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包]当雍正穿成包拯-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闻言,沉吟半晌。康熙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他自是对自家儿子有几斤几两很是了解的,对这个四子的才识很是信任。更何况又有自己这个皇帝在一旁照看着,必不会差!可是康熙又不想把话说死,便只温言道:“既然你心意已决,朕也不好再说什么。你也大了,自也该有主见的。所以,朕且看你科举的名次吧!”
  
  “谢皇阿玛成全!”雍正拱手礼道。
  
  于是,三人又是闲话一阵之后,胤礽和雍正方才告辞而出,连袂而回。
  
  ★☆★☆★☆★☆★☆偶是时间飞逝的分割线★☆★☆★☆★☆★☆
  
  时间过得很快,仿佛转眼间就快到了科举的日子。各地的考生几乎齐聚汴京城,为了这个对他们来说盛大的日子而准备着。
  
  这些时日,雍正对自己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为了在这个众多优秀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考到一个好的名次,雍正可谓过了几个月废寝忘食,手不离卷的日子。胤礽在一旁看得着实心疼,可又太了解雍正的性子,知道其倔,便只是吩咐厨房日日备上一些滋养身子的菜色,给雍正补补身子。
  
  不过,凡事都会有例外的时候。
  
  前些时日,雍正便收到公孙策的书信,说是已经离开庐州,进京赶考了。沿途又寄了好几封的书信,让雍正得以用这几封信送到的时间,以及寄信的地点,略微推断了一下,公孙策到达的时间。
  
  这天,雍正难得的放下书本,领着自己从庐州带来的小厮观棋到了城门。因为如果没有算错日子的话,公孙策便会在今日到达汴京城。
  
  雍正自是不会傻傻的就在城门口等。他稍微观察了一下周围,正好有一座酒楼就建在城门旁。
  
  因着此时不是正午,更不是晚上,因此倒也还算清静。雍正领着小厮让小二在二楼寻了个可以看见城门的雅间,点上一些酒菜,边吃边候着了。
  
  难得出来也一次,雍正也不让观棋在旁边伺候着了,只赏了几道菜,又让小二另备了一张小桌子,让观棋在那张小桌边吃菜。观棋也知道自家主子的性子,既然发了话,自己便谢恩就是了。
  
  雍正自斟自饮,偶尔看看窗外人来人往的景色,倒也别有一番趣味。更何况他还忙里偷闲,出来了一本话本出来解解闷,倒也算是难得的松快松快了。
  
  雍正正看到着迷处时,突然听见城门口便是一阵喧哗。雍正抬头一看窗外,竟然是有一辆囚车经过。囚车上关着两名年轻的男子,皆是一副垂头丧气状。仔阵一听,楼下还隐约传来‘劫囚’,‘侮辱女子’,‘抢走珍珠’之类的字眼传来。
  
  雍正百无聊赖的正欲收回视线,却正好看到在囚车身后的一个清俊的身影,正是公孙策。雍正马上让观棋下来迎了公孙策上来。




32

32、第三十二章 。。。 
 
 
作者有话要说:  雍正在楼上看着,观棋走近公孙策。虽听不到他们在说些什么,但看其二人的面部表情,倒也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的
  随即又见观棋一指酒楼,公孙策也随之抬头一看,就见那个面色略黑的青年正端着酒杯向自己看来。公孙策不由得会心一笑,朝雍正点了点头。

  公孙策又转过身与在站在自己一旁的一名少年似乎说了些什么,然后两人才随着观棋一起上了酒楼。

  公孙策进了雅间,毫不客气的上前占了一个座。雍正向来喜欢这个后辈,对这个被自己宠出来的失礼行为丝毫不以为意,只是一口喝尽杯中的酒水,方又执起酒壶。给自己,以及公孙策斟上一杯满满的酒。

  两人默契的碰杯,然后一饮而尽。

  叙旧完毕,公孙策便拉过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小少年,意欲介绍给雍正。

  少年大概十一、二岁的年纪,头发有些短,似乎是曾经剃过,怕是留长尚不足一年,是以还不能束发,只能用一概发带将头发扎成马尾状,随意的披在身后。虽然年龄尚青,微量不足,可看其清秀的样貌,却也可以预见其将来必是个能迷住众多芳闺的英俊青年了。

  而且少年手中握着一根棍子,不是木的,也不像是铁的,雍正好歹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了,好一会儿方才分辨出那应该就是千年玄铁的材料所炼制的。索性以前雍正为皇,很是看过这种东西,方能认得出来。不过,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少年竟然能拥有千年玄铁……

