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赋-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宦官道:“皇上叫了谁去,谁就去,没叫到的就别去凑热闹了。夫人可别乱了规矩,让奴才为难。”

    赵氏很是担忧,可那宦官说得也对,她也不敢坏了规矩。

    “那公公稍等片刻,我去给小女梳妆一番,免得在圣上跟前失仪。”

    那宦官点了点头,将霓裳羽衣递给赵氏:“顺道换上,麻利些。”

    赵氏接下:“是……”

    为了方便,赵氏将三娘带到她屋里去,边给她梳头,边叮嘱:“去了少说话,皇上问什么你就答什么,一定不能触怒龙威。若是…唉……总之自己拿捏分寸。”

    赵氏的担忧她都明白,只是两人都心照不宣,不说出口罢了。

    “皇上要是问起你的生世,你就把傅家那些同他说,关于你的生父,就说是傅衡,旁的千万别提。”

    “是,祁瑶都知道。”

    听三娘这般回应,赵氏稍稍放了心,给三娘简单梳理一番,换上那身衣裳,就送她出门了。

    正好赶上乔氏出门,见三娘这身打扮吓了一跳:“哟!这丫头是要去哪儿?”

    赵氏淡淡回道:“进宫”

    “进宫?”乔氏一脸的惊讶:“去见谁啊?难不成大嫂准备嫁一个再搭上一个,全往睿王府送?”

    赵氏顿时黑了脸:“休要胡说,祁瑶这是进宫面圣,你再这般胡说别怪我翻脸!”

    乔氏极少见她这般硬气,瘪嘴道:“不说就不说,稀罕!”她说罢了,径直出了府门。

    赵氏将三娘扶上轿撵,再三嘱咐:“记住方才我同你说的话……”

    “我都记着的,母亲回去吧。”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只能进了宫再说怎么办。(。)

第一百四十一章 命悬一线(一更)() 
轿撵行了一路,到宫门前停下。

    守宫门的侍卫要验查身份,宦官恭恭敬敬的递上牌子。

    这是天子居所,侍卫要比城门那边更加严苛,来了就得受检,谁都不会例外。即便是皇亲国戚,六宫嫔妃,该遵循的规矩一样也不能少。

    侍卫微微掀了帘角查看,见三娘端坐在轿撵中便放下车帘:“放行!”

    如此,轿撵才又动了起来。

    与前些日子来时不同,一路上都没什么人,如此广阔而静谧,更显得皇宫庄严宏伟。

    这个时辰,乾德殿还在议政,三娘估计会在偏殿候着,等到圣上前来。

    又过了半晌,轿撵停下了。

    “王小姐请下车,前头就是东偏殿,您得步行前往。”

    三娘应道:“是……”便扶着车沿下来。

    宦官恭敬的候在一旁,等她下来了又道:“随奴才来……”

    三娘点头以示回应,跟着他往乾德殿的东偏殿去。

    这东偏殿位于乾德殿后方,皇宫坐东朝西,偏殿在后头自然就是东面儿。

    这地方是圣上早朝后暂作歇息的地儿,偶尔也会在此处理政务,亦或是召见臣子。

    “王小姐请进。”到了殿前,宦官让她进去,而他则立在一旁,没打算往里去。

    没有圣上的应允,他进去便是死罪。

    三娘朝他福身一礼,转而踏入殿中。

    偏殿不似正殿壮观,却也奢华无比,明黄幔帐,朱红梁柱,屋里的摆件儿无一不是珍品。

    周遭弥漫着的龙涎香气,香炉冒出的寥寥青烟徒添几分虚迷之意。

    三娘在此等候了许久,依然没等到圣上前来,她也不敢造次,寻了个地方坐下。

    桌案上堆了不少奏折,一旁的还放着一个瓷碗,碗中褐色的汤汁剩下一半。

    她望着那个瓷碗发愣,一愣便是一刻钟。

    通往正殿的长廊那边总算有了动静,三娘忙从座上起身,朝着长廊尽头处张望。

    蟠龙纹暗金色鞋靴首先入了眼,接着,圣上便出现在了门前。

    三娘立刻跪了下去:“臣女王祁瑶给皇上请安。”

    圣上私下召见,不必高呼万岁,三娘便说了这句。

    没有他的应允三娘头也不敢抬起来,只能埋着脑袋。

    那双龙靴逐渐靠近,到了她面前。

    圣上身后还有另一人,三娘猜想是随侍内监,只是那人站了片刻就被圣上遣走了。

    圣上依旧没有让她起身的意思,站在她面前一动不动,似是端详。

    良久之后,他才道:“起来吧”

    三娘缓缓起身,半躬着身子,以示敬畏。

    他就站在三娘眼前,高出她一个头来,盯着她的面容不挪眼。

    “皇上……”三娘皱眉出声,想提醒他,免得他下一步就做出什么惊人的事来。

    “你穿上这霓裳羽衣甚是好看,险些让朕以为它就是为你量身而造的。”

    三娘不觉得这是好话,这羽衣指不定又和那个涅华有关,所有她不敢受圣上这句夸赞。

    “小女身形适中,只要不是太大或者太小的衣裳,穿着也还合称。”

    他又不说话了,看着三娘发愣,半晌才道:“涅华要是有女儿,也该是你这般大小……”他感慨着,又问:“你今年多大了?”

