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乡村异事.五大门传奇-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庆的爹娘和马富山两口子一看气色好转,也是高兴万分。一个多月后,凤莲身子完全康复,模样还是那么水灵灵的迷人。武庆猛然想起以前爹说的;又联想到那天晚上那两只黄鼠狼来访,这才明白:是那黄鼠狼让故意让凤莲得病,好让张家退婚;让他有机会娶凤莲,等他把凤莲娶进门;又回来给凤莲治病。故事的结局就像《一千零一夜》中的结局那样:他们恩爱一生,直至白发千古。

  

第十五章 为鬼作媒
我的爷爷是个瓦匠,年轻时走南闯北耍手艺,算得上见多识广。后来年纪大了,在家中颐养天年。爷爷最好讲古,闲暇时聚二三乡友,沏一壶清茶,围坐小桌旁,天南地北的扯上一番。那时我尚在年幼,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每当几个老头在一块谈天说地,我也在旁边大饱耳福。

  有一回,爷爷和几个谈友聊天。我在旁边给斟茶续水,听他们说一些张家长、李家短的,觉得没意思,就对爷爷说:“老爷子,您说的这些太没劲了!讲点新鲜刺激的听听吧。”

  爷爷道:“行!说完了你小子可别胆小啊!”说罢喝了一口茶,咂了咂滋味,道:“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乃是人之常情。可你们听说过给鬼说媒的不?我小的时候,起先是到城里一家冥活铺里学徒。后来因为师傅回济南老家,我这才改行学的瓦匠。当然这是后话,与今天说的没有关系。这事就和那家铺子有关。”爷爷眯起双眼,一边啜着茶,一边娓娓给我们说起了那一段往事。

  那家铺子是一家小冥活铺,人不多,就掌柜的和内掌柜的还有两个伙计。掌柜的人老实,平常就知道闷头干活,内掌柜的倒是十分敞亮,能说会道的,铺子里里外外全靠内掌柜的张罗。

  和冥活铺子隔一条街有一家姓吴,家里头只有一个小媳妇过日子。这小媳妇名叫柳翠儿,过门不到两年丈夫就没了,年纪轻轻就守了七年的寡。那年头一个寡妇活着不容易,家里外头都是自己一个人。起先娘家倒还接济接济,无奈父母过世后,再回娘家哥哥嫂子连好脸色都不给。柳翠儿倒也硬气,立誓穷死不登娘家的门。平常就靠给人家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进俩钱过日子。

  有一天,冥活铺对门刘家茶馆的刘老婆子来串门。和内掌柜的闲说了会话后,两人就聊到吴家媳妇柳翠儿身上。内掌柜的就说:“你看她孤身一个人,连个孩子都没有。要是有个孩子倒还有点盼头,现在这样守到哪年是一站哪!贞节牌坊又不能当饭吃!你不是爱说媒吗?不行看看哪家合适,你给从中搭个桥,再给她找一个,好歹也是一家人家。”

  刘老婆子是个撮合山,平常就好保媒拉纤,马上接碴道:“话是这么个理,不过她一个寡妇,谁肯要?”

  内掌柜的就说:“你看咱们街上的刘福如何?她守了七年寡,那刘福媳妇死不也七年了吗?刘福人又不错,应该不会嫌弃她,把她说给刘福也不亏她。”

  刘福家和冥活铺子在一条街上,是个木匠,为人老实忠厚,论起来还是刘老婆子的本家侄子。几年前娶了个媳妇,不到一年就死了,到现在也打了七年的光棍。

  刘老婆子听完,当下眼前一亮,道:“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要是把他们俩人说到一块,不也是好事一件吗?就是不知道他们乐意不乐意?”

