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锋-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虽然得到了足够地银两。这种“助饷”政策却也严重地破坏了闯军地军纪。本来。李自成地军纪就不怎么样。进入北京城之前才临急抱佛脚多方申斥了几遍。甚至于。为了严明军纪。刚进城地那几天。还钉死剐杀了几百名犯了抢劫和强奸罪地士兵。可是。随着“助饷”政策地展开。大顺军军纪日益败坏。官员遭劫之后。城中富民不少人紧接着遭了殃。多数也被加以拷掠。平民地薪米尽被农民军抢掠以供军用。有人向刘宗敏反映这种情况。刘宗敏说:“此时只忧兵变。哪管什么老百姓?”

对此。李自成也觉有些过分。对刘宗敏等人讲:“你们为什么不帮助我做个好皇帝?”

可是,李自成没有想到,刘宗敏的回答却是:“皇帝之权归你,拷掠之威归我,你说这些干什么?”

接着,李自成便沉默了。刘宗敏和他有多年的情份,生死之交,又手握重兵,几乎与他平起平坐。何况,他也明白刘宗敏地想法。他的这个兄弟在追饷地过程中一定是有着深深的快感地,因为,对于这个穷了一辈子的人来说,可以任意捕捉殴打那些以前令自己高山仰止地权贵们,还可以从他们身上榨钱,这是一个比打仗好玩多了的事。所以,刘宗敏才会成为追饷的最得力支持者。李自成自认是一个讲义气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把助饷这么一个超级有油水的事情交给刘宗敏。虽然刘宗敏的所作所为让他不太满意,可是,为了义气,再加上手下数十万大军情绪高涨,他也不敢去强行施压。

但是,李自成却不知道,他的所谓义气是多么的不明智。事实上,稍有头脑之人,对刘宗敏这样残暴而又难以驯服的家伙都会有所提防,如果换成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会肯定会赏这人一把屠刀,但李自成却把助饷这样一个油水极大、极易失控的工作交给了他,他认为刘宗敏忠心耿耿,与自己私交甚好,才委以重任,但却不知道,政治家是最不能讲个人感情的。

刘宗敏的追赃活动整苦了明朝遗臣,也带坏了军队。原本,刘宗敏所部是李自成手里最精锐的部队,但这支部队在刘宗敏的影响下迅速腐化,对军士们来说,去捉那些有钱人拷打玩弄,成了比任何军国大事都重要的事,北京城内,到处跑的都是刘宗敏的兵,“腰缠多者千余金,少者亦不下三百、四百余金,人人有富足还乡之心,无勇往赴战之气。”北京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在金钱与残虐中寻求最大快感的闯军,短短十数天便已完全失控。店铺和居民开始经常遭受抢劫,在刘宗敏的纵容下,这种抢掠又很快变成了淫掠,强抢民女的事件也多有发生。“安福胡同,一夜之间,竟死了三百七十多名妇女”。对长期在外作战的大顺军来说,进城后掠夺美女亦是其**宣泄手段之一,但这种做法,却实实在在的是在自取死路。

而就在这时,祟祯十七年二月初八,奉李自成之命出外追索樂祯下落的李岩回到了北京。只是,这位李将军去的时候带了两万人马,回来的时候却是只身一人!这位颇有才略的李将军一见到李自成,便嚎哭不已,而除此之外,就是大声的痛斥李自成和一干闯军将领,痛斥他们为什么不在京城外围派驻兵马。而在李岩的痛哭流涕之中,李自成等人也终于明白了李岩到底遭遇到了什么。

原来,出发没有多久,李岩便已搜索到了樂祯的下落,那位大明天子正在跟离北京城不到一百里的地方。于是,李岩立即带兵前往追赶。可是,因为被敌人设计,他误以为樂祯身边只有千余人马,在追击过程中中了敌人的埋伏,部队被突然冒出的数万大军包围。之后,经过数天的激战与僵持,两万大军被杀被俘无数,全军覆没,他本人更是被敌人生擒。原本,他以为自己会被祟祯杀了,而事实也正是如此,他见到了樂祯,那位大明天子也确实抽出了佩剑想要砍了他,可是,最终,有人阻止了樂祯,不仅没有杀他,还放了他一条生路。可是,因为在战斗中受了不轻的伤,又没什么粮食、马匹,同时还要躲避那些京城出来的明军的残兵败将,他足足费了好几天的功夫才赶回京城。

但兵败和伤痛,还有独自一人逃回京城的事情都不是李岩最恨的。他最愤恨的,就是李自成一干人等为什么只会等在京城,居然连一个毛人都没派出去?甚至连北京周边的一些要地都没有驻军!他在外面走了那么久,居然是进了城之后才联系到自己的军队!要知道,如果李自成等人只是在城外哪怕派出了一些巡罗队,也不至于耽误这么多时间,让他和两万大军被围继而被灭,樂祯也就可能逃不走了。可是,事实就是这样,数万大军的交战,就在北京城外不到百里之地的平原上,居然没有影响到京城一丝一毫!

