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疾不徐 或离或和】阮瑀《筝赋》曰:平调定均,不疾不徐;迟速合度,君子之衢。傅玄《筝赋》曰:追赴促弹,急击扣危;洪纤杂奋,或合或离。
【移风易俗 推故引新】侯瑾《筝赋》曰:上感天地,下动鬼神;享祀宗祖,酬酢嘉宾。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矣。傅玄《筝赋》曰:阴沉阳升,柔屈刚兴;玄黄之分,推故引新。迭为主宾,四时之陈。
【有始有终 不盈不缩】傅玄《筝赋》曰:清浊代兴,有始有终;哀起清羽,乐混大宫。陶融妻陈氏《筝赋》曰:度中楷模,不缩不盈。
§赋
【后汉侯瑾《筝赋》】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清商流转兮,若将绝而复属。若乃察其风采,练其声音,美哉荡乎。乐而不淫,虽怀思而不怨,似豳风之遗音。于是雅曲既阕,郑卫仍修;新声顺变,妙弄优游;微风飘裳,冷气轻浮。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
【魏阮瑀《筝赋》】惟夫筝之奇妙,极五音之幽微;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禀清和于律吕,笼丝木以成资。故能清者感天,浊者合地,五声并用,动静简易。
【晋陶融妻陈氏《筝赋》】伊夫筝之为体,惟高亮而殊特。应六律之攸和,与七始乎消息;括八音之精要,超众器之表则。后夔创制,子野考成;牙氏攘袂而奋手,钟期倾耳以静听。奏清角之要妙,咏驺虞与鹿鸣;兽连轩而率舞,凤踉跄而集庭。
【晋贾彬《筝赋》】温颜既缓,和志向说;宾主交欢,鼓铎品列;钟子授筝,伯牙击节。唱葛天之高韵,赞幽兰与白雪。剖状同形,两象著也;设弦十二,太簇数也;列柱参差,招摇布也;分位允谐,六龙御也。
【晋顾恺之《筝赋》】其器也,则端方修直,天高地平;华文素质,烂蔚波成。君子嘉其斌丽,知音伟其含情;罄虚中以扬德,正律度而仪形。
【梁简文帝《筝赋》】尔乃促筵命友,衔觞置酒;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白日蹉跎,时淹乐久;玩飞花之度窗,看春风之动柳。命丽人于玉席,陈宝器于纨罗;抚鸣筝而动曲,譬轻薄之经过。若夫钩竿复发,蛱蝶初挥;动玉匣之余怨,鸣阳鸟之始飞。遂东趋于郑女,和西舞于荆妃;足使长廊之瓦虚坠,梁上之尘染衣。
【陈顾野王《筝赋》】调宫商于促柱,转妙音于繁弦;既留心于别鹤,亦含情于采莲。始掩抑于纨扇,时怡畅于升天。
§诗
【梁孝元帝《和弹筝人诗》】横筝在故帷,忽忆上弦时;旧柱未移处,银带手经持。悔道啼将别,交成今日悲。
【又曰】琼柱动金丝,秦声发赵曲;流征含阳春,美手过如玉。
【梁昭明太子《咏弹筝人诗》】故筝犹可惜,应度新人边;尘多沚移柱,风燥脆调弦。还作三州曲,谁念九重泉。
【梁沈约《咏筝诗》】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梁王台卿《咏筝诗》】依歌时转韵,按曲动花钿;促调移轻柱,乱手度繁弦。唯有高秋月,秦声独可怜。
【陈陆琼玄《圃宴各咏一物得筝诗》】三五并时年,二八共来前;今逢泗滨树,定减琴中弦。鹤别霜初紧,乌啼月正悬。
○琵琶第三
§叙事