  内掌柜的道:“事在人为嘛,你不问怎么知道他们乐意不乐意?你要是把他们说成了,我就佩服你的本事,请你一顿酒喝。”刘老婆子点头称是,道:“就这么定了,到时候可不许耍赖!”说罢站起身来一溜风似的走了。

  来到吴家门口,刘老婆子又犹豫了:万一她不乐意,说戗了再把我打出来,我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转身要走,又一想都来了,怎能再回去?我保了这么多媒,什么时候憷过场?再说回去也让人家笑话。想到这把心一横,回过身去啪啪扣门。

  只听里面问了一声:“谁呀?”门吱一声开了,刘老婆子抬眼一看,开门的正是吴家媳妇柳翠儿。只见她望上去二十三四的年纪,衣着朴素,皮肤白净,五官俊秀,身段匀称,一头乌发盘在脑后,两只点膝似的眼睛看着自已。

  刘老婆子连忙道:“是我!”

  柳翠儿见是刘老婆子,开口道:“是大娘啊!您来有事?”

  刘老婆子接口道:“是有点事,大侄女!”

  柳翠儿将刘老婆子让到里屋,倒上杯水递给她。刘老婆子连忙接过,道:“别麻烦了!我来呀,是有点活要麻烦大侄女。这不是吗?我和你大爷都上岁数了,有一天没一天的。我打算为我和你大爷一人做一身装老衣裳。布我都买好了,听说大侄女手上你活好,过来麻烦你几天,也算成全了我和你大爷的事。”

  柳翠儿道:“瞧大娘说的,做不好大娘可别笑话我!”

  两人又聊了一会天,刘老婆子一边说着话,一边打量柳翠儿,不由得叹了口气。柳翠儿不知为何,忙问:“大娘为何叹气?”

  刘老婆子道:“我是看你太孤单了,这么多年里里外外一个人不容易。”

  柳翠儿眼圈一红,道:“都习惯了!大娘今天怎么说起这个?”

  刘老婆子道:“可惜了你这年纪模样,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没有好命呢!也怪那吴家阿宁无福消受,是个短命鬼儿!”

  柳翠儿用手抚去眼泪道:“大娘,咱们今天不说这个!”

  刘老婆子道:“不瞒你说,我们街坊四邻的看你都可怜。说你穷家苦业的,又没有个孩子,连个盼头都没有,守到哪年是一站哪!”

  柳翠儿道:“谁让我命苦,上辈子不修,这辈子守寡!”说罢,双泪从眼中涌出。

  刘老婆子连忙掏出手帕给柳翠儿擦眼泪,一边擦一边劝,道:“你看都是我不对,说话戳你的心窝子!”

  过了一会,柳翠儿把眼泪止住。刘老婆子又说:“要说这人呀!上辈子、下辈子,谁看得见呐。不是你大娘我多嘴,你就真打算这么守下去?没想过再成个人家?”

  柳翠儿道:“我这不祥之人,正经人家谁肯要啊!要是碰上不好的,不就更受罪了吗?”

  刘老婆子一听有门儿,道:“大娘我夜里睡不着觉,想起你的事,还真给你想到一个人,你要是愿意呀,我就给你跑跑腿儿?”

  柳翠儿问:“谁呀?”

  刘老婆子一见柳翠儿动心了,便道:“你看刘福这个人怎么样?为人忠厚老实,又有手艺,年纪又合适。最主要的,他媳妇也死六七年了,不会嫌弃你。无论从哪讲,你们俩都挺合适的。”

  两家住的都不远,柳翠儿也是知道刘福的为人。此时一听要给她和刘福保媒,柳翠儿的脸上微微泛红,道:“不知道人家嫌弃不嫌弃?”

  刘老婆子笑道:“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

  从柳翠儿家出来后,刘老婆子直奔刘福家,同刘福把事说了,又道:“人家年纪岁数和你正合适,长得又好,又心灵手巧的。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人又正派,前几年有多少浪荡人上门去,人家硬是一条缝都没开。”

  刘福坐在那,两眼都直了。刘老婆子一看刘福有点发傻,急忙追问道:“这事成了还能亏了你,你是乐意还是不乐意?”

