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忠贤呵呵一乐,不大相信的朝袁大海看了眼,笑道:“你手头还有宝物?啧啧,稀奇了,拿给咱家看看,看看到底是不是宝物。”
“哎!”
袁大海点了点头,一边从怀中掏《东林点将录》,一边王婆卖瓜似的说道:
“小婿这宝物虽不是什么神兵利器,也不是什么古玩名画,更不是什么仙丹妙药,但小婿却以为,这宝物的价值却一点也不亚于那些,对爹而言,更可当得上仙丹妙药!管保爹看了,什么不顺心的事都顺心了!”
他这般说法,魏忠贤不禁有了些好奇,迫不及待要看看这宝物到底是何方神物。
结果,袁大海从怀中摸出来的却是一本已经发皱的小册子,不显山不显水的摆在桌子上。
“这个便是你说的宝物?”魏忠贤大为失望,不就是破小册子吗,这算什么宝贝,难不成里面还能飞出个颜如玉来?
见魏失望,袁大海微微一笑,身子往前凑了凑,神秘兮兮道:“爹可莫要小看这册子,这里面记得可都是好东西,小婿给它定了个名字,叫《东林点将录》!”
“东林点将录?”
魏忠贤愣住了,这是什么玩意?隐约觉得这册子跟东林党有关系,但这“点将”二字却是如何个说法?这玩意又宝在何处?十分不解的盯着那册子上看下看,一时琢磨不透。
冯铨是见过这《东林点将录》的,知道这里面都写了什么,故而没怎么惊讶疑惑,站在那里微微得意,他知道,只要这《东林点将录》一出,缪昌期可是跑不掉的了,不死也要扒成皮,因为这老小子在上面的排名挺高。
“小婿这份《东林点将录》妙处多多,上面列了东林党的一百零八奸贼,人人皆与那水浒梁山匪盗吻合,这排在第一号的便是匪首开山元帅托塔天王李三才!”
知道魏忠贤不识字,但却喜欢听说书,对水浒人物清楚,故袁大海直接便点了出来:
“李三才之下便是及时雨宋江,此人对应的便是东林叶向高,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对应的便是前吏部尚书**星。 掌管机密军师二员: 天机星智多星左谕德缪昌期、天闲星入云龙左都御史高攀龙。协同参赞军务头领:地机星神机军师礼部员外郎顾大章……”
把个点将录依次读了,读到杨涟时,魏忠贤却脱口便叫道:“这家伙是天勇星大刀手!”
袁大海一愣,定睛一瞧,没错,杨涟对应的就是天勇星大刀手。惊讶之下,与冯铨都是面露佩服之色。
魏忠贤嘿嘿一乐,他不识字不假,可这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故事,他却是听得熟的,对他们的绰号几乎到了脱口而出的地步。袁大海读了几个,他便能想到后面都应该是哪些梁山的盗匪,能一下说出杨涟对应的绰号还不是小事一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三十九章 无耻之徒(七)
“咱家老早就和王公他们说过,别看大海你是边军出身,可却是能文能武,不下朝中那帮进士,果不其然!你啊,总是能给咱家惊喜,有了这份《东林点将录》,咱家可就把东林党那帮人给摸透了,嗯,大海有功,真是我们老魏家的家珍啊!”
魏忠贤大乐,这《东林点将录》可真是瑰宝,对他的脾气!这册子可比魏广徽那王八蛋献的要强多了,单看人名就多,一百零八,乖乖!
听了魏忠贤的夸赞,袁大海也是喜笑颜开,指着《东林点将录》,趁势对魏又说道:“爹,这一百零八人除了那些已死的,余下的人小婿都派人查了,这些家伙可都是打算要杀爹的,不把他们除了,爹这觉便睡得不安心。以前咱们不好想手,没个目标,现在不同了,有了这《东林点将录》,爹便可按人搜索,如此,他们便是一个也别想跑了!”
“嗯,嗯,不错,不错,一网打尽…”
魏忠贤听得连连点头,满心欢喜之下突然意念一动,起身把《点将录》一书收到袖中,对袁大海和冯铨嘿嘿一笑,说道:“咱家把这点将录带了,明早进宫便去见皇上,嗯,这可是一百零八匪盗,端端的坐实了东林结党误国的罪证,咱家想皇上见了,必定也是欢喜的。”
说得高兴,却是没有注意到袁大海的脸突然涨成了苦肝色。
…………
次日,天还未大亮,魏忠贤就早早的起床,吩咐王启年备轿,兴高采烈的拿着《东林点将录》便往宫中去。
袁大海不知是知道魏这一去会碰一鼻子灰还是忙着处置杨涟他们,反正他是没在魏府呆,连夜拉着冯铨就溜了。
到了乾清宫,魏忠贤等了会,天启便叫人来召他进去。一见到天启,魏忠贤便激动的将《东林点将录》呈了上去,兴奋的嚷道:“皇上,老奴捡到宝了,这册子便是东林党结党为匪的罪证,请皇上御览!”
