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藏真-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朝末年,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抗战胜利后溥仪被苏联俘虏,《出师颂》原本随即失散民间。

    但却突然于二零零三年在嘉德拍卖现场亮相,故宫果断以“优先购买权”以两千万元购得。

    但因为原故宫副院长与嘉德工作人员有亲属关系,再加上购买过程中的法律漏洞,和作品本身的各种疑点,因此外界认为这本《出师颂》可能是赝品。

    有人猜测真迹仍流落苏联或东北,故宫方面也没有进行答复,所以这里仍暂定为下落不明。

    现在这幅字出现在这里,是个什么节奏?

第一百零五章二战遗宝

    感谢zhouzhi13兄弟的打赏,建了个群,鉴伪存真,群号:361638021,验证信息是本名,都市藏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去交流一下。

    出师颂这幅字也跟末代皇帝溥仪有关,最后也是下落不明,这里这副肯定不可能是故宫那副,不管这副字是不是真迹,这次的交流会可真是有意思。

    韩孔雀并没有上前仔细看这幅字,如果他猜测的不错,这几次出现的东西,应该是从同一个地方流出来的。

    这不是发现了一处藏宝,就是有一个大收藏家的藏品面世了,不管是哪一种出现方式,都有很大的几率说明这些东西全都是真品。

    “小韩,你怎么不上去看看?”胖刘站在韩孔雀身边没动,他是因为自己不懂字画,而韩孔雀可是懂的,现在见到了一副疑似国宝的东西,韩孔雀怎么不感兴趣?

    韩孔雀看了一眼身边的江林问道:“江公子怎么不过去看看?难道你早就见过了?”

    “早就见过了?”胖刘惊讶的看着江林。

    江林笑道:“韩兄弟真是聪明,这些东西全是我们拿出来的,就是想要鉴定一下,是不是真品,不如韩兄弟也上去帮忙鉴定一下?”

    韩孔雀道:“你们真发现了一处二战时期的藏宝之地?”

    本来韩孔雀还猜想,他们是不是打捞上来了一艘二战时期日本沉没在东海的宝船。

    不过出现了出师颂之后,韩孔雀就否定了这种想法,也只有发现了藏宝洞之类的,才能得到保存完好的字画作品。

    “聪明,我们在公海的一处荒岛,启出了一批宝藏,这些是其中的一部分。”江林道。

    韩孔雀忍住了没有翻白眼,公海荒岛?

    这种解释法就算是傻子也不信吧?

    现在公海上还有荒岛?一个岛礁都被世界各国抢的头破血流,就别说一座荒岛了。

    这些东西明显是当年日本人运出国的,不用想也知道,这些东西肯定不是在船上,就是在日本国内。

    看来这些东西的来历有点蹊跷啊,毕竟这些东西都是消失了六七十年的,现在出现,肯定是段传奇。

    接下来,韩孔雀的猜测得到了证实,下面的书画、瓷器、铜器、铜镜、铜印,玉器,一件件全都可以算是国宝。

    最让人震撼的是那一大摞六十多本的永乐大典,我们国内目前收藏的永乐大典全书,也只为原书的3%不到,只有二百二十多本,而现在这里直接出现了六十多本。

    在收藏《永乐大典》的外国当中,日本的收藏是最多的。

    日本的东洋文库号称世界五大亚洲学研究中心之一,它的许多藏书都来源于中国。

    东洋文库是接收英国人莫利逊的藏书起家的,在莫利逊文库中就有他在庚子事变中得来的5册《永乐大典》。

    东洋文库还委托北京等地书坊代购《永乐大典》,1943年,大连满铁图书馆的松冈洋右与东洋文库一起,从湖州刘承乾嘉业堂处购得49册《永乐大典》。

    这些《永乐大典》一直放在满铁图书馆,直到1945年大连被苏联红军占领后,被当作战利品运往苏联。

    此外,美国、德国、越南、韩国等国家的图书馆也收藏了少量的《永乐大典》。

    现在这里一次性居然出现了六十三本永乐大典,这让所有人全都惊叹非常。

    这些珍贵文物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次的交流会好像不平常。

    很快,这种想法就被证明了,最后一件藏品居然又是一幅字帖。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这是游目帖?”韩孔雀的眼力非凡,就算没有太过靠前,他也清楚的读出了这副字帖上的字迹。

