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呼啸的枪刺-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婆一边抹眼泪一边对家里人说:“这孩子从小就孝顺,最让人省心,也听话……”在老人的眼中,离自己最远的孩子往往最让人牵挂,也就自然而然的比别人多了几分优点。
  正说着,老人又想起了给叶扶苏下挂面的事情,赶紧招呼其他人又是肉又是鸡蛋的,恨不得把这十个月的好吃的都装在那一碗挂面中。
  看着外婆指挥这几个舅妈和表妹忙活,叶扶苏小声的对母亲说:“妈,我这次是来带新兵的。”看着母亲吃惊的表情,叶扶苏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营长让我买一些计算机教材,所以抽空回来看看。妈,你的白头发又多了。惦记儿子吧。”
  母亲看着长高了也壮实了许多的叶扶苏开心的不行。其实叶扶苏属于怎么晒也晒不黑的那类。刚才外婆又是黑了又是瘦了的,纯属老人心疼外孙子。
  “人老了不都有白头发,没事。能在家呆多久?”母亲问道。
  “下午4点接新兵,可以三点归队,我想2点左右回去,那边很多事情要忙。我担心我们这些人走了忙不过来。”
  看着儿子稳稳当当的坐在那里说话,叶母一阵开心。沉稳了许多,成熟了许多。当初送他去当兵没送错。现在他也能带新兵了。相信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只要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能准确的捕捉到孩子的细微变化。
  一边的姨妈听说叶扶苏要买书,立刻打电话到了自己的书店。叶扶苏的姨妈是做图书批发生意的,计算机是这两年的热门,自然品种齐全。所以叶扶苏也省得奔波之苦,可以在家里多待上一会。一边拣着部队上有意思的事情,或者老兵么如何照顾新兵跟家里人,尤其是外婆说着。叶扶苏一边吃着外婆亲手煮的挂面。中午自然全家要好好的慰劳一下这个刚刚回来的游子。在外婆“谆谆教诲”下,饶是叶扶苏在部队饭量大增,也是吃的快走不动道了。就这样,一直到下午一点。
  送叶扶苏出门的时候,几个舅舅拿出了一台当时非常少见的笔记本电脑。这是全家给叶扶苏的生日礼物。外婆不知道怎么想的,非要送叶扶苏到车站,还说要见见部队的领导。叶扶苏使尽浑身解数才让老人打消了这个念头。姨妈的切诺基里足足拉了一车的书,也就将就能塞下叶母和叶扶苏。看着一脸不舍的外婆,叶扶苏在车上一直不停的挥手,挥手。
  来到北京火车站,叶扶苏又想起了当兵走的那一天。才10个月,变化竟然这么快。叶扶苏心里感慨不已。迎面一辆军用吉普停在了叶扶苏他们这辆车的对面,马野利落的窜了出来。看着站在车前卸书的叶扶苏,嘿嘿的乐了起来:“你小子也回来这么早。正好,把这份也搬着吧。”说着一拉门,一车的书和资料把这小吉普塞得满满的。
  把马野介绍给母亲和姨妈,并告诉母亲这厮是自己在部队的死党,叶扶苏就开始看着两车书发愁。马野倒是表现的规规矩矩,小嘴甜的像抹了蜜。一边的叶扶苏看的直皱眉头,趁这母亲和姨妈在一边说话,叶扶苏对马野小声说道:“你丫没事吧,这又不是见丈母娘,嘴这么甜。”
  

第三节 回家(3)
马野只出声但嘴不动的说:“你丫就没个表妹什么的。”话音刚落就挨了叶扶苏一拳。正在这边闹着,远处突然发现了几个也是提前归队的战友,叶扶苏一边让人通知营长派人搬书,一边叫着剩下的人往车外倒腾书。陪着这群“班长们”来的父母在边上忙着认识、聊天。
  张山带着几个老兵赶了过来,还没有分派任务,就整队的被这帮热情的家长们围在了当中,又是递烟又是递矿泉水,搞的路人纷纷侧目。好不容易才从人群中“杀”出来,张山他们人人是满头大汗。一边周杰心有余悸的嘟囔道:“好家伙,厉害。这帮子兵是来接新兵呢还是来当新兵呢。挺大人了还要家长送回来。”边上的几个兵不好意思的嘿嘿直乐。
  送走母亲和姨妈,叶扶苏一步三回头的搬着书来到了候车室。此时,张山正在看着一大堆的书发楞。瞧着叶扶苏和马野走了过来,张山指着这堆书直咽吐沫:“这么多,你们抢书店了。”
  “咳,这都是支援部队建设的双拥模范捐献的。”叶扶苏东翻翻,西看看,最后来了一句:“这回发了,真能开书店了。”趁着新兵还没有到,大伙赶紧把书搬上了月台。嘱咐车站的人等火车来了给搬上去。然后围着叶扶苏摆弄起了笔记本电脑。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节 愤青儿和狼崽子班长(1)