  公孙策指着这个安静温和的少年,向雍正介绍道:“包拯,这位是展昭,就是我之前在信上跟你提过的,展俊的弟弟。”

  公孙策本来早该在科举前三个月之前就进京的。因为科举并不是只要到时候进了考场,写了题便完了的事。

  考生们常常需要提前进京,住进客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各地的考生太多了,迟了的话,怕是连个柴房都混不上来住。即使能住进柴房,这么个环境又如何能让人读得进书呢。

  进京安顿焉之后,便要去交际了。读书因然重要,但是若是能在京城里打点一番自己的名声,也是极有益处的一件事情。虽然考生考完之后,名字部分都要封印起来,免得主考官认识某一考生,或收了某些考生的钱,给予那些考生高分。

  可是,若是能考到殿试,那么这个名声就很重要了。

  一个好名声,能传进朝中官员们的耳朵,若是一个饶幸能由这些个官员的口中传到皇帝的耳朵,那一个好名次也是可以期待的。

  就算是到时名落孙山,无幸进入殿试也没关系。一个好名声,能得到一些权贵大臣们看重,入其徽下,做个幕幂的话,只要小心经营一番,由这些官员们举荐做官,也不是不可能的。因为权贵官员们也是需要在朝中培养自己人的。

  读书,不就是为了做官嘛!

  只是,要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大宋的子民众多,读书人也多,能在各地叫得上名的才子也是不少的。是以,众多考生们常常都是早早就准备上了的。

  而公孙策之所以没能早些进京,就是因为这个展昭。

  因为展昭的哥哥展俊,在三个月前死在了天鸿书院的房间里。

  展昭那时正好来探望自家哥哥,没想到的是见到的竟然是自己哥哥的尸体。展昭当时不可谓是不难过的,毕竟那是自己相依为命的哥哥。展昭父母早逝,从小就是这个哥哥将他抚养长大,甚至还求着相国寺的方丈收其为俗家弟子的,兄弟之间的感情极其深厚。

  不过,展昭虽然当时很是难过,却也是个深明大义的,并未盲目的因为别人说展俊死前的一天,跟公孙策发生过争执,便怀疑公孙策是凶手。

  展昭极其有担当,听着众人说公孙策应该是最后一个见到展俊的人,却没办法指认公孙策是凶手时,竟然说:“若没有证据,又如何能说这位公孙公子是凶手?虽然我很伤心哥哥的死,我也不能为了泄恨,而虽然指认一个人成为杀害我哥哥的凶手。若是这样的话,那我跟杀死我哥哥的人有何分别?不一样是视人命如草芥吗?”

  公孙策一听,当下便打定主意,一定要捉到杀害展俊的凶手。其一,是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其二,便是为了给这个小小的少年有一个交代。

  随后,又发生了一连串的命案,甚至还扯出了一个失踪了二十年的侉屹族的祭坛来。一直到半个月前,方才查出凶手是谁。

  竟然是天鸿书院中教习音乐的先生,名叫蒙放的,以及他那不为人知的妹妹小雨。

  他们二人皆是侉仡族仅存的生还者。而被杀死了书院的院长,负责破案的杨大人,手握重兵的穆都统,,和一个瞎眼乞丐则是二十年前为了侉仡族传说中的宝藏而杀了全部族人的凶手。而展俊,不过是误杀罢了……

  随后,蒙放自杀了,而他的妹妹小雨也死在了士兵的箭矢之下。直此,侉仡族终是被灭族了!

  公孙策其后,终于解出了侉仡族所谓的宝藏到底为何?是石油!是必须经过朝庭批准才得以开采的石油。

  可惜了!那四人为了这么一个‘宝藏’,竟然灭了整个侉仡族,到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不说,甚至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真是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也。

  案子解决之后,公孙策这才收拾包裹进京了。而展昭,已经没有了亲人,在厚葬了展俊之后,又收拾了展俊的一些遗物,也跟着公孙策一起进了京。不过,他是为了回京城郊外的相国寺,与公孙策顺路罢了。

  雍正虽然跟展昭不过是第一次见面,却觉得这名少年的行为举止给他的感觉像极了老十三,顿时便有了亲近之感。

  “你就是展昭?看起来就是一副年少有为的样子。”雍正眼睛微眯,虽然仍是一副冷淡漠然的样子,可是公孙策和展昭很是觉得其实他心中很是喜欢。

  这样的性子……展昭心神一动,面上却不显,只是温和的笑了笑:“包公子过誉了。我不过一介武夫,很不敢当如此厚赞!”

