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何面露不解,“明明是他们两家的争斗,怎么和寡人也有关系?”
“公子成此人在公族中威望极高,若是王上你这次偏向赵颌,必然会遭他记恨。王上您毕竟年幼,即位时日又不久,他若不配合的话,那必然会平增许多阻力。”
赵何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那师父你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偏向公子成?”
却不料肥义仍然摇头,“也不对,这个赵颌看似无所凭仗,可大王你若牺牲了他来迎合公族,恐怕会寒了很多人的心。”
“主父执政二十年间曾破格提拔了大批的寒门子弟,只要你又才华,无论出身主父都会大胆任用。这些人有别于公族和豪门大族出身的官员,大多是游离在各股势力之外的中下层官员,虽然未必位高权重,却也是朝堂不可缺少一股势力,王上若要亲政,这些人无疑是您争取的最好人选。”
“而赵颌无疑是这些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官位最高的。赵颌此人虽然是公族旁支,却是不折不扣的寒门出身,靠的正是他的才华才有了今日的地位。所以王上你若是处事不公,恐怕会让朝中不少人生起兔死狐悲之意。”
赵何低头思索了片刻,这才点了点头,“师傅,我明白了,你是要我不偏不倚是吧,可是事情总要有个处理结果的呀,我怕最后落得个两边得罪,那就得不偿失了。
肥义见赵何已经开始试着思索权利平衡了,心中颇为欣慰,这无疑是一个合格的君王所该具有的基本素质。至于赵何提的问题,他心中其实早已有了对策,只是一直在诱导着赵何从一个君王的角度思考。
“王上,公子成既然已经联名上书,又有那么多人证物证,按律我们当查一查赵颌。”
赵何奇怪的问道;“师傅你也觉得这个赵颌真的有问题吗?”
肥义嘴角露出一色笑容,道:“身为内史,经手全国的钱粮谷物,若是公子成有心找他麻烦,又怎会找不到把柄呢。否则你认为为何会这么巧,被公子成在短短一天的时间内找到那么多人证物证呢?”
“所以赵颌要查,否则公子成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不过派谁去查就是个学问了。”
“那派谁去?”
“司寇李兑。”
“李兑?”赵何挠了挠头,想了一会,忽然拍手笑道;“我懂了,师父你这是想把难题推给他。”
肥义呵呵一笑,轻捋长须笑道;“正是如此,司寇本就是掌刑律责罚,所以让李兑查办此事也合乎情理。妙就妙哉李兑的身份特殊上了,于公,他名义上也是王上你的老师,有资格替大王查办。于私,此人为人八面玲珑,与公子成的私交甚好,可是赵颌又是他的妹夫。”
“所以大王任命他去查办,无论是公子成还是赵颌想来都不会反对。若是处理的结果偏袒公子成,他人只会觉得是李兑为了讨好公子成而摒弃亲族,若是偏向于赵颌,则公子成必然会记恨与他,而不会怪罪到王上您的头上。”
赵何哈哈一笑,道:“谁说师傅你是老实人了,我看你坑人的本领一点都不差呢,这么一来无论结果如何,倒霉的都是李兑,与寡人无关。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只是苦了李兑。”
肥义微微一笑,“君辱臣死,为臣者本该就为王上分忧,李兑他身为少傅,自然更要有此觉悟,不过大王也当和他推心置腹的一番说道,以免他心中有所埋怨。”
赵何点了点头,“好,我一会就召他进宫。”
顿了顿又好奇的问道;“那师父你猜猜李兑到底会偏向谁呢?”
