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千金奋斗史-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芷安莞尔一笑,脸上浮现出两个小小梨涡,倒显出几分俏丽。她吞下手中糕点,顺手取出身边嵌在小几内的茶壶茶杯,先给芷华、芷兰斟上一杯,再轮到自己。倒茶时,袖子从她高举的手上滑下,洁白如玉的手臂上一抹乌青甚是打眼。

    尽管芷安立刻拉高了袖子,芷华还是在短短一瞬间看清了那块青紫,脸色当即沉了下来:“三妹平日还会打你!”

    这不是疑问句,芷安一听就知道自己否认也没用,怯怯地瞄了一眼长姐,她不知该怎么接口,只能低头不语。

    芷华掀开窗帘,望向车外。她目力不错,隐隐可以看见芷兰身影从远处走来,遂放下帘子,简短地对芷安说了句:“你放心,我会替你想办法。”

    芷安诧异地抬头看过来,芷华却闭口不再多言,脸上又端出了往日里那种温和疏远的神态。

    这次芷兰受了教训,老老实实换了一身循规蹈矩的打扮,刚刚那一头华丽耀眼的首饰也减了大半,看上去安分多了。上了马车,她更是放低身段主动招呼了一声长姐,虽然语气中仍有几分不服气的意味,脸上的恭顺表情倒也做到位了。

    芷华没有再刻意刁难她,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便吩咐车夫启程。

    Ps。的童鞋们,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六十七章 长公主寿宴() 
巳时左右,陆家的马车到了长公主府所在的紫云路路口。宽敞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时不时还夹杂着马儿嘶鸣,端得是热闹非凡。车夫在外询问,几位小姐是等上一会,还是下车移步过去。

    她们来得不算早了,陆家的门第在那里,一味的端架子反倒惹人嘲笑,因此芷华直接做主:“反正也不远了,我们走几步便是。”无视芷兰不赞同的神色,径自下了马车。白兰坐在后边那辆同行专供大丫鬟乘坐的马车里,见小姐下车步行,急忙跟上,亲手捧着装有寿礼的礼盒,紧随其后。

    芷兰没想到长姐说走就走,忙不迭地跟上,芷安向来以芷兰马首是瞻,她动了才敢动。

    车夫自己去找公主府上专门停放马车的地方,芷华领着两个妹妹和三个大丫鬟,穿过拥堵的街道,行至大门前。

    长公主府是先帝在位时所赐,虽闭门谢客多年,却不见半点衰败,气派的朱红色大门和门前那对将近丈高的石狮被擦拭得光鲜亮丽,一条红毯从门阶直入路中,门外成荫绿树上全部系上红绸,一派喜庆。今日收到请帖的几乎都来了,门口一片道贺声络绎不绝。

    自先帝去后,长公主素来独来独往,和一家走得都不甚亲近。是以今日站在门口迎客的,也没请别人,只用了自己府上阶位最高的五品女官魏常侍。

    宫廷出身的魏常侍见惯了大场面,今日这种场合她应付起来轻松自如,门口站了将近两个时辰始终是身姿笔挺,无论一众来宾出身高低,打量她的目光或善或恶,她始终是笑脸相迎,态度不卑不亢。

    芷华和魏常侍可算得上是熟人了,当初李玉雪陷害她就多亏了魏常侍带着降紫帮忙。此时再见她,芷华脸上笑得一片真诚:“许久不见,魏女官别来无恙。”

    魏常侍依旧是那副神情,只不过眼神中多了几丝不易察觉的亲近,“陆大小姐来了,欢迎欢迎。”

    “是。今日携家中两位妹妹,特来恭贺长公主殿下寿辰,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身后芷兰芷安随之福身行礼,因为私底下刻意练习过,仪态还算得体。

    魏常侍笑着称赞道:“贵府真是会调教女儿,不但养出了大小姐这种巾帼奇女子,就连其她小姐也是十分出色,真让人羡慕。”

