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旗军’做劳役都心甘情愿。”

    乔大山道:“此时不急,我打听清楚了,‘红旗军’还要在遵化驻扎一段时日,我们有了这许多粮食,也能够把家里人安排妥帖,然后就找裴大能兄弟引荐我们吃粮当兵去。”

    乔云松道:“叔,还是你考虑的周详,我们留下了粮食带走了吃饭的嘴,家里人总能够多吃几回饱肚子。”

    “话不能这么说,咱们吃‘红旗军’的粮就得死心塌地把命卖给黄将军,要是没有死了算求的心思,我可不会带上你们。”

    李二小笑道:“叔,这些天如果不是被爹爹看得紧,我们早就去寻鞑子拼命去了,有什么大不了?反正我家十几口被鞑子祸害得就剩下五个人还断了粮,再多死我一个还能省下一份粮食呢!”

    “原来你们几个是为了省口粮想着去拼命啊?现在恐怕用不着了,瞧瞧我的肩上,恐怕不止半石麦子吧?”

    乔云松道:“哪里全是为了省粮食,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杀鞑子报仇,反正我是铁了心要去从军。”

    乔大山道:“行,我心里有主意了,咱们到时候软磨硬泡也得让‘红旗军’留下双鱼村的汉子们。黄将军我见过,挺和气应该还是好说话的,本来黄将军准备把粮食烧了撤退,是我带着乡亲们去求肯,他才同意把粮食送给大家。”

    “黄将军真是好人啊!有了这许多粮食不知能够活多少人呢!二小你以后一定要跟着黄将军好好干,争取为李家报大仇。”

    走夜路的老百姓都在谈论“红旗军”,许多青壮年都萌生了从军的心思,在“红旗军”中遇见了老乡的百姓们更加希望子侄、兄弟能够加入其中。

    其实大明政府及其操蛋,本来建奴肆掠辽东,关内老百姓根本没有同仇敌忾的觉悟。而后金军打进关内烧杀抢掠凌辱妇女可谓无恶不作,被毁了家园的老百姓有数百万之多。

    要是大明政府动员力足够,完全可以把坏事变成好事。有了政府牵头组织,许许多多跟后金军苦大仇深的汉子一定会加入明军拿起武器报仇雪恨。

    本来是建奴光脚不怕穿鞋的,他们够穷、够野蛮所以横行京畿之地。如今许多汉人青壮年同样是赤贫,而且被仇恨刺激的血脉喷张,挑选十几二十万北方汉子训练成军,战斗力恐怕不会太差。

    再挑选如卢象升、阎应元那样的猛人加智将带领这些人马出关去辽东以牙还牙,说不定能够一举灭了建奴也未可知。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是悲催的大明政府,那些大明士大夫阶层就是麻木不仁的猪头,没人有大局观,一个个都在玩窝里斗、玩党争。