《风俗通》曰:琵琶,近代乐家所作,不知所起。长三尺五寸,法天地人与五行也;四弦,象四时也。《释名》曰:琵琶,本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因以为名。(傅玄《琵琶赋序》曰:《世本》不载作者,故老云:汉送乌孙公主,念其行道思慕,使知音者于马上作之。)傅玄《琵琶赋》曰:中虚外实,天地象也;盘圆柄直,阴阳叙也。释智匠《古今乐录》曰:琵琶出于弦鞉。(杜挚以为兴之秦末,盖苦长城役百姓,弦鞉而鼓之。)古之善于弹琵琶者,有朱生、(见《傅子传》。)阮咸。(见《竹林七贤传。)
§事对
【马上 牖下】马上见叙事。刘义庆《世说》曰:谢仁祖在北牖下弹琵琶,故自有天际意。
【丹桂 素桐】成公缓《琵琶赋》曰:乐则齐州之丹桂,柱则梁山之象犀。孙该《琵琶赋》曰:惟素桐之奇生,于丹泽之北垠;下修条以回固,上纷乱而干云。开黄钟以挺干,表素质于苍春。
【骇耳 娱心】成公缓《琵琶赋》曰:好和者唱赞,善听者咨嗟;眩睛骇耳,失节蹉跎。又傅玄《歌诗》曰:所乐亦非琴,唯言琵琶与筝,能娱我心。
【缓调 急节】孙该《琵琶赋》曰:缓调平弦,原本反始;温雅冲泰,弘畅通理。成公缓《琵琶赋》曰:改调高弹,急节促挝;飞龙引舞,赵女骈罗。
【奏六引 理五章】傅玄《琵琶赋》曰:然后众弄杂会,六引递奏;纤弦振舞,迅手繁骛。成公缓《琵琶赋》曰:掇止金石,屏斥笙篁,弹琵琶于私宴,授西施与毛嫱。撰理参畅,五齐五章。
【梁山象柱 岱谷丝弦】梁山象柱见上丹桂注。孙该《琵琶赋》曰:弦则岱谷檿丝,篚贡天府;伯奇执轭,杞妻抽绪。大不过宫,细不过羽。
【闻促声高 中虚外实】嵇康《声无哀乐论》曰:平和之人,听筝笛琵琶,则形躁而志越;闻琴瑟之音,则体静而心开。夫琵琶筝笛,闻促声高,故使人形躁而志越。中虚外实见上叙事。
§赋
【晋孙该《琵琶赋》】延年度曲,六弹俱成;绌邪存正,疏密有程。离而不散,满而不盈;沉而不重,浮而不轻。绵驹遗讴,岱宗梁甫;淮南广陵,郢中激楚。曲终歌阕,乱以众契;上下奋骛,鹿奔猛厉。波腾雨注,飚飞电逝。
【晋成公缓《琵琶赋》】八音之用,调于曲艺;箫韶九奏,物有容制。惟此琵琶,兴自末裔。尔乃托巧班倕,妙意横施;因形造美,洪杀得宜。柄如翠虬之仰首,盘似灵龟之觜觿。
【晋傅玄《琵琶赋》】素手纷其若飘兮,逸响薄于高梁;弱腕忽以竞骋兮,象惊电之绝光。飞纤指以促柱兮,创发越以哀伤;时旃搦以劫蹇兮,声撽耀以激扬。启飞龙之秘引兮,逞奇妙于清商。哀声内结,沉气外澈;舒诞沉浮,徊翔曲折。
【薛收《琵琶赋》】惟兹器之为宗,总群乐而居妙;应清角之高节,发号钟之雅调。处躁静之中权,执疏密之机要;遏浮云而散彩,扬白日以垂耀。尔其状也,龟腹凤颈,熊据龙旋;戴曲履直,破觚成圆。虚心内受,劲质外宜;磅礴象地,穹崇法天。候八风而运轴,感四气而鸣弦;金华徘徊而月照,玉柱的历以星悬。
【虞世南《琵琶赋》】寻斯乐之惟始,乃弦鼗之遗事;强秦创其滥觞,盛汉尽其深致。爰有达人,演兹奇器;参古今而定质,拟神明而摅思。慰远嫁之羁情宽绝域之归志。既而班尔运能,钧绳相设。求嘉木于五岭,取殊材于九折;析文梓以纵分,剖香檀而横列。木瓜贞柘,盘根错节;或散锦而花开,或丝萦而绮结。徒观其为状也,则众形斗极,殊姿巧制;随良璞之修短,任规模之巨细。既异材而合体,亦劮蕉腿瘢晃ㄊ实酪源右耍饰奕『跄汀H裟松附巧蹋习穑缓崛丛掠谔旌海椿胤缬诼迤帧J嘉畔抑鹊鳎顺づ旄В挥翰街杞冢媲嵘碇钗琛1先丫谒镏鳎患韭坠劢鸸戎纾偃莩┲窳种邸M鹑绯ず硬萋蹋呗ピ孪隆H胄≡范椿ǎ紊侠级枰埃撼尾ǘo,息长松而系马,临清流而挥弦,与殊方而俱写。音则抑扬嘈囋,联绵断续;纡余双鹤之吟,清壮三秦之曲。望高山之遥翠,见西河之始绿。