肥义摇了摇头,“老臣不是他,猜不出他的心思。”
嘴上话虽然这么说,肥义心中却是雪亮。李兑为人善于专营,权欲极重,与公子成走得近无非就是为了得到公族的支持。赵颌虽然是他在朝中一大助力,但与得罪公子成比起来仍然得不偿失,所以依照李兑的性子,这次赵颌必然会没有好果子吃了。
第十五章 志气
肥义猜测的果然没错,李兑受命查办此事后,却只是一板一眼的按照程序所办。其实公子成提供的所谓人证物证漏洞百出,稍微推敲一番便站不住了,可李兑却视而不见,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摆明了不想得罪公子成。
不到几日,流言已经传开,朝臣内纷纷传出赵颌即将被免职的消息。而当事人赵颌却依旧我行我素,每日照常上朝,退朝后埋头去府衙办公,一切的流言都充耳不闻。
这一日用完晚膳,赵信心不在焉的扒着碗中的粟米,余光不时看向父亲,欲言又止,时不时又看向李氏。
儿子的这点小动作自然瞒不过赵颌,他轻轻放下碗筷,转头望向赵信,平静道;“有什么话想说就说吧,不要一副吞吞吐吐的样子。”
“恩。”赵信应了声,放下了碗筷低头道:“父亲,朝中的事情我也已经听说了,是孩儿不懂事,为你惹下这么大的祸端。”
赵颌不悦的瞪了一眼李氏,有些埋怨她将这些事情也告诉儿子。转过头来又看着儿子淡然道;“这事怨不得你,高明从我年少时就跟随我的左右,一直对我们家忠心耿耿,如今却惨死他人之手。别说是你,即便是我当时在场,恐怕也会拔剑为他报仇。所以这件事上我从来没有怪过你,你无须自责。”
赵信听了这番话非但没有轻松,反而脸上露出惭愧之色,又道;“可是此事公子成却迁怒于父亲你,如今处处与你为难……”
赵颌笑了笑,心中倒是为儿子的懂事欣慰许多,道;“信儿你无须忧心此事,为父自然有办法。”
李氏忍不住插嘴道;“你能有什么办法。”
赵颌正色道;“大不了脱去这一身官袍,让公子成遂意罢了,他难道还能将我们赶尽杀绝吗?赵国有赵国的律法,刑不上大夫,自古便是如此,他所要的无非就是争个面子而已。”
“夫人你不是常常埋怨邯郸的生活太过无趣,怀念当年的田园生活嘛。现在倒好,正好我们去除一身的俗气,重回田园山水之间,男耕女织,相夫教子,不再理会这时间的混事,象庄周一般隐于山林,岂不快哉。”
赵颌说到此处时,轻捋胡须脸上一副做出悠然陶醉的样子,却掩盖不住眼中的落寞之色。李氏与他十几年的夫妻,如何听不出他话语中所藏的失意和不甘。即便是赵信,也看出了父亲的言不由衷,明显是为了安慰母亲和他才故作轻松这么说的。
赵颌出身寒门,自幼寒窗苦读,成年后一心投身官场,只为了一展胸中才华。幸而遇到了主父这样敢于大胆提拔寒门子弟的君王,又有李氏一族相助,这才不到四旬的年纪就已经坐上了内史的高位。此时年富力强的他无疑是想有一番大的作为,可却因为此事要终结政治生命,他如何能不心生黯然。
李氏犹豫了下,还是低声道;“要不我去求求我哥哥,他是这次的主判官,他若有意肯帮你洗脱罪名的话,公子成就算势大也奈何不了我们。他即便是主父叔父,主父也不可能由着他一味胡来。”
赵颌却断然摇头,苦笑道;“你还不了解你这个哥哥吗,李兄这人功名心极强,一生志向都是在权势之中。他好不容易才爬到今天的地位,若是偏向于我必然会得罪公子成,以及公子成背后的整个公族。我们又何必为难与他呢,倒不如识趣点自己退让。”
李氏握着粉拳,银牙紧咬,不甘心的恨恨道;“难道我们真的就忍气吞声,任由公子成仗势欺人,这次明明错不在我们,他的儿子不过是折了腿,而我们的信儿却险些丢了性命,他到得理了咄咄逼人,天下焉有这种道理,我李郅第一个不服!”
赵颌神态黯然,满怀歉疚的说道;“夫人,是为父没有用,委屈了你。当初我迎娶你之时,曾经向你许诺过此生决不让你受任何委屈,可是我如今却没有能力做到。”
李氏见赵颌神情低落,便上前轻轻轻轻握住他的手,巧颜强笑道;“你这说的什么话,我李郅嫁给你可曾有一天后悔?不做官就不做官就是,这种受气的鸟官,不当也罢,我们再象当年一样纵情山水间就是。而且我们现在有了信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多好;再也不理会这些是是非非了。”
赵颌心中感动,手微微用力将李氏揽入怀中,心中倒是淡然了许多,心想今生得妻如此,已无遗憾。
赵信在一旁一直低着头,满脸的悔恨和懊恼,忽然抬起头来大声道;“父亲,公子成那老头子要的无非就是面子,不如你将我绑起来送到他的府上任他处置。他堂堂大赵王叔,我不过他的同族小辈,他顾及颜面绝不会伤我性命的,最多我道个歉,然后被他打一顿而已。”
“绝无可能。”赵颌轻轻推开李氏,面色严峻的看着赵信,断然拒绝道。
“此事如果是你犯错在先,为父绝不会姑息养奸,定会将你送交公子成处置。可是过错并不在你,却让你低头认错,我赵颌做不到!我们虽然出身贫寒,却也是堂堂襄子之后,士大夫之身,为人应当堂堂正正,上对得天地鬼神,下对的列祖列宗。不过是一身官袍,不要也罢!”
