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大的声音平静,但眉宇间却闪烁着疯狂:“还记得司马第一天对你们的讲话吗?”
歇马的士卒齐齐回忆,画面如穿花蝴蝶一般在脑海中回放,然而他们却不明白部曲所指的是哪一句。
梁大再一次举起了环首刀,大喝:
“刚才,有胜问我能否挡得住黄巾蛾贼,我说挡不住,因为幽州军只有两个字!”
短暂的沉默、冷静之后,八百幽州卒想到了刘澜说过的那句话,我带兵,就三句话,七个字,死战,死战还是死战,入我幽州军,就只有死战,没有后退!
一时间万众响应,齐声大喝:
“死战!”
这一声激昂的死战二字从八百兵卒口中喊出,如同万马奔腾一般震颤山河,一霎那八百人的眼中就只剩下了狂热和坦然,视死如归觉悟!
黄巾军最大优势是他们人多,但缺点却是他们良莠不齐,真正用铁器者十之五六,可真正用兵刃者不过十之一二,就算有武器,身上也不存在任何甲胄,所以只要有必死的信念就算死也能多拉几个垫背的。
八百人的幽州兵骑着马再一次杀来,他们口中喊着死战,脸上更是充满了无尽的疯狂,邓茂远远看着他们,眉角都没来由的一阵抽搐,这样的部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他知道黄巾军不怕死,可真正的不怕死却是因为人多时一起冲锋前仆后继甚至是没有后路所以不怕死,但像汉军,眼前的汉军却不曾过见,他不相信这些官老爷们真的不怕死,可要是假的,他们为何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第二百六十一章 邓茂()
这些人还是人吗?邓茂心头有了种不祥的预感,他们誓死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的疑问无法找到答案,所以疑问衍生成了恐惧,而恐惧越深眼中也变得越冷,因为让他恐惧,所以必须要将他们全部处死,只有如此,才是化解恐惧的唯一办法。
“杀,杀,杀,给我杀了他们!”
邓茂指挥着黄巾军,在他的指挥下,号角再次被吹响,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喊声再次被响起。
很快近距离的激战开始上演。
刀刀见肉,血花飞溅的交战场惨烈无比,再一次冲进黄巾军阵型中的汉军遇到了之前没有遇到过的抵抗,而随着人数上的劣势,他们被包围了。
不得已他们结成了圆阵,面对着四周无数兵刃拼死反击,很多人都在这样的围殴下收受到了创伤,甚至是死亡,但在他们死前,必定会有更多的黄巾贼死去。
但不管他们杀的人数如何多,两者之间的人数始终无法持平,甚至连拉近也做不到,人数的劣势太大了,大到一开始这就是场实力悬殊的较量,而这才是让邓茂恐惧的,为何他们明知是死还要如此拼命?
他们之中很多人在受创之后为了不连累同袍舍身冲出了圆阵,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挥动着兵刃将兵刃捅入敌人的心脏,然后被敌人乱刀砍死,在生命消逝之后与敌人的尸体一同倒下!随后就会上来无数人将他的身体劈碎,但就是如此,就是身体成为碎屑握着兵刃的双手依然死死的攥着柄部,一直挂在死去敌人的胸膛上。
这样惨烈的激战无疑是震颤心灵的,很多新来者面对如此疯狂的汉军都犹豫了起来,他们害怕自己成为那一个幸运儿被汉军伤员盯上一同赴死,所以,很多人都悄悄的后退,可他们永远不会明白后退的意义就是有更多人的死,而一侧的轻松必定会加重另一侧的伤亡,汉军把握了这样微妙的局势,猛扑向依然有胆量上前来送死的黄巾蛾贼!
越来越多的黄巾蛾贼被杀死,这样的杀戮影响到了后来者,而后来者的怯步成就了梁大部更为迅猛的势头,挡住了黄巾军前进的势头,如礁岩一般,横亘不变。
在这样的杀戮中,汉军的士气变得越来越激昂,而黄巾军却为之一泄,当汉军杀向一方会有很多黄巾军调头逃窜,甚至慌得忘了反抗就变成了一具冰冷的死尸。
此消彼长之下,虽然人数的劣势无法弥补,但局势却悄然扭转!
“前进者赏,杀敌者赏,后退者杀!”
黄巾军忽然传来了一声号角声,随后副帅邓茂的最新命令便传遍在场中,而与命令一起传来的,还有哪些逃跑者的尸首。
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对于黄巾军来说已经无路可走了,所以在被逼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冒着被杀的风险杀向汉军。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杀啊!”
阵前的呐喊声连绵不绝,如潮水般澎湃不息,已然下马的梁大尽情杀戮着,如此酣战,怎能不叫他热血上涌。手起刀落,身前围上来乱杀乱砍一通来不及抽回兵器的黄巾贼就被他砍翻在地,而他此刻浑身浴血傲立在场中,那样子如同杀神一般震撼人心灵!