    这话客套成份居多,只可惜芷兰听不出来,脸上原本标准不露齿的微笑,情不自禁加大了弧度,显得有些轻浮。

    芷华不愿她在这人来人往的大门口现眼,示意白兰送上寿礼后便辞过魏女官,领着几人熟门熟路往门内走去。

    没走几步,便有专门负责引路的丫鬟迎了上来,领着陆家姐妹三人前往后院专门招待女宾的清风苑。芷华来过公主府好几次,一路目不斜视,芷安规规矩矩低头跟在最后,只有芷兰,第一次踏足这种豪门大院,忍不住四处张望,咂舌不已。但见一路走来,园林水榭,无处不透着精致典雅,陆家娇养在暖阁的名贵花种,在这里竟然就这么随意种在路边,处处可见。

    走出园子,穿过一条雕梁画栋,富丽华美的长廊,清风苑就到了。

    清风苑占地颇广,今日里面摆了上百桌,此时坐满八成,再加上来往伺候的一众丫鬟婆子,居然一点也不拥挤。房顶清一色碧绿琉璃瓦盖成,只用了数十根二人合抱才能围上一圈的石柱支撑,没有墙壁,四面通风。

    三人被请到其中空置一桌,刚刚入座,不知何处传来一阵凉风,一下子就吹散了因人太多而起的躁闷之气,可以预见在这里设宴,宾客们吃得尽兴又不会闷热,主人家真是煞费苦心。

    到了这人来人往的地方,芷兰自觉收敛了那副小家子嘴脸,不再到处打量,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座位上。芷华见她还算识相,满意一笑。

    不一会,又有几位眼生的小姐被丫鬟引来,坐进她们这桌空位上。

    芷华今日身着乡君特制冠服,紫绶玄玉,端庄贵气。这几位小姐颇有眼色,观她服饰,再一联想郡主关系,立刻便猜到了她的身份。能被安排和陆家小姐们同坐的,家世与她们相差无几,因此立刻有人娇笑一声,主动搭腔:“在下出自宝文阁制侍府,家父姓文,家中排序行二,身边这位是舍妹,排序行五。敢问阁下可是最近广受推崇的陆乡君?小女这厢有礼了。”

    芷华面目含笑,大大方方颔首回礼:“文二小姐、文五小姐,幸会幸会。”

    另一名千金不甘示弱,也立即跟着自报家门,暗地里悄悄瞪了抢在自己前头的文二小姐一眼,看上去和那两姐妹早就相识。

    芷华假装看不见她们几人的眉眼官司,面上肃然起敬:“原来是怀化大将军的孙女,失敬失敬。”

    此女正是眼下被寄予厚望的少帅崔玉鹤嫡亲妹妹,闺名玉珍。

    崔玉珍一听芷华这话,心里受用,自觉压了那文家二女一头,洋洋得意地对着她们挑衅一笑。转头再面对芷华时就显得亲近多了:“陆乡君比小女年长一些,小女就厚着脸皮叫一声陆姐姐,可好?”

    芷华微微一笑,答得滴水不漏:“我观在座诸位小姐,看起来都和舍妹年纪相仿,若大家不觉我托大,我也就厚着脸皮称诸位一声妹妹了。崔妹妹,文二妹妹,文五妹妹,怎么样?”

    文氏姐妹自然是含笑应下,崔玉珍虽然碰了个软钉子,但芷华态度温和有礼,她实在发不出火来,神色恹恹地应了一声。

    崔玉珍的祖父怀化大将军官居正三品,按理来说,实在不该跟五品制侍家的两个小姐一般见识,但实则不然。崔家现在只有崔老将军一人独撑场面,唯一的儿子是个不成器的,早年厮混青楼,死在了花魁肚皮上。一生只留下崔玉鹤、玉珍这么两滴骨血。崔老将军名头虽是响亮,但毕竟已经年迈,崔家人丁单薄,日益衰败。再加上崔玉珍为人心胸狭隘,最喜欢斤斤计较,因此平日闺学之中,没少和人结怨。文氏姐妹平素里就不把她这个丧父之女放在眼中,时常故意与她争风斗气。要不是她那争气的兄长忽得陛下青眼,被钦点为少帅,此刻文氏姐妹少不得要反击回去。

