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宝生涯-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这些。”

    谢承锦点了点头,接着笑着对孟子涛说:“孟掌柜,你看看这几件东西,有没有喜欢的。”

    “好的。”孟子涛拿起其中一件白玉荷叶青蛙洗观察了起来。

    正在孟子涛鉴赏的时候,谢仲宇开口道:“爸,我来的时候听说福爷爷的那些核桃都找回来了,而且一对都没少,运气还真够好的。”

    孟子涛抬起头,有些惊讶,事情不会这么巧吧……

第八百一十七章 观赏石

    于是,孟子涛便问道:“冒昧问一下是什么事啊?”

    谢承锦说道:“是这么回事,我家隔壁人家有位专门收藏文玩的老人,一两个月前,老人儿子带他们老俩口去旅游,没想到回来就发现家里失窃了,除了钱财之外,他一部分收藏的文玩核桃也被偷了,为此老人还急得生了病。”

    “只是报警之后,这段时间一直没有消息,本来大家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居然又找回来了,这下子他总算能够睡得着觉了。”

    说到这,谢承锦回头问儿子道:“警察有没有说,东西是怎么找回来的?”

    谢仲宇回道:“听说是准备出售的时候,被古玩店的老板发现不对,老板打电话报了警,把人给抓到了。那家伙也真是倒霉,居然遇到了火眼金睛的老板。”

    孟子涛笑着接过话道:“这也谈不上火眼金睛,只不过是那人露出的破绽太大了。”

    听了这话,大家都愣了愣,王之轩讶然道:“难道人是被你认出来的。”

    “应该是同一个人吧。”孟子涛把先前发生的事情,给大家说了一遍。

    谢承锦拍了拍手:“嗨,这家伙也确实够可以的,不过也多亏了遇到负责任的你,换作是其他人的话,只要价钱合适,哪个会管那么多?”

    孟子涛笑了笑,虽然他不说,但事实就是这样,现在的一些古玩商人只要能赚钱,哪会管那么多。

    王之轩说道:“确实现在的金钱观念害人不浅,像过去,佛头被砍的佛像是不会买的,更不敢买卖被砍下的小佛或佛头,认为买卖这些雕像,既是亵渎神明,又没有好报。这一点虽然是旧的迷信,但从客观效果看,是有积极意义的,警示世人不能破坏田野或庙宇中的文物。谁倒卖这些文物,没有人报也有天报。”

    “对于出土文物,过去迷信说法是,偷棺掘墓上面附着的阴魂不散,论现代意识,则是破坏祖国文化,违犯国家政策,是不应该的。过去古玩商人一律不收军器,即真刀真枪,一则来路不明,二则容易伤人,而且无利可图。”

    马星纬点了点头,接过话道:“以前,古玩商讲究耍奸不耍赖。所谓奸,不是指奸滑的奸,而是指精明巧妙类行为,工于心计,做生意时该赚钱时分文不让。但是从不耍赖,讲求信誉。这可以说是金科玉律,做到了,就无往而不胜,既赚钱,又得人缘。”

    “但到了现在,有多少人会想那么多,只要能够赚钱,耍赖那是再正常不过了,就算是杀头的买卖也照做不误。”

    孟子涛笑道:“也不能这么说,一般来说只要能够进入圈子里的,多少还是懂得一些古玩规矩,做生意也都比较本分,像咱们协会中,奸商也毕竟是少数嘛。”

    马星纬说:“但老话说的好,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如果有游客来咱们陵市古玩市场游玩,遇到这么一位奸商,就会把咱们古玩界的名气给毁于一旦了,就说去年出了薛文光的事情,搞得那段时间我来古玩街都觉得冷清了一些。”

    王之轩说道:“那是淡季,和薛文光的事情没多少关系。当然,咱们今后还是要做好措施,就算因为奸商造成了影响,也能把影响减少到最低。”

    谢承锦说:“我觉得这事有些困难啊,出了条规,他们不遵守那又怎么办?现在毕竟是法制社会,咱们总不能单方面把他的店关了吧?”