李岩很受伤,很愤怒,但是,他依旧无可奈何!

李自成忙于准备登基,刘宗敏、李过忙于追赃助饷,牛金星忙于“大轿门棍,洒金扇上贴内阁字,玉带蓝袍圆领,往来拜客,遍请同乡”……所有人都忙,就是没有人愿意去追杀樂祯。何况,按照李岩自己的说法,樂祯逃跑的方向是天津,那此时此刻,这位大明天子应该已经是到了海上,闯军又没有水师,想追也追不上了。虽然李岩反复强调,对方足有大军数万,不可能那么快就逃走,追上去至少可以得到准确的信息,看看是谁抢先带走了樂祯,这样至少可以预先防范可能的敌人。可是,依然没有人愿意出京。刘宗敏对李岩的不住逼问感到极为不满,嚷嚷说不治你李岩的败战之罪就已经够大方的了,你李某人还不依不饶了?大将田见秀也说,樂祯不过一丧家之犬,活着死了都一样,因为方今天下已经没有可以抵挡闯军的力量。而另一大将谷可成也安慰李岩,说以后会为其报仇,之后,就是牛金星,说现在闯王登基最重要……总之,就是没有人愿意动一动。最后,李自成见李岩打了败仗情绪不高,又因为追索樂祯而错过了发大财享福的机会,歉意地分给了他一座嘉定伯府,之后,此事便不了了之。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二百二十七章 需要心态平和的祟祯

祯十七年二月初八,也就是李岩好不容易回到京城见一伙人的时间,大明祟祯皇帝在孔有德等人的“护送”下,安全的到达了辽东,并坐船循河往北,到达了辽阳。这片在他的兄长天启皇帝时代便被满清夺走的地方。但是,此时的祟祯却没有任何欣喜的表现。原因自然也是因为他到的地方是辽东!

辽东,东北军的地盘儿。而东北楚钟南的名字对关内的人,包括他这个皇帝来说都是一个传说。据说这个人是宋人之后,初从西方归来,便斩杀了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之后逃奔蒙古,再之后,在皇太极、代善等人攻击林丹汗的时候,却又突然出现在了当时后金国的内部,并且火烧后金旧都赫图阿拉。再后来,这人逃到了朝鲜,又在后金大军的追击之中逃到了小北荒!尔后,此人凭借一起逃命的汉人于小北荒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并于数年之内逐渐膨胀,先袭后金,再并朝鲜,其间多次大败后金军队,逼杀阿巴泰、济尔哈朗、代善等后金名将,由处处受压制而到几乎全面反制后金。最后,更是借着大明官军伐清的时机,将辽东一举囊括入自己的口袋,并建立了东北执政府,组建六省!

不得不承认,楚钟南这个人确实非常的有能力,甚至某些人还说其人有雄才大略。但是,祟祯却对这个名义上的属下没有任何的好感。他其实在常的讨厌,乃至恨楚钟南!在他看来,如果不是楚钟南将洪承畴的十数万大军算计了,那么,有着十几万边军精锐在手,又有洪承畴这一精明的统帅,那么,李自成绝对无法在官军的打击下坐大。说不定那个反贼连陕西也攻不过去,那样的话,孙传庭等人也不会战死沙场……而大明也依旧可以拥有洪承畴和孙传庭这两路忠心耿耿的大军,完全可以帮他重振雄风,剿灭各路反贼,继而中兴大明!

“洪承畴和孙传庭,还有卢象升都在地时候,大明也没法彻底剿灭李自成等人。而且朱仙镇之战之后李自成就已经成了气候,孙传庭连战连败,洪承畴虽然有十几万边军精锐,可他就算能打嬴满清,并且不留人守卫辽东,可跟满清八旗军交战之后,那十几万人还能剩下多少?”

林喜被安排着伺候樂祯。但此时不同往日,所谓的伺候也就只是监视兼送点儿饭菜罢了。每天,林喜都要跑到樂祯房里跟曾经的主子相对着坐上一会儿,聊聊天儿,或者被樂祯骂上一通,并且乐此而不疲。孔有德等人颇为不解,最后,还是刘盛昌帮忙解了惑。说白了,林喜这货了就只是为了享受一下跟皇帝平起平座的日子!

