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努力扩充人马的黄汉此时不知道他这个小人物已经简在帝心。

    紫禁城平台召对春意融融,当梁廷栋念出夺取遵化第一功臣是东胜左卫试千户黄汉之时,崇祯就有些愕然。

    崇祯皇帝刚刚解决完郑国昌由于机缘巧合,当东奴来攻打永平府之时,他恰好不在因此躲过一场劫难的扯皮之事。

    那个只要郑国昌去他家陪老娘过年,就觉得被重视愿意舍生忘死以斩首功报答郑按察使知遇之恩的总旗官黄汉崇祯至今还有些印象。

    等梁廷栋读完了夺取遵化的功臣名单后,他立刻问道:“梁爱卿,你可知道东胜左卫有几个名字叫做黄汉的试千户?”

    知道皇帝会有此问,精明干练的梁廷栋早就备了课。

    他也是发现兵部刚刚给一个叫做黄汉的东胜左卫试千户官升一级,文书才下发了不到三天,又有一个东胜左卫同样叫做黄汉的试千户立下了夺取遵化城的第一大功劳,被刘之纶写在请求封赏的武将第一位。

    梁廷栋跟郑国昌是老交情,他立刻带着几个遵化来报功的骑兵找好友核实。

    郑国昌只知道黄汉送他到达京师就回去了,之后会发生什么一无所知。

    但是他通过盘问刘之纶派来的人后,确认是走在回家路上的黄汉加入了刘之纶的队伍,并且在黄汉的提议下全军奔袭遵化取得大胜。

    郑国昌了解到前因后果后老怀大慰,那段佳话以后还有谁敢质疑?他慧眼识珠已经是板上钉钉,圣天子也会褒奖啊!

    于是乎他跟好友大谈了足一个时辰,连黄汉父子的家世以及体貌特征都讲得明明白白,并且请好友多多提携后生晚辈。

    所以梁廷栋应该是大明朝堂上为数不多熟知黄汉父子的大臣。

    皇帝开口询问,梁廷栋的回答当然得体又有料。

    他把遵化之战的形势描述得入木三分,把黄汉被刘之纶看上竭力邀请他带着铁甲家丁加入队伍的故事讲得如同刘玄德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崇祯很满意这位新官上任的兵部尚书,趁着心情好,好好夸奖了梁廷栋几句。

    遵化大捷来得太及时,大明朝廷急需一个胜利振奋人心,在皇帝的暗示下,在兵部的推动下,京师城内街谈巷议都是遵化大捷。

    梁廷栋为了更加具备说服力,居然把一千多建奴首级摆放在兵部大堂门前示众,效果好得出奇,京师的老百姓如同赶庙会般涌向兵部衙门前大街,亲眼看到了一颗颗首级的升斗小民大呼痛快。

    朝廷邸报也浓墨重彩描述了这空前的大胜,还旗帜鲜明指出得此大胜的关键所在是圣天子慧眼识英才,破格提拔刘之纶真的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决定。

    接下来大明开始时来运转,后金军围攻抚宁县城几天居然铩羽而归,坚守抚宁不失的援兵营就是刚刚立下攻取遵化首功的黄汉所在部队,由此可见这一支队伍是大明为数不多的强军劲旅啊!

    于是乎,历史上坚守抚宁立功的参将黄维正没有如历史般被忽略,他的援兵营直接升级为奇兵营,他终于得到提拔升一级,由从二品参将变成了正二品副将也就是现代人理解的副总兵。

    明朝的军制很奇怪,武将之间基本上没有隶属关系。

    九边的营兵高级将领包括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所直辖的兵马,即正兵、奇兵、援兵和游兵,其实貌似官职最大的总兵官根本指挥不动除了归自己直辖的正兵营以外的其他营伍。

    而且大明一营的人马不是以主将官衔来决定人数,正兵营、奇兵营、援兵营和游兵营的足额人马数量大多数都在三千至五千上下。

    根本不是现代人理解的一个军肯定不会少于两个师,一个师怎么着也得有三个以上的团……

    建奴入寇京师,赶到的总兵官和副将、参将、游击恐怕不会少于几十,可是指挥调度反而都是文官在进行,由此可见一斑。

    如此搞法有可能是朝廷对武人的戒心极重的缘故,防微杜渐,总兵官只是名义上可以节制副将、参将、游击等等下级武将。

    ————

    新书盼支持,弱弱的问一句书友们,要一些推荐票可否?