    孟子涛笑着说:“在古玩街这边确实有些困难,不过我们已经有了相应的计划,到时就能解决了。”

    “什么办法?”谢承锦好奇地问道。

    孟子涛笑道;“暂时还在规划阶段,等一个月后您就知道了,现在请恕我暂时保密。”

    大家到底不是知无不言的朋友,见孟子涛这么说,谢承锦不方便问,而且他也不是那种喜欢追根究底之人,也就没有多言。

    这时,就听马星纬说道:“说起来这个薛文光消失了这么久,也不知道现在他在做什么。”

    “已经死了。”孟子涛言简意骇地说。

    “啊!怎么死的?”所有人都一脸惊讶地看向了孟子涛。

    孟子涛把前段时间的事情简略地说了一遍,当然,有些事情他没有说,免得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哎,真是世事无常啊,好好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王之轩不禁感慨了一番。

    马星纬摇了摇头:“我看他也是咎由自取,如果他能老老实实地做生意,之后的一系列事情就不会发生,哪怕帮人掌眼的时候看走了眼,只要人缘好,大家也多少会帮一下忙,哪会搞到现在这个结局?”

    王之轩摆了摆手:“人都已经死了,就不说他了。”

    人死如灯灭,以往的一切也都烟消云散了,大家也就跳过了这个话题。

    孟子涛继续鉴赏谢仲宇带来的几件文玩,最后从中挑选了一件和自己的香炉差不多价值的:“谢老师,我就选这件了,怎么样?”

    谢承锦看到孟子涛的选择,也相当的高兴:“当然没有问题。”

    做了交换,大家便继续聊起文玩方面的话题,等到中午,孟子涛请客,带大家去老张私房菜馆享用了午餐。

    饭后,大家相续告辞,夏大友也拿着孟子涛的草书作品,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孟子涛和王之轩步行前往古玩街,王之轩边走边问道:“子涛,新古玩街的计划要我帮什么忙吗?”

    这个新古玩街的计划,正是孟子涛先前对谢承锦保密的事情,也是之前计划和旅行社合作之后,孟子涛想到的计划。

    其实,新古玩街并不单单是古玩市场,而是集博物馆、古玩市场、艺术中心、画廊等一起的文化街。

    孟子涛的想法是以这些为依托,打造一个可持续的全国知名的文化景点,毕竟将来古玩精品肯定越来越少,如果只抓着古玩这个生意不放的话,早晚会衰败下来。

    孟子涛回道:“现在还处于计划和选址阶段,暂时还没有什么困难,不过您也可以和一些朋友吹吹风,听听他们的想法。”

    对于博物馆,孟子涛有个想法,博物馆肯定是属于他自己,但他的手里的收藏并不能够满足整座博物馆的展览,当然,他如果花钱砸,再加上自己的能力,要不了多久,他也可以把整座博古馆填满。

    但这么做不符合孟子涛的想法,他的本意是把华夏的精品文化展现给每一位游客,想要达到这个目标,靠他自己的能力是很难做的到,于是他又有了一个想法,他完全可以和别的藏家合作,签订协议把对方手里的珍贵藏品拿到博物馆展出。

    对藏家来说,自己的藏品可以展出,并能够得到自己家里得不到的专业维护,想来多少是有些吸引力的。

    对于一些珍贵的藏品,孟子涛还可以付出一些展览费,相信一些藏家还是会同意的。

    不过,这只是刚刚开始,在过程中,孟子涛也会使用一些炒作的手段,把一些藏品拿到拍卖会上拍出高价,名气打出去了,付出的展览费肯定会少,甚至想要签约展览还要付出一笔费用。

    当然,这一切只是孟子涛的美好想法,想要把文化街打造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达成的,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

    王之轩笑道:“这事没问题,别人不提,等博物馆开张,我的一些藏品肯定会拿到博物馆展览的,只是希望你到时别嫌弃不收哦。”

    孟子涛笑道:“王叔,您这话说的,我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不收您的藏品啊……”

    因为王之轩有午休的习惯,走到古玩街,俩人就分开了,孟子涛走回自己的店时,发现店里有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

    看到孟子涛进来,胡远亮就对着中年男子说:“靳先生,这位就是我们店的老板。”

    胡远亮接着又给孟子涛做了介绍,此人名叫靳游,上午那些文玩核桃就是他父亲的藏品。

    靳游热情地跟孟子涛握了握手:“孟老师您好,多亏了您,我父亲的那些藏品才得以找到,您就我父亲的救命恩人啊!”

