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句话听的杜为国一阵泄气,伸手给了陈平一拳:“你个护雏儿的老母鸡!”
送走军区的“检查团”,独立团又恢复了每天“日出而练,日暮而学”的生活。期间罗纹带着军区信息中心的人来了两次,带来了两台服务器和几台计算机。听说,军区可能还会给独立团再下发一些新的装备。这让独立团上下很开心。
转眼,时间到了7月1日。
1997年7月1日,一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被强盗霸占了150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一个离家远游了150年的游子回来了。
这一天,独立团全团战备。其实与其如说是战备,不如说是全团观看电视直播。临近1日零时,看着缓缓下降的米字旗,叶扶苏激动的双拳紧握,视线也不知不觉的越来越模糊。身边传来战友们浓重的呼吸声。
是呀,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己任的共和国军人,此时此刻又怎么能够不心潮起伏、难以自制呢?
零时整,当五星红旗在仪仗兵的护卫下冉冉升起的一刻。全团官兵就好想听到了口令,轰地全体起立。向着国旗升起的地方,向着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的地方,长久地敬礼。没有欢笑的喧闹,没有高亢的歌声,全体官兵就这么静静地站着、看着。任由亮晶晶的液体在脸上滑过。泪水为祖国而流,无损男儿尊严。当中国宣布对香港行使主权的一刻,政委张建军带头唱起了人民解放军军歌。嘹亮的歌声响彻独立团驻地上空。
凌晨两点,团长下达了解散带回的命令。原本应该回宿舍休息的叶扶苏偷偷叫上马野他们三个来到了独立团操场上。望着晴朗的夜空,四个年轻的军人默默无语。不知何时,李步兵和杜为国轻手轻脚地来到了他们身后。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节 回归之夜(2)
“150年了,这么多的仁人志士,前辈先贤其实只是在努力做着两件事。”还是叶扶苏首先打破了沉默:“一件事是不让中国人再挨打,不再受人任意侮辱;一件事是让中国人不再挨饿,不再为基本的生存而挣扎。”
“他们做到了。”马野难得的低声说道。
“嗯,他们做到了。”张晨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咱们也可以做两件事。”
“做两件事!我们不是什么仁人志士,也当不起一个贤字。但是我们也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心力。中华民族的兴旺,人民军队的强大,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望和目标。成事在天,但首先要有谋事的人;我们也没有150年的时间,但是只要我们做了这就足够了。我叶扶苏自幼佩服那些史册留名的英雄。既然投笔从戎,当效班定远为国戍土定边!”
“白狼、疯狗、牛牛,我想入党。”里羽轻轻地说了一句。
“我也想!”马野说。“我也想!”张晨说。“我也想!”叶扶苏说。说完,四个人又陷入了沉默。不知过了多久,里羽又说道:“要不我们现在去机房,打一份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必须由申请人亲笔书写。打印的可不成。”身后传来了李步兵的声音。
四个新兵回头看去,李步兵和杜为国微笑着站在身后不远处。
“一场回归直播,比我跟你们谈十次话都管用呀。你们能这么想,足见连长的苦心没有白费。”李步兵走了过来,搂着马野的肩膀,看着几个新兵眼里写满了笑意。
“指导员、连长,我们……”马野想解释一下几个人为什么没有按规定就寝。杜为国做了个了解的手势:“这是你们最让我开心的一次违反纪律。入党的事情,明天训练后跟你们班长和指导员好好谈谈,现在去休息吧。”
四个人立正敬礼后,向宿舍走去。杜为国突然回头说道:“唉!你们四个,刚刚你们说要干两件事,对吧。算我和指导员一份!”说完,转过头去,目光伸向了辽阔的夜空。
第二天训练结束,四个新兵每人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从指导员那里知道了事情前因后果的陈平开心地在每个人肩上重重的拍了两下。一连几天他的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容。
7月16日是叶扶苏的生日。杜为国、李步兵和一班的几个兵在寝室里给叶扶苏祝贺生日。正聊的开心,团长刘爱国和政委张建军推门走了进来。
“小兄弟,生日快乐呀。”刘爱国进门开口就说道。叶扶苏先是一愣,赶紧站起来给团长和政委让座倒水。不好意思的连声道谢。
张建军看了一眼叶扶苏,向李步兵小声问:“告诉他们了么?”
