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贞想了一想,也知道朱元璋还是念旧的,没有亏待他的这个姐夫。
毕竟他刚到这里,还未立下功劳,朱元璋就让他做了后勤总管。
李贞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当即抱拳谢道:“多谢!”
三言两语之间,朱元璋便安排好了二人的职位,现在也就只剩下自己的外甥李文忠,也就是保儿还没有安排。
但李文忠还尚且年幼,如今也就只有十二岁罢了,只好留待以后再说。
不然的话,也可以让他来做个百户长。
朱元璋抬头看了看天色,已经过了午时,又突然感到一阵饿意。
朱元璋道:“把保儿叫上,随我一同到街上吃顿饭!”
朱文正,李贞二人自然是乐意之至。
李贞去叫上保儿。
四人便打算一起出去吃顿饭,顺便还可以叙叙旧。
在四人走到府门之时。
汤和,冯国用,冯国胜三人走了过来。
三人走到朱元璋的身前,躬身抱拳道:“见过将军!”
朱元璋笑道:“不必多礼!”
三人起身。
朱元璋又道:“告示可张贴好了?”
汤和道:“滁州城中每条街道都有我们张贴的告示!”
对于三人办事的效率,朱元璋还算满意,点点头道:“你们三个做的不错,可知效果如何?”
这时,冯国胜回道:“百姓们已经初步消除了戒心!”
朱元璋满意道:“消除戒心就好,要是百姓们还防备着我们那可就麻烦了!”
冯国胜道:“还请将军放心,只要我们严格执行三项条律,日久之下,自然会得到民心!”
朱元璋笑道:“如此的话,就劳烦你们三人来监管队伍了,只要发现有人触犯三项条律中的一条,审判之后,立即处决!”
三人闻言也知道朱元璋这时发狠了。
三人当即便下好决心,回去之后一定要交代好自己的属下,不要触犯条律。
不然的话,别说朱元璋,就是他们三个也不会放过那些触犯条律的士兵。
三人当即抱拳道:“属下尊将军令!”
朱元璋点点头,笑道:“你们三个用过饭没?”
三人摇了摇头。
从早上起一直忙到现在,没有歇息一会儿,哪来的及吃饭。
朱元璋见状笑道:“走吧,随我一同去吃个便饭!”
三人抱拳道:“是!”
就在这时,汤和将目光转向了李贞。
观察了一会,汤和不确定的问道:“你可是李贞兄弟?”
这下,冯国用,冯国胜二人也将目光转向了李贞。
李贞点点头,抱拳笑道:“见过汤兄弟!”
李贞又对冯国用,冯国胜二人道:“见过二位兄弟!”
冯国用,冯国胜三人急忙回礼。
汤和又看了看朱文正,过了稍会才道:“你应该就是文正吧!”
朱文正腼腆的叫道:“汤叔叔!“
汤和当即高兴的拍了拍朱文正的肩膀。
汤和又指着保儿,向李贞问道:“这应该是保儿吧?”
李贞笑着点了点头。
汤和看了看三人又看了看朱元璋,问道:“为何不见重二兄?”
朱元璋,李贞,朱文正三人沉默了。
保儿也是一脸伤心的样子。
汤和见状,顿时便明白过来,朱重二恐怕是出事了。
汤和当即一脸歉意的躬身抱拳道:“对不住了!”
朱元璋强颜欢笑道:“不知者不怪,走吧,吃饭去!”
朱元璋话落,一行七人便浩浩荡荡的出了将军府。
七人走进了一处酒楼。
酒楼名叫“迎客楼!”
迎客楼有三层。
站在三层可观滁州城半景。
酒楼的小二看着七人中有三人身着戎装,便知道几人都不是好惹的角色。必须要好生款待着,以免遭了横祸。
小二掐笑着走到七人身前道:“几位爷请!”
小二将七人请到了顶楼雅间,一处靠窗的位置。
待七人坐下。
小二掐笑道:“几位爷吃点什么?”
朱元璋笑道:“你们这儿有什么招牌菜?”
小二道:“这位爷且听个明白,我们这儿有‘清蒸半边鱼、八宝龟羊汤、玉带桂鱼卷、西拧脆虾球、一品东坡肘、雪菜豆瓣白虾汤!”
小二一口气便说了好几道名菜。
朱元璋咋咋舌头,道:“你说这几道菜都给我上一道,令在呈上一坛好酒!”
小二道:“几位爷请稍候候,小的这就去准备!”