“洪承畴、孙传庭数万大军便能屡败李自成,甚或将其打得全军覆没,若能乘大败满清之际,再败反贼又有何难?”樂祯怒瞪着林喜反问道。李岩追上来的时候,孔有德一伙突然冒出来足足两万多大军,他那时才知道,所谓的登州军其实根本就是东北军假的。而此行的目地除了搜刮京城财富之外,就是把他这个大明天子“掳”到沈阳去。虽然他对东北了解不多,但听闻在太庙把自己敲晕,之后又在午门前质问自己的那个登州副将其实就是曾经在山东造反,把个山东闹得天怒人怨的孔有德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此行定然不妙了。而且,樂祯虽然志大才疏,刚愎自用,却也颇有骨气,不愿自己成为汉献帝那样的傀儡,所以,在天津上船地时候,他就曾投海殉国。但是,东北军对他的监视极严,投了几次,都被救了上来,而且还被人奚落,这样,求死的心渐渐也就淡了。而对林喜等人,他一开始地时候还能怒斥喝骂,可看到这些人一个个仿若无事,反而听得津津有味儿,看着他发火的样子就像是在看大戏的时候,他就算有气也发不出来了。他是皇帝,就算再落魄也是皇帝,老朱家的尊严,不能这样受人侮辱!于是,他又求死了一回!这一回,他已经在旅顺之中了,所以找了根腰带,悬了梁!可是,吊了一会儿,正当憋得难受地当儿,又被救下来了!当时林喜等人的眼神他还记得,那是一种讥诮!

“皇上,我们在北京城的贪官污吏手中搜出了将近四千万两白银!你说,有这些人在你身边,洪承畴和孙传庭再有能耐,又能打败李自成几回?何况,这天下不只李自成一个,还有张献忠呢?还有那什么射塌天、改世王……等等等等!可你的国库和内库加起来才只有十七万两黄金和十三万两白银!哦,可能你在皇宫里还有更多的钱藏着,可你从来没动过,这也就是说,你还是没钱!这样的话,又有哪个士兵愿意跟你效命?难不成你还要他们学左良玉那样?那老百姓宁可奉迎李自成那些所谓地反贼了!”

林喜悠悠地坐在一边抿了一口茶,看着祟祯口干舌燥,却非要死撑着不愿意自己倒茶的模样,只觉得一阵好笑。什么时候了还死要面子?皇帝?落架地凤凰不如鸡!你一个浅滩的游龙还不同样连个虾米都比不上?

“天下官员皆可杀!”祟祯咬牙叫道。

“那那些宗室呢?”林喜又突然问道。

“宗室?你们想干什么?”樂祯闻言一惊。急忙问道。从京城出来十多天。数次求死。尤其是跳海地那几次。大冷天地。差不多每次都冻僵了过去。可老天爷不知道怎么搞地。不仅让他被救了上来。还连个伤寒都没有。以至于他如今地心态也放低了许多。但这并不是说他就放弃了求死地心志。因为那次悬梁之后。林喜对他说过:“想死容易。可皇帝也有皇帝地死法!至少不能见血。不能见铁!再者。你现在死了。怎么去见大明地列祖列宗?难道你告诉他们。你被赶出了北京。之后。就自杀了?恐怕到时候太祖皇帝非得气得从陵寝里跳出来不可!所以。你应该活着!就算要死。也得看着李自成那些人败亡之后再死!因为那样至少可以给大明

列宗一个交待!而且。就算死。你也应该死到北京去在皇宫外面可是很不吉利地。”虽然这话很不中听。也让樂祯极为愤怒。可不能不说林喜这话真地搭到了他地那根筋上!从那以后。樂祯能吃能喝。目地就只有一个。活下去!就算不能对楚钟南这个居心叵测地家伙怎么样。至少也得先看着李自成那些反贼先死!不过。樂祯虽然将死志埋到了心里。却依旧对朱氏宗亲极为看重。因为他地心底还在希冀着有大明地忠臣义士能拥立某个宗室子弟登基。继而重兴大明!而林喜却突然也问到了宗至。他自然也极为心惊!难道。东北军想对那些宗室怎么样?想到三国地时候。曹操父子把个汉室宗亲几乎都杀绝了。只留下一个汉献帝呆在那儿当傀儡扯着玩儿。他就感到一阵心悸。

“没什么。只是听说小福王、潞王等人逃到了南京。南京六部地官员似乎有些心动。”林喜微笑着答道。

“福王、潞王?”樂祯细细咀嚼着这两个名字。继而。嘴角微微露出了一丝笑意。

王暂不说他。小福王朱由可是自己亲叔叔福王朱常洵地儿子。是自己爷爷万历皇帝地直系血脉。想当初。自己刚继位地时候。魏忠贤势大。自己在宫里连东西都不敢吃。只敢吃自己偷偷带地干粮。最后。还是福王派了十几名侍卫进宫护卫。才让他安下心来。如今。自己一家身陷东北军之手。生死难卜。如果小福王能在南京接掌大宝。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听说小福王极尽好色。刚到淮安。便要凤阳总督马士英替他寻找美女……”林喜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嗯?”樂祯一怔,紧接着沉下了脸色,连连摇头:“你休要造谣!我福王叔一代贤王,为人敦厚,他的儿子岂会如此?”