独立团这次征兵,一大半是来自北京、上海和西安这三个大城市的适龄青年。由于北京人数最多,所以由新训队队长张山亲自带队。听说军区有计划在两年内,把一个团级单位作为军区大规模改革的试点,改造成一支具有装甲机动能力,和垂直作战能力的新型快速反应部队。刘爱国就从征兵开始动起了脑子。
  下午三点,在张山的带领下,叶扶苏他们列队来到了车站候车室。几个参谋和张山负责登记,其他人分散开来接待陆续到来的新兵。
  三点一刻,广场和候车大厅同时涌入了大群的记者和各区县送新兵的人群。10个月前的一幕再一次上演。待了还没有半小时,马野就被锣鼓、记者、新兵和新兵的家长们搞的头晕脑涨。远远的看去,叶扶苏正在接过一个新兵的大背包,向着送行的家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叶扶苏他们这个班是二连四班,这次分了五个北京兵,两个西安兵和一个上海兵。清一色是应届高中生。不到四点,叶扶苏的这个班就已经全部到位。可能是上次新兵突然失控让周杰记忆深刻,这次,周杰是寸步不离的盯着这几个新兵。
  又帮着其它班带了几个新兵回来,叶扶苏也回到了周杰的边上,相互介绍完,大伙又坐了下来,而叶扶苏打量起了这几个新兵蛋子。
  田毅,一个跟马野极为神似的黑小子。就是显得小了一号。一刻不停地东张西望。偶尔跟叶扶苏目光相碰马上就是一脸坏笑。叶扶苏在人群中找到了马野,用目光“指了指”这个新兵,马野隔着老远仔细看了半天,最后对叶扶苏连比划带说起来。看口形,马野说的其中一句是“我儿子,费心。”气的叶扶苏无声的骂了一句。
  田毅边上是一个面无表情一直眯着眼的新兵。中等个子,不胖不瘦,五官也还端正,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只是偶尔看人总是斜着眼睛,凸现出一双细长的眼睛。周杰说他叫李明前。叶扶苏当时就想乐。明前?我还毛尖呢。茶叶呀。不过周杰小声的说了一声:“刺儿头。”
  另外三个一看就是标准的中学生,要是换上校服进任何一个中学的大门都不会被拦着。刘强、李立斌、王雨,叶扶苏挨着个的对了一遍。正打量着几个新兵,琢磨着是不是该聊聊。不远处二连长挥手召集几个班长要说什么。嘱咐了一声不要离开,周杰和叶扶苏赶紧走了过去。
  由于这次接新兵的工作非常顺利,所以队里决定大家提前带到月台。分配完各班带队的顺序,二连长又讲了几条注意事项,众人就都散开各自整理队伍。周杰和叶扶苏回到四班坐的地方才发现李明前不见了。所有的物品都在,询问旁边的人没人知道他去干什么了。叶扶苏又去旁边的卫生间找了一圈接过还是没有发现。
  周杰听到这个情况当时就要发火,叶扶苏赶紧说再去找找。刚走出候车室,就看到了李明前正在慢悠悠的往回走。
  “李明前,你去哪里了?班长不是说过不让随便走动么?战友也不知道你去哪里,这马上要开车了,怎么搞的?”叶扶苏看到了李明前心当时就放下了。顺嘴说了他几句。原本打算让他快走几步赶紧归队整理行李。可李明前反而站住了,梗愣着脖子当时就回敬了叶扶苏几句。
  “怎么了?我上洗手间!为什么不让离开?难道我还憋死呀。边上的洗手间太脏,中国人的素质太差,弄得又脏又臭,我去另外一个了。怎么了?”
  叶扶苏没料到顺嘴的一句话能招来这么多废话,当时就有点要急:“什么叫怎么了?班长的话是命令,服从命令你不懂?就是实在憋的难受,也要跟边上的战友打个招呼,好让我们知道你去哪里了。现在要进站,全班人在等你一个。”
  李明前面对面前的这个小班长丝毫也不示弱:“命令也要讲人性吧。吃喝拉撒都要管,这是最基本的人的生理需要。部队讲服从也要讲人权吧。管的也太宽了。”
  李明前越说声音越大,四周的人好奇的向两个人打量起来。叶扶苏现在可以说心里的火腾腾的,过去扇这个新兵蛋子两巴掌的心都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一个上厕所愣从生理需要讲到了人权。不过看着周围人的目光,叶扶苏强压着火气,咬着后槽牙说道:“我现在不是跟你讨论什么人权。是告诉你部队要服从命令。现在,你马上归队,全班人都在等着你一个人整队上车。”
   。。

第四节 愤青儿和狼崽子班长(2)
李明前这次没有顶嘴,“嘁”了一声又是一步三晃的慢悠悠的走向了队伍。背后的叶扶苏气的拳头都攥了了起来。心里狠狠的骂了句“鸟兵”。
  看着李明前和叶扶苏一前一后的走回来,周杰当时眼睛就瞪了起来,后面的叶扶苏赶紧摆摆手。就周杰那炮筒子脾气,要是被这个小子顶几句,当时就能炸了。整队上车的时候周杰问清了情况,气的狠狠地说了句“回头收拾他”。叶扶苏也解着气的说了声“好!”。
  来到车上坐定,叶扶苏才算顺过这口气。看看四周,除了几个活跃的新兵,大多数人都在闷声不响地低头想心事。“不能让这些新兵这么闷着。”叶扶苏也忘不了那个失控的新兵,琢磨了一会,捅了一下边上的田毅:“哪个区的?”