    曾经的天朝上国被建奴一而再再而三的入关洗劫,以后这些青壮年或是变成了建奴的帮凶或是成为了流寇的生力军,最后诸多力量共同把大明给玩死了。

    大明政府把被建奴破了家园的青壮年组织成军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安定了地方。

    诸多壮汉没有组织、没有饭吃如何会甘心等死?啸聚山林者恐怕不会少。他们打家劫舍又会加剧本来就被后金军打破了脆弱平衡的北直隶自然经济,接下来恶性循环就此开始。

    可惜黄汉人微言轻,暂时不具备左右朝政的能力,他连多收一些汉子从军都做不到,因为他的兵额只有一千三百六十,即便算些超编的家丁战士,恐怕也不能突破两千人马。

    因此被解救的两千多青壮年中有许多人准备跟着“红旗军”走大部分被婉言谢绝了,黄汉只不过留下了二十几个能骑马会射箭的好汉,权当算作补充战损。

第一百章:步步为营() 
双鱼村驻扎地整夜都有老百姓川流不息,眼看着麦垛越来越少。

    天微微亮的时候,宋鹏飞、憨子带着红旗军主力牵着马驱赶着牲口走山路回遵化,这支队伍也是满载,所有的骑兵都是步行,战马上不是驮了丝绸、布匹、铁料就是驮了几袋麦子。

    他们的行动无法迅捷已是必然,好在遭遇大股后金军的几率很低。

    山路漫漫大规模骑兵突袭无法展开也不利于骑战,憨子和杨汉威、杨国恩、黄四方等等大多数是武术家出身。

    他们的步战技能只要不是大规模军阵对抗反而显得更强,因为小规模步兵接战跟打群架差不离,武术家当然如鱼得水,遇到小股敌军之时定然吃不了亏。

    黄汉带着王展鹏、王志诚跟来往不断的老百姓交流,和颜悦色问他们的生存状况和人口结构,并且鼓励大家顽强地活下去、劝告大家莫要从贼,当然收获了无数感恩戴德的祝福。

    杨大年总旗和袁思明总旗的“红旗军”战士在山口外十里建立警戒线。

    为了防止后金军大股骑兵轻易到达双鱼村,杨大年他们在山外一个比较险要的道口设置障碍。

    他们把四五十步宽的道口堆放了柴禾和砍下的大树,只留下了一个宽度仅仅能够并排通过两骑的通道。

    袁思明本来是准备把六七百带不走的大车堆这里做路障,发现大股后金军来袭时点火阻断敌军。

    可是以乔安山为首的老百姓舍不得那些大车,他们准备把所有的大车拆开扛走,几百壮劳力主动来协助杨大年收集干柴,下死力气砍树做路障。

    老百姓都知道好歹,黄汉明明可以一大早就带领人马撤退,犯不着冒风险亲自留下断后,更加用不着费心劳力砍树、堆柴禾意图阻击后金军。

    很明显这支红旗飘舞的队伍是为了老百姓的安全考虑,是为了让老百姓有时间多搬一些粮食多拿一些物资。

    前前后后恐怕有接近一万汉民赶来双鱼村运粮食,“红旗军”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了爱民形象。

    这支截然不同军队的光辉形象留在了这些乡梓们心中,相信不久这些老百姓会把“红旗军”的故事传遍燕山之南所有的山村。

    后金军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黄汉带着两个总旗人马一直等到中午都没有发现有敌人杀来。

    而这个时候老百姓连大车都拆开扛去了山里,双鱼村已经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物资留下,只留下了三百多具光溜溜的无头尸体。

    黄汉认为老百姓没有走远,自己的断后人马多留一个时辰,老百姓的安全又会多几分保障,况且建奴又不可能一出现就是千军万马奔袭,他们总要派遣斥候探报双鱼村战场。

    其实这里除了双鱼村所在的小盆地山外路况很不好,根本无法满足千军万马展开,作为骑兵对决的战场很不理想,打成添油战术倒是十之八九。

    “红旗军”的一百余战士准备了大半天怎么可以白忙?总要干掉几个建奴哨马给后金军找点不痛快,尽可能迟缓他们的进兵步伐才对得起在这里干耗了许久。

    三屯营城很重要,厄守着通往龙井关的道路,也是后金军的回家之路。

    守将瓦克达要跟驻守遵化城的那些很不安分的明军对峙,还要派遣人马押运物资,能够抽调的兵力真的不多。

    但是黄汉袭击的地方是必救之地,那是后金军往关外输送劫掠成果的大动脉所在。这里被明军截断一天对于建奴来说都是损失,导致大量粮食和物质滞留在三屯营城。

    疏通运输线击退明军乃是不二选择,瓦克达只能派遣牛录额真喇马章率领八百鞑子骑兵三百八旗披甲人赶来。

    喇马章的任务是打通三屯营城通往龙井关的道路,只要把明军驱逐,让他们威胁不到这个输送物资的大动脉即可,保全实力最重要,杀伤明军就需要量力而行。

    牛录额真确实量力而行了,他一路上小心翼翼,派出三拨哨骑前出主力十五里探报路况。

    这三拨哨马一共七十九骑,采取倍增的手法布置,第一拨一个鞑子十夫长带领十骑在一个建奴马甲监督下探路,第二波二十骑鞑子带队的是两个建奴白甲兵,第三拨计四十六骑建奴甲兵领队的是个拔什库巴牙喇。