§诗
【唐太宗皇帝《咏琵琶诗》】半月无双影,金花有四时。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促节迎红袖,清音满翠帷。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空余关陇恨,因此代想思。
【南齐王融《咏琵琶诗》】抱月如可明,怀风殊复清;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掩抑有奇态,凄锵多好声;芳袖幸持拂,龙门空自生。
【梁徐勉《咏琵琶诗》】虽为远道怨,翻成今日欢;含花已灼灼,类月复团团。
【陈叔达《听邻人琵琶诗》】本自龙门桐,因妍入汉宫;香由罗袖里,声逐朱弦中。离有相思韵,翻将入塞同;关山临却月,花蕊散回风。为将金谷引,添令曲未终。
○箜篌第四
§叙事
《风俗通》曰:箜篌,一曰坎侯。汉武帝祠太一后土,令乐人侯调依琴作坎侯,言其坎坎应节也。侯以姓冠章也。或曰:空侯,取其空中。(《释名》曰:箜篌,师延所作。靡靡之乐,盖空国之侯所好。)《琴操》曰:朝鲜津卒霍里子高作箜篌引。
§事对
【汉祠 晋解】汉祠见叙事。晋永和《起居注》曰:诏太史,解土非祠典,可给琵琶箜篌。
【濮水 钱溪】刘熙《释名》曰:箜篌,师延所作。后出,桑间濮上之音。曹毗《箜篌赋》曰:发愁吟,引吴妃;湖上飒沓以平雅,钱溪摧藏而怀归。东郭念于远人,参潭愁于永违。
【湖上 桑间】并见上濮水注。
【孙赋 霍歌】钮滔母孙氏有《箜篌赋》,文具下。孔衍《琴操》曰:《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有一征夫,被发提壶,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坠河而死,乃号天嘘唏,鼓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公渡河而死当奈何?”曲终,投河死。子高援琴作歌,故曰《箜篌引》。操曰朝鲜里子高尔。
【依琴 考筑】依琴见叙事。扬方《箜篌赋序》曰:羽仪采绿承先轼,〈韦支〉裳起于造衣。箜篌祖琴,琴考筑筝,作兹器于汉代,犹拟易之玄经。
【宋女挥 吴妃引】《孙氏赋》曰:后夔正乐,唱引参列;宋女挥丝,秦娥抚节。吴妃引见钱溪注中。
§赋
【晋钮滔母孙氏《箜篌赋》】伊兹器之所起,实侯氏之所营;远不假于琴瑟,顾无取于竽笙。尔乃陟九峻之层岩,晞承温之朝日;剖峄阳之孤桐,伐楚宫之椅漆。征班输以造器,命伶伦以调律;浮音穆以遐畅,沉响幽而若绝。乐操则寒条早荣,哀曼则晨华朝灭。邈渐离之清角,超子野之白雪。思超梁甫,愿登华岳,路险悲秦,道难怨蜀。遗逸悼行迈之离,秋风哀年时之速;凌危柱以颉颃,凭哀弦以踯躅。于是数转难测,声变无方,或拂搦以飘沉,或顿挫以抑扬;或散角以放羽,或摅征以聘商。
【曹毗《箜篌赋》】峄阳之桐,植颖岩标;清泉润根,女萝被条。尔乃楚班制器,穷妙极巧;龙身凤颈,连翩杳窈;缨以金彩,络以翠藻。其弦则乌号之丝,用应所任;体颈质朗,虚置自吟。
【宋临川康王刘义庆《箜篌赋》】侯牵化而始造,鲁幸奇而后珍;名启端于雅引,器荷重于吴君。等齐歌以无譬,似秦筝而非群。
§诗
【梁简文帝《赋得箜篌诗》】捩迟初挑吹,弄急时催舞;钏响逐弦鸣,衫回半障柱。欲知心不平,君看黛眉聚。
○钟第五
§叙事
