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度。大小允窕摦之中,清浊得舒疾之和。声随晓唱,则贵贱有序;响应漏尽,则士庶知禁。同夏后之喻义,异周王之鲜财。加以搏采故实,无忘彝典;股肱之绩必纪,爪牙之功是勒。永贻懿范,被之无疆。
○磬第六
§叙事
《世本》曰:无句作磬。(《乐录》又曰磬叔所造,未知孰是。无句,尧臣也。)《五经要义》曰:磬,立秋之乐也。《白虎通》曰:磬者,夷则之气,象万物之成。《尔雅》曰:大磬谓之虡,徒击磬谓之專#ü痹唬喉嘈嗡评纾g以玉石为之。)《周礼》曰:磬人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为一。《三礼图》曰:股广三寸,长尺三寸半,十六枚同一笋虡,谓之编磬。《周礼注》曰:在东方曰笙磬,在西方曰颂磬。(笙,生也。颂作庸。庸,功也。)古磬名有离磬、(见《礼记》。)湘阴之磬。(见《汉武内传》:西王母侍女成花君所拊。)出磬石有泗滨、(《尚书》曰:泗滨浮磬。)九真浮岳、(见刘欣期《交州记》。)小华之山、泾水鸟危之山。(并见《山海经》。)
§事对
【泗滨 瀛上】《尚书》曰:徐州,泗滨浮磬。孔安国曰:泗水中见石可以为磬也。王子年《拾遗记》曰:浮磬即瀛洲也。上有青石,可为磬。磬长一丈而轻若鸿毛。
【悬石 浮金】王韵之《始兴记》曰:悬下流有石室,内有悬石,扣之声若磬,响十余里。郭子横《洞冥记》曰:汉武帝起招仙阁于甘泉宫西,其上悬浮金轻玉之磬。
【禹悬 夔拊】《淮南子》曰:禹以五音听政,悬钟鼓磬铎,置鞀以待四方之土。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喻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告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告寡人者摇鞀。《吕氏春秋》曰:尧命夔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舞百兽。孔注《尚书》曰:拊,击也;石,磬也。
【鸟应 兽舞】《东观汉记》曰:王阜为重泉令,鸾鸟集学宫,阜击磬而舞。《尚书》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鲁堂 汉阁】《汉书》:鲁恭王好修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宫室。闻钟磬琴瑟之音,遂不复坏。汉阁见浮金注。
【山阳石 水上金】《山海经》曰:鸟危之山,其阳多磬石。郭子横《洞冥记》曰:汉武帝悬浮金轻玉之磬。浮金者,自浮于水上;轻玉者,其质贞明而轻也。
【宾媚赂晋 藏文告齐】《左传》曰: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в耥唷!豆铩吩唬郝臣ⅲ拔闹僖杂耥嗳缙胍再帷
○鼓第七
§叙事
《风俗通》曰: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万物皆鼓甲而出,故谓之鼓。《易》曰:鼓之以雷霆,则其所象也,不知谁之所造。《礼记》曰:伊耆氏蕢桴土鼓。《三礼》曰:夏后足鼓,殷人置鼓,(置作植,亦作树。)周人悬鼓。《周礼》曰:以雷鼓鼓神祀,(郑玄曰:雷鼓八面。)以灵鼓鼓社祭,(灵鼓六面,社祭地祇。)以路鼓鼓鬼享,(路鼓四面,鬼享,享宗庙。)以〈卉鼓〉鼓鼓军事,(大鼓为鼖,长八尺。)以鼛鼓鼓役事,(鼛鼓长一丈二尺。)以晋鼓鼓金奏。(晋鼓长六尺六寸。)又曰:王执路,侯执鼖,将军执晋鼓,师帅执提,旅帅执鼙。《易通卦验》曰:冬至鼓用马革,圆径八尺一寸;夏至鼓用牛皮,圆径五尺七寸(郑玄注曰:马,坎类;牛,离类。)