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行-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封?”

三人对视了一眼,几乎同时喊道:“不好,开封府危险了!”

在河南。开封可是唯一能和洛阳并列的城市,若论起富裕程度,开封甚至更胜洛阳一筹,眼下贼寇虽然受到重创,但剩下的可都是他们的精锐。若是他们就这么直奔开封府而去,而开封府却一点防备也没有,搞不好开封真的会被他们攻下来,那乐子可就大了。

刘宇亮乍闻此讯急得跳了起来,“贼寇往开封府去了?这可如何是好?”

急得团团乱转的刘宇亮转了几个大圈。看见眼前站着的庞刚这才眼前一亮,仿佛看见救星似的拉住了庞刚的手哀求道:“庞将军,现在能就开封府的人只有你了,你可千万不能袖手旁观啊。”

被刘宇亮紧紧抓住了手的庞刚一阵恶寒,赶紧将手抽了回来摇头道:“刘大人,不是末将不帮忙,而是此时全军尚未准备好,哪能立即开拔呢。”

刘宇亮紧盯着庞刚倒:“那你要多久能准备好!”

庞刚不慌不忙的伸出了三根手指在刘宇亮和吕维祺二人面前晃了晃,“三天,最快三天后就能出发!”

“三天,三天后黄花菜都凉了!”刘宇亮急得几乎要破口大骂,好不容易才压下了心中的邪火,苦笑着对庞刚道:“庞将军,洛阳距开封不过四百里,您三天后才出发能赶得上贼寇吗,若是等到贼寇攻下开封,那就麻烦了。”

“这样啊?”庞刚“为难”的想了想才说道:“这样吧,反正末将回山东在开封也顺路,只是末将的回程的东西尚未准备完毕,这可让末将为难了。”

刘宇亮急道:“庞将军这都什么时候,你还惦记你那三核桃俩枣的,好好好,本官今日派人将你的二十万两银子送来,这样总成了吧?”

“那末将明日就可以出发。”庞刚立即将胸脯拍得碰碰响……“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君不见……”

“”

第二天,在洛阳通往开封府的官道上,开来了一队长长的队伍,这列队伍全身披甲,全军正是其高昂的高唱军歌,在队伍的前头竖立着两杆大旗,一面是大明的日月旗,另一面旗子上写着一个大大“庞”字。

这列队伍就是从洛阳前往开封的庞刚……

第四百零九章 开封不能打

崇祯十年七月十五日,庞刚带着五十万两银子和大批的粮草,浩浩荡荡的呃离开了洛阳,往开封府而去。

由于粮草太多,辎重营实在带不了这么多东西上路,庞刚只好将粮草寄放在了洛阳,让驻扎洛阳的程凯看守,待日后再派人来取。

“疙瘩疙瘩……”

一阵马蹄声响起,王志策马跟了上来,走到庞刚身边说道:“大人,您将程游击和他的五营留在洛阳,咱们的实力就瞬间减少了一半啊,凭着咱们这点人马能个贼寇数万大军抗衡吗?”

庞刚点点的笑了笑,“王游击,我就不相信你会不知道咱们的人马在洛阳驻扎的意义,现在咱们在山东已经站稳了脚跟,是时候往外发展了。”

“大人,您的意思是说……”王志惊喜的望着庞刚,难道大人真的决定要向外扩张了?

其实王志的欢喜是有根据的,随着庞刚手中军队的进一步扩大,人数越来越多,他手下的将官也对于现状愈发的不满足。现在庞刚手中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三万,再过两个月等两万新兵训练好那就是五万了,加上快速膨胀的水师,山东一地已经有了近七万大军,庞刚在拥有强大实力的同时也让手下的许多将领心中产生了一种期翼。

自从陈胜吴广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语,从此,这句话就牢牢的刻在人们的心里。那些已经将自己的利益完全和庞刚捆绑在一起的将领们早就期盼着庞刚能带领他们去夺取更高的利益和荣耀。

庞刚和朝廷的关系,所有山东的官员将领都知道,所差的就是撕下脸皮公开竖反旗而已,虽然很多人的心中都蠢蠢欲动,但都被庞刚强行压了下来,但他们的心中无不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的,现在庞刚既然迈出了将手伸出山东的第一步,那么离他公然扯起反旗的那一天还远么?