《释名》曰:钟,空也。空内受气多,故声大。《白虎通》曰:钟之为言动也。阴气用事,万物动成。《五经通义》曰:秋分之音也。《世本》曰:倕作钟。(又出《山海经》曰:鼓延为钟。)《尔雅》曰:大钟谓之镛,其中谓之剽,小者谓之栈。《周礼》曰:凫氏为钟,两栾谓之铣。(郑玄曰:故书栾作乐。杜子春云:铣,钟口两角也。)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此四者,钟体也。郑司农云:于,钟唇之上祛,鼓所击处。)钟悬谓之旋,旋虫谓之干,(旋属钟柄,所以悬也。郑司农云:旋虫者,旋以虫为饰也。玄谓今之旋,有蹲熊、盘龙、辟邪之虫。)钟带谓之篆,篆间谓之枚,枚间谓之景。(带所以分其名。郑司农云,枚,钟乳也。)凡钟磬各有笋虡。写鸟兽之形,大声有力者以为钟虡,清声无力者以为磬虡。《释名》云:横曰巽,(与笋同)在上峻也;植曰虡,虡,举也,从傍举也。(《毛诗注》曰:设大板以饰虡,为悬为业。又曰:崇牙树羽,并以饰为巽虡。)《尚书·大传》曰:天子左五钟,右五钟。《乐叶图征》曰:钟有九乳。《三礼图》曰:凡钟十六枚,同为一巽虡为编钟,特悬者谓之镈。《古今乐录》曰:凡金为乐器有六,皆钟之类也:曰钟,曰镈,曰錞,曰镯,曰铙,曰铎。镈如钟而大。錞,錞于也,圆如椎头,上大下小,所谓金镈和鼓也。镯,钲也,形如小钟,军行为鼓节,铙如铃而无舌,有柄而执之。铎,如大铃。古钟名有大林之钟,(见《国语》。)景钟,(见《管子》。)九龙之钟,(见《淮南子》。)十龙之钟,(见《贾子》。)千石之钟。(见《说苑》及相如《上林赋》。)
§事对
【生一 纪三】《乐叶图征》曰:黄钟生一,一生万物,故君子铄金为钟。王粲《钟铭》曰:纪之以三,平之以六,度量以加,气齐允淑。
【雷师 凫氏】傅玄《歌词》曰:雷师鸣钟鼓,风伯吹笙簧;西母出穴听,王父吟东厢。凫氏见叙事。
【周编 郑抱】《周礼》曰:磬师掌考击编钟。《尸子》曰:郑简公谓子产曰:“饮酒之不乐,钟鼓之不鸣,寡人之任也;国家之不乂,朝廷之不治,与诸侯交之不得志,子之任也。子无入寡人之乐,寡人无入子之朝。”自是已来,子产治郑,城门不闭,国无盗贱,道无饿人。孔子曰:若郑简公之好乐,虽抱钟而朝可也。
【思武 锡文】《礼记》曰: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王子年《拾遗记》曰:帝颛顼居位,文德者则锡以钟磬,武德者则锡以干戈。
【左三 右五】戴延之《西征记》曰:洛阳大极殿前,左右各三铜钟相对。大者三十二围,小者二十五围。《韩诗外传》曰:古者天子,左右五钟。将出,则撞黄金之钟,而钟皆应之。
【旋虫 绕兽】旋虫见上叙事。陆翙《邺中记》曰:铜钟四枚,如铎形,高二丈八寸。大面广外一丈二尺,小面广七尺。或作蛟龙,或作鸟兽,绕其上。
【发鲸 雊雉】张衡《西京赋》:发鲸鱼,铿华钟。薛综注曰:海中大鱼名鲸,海岛又有大兽名蒲牢。蒲牢畏鲸鱼,鲸鱼一击,蒲牢辄大鸣吼。凡钟欲令声大,故作蒲牢于上,以所击之者为鲸鱼。有篆刻文,故曰华钟。《淮南子》曰:齐景公族铸大钟,撞之于庭下,效雉皆雊。许慎注:族,聚也。其钟声如雷震,雉皆应之。
【二律 一虡】《左传》曰:郑人赂晋侯歌钟二肆。注曰:肆,列也。悬钟十六为一肆,二肆三十二枚。《三礼图》曰:镈,钟之大者也。形如钟,但大耳。其在虡亦一名而已。