    黄汉坏得很,他根本没想着再次扩大战果,只想着沾点小便宜后溜之大吉。

    当鞑子轻骑兵十人队出现在视野之时,杨大年的总旗截断他们的归路往北冲杀,袁思明总旗沿着道路往南迎头痛击。

    由于基本上都是用弓箭、投枪互相问候,“红旗军”只付出五人轻伤的代价就全歼落入包围圈的十一个后金军。

    第二拨后金军哨马其实发现了大股明军截断道路,因为仅仅看得到的敌人就双倍与己方,领队的白甲兵命令减速跟踪,火速派遣两个手下跟后队联络。

    很快后面的建奴就知道一队装备精良的明军在前方不远处以逸待劳,具体人数不详,可以肯定不会少于一百骑,至于还有多少明军隐藏等着伏击大金军,只有天知道。

    前方形势如此险恶,主将喇马章当然会步步为营。

    他们进兵的速度更加慢了,遇到险峻地形干脆派遣巴牙喇带领精锐步甲下马举着皮盾、铁盾结阵以步战形式占领险要。

    建奴跟鞑子不同,他们的战士基本上都是步战、骑战全能,也经常演练步战结阵和破阵。

    可惜建奴完全是自己吓唬自己,他们认为的易守难攻之地根本没有发现明军,一直磨磨蹭蹭到了日头偏西之时,建奴主力才赶到了黄汉布置的阻击点。

    看到建奴一路小心提防而来,黄汉知道凭借两个总旗的“红旗军”应该是没有机会再占便宜了,果断放火后撤退。

    看到被熊熊大火阻断了道路,提心吊胆的牛录额真终于长吁一口气。

    他久经战阵,见明军放火阻路反而知道不会面临恶战,敌人应该是跑了,他没有立功心切,只想明哲保身。

第一百零一章:归来() 
这其实就是劫掠了几个月的后金军大多数将士们的心理状态。

    他们早就没有了光脚不怕穿鞋的那种玩儿命精神,只想着能够平安把辛苦抢来的金银财宝和物资、人口、牲畜带回辽东,没有主子的死命令,他们根本不愿意再跟明军去拼命。

    黄汉也不怕敌人追击,山高林密人马多了根本施展不开,敌军不熟悉地形,而“红旗军”队伍里就有十几个本地人。

    撤退的“红旗军”人马完全可以不断给追踪的敌军上眼药,在险要之地随随便便砍一些大树堵塞必经之路也够让跟在后面吃屁的敌人手忙脚乱一个时辰。

    回去的路途一帆风顺,根本没有发现追兵,虽然人人有马,但是还是一直走到傍晚才来依稀看到遵化城的轮廓。

    就在这时,“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到近,惊出黄汉一身汗水。他心道:“都到了家门口,难不成要在这里载了?”

    杨大年和袁思明反应不慢,立刻大声命令麾下结阵慢跑准备应对骑兵奔袭。就在这时担任斥候的裴大能策马跑来了,他大声报告道:“大人,杨百总带领兄弟们来接应咱们。”

    紧接着就听见憨子在吼:“汉哥儿啊!算着时间你们在一个时辰前就应该回来了,我在城头差一点把脖子都伸长了,实在受不了枯等的煎熬,所以带了三个总旗兄弟们来接应。你们没出什么事吧?”

    虽然黄汉心里有些责备憨子鲁莽,把自己吓出了一身汗,但是他感觉到憨子浓浓的兄弟情义,心里还是暖暖的。

    黄汉道:“我们能有什么事?只不过不愿意空着手回来,等了一个十人队的鞑子,取了他们的首级而已。”

    憨子乐道:“哈哈,太好了,兄弟们有没有出现伤亡?”

    “还行,只有几人轻微伤不碍事。”

    “汉哥儿,刘大人和马经略、吴总兵几个已经派人来北门我军驻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我出城前刘大人还不放心,他已经亲自在城头眺望了。那个刘大人真的够意思,我瞧着喜欢。”

    没有心机的憨子还是想到啥就说啥,黄汉调侃道:“哦!是吗?要不我打听打听,看看他家也没有待字闺中的女儿。”

    “汉哥儿,这是几个意思?”

    “给你做媒抱得美人归啊!人家可是士大夫,是书香门第啊!”

    “汉哥儿,你逗我,人家士大夫家的女儿会给咱做媳妇,你真的以为我傻啊?”

    “那不一定,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保不准哪一天就会有太多士大夫想把嫡女许配给你。”

    “哈哈,好像也有这个可能啊,以我目前的升官速度,当上将军好像也用不了太久。”

    憨子见到了黄汉一颗悬着的心放心了,特别高兴,俩人一路打趣直驰遵化北门。

    此时遵化文官武将都得到斥候报信,知道断后的“红旗军”人马不仅仅安全归来,还斩杀一级建奴马甲十级鞑子锦上添花。

    一众文官武将都在北门城门楼上远眺夜幕降临的群山,马世龙和吴自勉已经从偷袭建奴哨马得斩获十几级的兴奋劲儿中缓了过来。

    他们实在不好意思再提起此时,两千多人干了十几个建奴,拿人家红旗军只出动八百余人得了三百余后金军首级相比真的不值一提。

    况且一千匹多战马、挽马、四百多头健牛都驮了满当当的物资和麦子,这一次“红旗军”究竟发了多大的财啊?

    羡慕嫉妒的遵化守军太多,特别是马世龙和吴自勉的麾下,他们都在谈论“红旗军”哀叹自己。

    因为刘之纶部的兵丁们人人都最少有四十里银子在手,而马、吴二人的兵已经三个月没有发饷。

    “兄弟,为什么‘红旗军’的主将总能干得如此漂亮?”

    “那是当然,你没瞧见人家主将亲自断后一直到现在才回城吗?要是我跟着这样的主将也会勇往直前。”

    “那是,主将亲冒矢石咱们这些小兵怎么可能惜命?况且打了胜仗能够到手军功分到金银,谁不争先恐后?”

    “娘的,为何我们不去干这一票,我们的人马比‘红旗军’多两倍都不止啊!”