  “真是个谦虚谨慎的性子,是个好的!”雍正对展昭越加喜欢。他伸手在腰上取下一块玉佩,递到展昭的面前。“我就喜欢你这样的英雄少年,将来必是会有大成就的。这是我一点小小的见面礼,所谓古之君子必佩玉,你便收下吧。”

  展昭笑了笑,显得不卑不亢,微低着头接过了雍正的玉佩。那玉佩是常见的云纹和蝙蝠的图样组成的流云百福,云纹形若如意,绵绵不断,意为如意长久。而蝙蝠寓‘遍福’,象征幸福,喻意是极好的。“谢包公子了。我就却之不恭了。”

  展昭的表现让雍正更为看重几分,“展昭小兄弟,快请坐。”

  展昭闻言,略谢过,便坐下了。

  “小兄弟若是不介意的话,便称我为包大哥吧。”雍正语气亲切的说道,手上也为展昭斟上一杯酒。展昭这个名字,若是雍正没有记错的话,必是那个一直跟着包拯,对包拯忠心耿耿的展昭展熊飞吧。

  展昭小心翼翼的接过,随即也回答:“既然如此,也请包大哥叫我一声熊飞好了。”

  确认了展昭确实是历史上的那个展熊飞后,席上更是其乐融融了。

  酒足饭饱之后,雍正让小二送了茶上来。三人喝了一口解解腻,雍正也有心情说起自己的安排了。“公孙策,我已经在鲤跃居里帮你租了一间上房,你随时可以住进去,安心温习功课。而且鲤跃居内住了许多有望夺魁的考生,你也可以与他们切磋一下。”

  “那你呢?你也住在鲤跃居吗?”公孙策好奇于雍正怎么没说他自己住在何处。

  雍正摇了摇头,说道:“我现在住在将军府上。”

  “将军府?”公孙策一听,有些奇怪。雍正何时与个什么将军扯上关系,竟然还住到了将军府上。随后便反应过来,说起来,认识的将军不就有一个吗?莫非是……“莫非是庞统,庞将军?”

  “正是!”雍正干脆的承认,毕竟也没什么好遮掩的。“你知道,我与庞将军一见如故,互有好感。此次提前进京,就是他提议的。随后便让我住在了将军府中,倒也便宜。我本想着也安排你住进将军府的,只是我毕竟是寄人篱下,很是不好开口,同时也怕你拘紧了,想想,便也罢了,只在那鲤跃居给你订了一间房。”

  “你这么做是对的!”公孙策听后,很是慎重的点了点头。“那庞将军虽然与你有些好感,怕也毕竟才认识没多久,很该谨慎一些。不过,你这几个月都是住在将军府?对你日常的交际可有影响?”

  “那倒没有。毕竟此时交际,也不过是为了个名声。我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我住在将军府,况且即使知道了,又能如何?不过是闲言闲语一番,对我也没有大碍的。”
 
  雍正在楼上看着,观棋走近公孙策。虽听不到他们在说些什么,但看其二人的面部表情,倒也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的。
  
  随即又见观棋一指酒楼,公孙策也随之抬头一看,就见那个面色略黑的青年正端着酒杯向自己看来。公孙策不由得会心一笑,朝雍正点了点头。
  
  公孙策又转过身与在站在自己一旁的一名少年似乎说了些什么,然后两人才随着观棋一起上了酒楼。
  
  公孙策进了雅间,毫不客气的上前占了一个座。雍正向来喜欢这个后辈,对这个被自己宠出来的失礼行为丝毫不以为意,只是一口喝尽杯中的酒水,方又执起酒壶。给自己,以及公孙策斟上一杯满满的酒。
  
  两人默契的碰杯,然后一饮而尽。
  
  叙旧完毕,公孙策便拉过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小少年,意欲介绍给雍正。
  
  少年大概十一、二岁的年纪,头发有些短,似乎是曾经剃过,怕是留长尚不足一年,是以还不能束发,只能用一概发带将头发扎成马尾状,随意的披在身后。虽然年龄尚青,微量不足,可看其清秀的样貌,却也可以预见其将来必是个能迷住众多芳闺的英俊青年了。
  
  而且少年手中握着一根棍子,不是木的,也不像是铁的,雍正好歹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了,好一会儿方才分辨出那应该就是千年玄铁的材料所炼制的。索性以前雍正为皇,很是看过这种东西,方能认得出来。不过,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少年竟然能拥有千年玄铁……
  
  公孙策指着这个安静温和的少年,向雍正介绍道:“包拯,这位是展昭,就是我之前在信上跟你提过的,展俊的弟弟。”
  