【攻罪 铭勋】《乐叶图征》曰:圣王祗承天定禄爵人者,不过其能。尊卑有位,位有物,物有宜。功成者赏,功败者罚,故乐用钟。宋均注曰:不过其能,谓量能授爵也。有罪,鸣钟以攻之也。《国语》曰:晋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身却退秦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之景钟。
【万钧 千石】张衡《西京赋》曰:洪钟万钧,猛虡趪々。薛综注曰:洪,大也。三十斤曰钧。《三辅黄图》曰:始皇造虡高二丈,钟小者千石。
【两栾 九乳】两栾见叙事。《乐叶图征》曰:君子铄金为钟,四时九乳。是以撞钟以知君,钟调则君道得,宋均注曰:九乳,法九州也。
【母感 子鸣】《东方朔传》曰:汉武帝时,未央宫殿前钟无故自鸣,三夜三日不止。大怪之,召待诏王朔问之,朔对有兵气。上更问东方朔,朔对曰:“王朔知其一不知其二。臣闻铜者土之子,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上曰:“应在几日?”朔曰:“在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言山崩,延袤二十余里。上大笑,赐帛三十匹。
【齐毁 鲁铸】《晏子春秋》曰:齐景公为大钟,将悬之。仲尼、伯常骞、晏子三人俱来朝,皆曰钟将毁。撞之果毁。公召三子问之。晏子曰:“钟大非礼,是以曰将毁。”仲尼曰:“钟大悬下,其气不得上薄,是以曰将毁。”伯常骞曰:“今日庚申,雷日也,阴莫胜于雷,是以曰将毁。”《慎子》曰:鲁庄公铸大钟,曹翙入见曰:“今国褊小而钟大,君何不图之。”
【霍山文 江水字】何法盛《晋中兴书》曰:义熙十一年,霍山崩毁,出铜钟六枚。上有文,科斗书,人莫能识。又《虞喜志林》曰:吴时于江水中得钟,有百余字。募求读者,竟无人晓。
【吴札去 杜蕢入】《左传》曰:吴公子札自卫如晋,将宿于戚。闻钟声焉,曰:“异哉!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君又在殡而以乐乎?”遂去之。《礼记》曰:智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蕢自外来,闻钟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蕢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
【鸣三日 闻百里】鸣三日见上母感注。《汉官仪》曰:高祖庙钟十枚,撞之声闻百里。
§赋
【汉贾谊《虡赋》】妙雕文以刻镂兮,象巨兽之屈奇兮;戴高角之峨峨,负大钟而顾飞。美哉烂兮,亦天地之大式。
§铭
【后汉王粲《蕤宾钟铭》】有魏匡国,成功允章;格于上下,光于四方。休征时序,人说时康;造兹衡钟,有命自皇。三以纪之,六以平之,厥量孔嘉,厥齐孔时。音声和协,人德同熙,听之无射,用以启期。
【后魏温子升《钟铭》】宫商递变,律吕相生;立号则起,从革以成。调之必应,击而不横;铜盘韵响,火鸟和声。出入成则,明宵有数。
【岑文本《太极殿前钟铭》】夫金之为德,冠五材以称宝;钟之为器,谐八音而表节。成物兼于军国,致用适于洪纤,故习戎者用之以警众,司历者俟之以考辰,其由来也尚矣。粤以贞观之十四载,岁在上章,乃诏工者凫氏。铄铜为钟,陈诸路寝之庭,以纪壶人之节。尔乃邛都作贡,虞倕骋神,六齐不忒,四时合度。大小允窕摦之中,清浊得舒疾之和。声随晓唱,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