“什么宝贝,什么罪证,老魏你一大早过来瞎嚷嚷什么?”
天启莫名其妙的从魏忠贤手中接过《东林点将录》,好奇的翻了起来。
魏忠贤在那望着,满心的欢喜,斗然一个激灵,暗道不好!疏忽了,疏忽了,咱皇上这文史知识有限,又没读过什么野史传奇,更没听过水浒,他哪里知道梁山上那些盗匪?
果然,当天启翻开第一页时,瞅见“托塔天王”这个绰号,先是在那愣了愣,然后一脸茫然的看向魏忠贤,问道:“老魏,这托塔天王是什么典故?”
嘿!魏心中一乐,知己难得啊!
忙绘声绘色讲起了晁盖“隔溪移塔”的故事,说完意犹未尽,又指着李三才的名字,对天启愤愤不平的嚷道:“东林匪首李三才善于迷惑人心,能使人归附同流合污,和这晁盖移塔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蒙骗世人,好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皇上明察,对这等匪类一定要严惩不怠!”
哪知天启听了,却是哈哈一笑,然后鼓掌赞道:“好个李三才,好个托塔天王,有勇有谋,妙哉!”
“啊?!”
魏忠贤大吃一惊,皇上怎么会是这个反应?!
一张老脸顿时拉长成一张老驴脸,他原本打算让皇上知晓东林党的强暴,应当从速剪灭,万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完了,马屁拍到马蹄上了。
魏忠贤暗自叫苦,却是没有埋怨袁大海瞎献宝,因为他知道自己这皇上,可是实实在在胸无点墨,肚中的货还不如他魏大裆多呢。所以啊,和皇上说这事,那就是对牛弹琴。要怪也怪自己,没事你瞎嚷嚷什么。现在碰了壁,难怪别人嘛。
叫苦之下,再也不敢和天启说水浒的事了,打个哈哈,赔着笑脸愣是把这事糊弄过去,正好奉圣夫人拎着食盒来了,天启便也没理会这事,和奶妈一块用膳起来了。
魏忠贤这边忙把书给收起来,从此再没敢拿出来给皇上看。哈着笑脸走到天启那说道:“皇上,司礼监那还有些俗事要老奴去办…”
“去吧去吧。”天启随手挥了一下,体贴的夹了个小糖圆子到奶妈嘴里,客印月眉波传情,荡得天启心痒痒。
这亲热劲,魏忠贤干醋一阵,讪讪的便要下去。走了几步,天启却又叫住他,淡淡的说了句:“杨左等人受贿的事情早日结了,该移交刑部的就移过去,事情不要闹得太大,毕竟是先皇留给朕的辅臣。”
…………
圣旨传来,魏广微顿时吓得失魂丧魄,慌忙拿着崔景荣的亲笔信,跌跌撞撞的便冲出了内阁,往司礼监方向急速奔了过去。
顾秉谦见他这样,不由幸灾乐祸的在后暗骂一句:活该!
冯铨负手恭敬的站在顾秉谦背后,也是一脸欢喜,心道看来自己的机会来了。对袁大海也是更加感激,昨夜若不是他拉自己同去见魏忠贤,机会如何能落自己身上。
“千岁,下官冤枉啊!”
一到司礼监,魏广徽跪下来就哭叫了句,耳边却没有动静,抬头一看,魏忠贤的脸冷得跟冰块似的,正盯着自己看呢。魏广徽顿时脖子一紧,背心一阵发凉。
“冤在何处,你自己说。”魏忠贤怒哼一句。
魏广徽忙将崔景荣来信之事详细说了。说完之后,魏忠贤却是没吭一声,魏广微深感大事不妙。他了解魏忠贤,知道他若是大吵大骂的,事情或许还会有转机,但要是一声不吭,那这事八成便凶险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这边魏广徽正提心吊胆着,那边梁栋不知从哪冒了出来,拿着份奏疏说道:“千岁,御史门可新上疏弹劾魏阁老。”
魏忠贤一听,老脸一动,缓缓道:“说了什么?”