    “回皇上的话,臣女今年十三岁,尚未及笄。”其实三娘大可不必补充后头那句,她只是给圣上敲个警钟,免得他胡来。

    “十三岁……”他呢喃道,似是自言自语,又说:“你生在她死后,肯定不是她的孩儿了。”

    三娘一愣,她生在她死后?那这个涅华真不是她的生母?

    “皇上一直将我与她相提并论,敢问这人是谁?”

    圣上将她望着,而后又偏过头去,回忆道:“她是个奇女子,能歌善舞,胆大又聪明,可惜家族不兴,不然她在京中一定名声大震。朕记得,朕与她初识是在南街,她扮作男儿,我扮作小厮……”他说着说着,竟笑了起来,那大概是段有趣的往事。

    可听他这么说,两人相遇这般美好,那为何此不直接将其纳入怀中?他未登基以前,好歹也是个王爷,一个小世族中的女子,他何愁得不到?

    接着,圣上收了方才的笑意,伤情不已:“可是父皇…父皇他明知道我的心思,却还要将涅华赐予他人。”

    此刻的他,全然不像个帝王,只是一个伤情的男子。

    三娘看着她颇有感触,九五之尊又如何,住在这无尽奢华的皇宫里,享受着后宫三千佳丽的柔情,手握这天下大权,他一样也有得不到的东西。

    所以说,与其往后抱憾终身,不如怜惜眼下光景。

    三娘想着,一定要护好王家,过好自个儿的日子。再到地府去时,也好顺顺当当的接下孟婆手里的汤碗,忘却前尘,指不定下辈子还能活得更出彩些。

    “朕本以为,朕与她是两情相悦,都怪父皇棒打鸳鸯。登基之后朕要将她接进宫,朕不在乎她侍奉过他人,可她……竟将心也交付了旁人。”圣上说起这个,顿时像变了个人,阴沉道:“左右那人朕也要杀,她既然不肯从了朕,朕就成全她!让她跟那人一块儿去死!”

    三娘一惊,根本没想到他前前后后落差这般大。

    “皇上……”三娘轻唤一声。

    他却恍若未问,自顾自道:“就在北街的一座小宅子里,她躲在那里以为朕找不到。呵!朕不光找到了,还一把火将那里夷为平地,朕听见里头呼喊救命,可朕偏偏不去救她……到头来,还是朕…朕亲手杀了她……”

    三娘千想万想,不曾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可圣上如今把她当成了那人,她岂不是危险至极?

    正当她暗自心惊之时,圣上又转身注视着三娘。

    他眸中神色一变,上前来掐住三娘的颈脖,三娘想惊呼,却根本发不出声来。

    “皇…皇上……”三娘努力的挤出两字来,还试图将他唤醒。

    可他无动于衷,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头,他大声质问:“说!你是要跟他走!还是留在宫里陪我?”

    三娘很想说,留在宫里陪你,毕竟此时保命要紧。

    可是圣上不知哪里来这么大的力气,越掐越紧,令她呼吸都成了难事。(。)

第一百四十二章 救兵来了(二更)() 
三娘很想依他的意思,说留在宫中陪他,毕竟此时保命要紧。

    可是圣上不知哪里来这么大的力气,越掐越紧,令她呼吸都成了难事。

    “你也跟那帮畜生一样!觉得我卑贱,所有你才要跟了他,是不是!”

    圣上就跟发了疯似的,冲着三娘嚷嚷。

    三娘没闹明白,皇上乃皇室血脉,何来卑贱一说?

    可她哪有功夫深思,指不定下一刻她就呜呼哀哉了。

    三娘下意识的挣扎着,可是挣扎了半天,圣上却依然没有松手的意思。

    她只感觉魂魄快离体了一般,头晕恍惚。

    “皇上,淑妃娘娘来了……”殿门外有人敲门说道。

    这时,三娘感觉圣上手劲儿稍稍松了些,她赶忙深吸一口气。

    见里头没有回应,外头那人又道:“皇上,皇上?”