    看字迹,总共十一行,一百零二字,还有那些题跋,都跟韩孔雀记忆当中的游目帖很相似。

    可这副游目帖很明显不像是仿品,这样一来,事情就比较好玩了。

    这东西可是有明确记载,已经毁于战火了,而且是在日本本土被毁的。

    《游目帖》由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是王羲之中年时期与益州刺史周抚往来书信中的一封。

    历代书法家和收藏家、鉴定家给予了它高度评价,在经历了中国的辉煌兴衰与战乱后,在清末,它被保存在恭王府,而它的命运也注定如同我们民族一般沉重。

    义和团运动期间,《游目帖》不知因何原因流出恭王府,随后被日本人收购,带回日本后又被居住在广岛的安达万藏氏购得。

    二战期间,美国为了提前争取到日本的投降,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早晨向广岛投下了“小男孩”原子弹。

    住在广岛的安达万藏一家,被政府提前疏散,逃过一劫,却来不及将仓库里储存的物品带走,《游目帖》就此毁于战火。

    但在上世纪,随着中日关系的复苏解冻,一项复原《游目帖》的浩大工程也随即开展。

    科研人员和文史工作者寻找着安达氏的后人,疯狂翻阅着大量书籍报纸,并利用一张《游目帖》的黑白照,终于复原了《游目帖》,甚至连原本上的污渍、黄泛都栩栩如生。

    虽然复原的游目帖几乎跟真的一样,但那毕竟是假的,而现在出现的这幅游目帖,又是怎么回事?

    “真是游目帖?”

    “怎么可能?这也太假了吧?”

    “韩兄弟你怎么看?”

    韩孔雀第一个喊出游目帖的名字之后,立即引爆了全场。

    随着江林的问话,韩孔雀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小韩,这真是游目帖?”胖刘也问道。

    韩孔雀苦笑道:“这不很明显吗?这幅字写的就是王羲之游目帖中的内容,而且和传说中的游目帖一模一样,看纸张,看字迹,也不可能是复制和临摹的,相信这副字帖的主人早就鉴定过了,这么一副跟游目帖完全相似的字帖,不是游目帖又是什么?”

    高大山此时道:“我先前就看过这幅字,确实没有做旧的痕迹,而字迹明显不是临摹复印的,所以不可能是现代科技复原出来的,这种字迹很明显是人工书写的,就算不是原本,也是一位书画高手临摹的。”

    “不知道字帖的主人是哪一位,希望能够出来解释一下这副字的出处。”此时一位始终没有说话的藏友出声询问道。

    “小江,还是你来吧,接下来就看你的了。”高大山对着江林道。

    江林走上主席台,看了一眼下面的人,笑着道:“我是谁这里的人都认识,我也就不多介绍了,在这里的大多数朋友都知道。

    最近近几年我江林和朋友一块组建了一家珠宝公司,而我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太平洋公海海域的一座荒岛上,发现了一座宝库,一座无主的宝库,最后经过保护性发掘,东西被我们带来回来。”

    “哗!!!”听到江林的话,顿时场中的所有人都沸腾了。

    “这副游目帖是有主的,如果这本字帖是宝库里的宝藏之一,那就说明那座宝库是有主人的。”说话的还是先去的一个矮个子中年人。

    江林看着这矮个子中年人道:“这位先生面生的很?不知道高姓大名?”

    “我是小林太郎,请多多指教。”矮个子中年人道。

    “小林太郎?”江林不知道这小林太郎是什么人,不过他是日本人是确定了。

    “你说游目帖有主人?是谁?安达万藏的后人?你敢让他们来中国确认一下吗?如果他们真敢来,我们就真敢杀,盗窃中华国宝,罪不容诛。”

    “好。”江林的话,顿时引起场中所有国人的一片叫好之声。

    “这副游目帖就是在那座宝库之中发现的珍宝之一,当然,除了游目帖,其他珍贵文物还有不少,像四库全书六十三册,伪满洲国的玉玺、印章、令旗等等一大批,慈溪陪葬物一大批,就是有了这次的大发现,我们才有了建立一家国内最大私人博物馆的雄图。”江林直接爆出猛料。

    那个日本人小林太郎几次想说话,可又说不出口,但那整张脸已经完全变绿了。

    既然能够来到这里参加古玩交流会,自然是喜欢收藏的了,喜欢收藏,自然也就对国内的文物很了解。

    伪满洲国的玉玺、印章等物,除了一些收藏在国内博物馆,另外的大部分都在日本,而更多的一部分则失踪了。

    别人也许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失踪的,但作为一个中国通,作为一个对中国文化及其了解的中国通,小林太郎实在是对中国的近代史太了解了。