梁栋朝魏广徽看了一眼,冷笑一声,对魏说道:“疏上说魏阁老误听崔景荣,罔顾圣意,收受奸贼杨涟等人好处,意图为他们翻案,理当自上辞呈,否则,朝纲不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四十章 统统杀了
魏广徽完了,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再加上袁大海和王体乾、梁栋的不断“吹风”,魏忠贤再也没给过魏广徽好脸看。顾秉谦幸灾乐祸,也不出手相救,霍维华、崔呈秀等人也与广徽不和,都无意搭救。
无奈,魏广微只得引病回籍。临行前他备下厚礼,亲自送到魏忠贤府上,以释前疑。
更作诗一首献与九千岁,云“秋雨沉沉夜未央,蓟门有客欲还乡。…苍狗白云仍变幻,倾葵捧日但悲伤。”
寥寥数语,道出了自己一心拥戴九千岁,却不料落个鸡飞蛋打的下场,其失落之情,溢于言表。
可惜,厚礼和这首诗没有能到魏忠贤手里,东西被梁栋收了,信却被他给直接撕毁了。
…………
不久,又发生了内阁中书吴怀贤被害一案。
吴是徽州府休宁县人,东林党人。他与冯铨同为内阁中书,但却对冯铨充满敌意,常以言语冷嘲冷讽。
冯铨现有袁大海做后台,如何会怕他吴怀贤。探知吴平日里 十分欣赏杨涟参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听说常边看边击节赞赏,并在精彩句子下圈圈点点。有人曾见其在杨涟劾疏结尾处,提笔写过“应按北宋宰相韩琪惩治宦官任守忠的先例,遣戍流放。”
又查知平日里,吴怀贤又与工部郎中吴昌期关系亲密,吴昌期上月因弹劾魏忠贤被罢官回籍,而吴怀贤经常与他通信,互相勉励,约定此仇他日来报。
魏广徽去职那日,吴怀贤高兴之下竟然在内阁随手写下了“事极必反,反正不远”八字,冯铨无意瞥见,立即禀报了袁大海。
“物极必正,反正不远?”
袁大海细细品味这八字,半响,嘿嘿一笑:“吴怀贤一小吏也,也敢诽谤九千岁,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这八个字不是明着说咱千岁的日子不长么?”
冯铨忙点头附合道:“是也,是也,下官也是这么想的!”稍顿,又问:“不知大人如何治他?此辈素与下官不合,处处针对,实是根眼中剌!”
“既是剌,便要拔除,焉能让他再留着。”
袁大海微一沉吟,招来李庆,对他耳语几句。李庆闻令,立即派人买通了吴怀贤的家人程某,偷出了吴写在杨涟奏书上的评语,及二吴之间的来往信件。
拿到证物,袁大海请示过魏忠贤后,假传圣旨把吴怀贤与妻子邱氏,及儿子吴道升,一同关入东厂大狱,以吴结交同乡奸人汪文言的罪名,对其刑讯逼供。吴怀贤受刑不过,只能招供与党人密谋要除魏阉,最后,一家皆被处死。
……………
二审汪文言,袁大海指使差人给汪上了“红绣鞋 。
番子拿来刚烧红的烙铁,朝汪文言的前胸后背一顿猛烫,然后烙开了汪的双脚。随着汪文言的数声惨叫,空气中迅速弥漫了一股肉皮烧糊的气味,汪文言顿时疼的昏死过去。
等他苏醒过来,发现袁大海正笑咪咪的望着他。
“杨涟、左光斗等人收熊廷弼贿银一事,你前番已经签字画押,按律,你亦当被处斩,不过本官看你是条汉子,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只要你肯当堂指证杨涟等人,本官便请厂公饶你一命,甚至还可以让你官复原职,你认为如何?”
汪文言听罢,咧嘴一笑,旋即仰天大呼一声:“要害便害,一个莫须有可供你们做得太多文章,要指证什么?你们还需指证吗?要我诬陷杨大洪他们,你休想!”
“妈的,敬酒不吃吃罚酒!”
袁大海大怒,本是要给汪文言个生路,因为只要他肯当堂指证,那便可以正大光明,公然杀了,不惧朝中非议,哪知他竟还是冥顽不灵,真是阉王叫你三更死,你休想留待五更时了!
“用刑!”
怒极之下,喝令番子们换刑具,一阵乱打乱拶乱敲后,汪文言再是出不得一口气。
………。
汪文言死后,袁大海进宫见魏忠贤,结果魏忠贤告诉了皇上要尽早结案的意思。
天启的话可能对魏忠贤有些威摄,可是对袁大海,却是一点效果也没有。他是铁了心的要置杨涟等人于死地,此时如何能收手?
打蛇不死反被蛇咬不是没有的事,袁大海现在是骑虎难下,他不能不杀掉杨涟他们,否则以杨涟等人睚眦必报的性格,只要有机会,他们一定会找自己报仇的!
为自保计,他进言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尔后更是告诉魏忠贤一个坏消息,那就是左光斗受刑不住,已于昨晚死于狱中了。
左光斗死了!