第六十二章:天使来了() 
大明总兵官如若能够如臂使指调动多个营伍,恐怕要有数万人马,朝廷害怕尾大不掉,故而有意让各营分权。

    所以各路将领都注重建设自己的家丁队伍,与其跟其他将领磨嘴皮子请求援助,还不如自己带着家丁队直接上去干,历史上的李成梁据说有三千铁甲家丁,连努尔哈赤都曾经做过李成梁的奴才。

    因此黄汉努力培养铁甲家丁战士很符合当时的国情,也不显得过于突兀。

    其实豢养弓马娴熟的铁骑作为家丁太耗费钱粮了,大多数总兵官、参将都力有不逮。

    虽然每一位武将都知道家丁队的战斗力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奈何如此庞大的钱粮仅仅靠克扣已经被层层盘剥后到手的营兵军饷也是杯水车薪啊!

    黄汉要打造出一支机动力无与伦比的铁军,需要的钱粮不知凡几,人吃马嚼、训练耗用、铠甲、武器、军服加上军饷,豢养一位铁甲骑兵平均每年恐怕少不了一百两银子的花费。

    一千双乘铁骑,军饷和马料银子一年就需要五六万两雪花银,算上两千匹战马的价值、一千铁甲、一千棉甲等等武器和装备又需要多少银两?不给将士们吃饱并且吃上肉,他们的体力如何保证?

    毫无疑问汉人做不到上马即刻可以战斗,下马又是牧民,以农耕为主的汉人皇朝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无疑是要供养一个巨大的吞金兽。

    没了打后金军黑吃黑抢金银财宝的福利,钱粮问题很快就会制约黄汉的发展,等建奴退兵后,黄汉就要面临如何搞银子养家丁的大难题。

    这一次给予驻防抚宁的立功将士加官进爵不是兵部下委任状那么简单,而是正经八百经过司礼监披红的圣旨。

    冒着风险赶来敌占区传旨的太监叫做方正化,锦衣卫缇骑足一个总旗人马护送天使,百户衔的总旗官是崇祯元年的武进士李若琏。

    黄维正和抚宁的文官武将各有封赏,官升一级者有十几位,不仅仅保住抚宁城池保住了身家性命和财产,还得以加官进爵,满城文武都弹冠相庆。

    大家都联合起来邀请天使和太子亲军多留几日,因为准备宴请他们的文武太多,估摸着低级文武已经排到了十天之后。

    谁知天使不为所动,要求明天一大早就离开抚宁,因为他还有一道圣旨要赶去九里台村下达。

    这道圣旨当然是给黄汉的,方正化没有要求黄维正宣调黄汉来抚宁接旨,他坚决要求赶去黄沂州部的驻地传旨。

    这不是方正化这个刚刚被提拔为御马监掌司的中级宦官多事,而是曹化淳耳提面命指使他要亲眼看看黄沂州父子为何屡建功勋。

    见一营的将佐满城的文武都在旨意里一带而过,唯独小小百总得到了单独册封,天使还要亲自赶去九里台那荒僻山村颁旨,黄维正大为奇怪。

    最后还是在晚宴上花银子疏通护卫的锦衣卫校尉才得知黄汉已经简在帝心,他马上决定亲自集中抚宁城里小一千骑兵明天陪同天使赶往九里台村宣旨。

    方正化要看到真实状态的黄家父子,婉言拒绝了已经是副将的黄维正亲自陪同的要求,也不同意游击将军韩志宽带兵跟随,他只要求黄维正给他三个熟悉地形的家丁做向导即可。

    天使如此执拗,抚宁文武也只能作罢,各自给了大大小小的红包恭送方以化和李若琏几十人出了西门而去。

    风尘仆仆赶到九里台村的天使扑了个空,此时黄汉根本不在九里台村,他正被后金军围追堵截,不得已开始利用地形熟悉的优势跟敌人漫山遍野捉迷藏。

    黄汉魂穿明末,既来之则安之,他给自己制定的人生目标就是不遗余力杀建奴、杀鞑子。

    如今后金军入关,明军其实具备天时地利人和,黄汉不管其他明军是什么心思,他认为机会难得,一定要利用有限的时间竭尽所能多砍几个后金军的脑袋瓜。

    再次回家的黄汉财大气粗,手上足有可以装备四百二十铁甲骑兵的精铁铠甲,有战马六百多匹、挽马二百余匹。

    从遵化捞到的都是好东西,一百架马车、五百多匹战马除了装载粮食、金银、布匹和丝绸等等,还装了三十车苏钢,两千斤火药,五百斤铅。

    多了三十位铁匠大师傅,多了二百余壮劳力,有现成的材料,黄汉需要的面甲工艺不复杂三天时间铁匠们就打制出了三百块。

    有了人马有了装备黄汉需要抓紧时间,因为眼看着就到二月份,掰着指头数,后金军也在关内蹦踏不了几天,杀建奴、抢财物需要抓紧时间。

    黄汉只在九里台村驻扎休整了五天,由于名声打出去了,四乡八壤的后生来了许多主动要求从军,他们无一例外是家里有亲人死在后金军手上,这些男子汉要为亲人报仇雪恨。

    今日不比往昔,黄沂州已经是实授把总,可以堂而皇之拥有三百多人马。

    黄汉认为夺取遵化的军功赏理所当然还要丰厚,以刘之纶的人品,少不得会保举自己加官进级,他不太担心由于兵额不足,手底下兵丁超编太多被御史、给事中弹劾。

    黄汉现在手头上有小十万两银子的贵金属,一千余石粮食,有朝廷大义,招兵买马完全可行。

    这里有渴望从军的热血男儿一两千,虽然不能把他们都留下,但是挑选一部分有武力值或者身体强壮的汉子从军,哪怕朝廷会克扣粮饷,以自己的财力、物力也能够让追随自己的战士拿到足额粮饷。

