名呢!”探春不以为然,便叫翠墨伺候笔墨。谁知一会儿,却是侍书拿着纸笔进来,悄悄地笑道:“她如今正忙着呢,别耽误了她的功夫,还是我来吧。”
    看来,侍书完全认同了翠墨手里的“工程”,尽管她的初衷怕只是为了替探春积攒嫁妆银子。虽然满脑黑线,但想到结果不影响过程,探春还是平了平气,决定让这个“美丽的误会”继续误会下去。
    “三妹妹要写什么?”贾宝玉凑过了脑袋,侍书退了下去,留他兄妹两个在屋里捣鼓。
    “既然咱们连社名儿都有了,自然要写张精致的帖子。若不然,往后你可少了典故!”探春笑谑着,随手写了几张帖子,差了小丫鬟分头送去。
    不多一会儿功夫,不独薛林和二春,连李纨都来了。想必大家在园子里也闷得慌。七嘴八舌的一通主意出下来,作为提议人的探春,倒成了壁上观。
    “既然是诗社,咱们得给自己起个号!”一声提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于是,众才女正儿八经地给自己取了别致的号,像潇湘仙子、稻香老农……倒也别有意思。探春抬头看到窗口的芭蕉,忧愁自己那现成“蕉下客”的名号,被自己随手借用到了冷子印那里,显然是再用不得的。好在诸女兴致勃勃,也不用她费脑筋,一股脑儿说了十来个让她挑选,最终挑了个“秋爽居士”,却让探春哭笑不得。虽然被贾宝玉嫌弃不够诗意,又被林黛玉打趣了一回,但还是这么定了下来。
    第一社便由探春主持,题咏白海棠,果然气氛空前的好。李纨评点:“若论纤丽婉转,自然是潇湘仙子。但若讲究平稳大气,怕还得让位蘅芜君。
    探春正在为林黛玉精妙的一副颔联击节称赞,闻言不免大感意外。想到贾兰与薛蟠走得颇近,更是深服薛宝钗不露声色的手段。恐怕不独李纨,府里上上下下,但凡有些脸面的都打点到了。反正她们家虽缺了顶梁柱子的当家人,但几代皇商的家底子,还是厚的。
    正文 第六十章 悔起诗社
    过得几日,湘云也来了,再加上才搬进园子来的香菱,诗社倒越发的有了点规模。香菱这丫头一心想要学诗,人住在蘅芜馆里,却舍近求远地拜了林黛玉为师,捧着林黛玉借给她的诗集,很有废寝忘食的架式,竟比翠墨写《笑傲江湖》还要痴迷几分。
    “翠墨,你也是能诗善词的,不如也加入我们诗社得了。”探春笑吟吟道。
    “姑娘们都是主子,我去了又算什么?再说,不过跟着……我家奶奶学了几个字,哪里就能当成才女?”翠墨想也不想便摇头。
    探春觉得她的身份有点敏感,倒还真不合适去抛头露面,虽然是自家姐妹,林黛玉不论,可还有个薛宝钗是个外人,于是这个提议便作罢论。
    “奇了,香菱被薛大爷收了房,虽不是正头的夫人,也算是个屋里人,又住在宝姑娘那里,怎么却巴巴地跑去潇湘馆?”侍书纳闷,“每常听姑娘所言,宝姑娘和林姑娘都作得好诗,难分个高低上下的。林姑娘又素来嘴巴不饶人,香菱怎么反倒跟她粘乎上了?”
    探春似笑非笑:“这些原因,咱们怎么会知道?不外乎日久见人心,黛玉虽爱使小孩子脾气,但待人之心却是真的。这样的人,虽然容易使气,却不会在背后捅你一刀。而宝钗么……咱们看到的只是面儿上,总要他们自已家里人才知道深浅。”
    侍书惊异地看了她一眼:“姑娘是说,宝姑娘她……”
    “不过是我乱猜详一通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