    就是因为那时日本最辉煌的时刻,所以很多东西,他都是认真研究过了的。

    如果伪满洲国的玉玺真的再现,那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二战时期日本的运宝船,被江林他们发现了一艘。

    小林太郎想到的这些,韩孔雀也想到了,以韩孔雀的知识面,自然也知道关于伪满洲国的令旗印玺等东西最后去了哪。

第一百零六章宝船阿波丸

    今天收藏增加一千以上加更一章。

    感谢冗长梦毁、菜鸟online、萧二爷三位兄弟的打赏。

    与伪满洲文物相关的信息,最出名的就是1977年至1980年,在我国福jian省平tan县牛shan岛以东海域打捞在二战时期沉没在这里的阿波丸号时,捞出来的东西。

    在“阿波丸”初步打捞中,发现了伪“满洲国”政要郑禹的家藏小官印,那是一枚玉印,及郑孝胥安葬时分赠后人的圆砚,砚上有“郑公孝胥安葬纪念”字样。

    而历史记载“阿波丸”乘员全部是日本人,这说明,日本人搜罗携带了中国北方的文物宝器,上了“阿波丸”,传说作为世界最重要的文化遗存“北jing人”头盖骨化石,也很可能就在其中。

    就是因为这一点,所以阿波丸号是很出名的,不过这里有一点,却说明江林他们的东西,不是从这艘沉船之中打捞上来的。

    不说那些字画古籍不能在水里保存下来,单是那游目帖,也不可能进入阿波丸号。

    还有,如果江林他们真是从阿波丸号上,打捞上来的这些真品,国家是绝对不可能让他们留在手里,自己建造私人博物馆的,就算江林背后的人,背景再深厚也不行。

    想来那小林太郎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会提出疑问的。

    不过他也算识时务,没有继续纠缠这一点,毕竟现在的中国可不是以前了,就算这些宝物是从日本本土运回来的,现在的小日本也不可能再要回去。

    现场中的人聪明人不少,当然不是只有小林太郎和韩孔雀对这段历史很清楚,能够在古玩行混的,几乎都对个很了解,毕竟是关于一处宝藏的消息,如果喜爱收藏的不关心这样,那也绝对不是什么大藏家。

    现在但凡知道点内情的,全都开始关心江林他们到底得到了多少宝物,要知道,当年阿波丸号的打捞,可是轰动一时。

    但在那个时候,国内的打捞人员却并没有打捞出多少好东西,很多传说中的宝贝,全都随着阿波丸号消失无踪了。

    如果现在江林他们启出来的宝物,能够被证明是阿波丸号上的东西,那阿波丸号上面的无数的财富,就有了下落。

    “江先生,能不能说一下你们到底挖出了多少宝物,具体都有哪一些宝物?”小林太郎犹豫了一会,还是问了出来。

    “我只能告诉你很多,其他的要等我们的博物馆开馆之后,才能正式跟大家见面。”江林笑着回答道。

    小林太郎有点不甘心的道:“我能问一下,你们的发现之中,有没有金条。”

    “有。”江林回答的很痛快。

    “啊?”小林太郎没有想到江林居然这么痛快的就回答了他的提问,所以他有点反应不过来。

    “有?是40吨黄金、12吨白金、40箱珠宝和文物吗?那是大日本帝国的宝物,我现在正是提出抗议,抗议你们私自窃取大日本帝国的财富,稍后我国驻华大使会正是提交公函,抗议你们这种不高而取的强盗行为。”

    江林的话验证了小林太郎的猜测,小林太郎刚才还平静的脸上,顿时激动的充满了潮红。

    “谁告诉你有40吨黄金、12吨白金、40箱珠宝和文物的?我说了吗?再有,就算有这些东西,怎么就成了你们大日本帝国的财富了?你知道这些东西的来历?”江林冷笑着道。

    如果不是需要这小日本来给他造势,让他们起获大笔宝藏的消息更加轰动,江林才没有兴致在这里跟这个小矮子废话。

    小林太郎很激动的道:“刚才是你说的,你们的发现之中有金条,加上顶冠珠和翡翠西瓜,如果不是阿波丸号上的宝藏,还能是哪里的?而阿波丸号可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货船。”

    “阿波丸号?就是能够二战时期日本最大的运输船?”