    郡主的到来打破了这桌上的怪异气氛。身为寿星长公主的女儿,今日的敏仪打扮艳压全场千金,十分华贵耀眼。她一来就亲昵地搂住芷华肩膀,嘴里埋怨着:“阿华,你来了怎么不去找我?走,我带你去那边坐。”

    敏仪向来随心所欲,毫意自己的无视态度得罪了这桌上除芷华之外的人。好在身份悬殊,这些人也不敢记恨她。

    芷华她的手,笑着摇摇头:“我带了两个妹妹一起来呢,坐在这里就很好了。你今日要负责招呼宾客,我就不给你添乱了。”以二人之间的交情,敏仪也不和她客气。见她坚持,敏仪点点头,不再勉强。“那好吧,你也来过我家几次了,千万不要拘礼。该吃就吃,该玩就玩,开心就好。我招呼客人去了,有事你直接派人找我就行。”

    芷兰看着郡主离开的背影,暗自埋怨长姐。刚刚郡主指的那桌坐的,个个都是顶级勋贵世家的千金。这么难得的结交机会,长姐自己定了门好亲事不稀罕去,也不关照一下妹妹。

    文家两姐妹都是人精,芷兰这副撅嘴忿忿的神情二人看在眼中,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就明白对方意思,陆家这位心事都写在脸上的三小姐,倒是个可以结交之人。

    是以二小姐打头,笑着和芷兰寒暄起来。没过多久,芷兰就和文家两姐妹贴近了不少,相互约定日后要多多走动。

    半盏茶后,这桌又来了两位四品官员家的小姐入座。宾客们都来得差不多了,宴席开始。(。)

第六十八章 情敌争风() 
【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吃过满是山珍海味,珍馐佳肴的寿宴,陆家三姐妹随着众人移步,来到座落在花园之中的畅音亭。亭内早布置好了珍果香茗,一众宾客说说笑笑,各自择席而入,酒兴上头,气氛比刚刚宴席上还要热闹。

    身为今日主角的长公主没少被人敬酒,面色酡红,如众星拱月般端坐上首。其余诸位贵妇则按身上诰命品阶排辈入座。

    宾客俱已到齐后,敏仪率先起身,献上贺词:“女儿有一舞献上,恭祝母亲寿比南山,年年岁岁人比花娇。”

    长公主笑骂:“你这孩子,说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本宫都这把年纪了,还人比花娇,这话说了也不嫌磕碜。”

    身旁一贵妇掩口一笑,接嘴道:“殿下这可错怪郡主了。妾身就觉得郡主说得不错,殿下现在这模样,说您刚过而立之年,大有人信!”

    这话说得漂亮又讨巧,余下之人无不纷纷附和。长公主被大家捧得舒心一笑,也不接话,满是骄傲地看着亭内翩翩起舞的女儿。

    靖安国风俗,除了白事之宴,其余各种宴会都会有来宾家中适龄小姐献艺一环。畅音亭就是专门为这种场合设计建造的。案席靠边摆设,用垂帘遮挡出一角专供伶人奏乐,中间则预留出一块很大的空地用于表演。

    此刻,敏仪就在场中,欢跳起为母亲贺寿苦练多日的舞蹈。她有着多年骑射的底子,平日里又会两下花拳绣腿,跳起舞来有别于其她小姐的娇弱柔美,反倒多了几分英气勃勃。一曲舞毕,引来阵阵鼓掌喝彩声。