  “朝阳,一会车出市区能看见我们家那个小区。”
  “是么?我住西城。这看不见。待会,路过家,你好好看看。不离开家不觉得什么,真要是走了,才知道北京原来这么美。”
  “美?我怎么没觉得。成天飞土扬灰的。哪好呀?”田毅显然属于神经比较粗大的那一类。要么就是平时家里管的比较严,这下可能出去“透透气”了。哪还有工夫想家呀。
  “你简直白是北京人了。”叶扶苏等的就是田毅这句:“我跟你说,北京的建筑,那都是经典。现在成天飞土扬灰是污染和加快城区建设弄的。要说古代建筑,北京绝对牛的不是一点半点。北海团城知道吧,世界上最小的城堡。故宫角楼,现代建筑技术都不一定能够很好的模仿。这都是精华……”叶扶苏说的吐沫星子乱飞,把边上的新兵侃的晕晕糊糊的。从小跟着外公在北京四九城的转悠,要说北京的掌故那是小菜一碟。一个多小时,周围的新兵听得目瞪口呆的。这个小班长可真够贫的,不过还真的好多都没有听过。
  “有这么玄么。我怎么听你说的北京整个一博物馆呀。”不远处马野站起来冲叶扶苏一挤眼。
  “你看,白当北京人了吧。家门口的事都不明白。这叫什么,这叫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叶扶苏跟马野配合了多久,自然知道这兄弟是在给自己“捧哏”。
  “这结晶背后是劳动人民的血和泪。为了这个破结晶,多少人家破人亡呀。现在说是结晶了。”半天没说过一句话的李明前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噎的叶扶苏一愣。
  这小子成心跟我抬杠,叶扶苏心里暗想:“嗯,你要这么说也对。兴百姓苦,忘百姓苦。就是这个道理。天下兴盛,皇帝就要超迈古人,为了虚无的盛世大兴土木,老百姓倒霉。天下###,战火四起、灾荒遍地,吃的东西都没有,还是老百姓倒霉。不过这些留下来的东西,确实能代表古人的智慧和才华。我觉得现代人瞻仰一下,领略中华古国的文化。好像也不必天天想着什么血泪的。只要不忘了这些,到也不必天天阶级斗争的。累不累呀。”
  叶扶苏的话惹的边上的新兵一阵哄笑。李明前还要说话,可是叶扶苏扭过头又开始侃开了。从周朝分封烟、蓟诸侯国开始,一直说道了修二环拆北京城墙使北京的古代建筑损失惨重。四周的新兵越听越觉得有意思,渐渐的也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起来了。车开了半天,大家才发现已经离开北京很远了。
  别的班长一看这是个转移注意力的好办法,也开始跟周围的新兵聊起来了。一直站在过道中的张山和周杰他们几个老班长,看着渐渐热络的气氛,心里松了口气。张山小声对周杰说道:“叶扶苏这小子还真能侃。平常就知道他够坏的,没想到还这么贫。要不他跟马野成天混在一起呢。”
  周杰噗哧一笑:“至少现在这帮新兵脑子给占上了,省得闷出什么事。”
  说话间,周杰看到叶扶苏抄过边上的水杯一通狂灌。胡说八道这么半天,可把他渴坏了。一大杯水愣是没解渴,扭头出去又打了一杯。回来时叶扶苏看到李明前正在脸红脖子粗的跟一个新兵争论到底该不该重修圆明园。李明前认准了,要是重修圆明园就是政府好大喜功的表现,还不如给山里的孩子多建几所学校呢。听得叶扶苏暗自摇头:“这小子,跟谁都抬杠,整个一个愤青儿。看什么都不顺眼。”
  

第四节 愤青儿和狼崽子班长(3)
来到新训队驻地,去上海带兵的一批人已经早一天回来了。叶扶苏他们这个班又多了一个叫江海的上海高中生。照例是整队、点名、分宿舍、领个人物品。新兵们照例是没头苍蝇,老兵们照例是黑脸钟馗。这一幕在军营肯定是年年上演。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帮新兵,叶扶苏他们几个预提班长真的明白了自己当初是多让人着急上火。几个人碰面说起这事来就是摇头苦笑。用马野的话讲,这叫报应。当年自己怎么跟老兵“穷对付”,现在被这帮新兵原封不动的还了回来。
  带着新兵领东西的叶扶苏,迎面碰上了正好从新训队部出来的周杰。想起10个多月前的那一幕,叶扶苏笑的音儿都差了,被周杰狠狠地在肋骨上给了一拳:“还笑,到时候有你叫的时候。”