    “主将带着我们这样的兵乘着夜色去转山沟,最后到达伏击点之时还能够有多少人你估计得出吗?弄不好你小子半途就会跑了!”

    “得了吧,你还好意思说我,恐怕你会第一个钻进林子跑得没影儿!”

    “这能怪我们吗?吃粮当兵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那一点点粮饷。现在要上阵拿命去拼也就罢了,那点粮饷居然拖了三个月都没给,我们还为人家去拼命难道真的少根筋?”

    这时一个百总大声喝道:“王三、赵四你们再说怪话信不信老子抽死你们?”

    见他们的谈话被上官听见了,两个兵油子立刻乖乖地不吭声。

    城头上,十几位遵化武将簇拥着刘之纶在城头看风景,马世龙感慨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此言非虚啊!黄大人轻飘飘出去转了两天而已,得到的缴获和斩获就恐怕能够养几百家丁一年。”

    刘之纶笑道:“马经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也!你麾下有骑兵步兵四五千,早先如黃将军这样出击一次,那些斩获、缴获不都是你的吗?”

    马世龙无语了,心里在琢磨,想了想也确实如此,自己的人马是“红旗军”的两三倍,要是自己放开手脚去干这一票,那许多缴获不就是自己的吗?

    吴自勉忍不住笑出了声,道:“咱们打了半辈子仗,哪里能够跟黄大人那个冒失的愣头青比,他带兵打仗全无章法,也就是那帮‘红旗军’能够如臂使指让他如鱼得水,把咱们的人马换给他,黄大人也是白瞎。”

    刘之纶笑骂道:“胡扯,袭击遵化之时还没有什么‘红旗军’黃将军只有五十几个铁甲家丁,遵化城还不是被我军一鼓而下?你们不应该羡慕黃将军的‘红旗军’,而是应该请教他如何训练出这样的强军劲旅。”

第一百零二章:揭过去了() 
马世龙道:“吴大人,别强词夺理了,人家有多次成功出击的战例,有如假包换的斩获,我们不如也!”

    吴自勉也知道事实胜于雄辩,他不吭声了。就在这时听见了“红旗军”战士的欢呼声,知道应该是黄汉带着断后的人马入城了。

    刘之纶道:“诸位还等什么?跟本官一起去喝庆功酒啊!你们到时候多敬黄将军几杯,保不准他喝高了会透露出为何‘红旗军’钻密林爬山岗就是不会溃散的真谛!”

    吴自勉乐了,他忙不迭道:“正该如此,我老吴百思不得其解就是这一桩事。要是我的兵也如此好带,下一次保不准就是延绥镇建功立业。”

    晚上的庆功宴自然热闹非凡,黄汉没有陪诸将喝酒侃大山。他认为报捷要趁早,找刘之纶协议此事。

    刘之纶当然知道天子一直在为战事忧心,他更加愿意早传捷报,于是连夜派遣一队骑兵带上所有的斩获和腰牌疾驰京师呈报兵部。

    梁廷栋见到遵化再传捷报乐得合不拢嘴,建奴在关内横行无忌最难挨的就是兵部尚书,在此抗击建奴的艰难时刻每一个好消息都是兵部的成绩。

    第二天早朝,本兵大人就高调奏事,当着满朝文武把捷报抑扬顿挫念了出来。

    还好遵化又有了捷报,否则刘之纶和黄汉恐怕要遇到一些小挫折,虽然不至于罢官、丟脑袋,但是少不了被天子申饬,搞不好有可能被降级。

    朝廷总是有一群从来不干正经事,专门给干实事的人挑刺的御史、给事中,没有不透风的墙,黄汉和刘之纶在遵化分给麾下四十两纹银的普赏很快就被诸多御史知道了。

    现在几十封弹劾刘之纶顺带着弹劾黄汉胆大妄为的奏疏就在御书房龙书案上堆着呢。

    崇祯皇帝很不高兴,为什么?因为刘之纶和黄汉以及八营将佐居然私分了最起码四十万两白银。

    崇祯皇帝穷啊,他把天启皇帝和魏忠贤留下的那些内帑全部用在了能够五年平辽的袁都督身上。

    皇帝身体力行勤俭节约,连他的龙袍居然也打补丁,就可见一斑。

    可惜皇帝把这些省吃俭用的银子成全了辽东将门骄奢淫逸的生活,也让原本潦倒的袁家成为广东巨贾。

    如今的皇帝搞不到银子只能更加苦自己,他不但没有机会如同康麻子、乾隆那般三番五次去祸害江南,连宫里的用度都是一减再减。皇后都带着嫔妃刺绣织锦补贴皇家开销。

    圣天子见御史、给事中纷纷上奏,他破格提拔的刘之纶居然一挥手就散去了最少四十万两雪花银,崇祯当然心疼得直哆嗦。

    就在皇帝跟阁臣商议要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