    老家丁们分头行动,他们从从九里台的村民、附近几十个村子的后生、从遵化带来的一百多痛恨建奴的壮汉中挑选了足二百会骑马的留下当兵。

    还是一个选兵原则优中选优,走精兵的路子,因此淘汰率很高,接近十中取一。

    二百被选上的好汉还要经过黄汉再次进行挑选,他让二百新兵当场演示骑术。

    经过评比,一百位骑术胜出的新兵蛋子被选中加入骑兵队,一百人上山交给黄沂州训练,他们会成为可以骑马机动的步兵战士。

第六十三章:“红旗军”() 
以后黄汉带兵要尽可能提高部队的机动力,哪怕是步兵也必须人人能够骑马急行军。

    不要求步兵骑马战斗,只要他们能够及时赶到战场结阵步战即可。

    新招募的一百骑术还可以的战士会作为见习骑兵跟随队伍转战,他们也全身被钢铁保护绝对是装备精良。

    现在黄汉拥有一百零七名参加过遵化之战家丁骑兵、二十二位从永平府城杀出重围被黄沂州收留的骑兵、三十位郑国昌帮忙收留的边军骑兵,减去不算兵额的从六品以上级武官一共有二百五十九位家丁铁骑。

    四位郑国昌的武装家丁都是郑氏族人,他们主动要求参加军事行动搏军功协助二公子升官,这四人不比一般骑兵的战斗技能差,黄汉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休整了几天再次出发的人马战意盎然,黄汉带着全钢铁包裹的铁甲骑士寻找战机主动攻击后金军。

    这二百六十三位家丁骑士都是武装到牙齿的猛人,人人都是挑选健马双乘,实力足以硬撼一个牛录建奴不落下风。

    黄汉和憨子的官衔已经高于正七品总旗官,按照大明军制不在兵额,属于军官。他们两人的战斗力应该比得上四个普通家丁铁骑。

    还有两人也不是铁甲骑兵,他们被严令告知不得参加骑兵冲锋,他们两人是李睦邻郎中的徒弟郭孝、刘大寿,也是黄汉的第一批医务兵,将来是要做医官培养更多医务兵的存在。

    为了和其他明军以示区别,黄汉的麾下都在左臂系上一根红丝带,打出的大旗上没有任何标识,就是一团火红的长方形绸布。

    黄汉带着全身被铁甲被火红包裹的骑兵在永平府游走,打击后金军锻炼队伍,效果太好,实战练兵果然事半功倍。

    外出抢劫搞创收的后金军吃了大亏,十几人甚至于三五十人的劫掠团伙已经不能保障安全,被黄汉吃掉了几拨人马。

    由于装备精良外加打偷袭战,又是以少胜多的群殴模式,黄汉的人马没有遭受什么损失,只有十几个伤残七个战士阵亡。

    损失小收获大的队伍士气高昂,见到后金军都如同猛虎扑狼群。

    永平府有几个正在被后金军打劫的村庄被及时赶到的黄汉部救下,这些挥舞红旗胳膊上飘扬着红丝带的明军救苦救难,从来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还不打官腔跟老百姓和颜悦色对话,很快就声名鹊起。

    老百姓不知道这一支明军的番号和营伍,只看到红旗飘飘,他们给这支部队起了名字,从此以后黄汉的部队成为了老百姓口中的“红旗子弟兵”或者“红旗军”,有些类似于太祖朱元璋的“红巾军”。

    这个名字听起来朗朗上口,正苦思为自己队伍搞个名号的黄汉见家乡父老给这支他们爱戴的队伍起了名字,也就顺水推舟把自己的队伍命名为“红旗军”。

    他为了宣传需要,绞尽脑汁写了一首不伦不类的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破鞑虏非好汉,奋勇杀敌无算。愿做荡寇先锋,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铁骑在手,何日直捣黄龙?”