看着王志惊喜交加的模样,庞刚忍不住摇头笑道:“你啊。还是太着急了,现在还不是和朝廷公然撕破脸的时候,咱们还要继续的埋头发展实力,总之就一句话,悄悄的进村,打枪滴不要。”

虽然王志听不懂庞刚后面那句话的典故,但意思却是明白了,王志连连点头。“大人放心,末将明白怎么做。”

“你真的明白了吗?不见得吧?”庞刚似笑非笑的看着王志,“不过没关系,等到了开封本官相信你会真的明白的……”

就在庞刚不紧不慢的往开封府赶去的时候,李自成也率领着数万大军急匆匆的往开封府赶去,当他们赶到开封府杞县的时候,见到了一个对他的事业有着很大关联的人,遇见了这个人也是李自成的命运转折点,要是庞刚知道的话肯定会心生感慨。大叹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等等……杞县隶属开封府,这里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人名叫李岩。

李岩原名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天启丁卯年举人。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在明末官场中,这其实算不了什么,因此,李精白在家乡的名声并不坏。虽被削职为民,但李家仍是杞县的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李岩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济穷人;又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他的性格倒像一个江湖侠士,很喜欢结交朋友。他在杞县名声很好,百姓都称他为“李公子”。

李岩在百姓当中的名声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杞县另一群人当中的名声也好。老话常说,世上的好事不可能让你一个人全占了,既然李岩在穷人当中威信很高。那么在另一群人当中的平价自然就很低,而糟糕的是这一小撮人正是主宰杞县命运的一群人。

鉴于李岩身为地主,却不为自己人说话,反而处处胳膊肘朝外拐,杞县的许多士绅就会同了杞县县令对李岩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其后的结果证明了一件事,世界上的真理总是掌握在一小撮人的手里。

于是李岩悲剧了,他的家产被封,仆人也全走了,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从一个资产阶级变成了无产阶级。从一个有钱人变成了穷光蛋,这种巨大的落差不是人人都能平静面对的,李岩也不例外。

当李岩带着他的媳妇汤氏正流落街头无家可归的时候,李自成来到了杞县,心中充满了对陷害自己那些人愤恨的李岩索性破罐子破摔,带着媳妇连夜投奔了李自成。

而李自成呢,他一个驿卒出身的小人物,连汉字都认不全,从崇祯二年开始造反到现在,手下全是泥腿子出身的粗人,身边连一个能出谋划策的人物都没有,现在居然有一个举人出身的读书人来投奔,要说他不激动那是假的。

从下面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李自成对于李岩来投是多么的高兴,他们见面后李岩就对李自成说,“恨谒见之晚”,李自成对李岩说,“承不远千里而至,益增孤陋兢惕之衷”。李岩又说,“将军恩德在人,愿效前驱”,李自成也说,“足下龙虎鸿韬,英雄伟略,必能与孤共图义举,创业开基者也”。由此清楚可见,俩人是多么的一拍即合、相见恨晚。

李岩投奔了李自成后,听了李岩建议的李自成很快就攻下了杞县,在李岩这个本地人带领下,闯军将杞县包括县令在内的士绅富户杀了个干干净净,终于报了被陷害之仇。

杞县一栋看起来颇为古老的建筑前,无数旗帜正飘扬在空中,无数穿着各色服饰,手持兵器的人将这栋建筑牢牢的看守着,守卫之严密看成连蚊子也飞不进去,而这栋建筑就是杞县县衙。

此刻李自成和李岩以及一种将领正坐在刚被攻下的杞县县衙大堂里开会,而李自成正在向李岩讨教今后的发展策略。

李岩中等个子,长得眉清目秀,身穿一袭青色长衫,脚踏薄底快靴。手里还拿着一把扇子,一副标准的大明士子的打扮。

李自成诚恳的对李岩说道:“敢问李公子,眼下我义军已攻下杞县,虽说获得了些许金银粮草,但杞县毕竟太小,想要支撑我数万大军却是不可能,我欲率军攻打开封,您看如何?”

李岩听后将手中的扇子一甩。原本张开的扇子顿时就合了起来,模样有说不出的潇洒,看得周遭那些农民出身的将领艳羡不已,心说这个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连那把扇子都比俺们这些泥腿子要好看得多。

李岩将扇子在左手上一击,摇头轻笑道:“闯王此举学生以为此举万万不可!”

“哦?为什么?”李自成好奇的问道:“咱们的弟兄已经打探过了,开封府的守军只有五六千人,咱们只要将开封府围起来,我们完全可以在五天之内拿下它。”

“对啊。咱们都打探好了,开封府的守军撑死了也不过五六千人,就凭咱们五六万大军难道还打不下一个小小的开封府吗?李公子您的胆子也太小了吧!”一旁的刘宗敏很是不悦。攻打开封府可是他们一众将领和闯王共同商议后的结果,可是这个刚来的白面书生一句话就否决了他们的决定,这让刘宗敏很是不服气。

“捷轩休得无礼。”李自成对刘宗敏叱喝道:“咱们先听听李公子是怎么说的。”

说完,李自成转头对李岩说道:“李公子,为何这开封就打不得呢,还望您赐教。”

看着刘宗敏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模样,李岩心里暗自摇了摇头,这些人还真是一副土匪作风,嘴上却是说到:“刘将军说得不错。开封守军确实只有五六千守军,战力也的确很是不堪,这点学生岂能不知!”