    敏仪开了个好头,接下来,不少早有准备的千金大大方方起身毛遂自荐,轮番上场。

    文太师孙女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宋枢密使嫡次女用箫吹了一首平湖秋月,最出彩的,要数邹太傅嫡孙女邹茗清表演的字画双绝。

    只见场内高挂起两张白幅,邹茗清左右双手各持一笔,左边拿的是一管狼毫植笔,右手所持则是稍小一些的紫毫中锋。各自饱蘸浓墨之后,她竟左右开弓,一心两用,两手同时在身前白幅上挥毫起来。

    一炷香后,邹小姐搁下双笔,把刚刚写好的两幅字画公示出来。左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八个字苍劲浑厚,右边简简单单几笔勾勒出的长公主小像生动传神,在座宾客争先观阅,无不啧啧称奇。

    长公主收到这份别具慧心的寿礼也是十分欢喜,除了连声赞叹之外,更是当场褪下腕上佩戴多年的一只祖母绿手镯,赏赐出去。

    邹小姐谢过长公主赏赐,却并不退下,反倒扭头看向陆家大小姐所在席位,挑衅道:“早闻陆大小姐也擅长字画,闺学之中多次受到先生好评,不知今日可敢在长公主面前与在下比上一比?”

    忽然被点名,芷华诧异地扬起眉毛。她和邹小姐素不相识,也不知哪里得罪了她,引来这番挑衅。仔细打量她望过来的目光,不难发现其中隐隐闪烁的妒忌之色。

    邹小姐出生高贵,自己这乡君名在她眼里,恐怕根本不值一提。那么唯一能引得她妒忌的,就只有和卫国公府那门亲事了。芷华眯眼思量片刻,心里有了答案。

    不过还没等她回话,敏仪就站出来维护道:“邹小姐的消息有些过时了。阿华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改习了厨艺,京中谁不知道我和她是同窗。邹小姐想要挑战她,怎么不比比厨艺?”

    邹茗清早有准备,听到郡主这番暗含讥讽的推拒之词也不恼怒,从容道:“听说陆大小姐七岁入闺学,苦修书画科五年,十二岁才改习厨艺。我若真选了挑战陆大小姐的厨艺,这才是对她的不公平呢。”这番饱含自信的话,不但化解了郡主的维护,还隐刺对方半途而废。

    芷华向敏仪投去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她稍安勿躁。证实自己猜测,故作尴尬地婉拒道:“这……才艺展示向来都是给待字闺中的小姐们准备的出头机会,我都已经定下婚事了,实在不宜出这个风头,还是把这个表现的机会让给别人吧。”

    果然,一听她提起定婚一事,邹茗清眼中妒意更深一层,皮笑肉不笑地反驳道:“无妨,我想其她小姐们,估计也很想见识见识未来的世子夫人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这话引来一片附和声,其中和邹茗清最要好的某位千金更是直接帮腔:“陆大小姐不敢应战,莫不是怕输了没脸嫁给世子吧?”

    看来,是自己从前出乎众人意料的退亲,给人留下了一个软弱好欺的印象啊。也好,就趁这个机会这些心怀叵测的人看看,自己这个未来的世子夫人,到底是不是这么好欺负的。

    想到这里,芷华收起了一直挂在脸上的礼貌微笑,目露精光,直直盯着刚刚说话的那名女子,正色斥道:“这位小姐此言差矣!我这门亲事,可不是靠和谁比试得来的,而是卫国公世子亲自求娶,圣上亲口所赐。故此,无论今日我应不应战,是输是赢,都谈不上什么没脸嫁人!”

    被她驳斥的那名多嘴女子又羞又恼,脸上红得几欲滴血。皇上这座大山压下来,她一点回嘴的念头都不敢有,只能生生咽下这口气。

    这还不算完,芷华转头又反击起邹茗清的挑衅:“邹小姐说想见识见识我的过人之处,那我也不妨厚着脸皮直接告诉你——我最大的过人之处,就是矢志报国并且敢于付诸行动!”