《尔雅》云:小鼓谓之应。《纂要》曰:应鼓曰鞞鼓,亦曰朄鼓。(朄音胤,亦曰田鼓。胤者,引也,言先击鼓以引大鼓也。又见《三礼图》。)乐之所成曰鞉鼓。(一作鼗。见《毛诗》。)大鼗谓之麻,小鼗谓之料,徒击鼓谓之咢。(见《尔雅》。)又有鼍鼓、(见《毛诗》。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曰:建灵鼍之鼓。)鹭鼓、鹤鼓、(《毛诗》曰: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又曰:鹭者,鼓精也。《古今乐录》及《吴录》曰:吴王夫差移于建康之宫。南门有双鹤,从鼓中而飞,上入云中。)玉鼓、(见《春秋纬》。)布鼓、(见《西汉书·王遵传》。)铜鼓、(见《马援传》。)石鼓、(见邓德明《南康记》。)圣鼓、(王韶之《始兴记》曰:秦凿杨山,桂杨县阁下鼓便自奔逸。息于临武,遂之始兴,洛阳,遂名圣鼓。今临武有圣鼓城。)节鼓、(傅玄有《节鼓赋》。)鞉料鼓。(《乐录》曰:鼗如鼓而小,执其柄摇,其耳傍边自相击而鸣。《尔雅》曰:小鞉曰料。今并而称之。)马上之鼓曰提鼓。(见《周礼》:有木可提执。)施于朝曰登闻鼓,(尧置敢谏鼓,即此也。)施于府寺曰朝晡鼓,在村墅曰枹鼓,(枹一作桴,谓击鼓物。)在边徼曰警鼓。崔豹《古今注》曰:汉有黄门鼓吹,一名楼车。《古今乐录》曰:鼓吹有龙头大㭎,中鼓独揭、小鼓。(皆有品秩。天子以赐臣下及军旅用之。)
§事对
【殷树 周悬】并见叙事。
【击玉 献铜】《春秋孔演图》曰:有人叩金丰,击玉鼓,驾六龙。《虞喜志林》曰:建武二十四年,南郡男子献铜鼓,有铭。
【庙西 座左】《礼记》曰:庙堂之上,罍樽在阼,牺樽在西。庙堂之下,悬鼓在西,应鼓在东。吴质《答曹植书》曰:近者之欢,实荡鄙心;秦筝发徽,二人迭奏。埙萧击于华幄,灵鼓动于座左。
【豫章伐木 交趾铸铜】盛弘之《荆州记》曰:始兴郡山阳县有豫木,本径可二丈,名为圣木。秦时伐此木为鼓颡。鼓颡成,忽自奔逸,北至山阳。范晔《后汉书》曰:马援好骑,善别马名。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进上。
§赋
【晋陆士衡《鼓吹赋》】宫备众声,体僚君器,饰声成文,雕音作蔚,响以形分,曲以和缀。放嘉乐于会通,宜万变于触类;适清响以定奏,期要妙于丰金;邈拊搏之所管,务忧历之为最。
§诗
【梁刘孝威《赋得鸣朄应令诗》】杂扇虽俱敛,交行忿自分;转袖时绕腕,扬履自开裙。
【梁萧琛《咏鞞应诏诗》】抑扬动雅舞,击享逗和音;却马既云在,将帅止思心。
○箫第八
《风俗通》曰:舜作箫,其形参差,以象凤翼。《白虎通》曰:箫者,中吕之气也。《易通卦验》曰:箫,夏至之乐。《五经通义》曰:编竹为之,长尺有五寸。《博雅》曰:箫,大者二十四管,无底;小者十六管,有底。《三礼图》曰:无底者谓之洞箫。有雅箫,长四寸;颂箫,长尺二寸。古之善吹箫,有秦女弄玉,仙人萧史,(见《列仙传》。)汉元帝、(能吹箫。见《汉书》。)灵帝。(见谢承《后汉书》。)
§事对
【七数 九成】《易通卦验》曰:夏至之乐以箫。郑玄注曰:箫亦管也,形似凤翼。凤,火禽也,火数七。夏时又火用事。《尚书》曰:箫韵九成,凤凰来仪。
【带牙 编竹】王褒《洞箫赋》曰:班匠施巧,夔襄准法;带以象牙,掍其会合。《五经通义》曰:箫者编竹。见上。
【象凤 致鹤】象凤见上。刘向《列仙传》曰:箫史者,秦缪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缪公女弄玉好之,公妻焉。其后随凤去。故秦人作凤女祠于雍宫,代有箫声云。
【鱼瞰 凤飞】王褒《洞箫赋》曰:蟋蟀尺蠖,跂行喙息;蝼蚁蝘蜓,蝉蝉蛡々。迁延徙迤,鱼瞰鸡睨;垂喙蜿转,瞪瞢忘食。凤飞见上。