第一百五十四章高粱酒()
见朱元璋点了点头,小二才敢转身走出了雅间。
过了稍会儿,还是这个小二,便抱着一坛子酒,还有一个同行的拿着七只碗进了雅间内。
等小二将酒放到桌上。
朱元璋问道:“你们这是什么酒?”
小二笑道:“这时小店的招牌高粱酒,三十年陈酿!”
“三十年陈酿?”朱元璋低声呢喃,又将酒坛的泥封掀开,一阵酒香散逸在雅间之内。
朱元璋沉醉着闭上眼睛吸了一口酒香,睁开双眼,称赞道:“确实是好酒!”
见朱元璋很满意对这坛酒赞不绝口,小二大着胆子笑道:“这高粱酒是小店采用上等高粱,经过几十道工序之后放入酒母,再将之存放三十年,酒香愈发醇厚!”
朱元璋眯着眼睛笑道:“你确定这酒有三十年?”
小二被朱元璋的眼睛一吓,急忙跪倒在地上,道:“请爷明鉴,这高粱酒是家父于三十年前年酿造,小的句句属实,绝无虚言!”
朱元璋起身将小二扶起道:“好了,我也没说不相信你,将酒碗放下,你就出去吧!”
小二闻言急忙使唤他身后的人将碗放到桌上,又亲自将酒摆放到每个人的身前后,碗就战战兢兢的退出了雅间。
待小二走后。
朱元璋做到桌上,问道:“方才的事,你们怎么看?”
在场了人沉寂了片刻。
冯国胜才道:“那小二很害怕我们,由此可见,滁州城的百姓还是不放心啊!”
汤和点头叹道:“是啊,就算是我们已经张贴了告示,可这滁州城的百姓,还是将我们与元军放到了等同的位置!”
朱元璋叹道:“这就要看我们以后能不能严格的执行三项条律了!”
朱元璋说着话,还亲自为在场的人出了保儿之外,将每人的碗中倒了一碗酒。
这个时候保儿不满意了。
只听保儿对朱元璋说道:“舅舅我也要喝酒!”
在这时,冯国用,冯国胜二人才知道这个小孩儿竟是朱元璋的外甥。
二人颇有意外的看着保儿。
李贞却是在保儿的脑袋上拍了一下,最终嘟囔道:“小孩子喝什么酒?给我好好的坐着!”
保儿听到父亲的训斥,眼睛中便噙着眼泪,一脸委屈的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起身将姐夫李贞按到了座位上,又亲自为保儿倒上一碗酒,道:“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喝酒才对!”说完又看向了在场的几人,道:“你们说是不是?”
在场的人除过李贞之外,都点头应和。
这下子,保儿眼睛中的泪水消失不见了,原本一脸委屈的表情也瞬间换成了笑脸。
保儿笑嘻嘻的对朱元璋说道:“谢谢舅舅!”
说完之后,就急不可耐的端起酒碗喝了一口。
“咳咳!”
只是还没咽肚,保儿便被呛了一下。
保儿脸色涨红的强咽了下去,随后便张大着嘴巴,一双小手不时的往嘴中扇风。
几人都是笑盈盈的看着保儿可爱的模样。
只有李贞一脸责怪的说道:“都说了不让你喝酒你硬是喝,现在还喝不喝了?”
保儿刺啦着嘴,口齿不清道:“不喝了,不喝了,我也不做男子汉大丈夫了!“
保儿说完,还不时的嘟囔道:“男子汉大丈夫要喝酒,我不做,我不做!”
几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也喜欢上了保儿的率性。
只有朱元璋有些黯然伤神。
他看着保儿就想起了吴道。
他的二弟吴道,在第一次喝酒时,也和他的外甥保儿相差无几。
只是现在,吴道却是躺在了床上至今还是昏迷不醒。
朱元璋一想到这里,就有些后悔。
他明知道吴道体内又隐患,就不该让吴道上战场。
只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朱元璋压下心中的郁闷,回到座位上,端起酒碗,强自欢笑道:“来,我们一起干了这碗酒!”
几人端起酒碗与互相虚碰一下,便一口饮尽碗中美酒。
一碗酒下肚,喝酒的几人皆是发出了一声令人沉醉的滋滋声。
几人随后将酒碗放到桌上。
只听汤和拍桌大声赞道:“好酒!”
冯国胜也出声附和道:“酒香留齿,劲暖全身,确实是好酒!”
朱元璋笑问道:“那就再来一碗,如何?”