  刘福这才明白过来,乐得一蹦多高,抓住刘老婆子道:“大娘,我谢谢您了!我乐意,我乐意!这事成了之后我买个大猪头给您送家去!”

  刘老婆子没想到此事这么顺利,一说即成。连忙去回复柳翠儿。两家商定婚期,下财礼等等诸事不必细表。除一应礼物外,刘福果真买了个猪头送到刘老婆子家。刘老婆子和老头子的装老衣服自然也是柳翠儿动手缝制,自然也是一文工钱没要。

  婚期一到,刘福吹吹打打将柳翠儿娶进家门。自此吴家媳妇成了刘家媳妇。街坊四邻无不称赞刘老婆子此事办得漂亮。

  办完了刘福和柳翠儿的婚事,刘老婆子又到冥活铺去找内掌柜的讨酒喝,道:“这事成了,你答应我的那席酒也该请我了吧!”

  内掌柜的笑道:“你这老婆子真不要脸!收了人家的礼,白吃人家一个猪头,又让柳翠儿给你们老两口子做了两身衣服,还不知足,又上我这讨酒喝!这事功劳全是你一个人的,我白给你出主意了!”

  刘老婆子也笑道;“咱可不许耍赖!我为他们俩的事鞋都跑坏两双了,累得我这腿疼好几天,这两天才下炕,你又上我这争功来了!”

  内掌柜的道:“少不了你的,我的酒都给你预备好了。”说罢,让掌柜的过去把刘老婆子老伴也请了来,几个人对坐喝了一顿酒。

  人们满以为刘福和柳翠儿会过上好日子,哪知俩人结婚还没满半个月就出事了。

  有一天傍晚,刘福干活回来,一进门,见柳翠儿坐在炕上,头低着一动也不动。刘福觉得奇怪:头几天这时候柳翠儿肯定做好了饭等自己,今天怎么一进门还是冷锅凉灶的?忙上前问道:“柳翠儿,怎么了,不合适了?”

  只见柳翠儿慢慢抬起头来,双眼盯着刘福,用一个低沉的男人的声音,恶狠狠的说道:“我怎么了,你还问我!你把我老婆娶进门,你还有理了?”说罢,用手猛抽自己的脸,一边抽一边说:“我让你改嫁!我让你改嫁!你是我老婆,谁让你嫁刘福的?”

  刘福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柳翠儿死了的丈夫吴宁找来了,吓得一头窜了出去,嘴里大喊:“有鬼呀!来人呀!有鬼呀!”

  街坊四邻一听刘福喊有鬼,纷纷围过来看个究竟。

  这时柳翠儿也从屋里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用男人的声音骂。刘福见人多了,胆也壮了,回过身来问道:“你想干什么?你要什么我都给你,求求你快走吧!”

  只听柳翠儿口中说道:“走?哪有那么容易!我虽然死了,可柳翠儿还是我老婆,嫁给你就不行。”说罢又是大喊大叫,一会哭一会笑,闹了足有半个时辰,还不见完。刘福在旁边是束手无策,众人也都不敢上前。

  这时人群里走出一个老汉,是刘福家的一个邻居,把刘福拉到一旁,说道:“我倒有个办法,不知道行不行。”

  刘福急忙道:“三大爷,您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那老汉道:“你去找个笸箩来,用笸箩一罩,兴许管事。笸箩是盛粮食用的,粮食是土里长出来的,是土中的精华,能制住这邪的歪的。”刘福领命,急匆匆去找笸箩。

  柳翠儿正在闹在兴头上,忽然被一个大笸箩兜头罩住,大叫道:“谁这么缺德,拿笸箩罩我。咱们没完,过两天我还回来。”说罢,一头倒在地上不动了。

  刘福上前一看,只见柳翠儿已经昏迷了过去,起紧把柳翠儿抱进屋里,用被盖好。几个邻居们跟着照看了会儿,一看没事了,各自散去。

  刘福在柳翠儿身旁守着,连饭都没顾得吃。直到半夜,柳翠儿才醒过来,对发生的事一概不知,只是身子十分虚弱。刘福弄了点吃的两人吃了。第二天柳翠儿还起不来,刘福为照顾柳翠儿也不能出去干活了。