【蓟宅 张墓】葛洪《神仙传》曰:蓟子训少尝仕郡,人莫知其道,三百余年,容色不老。及死,殡之宿昔,棺輷然作雷电音,光照宅宇,见棺盖飞在庭,棺中无复人,但余履尔。须臾,闻陌上有人马及箫鼓声。萧方等《三十国春秋》曰:凉州人胡安据盗发掠州人张骏墓,见骏貌如生。得赤玉箫、紫玉笛。
【越宫 吴市】《吕氏春秋》曰:客有以吹籁见越王者,上下宫商和。而越王不喜,或为之野音。而王反说之,亦有如此者,要在好之而已。《广雅》曰:籁谓之箫。《史记》曰:伍子胥鼓腹吹箫,乞食于吴市中。
§赋
【汉王褒《洞箫赋》】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喧;幸得谥为洞箫兮,蒙圣主之渥恩。可谓惠而不费兮,因天性之自然;若乃徐听其曲度兮,廉察其赋歌。啾咇唧而将吟兮,行鍖銋以和啰;风洪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翩绵连以牢落兮,漂乍弃而为它;要复遮其蹊径兮,与讴谣乎相和。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泛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声,则清静恹惬,顺叙卑述,若孝子之事父也。科条譬类,诚应义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鞫佚豫以沸忄胃;其仁声则若凯风,纷披容与而施惠。或杂遝以聚敛兮,或拔摋以奋弃;悲怆恍以恻惐兮,持恬淡以缓肆。被淋洒其靡靡兮,时横溃以阳遂;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々而有味。故饕餮者听之而廉隅,狠戾者闻之而不怼。刚毅强虣反仁恩兮,啴唌逸豫戒其失;钟期牙旷怅然而愕立,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师襄严春不敢窜其巧兮,浸淫叔子远其类;嚣顽朱均协复慧兮,桀跖鬻博;儡以顿悴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
§诗
【梁刘孝仪《咏箫诗》】危声合歌鼓,绝弄混笙篪;管侥知气促,叙动觉唇移。萧史安为贵?能令秦女随。
○笙第九
§叙事
《释名》曰: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以受簧也。《白虎通》曰:笙之言施也,牙也。万物始施而牙,太簇之气也。《说文》曰: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有十三簧,象凤之声。《世本》曰:随作笙。(《礼记》曰:女娲之笙簧。)《尔雅》曰:大笙谓之巢,小笙谓之和。《白虎通》曰:笙有七政之节焉,有六合之和焉。天下乐之,故谓之笙。古之善吹笙者,有王子晋、(见《列仙传、周灵王、太子》。)董双成、(见《汉武内传、西王母侍者》。)汉桓帝、(见《东观汉记》。)魏杜夔。(见《魏志》。)
§事对
【珠垂 玉振】潘岳《笙赋》曰:明珠在咮,若衔若垂。王廙《笙赋》曰:金清而玉振。
【离鸿 别鹤】潘岳《笙赋》曰:荆王喟其长吟,楚妃叹而增悲,夫其凄唳辛酸。嘤嘤关关,若离鸿之鸣子也。王廙赋曰:亲眺远游,登山送离。发千里之长思,咏别鹤于路歧。
【通气 和神】蔡邕《月令章句》曰:季秋之月上丁,入学习吹,所以通气也。管箫笙竽埙篪,皆以吹鸣者也。许慎《说文》曰:舜祠下得笙、玉管。夫以玉作音,故神人以和,凤凰来仪。
【达阴阳 移风俗】邯郸绰《五经析疑》曰:夫笙者,法万物始生,导达阴阳之气,故有长短黄钟之始象法凤凰。王廙《笙赋》曰:直而不倨,曲而不悱,疏音简节,乐不乃妙,足可以易俗移风,兴洽至教。弘义著于典谟兮,历万代而弥劭。
§赋