但这样的威慑是无济于事的,在邓茂的必杀令面前黄色的潮水再次涌来,以不畏生死的姿态扑向了这位杀神,而他们口中仍然念叨着那句: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只不过梁大也不敢示弱,提气再次大喝一声:
“兄弟们,杀贼啊!”
越来越多的黄巾军杀向这支已经不到五百人的部队,他们手中有的连兵器都没有,这样冲来纯粹是在送死,可是没有办法,为了活下去他们只能如此,就算自己活不了,也要让亲友活下去,所以他们甘愿成为炮灰,用性命挡下汉军的进攻来为后面的兄弟创造战机,让他们有机会将这些汉军斩杀。
胜负的天秤在黄巾军悍不畏死之下又开始了倾斜,并且越来越斜,下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痛快,痛快!”
一直观察着交战场中的邓茂终于露出了笑容,这只拦路的猛虎在某一时刻差一些就让他吃尽苦头,但最后他还是将这头猛虎制服,他不吝嘴上的夸赞,是因为这千多人的汉军值得尊敬,所以在这最后时刻才会对他们表示同情,但也仅仅如此,仅此而已罢了,对于他来说成王败寇的观念植入心灵,所以只有胜利者对待失败者才有资格表示同情,也只有强劲的失败者才会值得尊重!
在邓茂心中发表着获胜感言时,前方的交战也愈发激烈了。
但,
也仅此而已,这是最后的**,**过后,这支汉军将变为一具具冰冷的死尸,在大势面前,任何抵抗者,都不过是螳臂当车!
梁大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了,连他自己都已经负伤无数,然而就在他以为大势所趋,今日就要战死沙场之时,远方,响起了嘹亮的号角声。
这样的号角声响起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号角声发出的声音与汉境常见的牛角号不同,所以,在号角响起的一霎那,梁大怔住了。
端角号的号声更为清亮一些,不像牛角号那般吹响后混淆着杂质,听到这样的响声,梁大因疲累底下的头颅骤然抬起,然后仰天大笑。
笑声充满了激动,老兄弟们在关键时刻抵达,但这不足以让他激动,真正激动的是因为他们越过了指定地点。
但这样的激动又变成了悲凉,看着那些倒下去的战友撕心裂肺痛不欲生,你们几个老小子,为何现在才来!
这一刻那已降到冰点的士气为之一振,当有些已经浑身疲惫的郡国兵们再次看到希望之后再一次大喝一声朝着黄巾蛾贼杀去,战场在这一刻彻底扭转,
被杀在这一刻变为杀戮,黄巾军们节节败退,如此凶猛的汉军一千就已经让人恐怖,何况又来了三千,面对他们,黄巾军实在没有了抵抗的勇气,就算是邓茂如何制止,败退已经无法避免。
须臾之间,邓茂便不得不后退,汉军的攻势太猛了,他不得不暂时撤退,待重新集结之后,再来找他们的晦气。
眼见着大势已定,李翔,徐阿泰,雍盛,关羽来到了梁大面前说:“我们的任务是守护象山瀑河古燕长城,随我们去那里吧,你这里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了!”
梁大点点头,然后走到了活下来的四百兄弟们之间。
此刻,因为劫后余生,几乎所有人都流下了热泪,对于这些郡国兵们来说,同袍的死难让他们痛不欲生,然而梁大却没有吱声,对于同袍的死他早已变得麻木,但并非是麻木不仁,所以他决定亲手将他们的尸首掩埋,这是目前唯一能做的,是对他们的致敬,愿逝者安息……
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兵()
雄伟的古燕长城浸浴在漆黑的夜色里,黝黑斑驳的土质城墙见证了岁月的变迁,物是人非,当年巍峨挺拔,气势雄浑的城墙就如同处在青年时期充满了朝气,而如今步入暮年,已到了耄耋年纪,别说站起来都会风雨飘摇,就连口中的牙齿也已不全,豁豁牙牙。
古燕长城为黄土夯成,早已弃用了不知多久,几人步入其中,只听徐阿泰说:“老梁,你还是随李翔前往象山吧,这里由我和荆守守着就行。”
梁大还没说话,李翔倒是抢先说道:“我想留下来,留在古燕长城和瀑河边。”顿了顿在几人的目光注视下他才不得不把心中想法说出道:“我觉得象山那里未必有仗打。”
“没有仗打你就不去象山了?”