赵信急道:“可是父亲,这时你毕生所求呀,你寒窗读书几十年,一生谨慎行事,如今却要为我的鲁莽莽撞……”
“好了,此事已决,你无需再说。”赵颌挥了挥衣袖,斩钉截铁的说道。又转头看向李氏,软语道;“夫人,你这几日去将家中的宅田器具变卖掉,我为官十余年,积蓄虽然不多,但想来也够我们半世简单的生活了。”
说完赵颌便挥袖大步离去。
“恩。”李氏心乱戚然,勉强笑了笑应了声,便转身离去,剩下赵信一人低着头心中默默想道:此事因我而起,我决不能让父亲为我所累,数十年的努力赴之流水!
……
大雨倾盆如注,天地间仿佛连着无数条连绵不断的棉线,随着寒风不断摇摆绵延,放眼而去尽是雾腾腾一片。
高高的石阶之下,积累下来的雨水顺着石阶急促的流淌着,渐渐汇聚成一条小河,从石阶最下层沥沥流过,却在跪着的少年脚下分流。
那少年瘦弱的身躯在寒风中不断颤抖着,浑身已经湿透,仿佛随时都会晕厥过去般。
已经到了初冬,风中已经隐隐带着几分寒意,即便是铁打汉子跪在雨中也吃不消,更何况一个重伤初愈的瘦弱少年。
赵信天明之时就偷偷离开家里,来到了公子成府请罪,公子成却拒不见他,摆明了不肯善罢甘休。赵信也不顾下人门的阻拦,强行闯入大门,冒着大雨在石阶下跪下不肯离去。
他在石阶下已经跪了整整四个时辰了,公子成却仍然不肯出面。冰冷的雨水不断顺着发髻流入颈中,眼前已经模糊一边,混身上下没有一处干燥的地方。赵信只觉得浑身冰冷,牙关上下打架,四肢早已经失去了直觉,胸腹上刚刚愈合的伤口上却是火辣辣的疼痛,已经泛出了血水,让他不得不弯下身子压紧伤口。
他虽然并不是出身什么富贵人家,可在父母的呵护下何时吃过如此苦头,此刻只觉得颤抖的身子早已经不属于自己了,唯靠着心中一股倔强强撑着没有倒下。
坚持住,一定坚持住!赵信心中不断对自己重复着这句话。他知道公子成要的无非就是这种结果,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任何得罪他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赵信前来请罪。”他张着嘴竭力嘶吼着,颤抖的声音不断响起,每一声呼喊声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不远处的门庭处,几个下人隔着雨水看着跪在地上的倔强少年,眼中都透着丝不忍。
一名年轻些的家将望了眼身旁的老者,开口低声说道:“你说这么冷的天,还下着雨,这个孩子都在雨中跪了四个时辰了,再这么下去肯定要出人命的,主上究竟怎么想的。”
年长者摇了摇头,眼神间有些同情的看向赵信,道:“主上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吗,这次小少爷被人家打折了腿,依照主上的性子如何能够忍受。再加上这个赵颌却偏偏是块又臭又硬的石头,不肯低头认错。现在好了,事情闹大了,主上为了出口恶气不惜动用了大量的人脉,对那赵颌是志在必得。剑已出鞘,又岂是那么容易收手的,我想主上就算被这个孩子的毅力打动,也不会就此收手的。只可惜这个孩子呀,唉。”
那年长者叹了口气,便也没有再说了,倒是哪个年轻些的家将忍不住说到;“主上未免也太过不近人情了,这孩子怎么说也是他的同宗晚辈,若是在他的府中跪死……”
年长者瞪了他一样,微怒道;“主上又岂是我们这些下人能议论了,我说了多少遍,你这多嘴的性子该改一改了,否则迟早祸从口出,听见了吗?”