【晋潘岳《笙赋》】河汾之宝,有曲沃之悬匏焉;邹鲁之珍,有汶阳之孤筱焉。若乃绵蔓纷敷之丽,浸润灵液之滋;固众作者之所详,余可得而略也。徒观其制器也。审洪纤,面短长;列生干,裁熟簧。设宫分羽,经征列商。基黄钟以举韵,望仪凤以擢形;写皇翼以插羽,摹鸾音以厉声。于是乃有始泰终约,前荣后悴,激愤于今贱,永怀于故贵。众满堂而饮酒,独向隅而掩泪,援鸣笙而将吹,先盟哕以理气。或按衍夷靡,或竦勇剽急;或既往而不反,或已出而复入。徘徊布濩,涣衍葺袭。舞既蹈而中辍,节将抚而不及。辍张女之哀弹,流广陵之名散;咏园桃之夭夭,歌枣下之纂纂。歌曰:朱实离离,宛其死矣,化为枯枝。人生不能行乐,死何以空谥为。尔乃引飞龙,鸣鹍鸡,双鸿翔,白鹄飞;子乔轻举,明君怀归。荆王喟其长吟,楚妃叹而增悲。新声变曲,奇韵横逸;萦缠歌鼓,网罗钟律。烂熠龠以放艳,郁蓬勃以气出。秋风咏于燕路,天光重于朝日。大不逾宫,细不过羽。唱发章夏,导扬韶武;协和陈宋,混一齐楚。迩不逼而远无携,声成文而节有序。
【晋王廙《笙赋》】其制器也,则取不周之竹,曾城之匏;生悬崖之绝岭,邈崛崒以崇高。延修颈以亢首,献瑶口之陆离;舞灵蛟之素鳞,衔明珠于带垂。
【晋夏侯湛《笙赋》】嗟万物之殊观,莫比美乎音声;总众异以合体,匪求一而取成。虽琴瑟之既丽,犹靡尚乎清笙。尔乃抑扬嘘吸,或协或吹;擫拈挹按,同覆互移。初进飞龙,重继鹍鸡;振引合和,如会如离。若夫缠绵约杀,足使放达者羞察。通豫平旷,足使廉规者弃节;冲虚冷澹,足使贪荣者退让;开明爽亮,足使慢惰者进谒。岂众乐之能伦,邈奇特而殊绝。
【陈顾野王《笙赋》】声流洛渚,器重汾阳。协歌钟于宿夕,咏月扇于绕梁;同离鸿于流征,会别鹤于清商。
§诗
【梁陆罕《咏笙诗》】管清罗袖拂响,合绛唇吹;人情应节转,逸态逐声移。所美周王子,弄羽一参差。
【梁沈约《咏笙诗》】彼美实枯枝,孤筱定参差;鹍鸡已嘲〈口哲〉,枣下复林离。本期王子宴,宁待洛滨吹。
【杨希道《咏笙诗》】短长插凤翼,洪细摹鸾音;能令楚妃叹,复使荆王吟。切切孤竹管,来应云和琴。
○笛第十
§叙事
《风俗通》曰:笛,汉武帝时丘仲所作也。(又按:宋玉有《笛赋》:玉在汉前,恐此说非也。又,马融《长笛赋》云:近代双笛从羌起。)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于雅正也。长一尺四寸,七孔。笛音一定,诸弦歌皆从笛为正。笛之所出,有云梦之竹,(见魏文《与吴质书》。)衡阳之干。(见宋玉《笛赋》。)柯亭之竹。(见伏滔《长笛赋》。)古之善吹笛者,有马融、(见融《自叙》。)游楚、(见《魏志》。)宋袆、(见《世说》。袆,石崇绿珠弟子。)桓子野及奴顾。(见《语林》。)
§事对
【奇宝 良干】宋玉《笛赋》曰:芳林皓干,有奇宝兮;博人通明,乐斯道兮。李尤《笛铭》曰:剡削长干,三孔修长;流离浩荡,壮士抑扬。
【昭华琯 柯亭竹】《西京杂记》曰: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府库,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笛长二尺三寸,六孔,铭曰“昭华之琯”。伏滔《长笛赋序》曰:余同僚桓子野有故长笛,传之耆老,云蔡邕所制也。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之馆,以竹为椽。邕仰而盼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奇声独绝,历代传之,以至于今。
【摅愤 涤邪】蔡邕《瞽师赋》曰:天何蒙味之瞽兮,心穷忽以郁伊;目冥冥而无瞭兮,嗟怀烦以愁悲。抚长笛以摅愤兮,气轰锽以横飞。涤邪见叙事。
【谕意 畅神】马融《长笛赋》曰:可以通灵感物,写神谕意;致诚效志,率作兴事。伏滔《长笛赋》曰:云禽为之婉翼,泉鱏为之跃鳞;远可以通灵达微,近可以写情畅神。