    片刻,淑妃的声音也从外头传了进来:“皇上,臣妾给您备了安神汤……”

    这下圣上算是清醒过来了,看着三娘痛苦的模样,他赶忙撒开手。

    三娘浑身无力,跌坐到了地上。

    他赶忙平复情绪,显得异常慌乱。

    “皇上,您再不出声,臣妾可就进来了。”淑妃见里头依旧无人回应,她又说道。

    圣上此时背对着三娘,头朝天仰,双手却微微颤抖。对于淑妃在殿外说的话,他视若罔闻。

    片刻之后,淑妃也没有进来,没有圣上的应允,她也一样不敢轻举妄动。

    好一会儿了,圣上似乎有些平缓了,转而又看了看三娘。

    三娘劫后余生,喘着粗气,依然不能平息。

    “你不是她,她对朕从不恐惧……”

    三娘无力抬头,看着圣上一如往常的神色,总算松了口气。

    “皇上……”淑妃又开了口。

    没待她再多说,圣上便道:“进来!”

    紧接着,吱呀一声,殿门开了。

    淑妃迈步进来,身后还跟了个端茶盘的宫女。

    “你先退下……”淑妃从那宫女手里接过茶盘,让她出去。

    宫女应是,便退了出去。

    三娘还跌坐在地上,淑妃见了她并没觉得惊讶,反而搁下手上的茶盘,伸手将她扶了起来:“地上凉,快起来吧。”

    “嗯……”三娘应声,顺着她的力道缓缓起身。

    怕她站不稳,淑妃将她扶到一旁的红木椅上坐好。

    之后,她才又端了汤碗到圣上跟前去:“皇上快将这安神汤趁热喝下……”淑妃面带笑意,拿了小勺搅着汤汁,作势要喂他。

    圣上却偏过头去:“放在桌上吧,朕待会儿再喝。”

    如此,淑妃也没有强求,将碗放下,引着他坐到座上:“臣妾给皇上揉揉脑袋,能舒缓一下情绪。”

    这次圣上没有拒绝她,坐到桌案前,闭目任她上手。

    三娘此时坐立不安,现下她不知道该去该留。皇上不说话,淑妃也不给她眼色,全然将她当成了空气一般。

    “朕这几日总梦见她,她一颦一笑在朕脑海里挥之不去,她该不会是讨债来了吧?”

    淑妃的手顿了顿:“皇上乃真龙天子,妖魔鬼怪岂能近身?只怕到了三里之外就被皇上的真龙之气给逼退了。”

    只听圣上冷哼一声:“真龙?呵,但愿吧……”

    这两句话之后,他们都沉默了下去。

    淑妃大概是习惯了圣上这副样子,揉了一阵脑袋,又哄他将安神汤喝了下去,轻车熟路。没多久,圣上便倒在椅子上沉沉睡去。

    望着圣上熟睡的模样,淑妃叹息一声,到偏殿里屋取来一层薄褥盖在他身上。

    三娘瞧她无微不至,她对圣上大概是用了情的。

    之后,淑妃便朝三娘走来,三娘赶忙从椅子上起身。

    她将三娘打量了一番:“我还以为是个多么倾城倾国的女子,也不过如此嘛……”

    三娘心知肚明,淑妃说的并非是她,而是圣上朝思暮想的那人。

    淑妃是在圣上登基数年后才进宫的,关于涅华此人,她顶多是耳闻罢了。

    “出来吧。”淑妃一番打量之后,让三娘跟着她出去。

    三娘恭恭敬敬的福身:“是……”

    待出了偏殿,方才那宦官凑上前来,与淑妃道:“皇上老毛病又犯了?”

    淑妃点点头:“嗯,已经喝下安神汤睡了,估摸着醒来便无碍。”

    那宦官感慨:“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皇上怎的就记了这么多年?真是作孽。”

    淑妃似自嘲一般:“侍奉了大半辈子,终究是敌不过一个死人……”

    宦官见淑妃这般,安慰道:“娘娘也说了,是个死人,咱们活人只消顾好自己,旁的就甭管了吧。”

    “也罢……”淑妃道,而后又与他吩咐:“将王家这丫头送回去,顺道代我同王夫人问安。”

    “是,奴才一定将话带到。”

    淑妃点点头,又来与三娘道:“往后你就甭在大场合露脸了,免得遭罪。”

    要她离圣上远些,不见得只是为三娘着想,多少有些旁的心思。好在三娘挂着王文胥义女的身份,若是换了别人,恐怕淑妃也不会这般客气。

    不用她说,三娘自己都想躲远些,她又不是九尾狐狸,哪有这么多命来搭的?

