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近距离看进他眼睛里,欣赏着他的愤怒和羞赧:“太快可就没意思了。”
  而在荀攸看来,曹操的眼神,则像是要把他吃得骨头都不剩……
  荀攸打了个寒颤。
  
  接下来的事情,证明他对曹操的认知还是很正确的……
  没有到床上去,曹操采用了正面的姿势。对于第一次来说,还是太沉重的负担了。进入的那一刻,荀攸痛得全身一抖,却强迫自己不叫出来。
  不由得一口咬住了曹操的肩。
  曹操任凭他咬,抚摸着他的后背让他放松。
  好痛……但是疼痛中又有难以言说的快感,那种被填充到极致的感觉,那种结为一体的感觉,崭新的,生涩的,让人挣扎着想拒绝,却又忍不住想沉溺。
  
  “慢……一点……唔……”勉强克制着声音,却在被触碰到某个位置时忍不住叫出来。
  声音只发出了一半,被曹操的唇封住。
  荀攸用力摇着头,觉得身体快要不是自己的了:“不要……恩……”
  唇边扯出暧昧的银丝,眼角眉梢都灼烧得通红,眼前的人影开始散乱,看不清楚了。欲望沸腾着,叫嚣着,要把身体破坏掉。
  再度忍不住发出破碎的呻吟,然后听到曹操深吸一口气。
  接着,束缚许久的带子被解开了。
  “呜……”
  十指深深掐入曹操后背,把头埋入他胸前,紧紧地闭上眼睛。
  一时什么都想不起来,什么都不需要想,满世界都是对方的气息,耳边有各种缭乱的声音,最清晰的却是曹操砰砰的心跳声,跨越了两千年,而又近在咫尺,像要与他重合。
  
  小剧场:
  某叶:被陈琳骂了一顿头风就好了神马的,丞相原来你有受虐倾向咩……
  曹操:…… 
作者有话要说:恭喜丞相河蟹既遂
尺度只能开到这,再大就要被发牌了~
以及,这是补上的双更
再以及,明天有些事情,请假
第 49 章
		
    太剧烈了……
    太消耗卡路里了……
    更要命的是曹操还在耳畔调笑:“再来一次吧,公达?”
    ……老大你哪来那么旺盛的体力啊!再来一次天就要亮了啊!
    荀攸坚决摇头,表示再来一次一定会死掉的:“丞相,太晚了……别人会起疑心的……”
    曹操半真半假地叹气:“公达,你什么时候才能不那么多顾虑?”
    话虽这样说,曹操也没忘了明天还要打仗,便不勉强,意犹未尽地完成了一个绵长的亲吻,才退了出来。
    这一番脱轨的运动下来,荀攸觉得全身都散架了。站都站不住,要靠扶着木架才能站稳。
    现在半夜三更的,不好突然要亲兵打热水进来。没办法清理,只能对付着穿上衣服,勉强系上带子。幸好这年代的衣服都非常宽大,不会加深私密处的痛苦。
    其实,穿越以前荀攸忘了听谁说的,三国时期的人们不穿裤子……来了以后才知道是那是谣传,裤子还是要穿的,只是裤子都很肥大、样式很奇怪罢了。
    曹操点亮了灯。
    彼此衣衫不整,脸上还残余情|欲的痕迹。荀攸看到曹操揉了揉肩,想到刚才激情的时候狠狠咬了他一口,觉得脸上又有点发烧。
    “丞相,我……回去了。”鼻端还萦绕着暧昧的气息,但荀攸努力让自己恢复到平时对待上级的态度。
    曹操盯着他:“自己回去,不要紧么?”
    荀攸干咳了一声:“还,还好。”
    他是不能在曹操这里过夜的,毕竟还要顾及双方的声誉。曹操也不好直接送他回去,想要派人送他回去,也被荀攸婉言拒绝了。
    曹操为难了半晌,道:“没有准备药,我叫军医来要一点清凉止血的药物吧。”
    “不不,不用了!”荀攸吓了一跳,就军医那水准,能不能弄出专治那里的药还不好说,再加上曹操不能明言,鸡同鸭讲的,也许要清凉油,他会弄出辣椒油呢!
    荀攸走出了曹操的营帐。
    一边迈着淡定的方步,一边偷眼看了看门口守卫的表情,似乎没有异常。想想自己刚才在里面很克制,应该没发出声音吧……
    虽然累得不成样子,但心情还是很兴奋的,既然曹操说喜欢他,他也……恩,还挺喜欢曹操的,那么发展到这一步也算顺理成章吧。
    更重要的是,没受伤……曹操的动作挺温柔,虽然还是很疼,但应该没流血什么的……
    本来都做好了血流成河的准备了,这个结果简直是超水平发挥啊!