    这话说得一腔正气,掷地有声。在座之人不管心里怎么想,脸上无不肃然起敬。

    邹茗清仍然不服:“如果这就是陆大小姐的过人之处,那么小女子也敢毫不客气地说,你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她就是要今日之事流传开来,最好能传进世子耳中,好让他知道,能有资格被他青眼相待的,不止陆大小姐一人。

    情敌都打到脸上来了,芷华嗤笑一声,再不打算给对方留一丝情面:“邹小姐的意思是,我能捐十万石粮食,你也能?”

    邹茗清微微一笑,自认为看穿了她话中漏洞。“我的意思是,你能倾尽手中私产,我也同样可以!不怕告诉陆大小姐,我昨日就已将双亲为自己将来准备的一应妆奁,全部捐给了朝廷。未来我邹茗清出嫁,将不带分文嫁妆!”

    就在众人被她这破釜沉舟之举惊得目瞪口呆之时,芷华却冷冷一笑:“我若是邹小姐父母,真会后悔自己生了这么一个不孝女!”

    邹茗清不怒反笑:“陆大小姐捐亡母妆奁就是深明大义,我捐自己嫁妆就是不孝?敢问陆大小姐是何道理?”

    “当日恰逢天灾,陛下和朝中大人们赈灾一事一筹莫展,敢问邹小姐那时候在做什么?我摒弃私心,毅然捐粮献国,谁敢否认我心怀大义?而邹小姐你呢?眼下灾情缓解,你和我攀比,选在这个时候捐出这笔对朝廷来说可有可无,对你父母而言却是倾尽全力准备的嫁妆,难道不是不孝?你和我捐款的初衷根本不一样,居然还敢在这里大放厥词!还请邹小姐收回自己刚刚说的话,我陆芷华,根本不屑和你这种人相提并论!”

    这番毫不留情的指责说完,场面一时鸦雀无声。

    邹茗清想不到自己眼中不敢和李玉雪争锋的软柿子对手居然这么难缠,一席话说得她面色红中泛紫,强忍羞恼还要再辩,却被回过神的郡主鼓掌赞好声打断。

    眼见女儿身处下风,邹夫人再也坐不住了,拍案而起:“陆大小姐真是有副好口才!小女只不过想找你比试一番,你不敢应战也就罢了,何必东扯西绕拿别的借口作筏子?像你这种学了个半吊子就半途而废之人,想要和我女儿相提并论也要有那个资格!”

    从来不怕得罪人的敏仪立刻反唇相讥:“邹夫人莫非是年纪大了有点耳背?怎么就漏听了人家说的不、屑二字呢?”

    郡主一再存心搀和,邹夫人也撕破脸面,她懒得同一个小辈争执,便朝长公主逼问道:“长公主殿下就是如此教导女儿的吗?长辈说话也敢随意插嘴?从前我就听说郡主脾气骄纵,原本还以为是有人刻意造谣,今日一见……哼,看来是空穴不来风啊。”

    邹太傅手握实权,岂会害怕得罪一个早已失势的长公主?今日这场子要不找回来,丢的可不止是邹茗清一个人的脸面。

    长公主大感头痛,要是搁以前,她也不怕得罪邹太傅一家。她一个女子,既不贪财也不求权,邹太傅想要对付她,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但现在不同,女儿正是议亲的年纪,今日要坐实了这脾气骄纵的名声,对她的亲事不可能没有影响。

    作为一个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的母亲,她又不忍女儿受到一丁点委屈,因此嘴里不咸不淡地喝斥了女儿一句:“不得无礼!”应付了事。

    芷华也朝敏仪微微摇头,示意她不可再冲动。

    于是敏仪嘟着嘴,气鼓鼓地坐回座位上,不再说话。

    芷华这才笑着站起身来,姿态从容:“也罢,既然邹小姐一心想要和我这个半途而废的半吊子比个高低,在下也就硬着头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