几人都不满李翔的说词,尤其是梁大:“象山瀑河古燕长城都很重要,三处不管是从哪走都能抵达故安,而相比紧挨着的瀑河与古燕长城,其实象山才最关键,我现在最担心的是经此一战黄巾蛾贼还会不会与我们正面决战,如果他们不从正面那么他们会不会分兵走象山绕我们后路,这样他们就把我们彻底包围了,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可就全完了,故安也完了,涿郡也完了,甚至幽州……”
关羽点头,道:“梁部曲说的没错,象山与瀑河古燕长城一样重要,这也是司马为何要千叮咛万嘱咐的原因,要知道北新城这三处还有故安乃涿县,幽州的三层门户,如果连第二层门户都被攻破,那么最后一层的故安也就无法守了。”
李翔心中虽然不情不愿,但听了几人分析不得不说:“好,那我这就去象山,还有你们几个,如果丢了古燕长城,只怕你们几个也就都死在这里了吧,确实也是该留个老子来给你们收拾。”
梁大骂了句:“他娘的,别说丧气话!”
没想到走得异常洒脱的李翔却只给几人一个背影,摆着手说:“那就最好,老子还想喝你们的庆功酒呢!”
哥几个虽然我估摸着是捞不着啥军功了,但你们能捞着,心里照样也高兴!
~~~~~~~~~~~
第二日一早,古燕长城瀑河之间烟尘滚滚,杀声震天。
邓茂率领着不到九千多黄巾军在休整了一夜之后于第二日一早赶到了古燕长城后,立即发起了如同潮水般的进攻。
因为忌惮走瀑河会被半渡而攻所以邓茂一早就为攻打古燕长城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搭起了数把云梯,虽然云梯都被架设了上去可是古燕长城之上的箭雨太密集了,射得他们几乎抬不起头来,鲁温甚至在邓茂的催促下亲自带人试图冲上城墙,但可惜不是被箭阵射了回来就是登上城楼被打退了下来。
黄巾蛾贼对古燕长城进行着疯狂的进攻,但城上的汉军却并没有因为黑压压如同蚂蚁一般的黄巾军而生出丝毫惧色,众人在雍盛徐阿泰的指挥下视死如归,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将杀上城墙的黄巾贼赶了下去。
战况虽然激烈,但因为有古燕长城掩护却并不惨烈。
只不过此时守着瀑河的梁大却突然吹响了号角,一边安排了人手去通知李翔他们,一边则兴奋的哇哇大叫道要从瀑河绕道黄巾贼身后彻底把他们击败。
但此刻在他身侧的一身鱼鳞甲的男子却拒绝了他这样的提议,让他继续稳守瀑河,而他则带着二千人的援军前往古燕长城支援。
梁大不解,如此大破黄巾的机会为何要错过?
身着鱼鳞甲的男子却笑着说你们家兵曹早已安排好了破敌之策,如今我们要是贸然把这些黄巾击败,那么他们后边的主力必然会疯狂猛攻,我们拿什么守?所以以你家兵曹与郡守都尉所定之策在他来之前只能防御,甚至是小胜,这也是我来这里的目的,所以你们现在只能忍着,等到他来了之后,才是真正的绝地反击之时。
既然奋威将军如此说,那胸中的这口怨气就等那时一便出了就是。
~~~~~
此时在城墙之上的徐阿泰雍盛关羽几人早已是浑身浴血,三人各持着兵刃盾牌,酣乎鏖战。抵挡着如潮涌的贼兵。
黄巾军们越来越多的攀上了城墙,但很快他们就会遇到猛烈的反击,尤其是使用着两刃斧的徐阿泰,大斧舞动水泼不进,不仅防守的好,进攻更是犀利,没有一人能在他手中撑过一合,全是一力降十会的大开大阖,就像是农人手中的镰刀,收割了一茬又一茬麦穗,只不过麦穗在他手中变成了人头。
而在另一边,黄巾军从城墙的豁口直接冲入,而守在这里的便是关羽,此刻他正与一名黄巾军的壮汉迎面遇上,在黄巾军中能够用上兵刃者都是悍勇之辈,此刻他率领着大队黄巾军从豁口杀入一连劈倒数名兵士,远处的关羽瞧见,第一时间迎了上去,那汉子见提刀的关羽杀来,料其必是将领,一连抢攻数刀,却都被关羽拦下,直到此刻关羽瞅着空隙,改守为攻,手中的偃月刀又急又沉呼啸而出,挥动之间风吼声啸,砰的一声,便将这人的兵刃砍为两断,然后下一刀便手起刀落将他的脑袋摘下。