“那为何公子又阻止咱们义军攻打开封府呢。”刘宗敏此时的脸色已经缓和了不少,尤其是听到李岩称呼自己为将军时,他的心里更是甜滋滋的。原本在军中。人们称呼刘宗敏不是叫刘爷就是叫刘总哨,人们一听就知道是土匪。

而现在呢?听听,李岩称呼自己为将军,将军啊,一听就让人这么的浑身舒畅。不愧是读书人啊,就是会说话,一时间刘宗敏对李岩的好感上升而来不少,说话也和蔼了许多。

听了刘宗敏的话,李岩却是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环视了周围一圈后才笑问道:“学生敢问一句,诸位将军都是这般认为么?”

“难道不是么?”一旁的郝摇旗不解的反问。

“呵呵呵……”李岩笑了起来,:“诸位是不是都觉得此时的开封府就像个熟透的桃子,只要大军一到就可以轻松的摘取了,是吗?”

众人包括李自成在内都不吭声,李岩看了一眼众人后才叹息道:“若是诸位都是这般想法,那么学生可以肯定,离我义军覆灭之日不远矣!”

李岩的话一出口,众人的脸色就有些变了,李自成手下大将田见秀不悦的说道:“李公子,咱敬你是个读书人,对你百般客气,但你这话也太危言耸听了吧,想我义军自崇祯二年起事,经过官兵的围剿也不知多少次了,可现下不也好好的,纵然攻打开封府不果,咱们也可以一走了之,怎能说会覆灭呢?”

田见秀说完后,周围的人纷纷说道:“就是,李公子,你初来乍到,想要立功咱们都能理解,但也不必拿这些话来吓唬大伙啊。”

李岩看到此时不但是周围的将领,就连李自成也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自己,他知道自己若是再不亮出点真本事恐怕今后在这支军队中就难以立足了。

李岩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诸位,请听学生一言。”

李自成虽然心中也有些舒服,但还是用手在空中虚压了一下,“大伙都静静,都听听李公子是怎么说的。”

看到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李岩才说道:“学生敢问诸位一件事,诸位有谁能在两天之内攻下开封府,有谁敢拍着胸脯说两天之内必能攻下开封府?”

李岩一边说,一边炯炯有神的环视着众人,此时的众人却是避开了他的目光,两天攻下开封府这可是个艰难的任务。别看众人刚才把开封说得像个纸糊的地方,只要踹一脚就能将开封给踢烂,但其实谁都知道,开封虽然只有五六千兵丁,但义军若是真的攻城,没有五天的功夫还真啃不动他。

李岩继续道:“况且开封的城池可是不比洛阳差,加之开封知府岑智也不是一个酒囊饭袋,学生敢保证。有岑智在,咱们义军别说五天了,就是十五天也难以将开封攻破。而十五天之后朝廷的援军就是属龟的,爬也能爬到开封了。况且别的官兵来了学生还不担心,学生最担心的就是那支让咱们义军吃了大亏的青州军赶来,那时咱们才真的是走投无路呢。”

李岩的话并不大声,但句句都像是一根刺,刺进了众人的心里。

洛阳城下的一战,将原本因为因为实力急剧膨胀而信心满满的众人给打醒了。他们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引以为豪的大军在对方的面前竟然像土鸡瓦狗般不堪一击,十几万大军不到几日的功夫就被打得体无完肤。现在他们一听到“青州军”这三个字心中就又恨又怕。

看到众人脸上那难看的神色,李岩也知道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否则真将众人惹恼了自己今后自己在军中就真成孤家寡人了。

想到这里,李岩的话锋就是一变,“开封咱们虽然暂时还不能打,但咱们未必没有别的路可走。”

李自成一听,立刻追问道:“什么路?”