李步兵摇摇头说道:“还没有,只是跟陈班长说了。“
一班的几个兵听着政委和指导员没头没脑的对话,一时愣了。几个领导轻声商量几句,最后决定由陈平宣布几件事情。一班众人把目光转向了陈平。
陈平开心地笑着,好半天才说:“团里经研究决定,给一班全团通报表扬,上报军区申请集体三等功。叶扶苏同志通报表扬,上报军区申请优秀士兵称号。同时,为了让新同志迅速成长,经上级研究决定,抽调叶扶苏、马野两位同志,参加今年团里新兵训练工作。明天到新训队队长一营长张山处报到。“
听到陈平的一番话,叶扶苏和马野当时就傻了。两个人嘴里不由自主地小声反复叨唠着几个词:“表扬?立功?训新兵?”
看着两个人呆头呆脑的样子,刘爱国笑着说道:“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想的,会给你们两个大侠请功。还要让你们训练新兵,唉,老天保佑中国陆军!”
众人听罢一阵大笑,只有叶扶苏和马野兀自傻乎乎地没反应过来。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节 老天保佑中国陆军!(1)
生日的第二天,叶扶苏和马野一起来到一营的营部报到。一直到了营部门口两个人还觉得迷迷糊糊的。自己训练新兵?!开玩笑,自己还是个新兵蛋子呢。这10来个月,虽说大错没犯,可是小错不断。什么训练偷奸耍滑、政治学习溜号睡觉、上哨吃喝聊天,这些哪样自己身上都有。团里面居然让自己训练新兵。真的应了团长那句话了:“老天保佑中国陆军。”
推门走进营部,叶扶苏才发觉,自己居然忘了喊报告。还好营部空无一人。扭头看看马野,这小子也是一脸茫然。敢情他连没喊报告都没有意识到。好容易找到营部文书才知道,营长外出办事了,估计两周以后才回来。正打算走人,文书一把拉住叶扶苏,告诉他们参加独立团教导队的预提班长培训。现在就去团里作训股报到。眨巴着眼睛看了文书好半天,叶扶苏才明白,文书说的‘你们’是指的他跟马野两个人。机械的点了点头,冲着一脸疑惑的文书一呲牙,两个人又木呆呆地走向了团部。
报完到,两个人才知道张晨和里羽也在预提班长之列。回到一班宿舍。严新看着难得消停的两个人笑得直跺脚,一会儿是“官迷”一会儿是“范进中举”的拿两个人寻开心。缓过劲来的叶扶苏冲着严新一撇嘴,大言不惭的告诉严新:“当班长有什么新鲜的,从小学一年级我就是班长了。管的人比排长都多。我就是不明白这领导们怎么想的,真敢把一个班的新兵教给咱祸祸?”
坐在床上的里羽立刻大点其头:“我觉得领导的用意是这样的,把你们两个最臭的石头从茅坑踢出来,好让大家加以注意。这个训练新兵就是给新兵做个反面典型。”
“有道理!这里羽的脑袋最近就是灵活了不少。打开研究一下是不是什么基因变异。”叶扶苏冲马野一使眼色,两个人过去就是一顿臭揍。
通常,陈平在这个时候总是会迅速的解救被欺负的里羽。但是这次陈平也没管。还在一边数落里羽,你说你招他们俩干什么。等三个人闹够了,陈平伸出两个手指:“第一,是对你们前一段时间成绩的肯定,这是爱护战士的积极性。第二,这是希望你们严格要求自己,迅速成长。用担子和责任迫使你们成熟。这是调动战士的积极性。”
马野听完眨眨眼,冲着陈平缓缓地一点头说道:“班长分析的透彻,而且说话的表情很酷。我觉得我已经学到了点东西了。”说完一撇嘴满脸的不屑。气的陈平把他一把揪过按着脑袋塞到了桌子底下。
教导队的预提班长培训是部队对于准备担任班长的战士进行的一种培训。通常是由各部队的教导队组织。一般情况教导队都是师一级的,但由于叶扶苏他们所在的团是独立团,所以也有自己的教导队。拿到培训资料几个新兵才知道,原来要做一个班长要学这么多的课程:管理教育、教学法、队列这样的基础课就不用说了,就连军兵种知识、专业技术、专业协同和战术基础甚至军事地形学都要学。
这样的理论学习对于叶扶苏和里羽倒是没什么,玩着就算是过关了。叶扶苏甚至觉得不解气,愣是把团部的一些给连、营长配发的军事和技术教材也拿了几本一边听讲一边偷着看。可是对于从来坐不住的马野和没有什么基础的张晨就受罪了。好在前一阵搞计算机系统,整理资料的时候两个人对其中的一些知识没少接触,再加上另外两个哥们的帮忙,所以也顺利过关了。
培训稀稀拉拉的进行了十几天才结束。时间也就到了该接新兵的日子。团里开新兵训练的工作会议时,叶扶苏才发现,自己竟然给周杰当副手。想着新兵连的时候,自己跟周杰的冲突,叶扶苏一阵的摇头苦笑。接下来几天,叶扶苏有事没事的总往周杰边上凑合。可周杰就是不装没看见。弄得叶扶苏一点办法也没有。心一横,干脆直接找到了周杰。
