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游龙-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也就心满意足了。可是面对残酷的现实,我只能说还是身不由己啊!”

    正元和尚也叹息道:“唉!别说是你这位案牍劳神的封疆大吏了,我们这些佛门中人,可不也是难得清静吗?”

    “不瞒各位,我现在也不是什么端州法门寺的监寺了。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要出任兴王府西城外的流花寺的住持,再要过现在这样闲云野鹤的生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李翊微微一愣,瞅了瞅对面的知性和尚,见他一副镇定如恒的样子,知道他早已得到了这个消息,想到南汉著名的几座寺院自己都知晓,却没有听到流花寺的名头,不由满腹疑问的问道:“流花寺?难道是最近才兴建起来的吗?”

    正元点头道:“正是,若说完全建起来当然还需要一段时间,要不然,我哪有时间千里迢迢的跑到云南来呢?”

    “唉!我本来已经心静如水,早已没有了争强好胜之心,也想着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下去了。谁知道,皇上礼敬佛祖,立志在兴王府周边兴建二十八寺,这流花寺就是其中之一。”

    “这么大规模的兴建寺院,各处寺众因而大量缺少,所以选来选去,就把我这个不入流的小和尚支派到流花寺去了。等我再回去的时候,可就要以京城流花寺为家喽!”

    林易笑道:“那可就要恭喜正元大师了,这二十八寺想必规模都不小,能够出任流花寺住持,地位可与端州法门寺的监寺不可同日而语,今后也就必然跻身我大汉的高僧之列了。来,来,来,大家伙一起举杯,让我们恭喜正元大师荣任流花寺住持。”

    知性和尚闻言,嘿嘿一笑道:“高僧?他算什么高僧了?嘿嘿!除了我师祖文偃和师傅如敏之外,这大汉境内,谁又敢称得上高僧了。就他那肥头大耳、脑满肠肥的样子,酒肉不禁,满肚子的花花肠子,这样的酒肉和尚要是高僧的话,我佛门之中可就没有拿得出手的了。”

    “呵呵!当然了,酒还是要喝的,我提议,恭贺正元大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步入大汉高僧之列,荣任流花寺住持,同时,我这个即将荣任宁州宝泉寺住持的和尚,也是要一并恭贺的呀!

    众人啼笑皆非,一起举杯干了,正元和尚却一点也不生气,而是微微一笑道:“我这副尊荣确实拿不出手,这一点我倒有自知之明,也不敢有什么非份之想。”

    “可是知性老弟乃是咱们京中佛门的一枝花,想当年不知迷倒了多少女施主,更不知道有多少权贵家的小姐,哭着喊着求他还俗,争得头破血流的想要嫁给他,这个破事想必润之也知之甚详。呵呵!这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知性和尚眼中掠过一丝愠怒之色,但却是稍纵即逝,李翊连忙转移话题说道:“这流花寺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不知道现在建造的怎么样了?”

    正元和尚会意,连忙点头道:“这个地方你应该是非常熟悉的。想当年你们几位诗坛好友,不是经常去野云湖郊游遣兴吗?”

    “湖东边的野林坡就是现在流花寺的位置,只不过现在这些名字都已经弃之不用了。野云湖改称流花湖,听说还是前年清远公主为之起的名字,听起来这个名字还是比较雅致的。”

    李翊闻言心中一动,原来这流花湖、流花寺竟然还与清远公主颇有渊源,却不知道她为何要将野云湖、野林坡改称现在的名字。

    正在李翊动念思索之间,知性和尚却呵呵笑道:“这个名字起的好啊!这小姑娘兰质蕙心、才情不凡,心胸可是大的不得了。”

    “想当年还是某个人把她偷偷的带出来,这才让我们见识到这位清远公主的美貌和才情。那时候,清远公主不过十四岁的样子,但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随口吟来,清新隽永、如歌如诉,于平淡中孕育令人想不透的奇思妙想,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如今清远公主也快要年满十八岁了,皇上也多方为她挑选夫婿,却不知道为何至今不嫁,呵呵!真是让人想不明白了。”

    说完这话,知性和尚还别有深意的望了李翊一眼,其中意味李翊当然不用问也知道,那即是说这位清远公主还一直为自己守着待嫁之身呢!

    林易从旁笑着道:“依我看来,这样的奇女子,又是天潢贵胄,眼界定然非同寻常。一般的凡夫俗子,恐怕在她眼里都是污秽不堪的,即便是大富大贵之家的公子,若是才情为人不登大雅之堂的话,想来也是入不了她的法眼的。”

第546章 第五百六十三 向往京城() 
林易啧啧道:“实际上,这样玉洁冰清、眼界奇高的女子最是让人犯愁,试问,这世间又有几位奇男子能匹配的上她们呢?”