李岩一笑:“这条路就是闯王原来就定下来的,那就是往湖北走,依学生看往湖北走确实是一条非常适合咱们义军的道路。湖北不断是产粮大省。而且还是中原腹地,往西前往四川,往东可直取安徽,往北则可打回陕西,往可兵指湖南。只要攻下了湖北咱们进可攻退可守,只要让我义军有一年以上的修养的时间,凭借着湖北的众多的粮食和人口,咱们就可练出一支能与青州军不相上下的强军,届时就是闯王问鼎天下的时候。”

众人一听。咦?对啊,可不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吗?看来咱家闯王还真是明见万里啊,这下众人望向闯王的目光都不同了,那是一种混合敬佩和敬仰的目光。

“好!”李自成同样是听得大喜过望,双手抓住了李岩的双肩激动道:“李公子所言正合吾意,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了去了。”

由不得李自成不激动,先前为了能闯出一条活路,前往湖北南下也只是迫一种不得已之下的选择,但经过李岩这么一分析,南下的策略立即就变成了一个英明之极的举动,李自成也变成了一个胸有成竹远见万里的主帅。

看着面有得色的李自成,李岩只是微笑不已,他很聪明,知道自己只要能获得闯王的信任才能在军中立足,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而且对于闯军的未来他还有一系列的规划,只要闯王能听他的,他就有信心将这支军队发展壮大,然后一举推翻这个腐朽的王朝……三天后,当庞刚来到开封府时,闯军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据夜不收报告,他们已经朝着襄樊方向去了。

“襄樊?原来他们的目标是湖北啊!”

经过了数日的车马劳顿,庞刚的脸上尽是尘土之色,接到夜不收的报告后,他才明白原来闯军改变了主意,不攻打开封府了,这个改变让庞刚欲借这个机会再一次重创闯军的计划落空了。

“李自成还真是变聪明了,对开封府这座富裕的重镇能舍弃,这可不像流寇一贯的作风啊。”庞刚坐在马背上,面向南边的方向喃喃自语。

“大人,贼寇逃窜终归是好事,兴许是被咱们青州军的威名给吓着了也说不定啊。”一旁的王志看见庞刚心情有些不快,不禁安慰了起来。

庞刚一听微微一笑道,指着前边正升起了渺渺炊烟的村落道:“我不是不高兴,我只是奇怪依照贼寇雁过拔毛的德行,他们既然来到了开封,即便不攻打开封府,可怎么着也要在周围掠夺一翻才是,可你看看,周围的城镇村庄却毫无被掠夺的迹象,你不觉得奇怪吗?”

“咦?对啊!”王志也奇怪起来,“这些贼寇难道改性子了,他们怎么不抢掠了呢?”

“或许他们有了一个高明的人物吧,谁知道呢?”庞刚悠悠的说道:“不过我有预感,咱们和那些贼寇肯定会再次相遇的。”

“报……”一名亲兵策马跑了过来禀报道:“大人,开封城知府岑智率领开封一众官员前来迎接大人。”

第四百一十章 入开封

开封古称东京、汴京(亦有大梁、汴梁之称),简称汴,有“十朝古都”、“七朝都会”之称。

若论起富裕程度,在河南境内开封若论第二,就没有哪个地方敢说第一,因此大明历代开封知府朝廷都是授予三品衔,此刻开封的知府岑智就陪伴在庞刚的身边,他们的身后是上百名开封府的官员和浩浩荡荡的兵马。

对于庞刚大军的到来,包括岑智在内的所有开封官员都是持欢迎态度的,当数日前,流寇来到开封府的消息传来时,整个开封就像开了锅的水,一下就沸腾起来,数日间涌入开封的贫民百姓就达到了七八万,这么多百姓突然涌入开封府给官员们带来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无论是粮食、住宿、治安等问题都将岑智忙了个焦头烂额,但是最让他惊恐的是开封城里只有不到五千的兵力,要靠这点兵力守住开封城确实是太为难了些。所幸的是那些流寇在攻破了杞县后,过了几日他们竟然退走了,这个消息让所有人在欣喜之余又惊愕不已,难道这些流寇良心发现,还是集体犯傻,竟然放过了富庶的开封城。

不过很快就有消息传来,定国将军率领大军从洛阳赶来了,原本一头雾水的他们这才明白,原来流寇是惧怕定国将军的大军啊。这才有了岑智率领着开封府众官员全体出城迎接庞刚一行大军之事。

骑着马陪同在庞刚身边的岑智对庞刚拱手道:“庞将军星夜驰骋,驰援开封,足见盛情,下官和开封百姓皆感激不尽。”

庞刚凝视了这位身材微胖,一副乡下土财主模样的开封知府,心中却不敢有丝毫的小视,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历史上曾率领着开封军民抵御住了李自成率领十数万大军的一个多月,给予流寇以重大杀伤,后来要不是实在寡不敌众。开封城也不会被流寇占领后毁于一场洪水中。

庞刚淡淡笑了笑:“岑大人过奖了,久闻岑大人为官清正,将开封府治理得井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