  从那天开始,吴宁三天两头就闹一回。刘福和柳翠儿苦不堪言,两人商量要搬到别处。哪知还没说定,刘福又开始闹。

  一天柳翠儿起来做好饭后,叫刘福起来吃饭。只见刘福用一个女人的声音说道:“不吃,还吃饭!你娶了新人,把我这个旧人给忘了。可怜我十九岁就嫁给你了,一天福都没享,不到一年就死了。你倒好,娶个新的,把我忘了。”说罢,呜呜的哭了起来。

  柳翠儿一听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声喊:“来人呐!”

  有几个起得早的街坊从外面跑了进来,一看刘福坐在炕上,一个女人的声音呜呜的哭着,急忙把刘福常用的笸箩拿来,一下罩在刘福的头上。

  刘福被笸箩一罩,这才不哭了。等众人把笸箩拿开,刘福揉揉眼睛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我这是怎么了?”

  众人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刘福吓得脸色煞白,道:“这是我那死了的老婆,唉!这日子可怎么过!”

  自此两人不是你闹就是我闹,没有几天消停日子。这一条街的人都吓得人心慌慌,天一擦黑就关门,晚上谁也不敢出去。

  刘老婆子满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哪知会得这么个结果,心里十分懊悔。有几次那两个鬼闹的时候,捎带着把刘老婆子也骂上了,刘老婆子生怕他们找上门来。

  一天午后,刘老婆子吃完饭,又到冥活铺串门。和内掌柜的聊了几句后,就开始埋怨内掌柜的:“都是你出的主意,现在他们两人连安生日子都过不了,这不是造孽吗!”

  内掌柜的脸色不悦,道:“你现在埋怨我,收人家礼的时候怎么把我忘了,那吴宁和刘福媳妇死都死了,还能闹翻天?”

  正说着,忽听外面有人吵吵,两人出门一看,只见刘福和柳翠儿两人一块来到冥活铺前,刘福口出女声,柳翠儿口出男声,一起指着刘老婆子和内掌柜的骂道:“我说你这老婆子跑哪去了,敢情躲这来了,你躲到天边我都找得着你!还有你这娘们,吃饱了没事乱嚼舌根子,今天我就要教训教训你!”说罢就要往里闯。

  哪知到了门口,两人却怎么也进不来。原来冥活铺是和死人打交道的行当,怕鬼来捣乱,在门槛下拦了一串用红钱串着的铜钱。

  冥活铺掌柜的虽然嫌得是死人钱,却从没见过真客户找上门来,当时吓得差点背过气去。内掌柜的一见他们两人闹到自己门上,勃然大怒,进屋取出一小袋豆子,掏出一把,向两人身上撒去。

  豆子打在两人身上,两人惨叫一声,摔倒在地。内掌柜的吩咐伙计:“去把血网拿来,别让他们跑了。”

  两个伙计连忙取出一张用鸡血浸过的网,将两人罩了起来,扎好了口。原来内掌柜的听说刘福家里闹鬼的事,想到这事也与自己有关,怕他们有一天闹到自己家中,早就做好了准备。今天果然派上用场,而且一抓还是两个。

  网中的两人依旧是男发女声,女出男音,却再没力气闹骂。内掌柜的走到跟前,道:“你们闹啊!呆会我用黑狗血一拨,让你们两个魂飞魄散。死都死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网中两人呜呜哭道:“我们再也不敢了!求您放了我们,我们马上就走。”

  内掌柜的心中一动,把刘老婆子叫到一边,笑道:“你老婆子净给活人作媒了,今天你试试给这两个鬼作回媒如何?把他们两个撮合到一块,一来省得他们总回来闹,二来也让他们在那边作一对鬼夫妻。”