【激朗 清哀】马融《长笛赋》曰:彷徨纵肆,旷瀁敞罔,老庄之概也。温直优毅,孔孟之术也。激朗清厉,随光之介也。陶潜《闲情赋》曰:起摄带以伺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明,远笛鸣而清哀。
【杂引 奇曲】沈约《宋书》曰:晋太始十年,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张华,令郝玉鼓筝,宋同吹笛,以为杂引相和。宋玉《笛赋》曰:招伯奇于凉阴,追申子于晋城。夫奇曲雅乐,所以禁淫也;锦绣黼黻,所以御寒也。
【写神 怡志】写神见上谕意注。伏滔《长笛赋》曰:达足以协德宣猷,穷足产怡志保身;兼四德而称隽,故名流而器珍。
【水龙鸣 云禽婉】马融《长笛赋》曰: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云禽婉见上畅神注。
【纳雅正 雪垢滓】纳雅正见叙事。马融《长笛赋》曰:可以致诚效志,率作兴事;溉涤污秽,澡雪垢滓。
【离南楚 出西凉】宋玉《长笛赋》云:八音和调,咸禀受兮;善善不衰,为时保兮;绝郑之遗,离南楚兮;美风洋洋,而畅茂兮。李尤《笛铭》曰:出自西凉,流离浩荡。
§赋
【楚宋玉《笛赋》】余尝观于衡山之阳,见奇筱异干,罕节简枝之丛生也。其处磅磄千仞,绝溪陵阜,崇崛万丈,盘石双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师旷将为阳春北鄙白雪之曲,取其雄焉;宋意将送荆卿于易水之上,得其雌焉。于是天旋少阴,白日西靡;命严春,使午子,延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赪颜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征。
【后汉马融《长笛赋》】融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又性好音,能鼓琴吹笛。而为督邮,无留事,独卧郿县平阳邬中。有洛客舍逆旅,吹笛。融去京师逾年,暂闻甚悲而乐之,作《长笛赋》。其词曰:惟{⺮钟}笼之奇生兮,于终南之阴崖;托九成之孤岑,临万仞之石溪。是以间介无蹊,人迹罕到;猿蜼昼吟,鼯鼠夜叫。于是放臣逐子,弃妻离友,攒乎下风,收精注耳。夔襄比律,子野协吕,十二毕具,黄钟为主。详观夫曲引之繁会聚杂,何其富也;纷葩烂熳,诚可喜也;波散广衍,实可异也。律吕既和,哀声亦降,曲终阕尽,余弦更兴,繁手累发,密慨叠重。上拟法于韶箫南龠,中取度于白雪绿水,下采制于延露巴人。于时绵驹吞声,伯牙毁弦,匏巴辍柱,师襄弛悬。近代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巳;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京房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
【陈傅縡《笛赋》】贞筠翠节,冒霜停雪;江潭荐竿,巴人所截。五音是备,六孔斯设,殊响抑扬,似出平阳。曲凝高殿,声幽洞房。既逐舞而回袖,亦将歌而绕梁;忽从弄而危短,乍调吹而柔长。于是时也,赵瑟辍讴,齐竽息唱,见象筵之说耳,听清笛之廖亮。
§诗
【陈周弘让《赋长笛吐清气诗》】商声传后出,龙吟郁前吐;情断山阳舍,气咽平阳坞。胡骑争北归,偏知别乡苦;羁旅情易伤,零泪如交雨。
【陈贺彻《赋得长笛吐清气诗》】胡关氛雾侵,羌笛吐清音;韵切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