  公孙策本来早该在科举前三个月之前就进京的。因为科举并不是只要到时候进了考场,写了题便完了的事。
  
  考生们常常需要提前进京,住进客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各地的考生太多了,迟了的话,怕是连个柴房都混不上来住。即使能住进柴房,这么个环境又如何能让人读得进书呢。
  
  进京安顿焉之后,便要去交际了。读书因然重要,但是若是能在京城里打点一番自己的名声,也是极有益处的一件事情。虽然考生考完之后,名字部分都要封印起来,免得主考官认识某一考生,或收了某些考生的钱,给予那些考生高分。
  
  可是,若是能考到殿试,那么这个名声就很重要了。
  
  一个好名声,能传进朝中官员们的耳朵,若是一个饶幸能由这些个官员的口中传到皇帝的耳朵,那一个好名次也是可以期待的。
  
  就算是到时名落孙山,无幸进入殿试也没关系。一个好名声,能得到一些权贵大臣们看重,入其徽下,做个幕幂的话,只要小心经营一番,由这些官员们举荐做官,也不是不可能的。因为权贵官员们也是需要在朝中培养自己人的。
  
  读书,不就是为了做官嘛!
  
  只是,要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大宋的子民众多,读书人也多,能在各地叫得上名的才子也是不少的。是以,众多考生们常常都是早早就准备上了的。
  
  而公孙策之所以没能早些进京,就是因为这个展昭。
  
  因为展昭的哥哥展俊,在三个月前死在了天鸿书院的房间里。
  
  展昭那时正好来探望自家哥哥,没想到的是见到的竟然是自己哥哥的尸体。展昭当时不可谓是不难过的,毕竟那是自己相依为命的哥哥。展昭父母早逝,从小就是这个哥哥将他抚养长大,甚至还求着相国寺的方丈收其为俗家弟子的,兄弟之间的感情极其深厚。
  
  不过,展昭虽然当时很是难过,却也是个深明大义的,并未盲目的因为别人说展俊死前的一天,跟公孙策发生过争执,便怀疑公孙策是凶手。
  
  展昭极其有担当,听着众人说公孙策应该是最后一个见到展俊的人,却没办法指认公孙策是凶手时,竟然说:“若没有证据,又如何能说这位公孙公子是凶手?虽然我很伤心哥哥的死,我也不能为了泄恨,而虽然指认一个人成为杀害我哥哥的凶手。若是这样的话,那我跟杀死我哥哥的人有何分别?不一样是视人命如草芥吗?”
  
  公孙策一听,当下便打定主意,一定要捉到杀害展俊的凶手。其一,是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其二,便是为了给这个小小的少年有一个交代。
  
  随后,又发生了一连串的命案,甚至还扯出了一个失踪了二十年的侉屹族的祭坛来。一直到半个月前,方才查出凶手是谁。
  
  竟然是天鸿书院中教习音乐的先生,名叫蒙放的,以及他那不为人知的妹妹小雨。
  
  他们二人皆是侉仡族仅存的生还者。而被杀死了书院的院长,负责破案的杨大人,手握重兵的穆都统,,和一个瞎眼乞丐则是二十年前为了侉仡族传说中的宝藏而杀了全部族人的凶手。而展俊,不过是误杀罢了……
  
  随后,蒙放自杀了,而他的妹妹小雨也死在了士兵的箭矢之下。直此,侉仡族终是被灭族了!
  
  公孙策其后,终于解出了侉仡族所谓的宝藏到底为何?是石油!是必须经过朝庭批准才得以开采的石油。
  
  可惜了!那四人为了这么一个‘宝藏’,竟然灭了整个侉仡族,到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不说,甚至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真是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也。
  
  案子解决之后,公孙策这才收拾包裹进京了。而展昭,已经没有了亲人,在厚葬了展俊之后,又收拾了展俊的一些遗物,也跟着公孙策一起进了京。不过,他是为了回京城郊外的相国寺,与公孙策顺路罢了。
  
  雍正虽然跟展昭不过是第一次见面,却觉得这名少年的行为举止给他的感觉像极了老十三,顿时便有了亲近之感。
  
  “你就是展昭?看起来就是一副年少有为的样子。”雍正眼睛微眯,虽然仍是一副冷淡漠然的样子,可是公孙策和展昭很是觉得其实他心中很是喜欢。
  
  这样的性子……展昭心神一动,面上却不显,只是温和的笑了笑:“包公子过誉了。我不过一介武夫,很不敢当如此厚赞!”
  
  “真是个谦虚谨慎的性子,是个好的!”雍正对展昭越加喜欢。他伸手在腰上取下一块玉佩,递到展昭的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