  刘老婆子咬咬牙道:“你又给我出这主意,我可不管了,从今天起谁再作媒谁爬着走。”

  内掌柜的笑道:“你作成此事,也是好事一桩。你若是怕没有油水,我再请你一顿酒就是了。若是不让他们满意,你以后日子也不安生不是。”

  刘老婆子一听,认为有理,道:“好,一言为定,可不许耍赖。”说罢,走到网跟前,伏身对二人(二鬼)说道:“你们俩一个舍不得媳妇,一个舍不得爷们,我看这么办得了,我给你们作回媒,让你们结为夫妻如何?你们再怎么闹,也不能把他们都带到阴间吧!这样他们俩在阳间作伴,你们俩在阴间作伴,四个各得其便,谁也不吃亏,你们看怎么样?要是不答应把那边那位惹恼了,真为狗血泼你们,你们可没地后悔去?”

  只见刘福脸一下红了,道:“行倒是行,就怕他嫌我长得丑,不肯要我。”

  刘老婆子转头问柳翠儿:“人家都同意了,你呢?”

  柳翠儿用低沉的男音答道:“我也没说的!只是我们虽然是两个鬼成亲,也不能太草率了,让别的鬼笑话我们。亲事一定要办得隆重才好。”

  刘老婆子都答应了,对内掌柜的一说,内掌柜的道:“这好办,我给你们扎一台成亲的花轿,还有一应执事。再给你们多烧些纸钱,让他们把婚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二人(二鬼)听罢千恩万谢,转头对刘老婆子道:“这谢媒礼我们也是少不了的,哪天我给你送家去!”

  刘老滠子吓得脸煞白,急忙道;“别!别!这次就算是我积阴德,千万别送什么谢媒礼!”

  内掌柜的哈哈大笑,命伙计放开血网。伙计把血网收起来,两人都躺在地上,人事不醒。

  内掌柜的命伙计将两人扶进去,放在床上。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两人才悠悠醒来。柳翠儿见身在别人家里,知道又闹了一回,不由自主的哭了起来。内掌柜的和刘老婆子忙上前劝解,把刚才的事对她说了一遍。两人一听这样,这才把心放下。

  几天以后,冥活铺将东西扎好,拿到吴宁坟前烧了,又烧了不少的纸钱。

  据说几天以后,有人在夜里听到城外有吹吹打打的声音,好不热闹,方向好象是坟山的方向,是不是吴宁娶亲,就不好说了,反正自那以后刘福家里再也没有闹过。

  说到这,爷爷把茶杯放下,道:“从那以后,刘老婆子名声大震,四周围都知道她给鬼保过媒。而铺子里经常有点怪事。比如说昨天夜里没收拾好东西,第二天早上一看,全是整整齐齐的。房里的粮食,晚上还没动,第二天一大早都磨好了放在那。有时夜里能听见外面有脚步声。一直到掌柜的回老家,铺子关门,才绝了迹。”

  我问爷爷:“那两个伙计里,是不是有老爷子您?”爷爷摇了摇头,笑而不答。

  

第十六章 为鬼作媒(二)
小时候,老家发生一场大旱。一夏天滴雨未下,地里的庄稼叶子打了卷,蔫头搭脑的一点点变黄,眼看就要不保。农民着了慌,顾不得天热,急匆匆抢着渠里的一点水。没过几天水渠就被吸得见底了。在排了三天号,晒了两天太阳后,我家才把地皮润了润。那时我还小,还不能下地,就在家里等着。等浇完地,大人们都回来了,看着他们晒曝了皮的胳膊,心想:要是下一场面大雨,该多好啊!

  这时爷爷也换好了衣服,见我如此,笑道:“小子,你看种地辛苦吧!好好念书,出了这农门,就不用遭这份罪了!”

  我心说:老爷子,您可真会找机会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