    荀攸一步一蹭地溜回了营帐,让亲兵去要来了热水,偷偷洗了澡,爬上床便呼呼大睡。
    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才发现,麻烦来了。
    战机稍纵即逝,曹军第二天清晨便启程,急急行军准备退回大本营。
    而荀攸遇到的问题便是,要骑马!
    全身都疼,那个地方更是疼得厉害,看着摇头摆尾的小黄马,荀攸抽了抽嘴角。
    大家都骑马,他一人搞特殊也不大好。想了想,还是咬着牙上吧。
    可是上了马,他立刻为自己的决定后悔了。
    痛,像一把刀子在那里磨……马跑起来的时候更严重,每一个颠簸都是酷刑。稍稍抬起一点,试图减轻摩擦,不可避免地夹紧了马儿,结果马儿不满地叫了一声,用力一蹦,还掀了下蹄子。
    被重重颠回马背上,荀攸痛得差点没叫出来,泄愤地狠狠扇了马脖子一下。
    前方的曹操似乎听到动静,拨马停下,回过头来,目光在荀攸脸上打了个旋。
    直接问道:“公达,不舒服么?”
    旁边有将军闻言,探寻的目光扫了过来:“荀军师脸色很差。”
    当然会脸色差,因为真的很痛啊。
    “还好……”荀攸没力气摆笑脸给他们。
    “不舒服就别硬撑。”曹操皱起眉头,想了想,猜到了问题所在。转头叫了个人来,让他去找辆车子来载着荀攸。
    荀攸知道这时候根本没有多余的车子,道:“我跟着粮草车就可以了。”
    “恩,也好。”曹操同意。
    于是荀攸蹭了一辆粮草车坐。
    蹭车总是让人开心的,何况还是蹭四个轮的。
    被疼痛折磨了许久,终于得到了解救。虽然车子也又硬又晃,但不用自己骑马看路,荀攸觉得已经很满足了。
    决定趁此机会补补眠。昨夜折腾得太晚,夜生活太丰富影响白天的质量啊。
    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突然有种特别的感觉,好像有人正在看着他一样。于是便醒了。
    果然便见曹操骑着马在车边,正在注视着他。
    “呃,丞相?”
    “没有发热吧?”曹操问。虽然他表情很正直,很严肃,但目光里流露出来的满是温情,不像上级对下级。
    荀攸觉得挺温暖的:“我没事,丞相不必记挂。”
    曹操低声问:“很疼?”
    “咳咳……还好……”荀攸干咳了一下,大白天地讨论这个问题,感觉怪怪,连忙把话题转移向另一个方向:“丞相,可曾收到探报,袁绍有什么动向?”
    曹操点头:“正如公达所料,袁绍已经掉头来打白马,得知我军撤退,沿岸追袭,准备渡河来攻我军。”
    “只怕会追上。”
    “你不是连追上的地点都预料到了,乃是在延津?”曹操一笑,“我正怕他不来追!”
    荀攸亦笑,明了他心中所想。
    “报——袁绍军沿河追来,距我等已不足五里!”
    曹操下令,军队停止行动,准备迎敌。前军变后军,后军变前军,粮草辎重在前,而将士们列队在后。有属将不明所以,提问道:“粮草在前,军士在后,是为何故?”
    曹操道:“粮草在后,恐有遗失。”
    “呃……”属将愈发糊涂,粮草在后面会遗失,在前面岂不是要被袁绍劫走?哪一头更严重,应该是很好分辨的吧?
    荀攸此时离了粮草车,又赶回曹操身边。倒不是他不想继续坐车,而是他知道再坐下去,就要到袁绍那里做客了。
    有人叫道:“袁绍军杀来了!”
    属将再度建议道:“丞相!赶快将粮草后撤吧!”
    荀攸制止了他:“正可借此诱敌,为何要撤?”
    曹操看着荀攸一笑。
    那一笑,挟着三分默契,三分赞许,三分得意,还有一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慨,一时间周围的声音都混沌了,只有维系着他们的那份情意,织成罗网,牢牢罩紧了两个人。
    如果这么说还是太文艺了,那么不妨脑补为四面都冒着粉红泡泡。
    ……
    粉红泡泡消失,一切回归原位,袁绍大军倏忽间杀到,已经可以看见前军的大旗。
    曹操下令:“解开战马,抛弃辎重!”
    此乃诱敌之策,当年荀攸在对付张辽的时候也用过。
    袁绍军果然上当,见满山都是马匹粮草,误以为曹军仓皇逃窜,立刻上来抢夺粮车和辎重。
    曹操见袁绍军队伍已乱,便下令:“骑兵冲阵!”