刚刚说完,就见身后出现了一人,扭头望去,不由一愣,顿时满脸堆笑道:“李司寇,您什么时候来了,我这就去通传主上。”
“不用了,我自己进去。”李兑举着仍在滴水不止的雨伞,面如止水,默默的看着雨中的赵信,伸手制止了那家将,言罢大步迈向雨中。
“赵信前来请罪。”赵信哆嗦着身子,憋足了力气又拼命喊了句,忽然觉得头上雨停了下来,有些茫然的抬起了头。
雨水顺着额头流下,模糊了他的视线,他好不容易才认出来了是李兑那张熟悉的脸。
“舅……舅舅。”
李兑放下了雨伞,脱下了身上的披风为赵信裹上。
“信儿,听话,跟我回家,这是我们大人之间的事情,你不必参合其中。”
“我不回去。”赵信倔强的扬起了脑袋,嘴唇已经冻的青白,眼神中却看不出一丝屈服之色。
“这事是因我而起,是我牵连了父亲,我是男子汉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父亲他毕生的理想都在邯郸,我不能让他为我放弃。”
李兑动作忽然僵住,为他披衣的手也缓缓停了下来,脸色犹豫了许久,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开口道;“你放心,舅舅有办法保住你父亲的,我这就去见公子成。”
“当真?”赵信满脸惊喜的说道。
“我何时骗过你。”
“好。”赵信连连点头,苍白的小脸上满是惊喜,仍然有些不放心的说道:“舅舅你先去吧,我还在跪在这里好,反正已经跪了那么久了,不差这一会。”
李兑许久未语,只是静静用手轻轻的抚着赵信的头,抬头望向上方高高的石阶,忽然甩开雨伞大步向前迈出几步,转身望着赵信说道:“信儿你看,人生就像这石阶,总有人高高在上,总有人卑微的匍匐在石阶之下。你若是想命运不被别人主宰,就要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爬到最高点,让所有人匍匐在你的脚下,只有那个时候,你才能真正掌握住自己的命运,只属于你自己的命运!你明白了吗?”
赵信用力的点头,看着李兑离去的背影,咬着牙心中默默说道;“总有一天,我会让所有人都匍匐在我脚下,我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我赵信一定能做到的!一定能的!”
第十六章 主父心思
在李兑的劝说之下,赵信的一番道歉又给够了他所要的面子,公子成最终点头答应了放过赵颌,而代价则是李兑彻底的倒入他的阵营中,唯他马首是瞻。
其实依照李兑的本意,他并不想过早的投注于赵国朝堂间的博弈。虽然主父常年重兵轻政,却毕竟为赵王二十七年,现在才刚刚退去王位不久,举国子民仍习惯以他为君。而赵何虽为赵王,却因为年纪幼小,对主父依赖极重,虽有公子成等保守大臣们的拥戴,却也只有待他年长一些后才会意识到权势的重要性,那时才会主动的对主父夺权发难。
李兑是个精明的政治赌客,虽然他并不看好主父,却也不想在局势未明前过早的投入公子成的队伍中。毕竟现在主父在朝中仍然是一言九鼎,轻易可断人生死富贵。
只是因为赵信之事,李兑才迫不得已下提前向公子成表态。李兑身为赵国的司寇,又是深的主父信任的大臣之一,他若暗中倒戈,对主父一系的打击无疑很大。正是基于此,公子成才答应放赵颌一马,不再追究他冲撞自己之事。
在得到来传信的家将答复后,强撑了一天的赵信终于松了口气,顿时晕倒在雨中,被几人手慌脚乱的抬上了马车,送回了赵颌府中。
赵信回家后便大病一场,卧床昏迷不醒,赵颌见儿子如此惨状心中悲愤无比,却也不想让李兑和儿子的付出付之东流,只能强压下心中的悲愤,一切依旧往常。
赵信这场病足足病了一个多月,幸亏身体强健才没有留下后遗之症,精神却萎靡了许多。从前那个精力旺盛、整天惹是生非的赵信再也不见了,而是变得沉默寡言了许多,稚嫩的小脸上也有了些少年老成之色,每日在家中只是看书和习武,间歇着去信期那里学习骑射。
儿子的如此变化看在赵颌眼中,又是欣慰,又是心疼。原本有意和政治新星赵颌联姻的邯郸令冉辩,在得知赵家得罪了公子成后,便闭口不再提此事,李氏也是心气极高之人,自然也不会腆着脸去相求,此事自然也不了了之。
赵信心中对冉敏倒是有些不舍,不过到底到底是少年心性,男女之情看的并不是太重,见事情已经不可回转,便也抛之脑后了。
就在赵国朝内激流暗涌时,诸侯国之间的纵横功伐却从未停止过。秦将魏冉出武关,大败楚军,斩首五万。齐王在临池会盟魏王、韩王,以孟尝君田文为统帅,三国联军共伐秦国,秦国退入函谷关锁关自守。而此时的主父赵雍,却将目光投向了北方的中山国。
在代郡、河间巡视后,赵雍北上乐城,在边境与应约南下的燕王姬职再次会盟。
燕王职本只是先王姬哙十几个儿子中不显眼的一个,在韩国为质子,燕国的王位本是轮不到他的。却不料他的父亲燕王哙老俐昏庸,听信小人蛊惑,居然学起了尧舜将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太子平不服,联合了将军市进攻子之,却被子之杀死,燕国大乱,史称子之之乱。
其后齐国趁机联合中山国向燕国发起进攻,很快攻下了燕国国都,当时的还是赵王的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