  两天后,西安的新兵也到了。又是两个应届高中生刘百健和杨扬分到了二连四班。这样,今年的新兵全部到齐了,正常的训练工作也就此展开了。
  训练开始之前,张山集合了新训队全体官兵,做过动员后把所有的预提班长们叫到了队列前。指着这些去年的新兵蛋子(还有些预提班长是老兵,但这次没有参加新训队)告诉这些当年的新兵:“你们的这些班长,仅仅比你们早入伍一年。但是这一年中,他们进步迅速,成绩突出。已经成为了我们这支军队新生力量。他们中有训练上的尖子,有思想上的模范,也有为部队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你们马上要进行的内务训练的教学方法,就有当初他们中某人总结和创新的经验。告诉你们这些,是要让你们知道,部队的训练会是艰苦的。但是对人的培养也是巨大的。希望你们能够跟你们这些班长好好训练、好好学习。我希望明年你们中的一些人也能成为这些班长中的一员……”
  周杰说的一点都没错。不到两周,叶扶苏就开始叫了。“老班长,这帮鸟兵怎么这么傻那!穿衣服扣子扭着都不知道。”“老班长,这帮新兵蛋子怎么这么笨呀!走整齐点就那么难?”“老班长,我们当初也不会这样吧,一个条例背了两天了,还驴唇不对马嘴的。”好几次,叶扶苏都忍不住高声咆哮,要不是周杰拉着,还真没准就动手了。不仅仅是叶扶苏,其他的几个小班长也是如此。已经习惯部队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作风的他们,实在受不了这些个新兵蛋子的不开窍。虽说他们一年以前,还不一定比现在这帮新兵出色。
  每到这个时候,原本脾气火爆的周杰反而能冷静地给叶扶苏讲讲班长的带兵之道,把自己多年的带兵经验一点一滴的传授给这个“新兵蛋子班长”。一个简单的动作,周杰能讲出那么多的特点和体会;一个简单的口令,周杰能说出那么多的道理和经验。其实,与其如说叶扶苏来训新兵,不如说他是来带职学习。慢慢的,叶扶苏也开有了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就是像周杰这样的老班长、老战士,传授着这支军队无数前辈呕心沥血总结下来的点滴经验;就是像周杰这样的老班长、老战士,传承着人民军队从建军那一天起就拥有的优良传统。就是这些经验和传统的薪火相传,保证了我们这支军队的强大和活力。
  说起来,四班的几个新兵还是挺“服”叶扶苏这个小班长的。别看急了训起人来小脸一板话损的能让人噎死。但是平常对这帮新兵蛋子还真是关心细致。这一点大概是源自“陈平老妈妈”的言传身教(――马野语)。只是,不知道这帮子新兵从哪知道了当年叶扶苏他们几个的“光辉历史”,时不常的跟几个“新兵蛋子班长”讨教一下“心得体会”。搞的几个小班长凑到一起就后悔当初怎么就不能老实点。
  除了李明前。他算是跟叶扶苏拧上了。时不常的就是一连串的为什么,就是一连串的凭什么。不过论知识、论口才、论军事素质、论在部队的阅历哪怕是论胡搅蛮缠,他李明前差远了。这是周杰给两个人下的定义,所以李明前就算是铁定的交给了叶扶苏。
  经常来找叶扶苏的马野看出了两个人的不对付,私下里撺掇叶扶苏好好修理修理李明前这个刺儿头。叶扶苏反而摇着头跟马野这样说:“我觉得他还不能说是一个标准的刺儿头。刺儿头的种类有很多,比如你我。我是拧,认准的事撞上南墙也不回头。要么南墙破了,要么我撞死;还傲气的可以。但是我能明白事理,没理的事情不做。所以我有的时候就像‘拧种’。也算是刺儿头的一种。你呢,算是‘愣头青’。要是你看不上的人,谁说你也满不在乎。但是你仁义,人也随和,够兄弟。所以还属于可改造对象。”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节 愤青儿和狼崽子班长(4)
躲开马野的一拳,叶扶苏接着说道:“李明前不一样,他是看什么都不顺眼,总是想着为什么,凭什么。看事情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读了几本书,觉得自己分析或者道听途说的一些观点很有道理。所以就跟你掰持(辩论)。再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