“老班长,有个事情跟你聊聊”。由于周杰曾经是陈平的新兵班长,所以陈平一直这么称呼周杰。叶扶苏他们也就跟着这么叫了。
。 想看书来
第二节 老天保佑中国陆军!(2)
“什么事?”接过叶扶苏递来的烟,周杰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这个,呵呵,主要是跟老班长聊聊。嗯,从新兵连吧我这个就,咱们就打了不少交道。这个,呵呵,这老班长虽说不是我们的班长,但是对我们吧一样帮助很大……”平常嘴皮子挺溜的叶扶苏,这次说的结结巴巴词不达意。周杰的一根烟都抽完了叶扶苏还那唧唧歪歪的不知所云。听得周杰一阵气闷。
“算了,算了,这都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么。不就是当初那点子破事么。你当初不是挺牛的么,当着二营长都敢梗愣脖子。怎么现咱这么个鸟样。不是当兵当油了吧。当初要是你这样我还真跟你没完了。”
叶扶苏嘿嘿的乐了几声,赶紧说道:“老班长,那事不都事过去了么。再说我们班长和杜连也说我了。”
“哼,过去了你们几个小子还憋着打架?还比武,就你们这几个小鸡子。”
“不是,不是,那不是因为你们几个老兵收拾我们班长么。”
“别提陈平,提起陈平这小子我就来气。拿了个破红旗就美的屁颠屁颠的。不收拾他收拾谁?算了,以前的事就此打住。不过有一个条件。这次训新兵,你也帮我弄个红旗回来。就是那个总评优秀。唉,这训练了这么多年的兵,还搞什么日常积分统计。我现在还没闹明白呢。”周杰是个带新兵的老油条了。当兵6、7年,带过的新兵班都快够半个连了。这次,独立团为了加大新兵的训练与养成教育,搞了个日常积分统计。单项还是授予红旗。但是日常积分最好的个人和新兵班将收到特殊表扬。不过,这个积分算法很复杂,直脾气的周杰愣是没有闹明白。
“这个呀,这个系统还是我帮忙设计的统计软件呢。没问题。主要是日常多注意。您要是这么说,单项红旗咱们争,这个‘总冠军’一定抢过来。”叶扶苏听到周杰能不算旧帐,立刻胸脯排的山响。
“真的?好,这样我看你们班长还有什么吹的。他一个新兵蛋子,拿了几面破红旗牛的什么似的。”虽说陈平当兵已经超过两年,当班长也有一年了。可在周杰嘴里,他还是个新兵蛋子。
叶扶苏听着陈平被称为新兵蛋子当时就乐了:“老班长,当时你们就是因为这个收拾我们班长的?我看着我们班长挺稳当的呀!“
“废话!谁让他翘尾巴!稳当!那是当着你们。去新兵连之前还不敢一个人上哨呢。平时还不是屁也不懂的新兵蛋子。不过他的进步这一年真的很快。这就是锻炼呀。”周杰边说边点着头。正转身要走,又突然转了过回:“诶,我可说好了。你要是光说不练我可还收拾你。别以为团长、政委还有杜连长护着你我就没办法了。”
“那是,那是。老班长您放心。我说到做到。”叶扶苏脑子里还想着周杰的话,顺嘴搭音的答了一声,心里在想:看来这当班长肩头的责任和担子不一样了,还真的能让人自律和成熟。现在叶扶苏开始理解陈平那番话的意思了。
“呵呵,看来我才是屁也不懂的新兵蛋子。训新兵?哈!老天保佑中国陆军吧。”
第三节 回家(1)
坐在去北京的列车上,叶扶苏手里拿着本《班长指挥艺术》闷在一个角落里。这本书是陈平特意送给叶扶苏和马野的。现在,叶扶苏满脑子想的就是那个“总冠军”。不仅仅是因为答应了周杰,更是自己不服输的性格使然。从懂事起叶扶苏就是这个德行,只要有排名的,他都要争个第一第二的。就连骑车前面都不能有超过他的自行车。要不是考虑到自己计算的是“腿力”汽车计算的是马力,估计他连汽车都要追一追(其实也不是没追过)。
叶扶苏他们做的这节车厢是专门给他们加挂的。所以,车厢里就是他们几十个人,显得空荡荡的。其它的兵们要么在扎堆侃大山,要么在打扑克。马野自从知道这次新兵还有女兵就一直再跟女兵班的两个班长“套瓷”(攀交情)。
张山正好从车厢外进来,靠在车门边上看着手下这帮新兵班班长,目光停在了正在眉飞色舞胡侃的马野身上。看到马野,张山就想到了一直跟马野焦孟不离的叶扶苏。对于当初把这两个兵划拉到自己营里;张山感到很是得意。虽说小错还是不常的有点,但这两个小子已经成了去年新兵中绝对的尖子和领头雁。叶扶苏就不用说了,虽说人倔点,是个刺头。但是训练和做人上没的说。肯定将来能出成绩。就是这看似吊儿郎当的马野其实心里也瓷实着呢。真要是认真起来也是有板有眼的。像这样的,今年一定再划拉几个。
看了半天,张山才找到躺在椅子上看书的叶扶苏。走过去顺手拿过了叶扶苏手中的书,小声念着书名:“《班长指挥艺术》,新媳妇出嫁,现上轿子现扎耳朵眼啊。”
制止了要起立的叶扶苏,张山坐到了他的对面:“问你个事,以前玩‘红警’机器老是有毛病,是你小子搞的鬼呀?”