    “对就是那艘,二战后期,万吨巨轮“阿波丸”在我国tai湾海峡的牛shan海域,遭美军潜艇袭击后沉没,听说与“阿波丸”一起沉入海底的据说还有40吨黄金、12吨白金以及大批工业钻石,其中更有无价之宝北jing人头盖骨。”

    “啊!这真是一艘宝船啊!”

    小林太郎的话,直接引爆全场,关于阿波丸号的传说有很多,在古玩行混的几乎都知道这段历史。

    “阿波丸”,一艘令全世界所有打捞者魂牵梦绕的沉船,传说中,那是一座重达40吨的“金山”。

    这是一艘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日本远洋邮轮,船长154。9米,宽20。2米。

    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军队征用的“阿波丸”在新加坡,装载了从东南亚一带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驶向日本。

    4月1日午夜时分,“阿波丸”航行至我国福jian省牛shan岛以东海域,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皇后鱼号”发现,遭到数枚鱼雷袭击,3分钟后迅速沉没。

    全船2009名乘客及船员,只有三等厨师下田勘太郎一人幸免于难。

    而当人们听到包裹于阿波丸船壳内的惊人财富时,这种震惊更是难以言表。

    据美国《共和党报》1976年11-12月号特刊报道,″阿波丸″上装载有:黄金40吨,白金12吨,工业金刚石15万克拉,大捆纸币价值不明,人工制品、工艺品、宝石40箱,价值不明。

    而据台湾《中国时报》1976年11月21日报道:″阿波丸″被击沉时载有金锭40吨,白金12吨,未加工的宝石15万克拉,美、英、香港货币数捆,工艺品40箱,锡3000吨,钨2000吨,铝2000吨,钛800吨,橡胶2000吨。

    1979年5月2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当年的陆军伍长森川家光说,“阿波丸”所装26辆卡车,都是金条。

    日本海湾代表团向中国提供的数字:锡3000吨,生橡胶3000吨,加上锑、钨、水银,总计9812吨。

    除了这些金银财宝,“阿波丸”沉船上,很可能还有一件无价之宝--“北jing人”头盖骨化石。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把卫星推测的阿波丸沉船地点,以及美国掌握的资料,作为国礼带到了北jing。

    据美国人的资料阿波丸载有黄金四十吨,白金十二吨,工业钻石十五万克拉,最让人兴奋地是推测“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有可能在沉船“阿波丸”上。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了漫长的打捞工作,时至今日,沉入海底的“阿波丸”谜团依旧。

    小林太郎的话,让江林有点激动,江林稳定了一下情绪后,冷笑道:“你们的船?你们的船就在福jian沿海,你们怎么不去打捞?

    那是我国的海域,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我国的财富,你们的政府也承认这一点,你又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抗议?这些年你们没有打捞阿波丸号,恐怕你们也知道阿波丸上,已经没有什么好东西了吧?”

    小林太郎张了张嘴,却没有再说什么,瞬间场中安静下来。

    韩孔雀心中一动,阿波丸号上没有东西了?

    也是,阿波丸号沉没的地点国内早就知道,如果有好东西,应该早就打捞上来了,绝对不会留到现在。

    江林看小林太郎不再说话,他也好像不愿意在理他,而是从容的道:“我们今天之所以拿出那么多宝物,就是想要让所有古玩爱好者一起欣赏一下,顺便交流经验,听取一下专家的意见,现在看来,我们发现的这批宝藏,应该是二战时期从我国流出的珍贵文物。”

    江林最后给自己的发言下了结论。

    “小江,不知道你们发现的文物具体有多少?都有哪些东西?当然,如果不方便透漏你也可以不作回答。”高大山此时道。

    江林再次开口道:“我们发现的这批宝藏的数量并不多,其中字画类的数目是最多的,里面涉及到字帖、书画和一些古籍佛经,除了字画,还有少量珠宝,像先前展出的珍珠和翡翠西瓜。”

    这时那小林太郎再次忍不住道:“刚才你说发现了金条,现在怎么又没有了?”

    江林冷笑道:“我还没说完你急什么?金条是发现了,不过只发现了一块,除了这一块,再没发现其他东西。”

    “不可能,当年你们的政府没有捞起黄金,这批黄金肯定落到了你们手里,就算阿波丸号上的文物属于你们,可船上的黄金却属于大日本帝国。”小林太郎有点竭斯底里的道。

    江林冷笑:“我说没发现就是没发现,我们至于骗你们吗?就算我们发现了,也是属于我国的财富,因为阿波丸号沉没在我国海域,按照国际海洋法,阿波丸号巨轮也是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