    三娘埋下脑袋:“臣女知晓了……”

    如此,那宦官又领着三娘原路返回。

    赵氏自三娘出门就一直坐立不安,到了王府,三娘一眼便瞧见赵氏站在门前。

    见着轿撵,她欣喜异常,忙往前走了几步。

    待轿撵停下,三娘从里头出来,赵氏首先瞅她衣裳是否整洁。

    三娘当然知道她在想什么,只是故作常态罢了。

    宦官得了淑妃的令,见了赵氏先寒暄几句,将淑妃问安的话说与赵氏听。

    赵氏忙道:“谢娘娘挂怀,妇一切都安好,公公也待我同娘娘问安。”

    “行……”如此,宦官算是完成了任务,让侍卫驾车打道回府。

    他们一走,赵氏就开始不停的问三娘话,多是见了圣上如何如何的。

    三娘没打算老老实实交待,就说圣上找她喝茶吃饼,随意闲谈了几句。

    赵氏肯定不信,又追着问个不停。

    “咦,你脖子这红痕怎么回事?”

    三娘赶忙捂住:“这不天儿热了么?体热起了小红疹,我忍不住抓的。”(。)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画识人(一更)() 
赵氏心中不免疑惑:“怎么出门之间没见着?”

    三娘搪塞道:“出门的时候不痒,谁知到了宫里就发作。”

    赵氏先前见她衣裳都穿得好好的,也没多想:“那赶明儿熬些清热解毒的药喝下去,红着不好看。”

    三娘点头:“欸……”

    回了夜阑居,沈嬷嬷烧了热水,在屋里坐着等她回来。

    听见脚步声,沈嬷嬷赶忙出门相迎。

    “小姐。。。。。。”沈嬷嬷本是满面喜色,待出来瞧见三娘了,竟是愣在当场。

    “怎么了?”三娘看她神色不对,询问道。

    沈嬷嬷回过神来,赶忙摇头:“小姐穿这身衣裳真是好看!老奴险些没认出来。”

    三娘笑了笑:“皇上赏的,自然好看了。。。。。。”

    “皇上?小姐今儿。。。进宫去了?”

    “嗯,今儿宫里送赏的来了,让我换了行头进宫去。”

    沈嬷嬷听罢了点头,瞟眼瞅见三娘脖子上淡淡的红印,她也没多问,将三娘迎到了屋里去。

    她侍奉三娘坐到妆台镜前,给她拆发梳头:“先前张临来过了,他手上的伤好得七七八八,让老奴替他带话问小姐的安。”

    “哦?那他这伤好得还挺快的,能继续驾车了吧?”

    “说是近的地方能去,远了就撑不住,手上疼。”

    “那还没好全,让他再养养,小病不断根老了就得成大病。”

    沈嬷嬷却叹气:“张成如今在二房跟前不得脸,张临怕时间拖久了前院找了新人来,所以就赶忙赶慌的去了。”

    这倒是个难事,时间一长难免坏事,三娘也只能跟着叹气:“那就劳嬷嬷去弄个方子来,给他抓些药,免得熬出什么毛病。”

    “是。。。。。。”沈嬷嬷应着,又扯了些旁的:“这京城的天儿真是热,这才六月初,老奴就瞧院子里的花花草草焉气了,再过些时候岂不热死个人。”

    “实在热得慌就在屋里放盆水,虽然抵不得大用,至少比外头好一些,也不至于屋子里太闷。”

    今年这夏天不好过,奇热难耐是必然的,三娘不怕这会儿受罪,就怕夏天一过去更受罪。

    思及此处,三娘觉得有些事情得赶紧提上日程,免得日后麻烦。

    次日醒来,三娘坐到镜前梳妆,脖子上还有一丝丝淡痕。也不知圣上与那涅华多大的仇,下这般狠手。

    三娘拿了玉梅给她的药膏,涂了手又抹了些在脖子上,盼着多多少少能起点儿效果。

    这时,沈嬷嬷从屋外进来,与三娘说道:“小姐,老爷回来了。。。。。”

    三娘昨晚睡前同沈嬷嬷吩咐,让今儿注意一下王文胥什么时候回来,她好去请安。

    “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莫不是有客人?”

    “这都快巳时了,算不得早,至于客人,老奴没瞧见。”

    三娘嗯了一声,忙梳洗好,去了上园。

    王文胥这会儿应该不在东恒院里,三娘直接去侧边的书房找他。

    见书房的门果然开着,三娘信步前往。

    到了门前,她也不急着进去,而是先敲了敲门沿。

    王文胥正在桌案前坐,不知在看着什么,听见响动就张望道:“谁啊?”

    三娘应:“父亲是我。。。。。。”

    王文胥听着三娘的声音,忙道:“快进来吧。”

    她这才往里去,见了王文胥先福身行礼:“祁瑶给父亲请安。”

    “快起身,一家人就甭这么多礼了。”王文胥上前来扶她,一脸的笑意,瞅着心情似是不错:“你来得正好,我这里有几幅画,你过来看看。”

    他说着,让三娘到桌案边来。

    三娘依他,跟了过去。

    王文胥拿起其中一幅,与三娘道:“你看这幅画怎么样?”

    她仔细端详了一番,这副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