而在城楼之上,如果说东线的徐阿泰如砍刀切菜,那西线的雍盛就相对吃力许多,此刻他在被黄巾蛾贼劈中一刀忍着痛将他砍死后踉踉跄跄后退了数步,就在他咬牙切齿强忍疼痛再次迎敌之际却听到了梁大那边响起了号角声。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甚至他以为黄巾贼分兵两路从他的瀑河过了,他的心一时间沉到了谷底,如果黄巾贼真的分兵从瀑河而过那么先前的攻势显然就是迷惑,等瀑河守军全部来到古燕长城一线后才对防御薄弱的瀑河发动进攻,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条防御带就算是彻底奔溃了。
就在他跌入谷底之际,耳边却响起了士兵们的欢呼声:“兄弟们,奋威将军鲜于银带领着故安与涿县守军前来支援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 象山()
数日前,就在刘澜离开容城的同时,鲜于银带着一千郡国兵赶到了故安,县令与县尉为鲜于银接风,并安排士兵休息住宿。
接风的酒宴很简单,如今战事吃紧谁还有胃口吃饭,原本欢天喜地以为盼到了救星没想到不仅不是帮着守故安更要从故安抽调千人前往象山一线。
此时与鲜于银相对而坐的县令县尉全都露出了苦色,鲜于银却笑着说我也知道两人的难处,可你们应该也明白想守故安没有万人根本守不住,与其日后城破人亡不如调兵前往象山瀑河一线阻敌,而且我也不是要把你们的守军全部抽调走,只是抽调千人,所以还希望两位能够配合。
鲜于银说的很客气,更将现在故安的情况简要阐明,县令县尉相视一眼,后者苦着脸说:“卑职也知奋威将军所言不假,可就算我等派出千人前去象山阻挡黄巾蛾贼北上也怕是杯水车薪于大事无益啊。”
“非也。”
鲜于银说着劳烦县君将故安山川图取出,为二人将刘澜与郡守的御贼之策扼要给他们讲解了一番,将象山拒敌与刘澜率本部与三千容城郡国兵前后夹击的意图解说了一遍,还有右北平来援千余骑兵的消息,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却是时间差,因为刘澜要赶在黄巾蛾贼合兵一处前将其前军击溃,所以某才来向二位求兵,盖因此战能多一人就多一分的胜算。
“如果刘兵曹无法在黄巾合兵前赶到会如何?”
“如果真是那样,那刘澜所做的一切就都完了,故安要丢,涿县要丢。”
“如果刘兵曹能及时赶到……
鲜于银打断了县令,说:“县君现在说这些毫无意义,尽人事听天命,县令若借兵还须尽快,若不借兵,某现在就告辞!”
“好!”县令犹豫了半天,双手最后还是紧紧握在一起,说道,“具体如何处置,我等全听鲜于将军的。”
~~~~~~~~
李翔来到象山的第二日果然发现了绕道的黄巾蛾贼三千人从象山而过。
此刻隐藏身形的李翔本部全都张弓搭箭,瞄准了黄巾蛾贼直等李翔的一句话,就会射出漫天箭雨。
鲁温走在当先,他奉命从象山绕到古燕长城背后给予汉军致命一击,可是象山瀑河古燕长城这三条道人尽皆知汉军能不在此设防?可歇斯底里的邓茂不容他分说,就算是有防御也必须要冲破防御,必须要在后日渠帅抵达前拿下古燕长城。
鲁温无奈只能带兵前来,越向前走,他的双眸在四处张望的频率就越快,前往山谷乃是一处两山夹一道的险要地形,时宽时窄,两边山岭灌木丛生,看着四周婆娑树影被朔风吹动,心中吊胆提心总有草木皆兵的感觉,更有种不知何时汉军的飞矢就会从不知名的地方飞出来要了命的猜疑。
“停!”
。鲁温突然制止了前行的部队,旁边裹着黄巾的士卒问怎么了,可鲁温却摇了摇头,有邓茂的死命令他不可能说他因为心脏突突的厉害,觉得这是不祥的预兆,所以他只是勒住战马一扬右手看似观察地形其实却是让黄巾军士们先走,而他自己则趁机留在了后军,如果真遇到了危险也好第一时间开溜。
就在队伍又向前走了几百米,来到一处狭隘的谷道时鲁温却突然听到山谷传来一声“举弓”的呐喊,随即他就看到四周亮起了无数寒光,杀机森然已经将他们全部瞄准。
撤,撤,快撤。这是鲁温心头冒出的唯一想法,然而他却不知已有一直寒芒四射的三菱箭头瞄准了他,在他掉转马头的霎那,箭似追星赶月一般飞向了他,不偏不倚直入他的咽喉。
鲁温圆睁着眼珠,口中那句撤字还没有喊出就带着不甘而去。
一霎那黄巾蛾贼在失去了主将之后瞬间崩溃,兵无战心,再加上四处飞射而出的箭矢打击之下快速向原路仓皇逃窜着。
而李翔所部此刻却并没有急着冲锋,依然按部就班不停的拉满弓弦,射出箭矢,收割着黄巾蛾贼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