几人尽皆点头。
只有保儿一人撅着嘴趴在桌上。
在朱元璋刚拿起酒坛,准备为几人倒酒之时,冯国胜急忙起身抢过酒坛道:“将军,您先坐着,属下来倒酒就可!”
朱元璋笑了一声,就坐了下去。
冯国胜的做法让汤和有些咂目。
只凭这一点,他就知道,这个冯国胜会做人。
待冯国胜为几人添满酒,刚做下去之后。
只见朱元璋又端起酒碗,道:“来,再干!”
几人举碗虚碰,随即饮之。
恰在这时,小二端着托盘,走进了雅间。
这个托盘比之一般的托盘要大,上面足足放着六盘好菜。
还是之前那小二将菜放到桌上,又为几人摆好筷子,道:“几位爷请慢用!”
小二说完随即转身就要退出雅间。
这时朱元璋突然道:“等等!”
小二额头留着慌汗,小心翼翼的走到朱元璋的身前,道:“请爷吩咐!”
朱元璋道:“你再去搬坛好酒过来,还要之前那个高粱酒,三十年陈酿!”
小二脸色纠结片刻,无奈道:“是,请爷稍等!”
朱元璋摆摆手,小二随即离去。
过了稍会儿,朱元璋把玩着酒坛,笑道:“看来这酒不多了啊!”
几人方才自然也瞧出了小二的纠结。
汤和嘿嘿笑道:“要不要将这酒楼的高粱酒都给搬走?”
冯国用闻言急忙应和道:“好好,这酒不搬走就太可惜了!”
朱元璋闻言,脸色一冷便训斥道:“你们两个说的什么胡话,这酒一看就是酒楼的招牌,存货也定然不多,我看你们两个还是放下自己的小心思吧!”
朱元璋话最是这么说,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垂诞这些好酒。
但是他知道这酒老板定然是不会卖的。
如果强买,那又破坏了条律,这样做不符合他的利益。
朱元璋也就只能放心这个想法。
第一百五十五章 终成眷属()
汤和笑道:“不要就是了!”
冯国用也赞同的点点头。
到了现在,他们两个是丝毫不敢违抗朱元璋的命令。
朱元璋点头道:“好了,吃菜吧!”
恰在这时,那小二又抬着一坛子酒走进了雅间。
小二将酒放在桌上后,就匆匆离去。
他是一刻都不想在这里多呆。
几人急不可耐的掀开酒坛,当即添酒畅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人一顿饱餐,结账之后,畅然离去。
几人回到了将军府。
朱元璋便将汤和,冯国用,冯国胜三人派遣出去,各自监督自己靡下的士兵。
三日之后,太阳初升之际。
朱元璋走出了房门。
这三日中,他可是忙坏了,只是军营太久跑了不下五六次。
期间还与士兵们一起喝了一顿庆功酒。
顺道表彰了一下有功之士。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在这三天之内,都未见过,李善长,老兵,蓝玉,徐达,常遇春等人。
朱元璋走到了吴道的房间。
只见吴道还在床上昏迷着。
朱元璋叹息一声,细细的观摩着吴道的神情。
突兀之间,也不知是不是错觉,朱元璋看到吴道的眼角动了一下。
朱元璋神色的激动的走到了吴道的身边。
低声唤道:“二弟,醒醒,能听到大哥讲话吗?”
可结果注定要让朱元璋失望了。
朱元璋一直在床边站了许久,都不见吴道有所反应。
朱元璋神色哀婉,摇头叹息一声,遂走出了吴道的房间。
朱元璋走着走着便走到了花园处。
双目无神的盯着园中的鲜花。
此时的花朵已经有了枯萎的迹象。
朱元璋伸手摘了一朵白色的鲜花,捧在手心细细观摩。
朱元璋并不知道这朵花的名字,但在心血来潮之下,他细细的数了一下花瓣。
细数一番,这朵花的共有十六瓣花瓣。
冥冥之中,朱元璋知道,这一定是代表着什么东西。
朱元璋思虑良久都不知道其代表什么。
直到多年之后,朱元璋荣登大宝,响起今天,他才知道这些花瓣所代表的意义。
朱元璋将花瓣抛洒在空中任其飘落。
花瓣落地,朱元璋走出了花园。
恰在这时,李善长,老兵,蓝玉,徐达,常遇春五人走了进来。
几人就在临近府门之处碰上了面。
五人走到朱元的身前施了一礼。
朱元璋道:“议事厅详谈!”