魏忠贤大吃一惊,心道左老头这么不禁打的?事已至此,他也是没有选择了,皇上要的是一个不死,现在却是死了左光斗,已经没法交待了,索性就把余下几个也一股杀了,反正也是一样的麻烦。
魏忠贤一锤定音:“杀!”
。。。。。。。。。
六月十四日,杨涟、魏大中受全刑,顾大章拶、敲五十。周朝瑞、袁化中各杖三十。
当夜,袁大海亲自带领钱恩、李庆、郭可纲、张德喜四亲信至杨涟囚室,采铁钉贯耳、土囊压身酷刑致杨涟死,次日,杨涟尸体送出狱外,只剩下一堆堆枯骨粘肉。时逢盛夏,蛆蚁爬上爬下,已难辨模样。
十五日晚,患病多日的袁化中,奉命转移到狱中的关王庙,当夜被钱恩以利刃割破喉咙而死。
为掩人耳目,在杨涟、袁化中死后,袁大海上疏给皇上,说“周朝瑞病剧。”
天启看到奏疏后,立即派了御医来狱中为周诊病,可当场就被袁大海呵斥而去。御医回宫后,人还没来得及跟皇上禀报,就被一帮凶神恶煞的太监给带走了。
其实周朝瑞并未生病,只不过是袁大海用以掩人耳目的手段,因为周朝瑞如果现在死了,那是病重而死,可不是被人害死。
十七日中午,周朝瑞被张德喜直接带了出来,在距离宣教司不足三丈的地方,以重锤砸死。
同日,顾大章被杀于囚室中。
十八日,魏大中“自杀“,上吊死。其死后,尸体交还其子学高,那大棺才终是派得用场。
杨涟、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相继被杀,每一人死,袁大海必用刀剔出喉骨,用小盒封固,呈送魏忠贤过目。是谓“铁证”。
………。
《清洗东林》卷结束。《辽东屠夫》开始。
ps:另在着手一本极端民族主义的历史作品,背景明崇祯七年,可能是他站买断,《东厂》的更新依旧继续,更新量可能不会多了。毕竟买断稳定些,收入要高些。(买断是妻子对我的最后通碟,否则,剥夺一切公民权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斩尽杀绝
杨涟、魏大中等人相继遇害,最先知道的人是同为狱友的**星。
**星毕竟在官场中沉浮多年,识人知人甚深,他不大相信魏忠贤对杨涟上疏会轻易善罢甘休,果不其然,入狱没多久便传来了杨魏顾等人相继被扭解入京的消息。
知道杨涟被杀后,**星便清楚自己将会大祸临头。
很快,袁大海下令再提**星过堂,这便是一不做二不休,顺手把**星也给解决了。不过这次不能再直接杀掉,而是换一种方式解决这个老匹夫。
同样,为掩人耳目,袁大海和梁栋密商仍以追比为名对付**星,要赵家在三天日凑齐脏银一万五千两。
**星家境虽然阔绰,但毕竟是东林元老,与顾宪成等人是一批的,这手上便不敢太过贪墨,因此,赵家人要在三天内凑齐一万五千两银子,难度很大。
果然,三日后,赵家人未能凑足脏银,袁大海当即差番子将**星之子赵清衡,外甥王中庞二人抓人,在东厂大堂上将二人各打三十板。
梁栋在边上阴侧侧的说了句“着实打”,结果赵王二人险些便被仗毙地上。
“**星知法犯法,与奸邪小人汪文言同流合污,卖官鬻爵,中饱私襄,实十恶不赫之犯,然皇上有仁德之心,准尔等以脏银赎其罪。本官秉承圣意,宽期三日与你等,却不想你等不知感恩,搪塞于本官,哼,须要叫你们知道厉害。这三十板子且作教训,本官再给你们一天时间,如果明日看不到脏银解到,本官只能依律对**星动用大刑!”
一番话摞出,袁大海冷哼一声,不再理会赵王二人,转过脸来满脸堆笑的拉着梁栋进了后堂。
这边钱恩到二堂将赵家人唤来,命他们自备门板将赵王抬走,并言语威吓他们,若是明日再见不到脏银,可是要出人命的。
赵家人听了恐吓,吓得胆战心惊,抖抖嗦嗦的把少爷和表少爷给抬了走。
差点就被打死的赵清衡和王中庞为求保命,并救出**星,只能咬牙卖光赵家六世以来的田产及衣服簪珥等物,再加上乡党亲友相助,傍晚时份终于凑齐一万五千银子,并连夜送到了东厂。
银子送过来后,袁大海和梁栋嘿嘿一笑,袁朝边上的张国富打了个眼色,张国富忙将银子尽数收到后堂,尔后原封不动的便送到了梁栋的房间里。
“不准收赎,依律遣戍”是梁栋和袁大海事先便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