“一代贤王?哈哈哈……”林喜的尖笑几乎撑破了屋子,“朱常洵若是一代贤王,那皇上您可就是古往今来第一圣明天子了!哈哈哈……”

“你,你……”

“皇上您别生气。关键是您说的话实在可笑!”林喜摇头笑道:“您可知道,福王在世之时,富可敌国,产业都办到了四川!可是,李自成数十万大军围城的时候,守军没有饷银,洛阳守将请求福王能拨款相助,可福王却死活不给一文钱,还把守将给怒斥而出。最后,洛阳城破,李自成搜剿福王府,得金银细软千万,还有无数粮草。就这,还只是浮财!而重达三百六十多斤地福王殿下,全身上下的肉都被那些叛军一块块割下来,和园林里的梅花鹿一同烹煮,李自成在洛阳西关周公庙举行宴会,赐给部下食用,名曰‘福禄宴’。”

“呕——”

吃人肉?而且还是自己亲叔叔地肉!?樂祯想怒,可是,胸口的恶心却让他根本没有机会!

“皇上,您不必如此。其实,大明宗室大多都是这样模样。福王如是,襄王如是……可他们手里却有着亿万家财。您可想过,只要他们有人愿意帮你一把,这天下都不会落到如今的田地?天下之败,败就败在贪官污吏和那些宗室身上!”林喜站起身来拂了拂袖子,看了一眼地上的狼籍,“我会派人来打扫地。皇上您还是保重身体。咱们还要打进山海关去呢!毕竟,您身上的仇可不少,李自成可还在北京城皇宫里面花天酒地呢!”

……

林喜施施然出了樂祯住处,挺胸凹肚的走到了相邻的另一间院子。而一进门,他原本一片昂然的劲头儿就没了,点头哈腰的对着刚好从里面走出来地那位陪起了笑:

“大人!”

“嗯!他……”楚钟南点了点头,又朝相邻的樂祯住处方向努了努嘴,“情绪怎么样?”

“放心,大人,这几天又是寻死,又是发火地,郁气都散得差不多了,按您的话,那就是心态平和了不少。”林喜陪笑道。

“生死之间果然是磨练人地性情呐!”楚钟南舒了口气,接着又是一阵慨叹:“不过,这位陛下也确实是够刚烈的。一连求死多次……光这一点,就值得我佩服三分,他也不愧是朱家子孙!”

“是啊。当初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可我大明上下无一因而折腰,反而是选出新帝,继续对抗瓦剌!不过,那时只算是朝廷地刚强,可如今,朝廷已经腐朽,这种刚强却转到了皇帝身上!”楚钟南身边一人插嘴说道,赫然正是黄宗羲,而他身边正是顾绛与王夫之两人。

“让你们呆在旁边看着皇帝寻死觅活,是不是有些太过了?”楚钟南微笑着问道。

“这样确实不忠!但京城陷落,为了皇上能及早振作,又不会太过偏激,纵然不忠,也只有认了。”王夫之叹道。

“呵呵,你们能放开心情就好。”楚钟南笑了笑,又转过头对林喜笑道:“皇上能安稳些,我也就安心了。你们先伺候着,等过几天,我派人接你们去沈阳!”

“遵命!”林喜答道。

“大人,我等能否……”黄宗羲三人又抱拳说道。

“你们愿意继续留在旁边‘监护’,我自然不会反对。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们暂时不要打扰皇上!”楚钟南说道。

“这是自然。皇上的心态越平和,我等也才会越安心!”黄宗羲等人答道。

“这样最好!”

……

“大人,您真打算……?”

看着黄宗羲三人离开,林喜又满怀疑惑地向楚钟南问道。他不明白,为什么楚钟南要这样安排樂祯。难道,他真的打算当一个忠臣?可他怎么看也不是个忠臣样儿呀。

“我现在需要一个心态平和,并且能跟我好好合作的樂祯。至于以后……呵呵,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你说呢?”楚钟南微笑着答道。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上,一起去?

祯十七年二月十八日,在辽阳过了十天之后,大明皇东北执政府执政官楚钟南亲自带兵迎至沈阳,并告谕天下:天子巡狩东北!至此,原本因为北京城破而乱纷纷一团的天下政局一时平静了下来。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自洪承畴伐清之后便平静的不能再平静,尤如一滩死水般的东北。尤其是南京一带,自樂祯“失踪”之后便乱哄哄一团,认为天子已崩,应当另立新主的凤阳总督马士英与南京六部的官员们也立即停止了一切争执,原本还在为到底是立小福王朱由还是潞王朱常更合适的官员们都感到了一阵莫名的压力。虽然大家都知道祟祯其实没什么本事,可是,人家是正统的天子,正统就有大义,如要东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