    知性和尚别有用心的一笑道:“林公子不必为她担心,能让她为之钟情的男子还是有那么一两个的,只不过,这位令她魂牵梦绕的如意郎君,现在远在京城之外,只是旦夕间不能长相厮守而已。”

    “唉!这种人间至性至情,缠绵悱恻之事所在多多,实在是让人为之感伤啊!”

    林易若有所思的望向了李翊,知性和尚说的虽然含蓄,但是以林易远高于人的才智,又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内情呢。

    李翊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实在是令人想不到啊!这位从未谋面的清远公主,竟然对从前的李翊用情如此之深,深得不可思议,深得刻骨铭心。

    为情相守这么多年,早就过了适嫁之龄,仍然执着的渴盼着自己永不会更改的那份真情,却不知道要等待到什么时候了。

    只是从前的李翊早已魂魄归兮,埋骨在钟灵山的大山深处,再也体会不到佳人辗转悱恻的情意,李翊不禁为之感到深深的伤痛。

    李翊扪心自问,自己永远都代替不了她心中的那个李翊,那是他们多年情意的交融,心灵的契合,一个不了解内情的人,是永远都融汇不到其中去的,即便自己能够顺利回到京城,恐怕也只能带给她无数的失望而已。

    正在李翊神思遐想之际,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紧接着传来宛如悦耳动人的问询声。

    知性和尚已经喜滋滋的站了起来,笑嘻嘻的道:“弟妹还不快进来,再晚一会儿的话,你家相公恐怕就喝的连家都回不了了。”

    正元和尚听说宛如来了,唬的到处找他的那件僧袍,一时之间却寻找不到,而宛如却带着彩凤已经袅袅婷婷的走了进来。

    见到众人都打着赤膊,正元和尚甚至裸露着精赤肥胖的上身,却一点也不以为意。

    笑着对正元和尚道:“好久不见正元大师,大师还是精修的这么气派不凡。呵呵!天气这么炎热,听说你们这里缺一个掌扇的,我就不请自来的过来了,还请各位见谅啊!”

    宛如了了几句话,顿时冲淡了现场尴尬的气氛。

    正元和尚脸上微微一红,不好意思的笑道:“呵呵!如夫人说笑了,我这身肥膘一般人可是精修不来的。只不过,掌扇可就免了,打死我也不敢让如夫人为我等俗人掌扇啊!”

    知性和尚一边延请宛如在地席上就坐,一边摇头晃脑的道:“弟妹来的正是时候,我们刚才正在说起一位京城才女的时候,可巧你这位才女就来了,你说巧不巧。说来这位才女你也认识,呵呵!清远公主你不会忘了吧!”

    李翊在心中暗恨知性和尚多嘴的时候,却已察觉到宛如飘来的似笑非笑的目光,只好假装没有看到,转向知性和尚道:“大家都不是外人,好不容易坐在一起,千万不要客气。呵呵!知性兄,那啥!你弟妹也是能喝一些的,还不快把酒杯摆上来。”

    知性和尚促狭的朝李翊笑了笑,转身取来了酒杯,放在宛如的面前道:“出家人也不讲究,杯子虽然都是精心洗过的,但还是希望弟妹不要嫌弃我们腌臜才是,呵呵!”

    宛如“噗嗤”一笑道:“谁不知道知性大师乃是有名的高洁雅士,不像我们家官人,向来不爱惜自己的形象,只要出外一趟回来,脏衣服扔的随处都是,一点也不体恤人家的辛苦。”

    正元和尚点头笑道:“如夫人也不必把尊夫说的那么不堪,其实我们都知道,润之虽然在公务上拼命,但是在外边向来是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的,这可都是如夫人的功劳啊!”

    “说到知性老弟,别的我不知道,只知道这位佛性高深的佛门弟子,不管是在哪里,衣服不用龙脑香熏过都不会穿,鞋子也是土腥都沾不得,脂粉更是比大户人家的闺女用的还勤,这样的高洁雅士可是百无一见啊!哈哈!”

    知性闻言,两眼一瞪道:“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不会说就不要多说,说出来也不上道。无良揭露人家的隐私,你觉得很高兴是吗?就这么开心快乐吗?我怎么交了你这样的朋友啊!”