    孟子涛摇了摇头:“靳先生,你这么说就太客气了。”

    靳游说:“您可能觉得我说的有些夸张,事实上那些文玩核桃都是我父亲的命根子,自从丢了这些文玩核桃,他一直茶不思,饭不想,觉也睡不好,短短几天时间,他就已经瘦了一大,要不是东西找到了,他非得大病一场不可,我父亲现在已经将近八十了,本身他身体就不太好,如果再得重病,很可能就凶多吉少了,我说您是他的救命恩人一点都不夸张。”

    孟子涛客气地说道:“靳先生,我真的不过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您不用这么客气。”

    “孟老师,客气的是您,不过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这事我们一家都会铭记于心了。”

    靳游接着说道:“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希望您能答应,我父亲想见您一面,亲自谢谢您,只是他现在腿脚有些不太方便,希望您能去一趟我家。”

    “真得不用太客气……”

    “我父亲这人脾气有些倔,还希望您看在他年纪大的份上,一起去一趟吧,也没什么事儿,他就是想见见您,亲自说声谢谢。”

    靳游摆足了姿态,也非常客气,再加上孟子涛手里也没什么要事,盛情难却之下他还是同意了。

    考虑到方便,孟子涛自己驾车来到靳游父亲住的小区。

    两辆车在一幢别墅前停下来,下了车,靳游带孟子涛走进别墅,刚走进院子,孟子涛看到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位有些消瘦的老人。

    此刻两位老人正欣赏着面前的观赏石,听到有人开门,转过头看到儿子带了一位年轻人进来。

    “爸,这位就是帮您找到文玩核桃的孟老师。”靳游为双方介绍道。

    老人名叫靳阿福,得知孟子涛便是那位古玩店老板,非常激动地握着孟子涛的手:“孟老师,真得太谢谢您了!”

    孟子涛客气了一番:“靳老,您身体不太好,还是不要太激动,注意身体。”

    “就是,你的东西好不容易找回来了,别把身体给搞坏了。”靳老夫人也劝道。

    “是是是,我不能激动。”靳阿福连忙调整了自己的情绪。

    孟子涛把话题引到旁边的观赏石上,说道:“靳老,这是上水石吧?”

    靳阿福笑着说:“对,这就是上水石,是我家这小子从晋省搞来的,我看着觉得不错,就找人做了一个大盆景,平时看看还挺有味道的。”

    上水石石上可栽植野草、藓苔,青翠苍润,是制作盆景的上好石材。它又被称之为吸水石,之所以被这样叫做是因为盆中蓄水后,如果上水石质地优良,则很快可吸到顶端。

    若质地一般,石质较硬,石头内部空隙少,则上水较慢,多则吸水不到顶部,普通上水石上水高度最多可至六十公分,优质的可达一米甚至以上,吸水石的上水强度是鉴别上水石品质极其重要的标准。

    眼前这一件大型上水石,其质地十分优质,而且种植的植物也是恰到好处,确实很有味道。

    孟子涛笑道:“上水石多见,但像这样优质,而且造型也优美的上水石就相当少见了。”

    靳游道:“我也是恰逢其会,而且也是我父亲喜欢各类观赏石,遇到了就把它买了下来。”

    孟子涛说:“靳老福气好,有您这样孝顺的儿子。”

    靳游客气地说:“您过奖了,关键是我父亲教育的好。”

    靳阿福摆摆手:“老话不是说嘛,子孝父心宽,家和万事兴,这些都只是平常事,人就是要相互尊重,相互爱护,讲亲情、友情,现在生活压大力,人人都需要精神支撑,需要亲情、友情,有个能够倾吐心生的地方,家正是这个地方。就像我这回,如果没有老伴和儿女们的劝导,可能重病不起了。”

    “好了,不提这事了,咱们走进去坐吧。”靳阿福由老伴推着,邀请孟子涛进屋。

第八百一十八章 逮到“耗子

    孟子涛走进屋里,只见这里的装修古色古香,而且随处可见一些文玩艺术品,精美的观赏石盆景,也很常见。

    孟子涛笑道:“看来靳老对各种观赏石也情有独钟啊。”

    靳阿福笑道:“人如草木,无奈于红尘中的轮回,体会着人是的各种艰苦。而石则不然,它是永生与超然的。于是人与石之间,就有了一种后世前生的缘份。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爱上了各种观赏石。”

    孟子涛点了点头,自唐宋以来,士人骚客多寄情山水,而山水不易为人所迁,于是“咫尺有千里之势”的观赏石从那时起就悄然出现在书案条几之上,雅室厅堂之中。

    在喧闹市井,人们静下心来,把玩形形色色的石头,一种“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意生云”的韵味会陡然萦绕心头,“不如归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渴望得到满足。而究其原因,有部分可能正如靳阿福所言。