对面的叶扶苏当时就觉得脑袋大了一号。自己平时还真是没少“造孽”,这几天不是张山那边“涉险”就是被营长翻旧帐。一脸苦笑的叶扶苏陪着小心的说道:“营长,我这可不是成心的,我,我这不也不是身不由己么。”
“你拉到吧。我还不知道你个鸟兵。别说废话,最近有没有什么好的游戏?”张山对于电脑游戏有着特殊的爱好。
“有呀,好几个呢。等回去我给你考机器里面。”
“嗯,有时间你给我整俩。诶,我这是业余时间玩。你小子别给我胡说八道呀。”
叶扶苏一听张山这么说立刻不干了:“营长,这我还不懂。让您说的我怎么跟汉奸似的。打小报告的事咱叶扶苏什么时候干过!”
“行,行,行!你小子我还不知道,坏的很。”挥手拦住还要辩解的叶扶苏,张山接着说道:“一会车就到北京,到了后,你和马野你们几个北京兵去书店给团里面买些计算机方面的教材。这边的事情不用你们了。听好了,从下车,大概是8点左右,到下午3点必须归队。4点开始接新兵。你负责跟大伙说。你把你上大学的教材也拿几本来。不许晚回来,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们。”说完话,张山站起来就走了。只留下满心感激的叶扶苏静静的坐在座位上。叶扶苏知道,买教材非要到北京?再说也用不了这么多人。营长这是在给他们这些当年的新兵找个机会回家看看。
走在那条熟悉的道路上,远远的已经可以看到家门的轮廓。朱红色的大门被上午的阳光照射的格外明亮。眼看着越来越进的家门,叶扶苏突然有了一种恍惚的感觉。慢慢的站在了街对面,呆呆地看着这扇被自己推开过无数次的大门。今天是周末,家里人应该都在。回家的感觉真好。可自己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还不过去?回自己家有什么可犹豫的?叶扶苏想着想着自失地一笑。这大概就是近乡情怯吧。
推开大门,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正屋虚掩着的门里传来阵阵说笑的声音。叶家是个大家族,全家一起生活在一个硕大的四合院中。这么多年,全家人和和美美从没有过任何的冲突。摸着边上自己亲手砌的花池子,刚要推门,屋门猛地打开了,叶扶苏的二表弟满脸惊喜的窜了出来:“扶苏哥?!你怎么回来了?!奶奶!大姑!三哥回来了!”
。。
第三节 回家(2)
几声大叫引来了屋中的一阵忙乱,叶母首先冲了出来:“苏儿?!你回来了!”
“妈!我回来看看。”
说话间,一大家子人从门里涌了出来。七嘴八舌乱成了一锅粥。叶扶苏八十多岁的外婆也扶着刚上小学的曾孙走了出来。
“姥姥!”叫了一声,叶扶苏顺手把水果递给了表弟,两步冲过去扶住了外婆。
“苏儿,你回来啦。黑了,瘦了,部队那么苦,怎么能不瘦呢。你怎么回来不打个招呼,让你兄弟们去车站接你呀。你吃饭了么?我给你弄挂面去。”老人拉着外孙的手就往屋里走。八十多岁的人了,手依然那么有力,腿脚也依然那么利落。一边不停的唠叨,一边不停的抱怨部队艰苦。其实在老人眼里,除非孩子是在自己眼前,否则到哪里都是受罪,都是艰苦。
扶着老人进屋,叶扶苏把外婆按在了太师椅上,恭恭敬敬的给老人磕了三个头,然后有又走到外公的遗像前拜了拜,这才跟家里其他人一一问好。
外婆一边抹眼泪一边对家里人说:“这孩子从小就孝顺,最让人省心,也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