    “唉!废话少说,弟妹亲自前来为你饯行,那也是看得起你,你就不能多说些吉利话儿。来!弟妹,别和这个酒肉和尚一般见识,咱们喝酒。”

    宛如举杯笑吟吟的和众人干了一杯,望了李翊意味深长的一眼后,饶有兴趣的说道:“正元大师,别怪小女子心中好奇,听说你从京城里辗转而来,不知道现在京城里有什么新鲜的奇闻轶事没有,我可是离京日久,都想不起京城里什么样儿了。”

    正元和尚呵呵一笑道:“如夫人问的好,只是,我只在京城呆了短短的十几天,了解的也并不多。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近两年京城里吹弹杂戏的场所所在众多,说书的、唱曲的、杂技戏耍的、仿古歌舞的,每日里都有百数十场轮番登场,可说是再现盛唐之景象啊。”

    “更有趣的是,什么蹴鞠、胜花、泥丸、鼓板、投壶、射覆、花弹、傀儡、茶艺、纸鸢等戏耍,自唐以后已经逐渐没落,现在却又已经风生水起了,中人寻常之家都以此为乐,达官贵人更是乐此不疲。唉!说起来,京城已是繁华盛景所在多多,非是我一语可以道尽的啊!”

    宛如听完,早已流露出心向神往的表情,悠然叹了口气说道:“唉!我自幼生长在京城,那可是清楚的很。京城本就好过咱们云南百倍,再加上这两年皇上倡兴长安之貌、汉唐之风,诸乐百戏空前繁荣,定然是热闹非凡了。”

    “只是我们就偏偏不得而往,宁儿也渐渐大了,却还不知道京城里什么样子,连爷爷、奶奶都没有朝过面,想起来真叫人心中难过。”

第547章 中肯评价() 
李翊心意一动,连忙安慰她道:“宛如莫要惆怅,虽然我们暂时去不得京城,但是宁州现在也是非同凡响,俄然已初具繁华之象,百姓们富足安乐之后,必然会有娱乐方面的要求。只要咱们大力倡导引进,用不了多长时间,宁州比之京城也不遑多让。”

    “好比什么茶艺之道,为夫就是个中好手,等有机会给你露上两手,包保你叹为观止。”

    “而纸鸢之类就更简单了,我从小就经常亲手制作,保证可飞的又高又远,等过段时间,咱们就去戏耍一回。”

    宛如盯着李翊眉花眼笑的道:“就知道你说的好听,却没有做过多少实事。每日里借口多多,却不知又要让我们娘儿俩等到什么时候了。”

    李翊嘻嘻一笑道:“话可不能这么说,现如今云南平安祥和,又没有什么繁重的事务,我也能抽出时间陪你们娘俩了。只是宁儿现在还小,既不懂得欣赏,又不会玩耍取乐,总也要等到大一些才是。”

    宛如不由得浅笑啐道:“你们听听,这就是云南所谓的大帅说的话,这不是借口又是什么,等来等去,我都快熬白头了,宁儿又能指望着享受什么父亲的关爱了,你呀!就不要在众人面前现眼了。”

    听她这么一说,李翊只好无语苦笑了,而正元和尚却微笑道:“在这世上,很多人本就身不由己,润之身为国家边疆重臣,身负朝廷重托和黎民所望,深受繁重公务所累,哪有多余的时间享受亲情,在这一点上来说,如夫人想必能够理解和支持吧。”

    宛如刚要张口,知性和尚已经淡然说道:“正元兄此言差矣,连自己的妻儿老小都不管不顾之人,本就是薄情寡义之人,又怎么能指望他承担国家社稷的重任呢?所谓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根本就是牵强附会、欲盖弥彰啊!”

    正元和尚无奈的笑道:“不以天下为己任,放弃自己应尽的责任,只为自己的家族和亲人谋利益,只能说是庸官、贪官,又何谈造福百姓?”

    “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普惠的是广大黎民百姓,而只为自己一己私利考虑的人,恐怕大多数人的利益,在他眼里都无关痛痒吧!孰高孰下,立时可判,不由我们不善加选择啊!”

    宛如会心一笑道:“二位大师都说的有道理,宛如心中自有计较,小女子又怎敢以私废公呢!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京城里这么繁华热闹,听起来夜夜笙歌、处处管弦的,京城的百姓们真有那么富裕吗?”

    林易笑道:“这世间哪有那么多富人呢?不管在哪个地方,总也是穷人占了大多数。依我看来,京城百姓能够有此闲情逸致,只能相对于其他地方的人们来说,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决定了,生活水平要富足一些,眼界要高一些,对新奇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一些。”

    “而且,即使人们大都并不富有,但是他们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对富人生活方式的模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毕竟他们还是见多识广。”

    “我曾游历过京城,以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即便是京中的寻常百姓,也大大瞧不起外地的人,就算是外地豪富之人也不能避免,这大概就是生活在天子脚下所固有的优越之感吧!”