    见孟子涛对自己收藏的观赏石感兴趣,于是,靳阿福就给孟子涛仔细介绍自己的这些观赏石盆景的来历等等。

    一番介绍之后,靳阿福说道:“孟老师,不知以专业的角度如何鉴赏观赏石?我以前只凭自己的喜好购买观赏石,难得今天有你这位专业人士,所以还想请教一下。”

    孟子涛点了点头,说道:“目前在赏石界有几种观点。有人根据多年的觅、藏、玩、赏之经验,将观赏石鉴赏分为四种赏石方式,可以使人们达到四种不同的境界:一为观石,二为品鉴,三为笔鉴,四为悟鉴。有一些赏石界的人士认为目鉴、手鉴、耳鉴、心鉴等对于观赏石鉴赏十分重要。”

    “比如说目鉴就是用眼睛看,可以是带着喜悦之情地观赏,也可以是带着探究和疑问来研究。目鉴主要是鉴赏观赏石的造形、颜色、纹理、体量。品其瘦漏透皱之秀、五彩缤纷之色、变幻无穷之纹、大小雄奇之体、点线面之协调。”

    “说到底,观赏石还是要鉴赏者依照自己的知识水平、爱好和情趣出发,对观赏石中固有的质、形、色、纹等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形成一些直接感知的印象。如质地坚硬、颜色美丽清晰及人物、山水的形象等。”

    “就像您说的,靠自己的喜好,再善于综合各家观点,灵活运用,就会悟到赏石之道了。”

    靳阿福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专家到底是专家。”

    孟子涛摆摆手,客气了一番。

    大家来到客厅坐下,靳阿福就对靳游说:“你去我房间,把我箱子里的那座观石盆景拿过来。”

    “好的。”

    等靳游走了,靳阿福说:“孟老师,这回的事情实在太谢谢你了,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我有座比较奇特的观赏石盆景,想作为谢礼,还请你务必不要推辞。”

    孟子涛先前已经摆出了自己的态度,也不想再多说什么客气的话,于是就委婉地表示先看了东西再说。

    过了片刻,靳游拿着一座观赏石盆景来了,粗看好像没什么奇怪的,但近距离一看,孟子涛都忍不住惊讶起来。

    这座观赏石通体墨绿色,外表润泽,体积不大,高三十多厘米,宽二十厘米左右,造型仿佛是一座挺拔的山峰一般。

    看到这里,一般人都不会觉得有多少惊奇,但如果山峰上还有大大小小相连的山峰和沟壑,组合成一副气势浑厚的山川画卷,想必所有见到之人都会感到震惊吧!

    神奇,太神奇了!

    孟子涛仔细地看完这座观赏石盆景,内心之中万分感叹,这块观赏石要说它是大自然生成的,他心里都不敢相信,因为实在太神奇了一些。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是人为的,那要想在如此之小的石头之上表现如此浑厚的山川画卷,那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了的。要说形,也许不少雕刻师都做得到了,但其所表现出来的气势,却连一些绝世的大师都很难做到。

    孟子涛记忆中虽然也有一些雕刻大师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但风格就不太一样,更何况,他并没有从这座观赏石上看到有任何雕刻的痕迹,显然,这应该是天然形成的。

    既然是自然形成的,以它表现出来的特性,应该是一种名石,孟子涛又仔细回忆起来,终于在记忆中翻出了一种奇石的资料。

    “孟老师,不知你认得出这是哪种石头吗?”靳阿福问道。

    孟子涛用手指敲了敲石头,点头道:“如果我没认错的话,应该是林虑石。”

    “林虑石?这是什么石头,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啊。”靳阿福讶然道。

    孟子涛说:“这种奇石其实并不多见,只在《云林石谱》中有段描写,说是出自相州,其实就是太行山区域,这里的山石、河卵石在其地质成因和大自然的作用下,形成了众多的古朴粗犷且画面丰富的太行奇石。”

    “它虽然没有南方奇石的秀美细腻和色彩艳丽,但太行奇石具有的特色使其充满北方地域之美,是我们中华奇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林虑石就是其中一种比较稀有的太行奇石。”

    “原来如此。”靳阿福总算明白过来,笑道:“到底是专家知识渊博,我找了不少资料都没有找到这是什么种类的奇石,如果没有遇到你的话,我都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知道了。”

    孟子涛呵呵一笑:“老话说的好,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比如您擅长的领域,或许就是我需要请教您了。”

    “谦虚了。”靳阿福笑了笑,接着说道:“孟老师,既然你能认出它的品种,交给你再合适不过了。”

    “不行,不行,太贵重了。”孟子涛连连摆手,特殊的奇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