    谁知这近于大白话的清平乐·红旗被所有的骑兵战士追捧了,最后发展成人人会背许多人会默写,永平府的老百姓有太多人也时常念出“……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铁骑在手,何日直捣黄龙。”

    升斗小民被野蛮人肆无忌惮劫掠,眼看着亲人被杀害,姐妹被侮辱,房子被付之一炬,仇恨的怒火使得许许多多汉儿热血沸腾,每次“红旗军”救下一个村子都会跑来许多青壮年要求跟着黄汉从军打鞑子。

    黄汉依旧本着有特长的优先原则收家丁,最吃香的特长当然就是骑射,然后就是招收武术家,最后才会招收会骑马身体强壮的本分人。

    “红旗军”此时才刚刚起步,日后要走的路还长着呢,黄汉不会涸泽而渔,而是放水养鱼,招募家丁之时有意只在每个村子挑几个出众的好汉,给予他们粮饷和安家银。

    跟着“红旗军”的汉子们以后不仅仅会拿到足额粮饷还会分润到人头赏,还会得到成为官老爷的机会,他们的家小会获益匪浅,在榜样的带动下,黄汉要扩军之时,家乡子弟会趋之若鹜。

    虽然隔三差五就会跟后金军干一票,家丁们由于伤亡减员在所难免,但是有从军热情高涨的永平府子弟及时补上,黄汉的人马倒是越打越多,质量也没有下降太多。

    由于后金军已经在关内打劫了三个多月,连普通鞑子兵都有了不低于一百两银子的私产随身携带。

    后金军再也没了刚刚入关时光脚不怕穿鞋的狠劲儿,已经开始患得患失。

    黄汉这时专门黑吃黑当然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平均消灭一个后金军会得到金银细软以白银计不低于一百二十两,最少会获得一匹战马一套盔甲一张复合弓,诸如布匹、丝绸之类财货不一而足。

    袭击后金军跟虎口夺食的危险性差不离,黄汉不仅仅做到了,还抢了价值超过万两白银的贵金属,得到的其他财货也不低于八千两银子。

    主要原因还是京畿之地和平了超过一百五十年,殷实人家多不胜数,几代汉人积累的财富被入关的后金军强盗洗劫一空。

    历史上后金得以飞跃式发展就是得益于这一次攻打大明京畿,最终文明被野蛮摧毁就是因为通古斯杂碎没人性、不知死活且野性十足。

    黄汉只不过给后金军制造了一些麻烦而已,从强盗们嘴里抢下几块肉罢了,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微乎其微。

    铁甲家丁人数不久就达到了三百六十人,虽然真正能够骑战的只有一半人,但是所有人每天都在成长之中,后劲儿很足,现在“红旗军”的战斗力也能够做到跟一个建奴牛录遭遇时不会发憷。

    天天在永平府附近奔驰、转战,家丁战士的骑术和战斗技能当然会长足进步,隔三差五就砍后金军脑袋瓜,拖光溜溜的无头尸体,没有得到面对面杀死敌人机会的新兵蛋子也开始神经粗大。

    ————

    新书盼支持,弱弱的问一句书友们,要一些推荐票可否?老铁公鸡书友你好,再次见到你真的很高兴,谢谢你每天投票,请留下只言片语吧!

第六十四章: 破网() 
“红旗军”屡战屡胜自然士气如虹,如今没有人会认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家丁战士们甚至骄傲的认为要是“红旗军”有一万铁骑,在家主黄汉的率领下恐怕真的能够做到无敌天下。

    冷不丁出现了一支敢主动挑战后金军的“红旗军”,老是吃瘪的红歹是怒不可遏,他下达命令搜索所谓的“红旗军”,必须歼灭他们。

    主子发狠话了,大小奴才们当然忙不迭进行布置,一张围剿“红旗军”的大网在卢龙、迁安、滦州之间撒开。

    被后金军荼毒的永平府军民人人痛恨通古斯野人,救苦救难的“红旗军”深得民心,太多不愿意屈服的乡亲们主动参与观察后金军动向,总能及时给“红旗军”送达鞑子、建奴调度的情报。

    黄汉能够及时掌握后金军的动向,布置奇袭战、伏击战当然事半功倍。

    “红旗军”又出其不意发动了几次偷袭,虽然战果寥寥,但蚊子腿也是肉,铁甲骑士们不嫌丢人,几百人马干起算计人家几个哨马这样的事也乐此不疲。

    永平府地界,在那高高的山岗上,在那茂密的树林里到处都有密切注视后金军一举一动的汉家好儿郎。

    只要出现一支低于一百骑的鞑子或者建奴,就有可能被忽然出现的“红旗军”钢铁洪流冲垮。

    后金军不傻,老是吃被黄汉偷袭的亏如何能忍,只是那支红旗飞舞的骑兵太刁滑,每每大股八旗子弟兵赶到战场之时黄花菜都凉了。

    黄汉的“红旗军”在永平府地界袭击抢劫汉人村庄的鞑子和建奴,解救了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汉民有成千上万,当然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

    大明老百姓的识字率不高,也就在一成左右,黄汉的大旗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