    正元和尚感叹道:“林公子分析的确实精到,可谓是一针见血啊!如今之世,除北方中原仍战乱频仍之外,咱们南方诸国大都和平安乐,唐末纷扰混乱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百姓们也逐渐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咱们大汉向来仿照唐制,兴王府就有‘小长安’之称,城市设施居所一如大唐之时。而且我大汉挟对外市舶之力,国用富足,百业丰饶,有钱的富人比比皆是,且大都集中在京城一带。”

    “润之的舅父柳掌柜,虽然也是个中翘楚,但是论起拥有的财富,恐怕连前十都不能进入,可见京中豪富之人是大有人在。”

    “我听柳掌柜说,仅仅兴王府市舶司一处,每年进项达千万缗之多,而且每年都有所增加。似这般国库充盈,难怪皇上敢大举兴建宫殿楼阁、寺庙道观了。”

    林易摇头叹道:“我雅不愿看到这种贫富悬殊的现象,只不过,即便先贤大德,也找不到这剂治世良方。所以说,能够让大多数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远离战火和贫困,我等也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大帅一直为此劳心费力的不懈奋斗,云南这才渐渐的有了一些生气,若以此为模板,不但我大汉,就算是天下之大,只要据此而为,日积月累之下,也就算是有了一丝希望。”

    “呵呵!其实我倒不是刻意吹捧,而这全是事在人为的功夫,只要多些咱们大帅这样的人物,我中华岂不是幸甚乐哉。”

    正元与知性俱都郑重点头,知性和尚点头笑道:“别看我对润之一贯冷嘲热讽的,但其实他的所作所为我早已看在眼里,只不过拿他穷开心罢了。”

    “呵呵!润之当年刻板固执,怎么看都是一个酸腐的书呆子,没想到这两年却大变其样,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这几年不但将云南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平反叛、御外侮、协调周边势力,样样得心应手,更难得的是,在云南当时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能够慨然接纳数万川南灾民,胸襟气魄非是常人所能为也。这样看来,你作为我知性和尚的好朋友,也算是勉强合格了吧!”

    李翊转头望了望面露喜色的宛如,不由微微苦笑道:“能得知性大师一番赞誉,实在是大慰我心。以大师的才华见识,李翊定当不时请教才是,还望大师多多指教。”

    知性和尚嘴角边露出一丝自嘲之意,摇头说道:“你这个人啊!还没夸上你几句,你的尾巴就翘上天了。我只是说你勉强合格而已,有没有朋友可做,还要看你今后的表现才是。”

第548章 难得休假() 
说完这话,在众人一片善意的笑声中,知性和尚脸色一暗,接着道:“趁着你们都在这里,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诉诸位。正元兄这次不但是专程前来看望你我,而且如敏恩师还着他召我返回京城,就职栖云寺住持方丈。恐怕用不了多久,我就要向诸位辞行了。”

    宛如惊呼一声道:“哦!这怎么可能?大师此来云南就是为宣扬佛法、普度众生而来,这还不到两年的功夫,怎能说走就走呢?”

    “何况,宁州宝泉寺开光在即,怎可少了你这位佛法精湛的主持呢?”

    知性和尚微微一笑道:“我佛慧心,众生平等,宛如女施主乃是大有善缘之人,怎么会纠结于此呢?我在与不在,宝泉寺都会被佛光普照,云南百姓也不会因为我的离去,而断绝与佛祖的善缘。”

    “更何况,我也不会轻易撒手而去,总也要等到宝泉寺开光之后,这才会返回京师。女施主现在放心了吧!呵呵!”

    回到宣抚使府的内宅之中,宛如仍然难以释怀,她心有不甘的说道:“知性大师佛法精湛、才华过人,有他在云南住持,百姓们才会更加信服。”

    “而现在正值佛门净业略有小成之时,他就这么不管不顾的去了,百姓们的向佛之心可就不免淡了。想想他就这么走了,人家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呢!”

    李翊淡然一笑道:“话可不能这么说,知性大师说得对,他在与不在,佛光一样普照云南信众。”

    “另外,你也不用这样万般不舍的,知性得能前来云南,应该不只是因为我们的盛情邀请,他的恩师如敏大师,恐怕也有让他历练一番的用意。知性乃是如敏大师最得意的高徒,就算多年后传他衣钵也未可知,我们可不能坏了他的精修之路啊!”

    宛如闻言,一脸失望之色,叹了口气道:“你说的倒是不错,以知性大师的学识气度,在咱们这个小地方,总归是埋没了一颗明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