几人到了议事厅内,依次坐下。
只有老兵一人站立在厅堂之上。
朱元璋对老兵说道:“你寻个位子坐下!”
老兵抱拳道:“老汉是将军府中的管家,理应站着!”
这下子,朱元璋也不再劝。
毕竟在这个时代,以管家的身份来说,的确是没有与主人共坐一堂的道理。
除却老兵外,几人正襟危坐,只有李善长稍显放松。
朱元璋对几人问道:“我先前吩咐你们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
李善长笑道:“每家每户都已到访!”
朱元璋点头道:“如此最好!”
就在这时,李善长神色略显尴尬的说道:“事了之后,军中的粮草储备颇有些不足,军饷也稍显拘谨!”
朱元璋道:“粮草银钱,可都是交到了那些百姓的手中?”
李善长点头道:“确实如此,家有余粮的送的较少,家中粮仓见底的就多送了一些!”
朱元璋叹道:“如此甚好,这样的话,那些百姓兄弟们到了地下也能瞑目了!”
朱元璋说完,又道:“军粮和军饷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我来解决!”
李善长笑道:“将军可是要到郭帅那里打秋风?”
朱元璋笑道:“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去要写军粮军饷也是理所当然!”
其实在朱元璋的心中,还有另外的打算。
李善长道:“将军此去将会与大好事儿!”
朱元璋咧嘴笑道:“什么大好事?”
李善长高深莫测道:“将军到了便知!”
李善长一副高深莫深的模样真是气煞了朱元璋。
气的他直想把李善长从椅子上揪起来,给好好的扁上一顿。
过了许久。朱元璋才道:“我看就在今天回濠州吧!”
李善长皱眉道:“这会不会太急了些?”
朱元璋摆手道:“不急,不急!“
李善长摇头苦笑,道:“将军你知道李某不是此意!”
朱元璋笑道:“那又是何意?”
李善长道:“吴兄弟现今还昏迷不醒,您走之后,这滁州该交予谁来管理?”
朱元璋闻言,起身走到李善长的身前,笑着拍了拍李善长的肩膀,又退步抱拳,道:“我去濠州这几日,滁州城就交予先生管理了!”
李善长闻言,径直站了起来,非常郑重的抱拳说道:“李某定不负将军厚望!”
朱元璋笑了笑,又对蓝玉,徐达,常遇春三人说道:“你三人虽名为百户长,却还未分派兵马,现在我就将前几日参军的百姓交给你们了!”
蓝玉,徐达,常遇春三人急忙起身,抱拳拜道:“多谢将军!”
朱元璋又将目光转向李善长,道:“李先生,此时就交于你了!”
李善长抱拳应道:“是!”
在这时,朱朱元璋又突然说道:“哦,对了,还有一件事!”
几人附耳倾听。
朱元璋道:“就在前几日,我二姐夫李贞,外甥保儿,还有侄子文正来到了这里,文正被我封为百户,李贞为后勤总管,就请李先生带着二人到军营中任职了!”
李善长当即应承下此事。
朱元璋又从怀中掏出一个钱袋,里面足足装了不下百两银钱。
朱元璋将钱袋交给老兵,道:“府门就交由你来打理了,我不在这几人,照顾好的我的亲人!”
老兵躬身道:“请将军放心,老汉定会照顾好将军的亲属!”
事情谈完了,这下子朱元璋终于放心了。
朱元璋道:“好了,既如此我就先走了!”
朱元璋说完便火急火燎的走出了议事厅。
只留下几人在议事厅内咂目。
……
朱元璋回到房间,收拾一番,便带上一队骑兵,策马离开了滁州城。
快马加鞭之下,朱元璋一行人不过两三日的时间,便到了濠州。
此时已是正午,朱元璋进了濠州城,直接便走进了郭子兴的帅府。
进去后,管家告知朱元璋,郭子兴一家人正在用餐,他去通报一下,让朱元璋先在议事厅候着。
朱元璋便在议事厅内等待。
过了稍会,郭子兴不紧不慢的走进了议事厅。
还未等朱元璋施礼,郭子兴便哈哈大笑道:“呦,我们的大功臣回来喽!”
朱元璋急忙抱拳道:“不敢当!”
郭子兴拍拍朱元璋的肩膀,笑道:“成功拿下滁州城,有什么不敢当的!”
朱元璋闻言稍稍一愣,但也没问郭子兴是如何得知他拿下滁州城的。
相反,郭子兴要是还未接到消息,朱元璋才会觉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