    骑兵突然自山坡上冲下,袁军猝遇攻击,阵脚登时大乱。
    其实吧,这年代的战争,看多了,也就是那么回事。
    比如曹操采用的这个诱敌之计,其实挺简单的,放在两千年以后的战场上,那是要被称作小儿科的。
    不过曹操还是凭借这一计,又胜了一场。并非因为古人的脑回路不如两千年后复杂,而是因为古人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比如信息,比如交通工具,比如单兵素质。
    就像现在这情况,袁绍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呢,前军已经被曹操冲垮,后军立脚不稳,只得被迫后撤。等他抓到小兵仔细询问,琢磨过来曹操用了什么计策,曹操那边已经收拾齐整,拍拍屁股走人了。
    计策简单,但不简陋。这种战场考验的是主帅的应变,计策未必要天衣无缝,只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骗过对手,就是成功。
    曹军又胜一阵,挡住袁绍追兵,顺利撤退。
    不过,这只是个开始。
    袁绍最终还是率大军全部渡河,来攻曹操。
    曹操一路后退,直退至官渡大本营。
    之前的战斗,只能算小试锋芒,曹操纵然胜利,却没有给袁绍造成致命的打击。袁绍的大军实力仍在,正式交锋不可避免。
    袁绍下令,将大军在官渡东西南北,周围安营,营地绵延,昼夜鼓角不绝。
    而曹军也在官渡扎营,两军营地遥遥对峙。
    残酷而持久的拉锯战开始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晚9点才到家,远目……
    算了一下,再有十章左右会写完官渡和乌桓之战,再有七八章大约就写完赤壁之战,貌似已经看到完结在前方招手了……比我预想的快好多啊
第 50 章
		
    官渡之战,是一场攻防消耗战。
    袁绍进攻,曹操防守,袁绍几番想迫使曹操出战,曹操都只坚守不出,正面决战是找死,曹操才没那么傻让袁绍如愿。
    其实当年袁绍要起兵讨伐曹操时,便有谋士田丰、沮授等人劝他,让他不要把赌注放在这一场战争上。这两人建议袁绍,养精蓄锐,不断骚扰曹操,以小规模的战役蚕食曹操的地盘,久而久之削弱曹操的实力,到那时袁绍再大举发兵也不迟。
    这和下棋是一个道理,先占据优势,一点一点吃掉对方的棋子,终至将对方彻底歼灭。
    而像现在这样,举倾国之兵大举伐曹,将全军胜败荣辱赌在一场战役之上,打赢了当然好说,但倘若落败,便是万劫不复。
    可惜袁绍听不进去他们的建议。袁绍急于建功,等不了三年五载。
    其实曹操也想和袁绍决战。他兵少,粮少,耗不起时间,拖得久了,万一荆州刘表或江东孙策再来偷袭许都,他的处境就危险了。
    要速战,但又不能一对一的硬拼,曹操一时也无计可施。
    双方僵持,很快十日过去。
    “报!丞相!袁军建起了土山!”
    曹操等人连忙来到帐外,向对面看去,果然见袁绍军中有军士提担挑土,在营外搭起土山。
    荀攸撇了撇嘴,袁绍真是财大气粗,能平地建碉堡。人多了不起啊,小心我告你违章建筑啊。
    曹操问道:“此乃何意?”
    郭嘉道:“是想在上面安置弓弩,居高临下射入我营,丞相不可令其得逞!”
    曹操下令:“命张辽引起骑兵冲阵,拆垮土山!”
    张辽领命而去。
    便听鼓声大作,杀声震天。过了一盏茶时分,张辽派人回报:“袁绍以强弓劲弩守住土山,若硬闯,只怕损失惨重!”
    “丞相,我军战马不多,经不起损耗,让他们先退回来吧。”荀攸建议。
    曹操想想也只好如此,令道:“传令张辽收兵回营。”
    刘晔上前道:“丞相,我有主意,可造投石机以破之。”
    “投石机?”
    “是,容我绘制图样,明日即可进上。”
    曹操大喜:“好,偏劳子阳。”
    有一个发明家在军中,便会频频得到惊喜。
    袁绍搭建土山的同时,刘晔也画好了投石机的图样,这是一种依照杠杆原理做出的人力炮车,在发射杆放上巨大的石块,用力拽动车上的绳索,便可将石块远远地投掷出去。
    十日之后,袁绍建成土山,派人在土山上居高临下放箭。曹军将士不得不顶着盾牌在营中匍匐前进。但随即刘晔的投石机造成,对准土山投射石块,将袁营弓箭手砸死砸伤无数。袁绍的土山之计破解。
    由于投石机威力巨大,曹营将其号为“霹雳车”。
    袁绍又想出掘地之法,派人挖地道,想要偷偷潜入曹军营中,曹操采纳刘晔之计,在营地周围挖出一道壕沟。袁绍的地道刚打通便被发现,计划失败,白白浪费了一番人力。
    战争在日复一日地进行。攻击,防守,砍杀,抢夺,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将士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一味的消耗战让他们看不到前途所在,不会有救兵,袁绍也不会轻易退兵,他们只能看着伤亡的人越来越多,下一个可能就轮到自己。
    在苦苦支撑,却不知目标是什么。
    荀攸觉得现在自己大约是曹营里心态最好的一个,他知道战争的结果,所以他该吃吃,该睡睡,静待战局变化。虽然战争艰苦,人人灰头土脸,他的气色倒是一日比一日好,以至于郭嘉有一次问他,是不是偷偷炼丹修仙去了。
    ……老子又不是起点文主角,郭奉孝你满脑子都装的啥啊。
    僵持了几个月,曹操有点撑不下去了,萌生退意。
    这时荀彧的信来了。
    荀彧这封信在后世也是鼎鼎大名的,核心有一句:“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意思就是说,袁绍曹操两军对垒,已经逼至极限,量变即将引发质变,很快就会出现新的战机。
    荀攸45度角仰望着这决定了曹军命运的信件,心中想着,果然古往今来伟大的智慧都是相通的,看荀彧这封信,多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赶脚……
    曹操阅信之后,打消了撤退的念头,决定在官渡继续撑下去。
    随着荀彧此信而来的,还有一千匹战马。乃是钟繇花了大力气募集,特意派人送来的。
    正好解决了曹军战马短缺的问题。
    曹操大喜,回信给钟繇道:“得所送马,甚应其急。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
    当然,如果他听说钟繇还私下写了封信给荀攸,也许就不会写这样热情洋溢的回信了……谁知道呢?
    荀攸很乐于收到钟繇的信,钟繇的书法赏心悦目,具有收藏价值,既可以满足他的虚荣心,等到他老病将死的时候,又可以找个地方埋起来,两千年后有缘人发掘,能拍卖一笔大钱。
    ……不闲扯了,还是看信。
    荀攸拆开信,只见上面写道:“夜观星相,辅星侧有小星昏暗不明,恐有劫难,当谨慎防之。”
    ……纳尼?
    这啥意思?
    荀攸对于星相略懂一些,星相学认为,星星分为主星和辅星,主星代表皇帝,辅星代表大臣,而辅星周围的小星当然就是更低一阶的臣子,也就是说荀彧荀攸郭嘉这样一批人。
    命星明亮,代表着这个地位上的人时运正旺,反之则代表将有灾厄。
    虽然懂得星相,但荀攸不信这个。两千年后认为,天体运动乃是自然规律。再说,那些星星只是因为距离遥远才看起来微小,实际上……想到一个比地球还大的星球代表着自己的命运,荀攸没来由地恶寒一下。
    所以说,不要把钟繇的话当真吧。
    ……不过,荀攸还真有点心障了。谁知道他穿越来的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这个世界就是有神神秘秘的东西呢?
    其实荀攸也曾暗中揣测过,这个世界到底遵循着怎样的规则。按照蝴蝶效应理论,历史上有只蝴蝶轻轻煽动一下翅膀,都会引起未来世界的飓风。现在荀攸在历史上引起飓风了,未来大约已经世界末日了吧。
    他的灵魂赖以生存的未来世界都不存在了,那他又为何还存活在历史上,这是个难解的悖论。越想越觉得糊涂,还夹杂着一种莫名的心惊。
    荀攸把钟繇的信又拿出来,反复地研究。“辅星之侧小星”的指代太不明确了,可能是他荀攸,也可能是郭嘉等文臣,也可能是夏侯惇等武将。
    想到官渡以后的乌桓之战,荀攸觉得,这个所谓的劫难,是指郭嘉的可能更高一些。
    哎,官渡之战易赢,郭嘉的命数却难改啊……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荀攸藏起信,继续等待官渡的战局变化。
    等待,等待……话说,许攸怎么还不来投降?再不来,荀攸可就要亲自上阵告诉曹操去偷袭乌巢了。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许攸来了。
    只可惜,他来的时间很不凑巧,曹操正在和荀攸……恩,舒缓紧张情绪。
    其实最近曹操和荀攸河蟹运动的频率还是挺高的。因为曹操再坚强再有王八之气,面对袁绍大军,心中也是迟疑不定,而他排解迟疑和忧虑的办法就是抓荀攸来做河蟹运动,河蟹一番,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